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易正讀之二:讀不懂的啟蒙書(1)

上 篇《周易》概述 第一章 讀不懂的啟蒙書《周易》是我國的一部經典,產生於《春秋》之前,按《周禮》的記載,當時一共有三部《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其經...上 篇《周易》概述

              第一章  讀不懂的啟蒙書

《周易》是我國的一部經典,產生於《春秋》之前,按《周禮》的記載,當時一共有三部《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其經卦均是八卦,重卦均是六十四卦,由周朝史官大卜和筮人掌管。按說,三部《易》的內容應該是互相關聯,形成整體,但從其傳承來看,卻大相徑庭,使人不解。因為《連山易》、《歸藏易》一直深藏不露,只有《周易》得以流傳,並被尊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產生過極為深遠的影響。幾千年來,說《易》者紛紛,大多說的也就是這排序最後,成書時間最晚的《周易》。

為什麼《周易》得以流傳,並紅紅火火,而《連山易》《歸藏易》卻遮遮掩掩,終至失傳?三《易》都有些什麼區別?各自的卦序如何?其原理有何不同?都產生於什麼背景?由誰而作?作者表達的是什麼內容?希望達到什麼目的?產生過什麼效果……等等,這些問題一直都是易學之謎。也正因為這些謎底沒有解開,造成了易學的混亂,終沒有一個定論,即使是孔子以來流傳並無大的障礙,又被尊為群經之首,由歷代大儒、隱士、專家、學者們反覆注釋的《周易》也同樣是含糊不清,讓人無所適從。

歷代解釋《周易》的著作不計其數,僅《四庫全書》收錄的就有158部1757卷、存目307部2371卷之多。觀點五花八門,有說它是天文書,有說它是地理書,有說它是占卜書,有說它是數學書,是算命書,是氣功書,是醫書,是方技書……這些年來還有人說它是情報書,是愛情書,是宇宙元素表,是二進位計算器……正如《四庫全書提要總目》說的:「《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表面上看來,各種觀點都有一些道理,只是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最正確,又沒有理由讓對方信服,於是,使《周易》落了一個「《易》道廣大,無所不包」的美名,你好,我好,大家好。加之在民間傳說中,《周易》被描述成是打開另一世界的鑰匙,彷彿誰掌握了它,就可以驅使鬼神;可以呼風喚雨;可以感知過去,預測未來;可以如姜太公一般作法,以改朝換代;可以如諸葛亮一般借東風火燒曹船,布八卦陣擋兵十萬……種種附會,《周易》被說得越來越神,誘惑力十足,只是學不通。初學覺得有理,再學感到博大,最後是不著邊際,不知天外還有幾重天?越學越糊塗,恐怕是大多數學《易》者的共同體會。

《周易乾鑿度》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變易」是說《易》所表現的是某種事物的變化過程。「不易」是說這個變化過程遵循某種規則,是有規律性的。「易」是說《易》對這種變化規律的演示方法簡單明了。換句話說,《易》是對某種變化規律的歸納和演示。按這種說法,《易》應該好學好用,這種看法從古文「學」字和「教」字的結構上可以得到印證。古文「學」字寫作「學」,是雙手持爻以教膝下之子的意思。「教」字古文寫作「  」,單手執爻以示人之意。爻就是《周易》中卦的基本單位,學爻、教爻也就是學卦、教卦,學《易》、教《易》。古代兒童能夠接受的教材應該不會太難,可問題是古代兒童可以聽得懂的內容,為什麼讓今天的專家、學者們感到頭疼?是古人太聰明,還是我們太笨?或者是我們的學習方法出了偏差……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一、《易》不是《易經》

提到《易》,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易經》、八卦、算命、占卜。學《易》一般也的確是從《易經》、八卦學起,然後是陰陽、五行、象、數、義、理、《繫辭》、《彖》、《象》……等等。其實,我們在學《易》時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未能將《易》和《易經》分開,而《易》和《易經》本不是一回事。據《周禮》記載,《易》一共有三部: 

《周禮·春官·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

《周禮·春官·筮人》:「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經卦就是基本卦,也即我們常說的八卦:「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每卦由三爻組成,爻又分為陽爻「  」和陰爻「  」兩種類形,爻是八卦的基本單位。別卦就是由任意兩個基本卦重疊而形成的復卦,一共八八六十四卦,即:

乾「  」、 坤「  」、 屯「  」、 蒙「  」、需「  」、 訟「  」、 師「  」、 比「  」、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謙「  」、豫「  」、

隨「  」、 蠱「  」、臨「  」、觀「  」、 噬嗑「  」、 賁「  」、 剝「  」、復「  」、

無妄「  」、大畜「  」、頤「  」、大過「  」、坎「  」、離「  」、咸「  」、恆「  」、

遁「  」、大壯「  」、晉「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

損「  」、 益「  」、夬「  」、  姤「  」、  萃「  」、 升「  」、困「  」、 井「  」、

革「  」、鼎「  」、 震「  」、 艮「  」、 漸「  」、 歸妹「  」、豐「  」、 旅「  」、

巽「  」、兌「  」、渙「  」、節「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統稱為《易》,它們的經卦和別卦卦數均相同,不同的就只能是卦序、卦辭和爻辭。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為什麼叫這麼三個名字呢?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與朝代有關,如東漢學者鄭玄在《易贊》中說﹕「夏曰《連山》, 殷曰《歸藏》,周曰《周易》。」唐朝孔穎達在《周易正義·卷首》中說:「案《世譜》等群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黃帝一曰歸藏氏。」漢代學者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西伯拘羑里,演《周易》。」西伯就是周文王姬昌,殷時為西伯,曾被商王帝辛囚於羑里。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三《易》之名與卦序及卦序所表達的內容有關,如鄭玄在《易贊》中說:「《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賈公彥疏:「《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納)于山,故名易為《連山》。」「《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故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故名為《歸藏》也。」

以上兩種觀點正確與否,尚無定論,但有兩點被易學界普遍認同﹕一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分別形成於夏、商、周三代,其中《連山易》最早,《周易》最晚。二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卦形、卦數相同,不同的只能是卦序、卦辭和爻辭。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為什麼統稱為「易」呢?也有兩種解釋﹕一是從文字的來源和構成解釋,如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引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虞翻注《參同契》說:「字從日下月。」二是按《易》的內容來解釋,如漢代《周易乾鑿度》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綜合這二種觀點,可以認為:《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的內容應該是對某種變化規律的歸納和演示,起源可能與日月的運行有關。  

《易》在我國古代,不是什麼人都能學,都能用的,至少春秋之前一直如此。它是天子的專用品,由周王室的史官世代相守, 一般的諸侯很難見到,所以《左傳》才有「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太史氏, 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的記載。魯是周公後代的居住國, 周公曾攝政當國, 算得上是半個天子。周公在世時, 享受天子的待遇,周公死後,成王特許其封地魯國世代享有天子之禮樂,更為重要的是,周朝的禮儀制度的制定者就是周公。因為這種特殊的關係,魯國才可能完整地繼承了周王天子的禮儀制度,而晉國、陳國則享受不了這種待遇,自然也就與《易》無緣。諸侯國無《易》,連韓宣子這樣見多識廣的學者也沒有見過《易》, 可見《易》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學, 都能用的,也可見《易》的珍貴程度非同一般。

