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帶娃輕鬆?來看看這對法國夫婦......

一,產房之痛

宮縮之痛卻讓人退而卻步,有多痛?跟來例假差不多?專家闡述生產時的宮縮痛是例假痛的50倍!

讓人欣慰的是,科技越來越發達,生產時產婦承受的痛苦越來越少。在法國,十個女人中有八個選擇無痛分娩,費用可以全額報銷

 

產房裡身丈夫相隨,接生醫生、護士們不斷地跟你「encore encore,plus forte」加油鼓勁,在那種無以名狀的痛中伴隨著哇的一聲,整個人立馬松彈下來了,孩子出生了。被醫生隨便擦兩下的沾滿粘液的新生兒被送到你的懷裡,與你肌膚相親,所受的所有痛苦都值得了。

在法國,男人平均31.5歲迎來第一個孩子,女人平均30.1歲第一次當媽媽。

 

二,第一個月

一般情況下,生產完會在醫院住個三到五天,一切情況都正常後就會辦理出院手續。

剛經歷了喜得愛子的激動與幸福,然而回到家要面臨的卻是無限的疑惑:怎麼換尿布,怎麼餵奶,怎麼護理,我們會做個好爸媽嗎?沒人指導我們會做得好嗎?

一切生活都以嬰兒的胃為中心、為重點、為根本

生活就成了:餵奶、換尿布、照顧護理、洗澡,幽幽無限重複循環。

 

面對每三個小時就要餵奶的新生兒,睡不了覺成為頭等難題。

紀錄片中的爸媽表示筋疲力盡,一晚能有三個小時可以睡覺就謝天謝地了,儘管如此,夜晚睡覺時他們卻時刻保持著警惕,一有風吹草動立馬眯著眼睛從床上爬起來:餵奶,換尿布,換尿布,餵奶。

 

據統計,孩子出生第一年裡新爸新媽們平均要少睡44天,基本上一周平均少睡一天。

 

不得不提的還有嬰兒護理,如肚臍要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皮膚褶皺處稍微不注意就紅,橫抱還是互抱嬰兒等等。新手爸媽總是擔心自己笨手笨腳,擔心沒做好,擔心弄痛寶寶,擔心對寶寶發育不利。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至於餵奶,母乳餵養的好處無須多言,也是醫生、助產士一直推崇的。一天新媽媽能產80cl母乳,量足。然而,在法國50%的媽媽會在寶寶出生一個月後選擇斷奶,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成了不二之選。當然相較於國內的奶粉熱,法國媽媽們的奶粉不是問題,超市、藥房隨處可買,且價格公道。

 

在實踐中學習為人父母,當然不要忘記還有兒科醫生可以諮詢。

在法國,每個嬰兒都會定期去兒科醫生處進行體檢、接種疫苗,一歲內至少要去9次。從醫院回家後,父母就可以就近預約兒科醫生,建立檔案手冊,定期預約會診。

第一次與兒科醫生見面,新爸新媽可以事先列個清單,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一一寫下來,兒科醫生都會耐心仔細的解答。

  

三、陪產假後時代

法國爸爸的陪產假有18天。在法國百分之五十的媽媽產後會停止工作在家照顧小孩,而只有九分之一的爸爸選擇在家照顧小孩

面對著能重新回歸職場的爸爸,記錄片中的媽媽直言表示羨慕嫉妒恨:一天的時間他至少可以為自己過著,而在家帶娃的媽媽呢?一天二十四小時均在伺候娃,壓根無暇顧及自己,往往是五分鐘沖個澡,草草洗個頭髮,能夠在下午三點吃上午飯就已經很難得了。

 

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媽,本能地會全身心投入到寶寶身上。但如果一門心思撲在寶寶身上而忘記了自己,產後抑鬱的風險則不容忽視。10%-15%的法國新生媽媽會遭此劫難。

而此時在職場回來的爸爸與在家照顧寶寶的媽媽則會面臨諸於如睡眠不足、會錯意等等原因而發生口舌,如果沒有有效疏導,嚴重影響夫妻感情,在法國20%-25%的夫婦(愛人)在產後第一年內選擇分手。

