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新文化運動
05-30
字數:3309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關鍵詞]新文化「運動」,《新青年》,民主,科學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57-6241(2010)17-0058-03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三(人教社版)關於新文化運動是這樣描述的: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這個結論在中學教材中似乎已經成為「鐵定」。王奇生先生在其《革命的反革命》一書中,以反思的眼光對近代以來的革命話語進行了詮釋。其中對新文化運動的產生和形成概念進行的分析,對中學教學在這一部分的知識補充和觀點介紹上具有莫大的啟發作用。
《青年雜誌》的創辦是新文化運動的開端,似乎已成定論。而王先生認為從1915年9月至1919年五四運動的開始,這一段時期的新文化運動,是「被」後來史學家們運動起來的。 「新文化運動」中的「運動」應該是社會學上的概念,指政治、文化、生產等方面有組織、有目的且規模聲勢較大的群眾性活動。從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上已經形成的一些「概念」化的名詞來看,也應該是這個意思,如「太平天國運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大生產運動」「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等。 要確定「新文化運動」是不是從《青年雜誌》的創辦開端的,先要分析《青年雜誌》的創辦是不是掀起了「有組織、有目的規模聲勢浩大的群眾性的活動」。王先生對「新文化運動」分析後,認為不是以《青年雜誌》創辦為開端,而是在「五四運動」之後才真正開始的。王先生從不同側面分析了《新青年》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並依據當時的史料及時人的言論,認為《新青年》在1915—1919間五四運動中也就是一本普通刊物,影響不大,銷量也不多,訂閱之人僅限於北大的幾位激進教授及幾個贊同的學生,儘管《新青年》發表了一些後世看來很有影響的文章,但在當時反響不大:陳獨秀的《敬告青年》《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吾人最後之覺悟》《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憲法與孔教》,高一涵的《民約與邦本》,易白沙的《孔子評義》,李大釗的《青春》,吳虞的《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等文章,多為後來學界引述。胡適的《文學改良芻義》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更被稱作新文學運動之「元典」。然而這些在後來史家看來頗具見地的文章,在當時周氏兄弟(魯迅和周作人)眼中既不怎麼「謬」,也不怎麼「對」。整個雜誌是一個既無人喝彩,也無人反對的「普通刊物」。對此張國燾晚年的回憶亦可參證。張說:《新青年》創辦後的一兩年間,北大同學知道者非常少。
1917年8月,《新青年》出版第3卷後,因發行銷路不暢,群益書社感到實在難以為繼,一度中止出版。後經陳獨秀交涉,年底才勉強應允續刊。 《新青年》的刊址就在北大,而北大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那在全國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實中國當時處於一個思想解放時期,這個思想解放從戊戌變法就開始了,辛亥革命又使思想解放的程度加深,當時的思想界是非常活躍的,大量留學生帶回歐美思想。大量的報刊雜誌發行,報與報之間的交鋒是報紙宣傳「思想」自由的手段,一些報刊不被人了解不足為奇。 關於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之間的關係,通常認為: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進入新階段,也就是進入馬克思主義宣傳為主的階段。根據張耀傑的研究,新文化運動這一概念1919年11月才出現,是由蔡元培的學生和老朋友黃炎培、沈恩孚、蔣夢麟、袁希濤、蔣維喬等人,在江蘇教育會上最早提出的: 1919年11月5日,天津《大公報》以《新文化運動解釋》為標題報道說:「江蘇省教育會昨發出通函雲,本屆江蘇各校演說競進會之演說題範圍已由本會定為:『新文化運動之種種問題及推行方法。』