春秋後期,周室衰敗,禮樂崩壞,周室史官紛紛離開王室,《易》及有關周禮的典籍才逐漸傳入民間,「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正是發生於此時。周王史官以《周易》為珍貴的禮物獻給諸侯國國王,以作為自己的進身之路。也正是從這時起,「學在王官」的官學制度才開始被打破,私學得以興起,諸子百家著書立學,百花開放,百家爭鳴。辦私學最成功的人是孔子。孔子是魯國人,從小受到周禮制度的熏陶,也因此成了周禮制度最堅定的擁護者。他以整理和傳授《易》、《詩》、《書》、《禮》、《樂》、《春秋》為手段,以維護和恢復周禮為己任。這些書既是孔子的教材,也大多是周朝王室的教材,只不過孔子作了重新的剪裁,算是原教材的節選本。孔子是魯國人,又曾經做過魯國的中都宰、小司空與大司寇,應當有機會接觸周王室典籍,他還曾專門去向周王室史官老子學習。《莊子·天運》載:孔子曾對老子說:「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這六本書被後人統稱為經書,《易》也就被稱為《易經》。

秦始皇焚書坑儒,《易經》以卜筮之書得以倖免。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易經》則被推為六經之首,得以廣泛流傳。

這六本書為什麼被稱為「經」呢?「經」字有三種含義﹕

1、經的本義是織布機上的縱線,橫線稱為「緯」。上古沒有紙張,一般是將字契刻或書寫在獸骨龜甲或竹簡、木牘上,其中的竹簡可以用牛皮繩穿成一捲成為書。現在,我們還將一本書稱為一冊書,「冊」就是古書的象形字。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孔子讀《易》,將穿竹簡的繩子都翻斷了多次,這裡的「韋」就是與竹簡——「經」相對的「緯」。所以,「經」字本來是指契刻有文字的竹簡,引申為古代書的通稱。在春秋時期,私人無著述,「學在王官」,「經」也就成了官方文書的專用名稱;

2、聖人所作為「經」。如《博物志·文籍考》說:「聖人製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

3、恆久不變的道理為『經』。如《釋名·釋典藝》:「經,徑也,常典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鄭玄《孝經注》說:「經者,不易之稱。」《文心雕龍·宗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

由「經」字的這三義,可知孔子以畢生精力整編和傳授的這六本經書,大都是對周朝官方教材的繼承。但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孔子的繼承不徹底,他對六經作了過多的刪節。《漢書·藝文志》說:「《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篡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三百五篇。」

   古書原有多少?我們已很難知曉,但從古《詩》被孔子從三千餘篇刪為三百零五篇來推測,其刪除的比例一定相當大,可見所謂六「經」只不過是掛一漏十的節選本。《易》也不例外,我們現在所見的《易》只有《周易》一篇,《連山易》、《歸藏易》均不在其內,而《連山易》、《歸藏易》在周朝時是與《周易》一起作為一個整體由周王史官世守。這就出來了一個問題:《周易》為聖人所寫,由天子卜筮官掌管,講人世間不易之道,被尊為「經」是很自然的,但為什麼同是官書,同是聖人所作的書,同是講不易之道的書,《連山易》、《歸藏易》不被包括在內。是因為失傳了,傳不了?還是孔子認為不適用而刪除?或者是太機密不能傳?孔子自己是否見過……這些問題都很重要。它的重要性我們以後再說,這裡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不論是什麼原因,《周易》被稱為《易經》是不準確的,以偏概全,容易使人誤解,從而模糊了三《易》的區別。

   《易》和《易經》不是一回事。《易》含《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三書。而《易經》是《周易》的專稱,它只是《易》的一部分,至於後世又將《易傳》也併入《周易》,統稱為《易經》,就錯得更遠了。

  《易》和《易經》的區別在學術界本沒有太大的爭議,但問題是,在實際的研究中,卻少有人嚴格區分它們。比如《易傳》中所說的《易》,有時指《周易》,有時可能是指《連山易》或《歸藏易》,有時則作為三《易》的通稱。諸子百家的著作中所說的《易》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將其中的《易》理解為就是指《易經》——《周易》,則是不可能學通的,而千百年來,我們在研究《周易》時卻往往忽視此問題。《周易》讀不通的原因固然很多,而這種《易》與《易經》的混淆不清,正是《易》學不通的第一個原因。

二、《易經》、《易傳》、易學要分開

儒家尊奉的典籍大都有「經」、有「傳」、有「學」。「傳」是對「經」的解釋,解說「經」 和「傳」的為「學」,即所謂「經學」。就《周易》而言,也有《易經》、《易傳》和易學之分。《易經》是《周易》的專稱,一般認為其書是周文王被囚於商時所作(這種認識有誤,我們將在後面討論),形成於商末周初。《易傳》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共十篇。《易傳》成書於戰國時期,作者大都認為是孔子或孔子的學生。從漢武帝開始,隨著儒家經學的確立,《易經》被奉為經典,各朝代都有一些人專門研究《周易》的經、傳,或作注釋,或闡發其義理,他們的研究成果統稱為易學。

《易經》、《易傳》和易學三者有聯繫,也有區別。《博物志·文籍考》說:「聖人製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這裡給出了兩個條件:一是「聖」、「賢」之別;二是「作」、「述」之分。「聖」字甲骨文寫作「  」或「  」,字形像人上張著個大耳朵,後來又加了張嘴巴,能聽能說之義,引申為「通」。天文、地理、人事、物宜樣樣精通,並能說會道,不僅學問好,而且品德高,只有這種完人才能被稱為聖人。「賢」字甲骨文寫作「  」,手指大眼睛,會意能看事,引申為善於模仿,多才多藝的意思。賢人模仿的是聖人,所以「賢人」是指才能、品德都不錯,但比聖人還差一點點的人。因為能力差一點點,就有了「作」和「述」的區別。「作」是創作,最先發明的東西才能稱為「作」。「述」的本義是循,遵循的意思。對已有的成說進行闡述、解釋為「述」。孔子在《論語》中說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見「述」和「作」是不一樣的,有一個專利權的問題。《周易》是聖人創作的作品,是「經」。而《易傳》是不是孔子寫的雖然尚有爭議,但即使是他老人家寫的,也不能稱為「經」,只能稱為「傳」。

「傳」是傳授的意思,是自認為懂「經」的人對經的解釋。相當於現在的老師授課,課文是「經」,老師做的備課筆記就是「傳」,學生聽了老師的課後,勤奮一點的學生就做一做讀書筆記,寫點心得,這就是「學」。老師的備課內容是否超出課文之外?老師傳授的方法得當與否?學生領會的對不對?這些都不一定,因為素質有高低,心情有好壞。這也像歌曲的流傳,詞曲作者來了情緒,將靈感化為字元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經」。專業歌手覺得這首歌寫得好,旋律優美,就拿到舞台上去演唱,雖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水平還是蠻專業,基本上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這是「傳」。歌曲流傳開來,會唱不會唱的人都喜歡哼幾句,有的還能卡拉OK,有的不識譜,黃腔黃調,甚至將快樂的歌唱得悲傷,這就是「學」。「學」也是有感而發,但發的是自己的感,與原創者的那份情合不合拍,就很難說了。正因為此,《易經》、《易傳》與易學三者不能混為一談,一定要分清,但縱觀易學史,情況卻正好相反。

