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送禮,春節你經歷了嗎?
▲
立刻報名
更有機會向宋鴻兵提問交流
中國式送禮,春節你經歷了嗎?
文 | 鴻觀察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你發出了多少紅包呢?你在陪媳婦回娘家之前禮品又準備了多少呢?除了煙酒糖茶還有沒有再備點特產?現代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也多了一個新的難題,送禮好麻煩,要不然乾脆送紅包得了?如果你準備好承受媳婦白眼的話。
上面的例子是因為搞混了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試想一下,大年初二你美美地享用完丈母娘精細準備的大餐之後,老丈人還想再給你倒一杯,這時你起身掏出錢包取出五百元遞給她老人家,嘴裡還念念有詞地感謝她提供的美味佳肴。如果你真的這麼做了,那還請做好送氣到抽搐的老人去醫院的準備。
或者相反,你在早點攤老闆把煎餅遞給你之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答謝之後揚長而去,結果八成你會被叫住訓斥一番。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不可混淆,尤其在有金錢參與的情況下,人的大腦會自動調整成相應模式,所以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對應合適的場合。
送禮從來都是一門學問,古代中國官員交接之時,在正常事項之外還要交接一本私密的賬本,上面記載了接待各級官員時要備什麼級別的酒宴(細到要幾個菜)、送什麼等級的禮品,一旦出錯,就怕不光是穿小鞋的問題嘍。
海外國家的送禮同樣有很多講究,日本的禮品要包裝好而且不能用白色或明亮顏色的包裝紙;沙特不能送酒更不能給女主人送禮;法國送花不能捆紮、不能帶土,必須是單數但要避開13;美國禮品講究實用,附上購物小票方便不喜歡退貨也被認可;德國人忌諱尖銳物,喜愛香水、賀卡、自製蛋糕;義大利人對糖果和葡萄酒非常歡迎。雖然送禮的歷史很悠久,但除了東亞國家之外,幾乎沒有像中國人一樣重視送現金紅包的傳統。
過去的中國是一個典型的熟人社會,彼此之間講究要經常你來我往、互通有無,這樣遇上事情時才能得到儘可能多的幫助,相當於是平時的投資換來一份保險。除此之外,在物質匱乏時期,任何禮物都有著實際的用途,破家值萬貫,得到的每份禮物都意味著可以節省一筆實際的支出。
但隨著物質生產的豐富,人文主義的傳入與興起,現代人民普遍追求獨立與個性的生活方式,希望避免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與千人一面的裝飾風格。隨機採訪一些人為什麼比起禮金更喜歡禮物,得到的答案多為現金更實用、不喜歡的禮物不好處理、回禮還要估算價值怕麻煩等等。
在當下正處於轉型期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生活並定居下來,人們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之中,更多的是與陌生人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如果說過去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我們在挑選商品與尋找合作夥伴時不得不更多地依賴於品牌的信用,但在爆發了信息革命的今天,我們獲取資訊的能力有了飛躍式的提高,想查查這家餐廳好不好吃,只要上美團大眾點評看看就好(不知和麥當勞肯德基出售業務有沒有關係),想要挖一個人才過來,也許他已經在網上對你的公司進行了好幾輪考察。
曾經有一個研究解釋了為什麼農村裡的人往往比城市人脾氣更大。城市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和更多的陌生人合作,所以一個好脾氣(至少表面上)可以讓他以更低的成本完成這些活動,而不適應這種方式的人在城市生活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與障礙,久而久之沒有好脾氣的人就被城市淘汰掉了,剩下的都是善於和他人合作的。
而農村生活相對來說更單純,面對的多是農業機械、土地和雞鴨牛馬這些不會抱怨人類壞脾氣的對象,所以並沒有一個外來的壓力機制來篩選人的合作度,最後的結果就是農村人往往無拘無束,脾氣也更大一些。
雖然城市生活要求我們有更好的可合作性,但其中絕大多數只要我們具有基本的社交禮儀即可。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人類智力只允許每個人有148個穩定社交關係的熟人,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已經足夠了,你可以回憶一下自己除了同事之外還有幾個人會每周保持聯繫?即使加上父母這個數字應該也不會超過20,何況有些人恐怕還做不到每周聯繫一次父母。可以說,即使是所謂的熟人,大部分也只能算是泛泛之交,對你來說如此,對方也很可能一樣。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遇到需要表示感情的時候,究竟是送禮物好?還是送禮金好?或者都送比較好?百試百靈的方法就是隨大流,傻子看街坊,但這個答案未免缺乏誠意,對特別要好的親友當然我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但若不是十分熟悉則要注意距離感,尤其要避免送一些風格過於鮮明的擺設類禮品,比如人家明明是全套的中式傢具,你送了一套英式茶具,人家擺也不好,送人也不好,只能找個地方收起來,現在北上廣的房子都十萬一平,你好意思占人家寸土寸金的空間嗎?
在中國現代城市的環境下,我們交往的範圍呈現兩極分化,一邊是大量的普通聯繫程度的對象,另一邊是有著強聯繫的親屬、死黨、閨蜜。對前者,我們要保持一個讓雙方都感到舒適的距離,需要表示的時候隨大流送上禮金即可。對後者,不妨自由發揮你的想像力,送一份讓對方一看到就想起你的完美禮物。
本文拋磚引玉地探討了一些關於節日禮品與禮金的習俗,最後也想聽聽你的想法,你認為什麼情況送禮品比較好,什麼時候又比較適合送禮金呢?春節期間你家都送了或接到了什麼禮物呢?期待你的留言。
多一次點贊就多一次對作者的鼓勵
多一次分享就多一次對知識的傳播
推薦閱讀:
※一個男人的婚姻經歷, 告訴你選老婆得看這三點
※囚徒將永失自由之味覺,但她不會放棄追尋
※女人正在「經歷」多個男人的幾個表現
※又一台電腦的淪陷!一個網路愛好者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