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學八卦掌應該怎樣練?/張鐵生

初學八卦掌應該怎樣練?/張鐵生

【來自】:

少林德勇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iyong128

  

    蒙《武魂》雜誌社常學剛先生之約,讓我寫一篇文章談談師父白玉才先生所傳授的程式八卦掌之特點。細細想來,師父功法並無太多的自我創新,不過是將前輩們傳給他的東西,盡自己最大努力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並悉心地向自己的徒弟、徒孫們傳授而已。不過,在傳統真功面臨傳承危機的今天,能夠做到這一點已是難能可貴。那麼,師父所傳前輩掌法的特點是什麼,八卦掌的基本功法和基本掌法應該怎樣練?對於初學者來說,更要弄個明白。

一、前輩功法特點

    八卦掌是一種剛柔相濟,動靜相兼,以擰旋走轉,直步橫行為主要練功方式的內功拳術。歸納起來:「意境博大、動靜圓活、輾轉起伏、綿長不斷」是前輩的掌式風格;而「靜心為本、松長為宗,要練出粘長多變的勁力」是我師爺王文魁生前所身體力行的練功要義。具體方法:走圈為主,坐功和站樁為輔,此為練「功法」;「單雙順」是掌式的基礎,以「八大形」為主的眾多掌式套路是掌法的演變,此為練「拳法」。功助拳,拳生功,二者相溶。前輩掌法還有另一個顯著特點:傳授每個掌式、套路,甚至每招每式,都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一個相同的掌式或套路,根據由淺入深的原則,每個階段的動作不同,練法也不同。從大的方面說,有「定、活、變」三種練法;從小的方面說,每一個掌式動作,在某人當下的訓練階段應該出什麼樣的力,身心四肢應該達到什麼功夫,都有每個階段相應的動作要求。因此,這裡最要緊的是:一招一式都要「到位」。何為「到位」?就是按照本階段的功法要求把每個動作從起始到終點都一絲不苟做到家。老師告訴你應該怎樣練、動作路線和動作協調性、形體內外應該達到什麼程度、每一個細節的體現及前後順序,你都不能含糊,非「叫真兒」不可。淺、深層次的各種練法都層層到位之後,功夫也就出來了。相同的掌式,在不同的階段練法上,有時雖然只有微小的變化,其動作難度卻相差極遠。假如你忽略了它們,真功夫也就擦肩而過,也許一輩子無緣了。因此,動作「到位」就是每一個動作的功法標準。它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也不是技擊上的死招數,純為練出傳統功夫。

    這裡舉個例子:如「仆腿游身」一式,很多人的練法是在仆步下式之後,側轉身後腿用力一蹬,使身子順其勢往前一悠而起。而王文魁師爺傳授的練法,除了仆步應達到一般的標準之外,還要求下式後同一側之肘窩須能夠著下蹲腿之膝蓋,並且不可用後腿蹬力起身,而是在高度不變的情況下身子順著前手伸出的方向不斷勁地往前平移,一直到順著往前平移的一股長長的綿勁兒自動起身為止。前後兩種練法表面上差不太多,其功力程度卻相差甚遠。前者難度不大,後者不得真傳就練不出來。至於「凝神、提頂、擰旋」等功法要領以及「翻身、鑽身、返身」等掌式要求,其中的奧妙更難以言表。

    還有以前曾提到過的「走圈時兩腳要里直外扣,里腳直邁落步腳尖不能往圈裡瞥,且腳掌平落地面成負重腿後要使重心落在腳心不可往腳外側歪斜」;更有「程式單換掌在大幅轉腰之時,除了腰動之外,兩腿要相互夾住不動,兩胯也要面向圈線不動」;這樣一些看來不大顯眼、可有可無的掌式要求,卻是你功夫深與淺的試金石,如果沒有找到身體中正,腰胯不能相對鬆開,你就別想做好。即都做不好,我們的傳統功夫又從何而來?多少年來,傳統八卦掌的許多掌式練法由於動作和身法難度較高,沒見誰在比賽場和表演場上使用過。這是因為,如今套路比賽的評分辦法與傳統八卦掌功法並不完全合拍;賽場上多注重外形的美觀與協調,但傳統內家拳每個動作內在的功夫深淺與難度高低,在許多時候不能通過裁判評分被相應地反映出來;傳統的高難度動作在分數上不一定佔有優勢,技擊內涵也派不上用場;久而久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追求傳統功夫的積極性。別說有人不知道什麼是原始練法,就是知道的人也不去「瞎費勁」了。殊不知,正是這些社會的、個人的種種原因,使傳統功夫正在不覺之中緩緩流失。有人曾抱怨傳統武功沒有技擊作用,其實不能怪前輩功法,全是我們自己的錯。

 

二、走圈轉掌為什麼?

    以上說的這些功法特點和功夫細節,貫穿於所有的掌式與套路,初學者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還練不好這些「細節」,卻不可不知:這裡重要的是「認真」二字。那麼,八卦掌等內家拳到底練什麼樣的功夫?再次說說自己的體會。

    傳統武功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養生,二是技擊。如果練八卦掌單是為了今天的套路表演和套路比賽,走圈的用處不大。但是,養生和技擊卻離不開它。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有興拜讀了《武魂》雜誌2008年第7期鄧凱先生的文章「中國傳統內家拳揭秘」,文中的主要觀點我表示認同,並且感謝作者對於內家拳原理的智慧分析,它使我文章的思路也更為清晰。我也認為,內家拳的共同特點是:「以修心為主,練後天返先天」。它是通過人後天的心身修鍊,達到返回「先天自然、整體的運動協調」之目的。這種「協調」是心與身的交融,任何後天的現代體育運動方式皆不能與之相比。

    如果將這兩種運動方式的「協調」,都比作「龐大交響樂隊所奏出的和諧之曲」:那麼,前者的樂隊指揮是與天地相通的「心」(也可說是潛意識層面的「元神」);她通過對「元氣」的凝聚,連接寰宇,統攝全身,與身體各個部位作為成員所組成的「樂隊」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有「千手觀音」之能;也就是說,人身體各個關節、筋脈的僵滯和氣血阻礙已被較深的功力所相對打通。在這個樂隊中,所有的「大提琴、小提琴」,還有其它「吹奏樂器」,都被掌握和操作在「千手觀音」的一雙雙巧手中,大家渾然一體,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牽一枝而百枝搖,演奏出完美無暇的和諧之音,是自然和本能的流露,是自發與精確的反映,地造天成。而後者的樂隊指揮只是人類頭腦中顯意識層面的東西,其樂隊成員雖然也是身體四肢的各個部位,但它們都具有相對的「散漫性」和行動滯後性;也就是說,身體的各個部位已被後天生活弄得關節相對僵滯、筋脈相對欠通,沒有了先天自然之靈。猶如真實生活里的交響樂團,每人演奏一件樂器,雖然大家都在認真聽指揮並儘力使出高超的技藝,也難免有時會產生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此外,在力量、速度、靈活應變等方面:前者以「貫通全身的整勁兒和粘長不斷之力」、「恰到好處的變化之快」、「松靜致遠的輕靈與圓融」等顯著特點,也明顯區別於後者的後天運動之法。

    在這裡,前者就是內家拳「心與身」時時刻刻同一而動的「無為」之功,雖然我們(包括本人)現在尚未練出這樣的高功夫,但其中道理應該明白,路也要走對。而後者所代表的現代體育運動方式,雖然也有它們自身的特點和優點,但沒有注重「蓄神靜氣」、「動靜一體」、「返回先天之能」等方面的訓練,僅是著重強化後天的力量、速度與靈活性,即使訓練手段再科學、再先進,等到人年歲大了,也會漸入「強弩之末」的境地。相反,中國內家拳可以做到學到老、練到老,技藝永遠在提高。因為,內家拳練的是「巧勁兒」,以小打大,以弱勝強。遺憾的是,在某些方面現代競技武術與傳統武功的區別也在這裡。如果我們民間的習武人只是用後天練法去練傳統功夫,豈非本末倒置?

    還記得,我的孩子很小時候,曾有兩次頭衝下從床上掉下來的經歷,每一次都把大人們嚇壞了!可誰知,小傢伙在落地的一瞬間身子一骨碌就化險為夷,頭和身子都沒有受傷。可見,孩童的心靈最為清澈見底,而關節、筋肉更為柔軟放鬆,遇到此類危險自會有自然、本能的反應。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磨礪,人身體的先天之能也會伴隨雜念橫生、關節和筋脈的不斷僵滯而逐漸消減。全身各個部位的骨節、關節沒有了先天的柔軟與圓活;尤其是雙膀和腰胯,最易僵滯而且最不易鬆開,而人體頸椎、脊椎更是最易受傷和生病的部位。與此同時,人體免疫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下降。久而久之,人體筋脈的氣血流通相對受阻,必然使健康受到或近或遠的極大影響。這時,現代後天的體育運動形式當然也能幫助我們增進健康,但在某些地方有它們的局限性:一是許多運動形式體能消耗大,對體弱、高齡人群或慢性病患者不適宜。二是它們重點培養的還是身體局部的斷力、爆發力和靈活性,對於培養人身體的先天協調與輕靈、鬆開僵滯的關節、培養粘長之力、打通氣血、疏通筋脈,與內家拳無法相比。三是它們雖然也提倡精神力量引領體育運動,但在動作過程中與傳統武功的「動靜一體」—在肢體活動中以「凝神靜氣」來統領和發動肢體動作,不可同日而語。在上述這些地方,中國內家拳的自身特點彌補了現代後天體育運動形式之不足,她們是最為巧妙的「放鬆」的藝術,中華傳統哲學和中醫學的道理也就是這些拳術的理論基礎。

    前輩們曾說:內家拳形式簡單易學,不過是將人們不思而知、不學而能,平常所運用的普通動作形式入於規矩之中,達到最終四肢動作不散亂的結果。至此則諸種動作無不合道理,亦有一動一靜、一言一默之妙用及奧妙不測之神氣,而得「中和之道」。這個「中和之道」就是我們傳統文化所說的「陰陽相合、不偏不倚」之對立統一規律。天地中萬事萬物皆分陰陽,缺一不可。例如,天為陽地為陰、進為陽退為陰。又如,無內則無外、無黑則無白、無動則無靜、無手心則無手背,任何事物皆因陰陽對立而形成,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與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依存或相互轉化,陰(靜)至極而生陽,陽(動)至極而生陰;兩者在運動中尋找著相對之平衡。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家說:「色(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不異空,空(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是宇宙規律,萬物從道中來,從空中來,無中生有;聚則成物,散則成氣。這個「氣」字,不僅指空氣,它是物質世界的來源,也是人生命的動力:「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在陰陽學說之下,傳統文化還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學說,用這五種物質各自所特有的氣的運動趨勢和他們相互間的生克制化規律來解析和認識宇宙萬物的生存、發展、變化。在中醫學裡,又將五行分別歸屬於肝、心、脾、肺、腎等五臟;用五行生剋制化和相乘相侮來分析、說明臟腑經絡生理功能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臟腑經絡病變的相互影響。而周易八卦和中庸之道更是儒家用以解釋萬事萬物規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的八個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的種種變化,來推測自然和社會的演變;以「中庸」思想讓人們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在生活實踐中時時按「中」的標準去做,追求「公正、適當」,反對極端和「騎牆」,注重事物的平衡與中和。周易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天之乘勢,無微而不往;地之承接,萬有之「引力」。在宇宙生生不息的發展變化中,更有其恆古不變的運動規律。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人作為萬物之靈所應遵循的傳統法則就是:「內求松靜以合於外,一切順其自然」。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也是小宇宙。產生於中華民族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實踐中的傳統武功,就是在這樣的傳統文化氛圍里逐漸地成長、完善起來。