在西漢初年,經學初興時,《易經》和《易傳》還是分開的,司馬遷當時還把《易傳》十篇稱為「十翼」。「翼」的本義為翅膀,稱「傳」為「翼」是將其看作《易》的輔佐資料,算不上「經」。在形式上,「經」、「傳」分開,一般是「經」分上、下,「傳」有十篇,共十二篇。西漢晚期,《易傳》就開始被稱為「經」,「經」、「傳」被合到了一起。魏晉時期的王弼又進一步將《彖傳》、《象傳》逐句拆開,分屬於每卦卦爻辭之下,把《文言傳》分屬乾、坤二卦,其它四「傳」則附於「經」後。王弼易學一直被視為正統的易學。王弼的這種合「經」、「傳」為一的易學傳本,對易學的研究影響甚大。直到今天,由於王弼傳本被采入《十三經註疏》,所以,現在的通行本仍然是王弼本。

古人合「經」、「傳」的初衷一定不壞,大概本於兩點考慮,一是對孔聖人的尊重;二是閱讀方便。但這種合讀本,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由於《易經》卦、爻辭的文義本身深奧難懂,就使得人們在研究《周易》時,大都是遵循以「傳」解「經」這一條路,從而忽視了對經文本身的研究,至於《易傳》及易學的觀點究竟是否與《易經》相合,則少有人管它,這應該算是《周易》讀不懂的第二個原因。

三、《周易》戴錯了「迷信」的帽子

關於《周易》的性質問題,今天的學術界一般將其定為占筮書,認為其書是古人迷信的產物。如李鏡池《周易探源》說:「我認為《周易》原是一部古筮書,為供占筮參考而作。」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說:「《周易》最初是占筮用的一部迷信的書。」「《周易》這部古老的典籍,其形成出於占筮的迷信,後來作為一種推測人事吉凶和命運的方術,在封建時代仍很流行,成為封建迷信的一部分,這種迷信,被稱為占術,用通俗語說,即算卦或算命。」說《周易》起源於卜筮的主要依據有四﹕

1、易學界一般認為,《周易》成書於殷末周初,而據《周禮》的記載,《周易》在周朝時由周室史官中的「大卜」和「筮人」掌管。在當時,「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大卜」和「筮人」就是主持卜筮活動的官員,「吉」「凶」由他們根據卜筮結果判斷。由此可見,《周易》從其成書之日起就是周王占筮的依據之一;

2、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周易》被周史官作為禮物進獻給其投靠的諸侯國王,於是,《周易》得以在普通貴族中流傳。從《左傳》、《國語》中收錄的有關《周易》的記載看,《周易》在當時的主要功用就是作為占筮的依據;

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統一中國後,為了強化王權,重建新的國家秩序,曾經採納丞相李斯等人的意見,焚書坑儒,獨尊法家,除《秦史》及醫藥、卜筮、種樹書外的一切古典一律焚燒,違者斬首。《周易》作為儒家經典,本應首當其衝,但卻幸免於難。班固在《漢書·儒林傳》中說﹕「自魯商瞿子授《易》孔子……及秦禁學,《易》為筮卜之書,獨不禁,故傳受者不絕也。」可見,《周易》在秦人眼中是一部用於占筮的技術書;

4、秦漢時起,《周易》由貴族的專用品流入民間,二千年來,民間盛行的占卜、算命、風水、方術大多以《周易》有關。

由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周易》的流傳從古到今,從王室到貴族再到民間,其使用均以占筮有關。由此得出《周易》一書曾經是古代迷信方術的主要依據的結論,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但由此得出《周易》一書的創作目的就是供占筮之用,或者說,《周易》一書的形成是占筮的結果,還是顯得論據不足。因為,原因和結果雖然有一定的聯繫,但也不是絕對的,正如我們經常會好心辦壞事一樣。

如果說,《周易》一書的創作目的不是為了占筮,作者的創作目的又是什麼呢?前人有另外的說法。孔子《易傳·繫辭》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這說的正是《周易》的功用。譯成白話就是「《周易》中包含有偉人所遵循的四條原則:用以講說道理的時候,遵循《周易》卦、爻辭的內容﹔用以指導自己行為的時候,遵循《周易》卦、爻變的道理﹔用以製造器物的時候,遵循《周易》卦、爻象所表示的形狀﹔用以卜筮預測的時候,遵循所得到的結果。」依據此說,《易》有四項主要功能,即作為人的言論、行為、製造器物和占筮的依據。占筮只是其中的一項功用,而且是排名最後的一項功用。按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排名最後往往最不重要。它的不重要還表現在:《易》的這四項功用中的前三項分別以卦爻辭、卦爻變、卦爻象作為依據,唯有占筮的依據孔子說得很含糊:「以卜筮者尚其占。」什麼是「占」 ?《說文》:「占,視兆問也。」意思是說,當出現一個不同尋常的「兆頭」時,比如有異常天象發生,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就請人占筮,預測一下可能出現的結果。古人是如何判斷的呢?《左傳》、《國語》中有二十多條有關《周易》的占例,被公認為是用《周易》占筮的最早方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我們就以《左傳》中的占筮為例來看一下古人是如何以《周易》占斷的?

1、《庄公二十二年》:「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  』之《否》『   』。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庭實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於王。』猶有觀焉,故曰:『其在後乎。』風行而著於土,故曰:『其在異國乎。』若在異國,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後也。山嶽則配天,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及陳之初亡也,陳恆子始大於齊。其後亡也,成子得政。」

陳國是周武王分封給舜的後代的居住國,陳侯即陳國君王陳厲公。敬仲是陳厲公的兒子。陳國不屬於周族直系,當然也就沒有《周易》這本書。這段記載是說﹕在敬仲年幼的時候,有一個周王室負責占筮的太史官帶著《周易》這本書,來進獻給陳國侯王陳厲公。陳厲公得到這本書後,就讓進獻者用《周易》給自己的兒子敬仲算命,看今後的命運如何。進獻者奉命占筮,得到了《觀》卦「  」變成《否》卦「  」的結果。這個卦變是《觀》卦六四爻變。《觀》卦六四的爻辭是﹕「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於是,周太史說﹕這個人將來恐怕要代替陳侯而擁有一個國家。但不是在這個國家,而是在別的國家。不是在他的身上發生,而是應在他的子孫。時間是在陳國衰亡之後。結果果真如此,等到陳國第一次被楚國攻克,陳恆子則開始在齊國擁有了強大的勢力。後來,楚國再次滅亡陳國,陳成子則取得了齊國的政權。

2、《襄公九年》:「穆姜薨於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   」。史曰:「是謂《艮》之《隨》『   』。《隨》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干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今我婦人而與於亂。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清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無咎。我皆無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無咎乎?必死於此,弗得出矣。」

穆姜是魯宣公的妻子,成公的母親。魯宣公死後,她耐不住寡居的寂寞,與魯國大夫叔孫僑如通姦,並且干預國政。因成公對其不信任,她則與叔孫僑如於成公十六年密謀推翻魯成公。結果陰謀失敗,叔孫僑如被驅逐出國,穆姜則被囚禁於東宮。剛被送入東宮時,她用《周易》佔了一卦,問自己的前途如何。佔得《艮》「  」變為《隨》「  」卦。穆姜是太后,權力曾經很大,史官不願得罪她,故討好地對她說﹕「《隨》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會很快出去。」穆姜自己學習過《周易》,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她說:「我出去是沒有希望了,因為《周易》《隨》卦卦辭說:『元、亨、利、貞,無咎。』『元』是人得以生長的根本;『亨』是美好的品性相聚積的結果;『利』是道義添加後的產物;『貞』是事物應保持的主體。要有仁愛之心,才可以生存。要有美好的品德,才符合於天地的規律。要有利於物宜才合於道義。端正的行為要鞏固,才能辦好事。如果這樣去做了,就不會受到侮辱。所以,雖然處於《隨》卦的境地,也不會有大的問題。現在,我作為一個不應干預政治的婦道人家而參與動亂,本來地位低下而又沒有仁愛之心,不能算『元』。使國家不安定,不能算『亨』。自己的行為反而害了自身,不能算『利』。丟棄寡婦的位置而生情愛,不能算『貞』。有四德的人,處『隨』之時不會有問題。而我什麼都沒有,難道合於『隨』卦的卦辭嗎?我自取邪惡之心,能沒有災禍嗎?一定死在這裡,不能出去了。」

