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 太極學
太極之形式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左旋之而為陽,右旋之而為陰,旋轉乃一氣之流行。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也,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時上則上,時下則下,陽而陰,陰而陽,一氣之活活潑潑,有無不立,開合自然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也。這一點子即是拳中左旋右轉,開合動靜,陰陽相交之中樞也。中樞者為人性命之本,造化之原。丹田之氣,八卦拳之根蒂也,此氣是天地之根,陰陽之母,即太極是也,故兩儀由此而生焉。 【題名解】
《太極拳論》中說:「太極者,無極所生,陰陽之母,動靜之機。動則分靜則合也。」《太極拳經》中說:「太極兩儀,天地陰陽;闔闢動靜,柔之與剛。屈伸往來,進退存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引進精詳。」《易經》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總之,太極是《易經》天人合一學說中的哲學命題之一。以《易經》天人合一學說談拳論道乃是最為科學的方法之一。
【註解】①、太極之形式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左旋之而為陽,右旋之而為陰,旋轉乃一氣之流行:太極之形式者,乃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左旋之而為陽,右旋之而為陰也。擰轉、旋轉乃一氣之流行也。②、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也,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太極即是一氣,一氣即是太極也,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③、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時上則上,時下則下,陽而陰,陰而陽,一氣之活活潑潑,有無不立,開合自然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也: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時上則上,時下則下,或陽而陰,或陰而陽,總是一氣之活活潑潑的流行也,又是有無不立,曲伸開合自然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也。④、這一點子即是拳中左旋右轉,開合動靜,陰陽相交之中樞也。中樞者為人性命之本,造化之原:這無形之一點子即是拳中左旋右轉,曲伸開合動靜,陰陽相交之中樞也。中樞者為人性命之本,造化之原泉也。⑤、丹田之氣,八卦拳之根蒂也,此氣是天地之根,陰陽之母,即太極是也,故兩儀由此而生焉:丹田之氣,八卦拳之根蒂也,此氣是天地之根,陰陽之母,即太極是也,故兩儀由此而生焉。
【譯文】太極之形式者,乃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左旋之而為陽,右旋之而為陰也。擰轉、旋轉乃一氣之流行也。太極即是一氣,一氣即是太極也,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時上則上,時下則下,或陽而陰,或陰而陽,總是一氣之活活潑潑的流行也,又是有無不立,曲伸開合自然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也。這無形之一點子即是拳中左旋右轉,曲伸開合動靜,陰陽相交之中樞也。中樞者為人性命之本,造化之原泉也。【點評】太極歌太極原生無極中,混元一氣感斯通。
先天逆轉隨機變,萬象包羅易理中。
