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以武當樁功證入武當全功

當以武當樁功證入武當全功

道經每日清修

感悟

長期深入站武當靜樁功,則能:身如盤根(入樁功)、拽筋拔骨(入軟功)、勁通周身(入硬功)、渾元整勁(入輕功)、深沉入靜(入靜功)、觀想練功(入神功),如此方為證入武當全功之體部!

真正意義之武當動功樁,則能:於己所學派別武當全套功夫中演化出靜樁之韻味及威力!即:氣沉丹田、步如盤根、氣運周身、收歸丹田、意到勁到、集中一點、攻防有勁、走轉如猿、騰躍技擊、形神兼備、靜入無極!如此方為證入武當全功之用部!

體用兼備,持之以恆,方能證入武當全功!單功只為武道,全功則入丹道!此為真以武入道!

於具體修法而言:

武當內家拳每一式均,可練站樁、可練軟功、可練硬功、可練輕功、可練靜功、可練神功,日久則能證入武當全功之階!

武當內家拳可入靜觀想功法、拳法、器械之演練,日久能做到神到、意到、氣到,等到,則能證入武當神功修證之階!

武當內家拳能氣沉丹田、步如盤根、單勢能長久不動、肢體渾然無疲累之感,不覺呼吸,渾然忘我,則能證入武當樁功修證之階!

武當內家拳能緩慢柔和圓活、肢體伸縮自如、呼吸深長綿密,則能拽筋拔骨而證入武當軟功修證之階!

武當內家拳能氣沉丹田、通經活脈、意到、氣到、勁到,三者隨意念貫達周身各處,則能證入武當硬功修證之階!

武當內家拳能以動、靜樁法修出渾元整勁,又能長久呼吸綿密,合於胎息,一提氣提勁達於百會輕盈、一沉氣沉勁降於湧泉沉重,走步轉圈快似流星,騰躍飛腿高而有力,則能證入武當輕功修證之階!

武當內家拳能以任意一式長久不動、物我兩忘、一念不生、合於胎息,則能證入武當靜功修證之階!

(個人感悟,非為實修,僅供參考)

實修篇

感悟:融武當輕身功、柔體功、養生樁為一體,相得一章。正應武當純陽功訣云:「吸氣鶴飛起,呼氣沉海底,慢勁快打,周身圓活一氣,腰似龍蛇左右轉,穿連繞步隨身纏。」

武當玉女玄功圖說

  

 武當玄都玉女圖簡介

作者:劉鐵成(廣清)

首發:鐵松養生網

 

零、武當玄都玉女圖簡介 

 

《玄都玉女圖》是武當太乙門鐵松派門內流傳的坤道(女性)內功修鍊法,來源於古老的「武當真宗丹脈」,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漫長的歲月里,由於門規的限制,加之對練習者的素質要求,故僅少數人能對它進行身體力行地探索。《玄都玉女圖》包含了完整二十四個典範動作造型,傳統術語稱為「原樁」通過這二十四式的演練,與祖師心心相印,即可演化出千變萬化的行功。(即俗稱的「自發動功」)

       《玄都玉女圖》,是道家女性修身,養生的特殊功夫,女身修練,有別於男子,在完成基礎功夫後,其鍛煉方法從內到外都體現出一種柔和,恬靜,超凡脫俗的「仙氣」。這套《玄都玉女圖》則是其中的典範代表。它從「玉女臨凡」的道教神仙傳說入手,把傳說與修鍊完美的融為一體。外在的動作,表現為纏綿曲折,柔和貞靜的東方女性的柔和美。內功修為則由簡而繁,又由繁而簡而至大定,符合古人「由動入靜,順理成章」之說。而最大的特點為「掐訣導脈.秘音演法」(行功中如果能配合道教咒語,修行效果更妙!) ,體現出鮮明的道家特色。本功法造型,可在敦煌造像中找到影子,其舞姿柔美、舒展大方,意境高妙,內含丹道修持,對於女子「修身、養生」是一條極其完美的捷徑。

       這套《玄都玉女圖》曾多次在武當功理功法研討會上演練,贏得了與會大眾與專家的一致好評,其簡介收入《武當》特刊《武當真宗丹脈》及《武當武術精華》中,並作為稀有拳種收錄在《中華武藏》,2008年獲得吉林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玄都玉女圖》相傳始於唐朝的武當太乙門,在反清復明後,近三百年來在東北長白山及吉林等地流傳,是道家坤道(女子)的內功修法。80年代,由武當太乙鐵松派十二代祖師徐殿明先生,傳給劉鐵成先生,後由劉鐵成先生通過全國教學,在全國的小範圍內流傳。

      《玄都玉女圖》是道家女子修真的典範代表,它從「玉女臨凡」的道教神仙傳說入手,把傳說與修鍊完美的融為一體。外在的動作.表現為纏綿曲折,柔和貞靜的東方女性的柔和美。內功修為則由簡而繁,又由繁而簡而至大定,符合古人「由動人靜,順理成章」之說。而最大的特點為「掐訣導脈.秘音演法」 ,體現出鮮明的道家特色。本功法造型,可在敦煌造像中找到影子,其舞姿柔美、舒展大方,意境高妙,內含丹道修持,對於女子「修身、養生」是一條極其完美的捷徑。

        1.文化價值:從《玄都玉女圖》的24個典範造型動作,可以考證出道家的神仙傳說的沿革,道家文化與敦煌文化的互相影響,她就象一部活的道教文化史,眾多的道教傳說都可以從中找到影子。

       2.藝術價值:《玄都玉女圖》是武術,也是「舞術」,與後天造作的編排不同,這是從先天的靈性之光中閃現的動作,所以每一個動作都優美,大方,充滿了音樂感與流動感,充滿了「仙氣」(采先天之氣),非常具有欣賞價值,同時這樣的鍛煉方法也為了民族舞蹈打開了另外一扇「靈性文化」的大門,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參考價值。

      3.養生價值: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套傳統道家女性鍛煉身心的方法,她可以從內在的本質上改變女性的體質,更加可以增加女性「內在美」的氣質,通過這種鍛煉方法,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好獨特的功效,與現在流行的印度瑜伽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外在形體的柔和與優美的程度上,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注重通經活脈及內功修鍊)

      《玄都玉女圖》將會填補宗教歷史、民族舞蹈與敦煌藝術的多項空白,同時也為現代女性「修身、養生」展示出了一塊絢麗的天地。

        由於本門歷來一脈單傳,並且傳入俗家的年份非常有限,世人所知甚少,因前輩師祖相繼離我們而去,為不使列代先輩的智慧結晶失傳,對於它的承傳、發展和普及我們做為一代傳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從而讓它造福於世人,並且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一份華夏子孫應有的貢獻。

 

一、玄都玉女圖源流淺說

    《玄都玉女圖}是武當太乙門坤道的內功秘修。是門內修鍊「武當真宗丹脈」的一套功法。在遙遠的歲月里,由於門規的限制,加之對練本功者要求有特殊素質,故僅少數人能對它進行身體力行地探索,師輩們在傳承的過程中,留下了二十四個原樁的簡單草圖、訣譜,也留下了先師法祖心心相印的一點靈光。

《玄都玉女圖》來源於道家關於「玄都」的傳說;道家認為,人通過修鍊,可以達到「成仙」的目的,而根據修鍊者層次的高下,其成就的「品位」不同.他們所居的「仙境」也不同。道家把仙界劃分為三十三重天.三十三天之外為「三清天」,乃「三清敦主」所居,合為三十六天.三十六天之上方為玄都,也稱「玉京」.混元老祖居之。相傳玄都之中有十萬金童、玉女,同執禮儀及巡察三界善惡之事,其中的一位玉女,看到三界眾生反覆無常,果根循環,永無超脫之日,遂發大願心,廣度群迷同達彼岸.於是離開玄都下凡積功累行,最後功成重歸玄都。《玄都玉女圖》的修持.即由玉女拜別玄都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傳說的過程。它的起式,就是「拜祖朝真、金台承秘」,功法富於道教玄秘色彩。但在我們的修習過程中,確實感到這些儀軌對功夫有大用.故在此仍和盤托出,以供研究參考。

二、玄都玉女圖功理初探

《玉女圖》屬武當太乙門內「太乙神功」系列功法的一部分,「太乙神功」中的系列功法,都經過歷代先輩的印證、完善,其中的各門功夫,都是既互相互關連,又獨立自成體系,學者能專修一門而達高乘境界。因為每一代傳人在他一生的修持當中,限於精力和時間,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每一門功法都深入探究,所以在完成基礎功、「必修功」後,即選擇一至數項作為精修功法,直至到了歸一大成階段後,再傳授衣缽,這時觸類旁通,對整個系列功夫已達到瞭然於胸的化境,能達到「言之有之」、「一法通時百法融」的境界。也正因此,武當各門功夫的完整內容、神髓,能得以保留而下傳。這些內容神髓,正是武當的真骸所在!從歷史的角度看每一代的武當正宗傳人,都肩負著把祖師的這一點真靈延續到下一輩的責任,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的武當功夫,不注重表面的招式氣勁,而注重的是「神意」。武當派有「言祖不言師』的規矩.為的就是要讓後來者得到太和大道的神魂,而非止於師傳的具體功夫!

  因此,《玄都玉女圖》雖只有二十四個動作造型,但它卻是從千變萬化的行功動作中總結出來的有代表性的式子,傳統術語稱為「原樁」。這些原樁排列而成「原圖」,太乙門的許多功法都是以「原圖」的形式傳下來的,可以說,原樁是構成每一套功法的雛形、骨架,練者通過法訣的心授,就能順藤摸瓜地進入有血有肉的整套功法的修持之中,千姿百態的變化皆能通過氣機隨心而運(於行拳、舞蹈走步中導引行氣,修鍊周天).所以,原樁是一套功法的「母式」。《玄都玉女圖》作為坤道修持的內功法門,它注重的是對「玄光」的修持。太乙鐵松派「武當真宗丹脈」的修習,按層次分為「自然門、金門、玄門」。玄門後尚有更高妙層次,(所謂的門,是指層次的境界,而非指門派)層次的分別.是按練功者通過修持而自然表露出來的「光」為標準的,所以,須進入了「生命之光」的修持後,方有層次可言。《玄都玉女圖》的功夫,即屬玄門的層次,是在完成「命光、蟾光」而後轉入到「玄光、法身』的修持,很多內容,屬道家之秘,尚未為外人了解,和丹道的傳法一樣,皆以「大道不可直示」的祖訓,假託於傳說,伹亦語意相關,以圖譜為表現形式。而內藏「隱在真如」。《武當修真圖》已流傳於社會,但人們普遍感到對其內容似懂非懂,無具體的「法」可尋,這也是古人的「隱真」之處。太乙門所傳下的各種原圖、訣譜,都是通過詩文、圖畫的形式而把修持的過程及關竅藏在其中,只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在門人中傳授,而《玄都玉女圖》原圖中.更有意把「金台承秘」一式向後移至第四式畫出,可見先祖之用心良苦.

  其實,本功法的修持基礎,還是「上藥三品精、氣、神」。古人云:「一人一天地,一人一陰陽。」人身中,頭為諸陽之會,百脈朝宗.故顱頂一竅為人之「玄都」所在,女身修練,有別於男子,在完成基礎功夫,真氣飽和之後沿中脈(先天真脈).上達巔頂(玄都)再由此運化乾坤,啟出真智,鑄練神劍,掃蕩「六賊三屍」,暗合了傳說中的內容,而外在的動作.則表現為纏綿曲折,柔和貞靜(其中又蘊含了穿連繞步,纏繞鎖敵,慢勁快打,等武當武術技擊招法)由簡而繁,又由繁而簡而至大定,符合古人「由動人靜,順理成章」之說。而最大的特點為「掐訣導脈.秘音演法」(掐訣儒、釋、道三家均有之,儒曰: 「挽指花」.釋曰「指印」,道曰「法訣」。本功法造型,可在敦煌造像中找到影子,可見佛道同源,個中真諦容另行述之),以氣運身.自然而發.自然而止。(隨心所欲踏罡布斗、導引行氣、慢勁快打)

  可見,《玄都玉女圖》的修持,是修真漫漫長路中的一個階段,其意境高妙,但它始終沒有離開《修真圖》的範疇,只是古人把人身元氣的運化過程神化而巳。以上僅就個人修習的點滴體會,對武當的這一個功法作一簡要地的介紹,其內涵於此亦可見大概了。

  功夫的修為,持煉真元,有窮一生之力而難達者。《玄都玉女圖》中大成高妙的層次,尚待我們在今後的歲月里進一步去印證,以丹力運化、內外並行的外在肢體造型.已在「第二屆武當內家拳功理功法研討會」上向與會者進行了公開表演。這也是《玄都玉女圖》重歸武當的一種機緣吧.根植於中華大地的道家文化。在歷史的變遷中,顯隱之間,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民族,從古老走向現代,今天源於道家的武當傳統內功.在經歷了歷史上的三次大劫而「封法三百年」後(明末清初、反清復明失敗後,武林曾有「封法三百年」的盟誓,直至八十年代初.此期方滿)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它神秘而博大精深的風貌。在此,真誠希望得到同門同道的指正,為共同振興武當、振興民族優秀傳統武術文化作出貢獻!

