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雌激素聯合方案連續應用防治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的觀察
結合雌激素聯合方案連續應用防治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的觀察
摘要:目的 探討兩種劑量結合雌激素(CEE)對絕經早期婦女丟失的影響及副作用,方法 將236例絕經婦女分為3 組,A組每日口服CEE 0.625mg+醋甲羥孕酮(MPA)2mg+鈣劑(Ca-D)1片(含元素鈣600mg);B組每日口服CEE 0.3mg+MPA2mg+Ca-D1片;C組每日僅服Ca-D1片,連續用藥2年。於治療前、治療12及24個月測量第2~4腰椎(L2~4)的骨密度(BMD),記錄每月陰道出血情況。結果 A組治療前、治療12及24個月,L2~4 BMD分別為(1062±141)、(1086±145)及(1101±134)mg/cm2,治療前後比較,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0.001);B組分別為(1081±135),(1111±168)及(1090±150)mg/cm2,治療12個月時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24個月時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C組分別為(1070±119)、(1065±134)及(1053±130)mg/cm2,治療前後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治療前後BMD的變化,A與C組,B與C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P<0.001, <0.05);A與B組治療12個月時的BMD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24個月時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各組子宮內膜均無不典型增生。 A、B組出血率,治療12個月時分別為43%及12%,24個月時分別為34%及8%。結論 每日口服CEE0.625mg或0.3mg,均可有效預防絕經早期的骨丟失,CEE0.625mg劑量預防骨丟失效果及陰道出血率均高於0.3mg。
關鍵詞:骨質疏鬆 絕經後 激素替代療法 絕經前期 骨密度 雌激素類 子宮內膜
性激素補充治療(HRT)能夠有效減緩絕經後婦女骨量丟失,結合雌激素(CEE)在國外用做防治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已數十年,但因陰道出血等副作用,影響了用藥的依從性。為使更多婦女從長期HRT中受益,應使用最小的有效劑量,而在我國何種劑量為最低有效劑量,學術界意見尚不同。本研究探討中國婦女長期使用CEE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劑量與療效的關係,副作用及其依從性。
資料與方法一.研究對象
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收集就診於北京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及中日友好醫院婦科門診絕經1~4年的婦女236例,平均年齡(51±3)歲,平均絕經時間(2.2±1.0)年,均有完整的子宮、子宮內膜厚<5mm,體重指數為18~28kg/cm2,無血栓及心肌梗塞病史,無性激素使用禁忌證,治療前3個月內無雌、孕、雄激素類藥物使用史,6個月內無降鈣素及雙磷酸鹽、1年內無氟化物使用史,第2~4腰椎(L2~4)骨密度(BMD)不低於女性峰值的2.5s(上界不作限制)。各單位按照各自的隨機表分組,A組82例,B組76例,C組78例。3組婦女腰椎BMD及子宮內膜度均有可比性。見表1。表1 各組婦女治療前一般情況及BMD、子宮內膜厚度比較(X±s)
組別 |
例數 |
平均年齡(歲) |
絕經時間(年) |
體重指數(kg/cm2) |
腰椎BMD(mg/cm2 ) |
子宮內膜厚度(mm) |
A組 |
82 |
50±4 |
2.0±0.9 |
23.0±2.5 |
1062±141 |
2.5±1.4 |
B組 |
76 |
52±4 |
2.4±1 |
23.9±2.5 |
1081±135 |
2.6±1.1 |
C組 |
78 |
52±4 |
2.3±1.1 |
24.3±2.4 |
1070±119 |
2.4±1.3 |
各組間比較P>0.05
