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變之後,自閉的兒子大幅度進步

2016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年是對我們全家變化最大的一年。從3月份我和老公雙雙辭職,全家搬到美國,到把阿力和姐姐分別送入當地幼兒園和小學,幫助孩子過語言關,再到每天讀書學習,不懈地對阿力進行家庭干預......一家四口總算在美帝落穩了腳跟。

雖說家裡有兩個孩子,老二阿力還是個自閉娃,但其實全職在家不是我的初衷。從實際角度考慮,我在國內上班時收入還不錯,可以支付阿力的康復費用和請人的工資;再從心理角度講,我白天可以不用時時陪伴中低功能的阿力,精神負擔沒有那麼重。但是,但是,最終我還是下了決心跟老闆說「麻煩您另請高明吧」。因為那時已經三歲多的阿力的康復進度極慢,我們實在耽誤不起時間,在再三商量之後,我和阿力爸決定放棄國內的種種,帶著兩個孩子搬到美國。

幾個月後,曾經長時間停滯不前的阿力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語言能力提升、刻板行為幾乎消失、認知能力大幅度提升),讓我和阿力爸拍著大腿後悔——我這個當媽的要是早辭職、多讀書、勤思考,或許我的阿力會康復得更快。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兩年前因為阿力被診斷出自閉症,我患上抑鬱症,住院治療一個月。自閉這兩個字是我迄今為止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我媽說,你這輩子太順了,根本沒吃過苦,所以老天爺把阿力給了你。

出院後,日子還得過,雖然異常艱難。抑鬱症是很難根治、高複發的一種疾病,分類很細,大多由心理問題引起。所以心理治療很重要。但我,沒有力氣去和心理醫生訴說我的傷痛,沒有人能懂!沒有人!

自己療傷的過程很長。我那時沒有辭職,因為我想有個地方靜靜,白天沒有阿力。然後,我看到一個詞Resilience,中文直譯是「回彈力」。在心理學上,它的意思是「心理修復力」,也就是指個體良好適應壓力和逆境的能力。這種壓力和逆境可能來自家庭、關係問題、健康問題、工作或財務壓力等

根據心理學家Garmezy對心理修復力的研究,在個體的環境和人格中,有兩大類保護性因素會保證人們即便遇到重重挑戰,依然不會被打垮——個體的心理因素,以及外部的環境因素。後者可遇不可求,需要靠運氣;而前者卻是個體自己可以調控並把握的。

我們大多數星娃的家長,都認為只要孩子進步大家就都高興了。也就是說把孩子,這個外部環境因素當成主因;而把家長個體的心理因素與調節,這個首要因素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孩子被確診自閉以後,家長的心理建設與康復其實是最為迫切的,也是最可以把握在我們手中的。家長心態不改變,面對著或垂頭喪氣,或心急如焚的父母,孩子的變化無從指望。

 生活環境和心理狀態的改變

我們中國人受文化、習俗的影響,一般有孩子以後會和老人同住,因此,家庭關係一般都很不簡單。如果和公婆同住,丈夫等於還沒有脫離原生家庭,因此他的個人成長就十分重要。反之亦然。這個成長的過程本身就很考驗夫妻關係。兩口子因為老人因素勞燕分飛的不在少數。

再者,攤上一個病孩子,全家至少4雙眼睛盯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想想都頭大。孩子也會無所適從。此時,如果家裡有保姆,也會不時地「站隊」表明立場,情況更是複雜。

很多和父母或是公婆同住的媽媽可能都有這個體會:生理意義上,你是母親。但回到家面對老人,你卻在心理意義上成了孩子。身份的混合會讓你困惑不已。孩子鬧不清誰是真正意義上的媽,何去何從。

心理學上,有一個辦法叫家庭各自歸位。就是說如果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那麼我們就回到各自獨立的位置,保持好彼此的界限。一個5-7人的大家庭歸位為一個3-4人的小家庭,家庭關係瞬間單純化,孩子明確的知道該聽誰的,配合度會大幅度提升。

在美國,一家四口。阿力是我和他爸的兵,他心裡十分明白。

初到美國,阿力爸根本不參與干預,找工作、養家各種借口。我曾經傷心、無助、憤怒。但某一天突然轉念一想,兩個人都干預,到底聽誰的?跟兩口子一起開車出去一樣,很多時候都是不歡而散,提早回家,誰都覺得自己開車比對方來得靠譜。