三、玉女圖修持說明

 

1、《玄都玉女圖》是道門坤道修持的功夫,適宜女子修鍊,但到一定層次後,男女功夫並無差別。(男子亦可煉,去周身之呆勁拙力,化為螺旋纏絲勁)本文公開的內容.主要供傳統氣功及文化研究者參考。

2、《玄都玉女圖》動功純以內氣為動力運化肢體的動作造型,故需有一定傳統功夫的基礎,亦可按部就班地以24個原樁為入手,體會每一個樁式的氣機運行,訣譜合參。尤其第一式「拜別玄都」可多練。

3、本功法無固定套路,無需意守及存想,順其自然,但需謹記「正意誠心,貞靜柔緩」八字。

4、上乘者,悟之可一觸而知入門之法。入境之初,內氣循注自然之力,產生抽筋拔骨,屈折蛹動的動力,動作難度往往超出常人想像,但均能自覺輕鬆完成,特別是練功出現幻景後,此時不可有恐懼心,亦不可有歡喜心,以「順其自然」為原則

5、在關節進一步卸開後,體會動勢與內在氣機的「內外並行」關係。深入下去,則有超乎物外、神遊無極之感(天人合一),此時要拋開慾念,靜觀其變,法訣為用,以氣化光.光我同體任其暢然神遊(至虛極守靜篤,腹式呼吸,暢然無我,元神主事,行功走步,隨心所欲,采元始祖氣,煉後天返先天)(此段功夫需在有經驗及相當功夫的老師指引下方可完成)。

6、至此,方可轉入真尊法象慧身的修持(即轉入定功)。(動功之後,必須打坐入定較長時間。意守玄關。煉養元神法身)

 

四、玄都玉女圖總訣

譜曰:九天玄音法密傳,金台承秘現本源。

      靈光一點沖三界,塵埃有路通羅天。

      玉女點出通玄路,接渡有緣返仙班。

      混沌初開靈光現,此中真機細研參。

      法演大千存真意,承傳宗風渡有緣。

      玄都密律證真吾,點點玄光映瑤天。

      法渡三千成正覺,同返瑤台證本源。

      玉女玄都再證吾,玉京秘意存大千。

      玄光久照大千界,金華高渺映摩天。

 

五、玄都玉女圖功譜

第一式:拜別玄都

譜曰:真晶射宇通神路,玉女合掌拜玄都。

   此去再演三千妙,何日行滿返瑤台。

第二式:瑤台演真

譜曰:現金華,摩尼頂,玄光漠漠照大千。

   忽架長虹凌雲渡,彩霞片片舞碧空。

第三式:俯察三界

譜曰:擎天一柱鎮三界,武法通神演大羅。

   真武大道原非剎,慈悲在心拯迷途。

第四式:金台承密

譜曰:彤雲散盡見玄珠,光影化銀透九重。

   天地神爐幽微象,個中真意仔細研。

第五式:玄音初顯

譜曰:混純初開神水潮,璇璣停輪弄三弦。

   撥開雲霧青天現,長教身心合此玄。

第六式:聞音起舞

譜曰:雲鬢高高態宛約,踢盡花雨星斗橫。

   從來無象從來靜,天真和煦舞翩翩。

第七式:朝真拜祖

譜曰:此身本自莊嚴界,拜祖朝真見本原。

   金蓮台上承密意,法雨歡騰灑大千。

第八式:玉女揚波

譜曰:劈開乾坤現此形,琴心三疊可返嬰。

   今我初游三摩地,捧出光華列眾真。

第九式:玉女懷真

譜曰:皓月一輪照西川,淪海回望萬里平。

   瓊閣仙山今何在,休認地鄉是故鄉。

第十式:玉女臨凡

譜曰:含機藏盡勢巍然,空中隱陳百萬兵。

   古壁振然存寶錄,群魔盪盡真主臨。

第十一式:月色清姿

譜曰:天高雲淡月色清,潤我華身啟我靈。 

   久照久寂成乾象,金質玉柱向中流。

第十二式:淪海翻波

譜曰:坎地弄潮春水生,彷彿海底現光明。

   只因浩氣徹天地,破浪凌霄一羽輕。

 第十三式:玄音密律

譜曰:九天渺渺起玄音,宛轉悠揚印心田。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第十四式:一柱攀天

譜曰:倒踢金冠破萬關,氣化上沖貫鬥牛。

   海到盡頭舟作岸,身登絕頂我為峰。

第十五式:鳳棲中宮

譜曰:身住中宮作鳳棲,守一抱元默默存。

   一粒丹砂藏世界,芥子雖小納須彌。

第十六式:心燈證吾

譜曰:日月合壁光明地,心燈長照真光定。

   真處假我誰為主,真空漠然兩相忘。

第十七式:華光外現

譜曰:昨霄紅光透青靄,丹成劍氣夜燭天。

   餐英漱玉浣凌帶,雪撒瓊花盡現華。

第十八式:乳燕翻飛

譜曰:誰持彩練當空舞,板橋功深燕穿雲。

   疾飛恰似流星逝,從此超邁不同群。

第十九式:紫陽顯象

譜曰:祥雲五色聚英華,紫陽一指現剛威。

   曾經三界掌善惡,法乘天地退諸邪。

第二十式:乘鸞跨鳳

   譜曰:龍虎戰罷潮水平,湛然照見大道機。

   同賞江天秋月白,跨鳳乘鸞顯高真。

第二十一式:寶相呈真

譜曰:神龍出水吐瑞珠,盤空飛舉現此華。

   四夷賓服萬神匯,三十六宮都是春。

第二十二式:霓裳逍遙

譜曰:日精月魄元貞道,中有神氣專至柔。

   多少霓裳羽衣曲,唱盡仙歌樂逍遙。

第二十三式:倒坐金蓮

譜曰:玉女倒坐金蓮台,玄機錯運顛倒顛。

   壺中天地長如醉,復看環中我是誰。

第二十四式:元真證吾

譜曰:肩挑明月跨蓮坐,靜聽真吾說三生。

   上窮碧落星辰逝,下視紅塵世界遙。

 

詩曰:玄都密律久藏深,仙容飄渺幻疑真。

   千古大道同一注,始見參真有來人。

   元真長持成妙覺,玄光照徹顯慧身。

   淪海洪波激浪去,神州幾度暢宗風。

 

理法篇

零、武當派的站樁功

武當派養生太極園

    站功:站功俗稱為站樁功,也稱為無極樁功或無極樁,混元樁,渾圓樁。站樁目的是為了練內功,內功的形成主要是開發人身體內的潛能,也就是我們常所說的氣,勁,力。使我們身體里的氣、勁、力都能得到開發和增長,關鍵是要使人身內部能夠形成產生氣、勁、力的因素。怎樣才能符合產生的因素呢?要從外因和內因來說起:外因,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日常所說的命,內因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氣、神。日常所說的性。當命上和性上都能合於道,就是做到了道家所說的性命雙修。

    其練習指導思想是「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參見《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抱元守一」、「專氣致柔」,「致虛極、守靜篤」。參見《道德經》「墜肢體,拙聰明」。參見《莊子·大宗師》這些思想就是教導我們練內功站樁時體形要成為環抱狀,周身還要彎曲,上提下墜地,左右撐圓,前後撐圓,身體最基本的上下左右前後六面力相互統一而又相互作用。 精神不離開形體,要守住不分離,形神合而為一的狀態。《道德經》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如果通過站樁,形體和精神都混而為一,就達到了「得其一」,那麼自身的內氣變化就會像發動機一樣,形成生生不息的狀態。就會出現像《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所說的:「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這種「象」或「物」,即是當墜肢體,拙聰明,抱元守一的站樁時,在靜中站得久了,靜極而動,身體內生髮了元氣。元氣氤氳,就像身體里有「物」,或有「像」一樣。

    為什麼會產生元氣呢?因為當我們身心處於極度安靜之時,身體的外形和自身內部意識都是靜的,即合於道的。這正好與我們平常人的思想行為相反,平常生活中,每個人的意識都是處于波動的狀態,內部經常處於心浮氣躁的情況,很少安靜下來,眼,口,耳等耗損身體里精氣神的主要功能器官都在運轉,則七情六慾,萬緒千端,晝夜都沒有休息。正是張三丰祖師所說「心久動而神漸疲,精多耗而身益憊」。參見《大道論·上》

    心不平,氣不會聚,神就不會凝,神氣不相合,心腎之氣就不會相交,水火就不能相濟,天地懸隔,陰陽不相融,內功所需的元氣也就產生不了。靜下來了,眼,口,耳的精氣神消耗就會減低到最小值甚至沒有消耗。反而在蓄養,增長我們體內的精氣神。所以,我們稱之為逆或返,正如《道德經·第四十章》所說「返者,道之動也」。這個「動」即是元氣的產生和發動。因此,外形不動,是為了內在元氣的發動,有了動力的產生,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基礎。因此,站樁過程中至虛守靜,無為而致,內心即「性」要合於道就顯得十分重要。站樁時,不僅「性」要合於道,「命」也要合於道,即是我們的外形合於道。

    外形合於道就是人身處處在外形上要合於天道,《道德經·第十七章》說:「天之道、其猶張弓乎」因此,站樁時身體的主要部位都要呈彎弓狀,我們稱之為「五張弓」或更多張弓:當抱元守一時,雙手呈抱元狀,也就出現了左手與左肘至左肩一這一線形成一張弓,以肘部為弓背,左手與左肩之間聯成弓弦;左肘至左肩和右肩至右肘形成一張弓,左右肩為弓背,左右肘之間為弓弦;右肩至右肘,右手一線形成一張弓;右肘為弓背,右手與右肩連線形成弓弦;頭往上頂,下顎內收,背面平正尾閭形成收斂形連至膝,即天稚至腰俞穴一線為弓背,頭頂與膝蓋一線形成弓弦;左右胯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一線形成兩張弓,即左胯關節與左膝關節左踝關節相聯形成彎弓。右胯關節與右膝關節右踝關節相聯形成彎弓。皆是以膝為弓背,胯與踝關節相聯成為弓弦。身體的各處彎弓相聯形成一個大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相互統一又對立的圓,外形似圓,形成此種狀態以後有利於形成內氣蓄養或能量的積累,正如老君《道德經第五章》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空的就能涵養,做到以上情形就算命合於道了。

    在站樁時,當我們做到性命都合於道的情形下,日積月累,內功自然生成。

一、站樁是道家功夫的基礎

(站樁是一切功夫的基礎)

南遊記

    很多人來學道,要學功夫。我們教的入門就是站樁。其實站樁是中國古代絕學,《皇帝內經》就有「獨立守神」的說法,以前都是師徒之間口口相傳的,一直到清末的王薌齋才開始廣傳開來。

    站樁功夫練好了,學其他武術就很輕鬆。而且站樁對養生有神奇效果,可以減肥瘦身,強身健體。據說還可以治癌。很多癌症病人最後沒辦法了,醫院治不了後,在朋友的介紹下選擇站樁,不治而愈的人還很多。我們王教頭的一個師兄就是每天站樁八個小時,最後把自己的命救了回來。

    現在的樁法就很多了,但主要的,還是這個渾圓樁。動作很簡單,要領也很簡單,就是: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立身中正、心靜體松 。 

    如果有的人實在是站不起來,坐著也可以煉的,但如果能站,最好站起來,效果更好。

    不管是站還是做,要背都是很直很挺拔的。這是最關鍵的地方了。

二、道家樁功淺談

(以站樁證入樁功「沉勁」)(各種樁功都是訓練渾元整勁)

游理宗

    中華武術流派眾多,功法紛繁複雜,但在眾多功法訓練中渾元樁卻屢被提及,而且被譽之為「萬樁之首」。渾元樁到底有何獨特之處,能深得各武術門派的重視,它又對技擊有何重要作用?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渾元樁。

    (一)、渾元樁動作要領

    兩足平行與肩同寬,兩膝微屈,髕骨與足尖呈垂直線,含胸收腹,兩髖內收,提肛坐臀,兩臂抬起置於胸前呈一橢圓形,兩手手指相距30cm,頸肌放鬆,下頷微收,頭頂似一線懸空,兩眼輕閉或露一線之光,口輕合,舌抵上顎,以鼻自然呼吸 中華武術樁功之首。

    (二)、渾元樁意念活動

    渾元樁意念活動是本功法的核心內容,具體要求是內視於假借兩個方面,但以內視為主,假借為輔。

    所謂「內視」,是指從手部開始體會熱、脹、麻的感覺,謂之「立意」。將此感覺進一步體會加強就叫「意守」要在意守的基礎上,將熱、脹、麻的感覺引導到前臂、上臂、肩、胸、背、腹、大小腿、足,此過程謂之「用意」,立意、意守、用意統稱為「內視」,三者關係密切,相互為用。

    出現熱脹麻的反應是練功的第一階段,但全身感覺尚不均衡,一般規律是上半身比較明顯,下半身則差一些。此時要用意加強下半身,使全身的感覺達到均衡。此階段可立意於兩足,脹麻感由兩足向上延伸,上下結合較易呈現全身感覺的均衡,進而就能體會到全身輕鬆舒適,安逸欣快,雜念減少,物我兩忘,此為第二階段練成。

    渾元樁的高級階段,也稱渾圓階段,此階段只要練功者稍一動意,周身即有暖流運行,真氣充沛之感,功夫高深者還可將真氣發放至體表。

    所謂「假借」,即是意念藉助外部景物,達到精神放鬆,心曠神怡之境地,從而與「內視」結合起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假借的內容如自感身居星空夜靜、空氣清新的草原或幽谷之中,或置身處於細雨綿綿輕落頭頂,徐徐而下直落足跟,也可想像置身在微波蕩漾,溫度適宜的水中,也可想像置身獨立於一望無際的海邊,並有微風吹拂等等。假借要在實踐的基礎上描繪而成,這樣易獲得成功。

    「內視」與「假借」要結合使用,一般開始練功可現練假借,並以此安定心神,將自身置於舒適歡欣的境地,接著就進行內視。也可先行內視,待熱脹麻感出現後,再適當配合假借,以免過於集中內視。

    假借景物要選擇一種,萬莫今天這種,明天那種,以免影響條件反射的形成。假借和內視密切聯繫起來,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但每次練功應以內視為主,假借為輔。