【題名解】此歌訣清楚的點明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要想達到全體透空的彼此呼吸成一體的太極攻防功夫藝境,必須修鍊內功,只有獲得渾元一氣的功夫,才是通往大成藝境的道路。而又同時說明,儘管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需要法分三修,遊歷三境,歷經九個階段,才能成功一也。太極拳術修鍊、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的升華之內容雖然繁雜,但是,萬千景象都在《易經》的天人合一之理法中已被闡發的明明白白的了。由此證明太極拳之理法來源於《易經》之理法,《易經》乃太極拳術攻防之道修鍊之經典著作之一。亦附闡釋一文於後。【註解】①、太極原生無極中,混元一氣感斯通:無極道體無形無象,就其所用乃有一氣流行。此乃說明,自己的法身道體如以體言,則無形無象;如以用言,乃有一氣流行。而此一氣流行的法式,具備知來藏往的功能,則見陰陽兩種現象。就是動者為陽,靜者為陰。這就知道,無極、太極,乃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的認識。從太極來看無極,是無形無象的虛無之景象;從無極來看太極,乃虛無中之妙有的景象。這就是「太極原生無極中」句的精義。並非是:太極由無極而生出來的。道體這種有無的存在,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中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的論述中,就將此道理闡發明白了。但是,如何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而能達到全體透空的太極藝境和無形無象的無極藝境呢?只有如法的修鍊內功的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才能夠逐步的升華而最終達到道體法身的完善,而依次達到全體透空的太極藝境和無形無象的無極藝境。這就是「渾元一氣感斯通」句所欲揭示的精義。正如前賢所言:「煉拳莫先於鍊氣,鍊氣要首在於存神。存神之始功,根於固精。能此方可以論拳之練法,否則作輟之,鮮有成為完壁者。工夫貴勿剛勿緩,和平得中,且存且養,內外兼濟。直外便能和中,鍊形亦可長生。活動筋骨身輕靈,周身氣血力加增」。此論點明了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必須先要修鍊內功,否則,自然不會成功的。至於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基本上的內容是什麼?有哪些具體內容?簡單的回答就是:「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剛柔有體。以成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名雖雜,而不越也」!遵此而修,方能功成藝就。這就是遵從「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幾近道矣」的基本修鍊法則。②、先天逆轉隨機變,萬象包羅易理中: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不在於外形的所作所為,而在於法身道體的功夫成就。這就是本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逆修法則來修鍊,才能將後天外形的攻防功能反回到先天一氣的攻防功能上來。正如老子所說:「執古之始,以御今之有,是為道紀」。只有達到自法身己道體圓滿無虧的德普三光的藝境,才能在攻防較技時自如的做到應物自然的隨機變化的制勝之能力。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的法分三修,遊歷三境,功成一也的始致終,雖然是系列方法,系統工程的躬身自厚的成「文兼武全將相身」之才的事業,其中的種種練、體、用及藝境升華的內容,貌視、思之雖然繁雜,但都包羅在《易經》所闡述的天人合一的理法之中。這一點就說明了《易經》乃修鍊太極拳術攻防之道的經典之一。闡釋:
歌訣中闡明:太極拳法的修鍊、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升華之萬象變化,皆包羅在《易經》的天人合一之理法之中,那學習《易經》乃學拳練藝的必修之事,自在情理之中了。故一時即興,做太極功夫境界歌錄之於下:全體透空太極境,
靈通一點及神明。
勁形逆從知盈虛,
萬拳變化法身中。
太極二字,見於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此乃孔子本《易經》之宗旨,從有立論,闡釋天人合一之道學的學說內容所確立的哲學概念。如前賢解釋曰:「健順合之至,太和一氣者,道也!萬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極。」