這是《左傳》中兩段很典型的占例。《左傳》中一共有二十一條以《周易》有關的占例,其中有十三條占例以此大同小異。從中我們看到,第一例的主筮者主要依據「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的爻辭來判斷占筮結果,然後以卦象說明爻辭的來歷和確定時間、地點。第二例則是分別以卦名的含義和卦辭的含義來判斷結局,不管卦變和卦象。據此,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即卜筮本身不過是運用《周易》四項功用中的前三項功用而已,所不同的只是對前三項功能的隨機抽取。換句話說,《周易》四項功用中的前三項——言、行、制器的依據是分別建立在對《周易》卦、爻辭,卦、爻變及卦、爻象的理解的基礎之上的,而第四項占筮的功用則是多餘的。為什麼是這樣呢?荀子的一句活道破了其中的奧妙。《荀子·大略》說:「善《易》者不佔。」真正領會和掌握了《易》理的人不用占筮就知道結局。反過來說,占筮的人是因為《易》沒有學好。《左傳·桓公+一年》載,楚國名將斗廉說的一句話:「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可以作為「善《易》者不佔」的最好註腳。《易》理學通了,胸有成竹,遇事有主張,依照《周易》的道理去做就行了,結局一定是好的,根本就不用占筮。而《易》沒有學好,就會遇事無主見,就疑惑,就要求助於占筮來幫助自己拿主意。那麼,善《易》者又是如何運用《周易》的呢?我們還是從《左傳》一書中取例:

3、《左傳·宣公十二年》﹕「十二年春,楚子圍鄭……夏六月,晉師救鄭。荀林父將中軍,先轂佐之。……及河,聞鄭既楚平,桓子欲還……彘子曰:「不可。……」以中軍佐濟。

知莊子曰﹕『此師殆哉。《周易》有之,在《師》「  」之《臨》「  」,曰:『師出以律,否臧凶。』執事順成為臧,逆為否,眾散為弱,川壅為澤,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具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之謂《臨》,有帥而不從,臨孰甚焉!此之謂矣。果遇,必敗,彘子屍之。雖免而歸,必有大咎。』」

宣公十二年,楚莊王進攻鄭國,鄭國國君鄭襄公向晉國求救。晉國派桓子荀林父率領中軍,彘子先轂作為輔佐,去解救鄭國。部隊剛行軍至黃何邊,就聽說鄭國已經被楚國攻破而投降,荀林父也就準備收兵回國。但作為軍隊副統帥的彘子剛愎自用,違反中軍統帥恆子的部署擅自出兵,渡過黃河向楚軍開戰,逼迫統帥桓子為救晉軍不得不戰,最後慘敗而歸。這段記載,就是當時擔任晉國下軍大夫的知莊子,在得知彘子不服從命令,而擅自渡黃河的消息後,引用《周易》《師》卦初六爻爻辭,對其行為和由此可能帶來的戰爭結局所作的分析和判斷。《師》卦初六爻爻辭為:「師出於律,否藏凶。」意思是說:軍隊出征,以嚴明的紀律為勝利的保障,否則就會產生不良的後果。彘子違反命令的行為,正是違背了這段爻辭,所以,知莊子作了「這些軍隊很危險。」「如果與敵人相遇,一定失敗,彘子會戰死,即使倖免而回,也一定會受到嚴重處分」的判斷,戰爭的結局被他言中。

4、《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鄭伯使游吉入楚,及漢,楚人還之,曰:『宋之盟,君實親辱,今吾子來,寡君謂吾子姑還,吾將使駟奔問諸晉而以告,』……子大叔歸,復命。告子展曰﹕『楚子將死矣!不修其政德,而貪昧於諸侯,以逞其願,欲久,得乎?《周易》有之,在《復》「  」之《頤》「  」,曰『迷復,凶』。其楚子之謂呼?欲復其願,而棄其本,復歸無所,是謂迷復,能無凶乎?君其往也!送葬而歸,以快楚心。楚不幾十年,未能恤諸侯也,吾乃休吾民矣。」

鄭簡公時,諸侯國中只有晉國和楚國最強大,他們交替著主持諸侯的結盟,也就是當霸主。襄公二十八年,應由楚國主盟,於是鄭國派大夫游吉出使楚國。游吉到達楚國的邊界漢水時,楚國人拒絕他入境,讓他回去,理由是上一次晉國主盟時,是鄭國國君親自前往,而這次楚國主盟,卻只派大夫前來,不合規矩。游吉被傷了面子,回去後心中不平,就運用《周易》復卦上六爻「迷復,凶」的爻辭為依據,臭罵了楚王一頓。他說﹕治國的根本是修其政德,而楚國恃強凌弱以滿足自己的權勢欲,是拋棄了修德的根本,其結局就將如一個想回家又迷失了方向的人一樣,將是兇險的。他因此判斷「楚王將死矣。」結果是當鄭簡公與魯襄公、陳哀公、許悼公去參加會盟,剛到達楚國國境線漢水時,楚康王就死了。

以上二段記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占筮而直接引用《周易》爻辭,將爻辭之義與事件中人物的行為進行對照,然後對其結局做出判斷。《周易》卦爻辭在此成了真理的標準,順之則存,逆之則亡,這應該正是荀子所說「善易者不佔」的例證。

《論語·子路》記載:「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譯成白話就是:「孔子說:南方人有句話:人如果沒有恆心,不能夠去做巫師和醫生。這句話說得好啊!《周易》上說﹕不能長期堅持自己的德操,經常違背道義去行事,就會承受羞辱。孔子說:一個人的結局如何,不用占卜就可從其行為上知道了。」「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是《周易》恆卦九三爻爻辭。孔子直接引用《周易》的爻辭說明應該如何做人的道理,這與知莊子和游吉對《周易》的運用是一致的,都是將《周易》的卦爻辭看成是做人的標準。而且,孔子「不佔而已矣」的觀點和荀子「善易者不佔」的說法也完全吻合。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周易》一書的創作目的,應該就是為了指導人們的行為。是作者為後代子孫制定的行為準則,其中,應包含著作者豐富的人生經驗。一個真正懂得《周易》又遵從《周易》原理行事的人,應該是品德高尚,方法得當的人,他一定料事周全,言談有理,行為有節,制物精密。而《周易》沒學好者,遇事就迷惑不定,就要靠占筮來幫忙拿主意,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占筮僅僅是作為《易》理不通者的應急措施,權益之計,也算是作者為不成氣的子孫留的應急通道,而不是《周易》的主要的、最初的創作目的。《周易》頭上被強制戴上的「迷信」之書的帽子,可能是戴錯了。

