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燕郊遇上澤西:90後博士的房奴夢

2016年10月24日 09:37 分類:未分類 標籤:中國樓市冷暖 閱讀:6,329 評論:3香帥如是說文/唐涯上幾周我們推出了《中國房價,你別無選擇》這篇文章,居然引起了我博士生們的巨大反應。我知道房價敏感,我知道房子承載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沉重翅膀——可我仍然沒有想到,平時看著沒心沒肺快樂的年輕北大博士生們其實在理想和現實的溝壑中苦苦掙扎,戰戰兢兢的夢想。我的博士生陳戴希(就是那個曾以一篇那座工廠那座城寫哭了很多人的希哥)這個學期在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做訪問學者。紐大曼哈頓校區位於黃金地段,希哥的獎學金有限,不太可能住在曼哈頓,就借住閨蜜家,在哈德遜河對岸的澤西州,每天路上大約50分鐘的路程去學校。不算太近的距離,但是地鐵也真心發達,每天在路上希哥總能坐到座位,看一會兒書。好幾本原來推薦給她的書,她都是在地鐵上讀完的。年輕的希哥覺得,這樣「掙紐約工資,住澤西房子」的模式,讓她們這一代的蝸牛們身上那個重重的殼,不再那麼令人絕望的窒息。從全球的,尤其是最近二十年的經驗看,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不可逆的潮流。尤其在服務業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的情形下,「人口集聚」就意味著就業機會、薪資水平、上升空間—大都市意味著改變命運的可能性,意味著有想像空間的未來,意味著自己和下一代的社會流動性——這是大部分奮鬥中的年輕人最迫切的夢想。此外,對於快節奏生活的現代人,都市提供的「便利」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保姆、快遞、餐飲、金融服務……。有個資深的女銀行家曾經感嘆,說自己很難生活在500萬人口以下的都市,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每個街拐角都能找到醇香濃厚的小咖啡店(光靠「情懷」大約只能支撐幾家吧)。人口、資源越來越向大都市傾斜,房價自然節節上漲。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不說,莫斯科、墨西哥城的房價也是屢創新高。這些年北京,上海以魔幻現實的速度加緊追趕,擠入前十名的行列。在未富先老的中國焦慮之外,「房子」的焦慮成了中國社會最敏感最撕裂的命題。上千萬的北漂、滬漂、深漂(估計很快會有個詞語叫「杭(州)漂」)和他們的父母、子女們都面臨著「留」或「走」尷尬現實。留下?房子、學區、車牌……開門七件事,把人消磨得筋疲力盡;離開?工作機會?上升機會?下一代的起跑線?每天第一線陽光照進窗欞的時候,很多在燕郊睡城裡疲憊又希冀著的年輕人睜開眼,都會追問自己這些命題。在紐約的年輕人和普通白領究竟是怎麼度過這滄海的?從教育、醫療、政治資源的集中度來說,美國比中國要低很多,這可能會減輕一些人口集聚的壓力。再要尋找解法的話,軌道交通看起來算是很多國際大都市的選擇——圍繞著倫敦的小衛星城這些年發展很快,而哈德遜河對岸的澤西州成了華爾街白領的夢想家園。在大都市房價並沒有萬靈的解藥之前,對於年輕的異鄉人來說,如果有便利的軌道交通,城市邊上的住房看起來是個次優的選擇。即將走出北大校門的戴希也在暗自思忖,一段每日幾十分鐘的旅程,不需要舒適,只要是不至於失去尊嚴的擁擠,只要一點點便利,可承受的價格,也許,燕郊到國貿或者金融街,就和澤西到曼哈頓一樣,不再是太卑微的夢想。

