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不良的親子互動與病態的家庭結構

文:趙旭東

著名心理治療專家

同濟大學精神醫學與哲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親子關係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它發生的最早,在出生前就已經產生,並且會陪伴我們終生。在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婦女心理學、人格心理學中我們都會提到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保證大多數人健康成長、正常發展的基本條件。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的親子關係都非常好,非常健康。

 

一個人和家庭的聯繫,不僅僅有生物學上的基因遺傳,還有生活習慣、精神心理等方面。一個人的心理組織、心理潛能、人際關係等都帶著家庭的烙印。

 

親子關係,特別是母子關係是所有關係里第一重要的,可以稱之為血肉相連,心心相印,所以怎麼強調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 01

 

大家知道,孩子出現心理障礙常常和家庭有關係。有時候,被我們認定為病人的那個人可能是個小孩,但是家庭治療師並沒有對小孩做什麼,而是讓家長做出改變,孩子的癥狀就會改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治療在發展早期,被用來治療精神科的障礙。如今在發達國家,家庭治療是青少年兒童精神科最重要的心理干預方法。從重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到兒童品行障礙、情緒障礙,都在大量使用家庭治療。

 

█ 02

 

我舉個例子來講,在20世紀40年代,有研究者就發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有一部分家庭的親子關係、家庭模式比較有特點。

 

比如,家庭中父母親角色顛倒,母親很厲害,父親卻很懦弱、被動、逃避、沒有擔當、不負責任。也就是說父母親的角色和大多數農耕社會、工業社會裡的模式不太一樣,分工不均衡,甚至角色顛倒,這個叫婚姻偏斜。

 

█ 03

 

還有一種比較突出的模式叫做婚姻分裂,是指父母之間發生爭鬥、吵架甚至打架,互相爭奪孩子對自己的孝順、忠誠,常常在孩子面前暴露他們的分歧矛盾。

 

最常見的就是這樣的場景:鬧矛盾的夫妻質問孩子:「你想跟爸爸還是跟媽媽?」這樣的處境對於孩子來說非常慘烈,是具有摧毀性作用的,因為他們讓孩子的忠誠和孝心發生了衝突。

 

婚姻偏斜也有這樣的問題,只不過不是以這樣激烈的形式出現,子女很自然地被控制在夫妻中強勢一方的手上,製造出孩子內心衝突。

 

█ 04

 

我的德國老師提出一個理論,叫派遣理論。父母親養育孩子就好比培養戰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用兵的時候就是派遣。孩子長大以後離開家執行任務、完成使命,去延續生物學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社會理想,這裡面就會出現以下幾種偏差的情況:

 

一種是過分要求,超過了孩子的稟賦、能力、素質,簡單說就是揠苗助長。

 

另一個就是剛才提到的衝突,家長派給孩子很多任務,父親說一套母親說一套,孩子不知道要完成那個任務。或者父母說了很多任務,一會兒當明星,一會要當科學家,一會要當官……這叫任務衝突。

 

第三種是孝心衝突。這是離婚分居、不和諧家庭最大的問題。孩子被劃線站隊後不知道對誰好,結果兩邊受氣。

 

第四種是派遣不出去,臨門一腳踢不走。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沒有遵循孩子生長發育的生理心理特點,沒有學會慢慢放手,沒有把孩子正常派遣出去執行任務,這個叫派遣失敗。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案例,平時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即將上大學、工作,或是結婚的時候突然出現了精神科方面的疾病。我們常常提到的啃老族、宅一族就是派遣失敗的表現,我們的專業術語叫做「心理分化程度太低」。

 

我們了解到,有的家庭孩子直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沒有和母親分床睡覺,這樣的孩子生病幾率非常大。或者說,這種處境和親子關係模式是一種高風險的模式。

 

第五種情況是孩子從小被忽略、忽視,或者受到養育者的明顯虐待。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被愛、被期待是什麼滋味,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使命、有什麼任務,這叫派遣不足、派遣模糊。

 

這些家庭出來的孩子則容易抑鬱,自暴自棄,變成反社會、邊緣人格,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

 

█ 05

在中國,有一個得到認可的家庭治療流派叫做結構式家庭治療,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是由美國的米紐欽創建的。結構式家庭治療特彆強調家庭里子系統的作用。

 

子系統由家庭中的個人、兩人或更多一些人組成的家庭中的小團體,如夫妻子系統(丈夫與妻子)、親子子系統(父母與孩子)、同胞子系統(孩子之間)。每個家庭成員都可能同時屬於不同的子系統。在不同的子系統中擁有不同水平的權利,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不同的互動。

 

剛才提到的這些情況,被稱為病態三角化。結構式家庭治療將整個家庭系統作為治療對象,把個體至於關係中進行理解,注重家庭結構的分析、解構和重構。

 

█ 06

六七年前,美國有位虎媽很出名,虎媽是位美籍華人,她寫了一本極具爭議的書《虎媽戰歌》,書中記錄了她如何用嚴苛的家教方式來教育兩個女兒,比如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每門功課至少得到A,參加任何競賽都要獲得頭獎,不準在練琴時喝水上廁所等。虎媽絕對不在別人面前稱讚自己的孩子,認為當眾指責孩子會讓她們有所長進……

 

兩個女兒在媽媽的嚴格管教下,在學業、音樂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我去美國訪學時做過一個英文的報告,講的就是這類虎媽「光榮驕傲」背後不為人知的悲慘事情。

 

因為大家只看到了光鮮靚麗的家庭、人物,而不知道從獨木橋上摔下來的那些需要心理治療機構幫助的,默默無聞的孩子背後所承受的事情。

 

所以,我非常反對過分的養育和過分的教育。要讓孩子健康成長,要尊重青少年兒童心身發展規律,不要過分操控、包辦代替。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總盯著自己的小孩,心理上糾結、含混不清。

本文節選自《心理與健康》,2018年第5期。

推薦閱讀:

【講座】聽粲然老師講親子共讀--福州站
孩子比你想像的更愛你
397.與喵共舞207~周末舞蹈鋼琴
隔代教育,最怕傳錯了【愛】……
如何讓熊孩子安靜地看一場電影?

TAG:家庭 | 親子 | 病態 | 互動 | 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