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白話有聲書-01

嘉言錄重排序——《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文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白話譯文:  

  凈土法門的義理極其高深玄妙,但事修卻非常簡單容易。正因為這樣,那些自認為天生聰明敏銳,知識見解高超奇特的人,總是把凈土念佛法門看做是愚夫愚婦所作的事,而不肯修持。他們哪裡知道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的究竟法門啊。他們認為愚夫愚婦能修,於是就藐視凈土念佛往生的法門。為什麼不閱讀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那些所修證境界與普賢菩薩齊等,與一切諸佛齊等的菩薩們,尚且以修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望儘快圓滿佛果啊。那些藐視凈土法門而不屑修行的人,他們對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又將做何看待呢?又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最後歸宗一著,是尊重還是藐視呀?其實這也沒什麼,他們大概是沒有詳細地審核通途法門和特別法門的區別,以及自力和佛力大小難易所致。假使詳加深辯這些,他們能不跟隨華藏海眾那些大菩薩們,一同念佛,同求往生嗎?

  我自從成童之年就讀書,隨即蒙受韓愈、歐陽修、程頤、朱熹闢佛學說的毒害。幸虧我沒有韓愈、歐陽修、程頤、朱熹的才學,假使稍能與他們相同等,則必然導致耽誤自己也耽誤別人,當下之身就會陷入阿鼻地獄了啊。我十四、五歲後,生病困苦多年,於是開始遍思古今,詳繹經書,才開始知道韓愈、歐陽修、程頤、朱熹所作這些闢佛之說,全是門庭知見,絕對沒有涉及到核心學問所致。於是我21歲出家為僧,專門修行凈土法門。發誓這一輩子做個自了漢,決不建立個人門庭,廣收徒眾,以使後代徒子徒孫敗壞佛法,並拉我到阿鼻地獄中,和他們一起受苦。到1893年,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來北京迎請大藏經,命令我檢閱料理。這件事完後,邀請我一同來到普陀山,化聞和尚知道我不喜歡做事,所以就安單在一閑寮中,隨我自己的意願修持,到現在已經35年了。在山上日子住久了,有委託我寫一些文章之類的事,也絕不用「印光」這個名字。就算自己有必須要署名的文章,也只是隨便寫兩個字而已。所以20多年來,沒有來客訪問的事情,以及來信複信的事相擾亂。1912年,高鶴年居士到普陀山化雨寺來訪,臨走攜去我數篇文稿,刊登在《佛學叢報》上,不敢用「印光」之名,因為我常自稱「常慚愧僧」,所以就署名「常慚」。後來徐蔚如居士、周孟由居士錯愛這些文章,打聽作者三四年,也沒有人知道是我寫的。後來周孟由居士拜謁普陀山,於是祈求皈依我,臨走拿去幾篇廢稿,寄給徐蔚如居士,然後在北京排印出來,書名為《印光法師文鈔》。於是刺痛了很多高雅之士的眼目,更增添了我的慚愧心了,那一年是1918年。1919年他們又搜羅我若干篇文章,作為文鈔的續編,和初編一同排版印刷。1920年有數位弟子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印光法師文鈔》鉛印本,分作兩冊,並且留了板樣,1921春天正式出書。我又於揚州藏經院,將1920年所排的《文鈔》製成木刻板,作四冊。1922年又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將《文鈔》排作四冊,當時諸多居士認捐排印者有二萬部。而商務印書館印出來用來出售的《文鈔》,則不在二萬部之內。1925年冬,又讓中華書局排印《文鈔》增廣本,也是作為四冊,比先前增加了一百多頁,計劃今年夏天出書。因為工人罷工等緣故,價格很貴,只印二千本。原計劃打四付紙板,二付歸中華書局,二付歸於我。於是讓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先印一萬本,以後續印,隨順因緣。

