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科普】抗生素的那些事--美國發現「超級細菌」可抵抗所有已知抗生素
近日,朋友圈被一則「美國一超級細菌」刷屏。
導讀:美國政府26號宣布,在一名49歲女性的尿液中發現「超級細菌」,它對所有抗生素耐葯,連被視為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黏菌素也喪失效力。這也是美國發現的首例此類病例,如果這種超級細菌傳播,可能造成日常感染的嚴重危險。
出現此類情況,與我們濫用抗生素不無關係。目前還沒有一個全球範圍內的抗生素使用監管機制記錄每個國家的抗生素使用情況,很多國家對抗生素的管理很鬆散。更可怕的是,有一半的購買者不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首先,小編為大家科普一下,何為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現臨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轉基因工程菌培養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學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常見抗生素種類有哪些?
1.氨基糖苷類 慶大毒素、妥布黴素、鏈黴素、阿米卡星
2.β-內醯胺類 青黴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頭孢菌素、碳青黴烯類、頭黴素、單內醯環類、β-內醯酶抑製劑、甲氧青黴素類
3.大環內酯類 紅霉素、白黴素(吉他黴素)、羅紅霉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乙醯螺旋黴素、麥迪黴素、交沙黴素等
4 醯胺醇類:包括氯黴素、甲碸黴素等
5 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土霉素(強力黴素)、金黴素等
6 林可醯胺類 克林黴素、林可黴素
7.多肽類:比如萬古黴素、替考拉寧
8 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黃黴素 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
9 抗腫瘤抗生素:如絲裂黴素、放線菌素D、博萊黴素、阿黴素等
10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環孢黴素
11 多磷類抗生素:如磷黴素
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冒了就用抗生素嗎?其實不然。普通感冒的病原體有200多種,全都是病毒,有0.5%-2%的普通感冒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所以,如果患上感冒,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抗生素派不上用場。如果繼發細菌感染,才須遵醫囑使用抗生素,不分病症直接使用抗生素,不僅對治療無益,還要額外擔負抗生素的副作用風險。
接下來,為大家羅列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6種關於抗生素的誤區
誤區一:抗生素=消炎藥
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而抗生素僅適用於細菌引起的炎症,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誤區二: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原則是能有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毒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
誤區三: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每種抗生素優劣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選擇。有的老葯藥效比較穩定,不良反應較明確;新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抗生素髮生了耐葯,如果老抗生素有效,應當使用老抗生素。
誤區四:使用種類越多越有效
一般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聯合用藥會增加不合理用藥因素,這樣容易降低療效。為避免耐葯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誤區五: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習慣在藥店買感冒藥的同時加抗生素使用,實際上是濫用。
誤區六:頻繁更換抗生素
頻繁更換藥物,不僅上身而且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葯途徑不當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會影響療效。
中國有句古話「食葯三分毒」,濫用抗生素的主要危害:
毒副作用:「是葯三分毒」,應該嚴格遵照醫囑服藥,切不可擅自加大抗菌葯的計量,否則很可能損傷神經、腎臟及血液系統。
過敏反應:青黴素、鏈黴素都可能引發,其表現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
二重感染:當用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死敏感的細菌後,有些不敏感的細菌或黴菌卻繼續生長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耐葯:大量使用抗生素無疑是對致病菌抗藥能力的鍛煉,「超級細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藥物濫用催生出來的。
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政府對抗生素藥物加強監管,並勸告醫療工作者控制使用抗生素,同時呼籲患者只有在醫生開具處方時才能使用抗生素。
繼續醫學教育|移動醫療產品
醫藥學術推廣|在線學術平台
推薦閱讀:
※豌豆、毛豆、青豆、黃豆、大豆,誰是誰?
※中重度脂肪肝需要用藥嗎?
※所謂可樂殺精有科學依據嗎?
※人類首次將二維空間轉換到四維空間!
※到底是晨跑好還是夜跑好?有沒有一個科學的說法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