文/陳戴希1 一枚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教授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位於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島。8月底,我第一次到學院拜見詹妮芙·卡本特教授,心情真的好緊張。她是我在美國訪學的導師。臨行前,國內導師涯姐還反覆叮囑我說卡本特教授治學嚴謹且出身貴族,要求我慎言慎行。我站在學院樓門口忐忑地候著,雙手捏著包裝好的小禮物,一副屌絲朝聖女神的模樣。見到了卡本特教授,她依然是美麗高貴而和藹可親。我們愉快地寒暄了起來。會談快結束時,她關切地問道「住宿呢,都安頓好了嗎?住在哪裡呢?」我說住在閨蜜家,閨蜜家在澤西。住在曼哈頓上城區的女神教授突然微微坐直,一雙美麗的大眼睛有點驚訝地看著我說「住澤西嗎,那,還真是有點遠呢!」我一時愣住了,不知怎麼答話。當時的場景像極了北京國貿女高管對著才報到的實習生說,「住燕郊嗎,那,還真是有點遠呢!」甚是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事實上,如果就住在車站附近的話,澤西到曼哈頓真的不遠,列車加地鐵,橫跨兩省,門對門約1小時(全程花費5.5美刀);燕郊到國貿也真的不遠,乘坐快速公交直達專線,橫跨兩省,門對門約1個半小時(全程花費10元)。目前澤西的房子中位數是40萬刀一套,還真的跟燕郊差不多了。以燕郊目前2萬5每平米的價格計算,一套體面的房子差不多是40萬刀。國貿和曼哈頓的價格也比較接近,前者大約為10萬元每平米,後者大約為12萬元每平米。如今,作為一枚漂在紐約的北漂,把曼哈頓與澤西的房價,國貿與燕郊的房價對比後,真心覺得一線城市一定要有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這是留給我們外鄉年輕人一點對未來生活的盼頭。2 三隻來自四川攀枝花山區的異鄉人第一隻是上周順路來看望我的初中同桌。他攜著新婚妻子到美國度蜜月,他的妻子是紐約大學畢業生,回母校轉轉。他們小夫妻都在深圳工作,剛安了家,買的是期房,今年年底拿鑰匙,目前步入了好好工作、月月還貸的安穩階段。一個下午茶的時間,我們三個幾乎都在聊深圳的房價。同桌很認真地說:「現在我們兩口子每天感恩戴德地過日子,幸好去年(2015年)年初的時候,父母催著我們把買房子買了,之後房價就開始起飛了,目前漲了接近一倍。」而他們的不少年輕同事們沒有這麼好運的,有的現在就只能打消在深圳城區「定居」的念頭了。坐在這對璧人對面,我好生羨慕他們,換做是我的話,我也真得每天「感恩戴德」地活了。第二隻是一直收養我的閨蜜。妹子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努力生活,留美讀碩後在最繁忙的紐約找了一份最繁忙的審計工作。我來美國前,閨蜜和她丈夫剛在澤西安了家。作為骨灰級文藝青年,閨蜜很喜歡現在的獨棟獨院,寬敞的三室兩廳,前後院的園藝也被之前的房主布置得錯落有層次。我到曼哈頓上學經常與他倆同行。先是開車到列車站,再坐列車去曼哈頓,與浩浩蕩蕩的跨省上班族大軍一起湧進車廂,奔赴那個寸土寸金之地。自從畢業以後,他們乘坐這條跨省列車線去上班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她在時代廣場附近工作,他在世貿大廈附近工作。在安家前,他們用洪荒之力一共在新澤西州搬過6次家,換租過7套房子,想想看也是壯舉了。現在他們也如願過上了好好工作、月月還貸的幸福日子。看來在全球負利率的時代,大都市裡當一枚「房奴」真的是褒義詞呀!

第三隻當然就是我了——一個一直在帝都踐行「知識改變命運」真理的北大博士。看著周圍的小夥伴們畢業後該工作的工作該買房的買房,望著這波房價的起飛,想著自己的直博項目要到後年才能結束,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像是每天都在錯過幾個億!我也想成為房奴!!!雖然沒有初中同桌那麼好的運氣能趕上買城區房的末班車,但是至少期望可以複製閨蜜的「掙紐約工資,住澤西房子」的模式。但是,這種每天橫跨州省的模式是建立在城際交通極為便利且通勤費不貴的基礎上。從澤西到曼哈頓,從燕郊到國貿,便利的交通可以改變外鄉人的生活節奏、工作選擇,甚至人生規劃。3 兩條聯通新澤西和曼哈頓的列車線對於通勤的美國人民來說,橫隔在新澤西和曼哈頓之間的哈德遜河是個大麻煩,在河底列車線沒有修建前,兩省人民只能依靠擺渡船慢慢悠悠地往返兩岸。1907年,列車線完成第一次通車,試運行階段的列車線連通的僅僅是新澤西Hoboken站到曼哈頓第19街的一段(圖中黃藍線的中間部分)。1911年,整條黃藍線(中城線,從新澤西紐瓦克到曼哈頓33街)和紅綠線(下城線,從新澤西紐瓦克到世貿大廈位置)完成修建投入運營。兩省居民非常欣喜,畢竟與坐擺渡船相比,列車線使得跨省到對岸的單程時間縮短了近半個小時,使得中城線5分鐘穿河而過,下城線3分鐘穿河而過(目前列車線載客壓力較大,為了保持列車的安全間距,穿河大致需要7-8分鐘左右)。之後,這兩條列車線經歷了站台更換、站台翻新、空調和換氣裝置安裝等,但是總體長度一直維持到了一百年後的今天。