以上兩段直接引用《周易》的記載,不屬占筮之例。當然也不在《四庫全書目錄提要》所說「《左傳》諸占,蓋由太卜之遺法」之列。學術界也很少有人能正確理解這兩段例證的意義,一般是將其視為春秋之際的哲人們的一種思辨,包括孔子、荀子、老子等諸子的有關《周易》的言論,都一律被視為是對《周易》卦爻辭的創新和拔高,而沒有人將其視為,它們之間實際上只是一種繼承關係,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本末倒置。正是由於這種倒置,使我們在研究《周易》時,往往忽視對《周易》卦爻辭的正面研究,而是將注意力集中於對《易傳》及占筮的研究之上。這種本末顛倒的認識,可說是《周易》學不通的第三個原因。

四、《易傳》如何傳

《易傳》就是「傳《易》」,為傳授《周易》而講解的書。被現代人稱為《易傳》的書一共有七種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一般認為這幾篇書是孔子及其學生的作品。由於漢初的經師往往將自己解釋《周易》的書也稱為《易傳》,故在東漢時,這七種十篇《易傳》也被稱為「十翼」。

《易傳》的七種書對《周易》的解釋各有側重。《彖傳》、《象傳》逐句解釋經文;《文言傳》專門解釋乾坤二卦卦爻象和卦爻辭;《繫辭傳》、《說卦傳》通論《周易》大意、起源、性質和筮法原理等﹔《序卦傳》、《雜卦傳》解說《周易》卦序的結構和順序。千百年來,人們學習《周易》大都是從《易傳》入手,也就是遵循以傳解經的路子,所以《易傳》因此被人們視為是對《周易》最權威的解說,甚至將其與《周易》合二為一,統稱為《易經》。《易傳》究竟是如何傳授《周易》的呢?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三言兩語難於說清,我們在此只能以舉例的方式簡述其各《傳》的特點,以發現其中的主要問題。

(由於是舉例說明,而不是系統地論述,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對本節及下一節「易學學什麼」的理解可能會感到有一些困難。但因為本章僅僅只是分析易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即使是這二節完全不讀,也不會影響我們對《周易》正文的理解,因此,建議《周易》初學者在閱讀此二節時,不必強行求解。如果在看完後面《周易》正文的注釋後依然對《周易》的全面研究有興趣的話,可參照《易傳》原文來理解。)

1、《彖傳》

「彖」,金文寫作「  」。《說文》:「彖,豕走也。」豬跑脫之義。觀字形,彖字從豕,從又。「又」為手的象形。依此理解,「彖」的本義應為捉住逃跑之豬,許慎的解釋不對。《彖傳》之「彖」正是取抓住卦義之意。《彖傳》的內容主要是解說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蘊義。我們以乾卦為例分析一下作者如何解卦。

乾卦卦辭﹕「    乾:元亨,利貞。」

《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譯成白話就是:「偉大啊,乾卦所象徵的陽氣!萬物都是因為有了它的給予才得以成為生命。所以它是天的起點,然後才有了風雲的變動,雨水的普降。萬物在它的流動中變化著形狀,在太陽東升西落的陽光照耀下,經過乾卦六爻所象徵的時間而成熟。時間隨著東方龍星宿在夜空中的位置不斷升高而變化,就如駕馭著駿馬巡遊於天穹。乾道在不斷地變化,萬物應各自依據自身的特性而順應其變化,以確保符合陽氣興衰的規律。所以,乾卦卦辭說:『利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乾卦所象徵的陽氣作用下,萬物開始顯現的時候,天下萬國的人民只要以之相感應,就會有一個安寧的美好結局。」

《彖傳》對乾卦卦辭的解釋有如下幾個特點:

(1)、《彖傳》作者將乾卦卦辭斷句為「元亨,利貞。」《周易》古文本沒有標點符號,所以給古文斷句成了學術界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乾卦卦辭的斷句就有兩種主要的觀點:一是斷為「元亨,利貞。」一是斷為「元、亨、利、貞。」《彖傳》作者取前一種觀點,此種斷句法與坤卦卦辭中「利牝馬之貞」的句法相符合; 

(2)、《彖傳》「乾元」二字連用,以「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來定義「乾元」的功用,顯然是指生命之源,也即人們常說的「元氣」、「陽氣」。準確地說:「元」是根本、根源的意思,而「乾」的含義作者理解為「氣」、「陽氣」,而不是我們現在通常所理解的「天」;

(3)、「六位時成」有二層含義:一是作者以為乾卦的六爻象徵的是時間的變化;二是這個變化象徵的是萬物從生到成熟的過程,也即農時中的春、夏二季,或者說是從冬至到夏至的半年;

(4)、「時乘六龍以御天」的含義指明,作者對乾卦爻辭中「龍」的理解,就是「御天的東方蒼龍七星宿,而不是任何神秘之物;

(5)、作者認為所謂「利貞」就是順應陽氣的變化。作者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各」指萬物,包括動物、植物,人不離其中。萬物都要順應陽氣的變化,人怎麼能例外呢?所以要「利貞」。作者怕聽者不懂,又進一步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有咸才能寧。「利貞」的目的是為了有「感」而後寧,而「感」就是「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就是順應自然。

《彖傳》的講授正確與否,我們在此暫不評價,它的基本特點大致就是如此。我們再來看《象傳》如何講解。

2、《象傳》

「象」本為大象的象形字。大象有一個突出的長鼻子為標識,故象字又引申為形象、象徵、摹擬、效法、相似等義。《象傳》即卦象之傳,根據不同的卦形解說其象徵意義。我們還是以乾卦為例。依《象傳》的理解,乾卦的斷句如下:

乾卦卦象為:「  」。

卦辭:「乾:元、亨、利、貞。」

爻辭﹕上九﹕亢龍有悔。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初九﹕潛龍,勿用。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普施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譯成白話,即:「日月星辰所組成的天體的運行,及所產生的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規律穩重而強健。有才、德的君子觀察乾卦卦象,應效法它所象徵的天道而不斷努力地完善自我。乾卦初九爻爻辭說:「潛龍,勿用。」是因為初九爻所象徵的陽氣尚處在地下的原因。九二爻爻辭說﹕「見龍在田」。陽氣隨著龍星宿出現在大地上而顯現出來,君子應效法卦象向人民廣泛地施行德政。九三爻爻辭說﹕「終日乾乾。」是要求君子效法天道的周而復始,堅持自己施行德政的行為而勤奮不舍。九四爻爻辭說:「或躍在淵。」因為效法天道而進取是沒有過錯的。九五爻爻辭說:「飛龍在天。」這是「大人」的成就。上九爻爻辭說﹕「亢龍有悔。」因為美滿的事情不可能保持長久。用九六爻純陽所象徵的天道之德周而復始,無始無終,無所謂首尾。所以,君子觀象而治國行政,所取得的成就也應視為是天道的規律,人民的自化,而不應當居為己功。」

《象傳》有如下特點:

(1)、《象傳》對卦辭的解說幾乎都以「君子以」開頭,可見作者將《周易》視為「君子」的行為指南。

(2)、作者有立「德」的傾向,認為效法天道,以立德為主。

3、《文言傳》

「文」指乾坤兩卦經文,即卦爻辭。「言」指解說經文的言詞。「文言傳」即為傳授經文而依卦爻辭文意解說。《文言傳》只解說乾坤兩卦經文。我們還是以乾卦的部分解說為例: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傳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文言傳》有如下特點:

(1)、作者將乾卦卦辭斷句為「乾:元、亨、利、貞。」與《彖傳》的斷句完全不同;