二.服藥方法 A組每日口服CEE 0.625mg+醋甲羥孕酮(MPA)2mg+鈣劑(Ca-D片,每片含元素鈣600mg,維生素D 125IU)1片;B組每日口服CEE 0.3mg+MPA2mg+Ca-D片1片;C組每日只服Ca-D片1片,連續口服2年。CEE(商品名倍美力)、Ca-D片(商品名鈣爾奇D)為惠氏百宮製藥公司產品。 三.觀察項目及方法 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2與24個月對以下指標進行觀察:(1)BMD:3個單位均使用美國LUNAR DPX-L雙能X線吸收測量儀行L2~4前後位BMD測量,精確度均為1%,取兩次測量的均值。(2)血清總鹼性磷酸酶(ALP)。(3)肝、腎功能、血糖及血、尿常規。(4)陰道B超檢測子宮內膜厚度;解放軍總醫院的全部及其餘兩個單位子宮內膜≥5mm者取子宮內膜行病理檢查,內膜採用一次性塑料管真空負壓吸取。(5)治療前及治療12、24個月行B超或X線鉬靶乳腺檢查;(6)每月記錄陰道出血天數及血量(以多、中、少量表示)。(7)記錄服藥後頭痛、乳房漲感及胃腸不良反應。 四.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軟體包,對各參數治療前後的改變採用自身配對及組間的兩兩比較,行t檢驗。結果一.隨診情況
完成12個月觀察者213例(90%),其中A組73例、B組69例、C組71例;完成24個月觀察者176例(75%),其中A組62例、B組53例、C組61例。因未及時服藥隨診、無BMD結果者,行退出處理。各組退出原因見表2。表2各組婦女出治療的原因(例數) |
|||||||||
組別 |
例數 |
頭疼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噁心 |
出血 |
左下肢靜脈炎 |
內膜最度>5mm |
要求行HRT |
對HRT顧慮等 |
A組 |
20 |
1 |
1 |
1 |
1 |
1 |
0 |
0 |
15 |
B組 |
23 |
1 |
0 |
0 |
0 |
0 |
2 |
0 |
20 |
C組 |
17 |
0 |
0 |
0 |
0 |
0 |
0 |
3 |
14 |
二.L2~4 BMD的變化
治療12及24個月,A組BMD分別平均上升2.3%及3.7%,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0.001);B組分別平均上升2.7%及0.7%,與治療前比較,12個月時差異有顯著性(P<0.05),24個月時差異無顯著性(P>0.05);C組平均下降0.4%及1.6%,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治療前後(12和24 個月)的變化,A組與C組、B組與C組之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01,P<0.05)。A組與B組在治療12個月時BMD的變化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24個月時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見表3。表三 各組婦女治療後L2~4 BMD 的變化 (mg/cm2.x±s) |
|||
組別 |
治療前 |
治療後 |
治療24個月 |
A組 |
1062±141(n=82) |
1086±145(n=73) |
1101±134(n=62) |
B組 |
1081±135(n=76) |
1111±168(n=69 ) |
1090±150(n=53) |
C組 |
1070±119(n=78) |
1065±134(n=71) |
1053±130(n=61) |
三.血ALP的變化
治療前、治療12及24個月血清ALP水平,A組分別為(70±41)、(64±62)及(57±19)U/L,與治療前比較,治療12及24個月時水平均下降(P>0.05, P<0.05);B組分別為(71±30)、(61±21)及(62±17)U/L,治療12及24個月時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P<0.01=;C組分別為(75±33)、(69±25)及(75±22)U/L,治療前後變化不明顯(P>0.05)。A與C組、B與C組之間比較,治療12個月時,差異無顯著性(P>0.05),24個月時差異有極顯著性(P<0.001, P<0.01);A與B組之間治療12及24個月時的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四.子宮內膜的變化 超聲檢查子宮內膜厚度、治療前、治療12及24個月,A組分別為(2.5±1.4)、(3.0±1.7)及(3.5±2.4)mm,B組分別為(2.6±1.1)、(2.9±1.9)及(3.3±1.9)mm,C組分別為(2.4±1.3)、(2.2±1.1)及(2.6±1.6)mm。3組治療前與治療12個月時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A、B組治療24個月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治療12個月時,A與B組、A及C組、B與C組間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24個月,A與B組,A、B組與C組間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子宮內膜病理檢查顯示無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見表4)。A組有3例>5mm拒絕取子宮內膜,隨診中均曾加用過黃體酮(肌肉注射),內膜均縮至5mm以下。表4 各組婦女治療後B超及病理檢查子宮內膜的情況(例數) |