哈德遜河西岸的工作族高度依賴於這兩條「生命線」,西岸的地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新建的公寓樓沿著列車線向西蔓延,甚至2008年的次貸危機也未能阻擋物業開發商的熱情。澤西的獲得審批的公寓樓數目逐年攀升,由2008年的8700棟增至2014年17200棟,幾乎翻了一倍。今年9月份的數據顯示,一河之隔,曼哈頓房價的中位數是115萬刀一套,17700刀每平米,租金中位數是3400刀每月;而澤西房價的中位數是40萬刀一套,2600刀每平米,租金中位數是2200刀每月。確實,這麼簡單一對比,澤西買房的性價比還是妥妥的。況且美國醫療資源相對分散。論教育資源的話,普林斯頓大tiger就蹲在新澤西南部。4 N條聯通燕郊和國貿的公交線燕郊鎮的父母輩在凌晨5點起床,協助通勤族子女排隊814路公交車的新聞故事彷彿就刊登在昨天。這趟著名的814路公交車從河北燕郊鎮前往北京國貿,誇張的情況下需要排隊40分鐘以上才能擠上這趟公交車。父母們心疼子女希望他們多睡一會兒,於是會在清晨提前到車站為子女排隊。2014年開始,通勤方式的多元化和班次的增加正在逐漸改變這種情況,逐漸「拉近」燕郊和北京的距離,逐漸提升燕郊的身價,如今成就了一段昔日屌絲睡城藉助大(zheng)勢(ce)逆襲的勵志故事。這所謂的大勢便是京津冀一體化。這個飄在天上的抽象概念正在漸漸落地。除了已有的快速公交直達專線,平谷線(首條京津冀軌道交通線)方案已經送審。這一方案將使得燕郊和國貿僅隔8站地鐵。便利的交通在逐漸實現北京城郊一體化、京津冀跨區一體化的同時,也推進了城區、京郊和跨區的房價共振。例如,燕郊的車站房在去年已經突破2萬元今年勇攻3萬元了;再例如,稱呼在昌平有房的女生為「昌平名媛」是正當的了,畢竟昌平的房價是4萬往上的節奏了。但是,與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聚集的主城區動輒6位數每平米售價相比,外鄉人確實沒有太多選擇。並且買房還涉及殼資源,這個殼便是戶口。每年都在聽著學院的應屆碩士生們討論著找工作時要高薪還是要戶口的問題,所以他們中情侶的大部分搭配是一個人走帶戶口的崗位,另一個人走相對高薪的崗位。甚至傳言有些具有戶口指標的(國有)用人單位不青睞清北學子,因為清北學子拿了戶口就會往高薪單位跳槽的概率會很大。就像香港TVB經典台詞說的「其實我也不想這樣的。是你們!都是你們逼我的!!!」作為一隻普通家庭出身的90後北漂,我們別無選擇。即使戶口和攢錢兩手抓,也只能看看京郊甚至跨區的房子了——還要先盼望著京郊的交通逐步便利,再盼望著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的惠及。


推薦閱讀:

在燕郊投資買房,希望大家給點建議?
生活在燕郊工作在北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卧底記者講述:我在燕郊傳銷窩點吃住的6天
在燕郊生活,每天來北京上班路上是什麼心情?

TAG:博士 | 90後 | 房奴 | 燕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