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氣功煉臍養生

氣功煉臍養生

(2014-06-22 20:05:53)

轉載

標籤:

氣功導引

分類: 武術氣功導引

                                   氣功煉臍養生述略

                                       作者:張健平

 在氣功的許多優秀養生功法中,都極其重視臍部的鍛煉與運用。如在八段錦中有「想火燒臍輪」,延年九轉法有繞摩臍腹功等。密宗氣功則視臍部為密宗修持中最重要的七大脈輪之一,稱為臍輪(亦稱聖居輪),配有相應的修鍊方法。為什麼養生家們都重視臍部鍛煉呢?我們知道,臍為臍帶脫落處結疤後的陷窩,為先天精氣出入之道路。祖國醫學認為:臍部有培元固本、回陽救逆、理氣和腸、補益脾胃之功用。從臍在人體的位置來看,它為上、下腹部的分界點,自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故臍為通達正機、培補人體之正氣、調節臟腑之陰陽、補虛而瀉實及保健益壽的要穴。道家稱臍為「天地之根」,視為水火相交之地,認為精氣生於腎而以臍為蒂,有稱:「頂為性根,臍為命蒂」,指出了人的根本在臍。人體的氤氳開合,生化制約的作用全賴臍處產生,要性命雙修,命蒂肚臍不可不修。氣功修鍊中最重要的意守竅位稱為「丹田」。歷來練功者對下丹田說法各異,但多數認為下丹田在臍部或臍下。《金丹大要》中指出:下丹田「是神氣歸藏之府,方圓四寸」。可見下丹田並不是指某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這在眾多人的練功實踐中也得到證實。因此意守部位只要在此範圍內,不論稍上稍下,都可收到同樣的效果。按下丹田方圓四寸之說,臍為下丹田範圍內稍上部分,故功法不同時,以臍為丹田和以臍下一寸三分為丹田,意守之有同樣效果。通過對人體氣功生理的研究和練功實踐表明:男性與女性在氣功修鍊具體方法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入門功法一般並不相同。從生理特點講,男性之氣血下注而化為精,故入門講煉精化氣,通常以意守低部位下丹田來入手修鍊。女性的氣血下行而化為血,為適應其生理特點,練功中意守部位要高些為佳,一般入手修鍊處為中丹田,謂之「斬赤龍」。女丹功法中,女性能意守的最低竅位就是臍。作為養生,選擇臍部為練功入手之處,則不論男性或女性皆順應了其生理特徵,氣血都能得到調理,五臟六腑得以潤澤。因此,意守臍部,實為效益顯著的養生方便法門。明代氣功著作《性命圭旨》,在其第二集中講述了凝神於臍的養生功效:「久之,元氣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肢康健,顏色如桃,去仙不遠矣。」氣功用臍養生的方法很多,下面略舉幾例供參考和選用。「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此為明代《修齡要旨》所載的長生十六字訣,養生家稱之為十六錠金。其功法方便易行,不論行走坐卧,皆可隨意練習。具體方法是:口中先鼓漱3、5次,舌攪上下齶,使滿口生津,隨之咽下,要汩然有聲。用鼻吸清氣一口,用意念送到臍下一寸三分丹田(氣海)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隨後肛微提,輕輕如忍大便狀,用意力提起使氣歸臍,再經雙腎由夾脊提起,過後頂玉枕穴,透入泥丸頂內,謂之一呼。一吸一呼,稱為一息。如此可重複數息,要行即行,要止即止。久久行之,可卻病延年,百疾不生。咽時口中有唾液最好,無時也要汩然有聲。氣由下丹田輕輕提起,與臍相接而上,就起到「氣氣歸臍,壽與天齊」的良好功效。《性命圭旨亨集》中介紹了一種「法輪自轉功夫」:從臍(太極)開始用意引氣由內往外轉圈,圈由小到大(以不超出身體為限),方向由左向右向下,轉時默念「白虎隱於東方,青龍潛於酉位。」一句一圈,共36圈,然後由外向里轉,圈由大到小,最後又回到臍中央(復歸太極)。並在轉圈時默念「青龍潛於酉位,白虎隱於東方」,也是一句一圈,共36圈。這就是一個周天。練熟後不用意導,法輪也會自轉,並在轉時感到:「滃然如雲霧之四塞,颯然如風雨之暴至,恍然如晝夢之初覺,渙然如沉痾之脫體。」意氣舒暢至極。在無極門氣功之卧功系列中,八卦定丹修鍊法即是煉臍防病袪病、養生益壽、增智開慧的優良功法,且無偏差禁忌,而修法簡便至極,人人可行:在上床睡覺之時,意念注視肚臍,並觀想肚臍周圍有一先天八卦圖(想不出圖像無關係,僅想一下有像即可)。由是進入練功態。在睡眠中一切行動都無限制,均順其自然而行。早晨睡醒後起身前收功,使氣歸丹田即完成一次修鍊。氣功袪疾也常用臍,如《保生秘要》中記載之止瀉法:先意念肚臍,或以兩手心覆於臍上,甚至將兩眼之神,藏之(內視)臍中。又如治癲癇法:念臍即散四肢如通關狀,次兩目再看臍中,念到熱時,即左旋右轉,由小而大,散於四肢27遍。氣功煉臍養生法是一種自我保健袪病益壽的重要方法,若能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功法,持之以恆,則成效如桴鼓。                                              原刊於《氣功-1992-12》

