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問題我早就想問:香港人是如何忍受高房價的?
來源:新浪港股
文/新浪港股專欄作家 彭琳
全香港2016年的家庭月收入中位數為2.5萬港元,新盤均價卻紛紛在每平方米20萬港元以上。對於房價長期居於全球前列的香港,這樣的嚴峻反差已經持續多年,香港人是如何忍受高房價,至今還沒有陷入恐慌的呢?
今年以來,北京等不少城市房地產市場進入「高燒」狀態,各地樓市調控不斷升級。說起跟內地一起「燒」得厲害的,當然不能漏掉香港樓市。
雖然與香港利率攸關的美國在三個月內兩度加息,但樓市不但沒有受到衝擊,反而繼續刷新高度。財政司長陳茂波近期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感嘆今年一月香港樓價已經比97年高峰超過80%,而且還有繼續上升跡象,暗示要考慮推出更多調控措施。
新鴻基地產本月中旬開售的新盤「匯璽」位於全港收入最低,家庭平均月收入僅2萬港元的深水埗區,新盤均價卻高達每平方米23-28萬港元,依然被市場視為「平價」而哄搶,僅僅兩百餘套單位收到約1.2萬認購,中籤幾率接近1/50。
多年來持續位於全球高房價排行榜前兩位,令房子在港人觀念中一直佔據著極誇張的重要地位。2月底開始在無線電視TVB播放的一套真人秀節目《有樓萬事足》,描述不同背景、心態的「港男港女」如何想方設法、扭盡六壬買房,收視持續大熱,其中一位少女談起擇偶要求是「有樓就有高潮」的金句,更成為城中熱話。
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數字,全香港2016年的家庭月收入中位數為2.5萬港元。以上文「平價新盤」匯璽來計算,就算不吃不喝也僅夠買約0.1平方米,如果想購買50平方米需要不吃不喝42年。這麼多年來,香港人是為何能夠忍受這樣的超高房價,至今還沒有陷入恐慌呢?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香港的房價漲跌,與60%的香港人可謂完全無關。目前香港約45%的市民,數代人都居住在資助公共房屋中,每月僅需繳納幾百至最高四千餘港元的租金,就可以一輩子安居樂業。另外還有多於15%的居民已經買下了他們的資助性房屋。購買政府資助性房屋「居者有其屋」的月收入最高限制為5.2萬港元,買這類房子的價格低於市價三成左右,但缺點是不能隨意轉賣。
與外界的理解不同的是,居於「公屋」的並非都是赤貧階層,甚至不一定是低收入家庭。筆者身邊經常有不少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或是新婚夫妻,為了滿足申請公屋的收入門檻而主動「失業」,等到分配公屋後再找工作的例子。一旦獲得分配房屋,即便收入上升也不會被輕易要求搬出,只要收入不超過公屋收入限額的5倍(以兩大兩小四人家庭為例,上限是13.3萬港元)。
因此,在香港真正有購買私營住宅需求,會關心房價漲跌的,至少是月收入4-5萬港元或以上的少部分居民。根據政府統計處截至2016年四季度資料,目前這類家庭全港只有約70萬戶(包括已經購買住宅的),而全港已經購買住宅的家庭則多達122萬個。
香港真正有購房需求的人數是多少?根據多年來不同研究機構的分析,過去10年以來,香港每年的私營房屋需求約為1.8到2萬套之間,也就是每年有買房需求的家庭大約2萬戶,佔全港人口比例不到1%。因此,再高的房價,也並不足以激起全港普遍性的焦慮情緒。
另一方面,香港人買房的難度,其實比外界的估計要小,也不如北上深等城市。