    (三)、渾元樁練習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

    (A)基本原則

    1、安靜:思想安靜,環境也要安靜。

    2、放鬆:精神思想放鬆,放鬆方法可以使用「三線放鬆法」,將身體分為兩側、前面、後面三條線,自上而下逐次進行放鬆。第一條線:頭部兩側—頸部兩側—肩部—上臂—肘關節—前臂—腕關節—兩手—十指;第二條線: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膝關節—兩小腿—兩腳—十腳趾;第三條線:後腦部—後頸—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面—兩小腿—兩腳—兩腳底。先注意一個部位,然後默念「松」,同時注意離開這一部位,再默念「松」,從第一條線開始,循序而下,待放完第一條線後,放第二條線,再放第三條線,在一定部位的「止息點」輕輕意守一下。第一條線的止息點是中指,第二條線的止息點是大腳趾,第三條線的止息點是前腳心,每處約止息1-2分鐘。當三條線一個循環放完後,再把意念集中在臍部,輕輕地意守,保持安靜狀態。

    3、堅持:要有信心和決心,堅持鍛煉。

    (B)注意事項

    1、飽腹飢腸,身體疲勞,病情嚴重或體質過於孱弱者不宜練此功。

    2、功中出現前後左右搖動,輕者可任其自然,嚴重者可暫停練功或將兩足距離加寬,以增加穩定程度。

    3、選擇安靜和空氣清新的環境,注意增減衣服,防止著涼。

    4、做到心神安寧,意不露形。要使全身輕靈渾然,想像全身氣血流暢於各經脈之中。

    5、女性在經期要停功。

    (四)、渾元樁功法原理及作用

    1、拉伸脊椎,練就龍骨。

    從生理解剖圖來看,人的脊椎呈「S」型彎曲,這是人類長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彎曲,若想回歸祖先的力量、靈敏和速度,就要將之拉伸。站渾元樁時,兩髖內收,臀部下坐,下頷微收,同時頭頂似一線懸空,就可將脊柱拉伸。此時摸一下腰部脊椎,就會發現生理彎曲不見了。再摸一下頸椎,會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時的脊椎已成一條直線,我們稱之為「龍骨」。

    練就「龍骨」,可以增強脊椎的柔韌性,使得上身與下身不會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產生斷層,從而使全身之力連為一體,局部發力即可引發全身之力,在武學中稱之為「渾身無處不彈簧」。用勁時可連綿不絕,武學中稱之為「渾元力」。

    2、渾然一體,練就「六面渾元力」。

    站渾元樁,並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樁,而應練就一身「六面渾元力」。當兩臂呈橢圓抱球狀時,肘部要有外擴之意,使得雙臂之間如同有一氣球向外撐的充實感,稱之為左右橫撐力;背有後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後抵力,稱之為前後抵靠力,頷微收,頭略頂,兩髖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勢拉直脊椎,稱之為上下拉伸力。身體處於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氣運行的速度就會加快,自感渾身上下充實一體,收功後應神清氣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

    需注意的是,六面渾元之力並非肌肉收縮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與血氣運行結合自然產生之力,練習時全身應保持放鬆,不可有肌肉緊張感,用意不用力是訣竅。不過這松與不松,初學者最難把握,要勤加練習體悟之。

    3、培元氣,通經絡,練就意氣合一。

    氣的涵義頗廣,概括言之,一謂物質,一謂功能。以自然而論,宇宙間的萬物生長、發展與變化,都賴於氣的運動。以人體而言,氣既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臟腑生理活動的功能表現。人體之氣可分為「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元氣,它生於先天精,藏於人體命門,是生長發育和各臟腑活動的啟動因素。「後天之氣」有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宗氣是由自然界的大氣和經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氣結合而成,具有推動心臟行血、肺臟敷布的作用;營氣來源於水谷精微,行於脈中,具有營養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衛氣來源於腎臟,佈於體表,具有固陽於內,抵禦衛外的作用;臟腑之氣,稟賦於先天之氣,又賴於後天水谷精微的營養而發揮各臟腑的自身功能。元氣充沛,則後天之氣得以資助,從而臟腑協調,身心健康。在練習渾元樁時,腎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後天之精的榮養,元精益固,元氣自充,從而起到培補元氣的作用,這個過程也被稱之為「煉精化氣」。 

    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統稱,它遍布人體全身,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渾元樁的練習可以調和人體經絡的氣血,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當功夫練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通過「心息相依,以意領氣」的鍛煉,隨心所欲地「意到氣到」某個部位或臟腑,從而練就「意氣合一」。 -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動範圍。

    在技擊中,若要動作到位,勁道順暢,須有良好的身體柔韌性作基礎(軟功),這樣在做技術動作和發勁時才不會感到肌肉和韌帶的阻礙。渾元樁獨特的姿勢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無形中鍛煉了全身的柔韌性,增加了肌肉、韌帶和關節的生理活動範圍。在搏鬥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動極限中發出力道反擊對手。 -

    5、上虛下實,穩固下盤。

    渾元樁要求練習者上虛下實,即上元(肚臍以上)輕虛,下元充實。練功時姿勢的重心要放在臍下,此時身體才能穩如泰山,舒適自然。氣息要求氣沉丹田,從而使下元真氣得到充實。待日久功深,下盤會隨元氣充足而逐漸穩固,最終產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三、"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以樁功入軟功"拉筋")

來源:武當傳統功夫館  作者:問道

    你是否常感覺到腰頸酸痛?手腳麻痹?身體機能愛出小狀況?如果有的話,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這很可能是「筋縮」的緣故。現代人由於缺乏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常常年紀輕輕便會病痛不斷,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每天花上幾分鐘「拉筋」鍛煉,讓血脈暢通,自然病痛全消。

    不良生活方式使「筋縮」提前到來

    從前筋縮多數發生在身體機能開始衰退的老年人身上,但近年來由於電腦的普及,青少年熱衷玩電腦、玩遊戲,戶外活動減少,坐的時間長了,姿勢不正確,電腦桌下又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雙腳伸展活動,背腿的筋肌便會漸漸收縮,日久就造成腿的筋縮。

    在醫學古籍中,古人將筋症分為筋斷、筋走、筋弛、筋強、筋攣、筋萎、筋脹、筋翻及筋縮等,筋縮是其中之一。筋是中醫的舊稱,西醫統稱為肌腱、韌帶、腱膜等;縮,有收縮和痙攣的意思。簡單來說,筋縮就是筋的縮短,因而令活動受限,而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條大筋。     人過久不動則易筋縮,當筋受傷後,會產生反射性的收縮和痙攣;久坐亦會造成筋縮。科技進步使生活舒適多了,多數人使用電梯、汽車,令運動量大大減少,筋縮也因此增加。那些長期坐著工作的白領們,尤其那些大老闆,連一杯水都要職員送到手上,所以筋縮的可能性大增。     然而,讓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他們常常打球、游泳,屬於「運動一族」,為什麼還會有筋縮呢?原因在於運動前沒有科學地進行熱身運動,只是隨便動動手腳、揮揮手臂,幾分鐘了事,或者根本不做熱身運動,這便是癥結所在。因此,運動前的熱身其實是非常關鍵的。而有些運動動作過於單調重複,造成身體某些部位頻繁運動,而其它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爾夫、網球等,這類運動也容易引起筋縮。

    「筋縮」癥狀最易被忽視

    成年人即使有筋縮,一般對生活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影響,所以感到腰、背痛時也不會太在意,其實這正是筋縮的先兆,也是身體機能出問題的預演。往往,很多大病的徵兆就這樣潛伏下來了。  

    筋縮的癥狀主要有哪些呢?最常見的有腰背痛、腿痛及麻痹、長短腳的感覺。有時會引致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牽引痛,步伐開展不大,要密步行走,髖關節的韌帶被拉緊,大腿既不能抬舉也不能橫展。筋縮人的站立姿勢很特別,屈膝、屈髖、胸部微微向前傾,臀部則微微向後,不能站直,走路時步伐無法開展。

    此外,筋縮癥狀還包括:頸緊痛;腰強直痛;不能彎腰;背緊痛;腿痛及麻痹;不能蹲下;長短腳;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步伐開展不大,密步行走;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轉身不靈活;肌肉萎縮,手不能伸屈;手、腳、肘、膝時有脹、麻、痛感,活動不順等。     「拉筋」:一分鐘學會的保健法

    針對筋縮的療法,在氣功、瑜珈鍛煉中一直存在,那便是「拉筋」。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長壽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軟的筋骨。事實證明,很多罹患筋縮的人,通過堅持拉筋後,步履輕快了、腰背酸痛減輕甚至消失了。「拉筋」這種易學易做的保健法,已成為當下很多人遠離亞健康的一大法寶。     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身體機能等。其原理何在?首先,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經絡相同,故筋縮處經絡也不通,不通則痛。拉筋過程中,胯部、大腿內側、腘窩等處會有疼痛感,說明這些部位筋縮,則相應的經絡不暢。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複位,於是「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因此消除、減緩。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這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督脈是諸陽之會,元氣的通道,此脈通則腎功加強,而腎乃先天之本,精氣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賴於腎功能的強大。督脈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腦髓,故脊椎與腦部疾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系統,也是抵禦風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經通暢,則風寒難以入侵,內毒隨時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癥狀自然消除、減緩。按西醫理論解釋,連接大腦和臟腑的主要神經、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兩邊的骨頭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掃清了很多看得見的健康「地雷」。     如凡拉筋時膝痛而伸不直,則必有筋縮症。筋縮首先說明肝經不暢,因為肝主筋,而肝經不暢脾胃也不會好。如胯部、腘窩(膝蓋反面)痛說明膀胱經堵塞,膀胱不暢者腎經也不會通暢,浮腫、肥胖、尿頻、糖尿病等皆與此相關。躺下後後舉的手臂不能貼到凳面,則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舉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懸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縮嚴重,不僅有腰腿痛症,可能內臟也有諸多問題。     拉筋既是一種治療,也是一種診斷,常做拉筋鍛煉,能讓每個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並能及時改善。     四大「拉筋」鍛煉法     拉筋方法1:卧位拉筋法

    將兩張安全穩妥、平坦的椅子擺放近牆邊或門框處;坐在靠牆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移至椅邊;躺下仰卧,右腳伸直倚在牆柱或門框上,左腳屈膝落地,盡量觸及地面,雙手舉起平放在椅上,做十分鐘。期間左腳亦可作踏單車姿勢擺動,有利放鬆髖部的關節;移動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腳轉換,再做十分鐘。     拉筋方法2:立位拉筋法

    找到一個門框,雙手上舉扶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開雙臂;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後,腿盡量伸直;身體正好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以此姿勢站立三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鐘。     拉筋方法3:頸位拉筋法

    面朝上平躺於床或凳子上,將頭伸到床緣或凳緣外,雙手盡量向後伸展,讓頭部重量自行牽引頭部下垂3分鐘。睡覺時不用枕頭,仰卧平躺和側躺皆可。     拉筋方法4:蹲式拉筋法

    整個人緩緩蹲下去,盡量蹲到底,雙腳併攏,兩腳掌盡量貼地,雙手抱腿並使勁埋頭。

四、如何修鍊太極拳樁功?

(以樁功證入靜功「忘我」)

武當傳統功夫館

    太極狀態是修真悟道之士必然追求。無極生太極,太極理循環。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這種極化的無始無終狀態中。欲求太極先求無極,無極現,太極生,太極生則無極有。無極並非有人所說的那樣一動不動。須知世界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無極而太極,是說以心靜對抗心動,是靜中寓動,陰中有陽。自我感覺身體內外空空靜靜,有歌訣曰:「無形無象,全身透空。」這就是所謂忘了有自我。幽幽冥冥,恍恍惚惚,他的真實一點,存在於似有非有之間。這裡面的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非過來人所不能言語,都是悟在心內,會在身中,超乎象外,得其環中,有人所不知而已獨知之妙。太極狀態是動中寓靜,是陰中有陽。所以修鍊太極拳架有用意不用力的說法,這裡的用意不用力,就是讓學練者明白動後必然歸於靜,在動中求靜的道理。所以太極狀態追求的就是逆向思維方式的追求,正是反者道之動也。快速進入太極狀態,唯一法門就是在明理情況下,通過站樁入定求得。       樁功的真義就是像釘子釘物一樣,定在那裡,外靜而內自動。儒家稱其為不偏不倚,釋家稱其為真如。易經曰:「寂然不動,感而隨通。」只有道家稱其為一,曰感應,解曰「無極」。是指一念初起未起之處,道家來說就是識神退位,元神顯現;通俗說就是捨棄現象追求本質。太極門稱此為「透空」。以上是太極拳樁功的真義,太極拳樁功的外在的形式與方法是:立姿、坐姿、卧姿。三種姿勢又可細分為:兩腳併攏的立正式;兩腳開立與肩寬的屏站式;單腳落地的獨立式;坐於椅子或板凳上,兩腳平放地面的普通坐式;散盤或單雙盤的盤坐式;仰卧式與側卧式。無論做哪種姿勢,都要明白形式是為內容服務,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原理在修心定性,功在活氣煉神,而不是呆坐、呆站、死躺昏睡。歌訣曰:神意內斂,返觀內照;內靜外虛,無思無慮;津液常咽;聽氣下行;吸氣納光,采陽采陰。

五、武當龜息功

(以樁功證入胎息「閉氣」)(武當動靜樁任何一式均可練調息吐納)

           武當龜息功,是屬於所謂仿生氣功之一的吐納氣功。《脈望》載:「牛雖有耳,而息之以鼻;龜雖有鼻,而息之以耳。凡言龜息者,當以耳言也。」意思是說,龜息導引,要以聽息為之。《芝田錄》亦言:「睡則氣以耳出,名龜息,必大龜壽。」

    龜息功是武當道家修鍊內功的一種修為功法,又名「玄武定」「龜息真定功」,由潛心、潛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組成。

    修鍊方法

    現將修為方法列述於下:

    潛心

    潛心,即調心,此法為龜息功的預備功法,初學者採用盤膝跌坐,上體正直,務必使全身放鬆自然,松則氣順,百脈舒暢。雙手扣子午了扣,即左手拇指彎曲掐住中指午位(最上端),右手拇指由左拇指、中指圈內插入,掐住左手無名指根部子位,右中指在對相對掐住,兩手相抱放在小腹前,扣子午有少生雜念,有助入靜之功效。二目垂簾,服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舌抵上胯,心、神、意守臍部,務使心念不移。久之感覺隨心意降,頭、手如同虛無,只覺臍中一點真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動。此時第一步功乃成。