     傳統哲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八卦及其由此而演變出來的六十四卦可以用來比擬人身體內外萬事萬物。對於初學者來說,雖然不必了解過多,卻應知道「水有源,木有根」。如果把人的身體與天地自然相比:山川即是人的骨骼和筋肉,森林植被是人的皮毛和肺,河流是血管,道路是經絡,風和雨即是人們用以吐故納新的空氣與水。還有,大自然有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因此,人生是否健康長壽與自然、社會是否和諧昌盛同出一理。空氣、陽光、雨露,滋潤大地萬物,無微而不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因此,我們的「拳諺」上說,「呼吸綿綿(吸弧溜臀),氣潛丹田」。呼吸要慢、長、深、勻、細,身架要中正,這就是「風調雨順,山川穩固」;如果練功時氣粗意僵、身偏力滯,那就是「颶風暴雨,山河搖動」,定然傷害身體。丹田是藏「氣」之所,「氣」為血之帥,更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元氣充盈則經絡、血管就能暢通無阻。否則,丹田元氣不足,就會「河流阻塞,道路不通」,使生命各系統無法正常運行。我們練功,就是要通過各種形體動作達到以形引氣、聚氣、養氣的目的。因此,如同莊稼需要「和風細雨」,萬物需要「和諧共存」一樣,我們不但要保持拳架「不偏不倚」,還需逐漸做到:「呼吸與動作合為一體,呼吸就是動作開合」。不然,兩者永遠是「各行其事」,不但運動中的肢體會「營養不良」,還會氣息運行不周,無法達于丹田。

    愛因斯坦曾說:「所有物質都是等待釋放的能量,所有能量都是已經釋放了的物質」。中國傳統文化認為,「氣」是萬物之源,是一切物質最細微、最微化、最精微的基礎形態。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在一定條件下卻可以發生轉化,所謂「空化為有」。這樣,我們除了通過飲食攝取營養之外,還可通過練功獲得「氣補」。這裡的「氣」就不僅僅是「氧氣」這個簡單的涵義。拳論中有「氣出百孔」,就像森林植被能夠凈化空氣一樣,全身的汗毛眼也能參與「呼吸」。這就是「有吐納之意,無呼吸之念」:忘掉鼻子呼吸,只有「意念松長、動作開合;百會入、百孔出」,所謂「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沒有呼吸」而卻「吐納自如」呢?全在一個「松」字。練功之時,動作的收、放、開、合隨著意念的松、靜、長、遠而連綿不斷地運行,除了鼻子呼吸之外,也就打開了全身汗毛孔和相應穴位,天下之氣隨之而入,充而盈之。「松」既是吸也是呼,綿綿長長,周而復始。傳統文化講究:從大處入手、從整體著眼。既然一切「有」皆從「空」中而來,我們練功的目的就是給「空」提供能夠轉化為「有」的條件:從淺層次的吐故納新開始,通過一個「松」字吸收「氣」的能量,再逐步向高深層次追求。正如前輩所說:「若呼吸練至下行,直達丹田,久而久之,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火氣不至炎上,呼吸自然,不至中途而返。如此方謂之內外、上下相溶,氣自和順」,進而達到「與天地融合、天人合一」的大境界,時時與宇宙能量溝通。當然,我們許多人(包括我本人)由於種種條件所限,也許最終並沒能達到如此高深的功夫,但如今的路標在哪裡卻應該清楚。

    這裡,若想求得「松」,必先求得「靜」。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腦子最容易理解而身體最難於明白的兩個字;真的讓身體懂得了它們的真實涵義,也就掌握了拳法入門的鑰匙。另外,「松」與「緊」也是一對矛盾,宇宙無限大,「松」是絕對的;而「緊」是相對的、瞬間的。在一定條件和範圍之下,「松」到了家,「緊」也就來了。因此,我們內家拳就是一門探究「松」的藝術,一切能量、力量、內氣、內勁兒,都是通過若干層次的「松」的功夫,循序漸進地一點點獲取而來,所謂:松中求整,松而不散,松透力即出。而「靜」又是「松」的起始點,心不靜即無定力,身必散亂,力無源頭,所謂:心定才神安,神寧氣方行。初練者應首先做到:將「杯中的水倒空」,放下一切往日的執著、雜念,學會「以一念代萬念」之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著熟而漸至懂勁兒「、「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凈無為之本原)」,逐步向深層次功夫進發。

    再說人之三寶「精氣神」,貴如「日月星」。根據中醫理論:「精」是維持生命的基本元素;「氣」是維持生命的物質能量;「神」是生命主宰和生命活動的一種體現。三者不可分,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精足氣旺,氣充神旺,神旺精足。此三者是人先天之本真,初生具備,後天不修,乃所寂滅,本真耗散,百病懼生。而三者之中,「氣」是能量,也是「精、神」二者的中間橋樑,因此我們內家拳專門去練「吐納養氣之功」,即所謂「善養浩然之氣」;許多中國人也懂得養生須保養自己的「精氣神」。正如前文所提到過的,內家拳講究「心與身「同一而動:「形神合一、動靜合一、神氣合一」;與西方人只注重身體與精神各個局部獨立訓練的「後天之法」明顯不同。我們就是要通過「凝神靜氣」的功夫,松長全身的筋骨、鬆開僵化的關節、舒緩全身的肌肉,給氣血流通開闊渠道,使人的心態和體態兩方面都能相對正常地運行。與此同時,由於全身尤其是肩、胯的關節在「凝神」之中逐漸鬆開,日久不但力隨氣通,且能使其靈活應變,運勁自如,也就增長了內家拳的功力。這就是「神、意、氣、力同源」。既然內家拳注重「靜心為主,其它為次」,那麼,形體動作又怎樣去配合呢?

    人如果學嬰兒之爬行,可將其身體比為一座房屋,脊柱為房梁,兩肩、兩胯為房柁,四肢有如承擔重力之四柱。那麼,身體的每一個重力支撐點(包括肢體各個關節),都因「矛盾對立統一」而形成。如房子的立柱,上連屋頂,下撐地面,上下兩點之間力的方向相反,互為依託。同樣道理:人的四肢不管是支撐身體重量或是出拳、起腳,胳膊和腿的每對關節之間力的傳遞也是如此。有如大炮在打出炮彈的同時,炮身一定會產生一個後坐力一樣,前後兩力皆是陰陽對立,互生互存。同時,房梁也要保持正直,就是頭、頸椎、脊椎、尾骨要一線貫穿,不可歪斜。否則,房就東倒西歪散了架。還有,內家拳這座特殊的「房子」,結構上應是一個整體,斷其一隅不至於倒塌,「牽其一枝而百枝搖動」;也就是說,這是一座會「運動、變化」的「房子」。運動當中,其「神意與身體重心」始終處於獨立狀態,四肢動作不會影響其自身平衡,對方來力我「吸而化之」,我方去力重心自己掌握,並且漸漸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回應。

    人站立的時候,可將其身體看作一個「骨骼架子(衣服架子)」,豎起來的頸椎、脊椎、尾骨連成一體,頭頸下面掛滿了肩、胯、四肢、五臟和全身筋肉,就像衣服輕輕地、實實地、沒有一點人為褶皺地落在衣架上一樣。此時,為了增強其承重的力量,頸椎和脊椎的任何兩個骨節之間都必須保持「兩力支撐」。這樣,才能使「骨架」中正,上下一條線,上為天牽著頭,下為地拽著腳,懸掛著的任何「零件」皆不可與地心引力相抗衡。如此,五臟六腑皆歸了位,就能各司其職,更好地「工作」,身體如何不康健呢?假如此時頸椎或脊椎的某兩個骨節之間缺少了支撐(對拉)之力,就會使椎間盤受到擠壓,久而久之還會使之受損、變形,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這樣豎起的椎骨一定缺少上下中正,因此會使氣血受阻而影響力的貫通。這個「同時存在的兩個對撐的力「,形式上出於筋肉、韌帶的張力,內里卻是一股似有似無的精神力量在支配,拳法中應是無處不在:小者是所有的骨節、關節之處,大者是天與地、頭與肩、腰與胯、肩與膀、胯與膝等幾個最要緊的地方。此中,人與天地同是一體。假如不能在「上拉」的同時,還有一個「下拽的勁兒」,兩者未成一統,先後有別,就不能使「松落」之意落於地心,無法做到拳諺所說「順項提頂,松肩墜肘,實腹暢胸」,更不能使「心火降,腎水升,氣貫丹田」。至於「溜臀吸胯,掩襠提肛」兩句要訣,沒有全身的「頂懸、對撐和松落到家」也是枉然。

    內家拳之一的八卦掌不講究處處使用小的意念,但卻應有大的意境。初練時可以想像:天上一根無形的線索吊起頭頂百會穴,看住起點順流而下,嘩啦一下,頭、頸、肩、身一節節墜下來,身體就能時時刻刻保持中正。此處最關鍵的地方就是「頭」,看住起點就是要把頭「定」住。筆者曾將「頂頭懸」比作「千鈞墜(從上往下說)」、「千斤頂(從下往上說)」正是為了彰顯「頭」的「提綱挈領」作用。如果單說頭,百會是起點;如說到全身,頭是起點。無起點,則無落點。人身體的某個局部正是全身的一個縮影。「頭」中正之後,頸椎、脊椎連成一線,節節松沉貫通,松腰斂臀托起小腹,尾閭也中正,自然溜臀、吸胯、提肛,再加上舌柢上齶,接通了任督二脈的氣路,前輩所說「吸地氣於湧泉,降天之清氣於百會、勞宮,皆歸丹田」,意將至矣。當然,這是一個從有意念到無意念的過程,要漸漸從「有為」做到「無為」。而所有這一切,何為動力?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松」字。松靜相生,靜極而動。功夫到了一定階段,練功時就不用什麼意念了,一舉一動自然符合拳理。