香港730萬人口以本地人為主,最大的移民來源——「單程證」移民大多會計入公屋分配的規劃,買房需求以本地年輕人,尤其是新婚夫婦為絕對主力,即便在沒有高稅率限制的2012年以前,內地來港人士購買住宅比例也從未達到10%。香港區域狹小,交通便利,年輕人婚前大多與父母同住,存出「首付」相對較容易。
熱播的《有樓萬事足》中的一位90後女孩Macy,工作三年即買房,人稱「105%姐」,原因是她是每月都將月薪105%都儲蓄起來作為首付。如何每月儲蓄薪水的105%呢?答案是她在家「啃老」三年,吃住靠父母,外出則靠男友,看電影下館子購物都刷男友的信用卡。月薪一分錢不動用,加上理財、兼職等收入,每月輕鬆再儲蓄5%。
當然,如果作為男性,或是不願「啃老」的女漢子,存出首付的難度有所提高。但從筆者生活中的年輕友人,以及外出講課中認識的大學畢業工作不久,或修讀研究生的年輕人來看,存下月收入的40-50%還是可行而且常見的情況。
美聯物業在今年初的電話訪問顯示,約38%的首次置業年輕人需要父母或者其他家人資助首付,這一比例雖然已經是歷年來最高,但依然低於內地多數城市。而存夠了「首付」之後,香港按揭貸款的月供壓力也並不高。
與北京房貸基準利率4.9%相比,目前香港目前房貸利率各銀行長期穩定在低於2.15%的水平,這意味著600萬港元的新房交掉三成首付後,依照最常用的30年期按揭,每月供款在15000-16000港元左右。由於需要購買住宅的家庭月收入至少在4-5萬港元以上,因此月供的負擔並不算大。
不久前深圳一位「34歲老員工」遭到清退而被迫要賣房的帖子在朋友圈熱傳。此人不得不賣房的關鍵之一是兩套房貸款月供超過3萬元人民幣,而工資月收入只有2萬多,這種情況在香港也是絕不可能發生的。根據香港金管局的規定,在壓力測試下,月供不能超過家庭入息的一半,大部分銀行的壓力測試是現行利率上加上3個百分點,即5.15%。依照這個標準,目前月供大多都低於家庭月收入的40%。
當然,對於無法回家「啃老」的內地「港漂」學生留港群體,看起來似乎買房的壓力比本地人要大。不過「港漂」以獨生子女為主,不少都有可觀的家庭財政基礎,加上學歷又高過多數本地年輕人,收入上升的速度也更快,事實上的置業能力遠遠超過香港大多數同齡人,甚至是香港高價「豪宅」的主力買家。
港人普遍將買房叫做「上車」。高房價雖然令人抱怨,但抱怨原因在於讓人錯過「開車」,也就是資產高速增值的機會。這一說法中其實隱藏著一個觀念:買房的群體主要目的是投資,而非自住。
事實上,香港嚴峻住房問題根本不在私營住宅,或是有能力買房的群體,而在於公共房屋的供應不足。由前任特首董建華籌建的團結香港基金曾分析過,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只要維持計劃中的每年18000個單位,便可滿足需求直到2026年。相比之下,公屋和居屋的供應要達標,則要在連續五年每年分別增加19%(每年由建設20000套住宅,變成23800套)和51%(由每年建設8000套,變成12000套),可見建設滯後之嚴重。
公共資助性房屋過去數年批地和興建過程太長,計劃失當,令等待「上樓」的人數過大,導致不少要被迫居於「劏房」、「籠屋」甚至淪落街頭。就在金碧輝煌的「匯璽」樓下十分鐘步程的通州街天橋底,露宿者近百,老弱、傷殘、婦孺自行以木板、欄杆隔出方寸立足之地,幾無隱私、清潔、安全可言。四個月前深夜的一場火警,險些令多人命喪火海。即便如此,今天露宿的群體依然越來越大。
香港樓市最大的困境,在樓市之外。至於對此依然陌生的北上廣深,這也或許將是未來的難題。
來源:新浪港股
推薦閱讀:
※你想要買的房子將來會不會漲?
※比起大阪,為什麼關西人更喜歡住在兵庫?
※開發商自稱房價零元一平米也不過分
※年輕人,是該先買房,還是先拼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