(2)、作者以「道德 觀念解釋卦辭。將「元、亨、利、貞」對應人的仁、禮、義、正四種品德﹔

(3)、作者將六爻爻辭解釋為君子處事的指南﹔

(4)、作者視「龍」為象徵陽氣變化的龍星宿。

4、《繫辭傳》

「系」的本意為聯連、聯綴。「辭」即言詞。「繫辭」即聯綴於《周易》之下的言詞。蘊義為關於《周易》的解說。《繫辭傳》是《周易》的通論。對《周易》的起源、卦爻的象徵意義,《易》中蘊含的道理、功用及占筮方法均作了解釋。我們將其歸納為如下幾點:

(1)、作者認為《周易》的八個基本卦起源於上古,為包犧氏所作。而《周易》卦爻辭為殷末周初的作品。如《繫辭傳》說: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類萬物之情。」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王之事邪?」

(2)、作者認為《周易》來源於天地自然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摹擬天、地、日、月、四時的變化及人事變化規律。如《繫辭傳》說: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法。」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論天地之道。」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迷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3)、作者認為《周易》一書的創作目的,就是為了讓人以天地自然的規律來指導人事活動。其功用表現在卦爻辭、卦爻變、卦爻象及占筮四個方面對人事的指導意義。如《繫辭傳》說: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者觀其變而玩其占。」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4)、作者在解釋卦爻辭時,特別看重其道德意義。如《繫辭傳》說: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辯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5)、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疑惑詞,表明作者自己對《周易》的部分內容的理解沒有十分的把握。如《繫辭傳》說﹕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蓋取諸《益》。……皇帝、堯、舜垂衣尚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王之事邪?」

5、《說卦傳》

「說」即解說,「卦」指八卦。「說卦」即解說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經卦。《說卦傳》有三個主要內容:一是解說《易》的來源及卦的構成;二是解說八卦的基本象徵意義;三是解說八卦的引申象徵義。

(1)、關於《易》的來源,作者認為是聖人參照天地之數、陰陽之變、道德之理而製作出來的,充分反映了事物的道理、性能,因此,可以推導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如《說卦傳》說﹕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2)、關於卦的構成,作者認為:一卦六爻分別代表了天、地、人三道。其中,上二爻象徵天,中二爻象徵人,下兩爻象徵地。如《說卦傳》說: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剛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3)、作者認為:八卦象徵著一定的事物,對應著一定的方位,他們之間又相互交溶而創造了萬物。其對應關係如下: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

天、  地、  雷、  風、 水、 火、  山、  澤。

西北、西南、        東、 東南、北、 南、 東北、 西。

(4)、作者在八卦基本象徵意義的基礎上,又從功能、屬性、形象、地位、關係等多種角度引申、發揮,而提出了許多象徵意義。如《說卦傳》說:

「乾為天,為園,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水果。」

6、《序卦傳》:

「序」指排列順序,「卦」指六十四卦,「序卦」就是關於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序卦傳》解說《周易》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原因。如《序卦傳》說。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樨也。物樨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這是作者對《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前七卦﹕乾、坤、屯、蒙、需、訟、師的排列順序做出的解釋。作者認為:《周易》的卦序主要是依據卦名的含義而排列組合的,這種排列反映了事物由小到大的量變規律和物極必反的質變規律。

7、《雜卦傳》:

「雜」字的本義為五彩相會,引申為攙雜、混合等義。「卦」指六十四卦。「雜卦」即打亂六十四卦順序而解說。古代經文寫在竹簡上,同一卦顛倒過來看就變成了另一卦,所以,《周易》卦序往往有兩兩相對的特點,或者說除了倒著正著看都一樣的卦以外,一支竹簡上的卦代表了卦序相鄰的兩卦。如果我們將穿竹簡的緯線剪斷,然後如洗牌一樣洗亂,就出現了新的卦序,但新卦序會保存其原來的兩兩相對的特點。《雜卦傳》解說《周易》就是採取類似的方法,將《周易》卦序打亂後再解說。《雜卦傳》的另一個特點是以盡量簡明的詞句解說《周易》的蘊義。如《雜卦傳》說: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無妄,災也。」

《雜卦傳》這種打亂卦序而解說的本身,就是否定《周易》卦序排列的規律性。

綜觀《易傳》七種十篇的內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覺,就是《易傳》各篇對《周易》的解說無論是對卦辭,還是對卦象和卦序都充滿了矛盾。首先,我們來說《易傳》對《周易》卦辭的解說中的矛盾,以《彖傳》和《文言傳》對乾卦卦辭的解釋為例。《彖傳》將乾卦卦辭斷句為:「乾:元亨,利貞。」而《文言傳》將乾卦卦辭斷句為:「乾:元、亨、利、貞。」並將「乾」理解為代表天,「元」「亨」「利」「貞」分別象徵「天」的仁、禮、義、正四種德性。兩說南轅北轍。

再來看《易傳》對卦象解釋中的矛盾,我們以《彖傳》和《繫辭傳》對六爻含義的解釋為例。《彖傳》說:「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作者將卦的六爻看成是時間變化的象徵。而《繫辭傳》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作者將卦的六爻視為象徵天、地、人三道,其中上二爻為天道,中二爻為人道,下二爻為地道。兩種觀點大相徑庭。

最後,我們來看《易傳》對卦序解說的矛盾。《序卦傳》主張《周易》的卦序排列有規律性,而《雜卦傳》卻否定其規律性,兩說針鋒相對。

《易傳》中的這些矛盾,無疑會誤導讀者,讓人無所適從,從而給《周易》的理解造成障礙,這正是《周易》讀不通的第四個原因。如果我們能分辯矛盾,去偽存真,本來也可以化解其矛盾。但問題是從《易傳》被確定為解釋《周易》的權威教材之日起,二千年來,《易傳》就被視為絕對的真理,是不能改動一個字的。甚至將其與《周易》合二為一,統稱為「經」書。《易傳》中的這些矛盾也就因此而成了學《易》者的死結,成了《周易》學不通的第四個大的原因。試想一下,如果老師教我們說: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一也等於四十八,我們還能依此把數學學通嗎?

其實,要分清《易傳》中的這些矛盾並不是很難。我們還是以前面的三對矛盾為例。首先我們說卦辭。《周易》的卦序排列有一個基本的規律,即六十四卦往往「兩兩相對,非復即變。」就是說每兩卦為一對,卦形及含義有一定的關聯。乾坤兩卦就是這樣的一對,而且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一對,人們將其看成是天與地、陰與陽的象徵,看成是《周易》的總綱。如果我們將這兩卦的卦辭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兩者有相似之處。乾卦卦辭為:「乾:元亨,利貞。」坤卦卦辭為:「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坤卦卦辭中多了「牝馬之」 的限定詞,顯然,作為姊妹卦,坤卦卦辭是針對乾卦卦辭而言的,其「利牝馬之貞」的句型,說明乾卦卦辭應斷為「元亨,利貞。」而不應該斷為「元、亨、利、貞。」其中的「利貞」應包含有「利牡馬之貞」或「利所有馬之貞」的含義。據此,不難看出《彖傳》的斷句和解釋應是正確的,而《文言傳》的斷句和解釋是錯誤的。