  李榮祥居士,法號圓凈,多年以來專心佛學,將《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一個個著疏解釋。我認為青年人學佛,應該先老實念佛,等他們業障消除、智慧明朗,業障盡了,福報來了的時候,再去註解佛經,自然可以闡明佛陀的意思,將佛經廣播於宇宙中。當時,他對我的話很不以為然,後來由於用心過度,身形和精神日漸衰落,才開始相信我說的話不錯。於是,又詳細閱讀《文鈔》,非常歡喜,便摘錄其中主要的義理,分門別類,編作一冊,名《印光法師嘉言錄》,打算用新聞紙先印一千冊,用來應對著急閱讀的人(因為原先曾連載刊登在居士林林刊上,所以有居士才屢次催促讓排印出單行本。 )等我1925年5月到上海太平寺,才給予他和他妻子一同傳授了三歸依。8月份《印光法師嘉言錄》印刷出來,不久就贈送完了。來信索請《印光法師嘉言錄》的人者紛至沓來,於是讓漕河涇監獄署排作書本。陳荻洲居士自願任排工,並捐贈打四付紙板費,又認捐排印二千冊,這時認捐排印將近二萬冊。

  其所錄之出處,某卷某頁,一一備載,這樣就能與《文鈔》全文相對閱讀。由於《印光法師嘉言錄》在各種文章中截取其中的主要意思,彙編歸納為一類,所以有時候文義稍有雷同,而且沒有立刻刪除掉,就是希望閱讀者能受到反覆勸告勖勉之利益,希望能讓其當下斷除疑惑,生起對凈土法門的信心。這本書所標出的卷數及頁碼,全部依《增廣文鈔》。因為《增廣文鈔》作永久流通之本,其餘版本的《文鈔》以後就不再印刷了。又因為《文鈔》繁雜廣博,初學佛的人或許難於選擇易明白而適合根基的文章,打算讓他先得到深入《文鈔》的門徑,從此,腳踏實地地進一步修行,自然達到自己修行的極致,免得望洋興嘆,或者有退道心的憂慮。於是摘錄出《文鈔》選讀篇目,附於《印光法師嘉言錄》目錄之後,讓不曾研究過佛法的人,能夠方便而順利地了解和修行凈土法門。因為這些文章記敘了凈土法門的大致,希望讀者能夠周知。

希望見到或者聽聞到這部書的人,不要因為裡面內容所說的都是些平常之語言而棄置它,去求高深玄妙的理論。堯舜等上古聖人教化眾生的道路,也只不過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已;如來教化眾生的道路,也就是戒、定、慧三學罷了。能在平常簡易之事中真實行去,行到極處,那些高深玄妙的道理,豈能還從別處尋求?否則,那些高深玄妙之理,只能屬於口頭活計,生死到來,一點也用不著,希望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注意這一點。

一、贊凈土超勝——《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文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1.凈土法門這一教法,真是博大精深呀!禪宗法門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人們都以為很奇特,但是如果跟凈土法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比,還是遜色了一些。我們當下一念念佛,當下能念佛的心即是佛心,那些經歷三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經歷五十三位次,圓滿佛道的修行人,更應該尊仰凈土法門的高超風格。凈土法門普利眾生各種根機,上智、下愚,中間普通人,都可以念佛得利益,律宗、禪宗、天台、華嚴等宗統統含攝,最終都歸向凈土。比如及時雨滋潤萬物,象大海容納百川一樣。偏、圓、頓、漸一切大乘教法,無一不是從凈土法門流現出來。大乘、小乘、權教、實教一切修行法門,都回歸到凈土法門。沒有斷除煩惱惑業的凡夫,就能加入到補處菩薩的行列。就在這一生圓成佛道。六凡、四聖一切眾生,離開了凈土法門,向上修行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離凈土法門,往下不能普遍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華嚴經》中象大海一樣多的菩薩眾,都遵循十大願王迴向往生極樂。一乘大法《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都能證諸法實相。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當中開示說:如果想得到菩薩不退轉,要成就佛道,阿彌陀佛念佛法門是最殊勝、最方便的行持。龍樹菩薩著作《十住毗婆沙論》,其中一品叫做《易行品》就闡明說:凈土法門是非常容易、非常快速成就佛道的捷徑。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祖師,被稱為「東土小釋迦」,為釋迦牟尼佛的後身。他撰寫了一部著作叫《十疑論》,破除種種對於求生西方極樂凈土的疑惑與誤解,專門引導眾生歸入凈土法門。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宋朝人,凈土宗第六祖,著有《四料簡》,簡介明快地闡明了「有禪有凈土」、「無禪有凈土」、」有禪無凈土 」、「無禪無凈土」,這四種狀況;說明禪和凈的功效力用上的差別,而勸導眾生應當專修凈土法門,同時,他也是以身試教,終生念佛,求生凈土。使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人及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無性五種根性的人匯合起來,一同證得真如自性,成就佛道。引導上等聖人、下劣凡夫一切眾生,共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凈土法門如此的廣大殊勝、徹上徹下、毫無遺漏,所以除了佛法界之外的所有九界眾生,都歸向極樂凈土法門,十方諸佛都共同讚歎凈土法門。釋迦牟尼佛在眾多的經典當中都會一致宣揚、闡明凈土法門的教理教義,引導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眾多的菩薩造種種論典共同宣揚凈土法門。凈土法門確實是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所有教法當中,達到頂點的、極暢佛懷的法門,是一乘法、一佛乘之法,是最無上的圓滿大教。如果我們不是累劫以來深蒙諸佛菩薩的教化,累積善根德本的話,那麼就算經歷萬劫千生也很難遇到這個法門。既然這麼難得難遇,而我們今天聽聞這個凈土法門的經典、教理了,就應當勤懇修習。【序】一

