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真人青精乾石?飯
太極真人曰:夫受生炁於五谷者,結胎育物,必抱谷氣之流精也,含真萬化,亦陶五穀之玄潤也。若子寄形於父母,將因所生而攝其生矣。不緣所生之始本,而頓廢其所因者,未嘗不枯竭於偏見,斷年命以雕傷乎!當宜因其所由,順其精源,凝滌柔和,微而散根,使榮衛易煉於日用,六府化谷於毫漸也。故因谷以斷谷者,乃衛明之良術,緣本以去本者,乃攝生之妙跡耶!於是扇南燭之東暉,招始牙之硃靈,五液夷泯,關百通盈,神樂三宮,魂柔魄寧。復以晨漱華泉,夕飲靈精,鳴鼓玉池,呼吸玄清。華腴童於規方,胃滿填乎空青。所以千算一啟,壽隨年榮,歲與葯進,飛步仙庭也。服盡一劑者,命不復傾,五雲生身,體神氣清,亦能久食,百關流亭。亦能終歲不飢,還老反嬰。遇食即食,不食即平。真上仙之妙方,斷谷之奇靈矣!
以上所述的就是太極真人的青精乾石?飯。太極真人青精乾石?飯上仙靈方最早記載在陶弘景祖師所著的《登真隱決》里,被稱為「太極真人青精乾石?飯上仙靈方」,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中就有記載:「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青精乾石?飯流傳到仙現代有諸多名稱,如「?飯、青精飯、烏飯、烏米飯、神仙飯」江蘇部分地區還稱「孝子飯」。
在歷史流傳最廣的是青精飯的稱呼,唐代詩人杜甫在《贈李白》「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唐代詩人陸龜蒙寫有:「舊聞香積金仙食,今見青精玉斧餐。自笑鏡中無骨錄,可能飛上紫雪端。」 趙翼曾摘錄《放慵》詩:「道士青精飯,先生烏角巾」;黃庭堅詩云:「飢蒙青精飯,寒贈紫駝尼。」對青精飯描述的錦言佳句甚多。《登真隱決》記載青精飯基本原料是南燭葉和粳米。粳米以「豫章西山青米和吳越青龍稻米」為最佳,「青米理虛而受葯氣」,南燭葉又名烏飯樹(草),可以入葯,功效是益精氣,強筋骨,明目,止泄。
製作方法簡單,先把新鮮採摘的南燭搗成汁加凈水燒開,去除雜質,自然放涼,再將生白粳米浸泡在其中,米的顏色變成墨綠色為浸泡成功,然後上鍋蒸熟自然烏黑髮亮、香氣宜人即可食用。青精飯有一個名字叫?飯,其意思就隨時都可以方便食用,也有迅速食用之意。這種飯有一個重要的特點,經過反覆加工,可以製成質地緊密堅硬、顆粒細小的乾糧,便於雲遊攜帶。
具體方法是將南天燭葉汁浸過的白米蒸熟之後在陽光下暴晒,讓飯粒脫水,然後再次重複浸葉汁、上火蒸、晒乾的程序,如此反覆九次(九蒸九曬),飯粒就會收縮成一顆顆硬如干石的黑色小粒。道士將之作為乾糧攜帶上路,需要時,只要取出一碗,在鍋中重新蒸一下,青精飯就會回軟,不僅變得綿糯適口,而且有一種特殊的甘香味道,條件有是干吃也是味道香脆。可想而知青精飯一直以來就作為道家獨門食品,被修鍊者們食用,由此可見青精飯就是道士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發明出來的「速食方便米飯」。
青精乾石?飯在《登真隱決》中還有諸多製作方法,這就不一一介紹了。歷史的演變中也被民間大眾接受,特別是在清明祭祖是最主要的貢品,也是清明應節食品,所以有孝子飯之稱。青精乾石?飯逐漸被佛教接受,逐漸演變為供佛之上品。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釋家多於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青精飯主要最早記載在陶弘景祖師所著《登真隱決》中,陶弘景祖師一生大多數時間在茅山修行,至今茅山元陽觀對青精乾石?飯做法還保留古法,結合現代先進的保存工藝,已經把青精乾石?飯打造成茅山道教特色旅遊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使祖師所傳經典名方在現代社會繼續惠及普羅大眾。
(蔡歷源道長 提供)
推薦閱讀:
※太極內功的特點及功理
※《太極內功(作者:李經梧)
※二 太極內勁分陳楊(上)
※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圖解(4)
※太極梅花螳螂拳——攔截(下)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