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阿桑奇的人權之路通向克里姆林宮
朱利安·阿桑奇在2006年創辦了「維基解密」,這是一個致力於使政府秘密透明化的網站。「維基解密」自創辦以後便廣受爭議,該網站公布了大量的歐美政府的秘密資料,使得歐美政客對其十分惱火。
2010年12月,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以強姦和性騷擾罪名通緝阿桑奇。當時,阿桑奇正在申請瑞典居留權,試圖利用瑞典保護言論自由的法律保護維基解密網站。為此,阿桑奇申請政治避難,並住進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
就在美國2016總統大選如火如荼地進行的時候,維基解密釋放出了大量關於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和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的秘密。
《紐約時報》9月7日發表文章,將阿桑奇的行為和俄羅斯之間建立聯繫,並試圖讓讀者產生阿桑奇是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棋子的感覺。
阿桑奇已經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生活四年
據《紐約時報》9月7日報道,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一副好為人師的樣子,滔滔不絕地講著他感興趣的話題:大政府的背信忘義,尤其是美國政府。
維基解密(WikiLeaks)編輯阿桑奇因在2010年公布了大批美國政府高度機密的通訊檔案而聞名全球。這些檔案揭露了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不可告人的隱秘,還有它在世界各地那種有時毫無道德、損人利己的外交手腕。而在去年9月的一次電視訪談里,阿桑奇對於「美利堅帝國規則下的世界」顯然還有很多話要說,這也是他的新書《維基解密檔案》(The WikiLeaks Files)的副標題。
四年前,阿桑奇訴訟纏身時,在厄瓜多駐倫敦的大使館獲得政治庇護。也就是在這棟狹小的建築里,他提出了美國是超級惡霸這個觀點:一個國家借著宣示擁護人權原則獲取帝國強權,同時派遣軍事情報機關「兩路夾擊」,「推搡」其他國家按自己的吩咐行事,對他這種敢說真話的人加以懲罰。
然而,阿桑奇的分析顯然少了對另一個世界強權──俄羅斯──或該國總統普京(Vladimir V. Putin)的針砭,而普京距離維基解密對透明的理想追求可謂十分遙遠。普京政府對異議人士嚴加打壓,監視、下獄、進行輿論抨擊,有時還暗殺政敵,又對新聞媒體與網路嚴加管控。阿桑奇在克里姆林宮掌控的英文政宣頻道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接受訪問時,對審查制度大加譴責。不知他本人是否意識到那一刻是多麼諷刺。
如今,阿桑奇與維基解密重回聚光燈下,用新爆料撼動地緣政治版圖,並保證還有更多好戲在後面。
該組織在7月發布了將近2萬封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oinal Committee)的電子郵件,顯示該黨與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競選團隊共謀,詆毀希拉里的黨內初選對手、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阿桑奇曾公開批評希拉里,也說過會揭露更多資料來打亂她面對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總統選戰。另一邊,維基解密則宣布,很快會公布美國情報系統的某項核心資產:一組「全新的」的網路間諜代碼。
關於民主黨全國大會和希拉里資料被放在維基解密的首頁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很確信民主黨的資料是被俄羅斯政府黑客盜走的,並懷疑維基解密所說的代碼也是俄羅斯人竊取的。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維基解密是否成了替俄羅斯間諜洗白被盜的危害性材料的工具?更廣泛地來看,阿桑奇與普京的克里姆林宮究竟有怎樣的關係?
這些問題都因俄羅斯在美國總統選戰中的顯著地位而變得更突出。普京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時經常與其衝突,且普京已公開稱許過特朗普,後者也報以恭維之詞、呼籲與俄羅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還對普京吞併克里米亞半島表示贊同。
維基解密創立之初,阿桑奇就表示他的動機是要「用密碼學來捍衛人權」,並且會把矛頭指向俄羅斯這樣的獨裁政府。
不過,《紐約時報》檢視了維基解密在阿桑奇流亡期間的作為,卻發現大異其趣的規律:不論是出於信念、為方便行事或純屬巧合,維基解密發布的許多文件以及阿桑奇的聲明,都常使俄羅斯受益,讓西方國家承受損害。
美國官員已逐漸有了共識,認為阿桑奇與維基解密應該和俄羅斯情報單位沒有直接關係。不過他們也表示,至少在民主黨郵件泄漏一事中,莫斯科當局知道他們在維基解密有個同仇敵愾的盟友,如此一來,俄方就能透過中間人將盜來的文件發送到該組織的匿名電郵信箱。
阿桑奇周三(8月31日——譯註)接受時報採訪時說,希拉里與民主黨是在「激起對俄羅斯的一種新麥卡錫主義的瘋狂」。他說,「沒有確切證據」能證明維基解密發布的內容來自情報機構,雖然他也表示自己會欣然接受這類情資。