    內家拳先得內氣,後得內勁兒。所謂得內氣,就是通過練功將後天之氣補充先天之耗損,使丹田氣相對充盈,強化其運行,使血脈通暢,祛除百病。若是健身,得內氣足矣。若想各方面(包括技擊)獲得更大的成就,則功夫還要進一層:松沉(松落)的功夫要練到家,把「返力」練出來。何為「返力」?就是「對立統一的那股松長的勁兒」松落到家之後,物極必反,陰陽轉化,自動出來的一股「真勁兒」。此時,這一點點兒「真勁兒」能帶動起所有的肢體動作,功夫到了這個「換勁兒」的階段,內勁也該一點點上身了。所謂「內勁兒」不是肌肉緊崩出來的,它是一種松而不散的整勁兒、粘長不斷的活勁兒、剛柔相濟的變勁兒;完全是一個「松」字練到家的結果。所謂「到家」就是沒完沒了,永不斷勁兒。走圈、站樁時綿綿長長;打拳時也如此:前一個式子做到家,後一個式子才會自動出來。

    從肢體結構來說,「松長之意」鬆開了相關部位關節的筋肉、韌帶,強化了「對立統一」,「炮彈射出炮身不動」,使對撐的兩骨節間隙拉長,久練久熟,逐漸緩解了原先因後天勞損所形成的筋脈錯位、粘連以及肌肉僵滯、氣血不通、活動障礙;同時也緩解了原先因關節筋肉僵滯、骨節之間相對錯位而導致的「力傳遞」受阻之狀態,使練功者在出拳、出腳時胳膊或腿的每一對關節的連接都是「對立、直線」,力出無限,沒有彎路和阻礙。「靜心和松沉」即是這股「或綿長或剛勇」勁兒的源頭。換句話說,「靜心松透力出」:練意不練氣和力,功夫皆由松靜出,鬆開全身的關節、筋肉,以形引氣達丹田,如前輩所說「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使經絡、血脈暢通,凝神靜氣,松而不散,久而久之其「真勁兒」自出矣。到此,距離我師爺王文魁先生「拈長多變的勁力」也就不遠了。前輩還教導我們:「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筆者認為,以上這些皆是內家拳之精神所在。初學者應該明白這些拳法道理,卻不可急於求成,只有日積月累、踏踏實實、循序漸進才能成功。

    總而言之,內家拳以修練心性、涵養德行為宗旨,溶養生蓄能、防身技擊為一體,練後天補返先天,松靜為源,以形引氣,遵循「中和之道、陰陽轉換、對立統一」,頭領精神,身意中正,對撐天地,肢掛於體,氣以直養,力以綿長,開關節松膀胯,神安氣聚力到。它與中醫理論同源,用中華傳統哲理完全可以解釋清楚,但在現階段僅僅用現代科學簡單的「力學、慣性」概念,還不能把內家拳「變化莫測、連綿不斷」的內勁兒說明白,因為人不是機器。更何況「氣與經絡」到底是什麼,還有待科學進一步的發展和不斷的探究;我們祖先文化在某些地方真的處於領先的地位。我想,中西文化之間的不斷理解、認同和取長補短,也許就是將來解決所有未知問題的出路所在。

 

三、中國內家拳與「西洋兄弟」之比較

    曾有人問:傳統武功是否耗時間、長功慢呢?其實也不然,我們練功如果拿出世界冠軍鄧亞萍練乒乓球的一半勁頭來,難道不能得個全國冠軍嗎?拳友們都有體會:對於業餘練功來說,許多人確實是時間少、條件差、未得真傳,因此打「持久戰」是不得已而為之。可是,年輕人如果求得明師,練功得法,並有一定的時間保障,就一定會又快又好地練出功夫,中華傳統武功不但不比任何體育運動形式長功慢,其拳理功法反而更顯得科學、合理。

    拿西洋拳法與中國內家拳來比較:前者只是一種運動形式,後者卻是一種練功方法;前者是「健身」,後者是「養生」;前者練的是肌肉的收放之力,後者練的是神意的無限松長;前者有動無靜,後者動靜相兼;前者練拳「氣浮於上」,後者練拳「氣貫丹田」;前者心火過剛太燥,後者心安氣自和順;前者身步移動蹦蹦跳跳,後者步隨身換重心平穩;前者練拳極易用力過度而傷身,後者練功講求「順其自然」而無害;前者訓練過強過硬、好勇鬥狠,後者追求「放下心來、心無掛礙」;前者以訓練肌肉有力骨骼強壯為主,後者以靜心培補元氣內外兼修為要;前者訓練力量加速度但只是身體局部之力,後者追求巧力與變化並都是全身整體之為;前者出拳力僅在臂肘膀腰未與地面時時貫穿,後者發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前者出拳打到盡頭方可回收,後者出手打停隨意應變自如;前者出拳更快更強更准,後者出手小打大弱勝強;前者出拳多為斷勁兒勢大力猛且連續擊打拳拳緊逼,後者出手前後之勁兒連綿不斷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前者剛之愈剛,後者剛中寓柔;前者練拳「努氣努力」不為過,後者練功「意在精神不在氣」;前者訓練高強度高消耗,後者練功補神聚氣蓄能;前者訓練重在挖掘人體潛力,後者練功重在提高人體能量;前者練拳「氣血上涌」,後者練功「心平氣和」;前者訓練「拼盡全力」,後者練功「松中求整」;前者注重「短快狠」,後者注重「拈長變」:前者追「勇猛」,後者求「中和」;前者瞬間出重拳往往牽動身體重心,後者時時發勁力平穩來自「對立統一」;前者出拳一個「硬」字讓你倒地不起,後者出手一個「隨」字讓你「欲走不能」;前者訓練重在強化力量速度,後者練功重在順應「陰陽變換」;前者年老體弱的「望而生畏」,後者男女養生者「老少咸宜」.

    前者練「力」,後者練「神」;前者練「體」,後者修「心」;前者筋肉越練越緊,後者肌肉鬆緩若一;前者千斤之力臂中求,後者全身力集某一點;前者練「奮勇持強」,後者練「自然松靜」;前者蹦蹦跳跳難免重心上浮與地面少「聯繫」,後者返勁輕盈全憑「對立統一」與地面無壓力;前者說生命在於「運動」,後者講生命在於「平衡」;前者體能訓練消耗大,後者練功蓄能成一體;前者年老體衰技藝沒,後者功深年長藝更高;前者「勢大」為宗,後者「自然」為本;前者強化局部易受傷,後者均衡整體延壽命;前者年老練不了,後者年高也能行;前者多挖潛力損健康,後者靜心蓄能不老春;前者練拳乃重體力運動,後者練功比散步還「輕鬆」;前者文化內涵少,後者背靠「儒釋道」;前者練身不注重練「心」,後者「心與身合而同一」;前者動拳頭動步子多是局部動作,後者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前者內外難得相顧,後者內外動靜合一;前者出拳快速有力拳與拳之間獨立運作少有後坐力,後者發力無限長遠前後無間斷對立之勁兒通徹腳底;前者往往力出前後勁斷離,後者處處發力前後勁「對撐」;前者局部每每掀起突擊力,後者全身時時處處「矛盾力」;前者爆發力前後之間力有停頓,後者爆發力不分先後綿長無間;前者以快猛見長,後者以粘長為快;前者多勇敢和毅力少修養心性,後者使暴燥變仁義柔弱變剛強;前者練得勢不讓人頑強勇猛,後者求「寬厚又仁慈藝德服人」;前者憑藉先天優勢後天強勢,後者依仗「中和之氣平衡之理」;前者憑氣壯腰可助臂力,後者「腰為車軸氣為車輪」;前者收放分離,後者「收放一體」;前者追求力大靈活,後者講求內外三合;前者可以硬頂硬碰,後者不可「雙重」之病.

    前者躲閃移位方能乘機進攻,後者立身中正乃可得機得勢;前者身與腰腿難得合為一氣,後者身子散亂即從腰腿醫之;前者以力服人以快贏人難免神傷氣息粗意不沉,後者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直貫丹田頂頭懸提精神;前者練拳不求鬆開四肢根稍;後者練功最求松透膀腰胯根;前者氣息量大呼吸與動作非一體,後者意落地心呼吸就是動作開合;前者健身以「強」為宗以力為本強化身體素質未必同時靜心蓄能,後者養生以形引氣順其自然疏通經絡進而凝神靜氣循道修行;前者注重身強力壯肌肉發達勇武精神英勇氣概,後者追求「性命雙修」康健身體改變氣質開發心靈;前者為高強度訓練與日常生活截然分開,後者乃放鬆之藝術練功與生活渾然一體;前者頻使拙力練的就是提高後天抗強力之力,後者順應自然時時處處不與地球引力相抗衡……

    以上也許還有很多,不再贅述。總歸無論從前後兩者修鍊的哪個層面和層次來比較,後者似乎都要高出前者一籌。可如今中華武功在健身和技擊上卻總是處於落後和尷尬的境地;比起我們的祖宗和前輩,今天中華功夫的整體水平明顯在下降,甚至不可同日而語;綜觀各地的公園、學校、體院、運動隊,多數人練的太極拳、八卦掌都沒有了「行氣」的內涵;這樣一來,其柔美不如體操,其剛健不如拳擊和跆拳道,技擊功能也打了折扣,有其名而無其實,這也是不容置疑的現狀。作為年輕的中華武功愛好者,如何趁著少數有真功的老前輩們還健在的時候,趕緊把真東西學過來,正是你們的當務之急,也是我們這些業餘老武迷們的熱切期望。

 

四、走圈轉掌為什麼?