                                  練成胎息談體驗

                                                          作者:張有光 我練氣功進入境界已經有7年多了,胎息是久練道家功的結果。古代氣功家有「胎息即內丹」之說。我不揣冒昧,將自己的練功實踐和體驗加以整理,供同道們探討。我練氣功近卅年,其間雖然從未中止,但都是業餘時間練的,每天不超過半個小時,1981年退休後增加到2~3小時。1982年竟然不由自主地出現胎息。這說明只要得法,練成胎息並不太難。自那時起出現如婦女懷孕般的氣功態反應,一直到今天。當我每天定時定點練功時,由於氣功態反應強,它將我引入神秘莫測的世界。一般除睡眠外,行、住、坐、卧時三個丹田,特別是下丹田氣感氤氳。同時有形態不同、力量多變的氣在身上流動,即所謂內動。對照《胎息經》:「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神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知神氣可以常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住,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的經文,我在練功中逐步地得到領悟,同時身體素質提高,腦功能增強,加速了我悟道的進程。回首往事:「氣沉丹田」這步功,是在久練命功即「八字功法」中完成的。我初練「八字功法」時,總感到有點單調和乏味,但堅持練到約400個小時時,像「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一個早晨突然間下丹田出現了咕嚕響聲,從而我如夢初覺,完成「氣沉丹田」這步功,古人稱此響聲為「雷鳴」,它正是完成功夫的信號,至今響聲從未間斷。在轉練行功、站樁和靜坐,漸次出現周天運行和胎息時,腹腔出現像牛吼、像爆竹、有時嘟嘟嘟、有時沙沙沙的響聲,令人莫名其妙,但是可以肯定這同多年練八字功法基礎紮實有關係。周天的出現來自一剎那,其勢如驚天霹靂,使全身振蕩,我想這是真氣在經絡力量發出突變之故。至於胎息,是練周天一段時間後出現的,在一般情況下真氣在丹田以悠悠自得、氤氳充盛為特色。氣功古籍提示內丹圖像是在三個丹田處各產了一個嬰兒,而王夫之則有「黃婆生兒七八個」之說,我看兩者無別,都是指真氣氤氳和結丹位置。在定時練胎息時,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增加,氣功態的強度與時俱增。又由於練功中松靜程度變化,氣功態的強度呈波浪狀上升,而一切莫名其妙的感覺也就在高峰時出現。據科學研究:有一種叫腦啡呔的物質產生給人以無可比擬的快感。我讀的氣功古籍大多將此稱為陰陽交媾的現象。房事和練功中的真氣失漏對功夫的上升有一定影響,然而只要以後練功中的所得大於損失,則功夫仍可以上升。完成煉精化氣、鍊氣化神達到馬陰藏相後,就不存在房事和真氣失漏的問題了。進入胎息階段,坐下後舌搭上顎,入靜便是剎那間事!古人把上顎與舌尖的交結稱為鵲橋,其含義除關係到產生唾液和通周天外,鵲橋何嘗不是入靜之需要!在胎息階段,唾液分泌能力提高,而且唾液味甘美和有流動聲是一特色。在高度入靜的氣功態下常常出現嗯嗯嗯、哼哼哼的吟聲,此即古人所云:「龍吟虎嘯」吧!「八觸」在練功中常有反應。重感在我身上持續過兩、三年;輕感則每多在站樁後出現;搔癢感一度持續過幾個月;以腿上陰矯脈為最甚;肚臍出現黑色糊狀物,有令人厭煩的臭味,如此持續約一年。據古籍記載出現氣味同功夫的層次有關係,一般是先臭味,後香味。現在我只偶然間出現香味。在高度入靜時身體的感覺既如縹緲無存,又像磁化了的重鐵固定於靜坐位置,這些可能是所謂的空定反應吧。「氣大無外,氣小無內」和「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意念有助於高度入靜。頭部有緊箍感,面部經常出現膨脹感,頭頂的某些點在強烈陣痛後有開竅(開天門)冒氣感;眼中也有過針刺激的疼痛和冒氣感,但過後視力有改善;有一股力量還使我像豬八戒一樣張嘴撅嘴,像蛇一樣舌頭不住地抖動;各內臟常持續、交錯地出現隱痛、陣痛,甚至涉及經絡和俞穴;環跳穴在真氣流動時呈現環狀流動且有時環狀痛;練功中天目穴常出現亮光、幻景和透視功能。亮光、明點還可出現在玉枕和頭的兩側。上、中、下三個丹田的真氣氤氳,力量很大,由丹田流人臟腑和經絡,再歸丹田,其流動形態有鼓盪,衝動、彈動、扭動、蛇行等等。三個丹田真氣同時達到氤氳之狀時則功夫更高一層。此時百會穴、印堂穴、心窩以至會陰穴有一股強勁的直線式的真氣上下鼓盪,並促使會陰穴發生開合和扭動作用。「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如醉」的感覺此時為最甚。會陰穴是任督脈的交匯點,該穴未呈現開合狀前,任督周天是難以形成的。