||||||||||||
組別 |
治療12個月 |
治療24個月 |
||||||||||
|
例數 |
無內膜 |
破碎內膜 |
增殖 |
分泌 |
單純增生 |
例數 |
無內膜 |
破碎內膜 |
增殖 |
分泌 |
單純增生 |
A組(mm) |
||||||||||||
<5 |
3 |
23 |
5 |
1 |
2 |
1 |
34 |
22 |
4 |
7 |
1 |
0 |
≥5 |
2 6 |
1 |
1 |
3 |
1 |
0 |
8 |
2 |
3 |
2 |
0 |
1 |
B組(mm) |
||||||||||||
<5 |
2 |
22 |
5 |
1 |
0 |
0 |
32 |
27 |
4 |
1 |
0 |
0 |
≥5 |
8 6 |
6 |
0 |
0 |
0 |
0 |
7 |
5 |
1 |
1 |
0 |
0 |
C組 |
||||||||||||
<5 |
2 |
18 |
3 |
0 |
0 |
0 |
37 |
32 |
2 |
2 |
1 |
0 |
≥5 |
1 |
1 1 |
0 |
0 |
0 |
0 |
5 |
4 |
0 |
0 |
0 |
0 |
五.治療後陰道出血情況
出血率,治療1個月時A、B組分別為52%和16%,3個月時為68%和22%,6個月時為48%和10%,12個月時為43%和12%,18個月時為35%和7%,24個月時為34%和8%;C組僅在12個月及24個月有出血,分別為2.8%和3.3%。治療過程中,A組82例中有月經樣出血者5例,中等量出血者32例,少量出血者42例,全程無出血者3例;B組76例出血量均少於月經量,中等量出血者6例,少量出血者41例,無出血者29例;C組78例中少量出血者4例,無出血者74例。 A、B兩組子宮內膜厚度≥5mm共30例,未觀察到出血與內膜厚度的相關性。 六.乳腺、體重及血管的變化 僅在治療2個月內少數婦女有輕度乳房漲感,無因乳痛而停葯。治療12及24個月,B超或鉬靶檢查未發現乳腺異常。體重指數在治療12及24個月時,A、B、C組治療前後自身及各組間變化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肝腎功能、血糖及血、尿常規均無異常變化。A組治療12個月時1例出現左下肢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停葯,至今已2年仍有輕度下肢腫脹。討論 一.雌激素對絕經早期骨丟失的影響,劑量與效果的關係 文獻報道,絕經早期骨量丟失率最快。本研究選用絕經1~4年的絕經早期婦女行CEE治療1年及2年,ALP均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顯示,雌激素使骨轉換率降低。0.625mg及0.3mg的CEE均可使骨代謝處於正平衡狀態,證實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應從絕經早期開始。治療2年,0.625mg的劑量可使絕經後骨量增加0.3mg的劑量能保持骨量,提示CEE對抗骨丟失的效果與劑量有關。 二.不同劑量CEE對子宮內膜和陰道出血的影響 1.CEE劑量與出血:研究中因出血退出僅1例,可能與受試對象為絕經早期,陰道出血易被受試者接受有關。大多數出血量少於正常月經,0.625mg較0.3mg的出血率及出血量均高,與文獻報道相同。因而小劑量CEE的依從性更好。陰道出血率隨使用時間延長而減少,所以CEE使用時間越長,對機體的有利作用越多。 2.孕激素與子宮內膜厚度:CEE治療後的內膜厚度比對照組增加,子宮內膜≥5mm者A、B兩組共30例,而對照組僅為6例。2例單純增生均在A組,說明對不同個體雌激素用量較大時,應注意孕激素的用量可能有不足。如何根據個體反應了解子宮內膜的情況,及時調整孕激素用量,對長期治療保護子宮內膜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2例子宮內膜單純增生中,1例曾有內膜增生的病史,用孕激素治療後增生消失,人組時內膜病理檢查正常,HRT兩年後又出現增生,提示有內膜病史者用HRT時應特別注意孕激素的用量及內膜的監測。 3.子宮內膜活檢的意義:B超檢查,A 組子宮內膜<5mm及≥5mm者各出現子宮內膜增生1例(1/66及1/17),說明HRT過程中即使子宮內膜<5mm,也應定期隨診,必要時取子宮內膜活檢。 三.行HRT時應注意的其他問題 1.血栓:A組1例治療至12個月時發生左下肢淺表血栓性靜脈炎,停葯至今已2年,仍有輕度腫漲,此例治療前無靜脈曲張、治療過程無局部感染史。提示,HRT時應密切注意血栓的形成。 2.劑量的選擇:CEE防治骨量丟失0.625mg劑量優於0.3mg,但0.3mg的劑量改善癥狀的效果同於0.625mg劑量,且有較少的陰道出血率、能夠保持絕經後婦女骨量,因此,對絕經早期婦女,如果骨量不低,可選用0.3mg/d預防骨丟失;如果骨量已經低下,則選用0.625mg/d為宜。治療效果以及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需視情況因人而易。推薦閱讀:
※胡可早期的演藝經歷有哪些?
※《李易峰》的早期經歷?
※郭碧婷的早期經歷有那些?
※早期胃癌早發現
※早期德里達的歷史語境與支援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