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覓古橋2文源橋至桃葉渡(23P)
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分內河和外河,「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作虹梁」,橋是江南水鄉的魂靈,也是秦淮河的魂魄。外秦淮河水自西北村流至上坊門,穿上坊門橋、七橋瓮、中和橋、通濟門橋、節制閘、紅旗橋、秦虹橋、雨花橋、長干橋、飲馬橋、鳳台橋、集慶門橋、水西門橋(三山橋)、建業路橋、漢中門橋(石城橋)、鳳凰鐵橋、清涼門橋、國防園人行橋、草場門橋、定淮門橋、三汊河橋、下關大橋、石城橋後入江。而內秦淮河水從通濟門、東水關入城,流至利涉橋、淮清橋,北會「清溪」、「運瀆」,南流白鷺橋、文德橋、武定橋、鎮淮橋、新橋、上浮橋和下浮橋,最後流至水西門,由西水關入「外濠」,號稱「十里秦淮」。博文《[原創] 秦淮河畔覓古橋1來燕橋至文德橋(23P)》已經介紹了南京二十四航及來燕橋、文德橋,接下來讓我們一道繼續尋找古橋,一起感受身邊的十里秦淮、一起傾聽橋頭的千年故事!
「泮池照壁源周禮,論語春秋散翰香。」這不僅是文人墨客對齊魯孔丘的吟哦,更是千年夫子廟內心深處的吶喊。夫子廟不知已在這秦淮河畔屹立了多少春秋,望著河水倒映出自己滄桑的面容,是否會發出嘆息。然而,那斷不了的鄒魯遺風的香火至今仍在這儒學聖地的上空盤旋,江南貢院「明經取士」的初心也從未改變。一代代黌門之人以理想為筆,以才華為墨,不斷地在試場的狹小空間里戰鬥,以腹中詩書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像一條條金尾紅鱗的鯉魚向著龍門衝刺著。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當年只有學宮,並未建孔廟。孔廟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江南貢院位於南京城南秦淮河邊,毗鄰夫子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貢院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始建於南宋幹道四年(1168)。初時,供縣府學考試之用。明初定都南京,這裡成為鄉試與會試的考場。清代初期,今江蘇、安徽兩省稱江南省,故貢院一直沿用「江南貢院」之名。
文源橋:以前叫白鷺橋,再前則叫黃公橋,是為紀念一位「三元及第」、名叫黃觀的侍講學士為建文帝殉難而興建的。黃觀,字伯瀾,安徽貴池人。由於他從秀才到狀元(洪武二十四年),經過的六次考試均獲第一名,時人讚譽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後遷禮部右侍郎。在建文朝任侍講學士,住南京石壩街。他與方孝孺、齊泰等同為建文帝所親信重用。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下南京時,他反對燕王朱棣大行殺戮,逃往家鄉。朱棣對他的家屬進行了令人髮指的報復。他派人將黃觀的妻子翁氏及女兒抓起來,將翁氏配給象奴。翁氏不甘受辱,乘機攜二女及家人奔淮青橋投溪而死。黃硯聞訊,痛不欲生,在貴池面向金陵而死。後人在其居處建黃公祠,又在此建木橋,名黃公橋。民國二十年重建,解放後更名白鷺橋,因橋可通達白鷺洲。1986年再次整修,在橋上發現清同治(1869)年中秋重刻「黃文貞公傳」石碑一塊,證實此橋確為古黃公橋。1997年有學者建言,橋的北岸為儒學科考文化的重地,橋名應與文德橋呼應,故再更名為文源橋。
平江橋:位於南北走向的平江府路上,可通行汽車。明代永樂年間平江伯陳瑄的私宅就在橋邊,故稱平江橋。當時的平江橋不對老百姓開放,只對每三年來此趕考的考生們開放,以示國家對人才的尊重。參考士子由秦淮河南岸跨過此橋進入北岸的江南貢院,並在橋上被嚴格搜身,只許攜帶文房四寶及少許乾糧。光緒年間,科舉制度被廢,貢院失去原有作用;民國初年,貢院大部分建築被拆,成為夫子廟的商肆鬧市,平江橋也因考場消亡而廢棄。隨著夫子廟景區的擴建,1989年,此處建成水泥混凝土橋樑,2003年翻建成青石橋,2012年因修建南京地鐵3號線需要臨時拆除了此橋,2013年原址復建成如今的三孔平江橋。左右兩側的橋墩上,有四幅浮雕,他們分別是:拜師圖,求學圖,訪友圖以及趕考圖,再現了當年學子們的拜師,求學,訪友,趕考的生活場景。
東園橋:位於平江橋東南側,連接平江府路和大石壩街。秦淮河有一股岔道從東園橋下流經通往白鷺洲公園,是興建公園時新開挖的,將秦淮河與白鷺洲公園連接起來。站在東園橋上向南,可以見到不遠處的白鷺橋。白鷺洲公園在明朝永樂年間是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墅,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明正德年間,徐達後裔徐天賜將該園擴建成當時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園林,取名為東園。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句名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使得白鷺洲公園家喻戶曉,名聲大躁。而今白鷺洲公園最引人入勝的就是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橋,加起來一共有13座,他們宛如玉帶,就像彩虹一樣,將整個公園內的美景點綴的淋漓盡致。