     太極、形意、八卦三大內家拳,除了具有相同的拳法理論和風格特點之外,也有它們各自所獨有的特色,而所謂「特色」即是與其它拳法在身形動作和訓練方式上或大或小的「區別」。

     在太極八卦圖上,形意拳走的是兩個「魚眼」,講究「斜插直入、剛中寓巧的整體爆發力」;太極拳走的是黑、白兩個陰陽魚中間的那條曲線,講求一個「化」字:「不離不即,不丟不頂,引進落空」;而八卦掌走的是兩個陰陽魚外面的圈線,講的是「剛柔相濟」,注重一個「變」字:「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忽剛忽柔,變化莫測,無有定形」。因此,八卦掌腰的轉動幅度要大,身形的鑽翻搖返、俯仰游縱、高低轉換以及「橫勁兒」的使用頻率要多,走中發力、以斜打正、步法左右掰扣的特點要突出,它主要練的是「身法和步法」。這就是八卦掌與其它內家拳法在訓練身形動作上的區別。

    「走中發力、轉身換步和橫勁兒的使用」靠的是行走中腰胯抻開之後腰的粘力和旋力,而「直步橫行」是八卦掌用以鬆開腰胯,提高腰部平行旋轉幅度,進而增強「橫力」的最好訓練手段。在八卦圖上,乾(西北)、坎(正北)、艮(東北)、震(正東)、巽(東南)、離(正南)、坤(西南)、兌(正西)八方成圓;在拳法中,按照這個道理繞點走圓、左右循環、擰旋走轉正是八卦掌最便捷的訓練「直步橫行與步法轉換」之法。換句話說,為了松膀子、抻腰胯、開筋骨、長粘力和訓練「移步換形、脫身換影」之能,最好的練功方法就是走圈。站樁和坐功在所有的拳法門派中(包括八卦掌)幾乎都有;而動靜相兼的走樁(走圈)之功,卻是八卦門最獨到的基本功。八卦掌身法和步法的功夫就是轉圈「轉」出來的,走圈功就是八卦掌的特徵。這就是八卦掌與其它內家拳法在訓練方式方法上的區別。

    聽說,早年一位八卦掌老前輩幹活兒時也不忘練功,每天都是馬步站樁端著大笸籮搖煤球,當他去另一頭兒倒煤球時,總是上身側轉,將盛得滿滿的大笸籮端在身後,雙腳直邁前行,日復一日地練出了功夫。可見練八卦也可以直著走,但終歸還要練出「直步橫行」的功夫,即:兩胯、兩腿沖向前方行進,而上半身卻在腰的帶動下轉向了身側。所以,轉圈功正是練這種功夫的最好方法。據前輩們講,八卦掌最初就只有轉圈和單換掌,後來的許多掌式套路都是二、三代先師們為了方便教授學生才創編出來,因此繼承傳統除了最主要的掌式身法之外,最不能丟的就是轉圈功。

     從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的拳法口訣中可以看出,「順項提頂,松肩墜肘,緊背空胸,溜臀收肛,氣潛丹田」等項,都是三家共有的內容,而「合肘掩心出抱力,斜身擰腰中平轉」,卻是八卦掌特有的「要求」。關鍵在於:走圈功正是練出以上所有這些「功夫」的「方便法門」。也就是說,在一圈又一圈的走轉功法中,同時具備著「動」與「靜」兩個功法「要素」:一面是雙腳輪換著被軀體「提拉」起來再往前送出去;另一面卻是在「凝神靜氣」之中,雙手找出「合勁兒」置於胸前「定」住不動,並隨著上半身轉向身側。兩個「要素」截然分明,卻渾然一體。走轉掌之時,兩手蓄力如擰繩,身如螺旋,要練出「橫勁兒」,走中發力,側面進擊。走圈練好了,還能做到行走之中或者生活當中:一舉一動、隨時隨地「收穀道(提肛)」,使丹田氣足,功力深厚。這也是八卦掌的特點之一。

    「提肛」是功夫,強行必致病,須與「頂懸」之功結合才能自然做到。走圈可以增強周身的氣血運行,速度可快可慢,須順其自然,早練氣,晚練神,「快」練身步,「慢」練功夫,又可「抻筋拔骨」。從大處說,走圈如同月亮饒地球:身體繞樹走是「公轉」,上半身往圓心及身後旋是「自轉」;從小處說,走圈時身體就像「一盤石磨」:胯以下是不動的磨盤,腰以上是轉動的磨盤,擰旋走轉當中,兩胯面向圈線不動,而腰卻是帶著上身與雙臂始終往圓心旋轉不停。走圈當中,無論步子快慢,都要像「行雲流水」,身子不可高低起伏;還須時時保持身體「中正」:頭懸於天,身子懸於頸項,四肢懸於軀幹,身體每一個關節處都鬆開「掛」住了,這即是貫穿全身的陰陽對立統一。此時,方能保證「斜身擰腰」時身體不偏。

    況且,只有在這種「功夫狀態」下,前文所說的「內家拳所共有以及八卦掌所獨有的功夫要求」,才能隨著功夫的進展自然而然地練出來。關鍵是看住這個「勁兒」別讓它跑了。否則,「掛勁兒」丟失,「頂頭懸」就沒了,重心不穩,拳架沒了「中正」,所有關節的「陰陽對立」也沒有了;全身一盤散沙,「松肩墜肘、函胸拔背、溜臀收肛,氣沉丹田」全都談不上。還有,所謂「斜身擰腰」也不是腰使勁兒硬往裡擰,而是依靠「頂懸」之勁兒將腰胯相對鬆開,使上半身在上下方向(頭與腳)和前後方向(伸出之雙掌與不動之身)同時具有的「對立統一」推動下自動帶著雙臂往圓心旋轉。因此,說是「檸腰」其實是「松腰」,「擰」的動作不是用勁兒去擰,而是「掛勁兒」找到之後腰就鬆開了,自然可以流轉出一股「旋腰的勁兒」。反過來,沒有了「頂懸」腰也松不開,此時你如果還想使勁兒去擰腰,必然是脊柱不正、呼吸不暢、氣血受阻,日久成病。

    說起來,不單是擰腰,所有的功法動力都來自天地交泰的種種「卦」象。「卦」乃「掛」也,正如我師所說:「一肢分兩節,四肢為八掛」。四肢皆掛於軀幹之上,全身的骨節也是一節節都掛著,這個「掛勁兒」猶如掛鐘的鐘擺,永不停歇地輕輕擺動,即:「頭往地心不斷勁兒地、沒完沒了地下落,直到「返勁」出來,輕輕帶動了全身的肢體動作。這個「落勁兒」和「返勁兒」就是走圈和一切掌式的動力,「天地交泰之氣」是「力源」,丹田是藏「氣」之所;而堅持一個「松」字:以「凝神靜氣」來鬆開筋骨、舒緩肌肉,就是打開了「氣」與「力」的通道。拳諺所說「用意不用氣與力、不努氣不努力」即是如此。換句話說,就是要隨時隨地不使拙勁兒。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常常是拙力百出,凡一用力則氣憋胸口,卻還處處渾然不覺;練功就是要去掉僵力和拙力,讓肢體氣暢力通,一切順其自然。一是要明白,只有「順其自然」地「放任」自己的肢體順著它放鬆的勁兒去走,才能最終引領它做好各種功法動作。也就是說,功法口訣中所要求的,原本就符合人的自然生理狀況,我們就是要解放被生活緊張、勞累所捆住的手腳,先去隨著它,再去引領它,曲中求直不用拙力,才能有成。不然,肢體沒有松透、松舒服了,就讓它按動作要求去做,一定會「氣滯力僵」,適得其反。二是要知曉,功夫須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無論「頂懸、松膀、旋腰、溜臀、松胯、合膝、磨脛、提肛」,都是日復一日自然而然練出來的,不能死板硬套地按照功法口訣強迫肢體去做「擰腰、提肛、合膝掩襠、里直外扣」等種種動作。

    功法口訣是前人功成之後的經驗總結,不是練功中的硬性規定,前一層次的功夫到了,後面的「要求」也會自然達到,如果硬性去做,只能是「虛火上攻,口乾舌燥,逆氣上行」,而且「顧東顧不了西」,哪樣也做不好,何日能達「整體之勁兒」?只有好好去練「初步的、要求不嚴格的走圈功」(可以配合站樁之法),循序漸進地去體會「陰陽對立統一」之感,盡量早一些找到走轉中的「頂懸」,保持身體「中正」,才能「提綱契領」地逐步做好各項功法要領。因此,所有這些不是「做」出來的,是找到了前文中所強調的「掛勁兒」之後自然出來的。這個「掛勁兒」對頭來說就是「頂頭懸」,對身體四肢來說就是找到了各個骨節、關節的「對立統一」,松長了筋脈,舒緩了肌肉,打通了氣血,也使四肢「力」的傳遞更加通暢、直接,並且逐漸生出變化中的「內勁兒」。根據個人練功體驗,這種「順其自然和提綱契領」的練功方法不但不慢,而且比任何其它方法都要快得多。

    松腰是八卦掌等內家拳的要點,比它更重要的就是「頂頭懸」。「頂頭懸」是「綱」,綱舉目張。有了「頂頭懸」一切隨之而來。從外面說,就是有了身之「中正」;從裡面說,就是將「百會」與「會陰」打通,強化了氣脈。不管把「頂頭懸」比作蓋房時用的「千鈞墜」,還是修汽車的「千斤頂」,都是上為天所系,下為地所吸,同時具有兩個上下對撐的力。把這個「勁兒」放到全身內外各處,前後左右上下皆是如此。兩力的方向相反,缺一不可,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這就是「頂頭懸」的真義。從頭的感覺入手,可以找到全身的感覺,都是一個「掛勁兒」。「頂頭懸」又叫作「虛領頂勁兒」,「虛」就在意識層面里,最初我們可用「頭(千鈞墜)落地心」的方法入手,兩力對拉沒有止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等到有了「掛勁兒」的感覺,再把這個方法扔掉。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描繪功法的詞句都不是形容詞,每個字都有實實在在的含義,說「千鈞墜」落地心,上掛天下墜地,就要找到這個真正的感覺,一點兒也不能含糊。不管你練了多少年八卦掌,沒有找到「頂頭懸」仍然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不能真正入門,而一旦有了它,一把鑰匙能開千把鎖。初學走圈時應該放鬆心態,對周圍環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時間一長,就可以把「心」真正地靜下來,從而做到心定神嫻,兩手相合,中氣一團。這樣轉圈可以「靜氣蓄神」,使身體吸收「氣」的能量大於體力的消耗,比尋常走路還要省力。

    轉掌之中,雙手為「合抱力」 上下力相同。此時舌抵上齶,頭頂懸,意念一到自然送出雙手。前輩們曾說,功深之後轉掌時的底手肘尖應該盡量做到與肚臍重合(功夫不深就做不到),這不是功法要領,也不是固定的拳法模式,僅僅是一個「檢測標準」,看看你的膀子是否松到了家。此時,如果腰松的不好,又失去了身體中正,上身向圓心裡旋的時候,肚臍眼也會隨著上半身往裡旋,底手肘尖就更「夠不著」肚臍眼了。也就是說,頂懸找好,保持中正,腰胯鬆開,在此情況下上身往裡擰旋,肚臍眼就會留在原地,不會隨著上半身走。這樣,雙膀徹底鬆開之後,底手肘尖才能「夠著」肚臍眼。「合抱力」也要有一定功夫才能找好,但到了更深的功夫層次後,這個「合抱力」的「焦點」會從上面的雙臂、雙手的纏裹之勁兒轉為下面的掩襠、吸胯、合膝之勁兒,這時的「合抱力」才跟丹田說上了話。可見,功夫都是層層遞進。另外,「擰旋走轉」之中立樁腳須放平、五趾自然抓地。無論式子高矮,「溜臀吸胯」之後,上身須直起來如坐板凳,不能「蹲身、彎腰、撅臀」。「蹲」則腰滯,「坐」則腰活。所有這些,也是有了「頂懸」和「中正」之後才能自然做到。