但鑒於維基解密的有限資源以及翻譯上的難度,阿桑奇表示,和中國或美國相比,俄羅斯不過是個「在世界舞台上跑龍套的」國家,又何必專找他們呢?他說,無論如何,克里姆林宮的腐敗都是老哏了。「每個人和他養的狗都在批評俄羅斯,」阿桑奇說。「這難道不無聊嗎?」
維基解密自創立以來,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揭露了大屠殺、偽善與腐敗,阿拉伯之春也有維基解密的推動。
不過近來幾起事件卻讓某些倡議透明化的人士納悶,維基解密是否迷失了方向?致力於提升政府透明度的陽光基金會(Sunlight Foundation)的執行主任約翰·旺德利希(John Wonderlich)認為,公開來自切爾西·曼寧(Chelsea Manning)這類告密者的資料,和接受外國情報機構為了自身巨大利益所提供的資訊,就算不是直接接受,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曼寧是美國士兵,曾將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日誌、國務院外交電報內幕交給維基解密。)
切爾西·曼寧
「誰向他們提供信息,他們就和誰站在一邊,只為了吸引大家注意或是報復自己的對頭,」旺德利希表示。「他們樂見各國政府黑進彼此的系統、擾亂對方的民主程序,都是打著公共利益的旗號,但理由卻很牽強。」
還有人注意到,阿桑奇對待世界的態度越來越剛愎自用,再加上他自己行蹤詭秘,讓他們感到理想幻滅。
「爭取透明化的戰鬥應該是全球性的,至少阿桑奇一開始是這麼宣稱,」曾大量撰文報導俄羅斯安全機構的調查記者安德烈·A?索爾達托夫(Andrei A. Soldatov)表示。
「奇怪的是,阿桑奇自己,還有他和特定某個國家,也就是和俄羅斯打交道的時候,並沒有遵守這個原則,」索爾達托夫說。「他似乎覺得,為了對抗更龐大的惡勢力,很多都可以妥協。」
2010年11月底,美國官員宣布對維基解密展開調查。當時希拉里坐鎮的美國國務院因人稱「電報門」(Cablegate)的泄密案大受動搖,她誓言要對肇事者採取「積極的」手段,把他們繩之以法。
隔月,阿桑奇被倫敦警方逮捕以接受瑞典偵訊,而阿桑奇擔心瑞典會把他交給美國。他在交保後藏身於支持者沃恩?史密斯(Vaughan Smith)的一座喬治王朝風格的鄉間別墅,抗拒引渡。史密斯在一次訪談中表示,他認為阿桑奇是「嚴重網路霸凌與虛假宣傳」的受害者。
為阿桑奇提供鄉間別墅的沃恩?史密斯
阿桑奇被捕的第二天,俄羅斯總統在一場記者會上與法國總理一同現身。當一位記者在發問時提及,俄羅斯在外泄的外交電報里被描述成不民主的國家,普京不予理會,反而抓住這個機會猛轟西方國家。
「要說民主的話,就應該是完全徹底的民主,為什麼他們還要把阿桑奇關進大牢?」他問道。「有句美國諺語說了:『住在玻璃屋裡的人就別扔石頭。』」
那是普京首次提及阿桑奇的事,此後他還數次談論此事。他說阿桑奇受到的司法控訴都是出於「政治動機」,並宣稱這位維基解密創辦人正因為「散布他從美國軍方獲得的美國在伊拉克等中東地區的行動相關情報而遭到迫害」。
克里姆林宮在2011年1月發給阿桑奇簽證,還有一位俄羅斯官員說,阿桑奇該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接下來,隨著維基解密的經費漸趨枯竭(在美國施壓下,Visa和MasterCard停止了該組織的捐款業務),今日俄羅斯電視網在2012年4月開始播放一個叫做《明日世界》(The World Tomorrow)的節目,由阿桑奇主持,而他與維基解密借著這12集節目獲利幾何,仍屬未知。
不過,阿桑奇的故事在2012年6月19日很快出現轉折。他在反對引渡瑞典的訴願失敗後,違反保釋條例,在厄瓜多位於倫敦的佔地不大的大使館獲得了政治庇護。
一年後,一個作為泄密者聲名即將掩蓋阿桑奇的人,在香港登上一架飛機。他的名字叫做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曾任美國國家安全局外聘技師,如今淪為逃犯。他泄漏的文件揭發了美國主導的全球監控項目網路,震驚了全世界,使美國的盟國倍感不安。
愛德華·斯諾登
斯諾登並沒有把他的大批機密文件交給維基解密。然而他聽從了阿桑奇的建議,在維基解密員工的莎拉?哈里森(Sarah Harrison)陪同下,於2013年6月23日搭上了飛往莫斯科的班機。美國政府在他飛行途中註銷了他的護照,但他一直留在俄羅斯至今。
維基解密員工莎拉?哈里森和斯諾登在記者發布會上的視頻截圖
事實上,據阿桑奇事後講,斯諾登曾擔心被視為間諜,所以只想在俄羅斯過境,取道南美。阿桑奇說,自己不完全贊成這個計劃。阿桑奇相信,俄羅斯最能保護斯諾登免於被美國中情局綁架或其他更糟的後果。
「我認為,愛德華?斯諾登待在莫斯科是最安全的,我也是這樣向他建議的,」阿桑奇告訴美國獨立新聞節目《民主,就是現在》(Democracy Now)。
一位阿桑奇的支持者表示,阿桑奇在隔離於厄瓜多大使館期間一直受到監視,那段時間,他對西方世界本能的疑心更為根深蒂固,對克里姆林宮的惡劣行徑亦漸感麻木,並將其視為「抵禦西方帝國主義的堡壘」。這位支持者就像其他許多受訪者一樣,因為害怕觸怒阿桑奇而要求匿名。
另一位曾與維基解密共事過的受訪者則表示:「他透過別人對待他的方式來評價每件事情;美國和希拉里?柯林頓給他造成了麻煩,俄羅斯從來沒有。」
其結果就成了「單純的與美國對抗」,丹尼爾?多姆沙伊特伯格(Daniel Domscheit-Berg)評論道。他曾是阿桑奇最親密的事業夥伴之一,在2010年離開了維基解密。
丹尼爾?多姆沙伊特伯格
(翻譯/林凱雄)
推薦閱讀:
※這個動物園把人當動物展出,希特勒第一個禁止
※一個百姓感受的依法治國
※重磅︱江蘇高院發布2017年度防治校園暴力及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
※斯諾登戳破了西方人權衛士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