    潛息

    潛息即為龜息,始入正功。坐式同上。此時振動鼻腔,深吸氣。覺氣人腹臍之中,吸端八分氣即可,不要吸滿。氣進入腹中後,心念又下移,如同上式,寧心靜氣,住息。住息時可用數息法(並非數呼吸次數),僅默數。住息者對於初習者,必不習慣,馬上覺得氣息憋悶,感覺也上澎,氣息上浮,廢氣欲出,胸咽憋悶。初練者便可出氣一口,再吸氣如前。練功時間一長,忍度越長,氣也越長。此時,如感嘆人之氣欲出時,放鬆小腹,心念下降,息亦下降憋悶之感便消失,但迅即又至,依法再放鬆小腹,下降心念。初習餚如確感氣憋不住了",出氣一口。練功時間一長,反覆升潛次數亦可逐漸增加。但切記莫初習即憋長久,總要循序漸進。每次吸氣,吐氣一次,即閉放一次為一息。出氣後調勻呼吸再行吸氣。每次練習,至少要七息,至多四十九息。修鍊至息潛人腹,不急不憋,久久安然,則第二步功成。

    真定

    上面二法修成,始參入定。姿勢坐卧都可。納降氣息,守心意念於臍,至心息全都忘卻唯有一靈知感存於臍內中空之竅,久久不動,漸入真定。真定即為龜息上乘功夫,但習之不易,《道家·太極門》訣:「於無而靜,自然而定,無知有靈,乃人真定」。真定的饒界只有過來人方可領悟。

    出定

    當功夫達到「定境」時,收功之法就應當以「法」來掌握。按時出定方法也很簡單。每個人手上有22個關竅:無名指根部關節為子時關竅,中指根部為丑時關竅,食指根部關節為寅時關竅,食指第二關節為卯時關竅。食指第三關節為辰時關竅,食指尖端為巳時關竅,中指尖端為午時關竅,無名指尖端為未時關竅,小指尖端為申時關竅,小指第三關節為酉時關竅,小指第二關節為戌時關竅,小指根部關節為亥時關竅,如果打算練功在哪個時辰「出定」,可將雙手握拳,拇指尖扣住那個時辰關竅,平放於腿上,則可以準確「出定」收功。

六、輕功到底有沒有 站三體式能出輕功(轉)

(以樁功證入輕功「渾元整勁」及「鍊氣入骨」,做到「提勁」、「沉勁」、「閉氣」)

         輕功到底有沒有?

    輕功到底能否練成?

    我的個人看法:輕功是有的,但要把他練成不容易。恐怕得付出不能做正常人的代價和無數的時間磨鍊才行。

    武林前輩大隱李仲軒老人在他的文章里說到:唐維祿和孫祿堂就靠站三體式練出了輕功。

    很多人以為是無稽之談。

    錯,他老人家說的是真話,只是陽春白雪,不為人理解罷了。

    三體式,要站出輕功。我感到除了形態的正確無誤外,洗髓功夫這一內在的東西才是關鍵!

    有得過明師傳授,站過三體式5年以上的朋友就知道,我說的修鍊層次是真是假!

    站三體式到一定時間,丹田火熱如沸水,耳中聽到辟里啪啦的響聲,這是丹田氣有成的體現。飄飄欲仙,身上每一處地方都覺得輕盈無比。但這不過是輕功的前兆罷了。還要練到你的小腿骨髓里有一股熱火在來回上下的燒,從湧泉和小腳趾一直燒到你的丹田裡面聯為一體。你會感到自己的下半身已成為一個整體。兩腿十分有力,下半身一年四季都是暖熱,這股暖熱氣名之曰「真陽之火」。

    我練出這種效驗的時候,心中很是芒然,向老師請教,問這是何故?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站三體式的主要目的說來很簡單,就是為了「降氣」,讓大家笑話了。哈哈

    當時,我被以前練功上火的往事搞得極為神經質和極度敏感化,已成驚弓之鳥!!!

    我的這位老師,是個隱道高真。對我的丹道和武學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他年輕時,曾經服務與國民黨的軍統特務組織,殺人的武功很好。前半生的人生經歷很具傳奇性。後來改朝換代,榮華富貴皆如過眼煙雲,萬念俱灰之下,出家入深山修道。

    他的東西很簡單,但都是大原則和準繩。近幾年,我在練功的過程中,一有與他老人家所說的相矛盾和相違背,結果總是要走很大的彎路。

    他聽我說到這種現象之後,就說到:你再站十年左右,就能出輕功!!!我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後來聽他說到運氣的方法之後,恍然大悟。原來輕功也不過就是用氣的催動來帶動身體。我又問他,比如腳捆沙袋,走長板,跳坑如何?他說,哪些都是有為法,內在氣機的催動才是根本大法。但內在的東西加上有為法練好了,可以長功更快。

    他又和我說到他在密宗見過和學到的輕功法門。更是簡單。但氣法是大同小異的。在每晚打坐之時用某根手指扣在腿部的某個穴位上,久而久之,身體的真陽之火匯聚于丹田再下行自然而然出輕功。密宗的很多高人在打坐的時候,都會被人體氣機沖得整個人一跳一跳的,甚或會飄起來幾秒到十幾秒鐘。山西宋家的盤根內功也有漂起來的現象。

    道家有句話,很多人都看過,但沒記在心裡。這句話就是「積精累氣方為真」。

    身體氣脈通後靜坐可讓你的功力事半功倍。

    三體式是個好東西,寶貝得很,站好了再加上運氣口訣和內在洗髓丹訣,就能成就輕功。某些淺薄之徒說神拳李洛能這一支不得真傳,真是笑話。憑心而論,近150年來,出英雄人物比武實戰最多的,就是神拳李洛能先生傳下的八大門徒的各個支脈。

    但不能否認的是,心意和形意拳都是將外在的東西和丹道的丹功結合在一起,才有如此神效的內功。有了內功,少林支脈的外家心意拳也就變成了內家心意拳。

    內家三拳,太極,形意,八卦或多或少都引進了道家丹功的一部分。或者就是由道門傳出的。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魯迅先生說過:中國的本土文化精華全在道家。

    我不過是用自己的親身體會來呼籲廣大武友,你練拳多年,未有練到前人的境界。是何原因?

    難道你本門的東西,真的是自古已來完美無缺的完璧嗎?

    在傳衍多年之中沒有失真嗎?

    你難道不是聽到前輩們如神的功效走進傳統武術的大門么?

    不是也渴望在你的身上練出如斯功效嗎?

    如果你求的是真學術,請走出自我的成見,買幾本丹書看看,也許那裡面有你想要的東西。

    我呢,是個雜家,學過很多東西,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全國各地的窮鄉僻壤里來回跑動。上過當,受過騙,吃過很多苦頭。當然,有失就有得,有得就有失。這就是陰陽的轉化。

    如果,中國的傳統文化需要殉道者,我希望我能是其中一員。

    學術的真偽,就是要存疑。有疑才有進。有進才有真。

七、一個孫門內家拳實修者的練功心得(轉)

        論輕功

    輕功是真實存在的。

    輕功不是影視作品中那樣的。

    真正的輕功練到了極致比影視作品中要精彩、神奇、實用多了。

    當今天下,不知還有幾人練出了真輕功。網路視頻上,武當陳師行的飛檐走壁,少林釋理亮的輕功水上飄,以及老外們的跑酷,這些是輕功嗎?否!否!否!與輕功一點兒關係都沒有!跳高、跳遠、短跑、長跑等運動員呢?否否否否,統統不是。那麼我泱泱中華數千年以來的「踏雪無痕、蹬萍渡水、一躍數丈、抽身換影……」等等輕功到底是怎麼樣練成的呢?負重跳躍、奔跑到底能不能練出身輕如燕的輕功?答曰:不能。因為此乃人為之意勉強之功,沒有練到根本上去,不能改變人之器質也。還有諸多如跳樹功、直膝縱之類,皆屬想當然之妄念,小樹苗會一天天一年年自然無為地長大長高,你的彈跳力會在你的意志努力堅持之下也天天年年不斷增長嗎?不會!直膝一尺,曲膝一丈的推理合理嗎?人為的增加難度就真的能改變、提高人的極限嗎?哈哈哈!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個熱血少年懷著一顆身輕如燕來去無影的俠客夢,但成者幾人?代不數人矣!究其原因,無非有二:一者未得真傳,二者未下苦功。此二者缺一即不可成。得真傳而不用功者,雖練拳一生而不能身輕如燕,因其功夫怠惰,故其師雖傳之以真卻只是入門基礎之真,功夫未到,高真難傳矣!如今日之多數形意八卦太極習練者,練了一輩子形意卻連個虎撲都撲不出去,虎之形在哪?虎之意在哪?虎之勁在哪?隨便找只老貓,一驚之下身子也能撲出丈外,倘若遇鼠撲擊也能爪到擒來,一動即得。而萬物之靈的人呢?丈外之敵能一閃即進逃無可逃乎?練了一輩子八卦卻還不明易理,且不能不走而走不練而練不打而打,到老了還在一步一顛地轉、一板一眼地穿,動動皆是後天!練了一輩子的太極走起路來也不比少壯之人輕靈,動手就只能玩勁不能真打,功夫給你們練哪兒去了?言歸正轉,說輕功。其實輕功正是從這三拳里練出來的。郭雲深郭老夫子虎形一躍三丈,宋世榮宋老前輩「牆上掛畫」達一、二分鐘之久,董海川董老宗師與孫祿堂孫老先生更是達到了輕功之最高境界——於不見不聞之中,無論坐卧,若遇不測之事,皆可瞬間移身至他處,無人能知其妙矣!民國時期練出輕功之前輩高人多不勝數,如程廷華、李存義、尚雲祥、唐維祿、薛顛、孫存周、孫振川、齊公博、張玉魁……還有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等英雄豪傑,都已練到上乘高妙輕功。綜上所述,諸位看官同道必已深明:原來輕功就是從形意八卦太極內家三拳中練出來的!(那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練內家拳的也不見幾個有輕功?答曰:未得真傳,未下苦功。若要另答,則是:未有根器,未有師緣。)國術輕功之根本,即是以神氣控制周身重心,如此而已。然難之又難,易之又易,果能易之則不復難矣!易之?易何者?曰易骨、易筋、易髓也。果能易骨,則身弓成矣,一身有無數弓又全體相合為一弓。果能易筋,則身弦備矣,一身有無數弦又全體相合為一弦。果能易髓,則身箭得矣,一身有無數箭又全體相合為一箭。明勁為弓,暗勁為弦,化勁為箭,敢問天下英雄:若無明勁之剛與整、暗之柔與韌,何來化勁之利與輕?以己身之弦,拉己身之弓,射己身之箭,問天下幾人能?弓宜剛宜整,弦宜柔宜韌,箭宜利宜輕,問世間幾人明?

    論國術輕功

    人們通常一提到輕功,大多會以為一定會跳得很高,躍得很遠,甚至幻想慢慢地飄浮在空中,以為這才是輕功。

    余根據諸多國術前輩之武林事迹及自身練功體會,再聯想動物世界之中虎豹猴貓之種種動作,不揣冒昧,略論其真:

    國術之真輕功者,必以柔、靈、快為其基,能柔才能靈,能靈才能快,能快必能輕。

    真柔者,乃蓄神養氣易骨易筋而後得。君不見虎豹除捕食外非蹲踞、靜卧養神氣即閑逛、漫步練筋骨,一舉一動何其柔也!猴兒雖活潑好動,但其有蹲身養氣之法,亦能動中養氣,故其動靜之間,一氣伸縮無礙,圓活無阻,疾而又柔矣。

    真靈者,乃恬淡虛無無思無為而後得。諸君應常見貓兒整日或蹲或卧,總是一副懶洋洋悠悠然之相,然而若是有陌生人靠近時,它便起身走開了。若是你突然急速跑過去想抓住它,它就會倏地一下竄出去了。或有老鼠經過之時,它也會倏地一下撲而捕之。其由極靜到極動,無意到有意,無為到有為,剎那間便已完成。故稱靈。

    真快者,非以多少公里/小時而計,亦非以多少米/秒而計,而是以一毫秒之內身體能移動或變化多少距離來計。人類一眨眼,已是100毫秒了。問諸君,一毫秒時間,您能做什麼動作?