念頭一轉,心境就轉了。我對阿力全心全意地付出,時刻陪伴他,給他安全感。感受到母愛的阿力於是快速進步了。

爸爸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也逐漸參與干預,並偶爾和我討論一些育兒的方法。我終於明白,原來,他是不知如何去幫助孩子。由於害怕失敗,沒有信心,乾脆就逃避了。婚姻中的男人,很多時候其實不如女人抗壓,因為他們的老婆身上通常有他們媽媽的影子。但無論如何,夫妻關係融洽了,阿力獲得了更多的安全感——在童年的早期,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聲稱最重視孩子的中國父母,實際上是最忽略孩子的。我們中國父母有一個十分陳舊的育兒觀念認為孩子小的時候怎麼對待TA都沒有所謂,等到大了才應該重視並尊重。所以,你經常可以看到小區里無數的媽媽產假一到,就把孩子託付給老人和保姆,自己忙事業去了。為什麼?因為這是我們宣傳的傳統;因為這是基於社會、生存壓力下產生的不安全感;也因為她們通常也有一位這樣的母親——她們天然的育兒導師,一位全心全意為子女幫忙帶孩子卻基本不具備兒童心理學知識的免費導師。養個孩子有什麼難的,她們說。

此生中,我們每一個人第一個愛上的都是自己的媽媽。如果與媽媽的親子關係構築得不好,成年之後,就很難處理好各種關係。孩子生命的前幾年,如果缺失足夠的母愛,TA今後的路會比別人坎坷許多。

我生老大的時候2008年初,我婆婆從美國飛過來,對我說「當媽是要學的」還有「自己帶孩子才有感情」。我聽見了,沒聽進去。在我大姑子小的時候,我婆婆上班養活孩子和攻讀博士的公公,後來公公找到工作,婆婆辭職,在家一心一意看著老二,我的老公。兩個孩子成年後,我那黃皮膚的大姑子一個人漂泊在白人至上的挪威,交了一任又一任男友,經常抱著電話和她弟弟抱怨自己的壞運氣,總是碰不上靠譜的男人。童年親子關係沒有建立好,缺乏來自母親的鼓勵,造成對自我身份的不認同,讓她在情感關係上付出了一輩子的代價。她可能認為是我婆婆重男輕女的緣故,但我一直想和她說,父母對待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通常很嚴格,使他們承載了更多的責任,因為父母期望他們做弟妹的榜樣。不是父母不愛她,而是太愛她,但常常是在他們不懂如何愛孩子的年紀。而老公,這個媽媽一手帶大的孩子,小姐姐5歲,成年後結婚生子一帆風順。即使在經歷了兒子自閉症,老婆憂鬱症,自己客居他鄉孤立無援的困境,也沒有氣餒沒有放棄。這一切源於他那「安全型人格」,拜童年良好的親子關係所賜。

具備安全型人格的人,也就是童年充分感受到母愛的人(非溺愛),通常有愛心、責任感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婚姻關係大多穩定。

曾經看到一個國外的心理學統計,全球擁有安全型人格的人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50%以上的人口,可能與他們的文化有關。哪裡是安全型人格人口比較缺少的地方呢——東南亞,含中國。這或許和我們自古以來不尊重個體的教育理念有關;或許和國家曾經大力提倡婦女能頂半邊天有關;又或許和宣傳只為他人犧牲自己的扭曲社會風氣有關;或許和我們不夠健全的社會保障系統有關。文中沒有深入剖析,誰又知道呢。

我跟婆婆說,我們有貸款要還,我得上班,再說阿姨也不太貴。過了幾年,婆婆悄悄地用積蓄還清了我們的尾款。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了40多年,早已西化了的婆婆,沒有像典型的中國婆婆一樣直接說,請你全職帶孩子。缺乏育兒理念又粗心的我於是沒有能夠體會她的用心,就這樣,我一直上班到女兒8歲,兒子將近4歲。錯過了培育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兒童早期階段

心理學家公認,童年的親子關係建立良好與否,直接關係到孩子成年後的社交表現。終於,我們提到了我們孩子的核心問題「社會交往」。自閉症患者之所以有社交障礙一般基於兩方面原因,一個是社交技巧,可以後天習得;一個是社交焦慮,原因有多種。

社交焦慮是如何形成的?

《害羞與社交焦慮症:CBT治療與社交技能訓練》一書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認為,儘管有基因、氣質和環境的作用,但後天因素對社交焦慮癥狀的影響更加明顯。以下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社交焦慮(p27):

  • 自身經歷應激性、羞辱性的事件,或被虐待、被忽視的經驗,比如被老師、父母公開責罵,被他人取笑。

  • 一些特定的家庭教養方式,比如過於專制或過度保護,會讓孩子感到缺少家庭溫暖,產生社交焦慮;而父母如果總是責怪或糾正孩子的行為,則會進一步加重孩子的社交焦慮癥狀。

  • 觀察他人的行為也會產生社交焦慮,比如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同學被他人欺負的經歷。

  • 生活的改變,需要個體擔當新的社會角色,比如得到一次工作晉陞,或者與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結婚。

    ......

