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文化自覺突出主流價值引領(深觀察)
回顧今年的電視節目,「現象級」的文化類節目連續出現,構成了一抹搶眼的「亮色」。尤其是在電視節目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這些節目的出現更顯得難能可貴。
先是年初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成了全民話題,節目中16歲少女武亦姝「滿足了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再有東方衛視「中華文化系列」《詩書中華》和《喝彩中華》、湖南衛視關注家風的《兒行千里》等文化類節目續接熱潮;今年暑假浙江衛視的《漢字風雲會》,還成了不少學生、家長假期必看的「剛需」節目。
最近,每周日晚上在浙江衛視播出的《向上吧!詩詞》,繼續改變著以往人們對文化類節目「曲高」難免「和寡」的刻板印象。
200名從全國各地古典詩詞愛好者中選出的選手,分別組成百人「英雄挑戰團」、百人「榮耀守關團」,這一「攻」一「守」陣容之間,氣氛緊張激烈。借鑒電玩遊戲的「打怪升級」模式,將詩詞類節目常見的「人與題目的比賽」,變為「人與人的比拼」,更具可看性。
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素人」選手,也各有各的精彩:9歲的「詩詞神童」杜若禕,一出場便用文言文自我介紹,答題一路挑戰到了博士團;化學老師趙鐳把元素周期表混搭古詩詞,用四川方言現場唱了出來;通過一則「勇救落水女童」新聞進入節目組視野的武漢大學研究生黃文正,被稱作「詩詞奇俠」;已是成功企業家的張永強,仍醉心於古典詩詞帶來的「養分」……
作家劉震雲、歷史學者紀連海、青年作家蔣方舟組成的名師團,既有妙語點評,也直接「上陣」,接受選手挑戰。「美睡宜人勝按摩」詩句中「按摩」一詞作何解讀?「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看似刁鑽的題目背後,是傳統文化的學海無涯和向文化高峰攀登的「向上」精神。
若問這些文化類電視節目為何能「叫好又叫座」,在收視率、業內外口碑兩方面收穫雙贏,其中緣由,「有意思有意義」是關鍵詞。如一位衛視頻道負責人所言,用普通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群體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讓節目更具傳播力,讓大家在「遊戲」的輕鬆中浸潤傳統文化的魅力。
今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中提出,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數量和頻次,倡導鼓勵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
是感嘆「電視老矣」,還是擁抱「正青春」的文化產業?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創意,努力做到「有意思有意義」,這不只是對廣電管理部門「指揮棒」的被動響應、機械落實,更是各大衛視電視節目主動突破、持續創新的必然選擇。
努力做到「有意思有意義」,也並非文化類節目的「專利」。綜藝等其它類型節目推陳出新,也繞不開這個關鍵詞。即使是一些「明星節目」,經歷了前幾季的空前成功後,如何化解觀眾「興趣疲勞」造成的收視疲軟,也頗費思量。
比如已做到第五年的《奔跑吧》,本季的收視率「高點」就出現在「黃河大合唱」這一集。節目嘉賓與「兄弟團」今年從延安出發,一路行至黃河畔,挑戰了驚險的「鐵索飛渡」,還在鋼琴家李雲迪伴奏下,與西安合唱團一起,眾人高唱《保衛黃河》。據統計,該期節目的52城收視達3.304%。
「感覺這是幾季以來最有意義的一次。」有網友這樣留言:「綜藝節目真的不是全靠搞笑,除了嘻嘻哈哈、熱熱鬧鬧之外,如果還能給大家留下一點感動、一點情懷,才是比較好的節目。」
可以想見,自覺地與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作多維度、深層次的融合,將成為更多電視原創節目不約而同的探索與選擇。以「現象級」節目的影響力傳播文化自信,用高度的文化自覺突出主流價值引領。傳統文化中的深厚寶藏亟須挖掘和傳播,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也須用更多「有意思有意義」的表達手段,不斷豐富思想內涵、增強藝術品質、提升製作水準。
責任編輯:報抓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