太極是個哲學概念我在那篇文章中引用前賢所說的:「大德敦化萬物一太極,小德川流不息物物各具一太極」這樣的說法。而這個說法,就是人身一太極,渾身無處不太極的理論、方法的根據。也就是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修鍊到大成的神拳神明的藝境時的渾身無處不彈簧,挨著何處何處發的攻防技法、功夫的出處。此理法全在習拳者在修鍊拳法的過程中體驗醒悟,能達到此攻防功夫藝境者,功夫必然上乘矣!而又接著論述說:必須知道,在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精等內容中,太極之義貫通其始終,都是太極之境界。以後談到上述各部分內容時,雖然不談太極二字,亦為太極之理法。各門派,拳種的拳術之理、法、術、功,形、意、體、用亦從此而解說開去,中華傳統拳術之修鍊、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升華的系列方法旨精髓、真諦亦由此而展現開來。這段話中的:大德敦化萬物一太極。是說一個整體的物事,就是一太極。如:宇宙,一太極;銀河系,一太極;太陽系,一太極;一座樓、一輛車、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一個細菌、一個病毒、一個光子,等等。無論其大小,只要其能獨立的存在,就是一太極的存在。而:小德川流不息物物各具一太極。是說一個無論巨細的整體物事的存在,皆由無數細小的物事所有機的匯同組合而成,所匯同組合中的細小的物事,亦各具一太極。如:一個人,是一太極。但是,人體是由內外各部位器官有機的匯同組合而成立存在的,內外各部位器官各具一太極;內外各部位器官皆由細胞有機的匯同組合而成的,細胞又各具一太極;細胞以下亦可以此類推。人乃大德敦化萬物一太極。相對內外各部位器官,內外器官相對於細胞,就是小德川流不息物物各具一太極了。這樣解釋,太極二字乃哲學中抽象的概念之名詞。這就是太極二字產生的本義運用之精義的說法。太極是一理有了太極的宏觀概念內容和微觀概念內容的劃分,而又將此宏觀概念內容和微觀概念內容,一而貫之的認識之全部理法概念內容,用文字總結描述了出來,這就是太極是一理的說法之根源。《易經》討論的是天人合一之道學內容的經典,而太極就是這「道學」的代名詞了。如果以老子《道德經》中所述的萬物之古始的「道」來看,即從「常有,以觀其徼」來看,則太極乃是那個「道體」的代名詞了。如果從「故常無,以觀其妙」來看,則無極亦是那個「道體」的代名詞。這就是我說的:從無處看有,是名太極;從有處看無,是名無極。無極、太極,兩者共同都是那個「道體」的代名詞的概念。道體,簡名之曰:道。而那個「道」產生了宇宙、天地、萬物眾生、人類,及人類活動製造的種種物事,都符合那個「道」的演化的法則、規矩、規律。將這些法則、規矩、規律,進行文字的歸納整理,稱為人類行為規範的理念,就是那個「道」之理,簡曰:道理。而這個道理,也就是太極之理。太極是一理的說法,就是這樣產生的。所謂太極之理,就是天道至理的意思。這樣,太極是一理的精義也就明白了。故而,歷代拳家皆以太極之理來談拳論道,展開對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鍊、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升華的探討,揭示其精旨妙諦,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我亦遵此法而論拳之練、體、用等內容,也就在情理之中的事了。太極是一氣拳訣言:「坤為吾母乾為父,太極一氣貫來衡」。自然界一大天地,自身乃一小天地。皆本乾天、坤地以立論。故《繫辭下傳?第六章》中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自身中的天,就是真元之氣體;自身中的地,就是外形體。天行健,坤順乾。健順合德,和之至也,名曰:太和一氣。道也!萬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極。這就是太極是一氣也的說法之根源,亦源於《易經》的天人合一之學說中。而此太和一氣的說法,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是指內氣修鍊到純粹之精,陽剛之性,健運不息,獨立存在而不改,方才名之曰:健之體;外形修鍊到鎮靜厚載,陰柔之質,順乾以動,虛靈寧靜而不妄為,方才名之曰:順之體;健順合德,和之至也,名之曰:太和一氣。然在太和一氣的說法之運用中有體、用、攻防功夫藝境之分別。以體而言,乃是無形的無形法身道之體也;以用而言,乃太和一氣之流行者也;以方法藝境說,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者也;以境界說,乃一虛靈妙境者也。此四者合一而論,就是訣言:「有形練到無形處,練到無形是真功」的以有入無之真功夫境界。
