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是促進中國社會和諧的唯一出路

馬克思主義是促進中國社會和諧的唯一出路

作者:黎亞彬 發布時間:2017-05-04 21:42:04 來源:民族復興網 字體: 大  |  中  |  小

  中國改革至今,資本主義經濟早已佔據主導地位,因而引發一定社會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平息一部分人的不滿,「和諧」價值觀被一些人鄭重其事地提了出來。「和諧」的理念被貫徹到社會各個領域,與各種美好事物聯繫起來,到處宣揚。

  「和諧」當然是好事,是對的。但如果僅僅把「和諧」當作一種麻痹手段,讓群眾容忍社會上的某種邪惡,那無疑是極其愚蠢、錯誤的事情。這不但不能實現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反而會讓群眾產生一種被欺騙的逆反心理,實是一種得不償失的錯誤行為。

  僅僅依靠「和諧」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要實現中國社會真正的穩定、和諧與發展,必須從根本處著手,必須在制度上彌合社會的對立與分歧。絕對不能依靠隱瞞和欺詐群眾的方式和手段。一切侮辱群眾智慧的行為,最終都會招致滅頂之災的。

  其實,在資本主義經濟已佔據社會主導地位的客觀環境下,實現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馬克思主義才是唯一最好、最有效的選擇。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研究最為科學和透徹。只有依靠馬克思主義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唯一地彌合中國社會的分歧,最終實現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只不過,一直以來,出於某種原因,馬克思主義都是被歪曲或者誤解著的。的確,從某種角度來講,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關於革命和鬥爭的理論和學說。但是,在共產黨已經取得政權的情況下,革命與鬥爭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執政的共產黨只需依靠自身的執政優勢,去實現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就可以了。而實現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無論在何時都是一種積極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的事情。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與鬥爭手段,只在資產階級政治勢力妄圖去奪權共產黨政權,破壞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時,才發揮作用。

  所以,建設中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根本和關鍵之處,就是執政的共產黨政權,要能夠頂住已經成熟起來的資本家階級的脅迫和壓力,大刀闊斧地去建設社會主義。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之上,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這是當前中國爭取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唯一出路。否則,階級鬥爭就絕對不可避免,甚至可能發展到顏色革命、街頭暴力革命的程度。

  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之上建設社會主義,這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業。但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不正是以擅長創造奇蹟而聲名在外嗎?從毛澤東成為中共領導人時開始,中共就一直不斷地創造著世界奇蹟。現在,是需要中共再一次創造奇蹟的時候了。這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機會,更是一種使命。

  在用馬克思主義去解決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從而去促進社會和諧的時候,執政的共產黨領導必須克服資本家階級對馬克思主義的刻意歪曲和誤導。從改革開放的一開始,這種對馬克思主義的刻意歪曲和誤導就沒有停止過。否則,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就不會發展到如今這種程度,中國的社會矛盾也不會嚴重到像今天這樣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需要政治強權去壓制民間意見的地步。

  有些強大的人和勢力,只想發展資本主義。他們不想要社會主義的同時,卻想要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他們在宣揚「和諧價值觀」的同時,也馬克思主義進行各種各樣的反對、誤解和歪曲。

  一些學者發明唯生產力論,偽裝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求中國去補資本主義的課;另一些人則提出馬克思年代的資本主義與現今年代的資本主義不同,因此馬克思主義不適用於當今中國的主張。還有一些代表官僚利益的階層,則提出以毛澤東主義代替馬克思主義的錯誤主張。更有一些人妄言馬克思主義是錯誤的,不適用。這是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主要四種「反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需要辯駁一下的是前三種,因為有很多都被這些刻意的歪理邪說所迷惑。而對於第四種,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理會。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科學性、真理性是無與倫比的,任誰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男孩。幾隻蒼蠅的嗡嗡叫改變不了事物本身的客觀屬性。撞上馬克思主義,這些蒼蠅自己都會粉身碎骨。

