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念與命運(二)第七章 心念與修行

第七章 心念與修行

            先能惜福,方堪修道

  

  雪峰、岩頭、欽山三位法師到了吳山下面,在溪邊洗腳。

  欽山看見溪上漂著菜葉,很高興地指著菜葉,對另兩位師父說:「這座山必有道人,可以沿著溪流去尋訪!」

  雪峰有點生氣地說:「你的智眼太濁,將來如何辨別人的善惡?他不惜福,住山又有什麽用呢?」

  他們三位師父入山,果然沒遇到高明的法師。

  楊襄毅公的父親瞻之說:「現在的福,來自祖宗,不可不珍惜;將來的福,留給子孫,不可不培植。不珍惜現在的福,就好像油燈的火焰燃燒愈烈,油愈快乾竭;將來的福能夠培植,就如同將油添入燈炷,油添得愈多則點得愈久。」(《德育古監》第一二四頁)

            儉則寡慾,不為物役

  

  宋朝的李沅(後被封「文靖公」)做宰相時,在「封邱門」建了一座宅院,廳堂前的中庭,只夠一匹馬掉轉回身。

  有人批評他:「您的中庭太窄了!」

  李沅回答:「房宅應當傳給子孫,這中庭對宰相來說實在是太狹窄了,但是對一位做太祝奉祀的人來說,已經夠寬敞了。」

  張文節公做宰相時,生活就像在河陽當書記時那麽勤樸。

  有些親友勸他說:「現在您的薪水已經不少了,為什麽還這麽節儉呢?雖然您自信清廉節儉,恐怕外人會有公孫布被的譏笑,我看您要稍微順從大眾的看法!」

  張文節公感嘆地說:「以我今天的薪俸,那怕全家不能錦衣玉食呢?我看一般人,由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我今天的俸祿,難道能永遠保有嗎?一旦失去今天的俸祿,家人習慣奢侈的生活已經很久,不能馬上開始節儉,一定會導致流離失所。那裡能像我這樣『在位時存去位想』、『當官時存失官想』,過得日子那麽恆久呢?」(《德育古監》第一百二十一頁)

  (評)司馬君實說:「大賢的深謀遠慮,豈是平庸的人所能及的呢?」御孫說:「節儉是品德的共同特徵,奢侈是一種大罪惡。因為有道德都是從節儉來。有了節儉,就會清心寡欲。君子清心寡欲,就不會被物質所奴役,而且可以直直地走向正道。小人清心寡欲,就能行為謹慎、節約費用、遠離罪惡、豐盈家室。所以說:節儉是品德的共同特徵。

  奢侈則有很多慾望,君子有很多慾望則會貪戀和羨慕富貴,失去正道,加速禍事的來臨。小人有很多慾望,則到處貪求,隨便亂用,敗壞家業,喪失身命,因此當官會收受賄賂,在窮鄉僻壤必會偷盜,所以說:奢侈是一種很大的罪惡。

            惜身如玉,不敢沾污

  

  武林的張恭懿公,名瀚,在都察院任職。當時廷相王公是台長,一看見張瀚,便十分器重他。王台長請張瀚就坐,並且告訴他:

  「昨天雨後,我走到街上,看見一位抬轎子的人穿了新鞋子,從灰廠到長安街,都選擇乾凈的地面行走,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惟恐新鞋子被弄髒了。後來他走到貰城,不小心被泥巴所弄髒了,從此以後,他便肆無忌憚,隨便亂走,不再顧慮和珍惜新鞋子了。修身的道理,也是如此。萬一失足,便無所不做了!」

  張瀚對這一番話非常受用,終身不敢遺忘。(《德育古監》第一二九頁)

            貧苦時節,正好用功

  

  張九成早年貧寒,衣衾不足,有人送一件大衣給他,他拒絕不收。他說:「讀書人應當貧苦,現在正是做功夫的時節,如果不痛自砥礪,則貪慾的心便會生起,而喪失廉恥。又怎麽用功夫呢?」(《德育古監》第一三○頁)

            苟無至德,至道不凝

  

  女仙楊正見,成仙後沒幾天,上帝責備他在年幼時,父母貫好銅錢準備繳納稅金時,他不應選擇二枚又圓又漂亮的銅錢,私下藏匿起來。上帝說:這是隱藏官物,所以又貶謫他多留人間一年。

  紫虛元君與茅君,一齊在清虛宮,勘察天下真仙得失的事情。頓落的人有四十七人,再升的人才只有二人。因為以抱淫慾的心,行上真的事,不能沒有過失啊!

  藏匿銅錢只是小過失,諸仙功過相准,尚被如此譴貶,何況率意不避呢?