  

  2.佛陀所說的言教、言教中的義理、依義理而起行持、行持後所證的聖果,這四者是佛法的大綱宗旨。憶佛念佛,實在是得道的捷徑。在過去人們隨修一個法門,而教、理、行、果四者都全體具備。現在的世人,如果捨棄凈土法門,就不能得到果地上的證悟。實在是因為距離聖人的時代遙遠了,人的根機陋劣不堪。如果不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決定難以解脫。而凈土法門普遍收攝上、中、下三種根機,高高超出律、教、禪等宗派,實在是諸佛徹底的悲心,來顯示眾生本具的佛性。匯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人;定性聲聞、緣覺、菩薩性、不定性、無種性這五種根性的眾生,共同歸於凈土。導引上至聖人,下到凡夫,共同證入真常佛性。九法界眾生離開凈土法門,向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棄凈土法門,向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都趣向凈土。千經萬論處處都指歸極樂。自從《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之後,盡十方世界海的諸大菩薩,沒有一個不求生凈土的。由本師釋尊在祇樹給孤獨園演說《阿彌陀經》以來,凡是西天東土的一切佛學著述,最後都結歸到極樂蓮邦。【書一】一

  

  3.古大德們曾經說過:「人身難得,佛法興盛之地難生,佛法難聞,生死難了。」我們這些人有幸得到人身,出生在佛法興盛的地方,又聽聞到佛法。而不幸的是:自己慚愧業障深重,沒有力量斷除見思惑,迅速出離三界,了脫生死罷了。然而又有幸聽聞到,我佛如來徹底悲心所宣說的大悲權巧,特別方便,使令卑賤下劣的凡夫,帶業往生凈土的法門,實在是無比的慶幸啊!如果不是無量劫來,深植善根,怎能一聽到如此不可思議的法門,頓時生起真實的信心,發願求生呢?【書一】三

原文:  

嘉言錄重排序

  凈土法門,理極高深,事甚簡易。由茲zī天姿聰敏,知見超特者,每每視作愚夫愚婦之事,而不肯修持。豈知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究竟法門乎。彼以愚夫愚婦能修,遂並法門而藐miǎo視之。何不觀《華嚴》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者,尚須以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乎。藐視凈土法門而不屑xiè修,其於《華嚴》,將復視作何等?又於《華嚴》末後歸宗一著,為復尊重之也,為復藐視之耶?此無他,蓋未詳審通途、特別法門之所以,及自力、佛力大小難易而致然也。使詳審之,能不附於華藏海眾之班,一致進行,同求往生乎!