    走圈時,里腳前邁時為擰(腳與手前進的方向相反),外腳前邁時為旋。一擰一旋連綿不斷,就把身體重心從一腿「悄然」轉到另一腿,在行進中做到了「虛實轉換」。因此,應該逐漸做到:行進中前腳送出去尚未沾地之時,重心始終在立樁腿(後腿)之上,此時立樁腿的膝蓋不能超過本腿的腳尖以使自己重心不失;只有當前腳沾地並且往前趟步的時候,才能移動後腿所支撐的身體重心。還有,當一腿支撐身體重心時,另一腿的腳從後腳變前腳是由軀幹提起來後再送出去的,其送出之「力」在於意念「松落」與腰的「擰旋」這兩者的結合,不需要後腿用蹬力來相助。也就是說,當身體重心移動的時候,不能有一點往上起和往前蹬的勁兒。後腿一蹬則氣滯、力斷、重心失,違背了拳理。兩腿輪換來承擔身體重心應是虛實分明,沒有雙重;兩腿的陰陽轉換應是氣息綿綿,粘長之力不斷。

    傳統文化中的「中庸」是對一切事物保持「中正不偏」;它代表的是一種真正的「恰到好處」、「無過無不及」的辨證思想。這裡的「中」是公正、適當,「庸」是「用」和「常」,又稱為「不偏不倚」。但是,它絕不是「永遠抱騎牆態度和走中間道路的老好人」的意思。「首鼠兩端」和「騎牆」表面看來十分靈活,遇到事就會「氣滯力僵」,受人控制。在拳法中,「中庸」就是保持身體「中正」,而「雙重」之病就是「拙力相抗、力滯、失重、騎牆」。因此,走圈時應時刻保持身體重心「相對」地放在一條腿上,「進退行止」自己掌握,兩腿的「虛實轉換」只是腰在「擰」或「旋」之時一瞬間換位的事情。不能是行進中虛實不分明,重心總是在兩腿之間,永遠處於「漂移、位移」狀態;這樣走圈就成了尋常人走路,雖然可以健身,卻不能成為內家武功的練功手段。走圈功既是內家拳的基本功,也是一種健身氣功。

 

五、「行雲流水」是什麼?

    在網上視頻《八卦掌名家白玉才先生授功花絮》中,我師父白玉才先生曾說,「平起平落」指的是雙腳在走圈之時,頭和身子不能高低起伏,腳是「掛」住之後自自然然提起來的,而不是指提起之腳的腳面一定要綳直(腳掌故意與地面平著提起)。根據我對師父走圈練功的觀察,證實老人家上面的話是對的。但是,師父當時並沒有提到另外一種客觀現象:我曾經看見,當他走圈身架低下來步子稍快一點兒的時候,後腳上提雖然腳面沒有故意綳直,但腳跟「揭」起並不高,幾乎是腳掌平著提起來送出去的。也就是說,溜臀提肛的功夫相對到家之後,「頂懸」到位,上身「坐」穩直起,功夫深了,架子低了,後腳的「相對平起」是可以做到的。對此,我自己也有一定的感悟,雖然式子低,小腿提起時腳丫也會自然下垂,腳跟也會因此而有一定的「掀起」,導致這種「平起」不是絕對平(因不是故意綳直,不可能絕對平),卻也勉強說得過去。

    可見,如果說後腳可以做到所謂「勉強平起」的話,也不是提腳時故意腳腕上翹使腳掌綳平,而是順其自然隨著「松落」之意「下式」,此間順勢把腳「拿起來,再放下去」。初學者對於這種所謂「勉強的平起」不可硬性去做。因為,八卦掌的原理就是要時時處處維持全身所有關節的「對立統一」即「掛勁兒」,如果提腳時腳掌和腳面故意綳直與地面保持水平,就破壞了腳腕部關節的「對立統一」,肌肉一緊就把自己「滯」住了,致使腿與腳的氣血僵滯而影響了全身。所以,當功夫沒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故意綳平腳面「平起」就錯了。應該是松腰、松胯、松膝、松腳腕,順其自然而提起腳來,這時由於溜臀提肛還做不好,上身直不起來,式子也低不下去,隨著腿起腳垂,腳跟比腳尖先抬起來就十分自然,不掀起腳跟反而不對了,這正是腳腕關節的正常功用。在泥地里行走,如果腳陷在泥里,不掀腳跟就拔不起腳。「平落」也是一樣,當後腳被軀幹「提拉」起來送出去變為前腳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暫時未動,腳送到身前自然是腳掌平著往下落(因腳腕有「掛勁」),不「平落」反而不對了,這也是腳腕關節的正常功用。這樣練走圈功,就避免了所謂「揭蹄亮掌」。對於走圈,我師父叫作「曲腿趟泥」,而我師伯鐵恩方叫作「把腳拿起來,放下去」,語言不同,道理一樣,這就是「平起平落」。這樣走圈身子如同「行雲」一樣前行,自然不會上下起伏。

    關於走圈應如「行雲流水」,師父曾這樣表述:「行雲」從外說是頭和身子不起伏,從內說是體內氣息要暢行無阻。「流水」從外說是全身要有往下松沉的意境,雙足行步如嘩嘩流水從上至下川流不息,沒有絲毫往上起身和往前用力的勁兒;從內說是身內氣息要流暢,蘊補五臟六腑,通經活絡,清洗腸道,師父當年曾經練出腹部能夠發出很大的咕咕作響聲。另外,還有所謂「四平」之說,即走圈時「頭、肩、胯、膝」四個部位要保持平行,不可高低起伏,其實也是「行雲」的意思。

    走圈時,外腳里扣為的是隨時能扣步轉身;里腳直邁沖向前方落地時腳尖不能往圈裡撇,也是為了隨時外轉身對付圈外之敵。這種練法加大了練功的難度,逼得你必須時刻保持「頂懸」,不失「中正」,以便使腳落地時重心不歪,身子不偏。這裡也有層次之分:最初里腳直邁落地時,身體重心往往只能落在里腳掌的外側邊緣,腳掌不能平著落地面;只有等功夫深了,身體「中正」能夠時時保持平穩了,里腳直邁落步時,才能保證身體重心落在腳掌中心部位,使全腳掌能夠實實在在地平著落地。做到這一點也很不容易。功夫越深,腰向圓心旋轉的幅度就越大,腰胯也就逐漸地松到了家。將來有一天,在保持兩胯面向圈線不動的前提下,腰的旋轉能把具有「合抱力」的雙手送到身後的圈線上,腰的力量以及腰帶動身體四肢的「能量」也就相對練出來了,這就是「整圈」的功夫。

    程式掌法還有個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大掰大扣」的練法。按照本人師爺王文魁老先生教授的方法,所謂「大掰大扣」360度就是:一腿扣步,順勢轉身,另一腿隨著轉身外掰180度,成掰步樁,兩腳尖沖外;此時動作絲毫不停繼續轉身,外掰之腿成為立樁,而另一腿隨著上身轉動360度扣步回到原位。難度在於:在360度扣步之腿的腳尖未落地(沾地)之前,另一立樁腿的腳尖、腳掌均不可碾地。過去,前輩看你的功夫練得如何,一個「大掰大扣」就可見一斑。「大掰大扣」處處以腰為動力,單換掌更是突出一個「腰」字,不管是後腿的前邁或是手臂、手腕的細微運轉,也都是腰先旋、腰力為源。其傳統練法甚至要求:當兩腿扣成丁字步的時候,一定要扣住勁兒,以使兩胯面向圈線方向不能再左右移動,而胯以上身體的左旋右轉全由腰來帶動完成。並且,兩臂交錯往前伸的時候,也是通過轉腰、長腰和坐臀來催動「合住」的雙手往前送。最後,以腰帶手往圈裡、身側旋身,兩胯仍然不動,而腰往身側、身後開得越大越好。在此,想練好單換掌就得學會松腰,想松腰就得找出「掛勁兒」從而練出「頂頭懸」,想找出「掛勁兒」就得好好地、規規矩矩地練走圈(站樁、坐功為輔)。

    走圈變換方向時可打式子,也可穿插練套路。關鍵是要把四肢的「矛盾力」即前輩所說的「奪力」練出來。對全身來說,也就是每對骨節之間的「陰陽對立統一」之勁兒。有了「奪力」,才算是練出了一點真功夫。最難鬆開的是兩個膀子和腰胯,最初可以用「中節」來帶著「根節」往前松長,慢慢再將「松長之意」送到「梢節」。這裡也是「久轉功自成」,何難之有?雙臂也要練出螺旋勁兒,所謂「滾鑽爭裹」;身體也要有「爭裹旋」之力,而「合抱力」、「整體力」,其中就包含著身體的「爭裹」。頂頭懸與五趾抓地就是「爭」,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爭」與「裹」出來了,「旋」也就在其中。這樣,動靜相兼,內外雙修,腰練活了,鬆了肩肘腰胯膝,練了身法與合抱力,更有了「直步橫行」的八卦掌特有的基本功,最終就能練出一身整勁和走中發力、以斜打正、側面進擊的功夫。很多人掌式套路練不好,多數也是因轉圈功夫沒練好的緣故。人老先從腿上老,轉圈功憑藉雙足行走不停,以凝神靜氣、培補元神、修養心性為主,自然也是最好的祛病延年、健康長壽之道。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人通過練習八卦掌轉圈功而獲得了病痛的解脫、心胸的開闊和生活的幸福。

    八卦掌以儒、釋、道等中華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尤其與周易八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外在形式來說,八卦中的每一個卦象都代表著身體某一部位極其自然屬性;在拳術中並以相應的動物形象極其所屬特性來說明和解釋某一個掌式所具有的功能和特色。如:乾卦天之象也,在人體則肩、肘、腕為「乾三連」(另一說頭頂懸為「乾三連」);在掌法中為獅形雙換掌。坤卦地之象也,在人體則胯、膝、足為「坤六斷」;在掌法中為麟形返身掌。離卦火之象也,在人體則空胸緊背為「離中虛」;在掌法中為雞形搖身掌。坎卦水之象也,在人體則腹要實,氣沉丹田為「坎中滿」;在掌法中為蛇形順勢掌。震卦雷之象也,在人體則眼睛平視,貫通精神為「震仰盂」;在掌法中為龍形翻身掌。艮卦山之象也,在人體則頭上頂,豎頸為「艮覆碗」;在掌法中為熊形背身掌。兌卦澤之象也,在人體則抿唇閉口,舌頂上膛為「兌上缺」;在掌法中為猴形抱掌(或曰縱身掌)。巽卦風之象也,在人體則提肛,縮股道為「巽下斷」;在掌法中為鳳形鑽身掌。