  現代求長生的人,只靠藏精伏氣、鏈丹服藥,便說可以遇到真仙,不知道這些都是外道。惟有修真鏈性,當一切妄念剛萌起時,便加以觀照察覺,一察覺立即消滅,使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像明珠那麽清凈。心中安詳而且不執著,道業自然現前,延年益壽也是必然的。(《感應篇彙編》第一卷第四十頁)

  學道的人以種德為本,儒家稱之為「四端(仁、義、禮、智)百行(孝)」,佛家稱之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萬行」,道家稱之為「三千功、八百行」。這些都是在教人積善避惡。

  積善改過要先體會至道,體會至道必須明白本心。心是道的本體,道是心的作用。人能觀察心性,則圓明的本體自然現前,無為的大用自然成就,不必假藉各種方便施設的功行,便可頓超解脫境界。

  如果不是心性清凈,怎麽能使種種名相或妄想完全離去,絲毫不受染著,心念清凈,而且證得不生不滅的境界呢?

  所以明白心性和體會大道的人,不使身體成為真心的累贅,也不使外境擾亂了真性,隨機應物時,自然符合了不生不滅的妙旨,這也就是無上至真的妙道。(《感應篇彙編》第一卷第三十九頁)

            傾囊助人,福至心靈

  

  張福州是農家子弟。他年輕時,父親叫他拿錢到山裡買斧頭的木柄。

  當他行經林莽時,看見有人上吊自殺,他急忙把對方扶下,詢問之後,知道對方由於欠官銀而被逼走上絕路。於是,他便把身上所有的錢贈送對方。對方深受感動,哭泣致謝而去。

  當張福州在磐石上休憩時,有一位拿著瓢的老先生問他:「你會口渴嗎?」

  老先生把瓢內的漿液全部倒給張福州喝,並且說:「它不但可以止渴,而且對你的身心也有助益!」

  張福州回到家中,突然感覺全身散發奇異的香氣,身心非常清爽。從此以後,他不再食用五穀,不但忽然認識文字,而且能吟詩作對。後來居然羽化成仙。

  (評)農家的錢都是辛苦得來的,張福州沒讀過書,竟然小小年紀便能傾囊幫助別人,由此可知他具有大根器,最後成就仙道,絕非僥倖。(《德育古監》第六十六頁)

            平時定靜,臨終不亂

  

  歐陽修看見老和尚誦念妙法蓮華經,坐得很端正,絲毫不動一下。他就問老和尚:「每見古人臨命終時,有盤腿端坐或站立逝世的,這是什麽原因呢?」

  老和尚回答:「古人念念定靜,臨命終時那裡會散亂呢?今人念念散亂,臨命終時那裡會定靜呢?」

  歐陽修聽到這句話,不知不覺地跪在地上。(《德育古監》第一五六頁)

  昨非纂說:「才閉上睫毛,夢中便不能做主。眼光落地,死去又怎麽能夠正念分明?所以學道的方法無多,只在一心不亂。」

  古代的仙人說:「大道教人停止妄念。念頭不斷產生,工夫也就白費了!」大乘起信論也記載:「心念如果馳散,便立即收攝回來,使它住在正念。妄念生起,立即覺知,覺知後妄念就會消失。」修行的妙門,盡在於此。(《德育古監》第一五六頁)

            研教靜修,精進證果

  

  伊庵權禪師,非常精進用功。白天如果沒有善巧方便地幫助別人,到了夜晚,一定痛哭流涕地說:「怎麽今天又隨便空過?」

  從前西域有一位脅尊者,八十歲才出家,許多年輕的法師都譏笑他。尊者聽了,發誓說:「如果我不精通經、律、論三藏,不斷除三界的慾念,證得六種神通,具足八種解脫,我的脅就不碰到床席!」

  於是,他白天窮研教理,夜晚靜慮凝神。經過了三年,斷除煩惱,證得阿羅漢的聖果。當時大家都很敬仰他,尊稱他為「脅尊者」。(《德育古監》第一三○頁)

            不急不緩,學道可成

  

  佛有一位弟子,名叫「二十億耳」,用功過度而沒有證得聖果。由於他的心太急切,身體吃不消,所以想放棄學習。

  佛陀問他:「你還沒有跟我學道以前,在家裡做什麽工作?」

  二十億耳回答:「彈琴!」

  佛又問:「你彈琴時,如果弦放得太松,會有什麽結果?」

  二十億耳回答:「彈不出聲!」

  佛又問:「如果琴的弦調得太緊,又會怎樣?」

  二十億耳回答:「琴的弦調得過緊會斷,以致無法彈奏!」

  佛又問:「如果把弦調得適中呢?」

  二十億耳回答:「弦的鬆緊如果調得恰到好處,就可以彈出各種和諧的音律了!」

  佛說:「我們學道,也要這樣;不要急於有成,也不要懶散而退轉,精進適度才能得道。如果急於有成,身體便會過度勞累,而產生煩惱心,放棄修行。一旦放棄了學習和修行,便會產生不好的行為。所以學道的人只要保持清凈安樂的心,就不會出錯了!」(參見《四十二章經》的第三十四章、《中阿含經》第二十九卷和《增一阿含經》第十三卷)