育兒觀念的轉變

孩子需要母親的陪伴,除了親子的天然因素之外,還需要母親針對每個孩子特質運用適合的教育方法。從這個角度來說,育兒是十分複雜的一項工作,必須有足夠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

中文裡,「教育」這兩個字的邏輯很有意思。在我們的觀念里,孩子得教,你是那塊材料,給父母爭氣,我們再好好育你。比如家長經常不加兒童心理分析一概使用各種賄賂:考好了,獎勵你一個大玩具;考不好,別想和隔壁家小明一樣出去旅遊。這恰恰和現代國際主流的兒童發展心理學背道而馳(育兒可以參考瑞士兒童發展心理學大師讓.皮亞傑Jean Piaget的理論)。孩子愛你,就會主動討好你,讓你高興,自然就會努力學習。我們上班的時候,碰上對脾氣的領導,是不是也自願免費加班?

借著「我為你好」而逼你學奧數、上輔導班等是家長在我們童年的口頭禪;棍棒教育就是最好的詮釋;「你得爭氣」是他們最語重心長的句子。恰恰也是,他們童年時期從他們父母那裡聽到最多的話語。而他們的父母又是從他們自己的父母那裡聽到並學會應用的。歷史就是這樣輪迴著。除非有人主動喊停。

爭的真是孩子的氣嗎?不過是父母的臉罷了。我們這個國度的人就是要活在別人的目光里,鄰居、親戚、老師等的意見大過孩子的想法。因為我們的「個人邊界」感很差,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時刻侵入你的隱私「孩子看著挺聰明,得上個課外班吧」「您一個月掙得不少吧」「怎麼一個人跑步,還沒有男朋友吶」等。這是基於我們千百年來的農業傳統群居文化。無對無錯。

關於我們的教育,我總結不好。80後的父母們,你們同時代的驕傲,一個叫韓寒的青年作家寫在他那部長篇《三重門》里了。對,就是那個曾經被主流教育所不齒的小子。圖書出版後,受到數百萬中國學生的追捧而成為中國近20年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這位當時18歲的大男孩的成功,給我國的教育部門刪了一記閃亮的耳光。作者簡歷的學歷欄中赫然寫著:高中一年級。原因:主動輟學。

記得是愛因斯坦說過,為了懲罰我對權威的蔑視,他們把我變成了權威。敢於反思與批判是一種氣度,它會領向社會與個人的進步。指責老人的育兒觀、社會文化傳統很容易,難的是改變自己——把傷害停留在我們這一代,不要再用同樣的陳舊觀念傷害我們的星寶。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需要提高認知,拚命教,好像孩子上不了普通學校,就天大的罪過。把追趕NT當成目標勇氣可嘉,只是,在為了孩子前途著想的同時,這又在多大意義上是為了安慰父母的心?

在北京的時候,我基本不看電視,扭不過我媽的推薦,看了幾期《最強大腦》。結果,除了一度懷疑自己智商是否太低以外,我也注意到,打俄羅斯方塊可以是一種職業;認人的唇印可以是一種拿來賺錢的特長。互聯網出現了,收音機沒有消失;麻辣香鍋有了,我爹依舊買得到豆汁兒。這是一個選擇性極大的社會,職業在不斷被重新定義著,你去看看多少全球著名企業的CEO最高學歷截止在高中。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長處,何必要和別人一樣,走獨木橋的人才是最靚的風景。不要逼迫孩子,跟隨TA的腳步,發揮TA的特長,永遠有出路,不要悲觀與恐慌。我們下一代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不是以我們目前的知識結構可以預見的。多放點時間在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培養上,這一點學校、機構都教不了。放下我們的破臉色、壞脾氣,多多鼓勵,少少批評,降低要求,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改變我們習慣的教育方法,不好嗎?

前兩天我在YouTube上溜達,看到一個採訪。關於家庭和兒童心理諮詢師Jeniffer Kolari寫的一本書<Connected Parenting>。她的論點是,優質的親子關係會刺激大腦發育。鼓勵式教育會刺激大腦正向發育,消極的教育會使得大腦產生負記憶,從而影響行為與智力發育。

傳統意義上,我們認為孩子的大腦在5歲以後停止發育。而她的研究表明,良好的連貫的親子關係會激發兒童體內一種叫做「催產素(oxytocin)」的荷爾蒙的產生,從而一直促進大腦的發育,這個生物學原則哪怕對成年子女同樣適用。因為我們大腦有一種組織叫neuroplastic,直譯是生物細胞,它是不斷生長發育的(目前研究截止到25歲)。她的書一經面世,在北美引起不小的轟動。