    從內在原理來講,八卦掌的拳理、功法都遵循著周易八卦所闡述的自然法則,並在其理論指導下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比如,八卦真功中所體現的易經重要法則:其一是萬事萬物運行規律都是「循環往複」;八卦掌的左右轉圈繞行即體現了這一普遍原理。如果說易經的「元、亨、利、貞」可以代表大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那麼在八卦掌中起式就是「元」,走圈中找到「頂懸」接通天地就是「亨」,行功中能靜心蓄氣培補元神就是「利」,氣沉丹田就是「貞」。其二是萬事萬物走到極端都會「物極必反」,八卦掌也如此:靜、動、松、緊到了極點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前一動作做到家,後一動作自發而出來。其三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變化」,八卦掌的有虛有實、虛腿變實腿、被動變主動、柔勁兒變剛勁兒、化變打、弱變強,甚至整個拳法宗旨都堅持一個「變」字。其四是任何事物都因「陰陽互存」而形成,並且時刻都處在運動變化當中;但是這種運動變化一定會遵循「動態均衡」的原則。生活中有好事就有壞事、有好人就有壞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有黑就有白、有高就有低。八卦掌也是要時刻保持「頂懸」和「身體中正」,練出「對立統一」和「收放一體」的勁道,知曉「松中求整」、「松透力即出」,「此剛則彼柔」、「松落到家出返力」的道理,這樣才能練出功夫。其五是易經中沒有好卦、壞卦之分,好與壞相對並且互相轉化,因此生活中我們要「超越吉凶」。八卦掌以「靜心」為主,以修身養性為要,一個「空」和一個「松」貫穿始終,沒有真正的「敗勢」,也沒有真正的「絕招」,當以「強勢」施人的時候其「弱點」也盡現眼前,勝利也是失敗的開始。因此,我們要以辨證的態度和辨證的思維去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及練功中的難題。

以上是筆者對八卦掌原理的一些淺顯的認識與探討。還有很多地方自己暫時還不能說得很清楚,有待進一步增長功力和增加練功體驗,方能逐漸把老祖宗的好東西最終弄個明白。我想,這是需要廣大武友朋友們共同來完成的。

 

六、再談「走圈轉掌能出什麼樣的功夫」?

    在網上視頻《八卦掌名家白玉才先生授功花絮》中,我師父白玉才先生曾說,「平起平落」指的是雙腳在走圈之時,頭和身子不能高低起伏,腳是「掛」住之後自自然然提起來的,而不是指提起之腳的腳面一定要綳直(腳掌故意與地面平著提起)。根據我對師父走圈練功的觀察,證實老人家上面的話是對的。但是,師父當時並沒有提到另外一種客觀現象:我曾經看見,當他走圈身架低下來步子稍快一點兒的時候,後腳上提雖然腳面沒有故意綳直,但腳跟「揭」起並不高,幾乎是腳掌平著提起來送出去的。也就是說,溜臀提肛的功夫相對到家之後,「頂懸」到位,上身「坐」穩直起,功夫深了,架子低了,後腳的「相對平起」是可以做到的。對此,我自己也有一定的感悟,雖然式子低,小腿提起時腳丫也會自然下垂,腳跟也會因此而有一定的「掀起」,導致這種「平起」不是絕對平(因不是故意綳直,不可能絕對平),卻也勉強說得過去。可見,如果說後腳可以做到所謂「勉強平起」的話,也不是提腳時故意腳腕上翹使腳掌綳平,而是順其自然隨著「松落」之意「下式」,此間順勢把腳「拿起來,再放下去」。

  初學者對於這種所謂「勉強的平起」不可硬性去做。因為,八卦掌的原理就是要時時處處維持全身所有關節的「對立統一」即「掛勁兒」,如果提腳時腳掌和腳面故意綳直與地面保持水平,就破壞了腳腕部關節的「對立統一」,肌肉一緊就把自己「滯」住了,致使腿與腳的氣血僵滯而影響了全身。所以,當功夫沒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故意綳平腳面「平起」就錯了。應該是松腰、松胯、松膝、松腳腕,順其自然而提起腳來,這時由於溜臀提肛還做不好,上身直不起來,式子也低不下去。隨著腿起腳垂,腳跟比腳尖先抬起來就十分自然,不掀起腳跟反而不對了,這正是腳腕關節的正常功用。在泥地里行走,如果腳陷在泥里,不掀腳跟就拔不起腳。「平落」也是一樣,當後腳被軀幹「提拉」起來送出去變為前腳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暫時未動,腳送到身前自然是腳掌平著往下落(因腳腕有「掛勁」),不「平落」反而不對了,這也是腳腕關節的正常功用。這樣練走圈功,就避免了所謂「揭蹄亮掌」。

  對於走圈,我師父叫作「曲腿趟泥」,而我師伯鐵恩方叫作「把腳拿起來,放下去」,語言不同,道理一樣,這就是「平起平落」。這樣走圈身子如同「行雲」一樣前行,自然不會上下起伏。

  人們常說走圈應如「行雲流水」,那麼什麼是「行雲流水」呢?師父曾這樣表述:「行雲」從外說是頭和身子不起伏,從內說是體內氣息要暢行無阻。「流水」從外說是全身要有往下松沉的意境,雙足行步如嘩嘩流水從上至下川流不息,沒有絲毫往上起身和往前用力的勁兒;從內說是身內氣息要流暢,蘊補五臟六腑,通經活絡,清洗腸道,師父當年曾經練出腹部能夠發出很大的咕咕作響聲。另外,還有所謂「四平」之說,即走圈時「頭、肩、胯、膝」四個部位要保持平行,不可高低起伏,其實也是「行雲」的意思。

  走圈時,外腳里扣為的是隨時能扣步轉身;里腳直邁沖向前方落地時腳尖不能往圈裡撇,也是為了隨時外轉身對付圈外之敵。這種練法加大了練功的難度,逼得你必須時刻保持「頂懸」,不失「中正」,以便使腳落地時重心不歪,身子不偏。這裡也有層次之分:最初里腳直邁落地時,身體重心往往只能落在里腳掌的外側邊緣,腳掌不能平著落地面;只有等功夫深了,身體「中正」能夠時時保持平穩了,里腳直邁落步時,才能保證身體重心落在腳掌中心部位,使全腳掌能夠實實在在地平著落地。做到這一點也很不容易,功夫越深,腰向圓心旋轉的幅度就越大,腰胯也就逐漸地松到了家。將來有一天,在保持兩胯面向圈線不動的前提下,腰的旋轉能把具有「合抱力」的雙手送到身後的圈線上,腰的力量以及腰帶動身體四肢的「能量」也就相對練出來了,這就是「整圈」的功夫。

  程式掌法還有個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大掰大扣」的練法。按照本人師爺王文魁老先生教授的方法,所謂「大掰大扣」360度就是:一腿扣步,順勢轉身,另一腿隨著轉身外掰180度,成掰步樁,兩腳尖沖外;此時動作絲毫不停繼續轉身,外掰之腿成為立樁,而另一腿隨著上身轉動360度扣步回到原位。難度在於:在360度扣步之腿的腳尖未落地(沾地)之前,另一立樁腿的腳尖、腳掌均不可碾地。過去,前輩看你的功夫練得如何,一個「大掰大扣」就可見一斑。「大掰大扣」處處以腰為動力,單換掌更是突出一個「腰」字,不管是後腿的前邁或是手臂、手腕的細微運轉,也都是腰先旋、腰力為源。其傳統練法甚至要求:當兩腿扣成丁字步的時候,一定要扣住勁兒,以使兩胯面向圈線方向不能再左右移動,而胯以上身體的左旋右轉全由腰來帶動完成。並且,兩臂交錯往前伸的時候,也是通過轉腰、長腰和坐臀來催動「合住」的雙手往前送。最後,以腰帶手往圈裡、身側旋身,兩胯仍然不動,而腰往身側、身後開得越大越好。在此,想練好單換掌就得學會松腰,想松腰就得找出「掛勁兒」從而練出「頂頭懸」,想找出「掛勁兒」就得好好地、規規矩矩地練走圈(站樁、坐功為輔)。

  走圈變換方向時可打式子,也可穿插練套路。關鍵是要把四肢的「矛盾力」即前輩所說的「奪力」練出來。對全身來說,也就是每對骨節之間的「陰陽對立統一」之勁兒。有了「奪力」,才算是練出了一點真功夫。最難鬆開的是兩個膀子和腰胯,最初可以用「中節」來帶著「根節」往前松長,慢慢再將「松長之意」送到「梢節」。這裡也是「久轉功自成」,何難之有?雙臂也要練出螺旋勁兒,所謂「滾鑽爭裹」;身體也要有「爭裹旋」之力,而「合抱力」、「整體力」,其中就包含著身體的「爭裹」。頂頭懸與五趾抓地就是「爭」,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爭」與「裹」出來了,「旋」也就在其中。這樣,動靜相兼,內外雙修,腰練活了,鬆了肩肘腰胯膝,練了身法與合抱力,更有了「直步橫行」的八卦掌特有的基本功,最終就能練出一身整勁和走中發力、以斜打正、側面進擊的功夫。很多人掌式套路練不好,多數也是因轉圈功夫沒練好的緣故。人老先從腿上老,轉圈功憑藉雙足行走不停,以凝神靜氣、培補元神、修養心性為主,自然也是最好的祛病延年、健康長壽之道。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人通過練習八卦掌轉圈功而獲得了病痛的解脫、心胸的開闊和生活的幸福。

  八卦掌以儒、釋、道等中華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尤其與周易八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外在形式來說,八卦中的每一個卦象都代表著身體某一部位及其自然屬性;在拳術中並以相應的動物形象及其所屬特性來說明和解釋某一個掌式所具有的功能和特色。如:乾卦天之象也,在人體則肩、肘、腕為「乾三連」(另一說頭頂懸為「乾三連」);在掌法中為獅形雙換掌。坤卦地之象也,在人體則胯、膝、足為「坤六斷」;在掌法中為麟形返身掌。離卦火之象也,在人體則空胸緊背為「離中虛」;在掌法中為雞形搖身掌。坎卦水之象也,在人體則腹要實,氣沉丹田為「坎中滿」;在掌法中為蛇形順勢掌。震卦雷之象也,在人體則眼睛平視,貫通精神為「震仰盂」;在掌法中為龍形翻身掌。艮卦山之象也,在人體則頭上頂,豎頸為「艮覆碗」;在掌法中為熊形背身掌。兌卦澤之象也,在人體則抿唇閉口,舌頂上膛為「兌上缺」;在掌法中為猴形抱掌(或曰縱身掌)。巽卦風之象也,在人體則提肛,縮股道為「巽下斷」;在掌法中為風形鑽身掌。

