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皇宮大門在沉睡中遭到撞擊

皇宮大門在沉睡中遭到撞擊

  

      乾隆皇帝斥責英國使臣妄自尊大、不知禮儀的諭旨              英國禮品運往圓明園的情景

最後,雙方達成了這樣的妥協:乾隆允許英使在八月初六日萬樹園禮節性的歡宴上行英國式的單膝跪拜禮;但英使在八月十三日澹泊敬誠殿正式舉行乾隆皇帝萬壽盛典時,必須行中國的三跪九叩禮。

1792年9月26日,英國朴茨茅斯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遣的龐大的訪華使團的船隊八百多人,將在特使喬治·馬戛爾尼勛爵的率領下,遠涉重洋,前往古老的中國,參加乾隆皇帝八十三歲壽辰典禮。1793年6月21日到達中國澳門口外老萬山,從此開始了在中國的活動。

在乾隆皇帝的安排下,英國使團船隊由澳門經福建、浙江、山東沿海,到達天津,再由天津經通州赴北京。馬戛爾尼一行在北京西北的圓明園附近休息數日後,於1793年9月2日直奔承德避暑山莊。

馬戛爾尼及其隨員共計九十二名,在中國官員的陪同下,於9月8日抵達承德。早已在這裡等候的乾隆皇帝在行宮御花園的高台上,觀看使團隊列整齊地進入熱河。英使到達熱河之後被安排在豪華的佟王府居住,當年這裡曾經是康熙皇帝舅舅的官邸。

清政府對使團來訪非常重視,皇帝早就令軍機處擬訂了一套接待英使的計劃。包括覲見、賞賜、宴請、看戲、遊覽等活動。正在雙方欲見性濃之時,卻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這就是因覲見禮儀問題,雙方發生了分歧。按照清朝規定,外國使臣來華覲見中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首禮。而馬戛爾尼認為,向中國皇帝行三跪九叩首禮有損大英帝國的尊嚴,所以他主張覲見乾隆皇帝時行單膝下跪的英式禮節。為此雙方多次協商,費盡了口舌,但始終未達成一致。

乾隆皇帝一貫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各國看作是自己的藩屬國,他認為來訪的英國使臣是貢使,他們所帶來的禮品是「貢品」。對此,馬戛爾尼馬上提出:中國把英王禮品寫成為「貢品」,是混淆了英國與中國的平等地位。乾隆帝對英使表現非常生氣,他認為,英使臣是妄自尊大,像這樣無知的外國人,不值得加以優待。隨後取消了原定於八月初六日的覲見活動,同時減少對使團成員的賞賜與供給,對英國使團施加壓力。這種做法使英國使臣感到難堪,因為他們一直有著豐富食品的桌面上,現在的供給卻不夠一半人所食用的。

中英雙方對禮儀問題僵持不下,如此發展下去英國使臣面臨著被驅逐的危險。在這嚴峻的時刻,雙方都不願因禮節分歧而導致關係破裂,馬戛爾尼不得不收斂其「驕矜」的態度,清廷也做了一定的讓步,最後,雙方達成了這樣的妥協:乾隆允許英使在八月初六日萬樹園禮節性的歡宴上行英國式的單膝跪拜禮;但英使在八月十三日澹泊敬誠殿正式舉行乾隆皇帝萬壽盛典時,必須行中國的三跪九叩禮。