 

有機構調查顯示媽媽陪同孩子的時間是爸爸的三倍。自然而然,孩子在爸爸手上的各種情況都被被一旁的媽媽有意無意的盯著,片中的媽媽正是這樣,納悶地吐槽為什麼孩子一到爸爸手上就哭開了呢。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媽媽躲在角落裡對爸爸帶娃的行為指指點點,進行指責,那麼爸爸們帶娃的積極性就備受打擊,要麼不幹帶娃這件事,全丟給媽媽,要麼跟媽媽對著干。片中爸爸是個脾氣溫和善於隱忍的人,然而卻也忍不住發飆。

 

對於媽媽而言,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打破常規,出去透透氣,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周末的時候將娃全部丟給爸爸,自己可以去找兩三好友嘮嗑,或者逛街、看電影、做個美容什麼的,總之就是將娃留給爸爸獨立照顧。在家與娃怡然自得的爸爸雖然感覺不到媽媽的嘮叨與大驚小怪,卻發現媽媽實際就在身邊:外出的媽媽總是時不時來個電話、簡訊,詢問家中情況。

這種不放心的行為可讓爸爸有點不太樂意了。不管中間有多擔心、思念寶寶,都要信任新爸爸。

 

四、產假後

法國媽媽第一胎有16周的產假。產假結束後,孩子何去何從呢?

在法國,只有18%的孩子會進入稀缺的託兒所,剩下的則由保姆、育嬰保姆、家人代為照料。法國人升級為爺爺奶奶的平均年齡在55歲,其中45%會定期照顧孫輩,而8%的家長則會長期幫忙帶娃(跟中國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不過隨著法國經濟繼續低迷,這個數字應該會逐步上升的。

進託兒所並非易事。首先要面對與孩子的首次分離;其次要面對一個陌生的托兒環境,未知總讓人心生憂慮。不過這些重重顧慮在往返跑幾次託兒所後就會逐步消失。

這時候媽媽就可以無憂無慮地重新打扮自己,與好友相聚,回歸到以前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找到以前的自己(找回以前的體重,整個孕期媽媽體重會增長8-16公斤,懷胎10月則一般也需10個月才能恢復到從前)。

不過託兒所並非天堂。孩子多,病毒自然比家中多,暴露在這些細菌病毒中,感冒、發燒、腹瀉、濕疹等常見病都有可能出現,在冬天託兒所里40%的孩子會生病。此時託兒所的電話絕對是不受新爸新媽歡迎的。

生病對於新媽媽來說,是一件自己不能代之承受的罪與罰,更是恐慌。然而生病也未必見得就是壞事,至少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當然偶爾每隔半個月就得去看一次醫生則會讓父母身心俱殘。

 

托兒之後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重建夫妻感情。

與很多中國父母兒女當頭的想法不同,很多法國年輕爸媽在家庭關係中優先考慮小夫妻的感情關係,孩子則在其次(不難解釋為什麼某人身邊會有趁娃入睡時深夜溜出去狂嗨的年輕爸媽了),夫妻關係良好,親子關係方佳。

一頓浪漫的晚餐,一份精緻的禮物,這些都能將帶娃中積壓下來的怨氣、怒氣一網打盡。但這一切,都只僅限於夫妻二人之間,小孩就可以交給老人幫忙照料了。平均而言,年輕爸媽需要3個月的時候重新「回到從前」

 

五,風雨後的一歲

從出生到一歲,這期間的點點滴滴對於年輕的爸媽來說是雷鳴電閃,風雨交加,一步一個腳印、一把辛酸淚地走到一歲,孩子可以呢喃爸爸媽媽,可以晃悠悠走出第一步時,新爸新媽方感受到了雨後彩虹與陽光

 

多嘴正滿心期待那一縷陽光砸向自己。


推薦閱讀:

How to Tell an Expats Nationality
自信中國人與精神外國人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戳破外國人高素質的謊言
外國人眼中的真實中國

TAG:外國人 | 法國 | 輕鬆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