  從內在原理來講,八卦掌的拳理、功法都遵循著周易八卦所闡述的自然法則:其一是萬事萬物運行規律都是「循環往複」;八卦掌的左右轉圈繞行即體現了這一普遍原理。如果說易經的「元、亨、利、貞」可以代表大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那麼在八卦掌中起式就是「元」,走圈中找到「頂懸」接通天地就是「亨」,行功中能靜心蓄氣培補元神就是「利」,氣沉丹田就是「貞」;其二是萬事萬物走到極端都會「物極必反」,八卦掌也如此:靜、動、松、緊到了極點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前一動作做到家,後一動作自發而出來;其三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變化」,八卦掌的有虛有實、虛腿變實腿、被動變主動、柔勁兒變剛勁兒、化變打、弱變強,甚至整個拳法宗旨都堅持一個「變」字;其四是任何事物都因「陰陽互存」而形成,並且時刻都處在運動變化當中,且這種運動變化一定會遵循「動態均衡」的原則。八卦掌要時刻保持「頂懸」和「身體中正」,練出「對立統一」和「收放一體」的勁道,知曉「松中求整」、「松透力即出」,「此剛則彼柔」、「松落到家出返力」的道理;其五是易經中沒有好卦、壞卦之分,好與壞相對並且互相轉化,因此生活中我們要「超越吉凶」。八卦掌以「靜心」為主,以修身養性為要,一個「空」和一個「松」貫穿始終,沒有真正的「敗勢」,也沒有真正的「絕招」,要以辨證的態度和辨證的思維去面對練功中的問題。

  以上是筆者對八卦掌原理的一些淺顯的認識與探討。還有很多地方自己暫時還不能說得很清楚,有待進一步增長功力和增加練功體驗,方能逐漸把老祖宗的好東西最終弄個明白。我想,這是需要廣大武友朋友們共同來完成的。

 

七、跟初學者談八卦掌 ---初中高各階段怎麼練?

    有的網友提議讓我談談中級和高級的練法,其實在我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提到許多關於中級和高級的練法,很多東西並不是只說給初級者,雖然本人的功力還到不了所謂的「高級階段」,但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推論出來的。

  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傳統功夫直到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標準。就拿我師爺和師父來說,我師爺發力在我身上,勁力恰到好處,想讓我退幾步就退幾步還不摔倒。據哈爾濱梁衛東的師父陳宏先生親眼所見,曾有練拳擊者,一拳打出,他能把對方的來拳接住,隨之就控制了他的身體重心,使他站立不穩,不得不隨他走,直到他告饒我師爺主動收力為止。但我的師父也算高手了,他慢悠悠的一發力,我就一連退出十幾步,直到坐到地上為止。同樣是高手,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像這樣的例子在過去前輩那裡是數不勝數的。所以現在說什麼是高手,沒有明確的標準。我姑且把我師父的程度就算過去八卦掌老前輩常說到「粘、長、松、懈」,高級階段吧。

    此四字即分為練功的四個階段。就我個人認為,這四個字其實說的是中級和高級的兩個階段,初級者還很難涉及。

   「粘」字即是力不斷。習練者在走圈兒和練式子中,需有意無意地把勁兒放長遠,每個動作都要做到家,做到綿、長、遠;每兩個動作的銜接是前個動作做到家之後自發的生出第二個動作,所謂陽及生陰、陰及生陽,兩個動作間盡量不要有斷續力。

   「長」:筋長力必大。這裡說的長是比粘更進一步的粘長深遠。練到一定程度你的筋就長了,這種力還是一種可以變化的功夫力。

  「松」是不著力。使對方的力在你身上沒有著落,你的身體練得松靈圓活。

  「懈」字腳落平。就是每一落步時你的腳掌能五趾抓地,平平穩穩地落在地上,身體重心就落在腳掌的正中心,而不是像大多數人那樣落步時無法將身體重心落在腳掌的正中心,往往不是落在腳掌的外側就是內側,或者是經過調整才能將身體重心落在腳掌的正中心。而腳落平的意思是腳一落地,全身都松透了,使身體重心一下子穩穩地落在腳掌的正中心,即使經過稍微的調整能做到的也不算腳落平。

    我個人認為「粘、長」是中級階段,「松、懈」是高級階段。而且每個階段都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成績,並非是高不可攀、深不可及的。說起來本人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開悟的晚了些,所以功夫剛到「松」字沾一點兒邊兒而已,而我的徒弟們用我現在總結出來的新的教學方法用同樣時間練功,長功速度比用過去舊方法快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業餘時間練功,練功時間不足的缺陷。從這點上說是大家對傳統教授方法的一個明顯突破。所謂新的教學方法也不過是將前人的拳理、拳法和教授方法加以分析、總結、提煉,使之更加合理化、系統化(很多東西都是師徒在練功實踐中共同研究、琢磨出來的),它可以把頂頭懸、陰陽對立統一和轉換等無形的東西變得似乎「有形可抓」。易學易練,功夫上身快。

    傳統八卦掌與表演式的八卦、形意和太極等內家拳相比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表演式的內家拳套路練得稍微熟一點兒就能讓人看著似乎有點兒摸樣,而傳統八卦掌由於它的形體動作不拘一格,形式廣泛(沒有固定動作格式),任何動作都能與功夫相結合,所以練傳統八卦掌式子(專門用來表演的式子除外)的人,如果沒有一點兒功夫就很難把某些吃功夫的式子打得有模有樣。從這點上說練幾個傳統八卦掌的式子是可以檢驗出一個練內家拳的人是否有點兒傳統內家拳功夫的。這似乎是缺點,但這也正是其優點,正是這點才能使習練者由此真正領會傳統八卦的真諦。由此可以說,傳統的功夫練起來並不慢,它是快在了長功夫,而不是一味的快在像舞蹈化。

    根據我多年的練功體驗,我認為舊的教學方法並不完全適合現代人。舊的教學方法一是重在「悟性」,二是重在「苦練」,老師講究的是口傳心授、個別點撥,但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條理性。在這樣的教授方法下,要想練出真功夫除了悟性高之外,還需個人身體素質好、能吃苦、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練功時間、老師在旁邊看著把關,缺少其中的一條也難練成。當年我師父每天練十個小時,且有名師傳授、身體素質又好,所以幾年就練出下盤功夫(即上身直立,重心完全落在下蹲成90度的立樁腿上,而不在兩腿之間,且全身左右運轉自如),而現代人「悟性、時間、身體」這三個條件只能占其一和其二,其中最缺少的就是時間。因此,終其一生也很難有所達成。新的教學方法就應該給學生講明練功目的和具體的練功方法,使學生早「開悟」,找到最好的練功途徑,少走彎路、長功快。

    每個人的體驗、經歷和身體素質都不同,因此身體感覺和練功效果都不同,也沒有特別固定的模式。我本人教學生時也是因人而異,有所不同,所以我所說的僅供初學者和同道者作為練功的一種技術上的參考而已。對初學者除需配合練站樁和坐功之外,還是把主要時間放在走圈上。前面說過八卦掌不注重小的意念,但十分著重大的意境,正如前輩們曾描述的那樣,繞樹一圈如同繞地球一周,自己就如同是個大巨人,頂天立地、連接環宇,與宇宙同體。無論是多大的意境或多小的動作,自己的神意都要定住了、看住了,但又不能過於執著,如前輩所說,似有似無,對周圍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如同你看著在玩兒的小孩兒,不可能控制他的動作,但他稍有危險動作,你還會馬上有反應。

    我常讓新來的學生練走圈時通過兩種方法:一個是獅形的撲球式;一個是麟形的踏掌。練撲球式(鐵恩方先生將其稱為八卦走轉),我讓他們走圈兒時先找四種感覺:1、兩手按著地球走圈兒,雙手看住這個地球,使它半浮在水面上,即上不來又下不去,也跑不了,由此往複的循環走圈兒,如上所述,不能執著,循序漸進;2、走一段兒時間後(一、二周),意境換成雙手吸著地球走圈兒,從不同角度去感受同一個原理;3、再走些日子,意境換成自己就是掉線木偶,伸出的雙手以及身體的關節處(頭、肩、肘、腕甚至手指)都有無形的絲線在天上吊著,你自己能感覺到身體每個部位的自重,如果有人將無形的線剪斷,這些部位就會嘩啦掉在地上;4、同樣的動作,意境由按著地球換成按著無形的手杖,讓感覺變成是三條腿在走,這樣手臂和肩膀就慢慢松長了,同時初步體驗到雙手和身體的對立統一之感。但是純用意念不是八卦掌的根本,最終還是要從有為的練法走向無為。正如前輩所說「形無形、意無意、有意無意是真意」。過於執著,精神和身體都會越練越累。所以看住這個意境,又不要過於執著這個意境。以上方法雖用了些意念,但強調似有似無,不執著,目的只是讓初學者快速入門,一旦找到了感覺就放棄這些小的意念,而順其自然了。從以上這四種感覺入手也只是一家之言,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感覺和初練的方法。而且在新的教學方法中,這些都不是主要內容,通過這四種方法只是讓初學者對八卦掌功夫有點兒基本的體驗和認識。我們總結的新的教學方法重點在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練好「頂頭懸」。「頂頭懸」是古拳譜中的用詞,現代人對其解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我個人的體會,它是作用在頭的兩端(頭頂與脖頸之間)上的一對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它並非純粹的想像,而是通過一想之法使頭頸上有一種自然實在的內力所催動的上頂下拉之感。據我的一位學生說,他感覺就好似天上有根無形的繩子系在頭頂百會穴上,老天把身子提起來了,腳很輕。此法若不得名師的正確指導是很難練成的。初學者先練上述四種方法,練習和體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練「頂頭懸」,先找感覺、後出效果,最終使形體各部位得到相應的改變,從而符合了傳統的拳理拳法所要求的功夫程度。「頂頭懸」是入門的鑰匙,找到它的感覺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隨時隨地都能體會到它才算真正找到,找到之後又能通過形體的變化體現出來才算入門,也算剛剛邁入中級練法的門檻。這個階段需要的時間長短是因人而異的。二、「頂頭懸」就是對立統一。對立統一是萬物之本,這個道理也包含在身體四肢的各個部位各個關節的相對運動之中,它們上下左右前後的各種運動是靠筋肉、韌帶帶動肢體各關節的運動來完成,這種運動與「頂頭懸」出自同一原理,因此「頂頭懸」練好了,身體各部位各關節對立統一的道理也就明白了。比如出拳,肩、肘、腕、指各關節之間都是同時具有兩個對撐的力。當拳頭打出時,身體雖沒動,但內中尤如炮彈出膛的炮身一樣,有個後坐力。出腿也是如此。這就是對立統一。中國內家拳與「西洋兄弟」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把身體看作一個整體,是宇宙原理的縮影;後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一部位。一個是訓練全身的整勁兒來催動局部;另一個是著重訓練局部的力量和速度。而內家拳能夠帶動全身整體運動的就是「頂頭懸」。身體各部位的對立統一實際上也是「頂頭懸」的原理。「頂頭懸」的原理掌握的了,對立統一也就在其中了。