即與人交手較技,順隨為法,無過不及,給他人一種不攖人之力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毫不受力的感覺時,這個藝境,乃為太和一氣之流行的境界了。自然能與對手彼此動靜變化的呼吸為一體了。因為實施順隨之法者又無過不及,自己不覺得形體如何,只是自動的一氣流行而已。故而產生了太和一氣的說法。所謂的太極推手,不是運用力氣將人推了出去。而是自己的太和一氣的流行,運用柔化剛發的法式,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通過與對手沾連粘隨的方法,時時我順人背,造成對手動不敢動,自欲跌倒的尷尬的狀態。因為只以雙手與彼之雙手相接應粘連,而相互環繞旋轉,比較誰的知人能力最良,順化黏發的功夫最佳。故而以「推手」名之了;只因為雙方推手的法式,猶如太極圖式,故對雙方來說都是相互平等的,而在這相互都平等的條件下之對待中,卻能分出雙方攻防功夫藝境水平之高低了。故而將這種運動方式稱為:「太極推手」了。以這樣的觀點認識太極推手,自然可以知道,太極推手的運動法式並非是太極拳門的專利了,而是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的修鍊者共同享用的法式。如果你認為太極推手的練功活動,只有學太極拳的人才修鍊的話,那你自己就被排斥在太極推手的練功活動之外了。這乃是現代人修鍊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最大之忌諱。儘管在太極推手運動中的打輪法式,環繞旋轉的形式簡單易行而又不複雜。但是,其中蘊含的自身攻防機制的建立之規矩,動變法則之熟練的過程及制人而不被人所制的攻防技術、技巧、功夫等內容的含量,卻是非常豐富的,幾乎應有盡有。如果對一個初習拳者來說,太極推手的運動,也是一門系列方法,系統工程的躬身自厚的自修成才的專業之事業、之學問。就是有了明師的引導,實踐不間斷的修鍊,也得用個三到五年的時間,方可以成為一個行家裡手呢!關於太極推手的極佳藝境,前賢亦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至於中氣,能令敵人進不敢進,退不敢退,渾身無力,及其危難。足下如在圓石上站著不敢亂動,幾乎足不動即欲跌倒。此時雖不打敵,敵自心服。
《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氣於浩然之氣血氣辯》
此段論述,不單是針對太極推手而言的就是動手比武較技,只要接觸,就可以讓對手有如此尷尬的境地而認負了。故前賢說:「推手就是打手,打手就是推手,並非兩種功夫藝境也」。其在解釋中氣時說:
中氣者,太和之元氣。即《中庸》所謂不偏不倚而平常之理,宰乎不剛不柔,至當卻好之正氣!能用此氣以行於手(言手而全體皆在其中),天下未有窮之者。由上述之論可知,太極推手乃太和一氣流行者也,並非用手力推人者也。由此說明太極是一氣之說的一氣,乃中氣,即太和一氣爾。只因前賢將此太和一氣,名之曰太極了。故我有此之說法而用之,亦屬正常了。太極是一妙境宋代朱熹,在解釋中和之道時曾經說過「虛靈妙境」。中和之中,乃虛也;中和之和,乃靈也。故中和者,虛靈之境,自有空人之妙用,才名之曰:虛靈妙境。關於虛靈妙境的說法,在《太極拳經》中亦有言,其曰:用力日久,豁然貫通;日新不已,自臻神聖。渾然無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虛靈;豈知我心,祗守一敬!經訣之中已經說明:「妙手空空,助我虛靈」之藝境了,故將此意簡而言之,名為:虛靈妙境。由前面所論中氣之功能,亦可以知道虛靈妙境之藝境的奇妙之所在,乃太和一氣之功。而太和一氣,前賢名之曰:太極。故才有我之太極是一妙境的說法之運用。此亦是順理而成章的事情。故而才有孫祿堂先生的這段論述: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剔透,無一絲雜氣攙入其中。言之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合天道。與聖人並立,與太虛同體。
《孫祿堂武學大全增訂本》
但是,這一虛靈妙境的功夫藝境之說法,由來已久。又是如何修鍊而成的呢?只好再引前賢之論以證之,錄之如下:
天清咒一點天清,二點地靈,三點神光遍九重。三關四通,八達血脈流通。斗君臨吾上,罡將居正中,火龍潛吾下。先天祖炁入坎離,腹若雷鳴遍太虛,雷公電母居吾中黃宮,陰陽五行交互生。吾奉飛天大帝旨,敕速騰雲顯道靈。《渾元劍經?天清咒》