乾隆帝得知後,態度也有所緩和,說:英國人現在恭順了,還是應該給予恩惠的。命令軍機大臣和珅等帶領使臣一行參觀遊覽,盡情觀賞皇家園林的湖光山色。在遊玩言談之中,和珅竭力保持其大臣的威儀,道貌岸然,彬彬有禮。馬戛爾尼對和珅的印象是:年事約在四十至四十五歲之間,容貌端重,長於語言,談吐雋快純熟。當英使聽說和珅身體不適時,立刻派隨團醫生吉倫博士去醫治,據吉倫博士診斷,和珅患的是風濕病和小腸疝氣,立即開出醫方。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1793年9月17日)是乾隆皇帝的「萬壽」之日,隆重的慶典活動在澹泊敬誠殿舉行。那一天,澹泊敬誠殿張燈結綵,文武百官、外國使節紛紛行三跪九叩首禮,恭祝皇帝萬壽無疆。這一天馬戛爾尼精心打扮一番,身穿繡花天鵝絨官服,綴以巴茨騎士鑽石寶星及徽章,上面再罩一件掩蓋四肢的巴茨騎士外衣,另罩一襲深紅色的博士綢袍。他與副使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也向乾隆皇帝行了三跪九叩首禮。同時將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給乾隆皇帝的信及精美的禮品,當面貢獻給了乾隆皇帝。英使馬戛爾尼在日記中這樣描述:「皇帝身材約高五英尺十英寸,雖背已微僂,而精神甚好,目作黑色,鼻尖勾曲,略如鷹喙。舉動神情,頗具英明之氣。」

英國國王送給乾隆皇帝的禮品共十九種,有五百九十餘件。其中有天文地理儀器、槍炮、車船模型、玻璃火鏡等。

乾隆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分別賞賜英國國王及使臣、隨員大量的物品。乾隆時期,為了炫耀天朝富足,對於來朝入貢的各藩屬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無一例外都優加賞賜。賞賜的物品一般高於進貢物品的價值,甚至高出數倍。據檔案統計,乾隆賞賜英國王及使團全體成員禮品前後共六十六次,賞賜的禮品共一百三十種,約三千件,其中包括絲綢緞絨、瓷器玉器及各類工藝品。

慶典儀式結束後,英使一行在莊園的大戲樓清音閣觀看了戲劇。第二天,英使參觀了在萬樹園舉行的歌舞表演,晚上又觀看了焰火晚會。馬戛爾尼說:這些焰火,無論從花色優美及創作造型上,「都比我看過的同類焰火高出一籌。」

 

乾隆皇帝知道了信的內容後大為惱火,原來英王提出要派人在北京常駐。為此乾隆皇帝嚴厲指出:「這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

馬戛爾尼原準備在北京過春節之後再回國,但清政府曾有規定,凡外國使者在京逗留的時間不能超過四十天,因此英使馬戛爾尼一行參加乾隆皇帝的萬壽慶典活動後,很快便啟程回到北京。與此同時,馬戛爾尼在向乾隆皇帝祝壽時恭遞的英國國王的信(表文),也由在京的西方傳教士翻譯出來送給了乾隆皇帝。這封信原件共兩份,一份是英文,一份是法文,如今都完好地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乾隆皇帝知道了信的內容後大為惱火,原來英王提出要派人在北京常駐。為此乾隆皇帝嚴厲指出:「這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

面對乾隆皇帝的嚴正立場和強硬態度,馬戛爾尼也感到事態嚴峻。這時,他怕再也沒有機會了,不得不拿出英王給乾隆的另一封信。這封信將馬戛爾尼來華的真實目的徹底暴露無遺,信中要求:允許英國商船在珠山、寧波、天津等處經商;允許英國商人在北京設一洋行買賣貨物;在珠山、廣州附近劃一小島,為英商使用;請求對英商貨物實行免稅或減稅;允許英國人在華自由傳教等等。不難看出英國在其要求雙方貿易的同時掩藏著殖民擴張的野心。特別是英國提出在珠山或廣州附近劃割一小島供英商使用,這是侵犯中國領土的侵略要求,對此乾隆皇帝斷然加以否定,斥責英國使臣:「狂妄胡說!」

乾隆皇帝明確拒絕英國國王的信,標誌著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失敗。清政府催令英國使團迅速啟程回國,並令沿途官員嚴加防範,以防英人滋事。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馬戛爾尼一行由廣州啟航回國。按照到達和離開北京的時間計算,日期恰好是四十天整。馬戛爾尼走了,他懷著遺憾和忿懣離開了。半個世紀後,英國殖民者用鴉片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作者:高換婷)


推薦閱讀:

阿茹達宮:每一個房間都美到炸裂的究極皇室樣板房
萬曆在皇宮中有一個巨大寶藏,可惜崇禎到死都沒發現
西班牙景點攻略: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Palace)

TAG:皇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