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清明節習俗趣談

每逢清明節,大家紛紛以自己的方式祭奠祖先、緬懷先人。清明節祭奠祖先有多種形式,「祭墓」是最早、最常見的一種。

在福清,清明節祭掃先人的墳墓,稱之「祭墓」「硩(壓)紙」,年輕人多稱之「掃墓」。清乾隆《福清縣誌》載有舊時福清的清明節風俗:「清明,人傢俱插柳於門楣,子孫拜掃先塋,掛紙錢而歸。」由於福清先民大多來自中原地區,估計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戴柳、射柳、盪鞦韆、蹴鞠、打馬球等。供品

福清地處東南沿海,「祭墓」時有兩樣供品不可缺少,一是光餅,一是熟蟶。這或許跟福清深厚的海洋文化有關。如果是基督徒,一般只準備「光餅夾筍」之類的素食。

光餅乃抗倭英雄戚繼光部隊奔襲倭寇時食用的軍糧,後來成為福清老百姓常吃的乾糧。人們之所以用光餅「祭墓」,大概由紀念戚繼光衍變為紀念先祖。硩紙

福清多丘陵山地,墳墓大都依山傍田而造。清明節時,人們在祭掃之後會在墳墓四周的草木掛上紙錢,稱之「掛清明」,以示此墓有主,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輩後繼有人。後來,該習俗慢慢演變成在墓碑、供桌及墳墓周圍用石子壓紙錢,這就是「硩紙」的由來。基督徒多用紅紙剪成十字架,用石子壓在墳上。有閩詩云:「墳前致奠酒三杯,點滴何曾到夜台,地下料應無幣廠,年年人世送錢財。」詩句詼諧地道出為什麼稱清明掃墓為「硩紙」的緣故。

以前,窮人無法修造大墓,已故親友的墳墓多為土丘狀的「墓仔」,容易遭雨水侵蝕而變小。所以「祭墓」時,人們會給「墓仔」培上新土,以保持其形制,民間稱為「添土」。「硩紙」「添土」之後,人們將所帶食物吃掉,再將蟶殼撒在墓埕上,告知其他人此墓已掃過。這也是傳統孝道文化的體現。

「祭墓」返回時,人們往往會採摘墳墓周邊的松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表明本戶已為祖先「祭墓」了。有的人還會順便採擷鼠麴草,取其嫩葉,與糯米或粳米漿混在一起,製作成鼠曲粿(也叫清明粿、蔢蔢粿)。鼠曲粿色澤鮮綠或深綠,清新可人。舊時,小康人家均備有雕刻精緻的印模,來印製鼠曲粿,上面還刻有氏族堂號。常見的印模有烏龜、壽桃等。

鼠麴草是一種草藥,性溫。鼠曲粿有補脾益氣、祛風化痰的功效,常吃還能治療氣喘、高血壓、胃潰瘍、支氣管炎等。據考證,福清清明節製作鼠曲粿的風俗,宋元明三朝未見記載,大約在清乾隆以後才興起,流傳至今不衰。祭墓

根據福清習俗,新喪者的「頭年墓」,家屬必須在清明節當天或前一兩天「祭墓」。其餘多在清明節後,萬萬不可提前。福清民間以是否及時「祭墓」論孝順,故有「不孝子,清明不祭,祭穀雨」之說。若遇虎年,一般要提前或推後一兩天「祭墓」。

在福清,「祭墓」還有一個小環節,那就是描繪合葬墓的墓碑。有的家庭會把已故和健在者的名字全都刻在墓碑上。這時,人們要把已故親人的名字用黑漆描繪,健在的親人用紅漆描繪,以示區別。

如今,福清早已實施殯葬改革。雖然前往骨灰堂拜祭先人的方式有逐漸取代「祭墓」的趨勢,但「祭墓」的傳統習俗仍有不可取代的位置。當清明節到來時,人們提著祭品,帶著鞭炮、「錢紙」一路進發。此時,滿山儘是「祭墓」的人群,悲涼的氛圍四野瀰漫,好不凄清。在福清,也有極少人於清明節當天在家裡拜祭祖先的習慣。

每年清明節,都有大批福清籍海外鄉親和港澳台同胞不遠千里,攜家帶眷,漂洋過海回到家鄉「祭墓」。因此,清明節就成了維繫他們親情的紐帶,血濃於水的情誼日月可鑒。

改革開放以來,福清人「祭墓」習俗發生了新變化。有的人購買紙糊的手機、家電、轎車等燒給先人,冥錢中還有歐元、美元、港幣等。他們希望已故的先人也能享受到這些「高檔」品,此為陋習不可提倡。當今,僑鄉興盛「鮮花祭墓」「網上祭奠」等文明形式,備受年輕人推崇和政府鼓勵。

近年來,福清市委、市政府每逢清明節都會組織公務員、教師、學生到有功於人民的志士仁人的陵園祭掃,敬獻花圈,以表緬懷之情。俗語

清明節是一個很特殊的節日。在福清,由清明節還衍生出一些特有的俗語,別有情趣。摘錄如下:

清明穀雨,寒死老鼠;

清明韭菜正當時;

冬節西南一日陰,半晴半雨到清明;

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穀雨過三天;

二月清明吃了種,三月清明種了吃;

二月清明多爛秧;

清明接穀雨,養仔不孝子;

清明夏,韭菜伓(不)使咬;清明蟳,好吃沒塊(地方)尋;

三月清明四月夏,麥收夏餅真作佳;

上元沒雨多春寒,清明沒雨少黃梅;

燕來清明節,燕去白露時;

雨拍(打)元宵燈,日曝(曬)清明田;

正月清明莫趕,二月清明莫懶……


推薦閱讀:

清明節,別無知到搞笑
一口氣吃九款青團是怎樣一種感受?
在「她們」面前,紫外線算什麼!
喜相逢、洗冤屈、中狀元:清明節有關的戲曲偏愛大團圓
清明節祭祀掃墓的流程詳解

TAG:習俗 | 清明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