【注釋】①、天清咒, 天清,乃內功修鍊的「天得一以清」的簡說。「咒」,乃口訣、功法的別名。天清咒,就是修鍊內功天得一以清的口訣、功法。應在內功心法:無極天一生水樁法。功法修鍊,請觀讀拙著《功法卷?內功心法篇》。②、一點天清:先修鍊天一生水樁的功法,可使內清虛以築基。正所謂:以其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的精義。③、二點地靈:繼之修鍊地二生火樁功法,可使外形脫拙而通靈,而靈光生。正所謂:則乎地之一,融精於至寧的精義。④、三點神光遍九重:在繼之修鍊渾圓一氣樁功法,而入光明境,自得內外大光明境。而能德普三光,即目有青蒼之神光,能使敵生畏懼之心;身有紅光環繞之靈光,可戰亂敵;體有黃光繚繞之元光,可戰勁敵而耐久戰。正所謂:此於艮之一,養神於至靈。⑤、罡將者,內氣也。內氣修鍊時喻之為宰相,較技時喻之為大將。此正是:「習拳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功用到此,文兼武全將相身」之說法的精義。⑥、先天祖炁入坎離:就是「養氣妄言守,降心為不為」的系列內功法的修鍊內容。祖氣者,先天之元氣也。但是,中醫學說中將丹田之氣稱祖氣,胸中之氣稱宗氣,合而稱之「祖宗二氣」。
⑦、飛天大帝:就是「以天心為主,以元神為用」的體用一元的自己修鍊而成的無形法身道之體。此體本一不二,自然無對,故名大帝。就是從帝體太一而取之立義的。飛天者,因此道體具有放之則彌六合其大無外之景象,名之曰飛天。故爾將內氣,即無形法身道之體,名之曰:飛天大帝。這可從下面一句中的「騰雲顯道靈」之說法中,就可以知道了。
太極是一體修鍊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先以建體立本為根基,然後才能靈妙之以動以昭其用。因為:體非,無以立其大本;用非,無以徹其元功。然建體確分為三個步驟,而有三個體說的內容。這就是法分三修,遊歷三境的說法。法分三修內功法建健之體,即內氣;外功法建順之體,即外形;即內外功法合一的建法身的健順柔外剛中之攻防機體。遊歷三境形拳招熟的法身形之體此乃初步攻防成手功夫的體,乃以手法、身法、步法,三法合一而用的法身形之體。形拳者,後天之功。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能向機御變,極至而道成。故屬於有形的拳術攻防功夫。氣、意拳懂勁的法身德之體此乃氣、意拳懂勁的攻防成手功夫的德之體。即健順陰陽合德柔外剛中匹配如一的法身德之體,為攻防機體。此德之體以柔化剛發為法則,以柔用剛為攻防技術方法。已屬脫去有形入道的階段,乃修鍊而成的法身德之體。神拳神明的無形法身道之體此乃神拳神明的成手功夫的道之體。乃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則乎地之一,融精於至寧;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又以靈神,渾化清、寧而一之,更至於空靈。是統三才於一致,內外三寶合一,渾化歸一而成之。即「內外全無渣宰質,養成一片紫金霜」。正如拳家所言:理經三昧方才亮,靈鏡一片是玻璃。「一點天清,二點地靈,三點神光遍九重」之大成無形無象之藝境。就是自己無形法身道之體成的功成之藝境。即所謂的成功一也之藝境,述之如下:成功一也就是以天心為體,以元神為用的體用一元之至德全神的神拳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此乃真一不二的藝境,亦名無上境。而關於此無形法身道之體的論說,歷來聖賢皆有描述,將我根據拳法精義而整理總結的說法,錄之於下:放之則彌六合,其大無外,無所不容;卷之退藏於密,其小無內,無所其入;卷放得其時中,絲毫無差,無不切機。此段關於自己修鍊而成的無形法身道之體的描述,不就是太和一氣的寫照嗎?我只所以說太極是一體者,乃指此無形法身道之體而言的。這也是我對太極二字之運用的說法之一。太極是一法前賢即以太極二字立為拳種之名稱,有《太極拳經?歌訣》、又有《太極拳論》的問世。就足以說明是一太極之理法來論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鍊、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升華的全部內容的。這就有遵從太極之理的修鍊方法、規矩、準則、規律;有建德體的方法、規矩、準則、規律;有至道用的方法、規矩、準則、規律;有攻防藝境升華的方法、規矩、準則、規律。遵此者,是為太極拳的修鍊者。前面已將建體的內容談論清楚明白了。此處之論述至道用的內容,即攻防較技中的具體方法的內容。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乃直養自然先天的聽探、順化,及其相互為用的攻防能力,為無為而為神為為法。即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含形隨應至變,皆從他力取法。而太極拳法是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避實擊虛的曲化直發的技術方法之基礎上,又明確提出了以柔用剛的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避向擊背」的攻防之技術方法。而使得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最終得道圓滿的結果。