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世事多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
05-30
對聯是漢語獨有的藝術形式,通常是寥寥十多字,但卻蘊含豐富。曾國藩是對聯大家,他的對聯包含著儒家為人處世的原則,凝結著古代聖賢的大智慧。世事多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曾國藩自題書齋這是一副自誡自勉書室聯。上聯自誡,指世事紛繁,一忙就容易出錯,務必戒躁。一個「多」字下得十分貼切,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下聯自勉,甘從苦來,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勞,歷盡磨難才有可能成為完美之人。一個「半」字也用得很妙,因為要做完美的人僅靠吃苦耐勞顯然還是不夠的。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曾國藩自箴大處著眼,是說做人眼界要開闊,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思考問題一定要有全局意識,一定要看到未來。然而大處著眼必須要與小處著手配合,老子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避免空談和眼高手低。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是修養之要。曾國藩的處世修身之道在當下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但是,新的時代要求必然賦予其新的內涵,新的形勢任務必然對其作出新的解讀。「群居守口」守的是什麼?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則,講正氣,要嚴於律己,首先,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其次,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第三,不責人小過,不尋人隱私,不念人舊惡。只要做到以上三點,就一定能樹立個人的良好形象。「獨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守心」守的到底是什麼?就是守住自己內心的道德底線、價值底線、人格底線。而獨處之時,恰是守心的機會和考驗。漢朝時,楊震「慎獨」美名傳千古,曾國藩也以「慎獨」作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記日記,對一天的言行進行檢查、反思,看有無逾規之處,做人是否誠信,做事是否盡心。由此可見,不耐孤獨是一種人生遺憾,不會守心是一種做人缺陷。因此,一個人的時候,不妨學學知識,提高修養;看看人生感悟,學會珍惜擁有,關愛親朋好友;做做運動,體會健康可貴。獨居要守心,守住一顆善良的心,守住一顆勤勞的心,守住一顆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顆平常心。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曾國藩自箴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句看起來有些無理。其實這句話是曾國藩在表達自己一定要成為聖賢的決心。《大學》中說,止於至善。這個止的意思,朱熹解釋說:必至於是而不遷也。就是說一定要達到至善的境界,絕不可以一點點苟且,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是要告誡我們,不要只想著收穫,而忘記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們緊緊憧憬美好未來,而不肯努力耕耘當下,這必然只能是空想。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付兒曹——曾國藩自箴此聯一說為曾國藩父親所作,曾國藩所書。一說為曾國藩所作。不過不管是出自誰之手,我們都可以看到對聯中的情趣和胸襟。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曾國藩自箴曾國藩通過打仗來說明,我們一般人做事,最先要求穩當,在穩當的基礎上,才能創新變化;辦事要講方法和原則,既要照顧各方因素,處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曾國藩自箴易境就是順境,難境就是逆境。順境和逆境、樂處和憂處,這是人生的兩組矛盾,他們相輔相成,是一體兩面。正如《道德經》中所說的,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自題「養活一團春意思」,形象地闡述了做人處事要「柔」、要「內聖」的至道。春天,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季節。養活一團春意思,就是說,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象春天一樣朝氣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機。春天又是柔和的,包容的,因此做人處事要講和諧、講包容,要能做到隨機應變。只有將這團「春意思」養活了,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下聯「撐起兩根窮骨頭」,意思是人不能只是一味地「柔」,一味地「內聖」,還要「剛」、要能「外王」。人不管身處何種境況,脊梁骨必須要撐得起,不能彎曲了。為了事業,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桿,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鬥中求挺直。這幅對聯,詮釋了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和處世哲學:剛柔、方圓兼濟,內聖、外王兼備。這是曾國藩從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得來的,也是他以蓋世之功而能於眾說詆毀中安然保全自身的不二法門。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曾國藩自箴上聯是說,君子處世應該謹慎警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居安思危。下聯是說,胸懷要坦蕩,放得開,即便是在逆境在死地,也要舒暢自己的情懷,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才算好人?
※《公正該如何做是好?》——「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
※好人好事:83歲老船員跳水救起5歲小童
※我幫助別人是為了取悅世界還是真心待人?
※善良好心人真的沒好報嗎?短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