    董海川先生於深秋時節晝寢,其弟子以被覆之,輕輕覆於先生身,不意被覆於床,存者僅床與被,而先生不見矣。驚而返顧,則先生端坐於臨窗之一椅。

    祿堂祖師去上海時常住其弟子支燮堂處。祖師嘗云:「汝技初成,須多試技,行止坐卧任何時候,皆可向吾進擊。」一日午時祖師於院中歇息,躺於椅上,閉目入眠。支先生一時念起,看準祖師身體以石子擲而擊之。石子擲去,忽而不見祖師,石子洞穿祖師所卧椅背帆布, 而祖師早已立於支先生之身後,並以手指抵住其後頸。

    董孫二老之輕功,已達不見不聞覺險而避,動靜合一神化不測之武學最高境界。其動靜之間,非但常人之眼球未能成像,耳膜未可留聲,即使心神亦不能覺其如何變化。那一剎那,到底有多快?我想,可能要以毫秒來計算。

    此是上乘輕功,其動作之際,變化神妙,非常人所能測也。

    吾之所知者,上乘輕功以神氣,中乘輕功以筋骨,下乘無輕功。

    若要視其人功夫如何,一看神氣是否虛靈飽滿,二看筋骨是否柔和堅韌。

    自己練拳則純以神意行之走之,玩之耍之,三害莫犯,九要要遵,日久則筋骨自易,浩氣自生,內勁生生不息……

    擁有虎豹猴貓之能,只是中乘。非但筋骨柔和堅韌,其神氣亦極為虛靈飽滿。動作靈敏快捷,常人雖目可見耳能聞,但身心反應已來不及。若欲取之擊之,一動念即可完成。李存義先生任天津國術館館長時,與一來訪者比試輕功。李先生讓其在前,而自己在後,相隔兩丈,且讓其先跑,自己在後面追。來人有站在鍋沿上打拳之技,且甚自負其能。不料剛一起步,即被李先生推倒在地。一連數次,都是如此。好像李先生就站在其身邊一樣,回頭一看,卻還在兩丈外。再起步,再倒……其人羞愧而去。

    中乘輕功,控重為輕。視之有影,聞之有聲。真傳苦練,十有九成。上乘輕功,無重無輕。視之無影,聞之無聲。天機造化,非仙何能?中乘輕功者,即拳譜所云「起如箭,落如風」,「消息全憑後腳蹬」。一躍丈外比眨眼還要快,看著老遠的,一跨步,人就到了。其四肢由根到梢,無肌不柔,無筋不韌,無骨不堅;其四竅深縮如窟,其脊骨張弛如弓,其尾閭靈轉如鹿,其身軀靈動如蛇,其內勁靈變如神,周身剛柔合一,一氣渾圓矣。故能剎那間後腳一蹬,身形即倏忽而出,快如閃電矣。問,此剎那一蹬何能有如此之效?曰,柔也、靈也、快也。再問,柔有多柔?曰,要多柔有多柔。以雙腿而言,須練至無論屈膝到何種程度皆能行走、跳躍自如,無礙於中和之氣。若需要矮身避險時,其身形瞬間如斷線之珠,傾杯之水,並可停留在任意高度於一瞬即彈射而出。問,靈有多靈?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先天良能,無為而成。人在不意間手指摸到電時是何反應?摸到炙燙之物時是何反應?那本能的一縮手,即是靈。國術練之有成者,全身皆靈。身體各部,又以尾閭為最靈。尾閭一動,身步皆動。電光火石之間,身步移動變化之疾,如飛如射,全賴尾閭之靈也。問,快有多快?曰,國術輕功,最起碼0.1秒之內能躍出丈外。從覺險反應到極速蹬地將身體彈射而出,只要十分之一秒。這已經很慢了。真快者,目不及瞬,剎那間人已不見,如同隱身一般,亦有憑空消失之感。因其快,故能輕。因其輕,故能高。能高,即能遠。國術輕功之奧,以練用而言,則是柔靈快。以力學原理而言,無非蹬力與浮力。筋骨愈壯,蹬力愈大。神氣愈充,浮力愈大。蹬力是縮身抽胯沉勁由足入地再經足胯反彈回自身之力。非易骨易筋而不能為也。浮力乃身內先天一氣充沛之時,與地表之間自有一股相斥之力。與萬物之間亦有或大或小之斥力。非經洗髓之功而不可得也。後天氣重而濁,先天氣輕而清。未練國術之人,及練而未成之人,其身後天氣多於先天氣,故其身與大地之吸力大於斥力,所以身體沉重,動作不能輕靈矣。國術若練之有成,即感覺自身輕靈無比,秤其體重,固然是比從前輕了許多,然不過是煉去體內之雜物而已。關鍵之處還在於先天之氣多於後天之氣,故其身與大地之斥力大於吸力,所以能身輕如燕,甚至身輕如羽。輕功初入門之時,因浮力尚小,故蹬力須大。此時之輕功,蹬地之力極大,故練功時很費鞋底,與人切磋時,身有硬打硬進之能。輕功入於上乘之時,因浮力極大,故只須輕輕一蹬,身子即如離弦之箭般輕聲而出,輕聲而落。更上,則蹬而不見其蹬,躍而不見其躍,其快如風,其輕如羽,足下如生風,身上似添羽,風托羽而起,羽振風而行,足如風般快,身似羽樣輕,風吹羽行飛無聲,無聲而起,無聲而落,起落無聲不見形……是為國術真輕功。

    武學進境有無捷徑?

    縱觀歷代武林前輩英豪,凡功臻化境者,無一不是心地善良、純樸敦厚之士,皆因用功至純、一以貫之而通悟拳理,以致一通百通、慧悟大開,於是由拳悟道、拳與道合,成一代之翹楚。

    如形意拳宗師李洛能前輩,其師戴龍邦初僅教其五行拳之一行劈拳及半趟連環拳,李前輩晝夜勤習,一練就是兩年。其品行深受戴師器重,於是盡得戴師真傳,精研苦練,八年之後(四十七歲),武功大成。於形意拳之道理無微不至矣。每與人相較,無不隨心所欲,手到功成。後又練至上乘神化之功,有不見不聞之知覺。郭雲深、劉奇蘭、白西園、李太和、車毅齋榮世榮等形意拳大家巨子皆出自其門下。

    又如形意大家尚雲祥前輩,僅劈、崩二拳,一練就是十一二年,足見其用功之純!

    再如八卦拳劉鳳春(「翠花劉」)先生,一個單換掌一練就是三年!

    還有孫祿堂祖師的得意門生齊公博(「電人」、「活電瓶」)先生,一個三體式一站三年!

    由以上事例可見,習藝貴專,用功貴純,處世貴誠,為人貴厚,備此四者,志之所期,無不成矣!

八、孫存周論《內勁與發力》

(以動樁、靜樁證入硬功(功防內勁))

    (一).拳中之內勁,是將人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其理無非動中縮勁,使氣合一歸於丹田。以修內勁為宗,不求奇異之形、驚人之式,則修習之法必能簡約。內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分勁,周身一氣。是不加力而力自彰的自然之力。

  養氣的人擅長豎勁,因為氣沉到足,一踩地力由脊發,可打雙手勁;練氣的人擅長橫勁,內氣出入丹田,貫通手足,丹田勁就是腰力,腰帶手足合一,就是身力,一搭手身力一橫就可以輕易破開對方的手,滾動進去力如巨蟒,是因為手力抗不住腰力之故,橫勁的好處是大吃小,因為腰比手粗。豎勁的好處是意在先,因為能發豎勁,表示氣已沉至足,槍聲一響就可以蹬地跑出,氣若不沉,還須先沉身蓄力方可跑出,用橫勁破勢,是得心應手。用豎勁攻敵,是勢如炮竹。而萬一橫勁遇阻,硬行不得,就迂迴轉圈再進橫勁,就又是纏絲勁。

  縮穀道使丹田之氣經過聚煉,達到一定能量,通過縮穀道,使氣通過此處,上行於後督脈,過此關以便達到小周天的運行,體內陰陽二氣的和合,產生出內勁,此勁發放出去,似驚雷,威力無比,卻又不傷肝。提肛幫助腰馬合一,能令全身結構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助於腿部肌肉在馬步時放鬆,從而使整個身體達到高度警戒和完備的狀態。

  入門以先修外家為尚,此指筋骨肌肉力道勁道之鍛練,有此基礎未來入了內家,先有勁道力氣且外形強健,身手敏捷,奠基之後,猶有內功一法,在松靜中求養,此時周身越自然越好,無拘則自然易入道。直入內功者非不可行,只修者非直線成長,其關卡甚多。故古之學武者無論內外家都必然先修外功技藝,幾年後再入內功,內功成熟圓融即是內家,茍有道心再參道門。內家功夫不一定得有外家硬功練法才能打人,凡認為不練硬功不能打人的,均是未得內家心法者。

  (二).走架重心只在一隻腳,所有活動全由腳底湧泉帶動,全身全部鬆掉,此時是全身舒服暢快,氣機騰然,做的好時,有時置身空山靈雨,每腳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發勁全部動力,只在腳底湧泉,走化腰胯帶動,全身放鬆不施絲毫之力。應敵時,敵若推之,則把力量導引道腳底湧泉,如泥牛入海,應拳擊腳踢,則迅速欺身向前,如發箭衝進對方門戶,在對方力量還沒發出(還在根節)就將對手發放出去,如果對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觸面,即用此接觸面將對方發出。重心完全放在一之腳上,左右旋轉,起落鑽翻,如龍捲風,如水之漩渦,氣沉入腳湧泉,以重心在左腳為例,身體向下向左鑽下,乃接地之力,身體向右向上,乃吞天之氣,此時全身力量只放在一隻腳底湧泉,故其酸楚無比,很吃功夫,由於全身松透至極,故打人發人,如水如風,無形無象,無有招式,對手在毫無感覺不見招式下,如被風颳起,被水沖走。經內功訓練後,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矩,而重內在氣機鼓盪的感應。

  吸氣入丹田,同時神貫注氣走滿入全身脹如氣球。蓄存氣不出,神感覺全身外麵皮膚接觸空間之氣流或溫度。吐氣身體感覺體內萎縮向丹田,而氣體由各毛孔泄出。空體無氣尚未進氣,要感覺體內有萬千氣流在體內,亂闖鑽探各部位。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主要是式要整。

  拳術驚炸力和穿透力基礎都是整勁,練整勁中長力氣,並非是為了練力氣而去練力氣,為練勁而去練勁,就把勁練拙了,這樣練出來的勁用處不大。練拳拚命的發勁,練拳太猛力,容易傷害自己身體,只要一動起來渾身都有那個意思,就起到作用了。剛勁與用拙力求迅猛是兩碼事,練剛勁也要順乎自然,在輕鬆、和諧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漸去追求上下內外、完整一氣所形成的剛勁。體會把勁含在身上練拳的感覺。多看孫祿堂先生的照片,多體會拳中的意和勁。練拳要明拳理和含義,不然和做體操沒區別。練內家拳可以治好近視眼。

  (三).一是運動中的整體力。二是整體爆發力,即發力者中心線不位移,而將對方擊倒或擊出丈外。三是渾圓爆發力,即含生物電的擊力。這種力在整體爆發力的基礎上再加上電擊性,專門擊打對方體內深處,包括大腦中樞神經。凡被此力擊打過的人,當即昏懵,如遭電擊,雙頰蒼白,綿軟無力。交手者,絕大多數均一個照面便被擊垮,不能再戰。

  內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勁和放鬆:放鬆之後出根勁,有了根勁更放鬆。放鬆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應手的事就會放鬆。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遠,蹦得高,動作快了,別人一拳打來,要躲要打隨心所欲,心情當然不緊張了,一放鬆就解放了腦,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態也變化,內功讓人沉著,思維敏捷,用在打鬥中遠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貴。內家功夫里"硬碰硬"招法訣竅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勁,碰撞時骨頭一轉,看是兩個人碰骨頭,其實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骨頭一轉就把橫向的來力變成了縱向的力通過骨架傳走了,縱向承力再大骨頭都不會斷的。對方骨頭若是不動,只有吃打傷了。

  腿之根在胯,內家高手勁路打通,外形不動,身勢一沉腳就上去了,根本不須擺腿加速,力量還大得很。最關鍵是這種踢腿法,可以近踢身前,遠踢丈外,任何距離都發得出勁,讓人無法阻擋。不懂內勁的人發腿很難用上力,即使有力也只在腿腳最終擺開掄圓的時候,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對手膽大的上步一堵就完了。內家發腿在未起腳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過程。想去堵內家踢腿的人,再近都正好撞到槍口上。外家拳人才,全靠在實戰中把勁路打通。實戰時,心到手不到,天生腰腿有力的人一急就把根勁找到了。根勁打通,手的速度和力量如有神助,幹什麼都心想事成,功夫上身後,心中不知覺地生出豪氣,遇事臨敵眼毒神聚、毫不慌亂,每每有英雄之舉。

  (四).橫勁是一種全體擰轉的裹合勁,起手時有橫,入手時有橫;身起時有橫,身落時還有橫;足進時有橫,足退時也有橫。周身橫勁為先天之橫,太極稱為周身掤勁,練內家拳即可得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極,可護體,兼以虛實虛靈之用,即變成極善沾粘。吞吐以胸腰,進退以步,此即善化善護之功。氣動即軔,指相互間之運動,即使不動,敵人快速打來,碰著身間架骨棱,亦如中鐵骨鐵壁,周身亦如皮革(高者),若以此軔勁拳掌臂足,揮向刺向敵手,稍近即可傷之。絕勁,稱為寸勁、抖勁、急剛勁、冷脆勁。絕勁的主要來源在於龜尾之急劇轉抖和丹田之氣的集聚吐發,抖絕在臀。翻浪勁理很簡單,波浪拍岸的勁力很強,但它的勁源並不在其表面,而是起源於大海底部的運動,活躍轉化于海洋中層,進而作用於表面,其理就在於此。寸勁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傷人,而是以柔掌發人,已周身整勁且神氣純,能震身猛抖而發跌人。更上即為分勁,功夫火侯更純故,微顫不見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顫。此勁打的是陰陽返復勁,其發人能讓人雙足同時離地。抖震勁可在一接手以內勁破開對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勁還有防守功用可以將來力滑開。

  內家功夫以鬆柔為本,混身肌肉一緊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閑庭信步,越戰越勇,打個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難練的,腰胯上的肌肉,沒練到時,感覺不到,怎麼能讓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別是腰下部和髖關節附近的肌肉,在練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練到之後才知道原來那裡也是可以動的,而且還力大無窮,內功的力量全是從那幾塊脊椎上來的。人體是個大彈簧,就是說的那幾塊脊椎上的肌肉。這幾塊骨頭有了開合,動起來了,人就能生出膽色,碰著老虎都敢咬一口。

  龍形搜骨,發勁講求骨力,髖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節能夠發力,腰胯關節可以開合。周身骨架筋經貫通,丹田力可以順達周身各個部位,沒有內耗,勁路打通。丹田區域的肌肉,平時人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除非扭傷了腰,但練到之後就會體會到人身上這幾個最死的關節里蘊含著最強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獸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虎豹奔襲獵食時那種驚人的速度、力量和協調性,都是從這幾個部位發動的。有了這種力量作後盾,文人學士也敢沙場一搏。形意拳講龍虎二氣,這龍跟虎,最強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龍虎之能,膽色怎能不壯。