茲為簡單地解釋以備各校參考:(一)新文化運動是繼續五四運動傳播新文化於全國國民的作用,其進行方向在喚醒國民,改良社會,發展個人,增進學術,使我國社會日就進化,共和國體日形鞏固。(二)新文化運動要文化普及於大多數之國民,不以一階級一團體為限(例如推廣注音字母、傳播白話文、設立義務學校演講團都是這個意思)。(三)新文化運動是以自由思想、創造能力來批評改造建設新生活(例如現在各種新思想出版物)。(四)新文化運動是謀永遠及基本的改革與建設,是要謀全國徹底的覺悟(繼續現在的新運動從基本上著想使之永遠進步也)。(五)新文化運動要全國國民改換舊時小的人生觀而創造大的人生觀,使生活日就發展(例如從家庭的生活到社會的生活)。(六)新文化運動是一種社會運動,國民運動,學術思想運動。以上所述都是示其大略,還有他種事業及種種問題,及推行方法,是要大家研究。」新文化運動概念是在五四運動後才出現,這在史學界不存在爭議。也正是是由於五四運動的影響,新文化運動真正已經變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既有政治性,又有思想性、也有社會性,並且深入群眾的「運動」。以致孫中山先生都認為:
自北京大學學生發生五四運動以來,一般愛國青年,無不以革新思想為將來革新事業之預備;於是蓬蓬勃勃,發抒言論,國內各界輿論,一致同倡,各種新出版物,為熱心青年所舉辦者,紛紛之偽政府,猶且不敢攖其鋒。此種新文化運動,在我國今日,誠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推原其故,不過由於出版界之一二覺悟者,從事提倡,遂至輿論放大異彩,學潮瀰漫,全國人皆激發天良,誓死為愛國之運動。倘能繼長增高。其將來收效之偉大且久遠者,可無疑也。吾黨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賴于思想之變化,兵法攻心,語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種新文化運動,實為最有價值之事。 王奇生先生在書中還引用了當時人們的議論及辭書對新文化的解釋,「五四運動以政治的運動始,又以演為新文化運動,實開中國近代文化運動之新紀元」,認為在五四運動爆發之前,還不到「運動」的程度,也確有「被」運動的感覺。 「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中的基本內容,是整個運動的旗幟。但是新文化運動提出的民主與孫中山提出的「民主」有何區別?孫中山的民主思想著眼點在於政府體制,他把民主譯作「民權主義」,目標在於廢除君主政體,實行共和政體,建立民主政治的制度結構。陳獨秀提倡的民主思想則強調「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近代社會深層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後的價值觀念體系。其出發點是個人,追求的目標是「人權」,即個人獨立於政府的自由權利。「科學」重點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化,同時也包括反對迷信、反對偶像崇拜,宣傳進化論、唯物論、無神論等內容。1915—1919年,《新青年》與當時的一些刊物,如:《新申報》《東方雜誌》等進行過一些爭論,在一定程度宣傳了「德、賽」兩先生,但更多的是「賽」先生。1920年,陳獨秀髮表《新文化運動是什麼》回應胡適的批評時,將新文化運動限制在「新的科學、宗教、道德、文學、美術、音樂等運動之狹義範圍內,把民主排除在外」。據王先生統計,從1915年9月問世至1926年7月終刊,《新青年》共發表1529篇文章,其中專門討論「民主」的只有3篇文章,涉及「科學」的也不到6篇。實際上《新青年》在當時涉及的內容是很廣泛的: 《新青年》涉及的論題包括孔教、歐戰、白話文、世界語、注音字母、女子貞操、偶像破壞、家族制度、青年問題、入口問題、勞動問題、工讀互助團、人口問題、工讀互助團、易卜生主義、羅素哲學、俄羅斯研究以及馬克思主義宣傳和社會主義討論等眾多話題。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時,顯然不曾預想到四五後將引發一場全國規模的「新文化運動」。故上述話題不可能預先設計好的,而是在過程中逐漸「尋攬」「發掘」「策劃」出來的。今天,新課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對於教材中的一些結論,我們應敢於質疑、敢於探究,這也是重視「過程和方法」的需要。中學歷史應該求真求實,這樣歷史教育才能更具影響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