            學佛七日,免墮豬胎

  

  忉利天宮有一位天人,壽命快要結束時,五種衰相已經現前。他知道自己命終之後,應當投生鳩夷那渴國,在疥癩的母豬肚子里做小豬。他憂愁和恐懼得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另一位天人告訴他:「現在釋迦牟尼佛在這裡(忉利天)為他母親說法,你何不去求佛呢?」

  他立即來到佛住的地方,五體投地,至誠地禮拜,佛給他授三歸依,於是他就依照佛的教誨,精進誠懇地用功七天。

  他天壽結束後,下生維耶離國,做一位德高望重長者的兒子。(《折伏羅漢經》和《嗟●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按)大富大貴的人臨命終時,想要舍離官爵、財寶、田宅、妻子,宛如在割身上的肉,非常痛苦。天人壽命終了時,也是如此。

  正法念處經說:「如果前世有偷盜業,當時就會看見許多天女奪取他所穿著的莊嚴具,奉送其他天子。如果前世有妄語業,諸位天女聽他說話,就會產生顛倒的見解,以為他在惡口罵人。如果前世布施酒給持戒的人,或者破戒而飲酒,臨終時迷惑散亂,失去正念,墮落地獄。如果前世有殺生業,就會壽命短促,疾速命終。如果前世有邪淫業,就會看見許多天女,捨棄他,而跟其他天子,互相娛樂。」(《陰騭文廣義節錄》上卷九十五頁)

            專究性命,不理外物

  

  楊黼很喜歡佛典,有人勸他參加科舉的考試,他回答說:「不理會性命,而去理會身外之物嗎?」

  院子有一果大桂花樹,他在樹上綁了一塊木板,題名為「桂樓」,悠哉地生活在上面。

  他親自耕種了數畝田地,把好的蔬菜供奉父母,只求娛悅雙親,而沒有其他企圖。他旁徵博引許多典籍,註解孝經數萬字,而且發揮了性命的道理。

  父母逝世後,他為人做傭工,以賺取喪葬費用。等營葬完畢,他便進入雞足山,住在羅漢壁的石窟中,長達十餘年。

  他八十歲時,子孫將他從山中迎回家中。

  有一天,他沐浴完畢後,叫子孫來拜別,並且說:「明天我就要走了!」

  翌日,他果然安詳地逝世。(《明史》隱逸傳)

  孟子認為:養護可以分為養護大體和養護小體的差別。心是大體,耳朵、眼睛等器官是小體。他又劃分了天爵和人爵的不同,並且說:「仁義充飽,所以不希望口腹的美味。身上有了好的德行和聲譽,所以不希望文採的刺繡!」

  古代的禪師教人:「應當在活物上作活計,不要在死物上作活計!心是活物,心以外的東西都是死物!」

  楊黼專心探究性命,不理會外物,實在知道從根本下手。看他生活起居和讀書,是多麽安閑!他臨命終時,能預知時至,沐浴告別家屬,何等自在!迷於功名利祿的世人,終日遑恐不安,如飛蛾撲火,令人覺得眾生的業障深重而且可憐!(《歷史感應統紀》第四卷第一八五頁)

            勸導大眾,共襄盛舉

  

  曹世美雖然家境貧窮,但是喜歡行善。有一位出家師父教他實心勸人、幫助別人也可以造福。

  從此以後,曹世美邀人廣結善緣,例如:施捨飲食、醫藥、棺木、埋葬、衣服,放生,敬惜字紙,修橋路等。別人出錢,他自己出力。每天如此,愈久愈力,在饑荒時更勤於勸導別人伸出援手,救濟貧困。

  後來,他為富商販賣植物油,獲得了五千餘兩金子,子孫安享厚福。

  (評)凡做任何事富者易為功,貧者難為力。然而,在難為力時,能勤勉地做,這就是他跟別人不同的地方。古人說:「貧窮人行一百件善,即等於富貴的人行一千件善。」從這個觀點來看,貧窮的人怎麽可以自暴自棄,而不具有堅強的行善意志呢?(《感應篇彙編》第二卷第三十頁)


推薦閱讀:

一念三千」修行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
宇宙能量加持是騙局嗎?有一堆信眾還號稱能讓人長高變美治病?
《長阿含經·三聚經》
依智不依識中的『智』和『識』怎麼理解?

TAG:命運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