標籤:

骨盆旋移症病案淺析

骨盆旋移症病案淺析——「病史易誤導,影像會忽悠,臨床診查需留心」,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們也提出過:由於對骨盆旋移症的認識不足,臨床上很多的骨盆旋移症患者都被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因而得不到恰當的治療,導致了病情的拖延或加重。我們也多次指出,即使是影像學檢查(CT、MRI)中,可以明確地看到腰椎間盤突出的徵象,患者所主訴的「腰腿痛」癥狀,也可能並不是由於椎間盤突出,而是由於骨盆旋移引起的。以下為大家提供一個近期的病例,可供參考分享:一般資料:林某,男,62歲,銀行退休職員。主訴:右側腰臀部疼痛放射至右下肢半年。現病史:患者訴,6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側腰腿痛。在當地醫院經MRI檢查,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經推拿、牽引等對應治療後,癥狀緩解出院;多年未見複發。半年前,搬抬重物後出現右側腰臀部疼痛放射至右下肢;卧床休息未見緩解,晨起癥狀明顯,久坐後癥狀加重,活動後稍緩解;嚴重時並有右側小腿外側酸痛感。在6年前治療過的醫院求診,根據之前的病史和MRI檢查,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經推拿、牽引等對應治療後,癥狀未見明顯緩解。在朋友介紹下,來到中健骨科求診。來診時症見:步行來診,身體呈被動前傾體態,腰椎曲度明顯反弓。體格檢查:雙側直腿抬高試驗(-),右側4字試驗(+);全脊未見明顯叩擊痛和深壓痛,腰椎椎旁及棘突未見明顯壓痛;右側第11、12肋下緣髂肋肌附著處壓痛明顯;右骶髂關節可觸及約1.0×1.5cm大小的腫脹硬節;骶三角右長左短;雙下肢左長右短;雙側臀部肌力下降;骨盆正位片示:雙側髂嵴高點連線不等高,左右髂骨翼不等寬,閉孔形態大小不對稱。影像檢查:20150115腰椎MRI示:L3/4椎間盤輕度膨出,L4/5椎間盤向左膨出伴椎管狹窄,椎體終板炎。

初步診斷:骨盆旋移症治療經過:1、腰臀部軟組織松解;2、側卧搖搬法、牽抖衝壓法——糾正腰椎旋轉式錯位;3、俯卧搬髂按骶法——糾正右側骨盆前旋;4、拉伸右側胸髂肋肌。治療後,患者右側骶髂關節腫脹硬節範圍明顯縮小,局部壓痛消失,右側腰部疼痛癥狀明顯減輕,彎腰幅度改善。病例分析:本病例所具備的幾個診斷線索,都十分容易誤導醫生將其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如:——搬抬重物後起病;——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史;——MRI檢查可見腰椎間盤突出徵象。但是,通過細緻的問診和體查,我們卻能發現更多與「腰椎間盤突出症」不相符(甚至可以用來否定)的診斷線索:——腰痛癥狀卧床休息未見緩解,久卧久坐後加重,活動後稍緩解;——身體呈被動前傾體態;——腰部無明顯叩擊痛和深壓痛,椎旁及棘突無明顯壓痛;——雖然MRI提示L4/5椎間盤向左突出出伴椎管狹窄,但與患者主訴的右側腰腿痛癥狀並不相符;——「腰椎間盤突出症」對症治療3個月後無明顯緩解;——骨盆正位片徵象異常。所以,患者的主訴與「右側第11、12肋下緣髂肋肌附著處壓痛明顯;右骶髂關節可觸及約1.0×50px腫脹硬節;骶三角右長左短;雙下肢左長右短。」的體查結果相符合,提示其癥狀是由於右側髂骨前旋(骨盆旋移)引起的,該病例的診斷應為「骨盆旋移症」而非「腰椎間盤突出症」。其後,我們予以骨盆旋移症的對症治療,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也證明了該診斷是正確的。

臨床上,骨盆旋移症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十分容易混淆——特別是在CT、MRI等影像學檢查等「有力證據」的誤導下。但是,我們認為,針對「腰腿痛」這一類疾病,臨床診斷時,還是應該以患者的病史、癥狀作為診療思路出發點,以體格檢查的結果作為重要依據;影像學檢查則是作為上述兩點的佐證或排除禁忌問題的保險手段。

另外,患者的過往病史,也只能作為診斷時的參考信息;對於當次發作的病症,我們還是建議以嚴謹的態度,作全面的體查和評估,找尋病症的根源,才能有效地避免誤診,提高臨床療效
推薦閱讀:

女人為什麼要做《骨態重塑骨盆閉合術》
為什麼做產後骨盆修復?
骨盆側傾的一個可能原因:大腿內側緊張會導致同側骨盆高於另一側,也就是骨盆傾斜,原理是什麼?
盆腔閉合——骨盆修復,女人產後恢復的根本!
針對久坐族【骨盆減肥操~坐著也能瘦】瘦腰減肚子收臀!

TAG:骨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