  (五).丹田發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這個球狀空腔,得像皮球那麼富有彈性(筋膜之功),像鋼球那麼堅固(骨架之功),所以內家一脈,首重丹田開合,所謂"一年打死人",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強化訓練這個部位。有丹田之開合,才有全身骨節協調一致的開合,有了內開合,才能談到胸背、四肢的外開合,沒有丹田開合帶動全身內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絕的翻浪力。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勁掛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內里深入。

  圈內打人,圈外推人,所謂圈內,即盤骨發力範圍,所謂圈外,即盤骨發力範圍以外。力量的終極來源,就是盤骨,古說腰胯只是籠統的講法,實則只指盤骨。就是用盤骨來打你,這個部位,一女流只要懂得開胯,以盤骨的收束,開張以致旋動來發力,帶動通身骨骼出擊,那麼纖纖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盤骨的發力,外表上看不到,所以對手被打得折肢斷臂,仍不知何事。成人的盤骨,尤其是男人,已經硬化,其構合縫隙的軟骨,也已鈣化,連成一起,所以成年後才學太極,不易開胯。兩年而能開胯,已經算快。學懂用盤骨運動來發力,還同時要學脊骨的節節用力,節節貫通。由盤骨帶動脊骨,再帶動四肢筋骨發勁。

  真正的內家發力,內壓集中點在腹部,以髖關節帶動下半身、腰椎骨節帶動上半身的運動帶動全身的運動。關鍵在於腹部的摶氣,腰腹肌均衡收緊,內壓增大,給腰椎的內動提供一個有力的內在支撐。尾椎的驚乍,以骨盆為輪,脊椎為軸的發力,腰、腹、股肌肉搓動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傳至兩手。整體的感覺是勁力從尾錐或是叫襠內像龍捲風一樣升起來,兩腿的筋被抽緊,兩隻腳不得不抓住地,否則就要被這股力量給帶的騰起來。這樣練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為止,就會出現《神運經》上的飛騰之功,或叫輕功。像鬼魅一樣飄忽、野獸一樣協調的身法。內家暗腿就是指開發出這種力量後,貼著地走就是步,腳一離地就是腿,力量來源於腰際。所以有前輩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換。但這種用力方式,對身體的綜合要求極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襠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節間關節囊的韌性強度,要達到內在的骨架貫通。隔膜要下沉,襠胯要上翻,腰椎要拉開、後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內實,就像兩胯之間夾了一個充足氣的大皮球,這個球又抱著肋骨。這樣髖關節,腰椎的運動才會有可支撐,力量才能上肩背,貫四梢,身法運動才能涵上勁。

  招法會因人而異,不切實用,故強調找勁、發勁,做到自然合諧,才能使外形合順,勁從中來,內質中和,氣自然生,四肢百骸氣質歸一,摒除後天拙力。任何門派真傳功夫都是一氣所成,內勁所成,此為本。至於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按規矩操練,逐步找出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的先天真勁。使人身散亂之氣,納入丹田,運之周身,成為完整一氣。以身體中心為活動起點,能使整體力量連貫運作,使身體每一部份都擁有整體力量,使對手與自己身體任何一點接觸,都受到整體力量的反擊。當整勁沒有練到自如的水平時,實戰時就要放棄練拳時練習整勁的要領,怎麼好打怎麼打。

  內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極。勝敗不在招式,只內勁飽滿否,問都問不動,才算入門。內家功夫本一,任何門派真傳功夫,都是一氣所成,內勁所成,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內勁飽滿圓融故出手變化莫測,形意一動即如虎撲羊,一雄獅瞬間撲向鬣狗,一撲及地,鬣狗已頸椎折斷。

  (六).化槍為拳,人的骨架就是大槍,特別是脊椎,經過內功訓練,如同白蠟桿般堅韌、充滿彈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髮,轉化為高頻殺傷的彈抖力,如同槍法里的絕技金雞亂點頭,腰胯勁傳導到槍頭,化成槍花。但這必須藉助大桿的彈性,硬木棍挽不出槍花來。得把從腳底到頭頂心、從腰到手的筋骨結構練的像白蠟杆子,發勁也是循著槍訣,沾實始吐力,這才是形意直勁的真意。孫祿堂先生晚年的照片挺拔如槍桿,有些人總覺得形意重拳和頻率不能兼顧,是內功未到,難得真傳,雖然腰胯肌肉能使上力,但還有關節還在打軟,力量在傳遞過程中從關節漏掉了,發勁做不到冷彈脆快,只好憋一口氣在胸口或丹田,去掄、推、搡、撞。骨力在實戰中的運用實際與兵器無二,這身骨頭就是十八般兵器。形意是槍拳,太極、八卦是刀劍拳,通臂、披掛是鞭子拳。循著用兵器的竅門去琢磨,各種勁訣就通了。

  練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來練,不要管手腳,立丹田、較丹田、翻浪勁、抖絕勁就是從這裡面出。天長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麼叫"全身是一條大龍了",也知道什麼叫背後敏感了,才能對敵。骨盆有了感覺,各種丹田功就沒有奧秘可言了,不過就是各種腰腹筋肉的鍛煉而已。這兩個地方出了感覺,就不想掄拳頭了。對拳里的蹭勁就有了體會,見了人就想往人身上蹭,這就是骨力。

  骨勁在身上而不外顯,自身身體既是拳頭,骨架生棱,骨力如刀劍。變化皆在骨架上。形意以槍化拳,槍就是化在了自身的骨架上。純以骨架傳勁走勁。身體骨架即是刀槍劍,是最佳最好的傳勁工具,不是發勁工具。既然是傳勁,自然是越結實越好。骨架結實就在一個整上,全身整合,周身關節無斷之處,一透到地,即是最佳,但凡身上有一處不能松透之處,即不可能有如此之整。真正的整,是周身無時無處不是處在自然的整之狀態,整勁是指由整的架子傳過來的勁。最後打成一個整,打出來整勁等等說法仍然還是在跟自己較勁,全浪費在自己身上了。槍"滑"桿"抖"槍之說,滑者主直勁,勁在脊椎,帶周身直進。抖者主螺旋轉勁,勁在腰胯,帶周身擰轉。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直勁者,直進也,孫存周前進一丈,後退八尺即是如此之功,用以傷人,疾打疾進,其威可怖。抖者,轉勁也。腰胯左轉右轉不斷相連即成抖。所謂胯骨即是大轉子,道理在此。直勁,勁在脊椎,曰龍勁,取"龍形搜骨"之意。抖勁,勁在腰胯,曰虎勁,取虎腰胯之功。

  六部劍,顧到上下左右前後,無劍時手臂即是劍。手臂一出就要帶鋒,這是骨力透體的一種體現。用骨頭打人固然是一種修鍊心法,也是一種挨打的感覺,被人拿骨刀捅了似的,這把劍是真劍,六面帶刃,手往那裡一擺,六面顧到。不能只會往前打,左右上下來了就只會撥了,上下左右來了照樣打,走刀劍訣里的削、帶、砍。骨頭是帶刃的,不能只有拳頭有殺傷力,小臂也是武器。手臂是劍,劍刃就是小臂的螺旋,加了螺旋力的小臂打在身上,痛到骨髓。要練出隱藏的劍尖,一遇非常,可以八面出鋒。手臂上不帶鋒,手臂上掛不上勁不行。一開始練拳,是手臂掛在身子上,身體是不會動的;後來,是身子掛在手上,手臂小動,身體大動。這時手上才能掛上勁,才能支起三關。但這還不夠。最後渾身通透,無所謂哪裡掛哪裡,這才有成。練拳也是要四面八方的練,一個鑽拳出去,在練的時候,不是只衝敵人的下巴,全管。這樣才能隨機應變。有的拳師教徒弟,讓他們先傻練著,漸漸有體會後,教劍法時,再把這個四維上下的道理點透。

明、暗、化勁

  明勁、暗勁、化勁都可以傷人,但形勢不同,效果有異。真正的以真氣作用發出的明勁,能使未練過硬功夫的人也能產生鐵砂掌般的威力。將一塊青磚立於桌面上,用手一揮,上半截粉碎,下半截紋絲不動。這絕不是本力大的人能夠做得到的。暗勁打人,有滲勁的效果。外面好好的,裡面已經傷著了,用手按一下西瓜,皮沒破,瓤全壞了。化勁則能直接傷人氣血。明勁傷人筋骨,暗勁傷人五臟,化勁傷人神氣。也叫氣打,意打,神打。整勁的內在基礎是打通任督二脈,暗勁的內在基礎是打通帶脈。而化勁的基礎是打通大周天。

  明勁易骨,練精化氣。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明勁用法起如鋼銼,落如鉤桿。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追風趕月不放鬆。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

  真正練明勁之法,先站三體式片刻乃至半個時辰自感神氣圓滿,勁力通達,然後開架練拳。練時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氣,不使用拙力為要。初習者更不能求快,應一式一式地練,力求步穩身正周身不失松和均勻,呼吸不失自然,胸腔不能緊張,發力要求鬆緊得當。而且每次練完後必散步拍打以消火氣。練時先要鬆開周身,氣沉丹田,不必強求呼吸運力之法,以自然為要,一舉一動須合乎規矩,整齊不亂,松肩垂肘,撥頂提肛,虛心實腹,松腰合胯,動作舒展圓活而又不失自然。如此練習一段時期,周身自然和順,勁力自然通達。此時即須在練習時意念微注意肘部,動作到位後即要根節松,梢節緊,以求慢慢將沉墜勁,即爆炸勁練出來。練習大約一兩年後,即可帶著練明勁,但要注意發力時只能發出四五分勁,慢慢逐漸加大發勁力度與次數。發力時根節一定要松,中節一定要沉、墜、裹,松中出力、以柔用剛、以緩用急。這樣練的好處是,較易體會丹田發力及勁力的陰陽變化,且絕無周身僵滯,頭暈目眩,火氣上升之苦。但須注意勁力雖柔,一定要做到松而不懈,和而不流,周身不失中正,姿勢尤須挺撥,不可軟塌。練明勁為外剛內柔,要求外形發剛勁,內意柔和自然。而練柔勁則要在周身和順後逐步做到外形雖柔,內意卻是堅剛,一舉一動,圓活而沉實,動作到位後,不管發勁與否,總帶著剛的意識,心中稍微一動,便從丹田發抖摟之力。

  明勁無論是在站樁時還是在走架練勢中,五指都極力撐開,掌心勞宮穴的吸力過大過實,拇指根部的關節向外撐第的勁力極大,因而所體現出來的勁力,也就勁大力足、僵滯不活。練中要逐步將這種僵力,換為圓活靈巧之勁,松肩,肘尖要下垂,並使前臂中的尺橈二骨蘊藏一定的內勁,塌腕,勞宮穴宜內含,其吸力不可過實過大,要使五指彎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練時要慢慢,用時要快要猛。明勁是形意的剛勁不是蠻勁,是"明白"的勁,是懂得的勁,是按規矩練出的上下相連整齊內外如一的勁,久練,自然會松,松中再出的勁才是真的剛勁,不是有多大勁使多大勁練出來的才是剛勁。練暗勁化勁後一樣有致命的剛勁,那是極柔後以至在虛無中發出的勁。

  暗勁易筋練氣化神。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合住,兩手往後用力拉回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後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裡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裡裹勁,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後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後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明勁有聲,暗勁無聲。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

  暗勁是以劈拳來練的,慢慢的,渾身上下象蟲子一樣蠕動,尤其是丹田的蠕動。手往回收蓄勁時,全身都鬆了下來,長期習練此式,自然丹田飽滿,內氣充盈,全身放鬆。練時是以死步練習,逐漸過度到活步。純純粹粹是以丹田元氣來催化關節,發力等等。一種以前從沒有過的內勁漸漸在體內生長出來,出拳一點貫性勁也不借用,完全是從後腿蹬起的丹田力氣,與人動手一出手,自己覺得沒有怎麼用力氣,可是對方卻覺得受到很大的內力衝擊。

  化勁即練神還虛洗髄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短勁。如同手往著牆抓去,往下一划,手仍回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並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呼吸似有似無。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隨時而發;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卧、以致飲食、茶水之間,皆是用;或有人處,或無人處,無處不是用,所以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時出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其心,心空也;身無其身,身空也。忽然有敵人來擊,心中並非有意打他,隨彼意而應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化勁成就的標準是,好象與萬事萬物都有血緣關係,有耳聰目明返老還童之效。化勁階段就出了虎豹雷音,這是生命更新的聲音。到了化勁階段,打人也要用浪頭,但浪頭下後繼的勁道無窮盡,所以變化也無窮,打人跟變魔術似的,身形沒有邊,這是有了神變。

  第一層練拳術之呼吸,將舌卷回,頂住上齶,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於呼吸,因手足動作合於規矩,是為調息之法則,亦即練精化氣之功夫也。第二層著意于丹田之內呼吸也。又名胎息。第三層此呼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明勁時呼吸來往宏大,自己能聽到聲音,暗勁呼吸仍然宏大,但已聽不到聲音,化勁雖以輕如鵝毛置於鼻端,呼吸出入不有微動,而做到內胎息。

  明勁是小學功夫。進退起落,左轉右旋,形式有間斷。暗勁是大學之道。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循環無端,形式無有間斷。陰陽混成,剛柔相合,內外如一,謂之化勁。如此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拳中內外如一之勁用之於敵,當剛而剛,當柔則柔,飛騰變化,無入而不自得,無可無不可。

  耿誠信幼年練拳肝火太盛,血氣甚旺,往往與人無故不相和,視同道如仇敵,常常自煩自惱,此身為拙勁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練初步明勁之功夫四五年之時,自覺周身之氣質,腹內之性情,與前大不相同,回思昔年所作事,對於人所發性情言語,時時心中甚覺愧悔。此後習練暗勁又五六年,身中內外之景況,與練明勁之時又不同。每見同道之人,無不相合。遇有技術在我以上者,無不稱揚之,此時自己心中之技術,還有一點吝嗇之心,不肯輕示於人。嗣又遷於化勁,習之又至五六年功夫,由身體內外剛柔相合之勁而漸化至於無,至此方覺腹內空空洞洞、渾渾淪淪,無形無象,無我無他之境矣。自此方無有彼此之分,門戶之見,遇有同道者,無所不愛。或有練習未及於道者,無不憐憫而欲教之。偶遇同道之人相比較者,並無先存一個打人之心在內,所用所發皆是道理,亦無入而不自得矣。