這位加拿大女士,從業20餘年,最早的工作是幫助各種家庭里具有攻擊性和自我刺激行為的兒童進行干預治療。據她介紹,即使具有最重行為問題的孩子,如果家庭干預得當,在幾周之內癥狀和問題會全部消失。關鍵點在於遵循 CALM原則 (Connect互動、與孩子心理進行連接, Match the Affect of Your Child理解孩子的需求,Listen傾聽, Mirror鏡像效應)。

 

別的幾點還可以理解,鏡像效應說的是什麼?——根據百度百科,在心理學上,鏡像是指人們通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每一個人對於別人來說猶如一面鏡子,反映出它面前走過的別人,這正如人們可以在鏡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和服飾一樣。在細細觀看時,總以一定的標準來衡量其美醜,如果符合標準的就會感到高興,否則就會表現出不高興的形象。同樣,個體在想像他人心目中關於自己的行為、態度、性格等,也會時而高興時而悲傷。可見,鏡中我就是他人對自己所作的評價與判斷時所形成的自我概念。這正如庫利所說的「人與人之間相互可以作為鏡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鏡像效應在心理學上應用十分廣泛。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汶川地震後,大批心理醫生奔向災區,倖存的災民看到了親人的離去,財產的破敗,家庭的破損......對他們來說每次回憶都是這些悲慘情景的再現,他們的大腦在鏡像。如果不進行及時干預,僥倖生存下來的人以及參與救助的志願者都會最終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或是選擇自殺以結束自己頭腦中的苦難回憶。因為他們患上一種叫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 Tramatic Stress Disorder)的疾病。

對於我們患了自閉症的孩子,過多的責備,不切實際和NT的攀比,都是插在他們大腦和心理上的尖刀。這類孩子本身能力弱,所以他們極其敏感——家長批評的臉部表情和手勢,會在孩子的心理產生鏡像效應。他們因此會降低自我評價、失去自信心、產生焦慮,極端的就會產生行為問題。

再舉個例子:我和老公有很多不同,但我們的相似點是如此的一致——嚴重偏科語文而數學一塌糊塗。緣故在於我們的家長在我們小學階段,都曾使用了棍棒與責罵的方式來「督促我們學好數學」。之後,每當提到數學,我們心理便出現負面的挨打經歷,越想學而越學不好,直到能夠選擇分科,徹底把數學拋棄。這輩子除了數錢,真的別再跟我提數字!

所有孩子的人生第一面鏡子都是家庭和父母,TA的行為是對父母行為的反應而已。因此,當把鏡像效應應用在育兒上就是,當我們孩子出現任何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不應該問:TA怎麼了?而是應該問:我做了什麼使TA這樣了?當孩子幾經特教效果緩慢的時候,作為家長你要問:父母做什麼了?機構做什麼了?學校/幼兒園做了什麼?

父母對孩子總是積極反饋,孩子就會自信、開朗、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反之,就會自卑、消極、依賴感強。

經過研究,良好地運用CALM溝通原則會提高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而促進社交——

  • 因為孩子覺得被理解,就會努力與父母保持溝通,增加對話回合,延長有效對話時間

  • 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孩子會特別注意父母的語音、語調、語速、手勢、姿態和面部表情等非語言以及副語言溝通方式(經有關資料介紹,情感表達55%通過非語言,38%通過副語言來實現)

在書中,作者還介紹,不少父母總以為很關心孩子,每天都和他們說很多話。其實研究表明,在美國,平均每周父母和孩子談話的時間僅僅為7分鐘。也就是說父母在7天里只花了7分鐘的時間關注孩子的想法,剩下的都是「你把飯吃了」「考試成績如何」「去把衣服洗了」之類的指令性對話。對,你說的是你想說的;不是TA想和你說的。

回想我對阿力兩個月以來的語言干預,每天就是為了鍛煉對話,抽空和他聊天,問他上下午都做了什麼?和誰一起?高興嗎?教他回答。耐心地聽他結結巴巴地說。然後反思自己哪裡做的不對,需要改進和提高,並隨時關注他的情緒,去理解他......所有這些,竟然全部吻合以上提及的Jeffier Kalori的CALM原則。難嗎?不難。費時間嗎?每天10分鐘對話而已。其餘時間,我就是簡單做個全心全意陪他、理解他、從他的角度想問題的母親。

依循這位女士的生物學理論,我才明白,我和阿力之間的親子互動,實際上是短期內激發了他體內的那個叫做催產素的荷爾蒙的大量產生,從而極大地促進了他的大腦發育,增強了他的學習能力。所以,不是我教的好,其實是他學得快。

我所做的,只是用了一些心,看了一些書,努力改變自己,然後和孩子一起去成長。

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 尼采

推薦閱讀:

向內打破,為成長賦能
改變管轄後拘留措施應重新辦理
如何三個月大改造自己
沖合能改變格局
2017再見,2018你好

TAG:改變 | 兒子 | 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