    「凝神靜氣」:要想找到「頂頭懸」和「對立統一」,前題是必須做好「凝神靜氣」。「凝神」就是神意內斂,不可外放;「靜氣」就是意息綿綿、氣潛丹田,忘掉鼻子呼吸。只有在「凝神靜氣」的狀態下,才能做到沒有雜念,真正去體驗「自己是個大巨人」頂天立地於宇宙間,將天與地相連。在此狀態下才能找出「頂頭懸」和「對立統一」的感覺。反過來,雜念叢生、心靜不下來,永遠也練不好內家拳。

   「松與靜」:在深厚的功力沒有練出之前,我們常常利用默念「松」字和「靜」字來作為一種練功的手段。「松」字的含義包括「呼與吸」、「送與出」、「收與放」、「連綿不斷」、「松長無限」等。「靜」字就是松長到家後看(kān)住不動。其意就是有意無意中守著這種意境,既無雜念,又不過分執著,有意無意才是真意。

    「綱舉目張」:「頂頭懸」是「綱舉目張」。按照拳法口訣的要求,在走圈兒和打式子中需要做到「順項提頂、沉肩墜肘、空胸拔背、斜身擰腰、鬆開腰胯、氣沉丹田、溜臀收肛、吸胯掩襠、曲腿磨脛」等,這些規則最終是必須做到的,但常常使初學者摸不著頭腦,顧上不顧下、顧左不顧右,往往是耽誤時間、多年不見成效。如果「頂頭懸」的道理給學生講透了,使其真正找出這種感覺,進而再體驗出「頂頭懸」所帶來的形體變化,那麼就會如同「綱繩一舉,網目皆開」。頭和身子一節節都掛於天上,從頭到腳順流而下,自然頭頸上頂、肩膀下垂、腰胯鬆開、兩膝合攏、曲腿磨脛,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少走彎路。

   「掛勁兒」:「掛勁兒」就是「綱舉目張」和「對立統一」的結果。找到「頂頭懸」和「對立統一」的體驗後,隨著功夫的進展,從頭到腳所有關節就都逐漸地相對鬆開,並能體會出各個部位自然下墜的力量,也就是找到了身體各部位的「自重」,這就是「掛勁兒」。比如頭掛天上、身子掛在脖頸上、膀子掛在肩上、肘掛在膀子上,而下面又掛著腕和指,其它部位也一樣,節節相掛,每一節都能感覺到它的「自重」,「掛勁兒」一出身體就活了,節節貫穿、對立統一、靈活自如,處處是根、處處是稍兒、收發自如、松靈圓活,果真如此高深的功夫也就出來了。

    「奪力」:「奪力」就是勁兒送出去後胳膊沒有絲毫回縮的力,換句話說就是真正找出了矛盾的「對立統一」,也就是「掛勁兒」出來後的一種發力,關節都鬆開了,力量由根節而出,隨之直貫稍節,其力靈活多變,又可將全身力量集於一點,即可粘隨又可爆發,「奪力」練出來技擊的功夫也就上身了。

    「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是練功的宗旨,也是一種練功的手段,當肢體還沒有從僵滯、笨拙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也就是說一個失去了幼兒先天靈活性的成人要想找回先天自然之能是會受到身體各部位的「舊勢力」的強烈阻撓。比如要鬆開臂膀或腰胯,那裡的關節已經變得肌肉緊張、筋脈緊縮,松不開、伸不長,你硬要松出去、長出去,「它們」就硬要把你往回拽,你越使勁兒越適得其反,白費勁兒達不到目的,如果此時你「順其自然」,意想一個松字,擱在僵滯的部位,看(kān)著它、順著它,它會按照自己的路線,自發地鬆開,這就叫「順其自然」。再有,練功中無論是走圈兒還是打式子,都要遵循「順其自然」的原則,不用拙力,先順著它再引領它,最終讓身體各部位逐漸聽從我們的指揮,這個「順其自然」包羅萬象,是一切動作開合、呼吸意念的總的綱領。

    「意念松長」:八卦掌講究粘長多變的勁力,所以我們在走圈兒和打式子中,何時何地都要注重「松長」二字。例如胳膊要松長出去,不能故意或不經意得往回縮,要把根節先送(送就是松)出去,送到家,然後再把中節、稍節順序往前送,此時如果根節已送到家,而稍節沒有鬆開的情況下,意念再由根節往中節和稍節送,直到稍節送到家為止。這樣練才能把各個關節逐一練開,才能使它們具有「矛盾力」、「奪力」和「掛力」,否則手臂送出總是不經意地彎曲或回縮,氣血雖可相應地打通、也能健身、感覺良好,但與八卦掌所追求的「練出粘長不斷的力」的功夫還有一定距離。

    「松與緊」:宇宙無限大,松是絕對的,緊是相對的或瞬間的。物極必反,松到了家力量也就出來了。比如你揚起手臂掄錘,如果肌肉緊繃、臂膀僵力,緊緊握住錘把兒,打出的鎚頭兒卻不一定有力量。反之你放鬆臂膀、鬆弛肌肉,瞄準目標,當鎚頭兒接近要打擊的物體時才猛然使出爆發力,鎚頭兒的力量一定非常大,這就是松中出緊、松中有緊,二者也是矛盾的對立統一。

    「腰帶四肢」:拳諺上說「其力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可見腰是身體一切力量和運動的中樞,中國三大內家拳都注重一個「腰」字。八卦掌以「橫勁兒」見常,更是處處離不開腰,它的套路、式子動作皆是以腰為軸,就連走圈兒時所有的旋臂邁腿都是通過腰來帶動的,「擰旋」是如此,「走轉」也一樣。重心永遠在一條立樁腿上,另一條腿的提起、邁出也是由腰的輕輕旋轉來完成的;當前腳落地時,重心方可移動,這個過渡階段也是通過腰的旋轉來帶動的。當然你不旋轉也可以邁腿,但這就不是練八卦掌的宗旨了,因為走圈兒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練腰,以腰為軸全身一個整勁兒。

    「矛盾力與反力」:「矛盾力」也是「對立統一」。人身立在宇宙之中,周身與上下左右前後的周圍環境都是「矛盾力」。如同練意拳者所說「周身六面渾圓力」一樣的道理。但不僅僅是六面,周身上下所有一切盡皆如此,其中也包括所謂練功夫要練出「驚覺、警覺」之意境(即身後和周圍任何環境都能體察),這其中的原理也來自於此。「反力」是「物極必反」。即從動作上來說,前一動作做到家後一動作自動引出;從走圈兒來說,前一隻腳沾地松落到家後,後一隻腳會自動提起。如果不是自動的,說明前一動作沒有做到家,練功中沒有出來這一意境即不符合拳法原理,說明功夫還沒有練好。

    中華傳統武功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由此而言,它在我們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中也應該佔有一席之地。換句話說,繼承傳統武功、學習它、發揚它也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需要。

    學習八卦掌等傳統武功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方便法門。通過它們充滿奧妙的形體動作,可以讓人去親身體驗中國傳統哲理所闡述的對宇宙和物質世界的真實存在。比如「無中生有、收放一體、對立統一、陰陽轉換」等都能在你的功夫動作中得以體現。一個好讀書的人再通過練功夫,就能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從無形到有形的讀懂。

    八卦掌等傳統功夫是純粹的全身運動,老少皆宜。通過練習傳統功夫可以做到肢體「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全身每個部位都能徹底鬆開和運動。比如一般體操運動練腰的時候往往是腿跟腰一塊兒動,而八卦掌卻能做到腰胯鬆開、只動腰不動腿,而且它們的每個局部的動作都是全身各部位整體協調配合的結果,它們的運動量可大可小、可增可減,適合男女老少、體弱體強各種人群。前輩曾言:「拳術能改變人的氣質」。通過練習傳統功夫可以做到雙向調節,使性格柔弱之人變得更加堅強;使性格暴力的人變得更加沉穩。它們蘊藏的文化內涵和運動趣味極大地豐富了現代人的業餘生活。

    然而現階段傳統功夫卻處在相對尷尬的境地。體育院校和運動隊主要以競技武術為主,傳統武術課雖有內容卻缺少內涵,實質上被忽視和邊緣化了。民間的武術比賽也受此影響,追求表演缺少實質內涵。專業運動員很少有人把心思放在傳統功夫上,有些專業老師雖然有學習傳統功夫的意願卻因時間和條件所限,有的淺成則止、有的找不到名師。民間的有真功夫的老拳師多已不在了,剩下的有點兒真功的老人們比大熊貓還少的可憐。這就是目前傳統功夫所處的近況。

    另一方面中國正處在歷史的轉折時期,人們已懂得了民族文化遺產的可貴和不可複製性,國家對傳統功夫的繼承和發揚更加重視。我們期望武術專業隊伍中能有專門的人才去探討和研究傳統功夫,也期望各級武術民間組織和研究會能夠真正在研究、探討傳統武功上下些功夫,也希望有志學習傳統功夫的年輕人虛心向專業或民間的、有名或沒名的明師學習。也許有的老師功夫不是很深,但道走得對,那就行。否則一個「拳擊大王」再能打也不是中國傳統功夫。筆者前面的文章中之所以說了這麼多的練功細節就是為了讓年輕人多懂些傳統功夫的基礎知識,由此去找真正懂行的人去學習。老師可以考驗你,你也可以用這些知識去考驗老師。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我們要穿新鞋走捷徑,奔向最終的目標。穿新鞋就是改進舊有傳授方法;走捷徑就是少走一點兒彎路,最終目標還是傳統功夫,其原汁原味兒不能改變。越具有民族性的東西越是世界的。為了繼承和發揚八卦掌等傳統功夫,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傳統功夫來日方長!

 

【來自】:

 初學八卦掌應該怎樣練?---張鐵生(下)_少林德勇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01080102eh2z.html


推薦閱讀:

八卦掌行功全譜
孫祿堂八卦拳,孫叔容、孫寶亨整理
論先天八卦
游龍連環八卦掌
怎樣看待周易、五行、八卦、陰陽等玄學

TAG:初學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