再來看卦象的問題,《彖傳》對六爻的解釋比較容易理解,而《繫辭傳》對六爻的解釋讓人迷惑,不知道其原理如何。其實問題很簡單,《繫辭傳》中解釋六爻卦象的那一段話是後人添加上去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繫辭傳》可以為證。將帛書《繫辭傳》和今本《繫辭傳》進行比較,兩者有一些出入,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在《繫辭傳》的結尾部分。今本較帛書多出了近千字的內容。這些內容在帛書中屬於另一篇本已失傳的解《易》作品,而所謂「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的內容正好在其中。由此,不難得出結論﹕《繫辭傳》中的這段對卦象的解釋屬於後人的添加,本不屬於《易傳》原文。

最後來說卦序的問題。比較《序卦傳》和《雜卦傳》,可以看出,《序卦傳》作者的主要觀點是:《周易》的卦序是依據卦名的含義而排列組合,這種排列反映了事物由小到大及物極必反的量變和質變的規律。這種解說比較通順,也與卦名的字義基本吻合。而《雜卦傳》既沒有提出否定《序卦傳》卦序說的論據,也沒有對其提出的新卦序的原因進行解釋,我們也找不出其提出的新卦序有什麼理由。依此,我們認為既然《序卦傳》的解說是通順的,而又沒有有力的證據來否定《序卦傳》的觀點,那麼,《序卦傳》的解說可能是接近於《周易》作者本義的,而《雜卦傳》的解說曲解了作者的本義。

《易傳》中的這些矛盾不難發現,也不難分辯。拋開卦象和卦序的問題不談,難道主講乾坤兩卦的《文言傳》作者,對其主講的乾坤二卦共計128個字的卦爻辭寫作特點都不清楚嗎?顯然說不過去。他錯誤地解釋經文,只能說是有意的曲解,原因無非是一個,就是他要為自己的理論尋找一個依據,他要「援《易》以為說」,他要以《周易》說道德,宣揚儒家思想。通讀《文言傳》,其中心思想就是立德守序四個字,《易傳》其它各篇也多是這個主題內容,這正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以儒家「尊君愛民」、「克己復禮」的政治理念相呼應。而儒家學說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援《經》以為說。

戰國時代是亂世出人傑的時代,哲學思想十分活躍,諸子百家各有建樹,其中以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學說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但孔子很「謙虛」,稱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就是說,他公開宣稱自己講述的都是當時的人普遍尊重的聖人學說,是周室祖先周公等人的古典,而不是自己的觀點。果真如此嗎?孔子整編了《易》、《詩》、《書》、《禮》、《樂》、《春秋》六經,這六經的確都是古典,孔子之前就已存在。但他為什麼要整理六經?又是如何整理的呢?我們來簡單地分析一下,以幫助我們認清《易傳》的實質。

六經中的《樂經》已經失傳。《禮經》是周朝的禮儀制度,只能照本宣科。其它四經孔子就不客氣了。將古詩三千餘篇裁剪為三百零五篇組成《詩經》,只選取了其原有的十分之一的內容,而選擇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的﹕「取可施於禮義」者入選。說白了,就是斷章取義,符合自己政治觀點,有利於傳抪儒家思想的詩選入,否則就刪除。《尚書》在古代的篇數更多。班固說:「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也就是說,古代君王所舉行的大事都有詳細的記載。而經孔子刪減,只取其中的數十篇編成《書經》。書中展示給人的也只是堯、舜、禹、成湯、周公等少數幾位不論是在戰國時的古人,還是在現代人的眼中,都不可思議地拿著王位到處送人的「白痴」聖人形象及事迹,以作為戰國時期爭權奪利者的榜樣。被刪減的正常君王的事迹不知有多少,恐怕遠大於《詩經》的比例。就這樣大刀闊斧地刪減、拼貼、斷章取義,孔子仍覺得不過癮,不能盡興,到晚年甚至違背自己「述而不作」的宣言,親自寫《春秋》。

《春秋》本是魯國的史書。當時的各國均有類似的史書,只是名稱不一而已,如晉國史書稱之為《乘》,楚國稱之為《檮杌》等。這些史書由各國史官負責寫作,忠實地記錄本國君王的言行和有關的國家大事。為了記錄的真實性,往往是兩個史官寸步不離君王,「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史記·晉世家》中有一則故事說:成王年幼的時候,和叔虞開玩笑,把桐樹葉削成珏的形狀送給叔虞,說:「用這個封你」。史官在旁記下此事,同時請成王確定吉日封叔虞。成王說﹕「我是跟他開玩笑的。」史官說﹕「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話一出口史官就記載它,禮儀就完成它,樂章就歌唱它。」於是,成王只得把叔虞封在唐地,這就是晉國的祖先。

《史記·襄公二十五年》還有一則故事說:齊國大夫崔武子殺害了與自己的妻子棠姜私通的國君齊莊公,齊國太史就據實記下了這件事,寫到:「崔杼弒其君」,崔杼就殺了這個太史。古代的史官一般是世襲,兄死弟襲,他的弟弟接著這樣寫,崔武子又將他殺了,太史還有一個弟弟繼續如此寫,崔武子見他們寧死不屈,不畏權勢,也只得作罷。

從這二段故事可知,史官記《春秋》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寫的。而孔子從沒有做過史官,既沒有條件,也沒有責任,更沒有權利寫《春秋》。但他為什麼要寫《春秋》,又是如何寫的呢?孟子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俱,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又說:「王者之跡息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其事則齊恆,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意思是說,孔子寫《春秋》只不過是以魯國原有的史書為底本進行改編。原書是魯國的史書,記實的寫法,尊重事實,事件怎麼發生就怎麼寫。但在孔子看來,這些已經發生的事不符合周王室禮儀,孔子要將其改成依周王室禮儀應該成為的樣子。譬如:楚國國君的實際地位是周王之下的「侯」,但他自稱為「王」,孔子就將這個國君在書中的稱呼一律貶稱為「子」。「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地位較低者的稱呼。又如:晉國國君晉文公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踐土大會諸侯時,曾召周天子赴會。而孔子認為臣召君有違禮儀,故將這一事件改為「天王狩於河陽」。說天子的這次行動是自己巡視。孔子的寫《春秋》就是這樣按自己的意願竄改歷史。他的這種做法說得好聽一點是幼稚,有如兩個小學生吵架時,一個以「老子」自稱,另一個則呼其為「孫子」一樣。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強姦歷史,有如一個本想要女孩的父親強行給自己初生的兒子做變性手術。大概孔子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所以,雖然是到了老來無人情的年齡,也還是說出了「丘竊取之矣」,「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的話。孔子的擔心看來是多餘的了,因為後世子孫大多是「知丘者」。司馬遷就說﹕「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後世的儒家子孫一直如此引以為豪,而歷史上的「亂臣賊子」到是沒見到有幾個懼的。孔子就是這樣以嚴重歪曲歷史的手法「述古」的。後人將其作法美其名曰:「托古改制」,其實就是不折不扣的「援《經》以為說」,就是拉大旗做虎皮,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拋開政治層面的問題不談,僅僅從歷史真實性的角度,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孔子的傳《經》手法對中國古文化的破壞作用是難於估量的。