桃葉渡:秦淮河上的―個古渡,位於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南起貢院街東,北至建康路淮清橋西,又名南浦渡。在原渡口處有桃葉渡碑、桃葉渡亭,從六朝到明清,桃葉渡處均為繁華地段,河舫競立,燈船蕭鼓。據《金陵野史》記載,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獻之就居住在淮清橋不遠的地方。王獻之有個愛妾叫做桃葉,每次往來於秦淮河時,王獻之總是放心不下,親自到南浦渡來迎接,並且為她作了一首叫做《桃葉歌》的詩,詩文為:「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這段佳話又引來歷朝不少文人騷客的感喟:「清溪有桃葉,流水載佳人。名以王郎久,花猶古渡新」(明·紀映淮);「花靡白板橋,昔人送歸妾。世間重美人,古渡存桃葉」(清·吳敬梓);「究竟桃根桃葉,古今豈少,色藝稱雙絕,一縷江絲偏系左,閨閣幾多埋滅。王郎一曲,千秋艷說江楫」(清·鄭板橋)。久而久之南浦渡名聲大噪,也被改成了桃葉渡。現在的桃葉渡邊吳敬梓故居裡面有一碑坊,上面清晰地刻畫了"古桃葉渡"幾個字,兩邊是"楫搖秦代水,枝帶晉時風"的坊聯。「盈盈秦淮水,脈脈桃葉渡」,千百年流淌的秦淮水,孕育了多少催人淚下濕襟叫人惋惜的故事,站在秦淮河畔、桃葉渡前,望著流逝的江水,一種「秦時明月今依舊,秦淮歌舞已難覓」的感傷湧上心際。
桃葉橋、利涉橋、文正橋:桃葉渡「風波了無常,沒命江南渡」的狀況,延續了千百年。一直到了清順治三年(1646年),金陵孝陵衛有個叫金雲甫的人捐資在這裡建了一座木橋,徹底解決了兩岸居民的交通問題,太守李正茂親自將這座橋題名為「利涉橋」(取便利涉水之意)【參見郵票志號2011-5郵票名稱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沈瓊枝利涉橋賣文】。橋建成後,桃葉渡自然漸漸沒有了作用,只留下幾塊石碑和幾片枯黃的落葉,讓後人回味千年前的浪漫,因此後世有人說金雲甫是多事之人。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李正茂又將木橋改為石頭橋,但是一批風水先生卻認為,這座橋破壞了風水,從此南京出不了狀元、進士了。於是硬是將石橋拆除掉,但是老百姓一再要求重建這座橋,官府只得重新建造了一座木頭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解放後橋被拆除前。1958年,南京城內的小火車不再使用,利涉橋東面的鐵路橋成為人行橋,風雨飄搖的利涉橋終於完成了使命,被拆除。而鐵路改為人行橋後,定名文正橋,寓於「夫子儒學內涵,科舉考試為金陵文化正統正宗」之意。1997年修復吳敬梓故居與桃葉渡故址,又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橋,名桃葉橋。而今放眼文正橋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橋的一邊瀕臨聞名天下的秦淮河,養鳥溜鳥賣鳥買鳥看鳥者稱兄道弟,出價還價的不時有買賣成交;低頭文正橋下,一江秦淮河水靜靜流淌,好象在無言地訴說著秦淮河兩岸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嶄新面貌。河中不時有遊船來回穿梭,遊人那玩得開心的大笑大叫聲時時引得過橋行人側目瞭望,再伴以舒心一笑悠悠趕路;文正橋的另一側則是政府花巨資打造成的市民休悠廣場,廣場內樹木草坪石墩水池涼亭酒樓設施齊全,一組吳敬梓「繞城暖足」和「文人讀書」的雕像則盡顯文正橋畔的文化氣息。緊靠秦淮河而築的「十里秦淮大酒店」則充分體現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詩意境界。
淮清橋:南京建康路上,有一座與道路平行的橋。大理石的欄杆,瀝青的路面,如果不是旁邊人行道的欄杆上鑲著「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過往的人很難將這樣一座橋同文物聯繫在一起。事實上,這座橋已經有超過1700年的歷史。1700多年來,這座橋一直默默承載著夫子廟地區的交通重任,也見證了六朝古都的興衰榮辱。這座橋就是淮清橋,因位於青溪河和秦淮河交匯處而得名。1992年,淮清橋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淮清橋由一座主橋和兩座輔橋組成,相互之間間隔1米左右。中間的主橋為快車道,兩側的輔橋為慢車道和人行道,均為瀝青路面。整座橋長約17米,寬約14米。如果不是每座橋兩側均有大理石質地的護欄,整座橋和普通城市道路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不過從輔橋的側面,還是可以看到兩座輔橋均為單拱的石拱橋,只不過弧度比較小。透過輔橋和主橋之間的縫隙,可以看到主橋也是單拱的石拱橋,並且弧度還很大。只不過每座橋的兩個拱肩上,均鋪滿了青石磚,使得橋面顯得非常平整。在輔橋和主橋的縫隙處,均能看到寫著「淮清橋」三個字的石碑。【註:博文《[原創] 秦淮河畔覓古橋1來燕橋至文德橋(23P) 》已經介紹了南京二十四航及來燕橋、文德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走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