  一、資本主義的裂痕是「和諧」價值觀彌補不了的

  本文其實是應周喜峰先生的要求而寫的。幾年前在網上接觸到周喜峰先生,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善良、美好、包容、認真、自信,而且非常執著的學者。他的言行就像他的著作名稱一樣:《和諧信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啟航》。每每在他的群中談起馬克思主義,他就指明馬克思主義是有局限性的,要求我去批駁一下他著作中的一篇文章《從和諧價值觀闡明馬克思階級鬥爭學說的適用條件》。正好,對於社會上的「和諧」觀念,以及馬克思主義在當前中國的適用性問題,筆者也是有一些話要說的,因此就答應了周喜峰先生的要求。

  非常不錯,周喜峰先生對「和諧價值觀」的探討是比較深入的,有許多自己的「突發奇想」。比如:「價值是和諧關係的總和,局部的和諧創造局部的正價值,同時也可能產生整體的負價值」;「由於在商品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通過商品聯繫起來,可以認為和諧價值被凝聚在商品中。由於勞動者通過勞動生產商品,可以認為和諧價值被轉化為凝聚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因此,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條件下,和諧價值可被轉化為勞動價值」等等。說實話,對於這些繞口的新說法,筆者不太感興趣。感覺多此一舉,對於課題的研究有畫蛇添足之嫌。他的「和諧價值觀」涉及的面太廣,又想創新,又想涵蓋一切,涉及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和中華傳統文化,把這些領域的一些結構關係和事物用他「和諧價值觀」重新描述。但一方面他對這些領域本身的理解不夠,另一方面在論述和證明上還有明顯不足。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中華傳統文化等,每一個領域都是何其龐大的體系,豈是簡單的17萬字可以充分描述的?

  我們刨去他理論中與馬克思主義無關的東西,他認為的馬克思主義局限性在哪裡呢?

  他說道:「根據和諧價值的觀點,價值被定義為: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自身三者和諧關係的總和,和諧程度的增加被定義為正價值,和諧程度的減弱被定義為負價值。現設定如下條件: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情況下。在此條件下,由於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程度的增量可被忽略,商品生產者(勞動者)和商品消費者心身健康而產生和諧程度的增量也可被忽略,商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和諧程度可被認為保持增加,價值量可被認為由勞動時間決定。

  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和諧價值並不能被轉化為勞動價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學說完全沒有意義。舉例說明:為保證資本主義制度有效和諧地運行,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當代資本主義運行中勞動價值論被均衡價值論所取代。與勞動價值論相比,均衡價值論中拋棄商品中價值概念,以價格論替代價值論,以均衡價格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根據和諧價值的觀點,價值並未被凝聚在商品中,因此,均衡價值論接近和諧價值觀。

  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歷史時期,和諧價值可被轉化為勞動價值,馬克思創建基於勞動價值論的剩餘價值學說,為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的歷史時期,和諧價值並不能被轉化為勞動價值,剩餘價值學說毫無意義。馬克思把商品作為思考社會經濟問題的邏輯起點,這偏離了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軌道,馬克思階級鬥爭學說必然存在局限性」。

  綜合上下文字,周喜峰先生的大概意思是:「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情況下」,馬克思主義是「和諧的」、好的,「為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因為其所具有的革命與鬥爭特性,是不具備「和諧價值」的、毫無意義的,只有資本主義的均衡價值論才具有「和諧價值」。他認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軌道」不應該是「商品」,而應該是「和諧價值觀」,所以「馬克思主義存在局限性」。

  顯然,周喜峰先生的這種邏輯觀點,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簡單、蠻不講理。從各個方面來說,周喜峰先生的這種思想認識都是錯誤、不成立的,甚至有點可笑的。

  1、如果資本主義的均衡價值論「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的歷史時期」具有「和諧價值」,那麼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情況下」,也應該具有一樣的「和諧價值」。因為資本主義的均衡價值發揮作用的基礎和社會環境、條件都是一樣的。