《周易》作為孔子「述古」的一張王牌,他老人家也是下了不小功夫的。司馬遷說他:「蓋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帛書《要》說:「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周易》日夜不離其身,連穿書的繩子都翻斷了多次,可見孔子為改編《周易》的確是下了一番大功夫。慶幸的是,孔子對《周易》本義沒有完全讀懂,所以,其解釋也就成了一碗夾生飯。孔子臨終之前為此深感遺憾,在《論語·述而》中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是說:再增加我幾年時間,從五十歲就開始學習《易》,對《易》的講解就不會有大的問題了。這句話,人們大都理解成,早點學《易》就可以糾正他自己行為上的過錯。其實,人們犯大錯誤大多是在五十歲之前,孔子也說過: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五十歲早就過了他犯大錯的年齡階段。他這裡所說的「大過」實則是不滿意自己對《周易》的解說,《易傳》中所使用的大量疑惑詞可以為他的這句話作注。他的確是沒有完全讀懂《周易》,大概正是他對《周易》的是懂非懂,才使他沒有找到下剪刀的地方,從而使《周易》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但他及其學生們的改編大綱還是基本成形了,《文言傳》的全部,《象傳》的大部及其它各《傳》中刻意宣揚倫理道德的內容大都屬於此綱,也均是對經文的曲解。孔子自己已經對學生有交待,帛書《要》說:「子曰:《易》,我復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後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

《易傳》對《周易》的曲解,易學界是清楚的。如《周易知識通覽·易傳》中說:「《易傳》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場對《易經》所反映的巫術文化進行了創造性的轉化。」劉大鈞《周易傳文白話解》中說﹕「《周易》經傳畢竟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產物,因而有著不同的特點,(一)、二者性質、功用不同,《周易》古經本為占筮之書,……然而《易傳》則不同,它以解經為宗旨,通過解釋《周易》而闡發自己的學說。《易傳》從《周易》卦象及卦爻辭中引申出三才之道、道德修養、等級觀念、一系列理論……。(二)二者成書所吸收的思想資料不同,《周易》卦爻辭主要來源於筮人對筮事的記錄……而《易傳》則不同,它是以儒家學說作為其主要思想營養,同時又雜取道家、陰陽家、名家等百家思想……。」他們的觀點代表了易學界的基本看法,其中對《周易》的評價是十分錯誤的,但有關《易傳》對《周易》的解釋是援《經》以為說,是曲解經義以闡發自己的儒家學說的評論還是完全正確的。後人對《易傳》的曲意解經大唱讚歌,無非有三個理由:一是對《周易》本義不了解而誤認為《周易》是迷信的占筮書;二是因為《易傳》的主要內容是教人學好;三是因為《易傳》屬於儒家學說,而儒家學說被歷史上的大多數統治者所利用,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甚大。我們不懷疑孔子的用心,也無意抵毀其學說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的正面影響,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巨大的負面效應。至少我們要清楚地看到,《易傳》對《周易》的曲意解釋對我們正確地認識《周易》、理解《周易》本義是非常有害的,為此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換句話說,要想讀懂《周易》,必須排除《易傳》中曲意解經的干擾。

《易傳》雖然是孔子以解經為名而宣揚自己學說的書,但我們同時也要認識到,其中很可能也包含了許多有關《周易》的正確信息。正如《春秋》雖然是被改編的歷史,其中仍然包含了大量的歷史真實信息一樣。畢竟《易傳》成書的時代,是《周易》從周王室流入民間的初期;畢竟《周易》的流傳之初,大多由可能理解《周易》本義的史官講解;畢竟孔子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而且在其定《經》的過程中,接觸了大量的古代文獻資料,對《周易》也應有一個基本的正確認識。如果我們以此種認識來讀《易傳》,那麼在剔出《易傳》中佔有極大比例的儒家學說及可能屬於後人的篡改文章後,我們就可以將《易傳》中保留下來的可能屬於《周易》的原始信息歸納為如下四點:

1、《周易》是古人對天、地、人的規律的總結﹔

2、《周易》的創作目的是作為受教者的行為指南﹔

3、《周易》的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以卦爻辭的內容指導人的思維和言說﹔以卦變的規律指導人們的行為﹔以卦象作為人們製作器物的依據﹔以占筮結果穩定疑惑不定者的心志;

4、《周易》的卦序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是作者對人事變化規律的演義。

以上特點基本上被《左傳》《國語》中的有關記載所證實,所以,當我們剔出了占《易傳》絕大部分的儒家學說的內容後,剩餘的這些特性極有可能是符合《周易》本義的。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易傳》中在提到《周易》時,均是僅寫「《易》曰」,故有時可能是三《易》的概念,內容可能涉及到《連山易》和《歸藏易》,譬如關於《周易》起源的問題。我們可以以這些被剝離掉儒家學說後的特點,作為一種最接近於《周易》本義的可能來帶入對《周易》正文的研究中去,也可以將其視為一面鏡子與另一面更明亮的鏡子——《周易》原文一道放在這裡,看後人是如何學《易》的。

五、易學學什麼

易學就是研究《易經》的學問。易學有廣義和狹義的概念之分,廣義的易學包括歷史上所有對《周易》的解釋,而狹義的易學則將《易傳》等先秦易學除外,從漢代儒家經學確立之時算起。人們通常使用狹義的易學概念,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庫全書目錄提要》所說﹕

「《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京焦,入於機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故《易》說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則多戒占者,聖人之情見乎詞矣,其系謂《易》之一端,非其本也。」 

作者將易學分成象數、義理二類,這種描述代表了近、現代易學界的主流觀點,依其表述,歷代易學的主要派別和流傳為:

象數學派:漢儒——京房、焦延壽——陳摶、邵雍

義理學派:王弼——胡瑗、程頤——李光、楊萬里

我們現在就依這種分類來簡述其特徵,看易學的主流學派是如何學《易》,如何解經的。

1、象數學派:

象和數在易學中常常連用,其實象和數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象是形狀,數是數目和計算。譬如一個人,男、女、老、少、美、丑、胖、瘦……等原因而表現出來的形狀特點就是象。而與其相貌特徵有關的數字,如身高、三圍、年齡等數字及推算這些數字的方法就是數。世界有形狀的萬事萬物都有象有數,《周易》這本書也不例外。傳統觀點認為《周易》的象包含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狀,稱為卦象、爻象。如              為卦象,     為爻象﹔二是指八卦所象徵的事物,如乾卦象徵天,坤卦象徵地,兌卦象徵澤,震卦象徵雷,坎卦象徵水,離卦象徵火,巽卦象徵風,艮卦象徵山等﹔三是指卦、爻辭中所說的具體事物,如乾卦卦辭中提到的龍,坤卦卦辭中提到的牝馬等等。這三層含義統稱為易象。

易有象也有數,易數也有三層含義﹕一是一卦中各爻屬性的數,一共有六、七、八、九四個數,陽爻為奇數,陰爻為偶數,大數為老,小數為少,所以這四個數分別表示為少陽七、老陽九、少陰六、老陰八;二是表示爻位順序的數。一卦由六爻組成,其排列順序為由下向上數,初爻稱初,依次而上分別稱為二、三、四、五、上,這種順序標示了爻的變化規律﹔三是表示占筮求卦的方法,也即通過對揲蓍過程中蓍草數量的計算推導出所需要的卦象。

前面我們說過,易有四個基本要素:卦象、卦變、卦辭、卦序,而所謂象數學派就是注重於對《易》的卦象、卦變的研究,以其所理解的道理而推導人事吉凶的學術派別。這個派別的代表人物有漢代的孟喜、京房、焦延壽,宋代的陳摶、邵雍等人。

推薦閱讀:

周易六爻卦的求財的思路
聽老涮講易經2.5後天八卦方位
《周易》上篇 白話文
閻河冰奇門遁甲教程第2課:從中國歷史分析奇門遁甲的演變歷程!

TAG:周易 | 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