  易骨,骨髄飽滿,骨生棱,常人與之輕觸即如鐵石軔刀痛入骨髄,此腎氣飽滿象,其人內勁必暗、必寸微動即可摧人;易筋,真傳內家者整身以精氣神充滿一身如桶,此為身筋手臂大腿,以精氣充滿整手臂整腿都是無形之筋,周身如一體之韌,周身精氣充添全形如筋,故曰周身一太極,周身一丹田,其人沾人即跌,周身一如也;洗髄,周身精氣不只充沛更飽滿,至無微不至,其氣滲入骨髄,飽滿骨髄,更飽滿上丹田神室,破初關,過重關,由拳入道,而有神鬼靈感與超人之身法,騰挪變化,靈知如神,身形如鬼魅。

發   勁

  (一).發勁掌心微相前送,人自身被兩力相拉,一力由肩及頂項向上,一力向地下微踩,瞬間己身被內氣填充,即丹田氣炸向四肢周身,瞬間腳踩大地,故如大地打人,微顫敵已跌出,因發勁甚快,手掌尚未有觸敵身感覺,真發勁常快到跌者常不知自己如何跌的,且發勁者也未感到勁有阻礙,未感受對方有體重有抗力。周身奇經八脈常通之故(普通人是十二經脈通,而奇經八脈只每兩時辰與十二經脈通一穴,小滴涓流之通,而內家修者可將八脈氣足通關而逐漸趨向全通,成洞庭湖(八脈),可傾刻間調節長江水(十二經脈),故一但發勁,豐盈之氣由丹田炸向四肢及周身,故周身澎湃之氣,可傷人可發人,高手在對手拳腳攻己身時,吐氣開聲,身顫微擰,則對手自傷或跌。內家高手感覺兩臂是插在丹田,不在肩膀。純厚者既輕靈又猛烈,輕輕用內勁一拍,挨者即如同挨猛擊,驚慌不及人已跌出。

  勝敵無絕招,見敵打來,心念一動,隨式打去,即可成功,乃無意中抖擻之神威。功夫上了後背才能真發力,有人來襲,狗熊蹭痒痒般渾身一顫,對手就出去了(震倒了)。發勁其實就是一顫或說是一抖,而前提是松,如果鬆了,勁仍難發出,要在腰上找毛病,勁要練到背上,試勁的方法:浴後不要擦,用抖勁儘力一抖,看背後的水珠能抖去多少,看那些水珠彈出的力量有多大。整勁試法,身子直立,平伸雙臂與身體成十字型,反臂手心向下,然後坐腕,極力向外撐。然後,可請人猛擊你手掌,你身子飛出,而拳架都不會散。驚抖力又叫抖翎勁,發出來是抖胯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背勁,背上的出勁,蓄髮在於背,要抖背。近身之後,蓄髮變動全部由背上完成,手頭自不必有什麼抽撤蓄力,而只管一直壓制著他,而他再怎麼控制擠壓你的雙手也沒關係,你自管背上一抖,連續打擊。翻浪勁表現在後背和肩上,驚抖勁表現在腰上,想一下貓、狗下水洗澡上來後抖掉身上水的動作,試著做一下,兩手臂平伸如抱圓柱狀,兩手掌朝前,用腰部急速抖動,體會一下是什麼感覺。

  練拳一驚一乍的不行,動手得一驚一乍。動手時講究驚乍打人,一是靠對手驚起自身,打出本能反應,二是出手冷脆驚起對手,一打就是一個空白,就是說打了他,他也不知道怎麼打的。練習吐內勁打沙包使沙包不動只震動懸掛之繩。

  (二).勝人一靠身步靈活,使彼不能沾已,故能得勢得機。二靠內勁精粹,出手無式無拘,故能因敵制敵。內家勝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勝人,便是功夫不濟。每遇勁敵,一沾即發,其勁直透彼之內臟,無論彼是化是打,皆受內傷,稱為內家絕手。內勁者,不用意而神自明,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所謂應物自然,感而遂通。用力淺緩,其應之亦柔,發力深重,其應之亦猛,此為內勁之性也。實戰打法,一接手,勁就要入到他體內,使他回不得手。把人向遠處發,不過是玩勁兒而已,能有多少勁兒滲進去。

  打拳即是練功力,能短勁才能制外家高手。化者須練到沾觸即化打看不到化,圈小至無圈,實戰中才能發揮內家之能。內家無論截(形意撞抖震顫搓)順(太極履發)閃(八卦閃抹)三法都不離一沾,只越高者沾之無形,彷佛閃過卻攻者已飛跌。形意抖震勁、烈勁、炸勁,初功者身首皆顫,此勁直接施於人身即可殺人。尹氏八卦稱乾冷勁,太極稱冽勁,鶴拳稱駿身震身縱身宗勁,心意稱戰勁顫勁。無非沾控間一滑顫即拉回,彷佛無動,以極高速之能為,故初者顫腳,二者顫腦,三者顫脊椎,四者顫人神氣氣血。

  剛分整拙,柔分真偽。拙剛易出,練力便可得之。形意初成於剛,剛至貫通則達柔,真柔者乃是轉運剛整之勁於周身,求其貫通而不發也,欲發則隨時隨處皆可,故真柔是以剛整為基。剛柔互濟可生奇勁。如震抖之勁,即順、截二勁合一所生。震頭即頭昏眼黑。震胸即心顫血亂。震周身即四肢欲散。欲得此勁,第一自身整勁出得要快。第二對彼之勁聽得要靈。第三認彼骨縫認得要切。用時先順摧彼勁,即刻以整勁截之。前後只是一瞬,兩手一抖而己。欲震其頭,先要順摧其重心,繼而以截勁向其頸椎骨縫處走。欲震其胸,截勁要走彼腰椎骨縫處。勁打不到彼脊椎骨縫處,震勁不生。順不離其重心,截不離其椎縫。上下一線貫穿,如抖繩子一般。然震勁傷人深矣,可使脊椎骨節錯位,乃至傷中樞神經,彼即廢矣。

  (三).高手用勁,不見其形,疾如閃電,一發即收,一出手必如雷動電發,使敵不得盡其守御之。蓄而後發,如閃電一發即收,一擊即中,中之之頃,疾如掣電。勁之應敵如矢之離弦,其著於身如蜻蜓點水,一著即止。若猝不及防而勁至,則應以警勁,斂氣竦神,緊以當之,震以殺之,行所無事矣。發勁時外示柔軟,內涵堅剛,足腿用勁,由脊發出,當機立斷,應發即發,不可遲疑。用勁最難,雖勁大於敵,用而不當為敵用,用之過早,則勁已出而敵未著,過遲則敵已入而肘不得伸,勁因不得達,皆授人以隙。敵無論以何手來,吾均宜及身而緊,一緊即發,必使敵手不得抽,而吾手已壓敵境。倘沉之過下,或起之過昂,敵人蹈隙最易。手足吞吐之勁必同等,如以五十磅之勁打出,亦以五十磅之勁收回,吞吐勁不相等,病在遲緩,故敵人得接其手而還擊之。快由於有勁,無勁必不能快,吞吐之勁相等,則無留頓不收之弊,敵非但不能接,且受傷尚不知手之來路,故臨敵萬不可接人手。

  放鬆是發勁的前提,極柔軟後能極堅剛,只有做到充分的放鬆,去掉全身之僵勁,才能夠發出完整一氣的彈抖勁。全身骨節鬆開肌肉鬆弛,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於在中途被對抗肌的緊張用力而消耗減弱,使周身之力能夠在一瞬間達到著力點,也就是集全身之力於一個力點上。肌肉緊張用力的時間要短,要在發力到落點的一瞬間高度緊張,而後再迅速放鬆,發勁時肌肉緊張的時間越短,力到落點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越大。要想打好彈抖力,關鍵是腰襠勁的配合,發勁時要轉腰扣襠,腰部旋轉,襠勁扣住,可使動作快猛迅疾,力達梢節。練習螺旋勁,要以身體中心為軸,在發勁時身體迅速向一側轉動,產生離心力。對稱發力,不至於出現發力落空而失重的現象,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衡量一個拳手發勁的質量,勁要從足下發出,勁不生於根就好象是無源之水,沒有叫的蹬地反彈,就不會有節節貫穿的推動力,也不會發出威力強大的整體勁;有腰襠的彈抖旋轉力,在放鬆的基礎上,快速的轉腰扣襠就會產生周身一體的彈抖力。有落點勁將周身之力集中發出於一個著力點,如只是周身彈抖而勁無落點,沒有穿透力,就等於華而不實,看似很厲害卻沒有殺傷力。

  (四).用勁總以中線重心不失,周身光線不斷為樞紐。出手恍如蛇吸食,打人猶如震地雷。求勁之法,慢優於快,緩勝於急,而尤以不用拙力為最妙,蓋運動之時,須使全體之關節任其自然,不稍有淤滯之處,骨須靈活,筋須伸展,內須舒放。平時練習,三尺以外七尺以內,如臨大敵之象,交手時有人若無人之境。頸要豎起,自頭至足一氣相貫。拳由心窩去,發向鼻尖前。鼻為中央之土,萬物產生之源,沖開中央全體皆糜。

  發勁時必須放鬆,注意力要集中,精神要振作,要把發勁意念集中在目標後方。勁發自於軀體,不要有預兆,要提高軀體的鼓盪頻率、振幅。必須學會利用自身重力、物體慣性提高動作速度。學會擰腰轉胯打出全身之力,擊中目標前一瞬迅速翻擰,打出脆勁,擊中目標時全身肌肉突然緊張打出撞勁。既要練習發短勁打出震撞之力,又要學會髮長勁,發出長勁後,立即順勢帶動身形步法作適當調整,使發勁自始至終保持平衡。不要在疲勞的時候練習發勁,要切記有勁、練勁、長勁,在保證動作速度的情況下進行力量練習,並確保動作的末速度最快。連續發勁時,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使發勁具有一定的節奏。要重視反應速度、發招速度的練習。重視身體的柔韌性練習。

  對於初學者練習發力,最先不可能通過放鬆來明白髮力,而是要用全副力氣來發力,要有每發一拳既把人體打穿的強烈意識,因發力配合開合呼吸所以不會傷身,只有把力量打出來了,才談得上放鬆發力,之後才談得上摸索誘發點。只管放力去打。輕輕鬆鬆的把最大的力量釋放出來,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拙力盡去後,不用力還要把拳打出去,打法盡在一個賴字,就是整體賴在別人身上,注意此時身上的筋骨必須已經完全舒展開了,把這股賴勁練成自然,練出速度,到這步支頂力和撐抱力可說已有小成,隨隨便便放在人身上就是一個整體,你要用拳打,一拳就可以把人放翻,一個趟步就可以把人趟起來,因為對方要用局部受你的整體力。拳的根本是"舌頂上鄂,提肛,氣降丹田",沒有這個,練拳等於瞎跑趟,較上丹田有立竿見影之效,動手能增兩百斤力氣,不較丹田,比武要尋思怎麼動勁,而較上丹田,不知不覺就動上了勁。

  (五).人的先天之力有大有小,力氣大的打力氣小的是自然規律。但武術修鍊的是力的質量。如果一拳可以打出周身的力量,那麼這是整體力。力氣越大的人整體力肯定大。但是練到了周身一體,身體一顫即可傷人,這種力方可稱為內勁,練到了這個層次,力氣大和小已經無所謂了,因為這麼高頻的力打在誰身上都受不了,內勁表現並不光就體現在殺傷力上。內家拳練的是全面的功夫,空有一擊必殺的能力,打不到人家身上也是白搭,所以練拳要練身步法,不但要練快,也要練准,進步和落步都要又快又准,才能奪對方的機勢,高手相爭,勝負立判,靠的就是身步法的極其靈巧和一觸即發的勁力。

  形意拳發勁稱之謂抖絕勁,務要全身放鬆,身體高度的協調統一,全身的勁力集中一處的整撼力,也稱暴發力,參考觀察騾馬乾完活打滾後混身一抖的勁力。形意發力時,肌肉是由松到緊的,好似全身的散勁頃刻間聚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開始時勁是聚不起來的,隨著練習的過程,勁會逐漸好起來,松為了速度,緊為了整勁。先松後緊,運動過程中松,發力瞬間是緊,隨之而松。一張一弛。

  將丹田的鼓盪之力,腰胯的抖擻之力,和肩背的翻浪之力合而為一,形成冷、彈、脆、快的抖炸之力,沿自身骨架勁路滲入對方體內。動作幅度很小,外形上只是機靈一顫。將這種零距離發勁做到隨心所欲,才能談到在實戰中自由運用粘、連、綿、隨、牽、捺、逼、吸等內家勁訣。在吸氣、呼氣、閉氣三種狀態下皆可發勁,所發之勁才是五臟之力。形意發力勁長,平時練拳就要將勁往遠放。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不管單崩或雙崩都如坦克車撞人,故形意之拳極實非抽擊,快如冬天打冷戰(抖顫),能整能沉打人非抽彈擊而是捅、崩、撞、打,打人成飛。發勁是利用呼吸,然後用神、用意、用氣將勁打出去,可使對方如觸電樣跳出。這種勁打出去,會使人嚇一跳,而有驚心動魄之感。