環境的好壞對練功關係很大,人們在綠樹成蔭、山清水秀和幽靜之處練功是有道理的。好的環境有利於採氣。採氣即在於通過練功提高呼吸能力並藉以蓄養真氣。肺和穴竅以至毛細孔都有呼吸能力。練功者需一貫注意勞宮湧泉穴的採氣,此時手足的一張一弛至為重要。天冷在室外練功身上會出現冷戰,功夫深的人此種現象來得愈快愈強烈,但繼續練功便由冷變熱甚至冒汗,這都是練功機制的反應,是自然現象。

煉精化氣,鍊氣化神兩個階段的分界線很難分清。一般由命功逐漸轉向性功後,頭部的氣感逐步加強,說明功夫已至鍊氣化神階段。同時下丹田真氣活動和熱度增強,逐步出現腎如湯煎,腹股溝與睾丸間鬆緊感增強,陰莖收縮等反應。若陰莖在一張一弛中舉陽,則為活子時火候。此時如將意念盯在龜頭,有意將真氣向下丹田回收或使真氣在運轉周天中於下丹田稍停,似即為煉丹機制。如在活子時出現時不加註意甚至流入邪念,便要導致漏精失真,影響結丹。返觀內照之功初練功時就應該重視,通常在練功中前額顯現幻覺、幻景是功夫上升的反應,但照察內景隧道以逐步看到脊柱、臟腑、經脈,以至亮光和明點在身上環流,才能反映出胎息功夫的深度。在氣功態下因真氣內動,站樁時可出現千姿百態的外動並形成一種優美的動靜功,此種功因為能夠自控,不失為一種好功法。但是就站樁、靜坐的功力增長來說以不動為好,但靜極生動的規律很難排除,因此站樁中出現顫抖、靜坐中出現龜息等是自然現象。

進入胎息以後由於攝取周圍環境的氣可由肺和各個竅穴以至毛細孔的作用而獲得,故「採氣」是很容易的事。此時如再注意練功的環境,如自然條件好,有山、有水、有花草樹木的地方則功效更好。練胎息的機制一旦出現可在任何時間不由自主地行無為功,但相對來說仍以子午卯酉四個時辰的練功氣功態最佳。

發放外氣可治疑難病,甚至在幾分幾秒鐘見效,也可以誘發自發功,但對發功者來說因為是本身的能量消耗,既影響功力增長更影響身體健康,故不宜提倡。至於功夫已至上乘,有意為患者治病,則如《布氣與他人攻疾歌訣》所說的『修道久專精,身中胎息成。他人凡有疾,臟腑審知名。患兒向五氣,澄心意勿輕。傳真氣令咽,使納數連並。作念令其損,頓能遷患情,鬼神自逃遁,病得解纏縈。」便是另一回事了。此歌訣應深刻領悟並努力實踐。我今年已近七十,近六七年雖常常為人治病,損傷真氣,但因為練功不輟,得大於失,故精神狀態比三四十歲時都強,加之因為「馬陰藏相」已初現模樣,所以「返老還童」。不論從總的精神狀態或肉體的某部看,已成事實。體驗到氣功同生命的關係是如此密切,故宣傳氣功、授之以法,便成為我對群眾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了。

古往今來,儘管氣功門派很多,但凡是以養生為練功目的者,首先要由松靜人手,我所練過的動功都是以調息為主,靜功則常常行無為功。綜觀各家氣功在練功過程有的追求虛無,有的注重守竅,有的講究坐忘,有的單講空靜,但目的都是要使氣功態優化。松和靜能否做到,除了關係到功夫外,運用道德涵養至為重要。因為道德修養好的人能夠經常保持練功應有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得精神寧靜,意氣平和,心神愉快,道德修養差的人則往往被「七情六慾」困擾,前者能練好功獲得明顯效益,而後者則不行。這裡說明運用意識涵養道德對練氣功是多麼重要。我對這個重要性的認識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功齡的延長,認識的提高逐步獲得的,道德涵養並無止境。在此,願求得同道們的幫助和鞭策。                                                                    原刊於《氣功-1991-7》                                   


推薦閱讀:

你是貧窮還是富貴,取決於你現在的選擇!
春季養生四條寶貴經驗
微廉美:足浴四大養生功效 你必須知道!
** 「子午流注」(12個時辰)與現代養生保健
跌打損傷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TAG:養生 | 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