  事實上,「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情況下」,「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是不是也是不夠「和諧」、不具有「和諧價值」呢?今天中國的階級矛盾、社會矛盾是不是已經很尖銳了?是不是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中國就和諧了?顯然,一切遠不是這麼簡單。周喜峰先生的邏輯是不成立的,錯誤、幼稚的。

  2、馬克思主義如果可以在「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情況下」,有效促進社會和諧,那麼也可以在「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的歷史時期」,具有更好的促進社會和諧作用。因為馬克思主義促進社會和諧、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和方式都是一樣的。馬克思主義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是建立新的沒有僱傭勞動的社會生產方式。無論是「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情況下」,還是「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的歷史時期」,顯然都可以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顯然,周喜峰先生和其他善良的相信「和諧價值觀」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的人們一樣,都誤解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在本質上不是讓社會去搞階級鬥爭,而是從根本上去消滅階級鬥爭。馬克思主義是準確地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階級分化、存在階級鬥爭的現象,從而確立一種理論、方法和道路,去消滅這種階級分化、階級鬥爭的現象。

  之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引下,出現了殘酷的武裝暴力革命鬥爭,那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的錯,也不是無產階級革命者的錯,而是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家階級的錯。如果這些資產階級的統治者認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不再把人民群眾和廣大的工人階級當牛做馬,不再以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的方式去發財致富,而是去順應潮流和民意,滿足人民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那麼暴力革命鬥爭就不會發生。無產階級爆發革命鬥爭是無可奈何的。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已經到了這樣的一種地步,不採納馬克思主義的出路和辦法,廣大的勞動人民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人民連豬和狗的生活都不如的地步。而之所以這種鬥爭成為必然,更在於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本身就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這樣殘酷的去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他們不這樣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他們自己就會成為勞動人民的一員,成為失敗者,變為被壓迫者。一切,都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問題。也只有馬克思主義的辦法才能真正、徹底地解決這一問題。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會形成一種強迫廣大勞動人民貧窮困苦、無法繼續生活下去的狀態。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現在美國和歐洲等所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狀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即便現在的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是良好的,社會各階層是相對和諧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也是非常必要和正確的,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唯一出路和正確選擇。

  二、馬克思的理論不適用於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嗎?

  一種似乎更為流行,看上去更為學術性的反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馬克思年代的資本主義與當今時代的資本主義已經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特徵是今日世界的資本主義擁有強大的金融體系,虛擬經濟的價值遠遠大於實體經濟,因此馬克思的理論不適用於當今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

  這明顯是一種既無知,又強詞奪理的觀點。首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剩餘價值論。無論是不是虛擬經濟,無論虛擬經濟的體積有多麼龐大,其價值的最終來源都主要在於實體經濟勞動者的勞動。經過掌握在資本家手中的這種勞動的積累,虛擬經濟的龐大並不奇怪。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創造的財富,即不能歸勞動者所有,不能用於貧窮人民的消費,資本家的個人消費又不需要,就只好積累起來,形成龐大的虛擬經濟了。因此,只要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僱傭勞動的,那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就是有用和有效的。

  而且,馬克思年代的資本主義與今日世界的資本主義除了金融體系的虛擬經濟過於龐大之外,還有別的什麼區別嗎?沒有!虛擬經濟的價值就沒有剩餘價值,就不是來源於勞動者的勞動嗎?不是!因此,說馬克思年代的資本主義不同於今日世界的資本主義,從而馬克思主義理論不適用於今日中國的觀點,純粹就是胡說八道,沒有一點點的學術內涵與技術含量!

