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雜談 | 魯迅的雜文集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魯迅一生創作了七百多篇雜文,後來編為許多集子出版。這些作品集的名稱,有其豐富的內涵,耐人尋味它折射出作者的生活、心境及時代的風貌。這裡就一些常見的雜文集名淺釋一下。
《熱風》:這是魯迅寫於1918年到1924年的雜文集。當時中國處在最黑暗的時代,許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會病根所在,文化界有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魯迅在「題記」中說:「我覺得周圍的空氣太寒冽了,我自說我的話,所以反而稱之曰《熱風》。」
《墳》:這是魯迅寫於1907年至1925年的一本論文的雜文集,1927年在廈門時出版。作者說將有關文章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戀。」這是作者的自謙之詞。
《三閑集》:這是魯迅1927年在上海所寫的雜文集。此集是戰友誤解的記錄,當時創造社的人說魯迅「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魯迅就拈過來命名自己的集子。
《二心集》:此集收入魯迅1930年到1931年寫的雜文。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攻擊魯迅的「拿蘇聯盧布」,還編《文藝貳臣傳》。魯迅承認自己不是統治者的「忠臣」,確有「二心」,對自己出身的階級也「有一點攜貳的心思」,因而取名為《二心集》。
《華蓋集》:這是魯迅寫於1925年的雜文集。「華蓋」是星名,星相家說,和尚交華蓋運是成佛的好運,俗人交華蓋運就會被罩住,碰釘子。該集的一些短文是衝破重重阻撓才發表出來的,集名表現了對反動當局的憤懣之情。
《而已集》:此集收魯迅1927年在廣州有上海所寫的雜感。「而已」屬文言語氣詞,是「罷了」的意思。面對敵人的血腥暴行,魯迅說:「淚揩了,血消了,/屠伯了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軟刀的,/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准風月談》收集先生1933年下半年所作雜文,1934年出版。1933年5月,《自由談》登出啟事:「籲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庶作者編者兩蒙其休。」魯迅先生不得不適當改變內容,「談風月就談風月吧」,以隱晦曲折的手法來寫。這些雜感,表面上是在談「風月」,實質上是從「風月」來映出「風雲」,所言者小,所見者大。因此先生稱之為《准風月談》。
《南腔北調集》1933年1月上海《出版消息》發表了署名為美子的一篇文章,其中寫到魯迅說:「魯迅很喜歡演說,只是有些口吃,並且是『南腔北調』,然而這是促成他深刻而又滑稽的條件之一。」先生自己說:「真的,我不會說綿軟的蘇白,不會打響亮的京腔,不入調,不入流,實在是南腔北調。」所以先生將1934年3月出版的這個集子命名為《南腔北調集》,是一種自嘲,更是對美子的嘲諷。
《且介亭雜文》1935年,先生在上海「越界築路」區域棗即「半租界」棗收集1934年所作雜文,命名為《且介亭雜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國的主權只剩下一半。後又有《且介亭二編》、《且介亭末編》。
《花邊文學》收集先生1934年所作雜文,1936年出版。作者在該集的序言中對於命名原由作了解釋:「(一)因為這類短評,在報紙上登出來的時候,往往圍繞一圈花邊,以示重要;(二)因為『花邊』也是銀元的別名,以見我的這些文章是為了稿費,其實並無足取。」
感謝關注《語文周報》官微ywzbgf
責編:小文
涉及其他版權問題,
敬請與我們聯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是魯迅(By 暈眩)
※魯迅和藤野先生之間有什麼樣有趣的故事?他都教會了魯迅什麼?
※魯迅的思想偉大嗎?
※魯迅文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