至使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成為一門獨立的躬身自厚的自修成為文兼武全將相身之才的專門學科的學問。使得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閃展、騰挪、拿、打、踢、摔,一而貫之而統一了;使體用一元而同一;使攻守達到粘走一法而統一,攻即是守,守就是攻的真一不二之法。這使得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成為不二之學;實現了健身、技擊,功德藝境並行不悖的論斷;完善了「打拳原為保身之計」的設想。為了說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普遍提出的曲化直發之「避實擊虛」攻防技法和太極拳法中提出的「避向擊背」的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以柔用剛的攻防技術、方法的區別性;及避向擊背的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以柔用剛的攻防技術、方法的實質性、科學性、可行性、可證性,故我運用「太極是一法」的說法,將此攻防統一之技術方法就能充分的表達了出來。這就是太極是一法之說法中深刻之含義。太極者道也太極者道也,太極是「道」的代名詞,在這點上,太極和道是等同的概念。前面已經論述過了。又,太極的系列之理法,又是修鍊者從事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超凡入聖的道路。遵循太極之理法,就是遵循《易經》中的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等內容的天人合一學說之理法。也就是拳家所說的: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法分三修,遊歷三境,九個階段,成功一也的系列方法,系統工程的內容。這就足以說明太極之理法,就是修鍊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者所遵循的進階之道路。上述之太極的兩個道的內容,綜合的構成了我所說的太極者道也之深刻涵義了。這也是太極二字的運用之一法爾。小結上述所論的七條內容,全在點明太極之妙用:「大德敦化,萬物一太極;小德川流不息,物物各具一太極」之精義。這句話的引用,就表明我在拙著《易經卷?無極?太極篇》一文中,所闡述的內容,無非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之內容。而這些內容,又無不是太極之理法術功,形意體用之內容。故而我說:太極是一理,天道至理;太極是一氣,太和一氣;太極是一妙境,虛靈妙境;太極是一體,自己修鍊而成的無形法身之道體;太極是一法,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無為法;太極者道也,本道而修鍊自己無形法身道之體的道路也。這些論述不是全在點明太極理法之妙用嗎!故修鍊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人,只有遵從「太極」之理法而修鍊,才是修鍊的正道路途。舍此別無良途,此乃是我對「太極」二字種種運用之精義的理解,今日論述明白,以備習拳者用之以完善自己,最終功德圓滿。但是,這七條內容的論述,要相互穿插融會貫通而讀之,才能全部通透,以為己用。請問先生:我這樣的論述解析,可釋您之困惑否?答曰:聞聽先生談拳論道,口若懸河,出口成章。此中理、法、術、功,形、意、體、用之精義剖析的條理分明。真乃猶如醍醐灌頂,使我茅塞頓開,心中豁然明朗,困惑全消。今日領略了先生的以文觀法之智慧,以形鑒真之功夫能力。以我多年的修為及投明師訪高友的經歷之揣度,先生真乃當今之武林界拳家之明師也!通家也!曰:謝先生之厚愛!明師、通家之名,實不敢承受!吾只不過是一個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民間愛好者,只是比較的衷愛、虔誠而已!至於著書立說之舉,亦是因同道數年敦囑,旨在闡發眾前賢之精旨妙諦,乃述而不作之義;在我看來,亦只不過是當今以文會友的一種方式而已;實在的說,亦只是向同道作一下自己多年修鍊心得體會的彙報而已。我只遵守古訓:但開風氣不為師。通讀兩篇引文論述的內容精義,對於「太極學」中論述的精旨妙諦的認識、理解就會更為清楚明白、深刻細膩的多了!推薦閱讀:
※太極圖說註解序
※六十八勢武當太極拳
※武當趙堡太極拳精華二十式(上)——李峰
※【新提醒】太極拳的五行步法
※陳式太極拳新架子與趙堡太極源流考(全) - 天下武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