  光自束髮讀書,即受韓、歐、程、朱闢佛之毒。幸無韓、歐、程、朱之才,使稍能相埒liè,則必致自誤誤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矣。自十四五後,病困數年,從茲遍思古今,詳繹yì經書,始知韓、歐、程、朱之作此說者,全屬門庭知見,絕不計及堂奧中事之所致也。乃於弱冠之次年,出家為僧,專修凈業。誓盡此生,作自了漢,決不建立門庭,廣收徒眾,以致後世子孫,敗壞佛法,並拉光於阿鼻地獄中,同彼受苦也。至光緒十九年,普陀法雨寺化聞和尚,入都請藏經,命查印刷。事畢,邀同來山,知其不喜作事,故令住一閑寮liáo,隨意修持,於今已三十有五年矣。在山日久,有以筆墨事見托者,絕不用印光名字。即自己有必須署名之文字,亦只隨便寫二字即已。以故二十年來,絕無人客過訪,及信札zhá往來諸紛擾。民國啟元,高鶴年居士,紿dài去數篇文稿,登《佛學叢報》,不敢用印光名,以印光常稱常慚愧僧,故署名常慚。徐蔚如居士,及周孟由,謬miù為見賞,打聽三四年,了無知者。後孟由來山拜謁yè,遂祈歸依,持去數篇廢稿,寄於蔚如,乃於京師排印,名《印光法師文鈔》。以致遍刺雅目,愈增慚愧耳,時為民國七年。八年,又搜羅若干篇作續編,並初編同排之。九年,令上海商務印書館,排作兩冊,留板,十年春出書。光又於揚州,將九年所排者,刻一書冊板,作四冊。十一年,又於商務印書館,排作四冊,當時諸居士任者有二萬部。而商務印書館印以出售者,不在此數。十四年冬,又令中華書局排增廣本,亦作四冊,比先增百餘葉,今年夏出書。以工潮等,其價甚昂,只印二千。原訂打四付紙板,二歸本局,二歸於光。乃令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先印一萬,以後續印,一任因緣。

  圓凈居士李榮祥,近數年來,專心佛學,於《起信》、《楞嚴》、《圓覺》,各為疏解。光謂青年人宜先著實用念佛功夫,待其業消智朗,障盡福崇時,再行發揮,自可闡明佛意,宣傳宇宙。當時彼尚不以為然,後以用心過度,形神日衰,始知光言不謬。乃復詳閱《文鈔》,不勝歡喜,遂摘錄要義,分門別類,編作一冊,擬用報紙印一千冊,以應急欲即閱者(以先曾逐次登居士林林刊,故屢有催促令印之者)。及光五月至申,乃與其妻,同受歸依。八月書出,不久送完。函索者紛至沓來,遂令漕cáo河涇jīng監獄署排作書本。陳荻dí洲居士願任排工,並打四付紙板費,又任印二千冊,一時任者,將近二萬。其所錄之出處,某卷某葉,一一備載,庶可以《文鈔》全文相對閱。由其於諸文中截取要義,匯歸一類,故每有文義稍同,而不即刪shān削xiāo者,冀閱者受反覆勸勖xù之益,冀其直下斷疑生信也。其出處卷,及葉數,皆依《增廣文鈔》。以《增廣文鈔》,作永久流通之本,余則久後必無再印之舉也。又以《文鈔》繁廣,初機或難於簡別其易曉了而合機宜者,欲令先得其門徑,從茲著實進修,自至其極,免致望洋興嘆,或至退屈之虞yú。因錄《文鈔》選讀篇目,附於《嘉言錄》目錄之後,庶shù未曾研究佛學之人,得以坐進斯道矣。因為敘其所以然,以期閱者共知。

  所願見者聞者,勿以所說皆平實庸常而棄之,以求其高深玄妙者。夫堯舜之道,孝弟tì而已,如來之道,戒定慧而已。能於平實庸常之事而實行之,行之及極,其高深玄妙之理,豈待別求。否則高深玄妙,但屬口頭活計,生死到來,一毫也用不著,願閱者悉注意焉。

  民國十六年丁卯,夏曆臘月八日,古莘xīn常慚愧僧釋印光謹撰。

大師論衣制云:五戒,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無一長一短之橫紋,名縵màn衣。今人多不怕罪過,不肯依法。即在家五戒,每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兩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出家人,從前五衣,是狹短的,如一條大手巾樣,故可常不離身,名作務衣。今之五衣,與七衣同長大,做事則不能搭,此古今之殊制也。

●1.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勤修習。【序】一

●2.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舍凈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夫所謂凈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凈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凈土。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書一】一

●3.古人云:「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生死難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所不幸者,自愧業深障重,無力斷惑,速出三界,了生脫死耳。然又幸得聞我如來徹底悲心所說之大權巧,異方便,令博地凡夫帶業往生之凈土法門。實莫大之幸也。若非無量劫來,深植善根,何能聞此不思議法,頓生真信,發願求生乎!【書一】三


推薦閱讀:

TAG:大師 | 白話 | 印光大師 | 有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