  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發展決定生產關係變革的學說,是作用於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生產與生活需要,再通過人民群眾建設自己的新式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方式和途徑來實現的。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與生活需要,就是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我們中國那些御用的官僚馬克思主義者們,則把一切生產關係的變化訴諸於生產力的發展,似乎只要生產力發展了,生產關係就會自動變化,共產主義就會自動實現一樣。這是典型、純粹的機械唯物論主義調,其目的就是要補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發展那一課。

  在今日中國,一些人,特別是那些所謂主流的、權威的,被政府信任和倚重的馬克思主義專家們,在提到馬克思主義時,都不再提及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內涵:僱傭勞動與剩餘價值論,不再提及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和壓迫,而是單單提及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和共產主義理論。這些專家們一方面說階級鬥爭理論不夠「和諧」,不適於建設,只適用於革命;另一方面又說現在中國的生產力不夠發達,要補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這一課,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目標。

  事實上,如前我們所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恰恰就是政治、經濟、社會的建設理論,而非單純的革命理論。革命的目標在於建設,而建設的根據就是剩餘價值論。建設一種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生產方式,就是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理論的根本關鍵。只有成功建設出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才能最終消滅階級以及階級分化,才能得以最終完成階級鬥爭的目標和使命。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社會制度就是階級分化與鬥爭的根源。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就是要消滅這種革命與鬥爭的根源,彌合社會分歧,促進社會和諧,讓社會走向大同與完美。

  三、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目標不可實現嗎?

  這些官僚馬克思主義者,在把共產主義的實現訴諸於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又把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與那種按需分配的、非馬克思主義的空想共產主義混為一談。他們在論證這種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不切實際,國有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只能導致一種奴役的同時,又拒絕去探討科學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而只是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作現今中國唯一可採納的生產方式。

  其實,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其最主要的特徵並非是按需分配,而是沒有剝削和壓迫,即沒有了僱傭勞動,勞動者自己當家做主的社會。這個社會的分配,首先是按勞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按勞分配卻是實實在在可以馬上實現的事情。以按勞分配為制度特徵的生產方式、企業制度,在馬克思的年代就存在。在當前中國,只需對之進行一定的完善與發展既可以了。按需分配的社會,即便在所謂的生產力極大發展的狀態下,也是難以實現的,同時依然會存在勞動成果分配不合理的問題;而按勞分配則是勞動者成為自己勞動成果的主人,這簡單又可行。

  在馬克思主義那裡,資產階級的法權,即私有財產在共產主義社會的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共產主義社會要沒有剝削和壓迫。對於這一點,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寫的明明白白。毫無疑問,只有沒有剝削和壓迫,社會才不會分化為階級,才能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而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只在沒有剝削壓迫的按勞分配的社會得到充分的發展之後,才是有可能出現的一種社會狀態。

  我們主流的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機構和官員、專家們,刻意把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歪曲成空想的、錯誤的按需分配的空想共產主義,明顯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在人民的印象中,引向一種錯誤的、荒謬的境地,以達到最終埋葬馬克思主義的目的。顯然,從今日中國的左翼思想狀況來看,這些官僚馬克思主義者們的目標達到了。基本大多數的所謂左翼,都堅持著這樣一種錯誤的共產主義思想。甚至為了達到這種錯誤的共產主義,要以毛澤東主義來代替馬克思主義的地步。

  馬克思主義理論非常明顯地主張應首先實現按勞分配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然後才有可能實現一種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高級目標。中國毛澤東時代,基本制度特徵就想跨越這種按勞分配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而直接要通過國有計劃經濟制度,向那種按需分配的空想共產主義過度。甚至不惜以嚴酷的文化大革命為形式和代價。但這種努力最終沒有成功,事實上也不可能成功。

  總之,只要社會存在僱傭勞動關係,那麼馬克思主義就有根本性的適用價值,就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唯一出路和正確方式。那種為了少數官僚和資本家階級的個人利益,而去刻意歪曲、誤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徒勞無益的,最終也是會給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帶來深重災難的。

  2017,5,3

推薦閱讀:

不要被別人標籤化,這未必是你
中國離實現法治社會還有多遠?
擁抱體驗時代的答案——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中國為什麼要全面開放二胎政策?
台灣死亡賭局 | 「我賭我爸在一個月內死去。」

TAG:社會 | 中國 | 中國社會 | 馬克思主義 | 出路 | 和諧 | 主義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