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野外這樣應對吸血螞蟥
05-30
螞蟥(leech)又名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在野外遇到螞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螞蟥叮人吸血後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同是在遭到侵襲時,冷靜地處理。螞蟥分旱螞蟥、水螞蟥(水蛭)、寄生螞蟥三種。前兩者是常遇到的。旱螞蟥的"老巢"多在溪邊雜草叢中,尤其是在堆積有腐敗的枯木爛葉和潮濕隱蔽地方的為多。它們平時潛伏在落葉、草叢或石頭下,伺機吸食人畜血。水螞蟥則潛伏在水草叢中,一旦有人下水或是走過,便飛快地跑出附在人畜的身體上,飽餐一頓。
螞蟥不一定生活在水中,是環節動物門蛭綱的一類動物,螞蟥的頭部有吸盤,並有麻醉作用,一但附著在皮膚,不容易感覺到,螞蟥叮咬人或動物時,用吸盤吸住皮膚,並鑽進皮肉吸血,且吸血量非常大,是相當於其體重的2-10倍,螞蟥屬雌雄同體動物,耐飢餓。
螞蟥咬傷有哪些表現,如何處理?
夏天溯溪常會遇到螞蟥又稱水蛭(和蛞蝓不同) 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它的涎液有一種抗血凝物質,稱為水蛭素。此外,還會有肝素、抗血栓素等,可治中風,閉經、心絞痛,無名腫痛,腫瘤、頸淋巴結、關節炎等疾病,水蛭素能使移植手術後靜脈血管保持暢通,如何對付它們呢?
螞蟥多生長在稻田、池塘、溝渠、河流等處,常叮咬在人的皮膚上吸血,同時分泌有阻止血液凝集作用的水蛭素,使傷口麻醉、血管擴張、流血不止(一般來說螞蟥吸多少血就要再流同等的血,但因為這些血中含有水蛭素對人體不利,所以一定要排除乾淨,傷口回自動凝血)。 預防: 預防螞蟥叮咬的方法很簡單,即不要到螞蟥多的水裡去洗澡、游泳等。如果因考察、勞動等非去不可時,則應在下水之前,可穿厚質長襪,將褲腳塞入襪內,並紮緊襪口,並紮緊襪口,螞蟥就鑽不進去了。打上綁腿,也能有效地防止山螞蟥侵襲。用滅害靈、風油精噴洒在褲管和鞋、襪上,對山螞蟥有驅避作用。用濃鹽水灑在這些部位,也能起到以驅避效果,在潮濕的地方行走,要經常噴洒,以免藥性變弱或鹽分變少起不到驅避作用。宿營的地方應選擇在比較乾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邊、河邊或溪邊宿營。休息時經常檢查身上有無水蛭叮咬,如有水蛭應及時除去。經過有水蛭的河流、溪溝時,應紮緊褲腿,上岸後應檢查是否附有水蛭。盡量喝開水,不喝有寄生水蛭的水。細小的幼水蛭不易發現,喝進後會在呼吸道、食道、尿道等處寄生。處理:
發現被螞蟥叮咬住,可按如下方法處理: 1)千萬不要硬性將螞蟥拔掉,因為越拉螞蟥的吸盤吸得越緊,這樣,一旦螞蟥被拉斷,其吸盤就會留在傷口內,容易引起感染、潰爛。 2)可以在螞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輕輕拍打或用手在螞蟥吸附的周圍輕輕丘幾下,使螞蟥鬆開吸盤而掉落。也可以用清涼油、煙水(就是浸有香煙的水)、食鹽(食鹽在戶外活動中是極其重要的,無論去哪裡最好隨身帶上一小包)、濃醋、酒精(或白酒)、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蟲體上,使其放鬆吸盤而自行脫落。 3)當被咬的時候要鎮定地掏出隨身攜帶的鹽,撒在螞蟥身上,過不了多久會發現它開始緩緩蠕動動時,即可輕柔地將其移走,如果想報復加上一腳也可。4)用火燒一下,螞蟥也是會掉下來的,只是這個方法要特別小心使用,不然螞蟥還沒掉下來就先把自己燙傷了。
5)螞蟥掉落後,若傷口流血不止(基本上如此),用乾淨手指或紗布按住傷口,1-2分鐘後出血可停止,然後在出血點處塗紫藥水(又稱龍膽紫液)或碘酒(這個也是戶外用品中的寶物,功能強大,呵呵,以後再詳細介紹),也可以用紗布包紮患處,注意勿讓傷口著水,以免引起感染。若再出血,可往傷口上撒一些雲南白藥或止血粉。 6)螞蟥掉落後,若傷口沒出血,可用力將傷口內的污血擠出(MM如果下不了手可找GG幫忙),用小蘇打水或清水沖洗乾淨,再塗以碘酒或酒精、紅汞消毒。 7)若螞蟥鑽入鼻腔(你中頭獎了),可用蜂蜜滴鼻使之脫落。若不脫落,可取一盆清水,傷員屏氣,將鼻孔侵入水中,不斷攪動盆中之水,螞蟥可被誘出。(沒人試過)8)若螞蟥浸入肛門、陰道、尿道等處(GG的小弟弟因為血管豐富,螞蟥常常光顧,抹鹽煙燙即可,最好別讓MM幫忙,容易產生誤會,小臉會很燙),要仔細檢查螞蟥附著的部位,然後向蟲體上滴食醋、蜂蜜、麻醉劑(如1%的卡因、2%利多卡因)。待蟲體回縮後,再用鑷子取出。
總之遇到螞蟥不用過於害怕,只要使以正確的方法即可,再次強調:不要一看到螞蟥就哇哇大叫,手指伸出來就要去彈或用手去拉,這是很不好的。因為就把螞蟥彈掉或拉掉了,那也不過是它的身體而已,它的頭仍然留在皮膚里,反而容易造成感染。推薦閱讀:
※乾貨今天手相是外國看法,傳統手相是這樣看的!
※叫醒你的衣櫃 || 海邊度假這樣穿,美貌舒適又上鏡
※有這樣手相的人,三生三世擇一人終老
※她比林志玲美,因醜聞,只演主不演配角,今連配角都沒得演成這樣
※女人子宮這樣護理才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