  (六).力源於脊骨之內,正直不偏,而中正安舒,如脊骨不能中定垂直,勁發時不能由內及外。一隻猴子豎蹲不動時其形較短小,但身一縱幾乎長大了一倍。戴氏拳以"蹲候樁"作為入門,其形簡意深已顯而易見。蛇之折、魚之游、獸之搏、禽之撲、百獸萬物之運動、力量均源於脊骨之開合。如在水中抓住魚,剛離水面它便會猛然扭動背脊,脫手而去。一個壯漢不一定能抓牢一條魚。魚也是脊骨發力。魚被釣上來的時候那驚恐與疼痛時所翻滾的動作就是進身時的身法。當達到八十公里時速一個緊急剎車,那就是進身發勁的感覺了。舍卻丹田而主動去鍛煉脊骨、腰椎,腰椎一動丹田自然會內動潛轉。脊骨、腰椎提放卷縱扭轉開合;以五節腰椎內部的驚炸彈攔勁彈抖起四梢之力;以腰椎提起的重力砸向對方的重心實點,輕易的將對方擊出,真功夫在能否以脊骨的提縱展落去撞擊對方整體重心。如對方對你面部突然擊出一拳,你隨意探手一接,對方能否旋轉著栽出去,如果不能就證明你對脊椎的內轉發力還沒有真正掌握,不能有效的利用脊骨旋轉起落之內勁去切削對方的重心。任何動物發力時,都是在腰。如貓捕鼠、虎發威,都是將腰後坐而弓,借彈勁猛力而出。脊骨與後腿成一直線,發之才能有力。膝不能超腳尖,鼻尖不能超膝尖,超此三尖即失重心,便受人制。

  拳起的時候,身體要落,你拳落的時候,身體要起,這個是起落,這樣的起落是無窮盡的,而拳起身起,表面上看,是把腳上的勁蹬到手上了,但是你這個力發的過火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發力,然後蓄力,再發力的過程,而拳起身落,拳落身起的起落,實際上你發力的同時,就蓄了力,可以發力發力再發力,是真正的炸力無斷續。內家最講究的就是吐納,寸勁,出處輕靈,出擊精準,要打準點用長勁不太容易做到,長勁猛但鹵鈍,要打一個面可以,要打一個定點比較難控制。而寸勁講究一個松字,在到達目標點前一瞬間才緊繃筋骨,打完又立刻將筋肉鬆弛,以待機再度張弓疾射。一般習內家拳者,以肚皮的縮鼓為鼓盪,為丹田力,其實正犯了努力努氣之病,以腹部肌肉的局部用力推動全身撞人掄人而已,看似威猛,但必須距離才能發揮,一旦被對方頂死,必須調整才能二次發勁。

  真正的松沉是一搭手就有一種直入骨髓的感覺,在松沉狀態下發出的力,是相當厲害,把人打飛輕而易舉。打拳要鬆柔和,心態也要柔和,慢慢的就可以把拳打得勁連。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自然,內家拳是相當自然的,這樣練的拳才對,而且用時不思而然。力往身回縮,手腳上感覺輕靈,並不是求松,自然的放鬆。行拳由身體蠕動,這種蠕動需用意去領。行拳感覺自己像練瑜珈,手腳雖然輕靈,但所用的是根節力,別人感吃不消,只是輕輕的動,發勁只是一爆,消解別人的力,不需用招式,只用身體的開合(陰陽互換)。

  (七).內家工夫不到家即是形打,重外勁重體能重技法,全身伸縮束展以助勁力,借身體全勢之縮伸,摧進內臟神經結實摧打傷人,此是形之勁打,河南心意之外形是典型內家形打,氣力身形並摧,外形極猛烈驚人。功夫上身後一點濁力都不須使,也無須再考慮攻防招式,自然會恰到好處,自然控之勝之。自由進退中,只要如小兒女人怕人打到頭臉般的遮一下,沾粘控已可自然完成,敵已落於掌控中,或跌或倒地或扭曲如包粽。沾一聽二順勢擊發是三,高者一二三合一,如龍捲入,如水注入,顧打合一。沾粘控之利害在周身能以寸勁擊人。

  拳勁之發放,在貼身靠打,節節貫穿,如長江之浪,一波而三疊。即以手粘住沾實發力,意念深透,勁力不絕。招法練時要開闊博大,方有氣象萬千之象;用之時則短馬貼身,在實戰中捶練;而勁力的運用和完整的勁道,則在單操空試中求得。下功夫練好拳架樁功,使內勁和動作融合起來,氣力合一,這樣練下去,定能不期然而然。

  太極走粘勁,松胸腹以吞吐;形意走推勁,合手足以截撞;通背走鞭勁,順腰臂以摔拍;攔手走炸勁,抽肩胯以穿彈。與人對敵,若發現對手中軸堅固如山,又遊動如莽時,那便是刀背勁。與人對敵,若發現對手沉拔自如,拎稱洒脫,吞吐無常,那便是劍指勁。以徒手扶劍的意識行功走架,便會練就飄逸的"劍指勁"。習拳者,只有領悟了拳中的刀劍棍棒味後,才稱得上"懂勁"。練了劍架以後,發勁成一線直透對方臟腑。

站樁修鍊十大特點及功效(轉)

        佛教、禪宗、密宗、瑜伽、道家以及數百種氣功均以站樁為其基本功,站樁鍛練而產生的功能及效驗茲例如下:

    一、身體發熱:初站樁後,初步感覺熱氣瀰漫逐漸及與腰胯、小腹盎於背以及周身四肢,繼使自身之元氣充及五梢(五梢者舌為肉梢,齒為首梢,為筋梢,為血梢,十指為神經末梢。)充沛之熱以關元、氣海最明顯。

    二、周身發汗:體溫增高,熱能可通達全身,暢及四肢,周身皮膚毛孔開,透出微汗,出汗不宜過多,以汗透毛皮為度,初步可治療傷風感冒,經常練功者能遍燒全身,汗流如雨,濕透衣褲,可永絕感冒。

    三、唾液增加:站樁入靜嘴似笑非笑、齒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涌,其味清洌,久則甘甜,具生長荷爾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時,可緩緩吞下,不生津時可用舌滿口攪動,使之再生,稱為「神龍攪海」。

    四、健全脾胃:站樁放鬆入靜,鍛煉肝胃脾,健全脾胃,增進食慾,強固整個消化系統機能,可使胃腸蠕動功能加快產生腸鳴,發動胃氣,如打噎呵氣等現象,久之可永絕腸胃病。

    五、降低血壓:緩和呼吸、降低血壓、柔和血管、松馳神經。腦下垂體內分泌均衡活動,使淋巴腺、甲狀腺、腎上腺恢復健康,調和氣血、旺盛血液、防治血管硬化,使血壓恢復正常。

    六、強健心臟:松靜減輕心臟負擔,增強心力,心臟跳動緩慢,增加休息,心機能得以休息,保證血液循環正常。

    七、打通督任二脈:經絡通順,能透尾閭,循夾脊神經穴位通路盎於背,達於頂,復循會陰尾閭運行不止,可使上元神氣、中元心氣、下元腎氣接通為一,可還精補腦。

    八、補腎益精:精為命寶,精衰則神衰則萬病生,站樁功則在補精補腎、益陽壯陽、添髓活髓、恢復元神、增強體魄。

    九、補腦安神:站樁可使大腦安靜下來,得以休息,加深睡眠,此一安靜壯態不同於睡眠和一般休息,系一種特殊的入靜放鬆,是特殊性內仰狀態,可使大腦皮質神經得到特殊的休息,使其運動轉向機能的恢復,能量的消耗轉向能量的貯存和補充,故能補腦安神,對失眠神經衰弱得到恢復。

    十、返老還童:站樁可以防止衰老及延緩衰老,人所以衰老主要是細胞新陳代謝功能衰退,骨髓乾枯內分泌荷爾蒙不足所致,站樁功可自生荷爾蒙,旺盛內分泌腺,充實骨髓,活潑中樞神經,鼓盪血氣,增強生命代謝功能,疏通經絡,旺盛精神,永葆青春。

    十一、培補元氣:站樁功可使元氣通達全身,使全身氣脈通順,通暢無滯,內臟五官、四肢筋骨經脈以至末梢神經,無不貫到,而收到整體鍛煉又不費力(各種運動均需力氣,用力則傷身)。

王 薌 齋 先 生 為 《站 樁 歌》 曰: 

發 系 雲 天 腳 踩 地 兩 臂 松 撐 抱 球 圓

十 指 茫 茫 放 光 線 氣 平 心 靜 體 自 安

全 身 虛 靈 隨 風 動 慢 如 游 泳 空 氣 間

向 上 托 起 千 斤 力 向 下 浮 按 水 中 船

松 緊 自 如 得 整 勁 身 體 強 壯 似 神 仙

站樁的訣竅就是一句話:  

功夫是自己找上門來的,而不是自己去尋找功夫.  

    至於自己,需要做到的就是放鬆,全身放鬆,骨骼放鬆,骨髓放鬆.    放鬆的意思,大家千萬不要理解成軟骨病.    因為放鬆就是自然而然的站立,站到一定時候,一定程度.    身體的體質自然而然的開始加強.骨骼越來越堅實,越來越堅固,骨力越來越強勁.

    許多人總是希望自己煉成一身不可思議的功夫.    卻又一個一個的希望自己不需要付出什麼努力就一下子能成功.    事實上,飯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強大不可思議的功夫往往都是從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結果.    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最偉大的成功卻是從一點一滴中產生的。

站樁旨要

    站樁是練習內功的好方法,可以充分挖掘人體潛在的生命原動力,增強內勁。內功是外功的基礎和源泉,內功過人,外功即可如虎添翼。因此,掌握站樁要訣、提高站樁質量,十分重要。

    站樁的地點隨處都行,不過最好選擇有山有水有樹有花草的地方,選擇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地方,選擇一個比較清凈的地方,選擇一個你願意去的地方。

    站樁面向哪裡由自己選擇。面向太陽出來的方向,或者面向自己喜歡站的方向都行。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看的目標,面向這個目標站樁。如果在樹林里站樁,可以面向你所喜歡的綠色,綠色養眼,可收一舉兩得之功效。

    站樁時,要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臂向內微微彎曲,慢慢上舉,與胸同高。兩手自然伸開,掌心相對,或與中丹田相對。全身自然放鬆,心靜如水。要注意松不是軟,松不是散。松是舒展,是舒松筋骨,是向外延伸而使氣血暢行無阻。如果丟掉舒展,松只能成為鬆軟無力、乾癟軟縮。少許,兩掌心就會感到微微發熱,這是毛細血管擴張了,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雙手握不住拳頭。站一會兒,兩掌心可以慢慢向下少許,慢{曼下按,就像按著大氣球一樣。再過一會兒,兩手可以繼續慢慢向下,掌心相對或與下丹田相對,眼帘下垂,意守丹田,松靜自然。全身放鬆,順其自然,逐漸達到忘我的境界。

    站樁要由意念來導引。意就是氣,守意就是守氣,守氣就是守神,守神就是養生。站樁要求松靜,松是輕鬆其體,靜是清虛其心。站在那裡,雙臂微微彎曲,掌心在胸前相對,好似頂天立地懷抱大樹。雙臂向內用力,就能把大樹抱細;向外用力,又能把大樹拉粗。有時意念下沉丹田,或通過雙腿一直沉到腳跟,向下深入無限遠;然後,腳踩,腿蹬,腰挺,頭頂,力量通過中樞神經一節一節一直達到大椎,通過雙肩、雙臂回到手心和指尖,然後再從指尖一點一點慢回到腳跟,周而復始,循環往複。這時候,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全身的毛孔去感受,達到不看而見、不聽而聞的境界,身前身後有了什麼動靜,不用睜眼就清楚明白。時間久了,你會感到雙臂微微發涼,那是渾身的火氣都消除了。消除了火氣,一身就有了精氣神,就會身強力壯。

    站樁還要配上呼吸。吸,細而勻長,吸天地之靈氣,一直吸人丹田滋潤全身。兩手微微分開,覺得全身膨脹、頂天立地,雙目眺望遠方山頭,感到自身高大無比,甚至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有時可以採取體吸法、胎吸法、龜吸法,或用五心百孔去吸,彷彿吸入天地萬物能量,全身覺得融和通暢。有時候,太陽出來了,彷彿一縷陽光注入體內,這就是采日之精華。呼,兩手微微相合,身體縮小,氣往下行,通過湧泉、勞宮向外發放或向五心充足。就這樣,隨著呼吸松靜開合,全身變大、縮小,變大、縮小,有著一種松綿軟麻、舒適輕盈的感覺,守我自然之軀,養我浩然之氣,從而達到協調全身、統一機能之目的。

    站樁的最高境界是陶醉,是忘我,是達到天地人極度的和諧與統一。松靜自然,舒眉垂腮,似靜非靜,似動非動,似想非想,似看非看,似站非站,似練非練,不聚不散,不持不懈,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去享受自然,去調身、行氣、養神。陶醉於幽靜美境之中,陶醉於清爽空氣之中,彷彿自己已經同四周的空氣融為一體,已經同高山大河融為一體,已經同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已經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與天地齊壽,與日月同輝。

    站樁時間的長短沒有硬性的規定。想站就多站一會兒,不想站就少站一會兒,一般不少於五分鐘就好。站完了,雙手可從前胸往下推拿幾次,按揉丹田,順時針揉幾圈,逆時針揉幾圈。然後雙手叉腰,按揉命門,從腰部向後向下推拿幾次,一直推到尾骨。最後,十指梳頭,上下叩齒,再搓搓雙手,搓搓臉,搓搓額頭、眉眼、鼻子、兩頰、後耳、脖子、後腦勺等,渾身輕鬆舒適。

    站樁有法又無定法,法無定法是真法。想在哪裡站就在哪裡站,想怎麼站就怎麼站,想做什麼動作就做什麼動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站到一定功夫,即可達到脫規而守規、隨心所欲的境界。

    站樁不僅可以增強內勁,而且可以健腦,可以益智,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潛在的能量。長期堅持,自健身祛病、延年益壽。


推薦閱讀:

八卦掌樁功
【新提醒】太極拳樁功練習
形意拳樁功要領:無極樁、太極樁和兩儀樁
駁樁功萬能論 ——李照山

TAG:樁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