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統一台灣的曲折歷程

  一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吳人寫的《臨海水土志》,就已對台灣作過明確記述,三國孫吳政權曾派人去台灣考察居住。到明中期,大陸赴台開拓者已達十餘萬人。但是,明朝中期後,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殖民者相繼侵擾台灣。明末,荷蘭人打敗西班牙、葡萄牙和日本倭寇,佔據台灣全島,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

  此時,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有個海商兼海盜鄭芝龍,在福建擁兵自重。明政府對此高度警覺,一直設法力圖化解這一隱患,對鄭芝龍採取了「收攏」措施。後鄭芝龍接受明政府招安,不再做海盜,官至福建都督總兵官。恰在此時,福建大旱,災民無數,鄭芝龍遂奉命以巨船載福建饑民數萬開赴台灣,一方面令其自行拓殖,解決饑荒;另一方面意在與荷蘭殖民者抗衡。

  明亡入清,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立志抗清復明。鄭成功於公元1659年以招討大元帥的名義,率十七萬水陸大軍,北出伐清,結果失敗。為了繼續反清大業,鄭成功於公元1661年率大軍在台灣登陸,徹底趕走了盤據台灣的荷蘭殖民者後,在台灣建立了反清根據地。鄭成功光在復台灣後的第二年即病世。之後其子鄭經為首的鄭氏集團,改變了其父親反清復明的初衷,竟然踏上了陰謀分裂祖國之路。從此,統一台灣,即成了擺在清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二

  清朝康熙年間,國家雖然強大,但面對如此涉及祖國統一的大事,康熙卻不願動武。他認為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與對方談判,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從1662年到1683年,清政府就和平統一的問題,與台灣鄭氏集團先後進行了9次和談。談判中,清政府為和談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顯示了充分的誠意,也作出過重大讓步。然而9次談判9次都失敗了。

  不僅如此,以鄭經為首的鄭氏集團,以為清朝反覆談判不願動武是軟弱可欺。「台獨」的惡念愈發強烈。談判中他反覆強調,台灣「遠在海外,非屬(中國)版圖之中」,既然台灣「於版圖疆域之外」,那我「別立乾坤」就沒有什麼不合適,我有權將台灣建成一個獨立的國家,與你們大清國有何關係?

  此時清政府仍然認識不到面對這樣的對手,要實現統一,武力行動應置於主導地位。康熙仍在軍事上採取保守的方針,甚至一方面不合時宜地裁撤水師、焚燒戰船、收縮防線,做出「仁厚大度」的姿態。另一方面,在談判中一再讓步,對和平統一仍然存在極大幻想,表示只要承認台灣是清政府的版圖,可以封其為「王」,世代留駐台灣,並享受高度自治的「三不」政策,即:「不登岸受制、不剃髮易俗、不改換衣冠」。

  但是,鄭氏集團根本不領清政府一再退讓的情。見清政府因裁軍而軍事壓力減輕,談判桌上更加強硬。堅決不接受清政府的寬厚條件,堅持「台獨」的態度毫不退縮。清政府單方面寄希望於通過和談使鄭氏集團放棄對抗與分裂的立場,最終完全失敗了——統一台灣的進程白白耽誤了二十年。

  三

  在此情況下,清政府仍然不願動武,轉而寄希望於對鄭氏集團實施經濟封鎖。措施包括實施「禁海」和「遷界移民」,目的在於斷絕鄭氏集團糧餉和軍用物資的供給,坐困鄭氏集團,令其不戰而降。

  所謂「禁海」,就是嚴禁大陸一切船隻出海貿易、捕魚。清政府的禁海令規定:北自天津南至廣東沿海岸線各省,嚴格禁止商民船隻私自入海,用大陸產品貨物進行海上貿易。這既包括中國與外國間的國際貿易,也包括大陸各港口間的國內貿易。

  為了更加徹底地切斷海內外經濟聯繫,清政府還採取了「遷界移民」的封鎖措施。其做法是,將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6省沿海及各島嶼的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在沿海一帶形成一個無人區。以此徹底隔斷台灣鄭氏集團與大陸的經濟聯繫,使其既不能與大陸進行貿易活動,獲取大陸的商品和軍用物資,又無法向沿海居民徵收糧餉,從而在經濟上完全陷入困境。

  但是,這一措施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大陸物資出海渠道事實上一直就沒有徹底切斷。相反因「禁海」和「遷界移民」,使大批田園土地被荒廢,人民流離失所,窒息了清初曾一度比較發達的海上貿易,嚴重損害了當地人民的利益,沉重打擊了大陸沿海經濟。

  更為嚴重的是,沿海百姓怨聲載道,導致數十萬百姓冒險渡海赴台,加入了反清行列,這反而壯大了鄭氏集團的實力。清政府此舉得不償失,教訓深刻。

  四

  多次出招失利,清朝統治者開始清醒認識到不訴諸武力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但是,清政府高層有一批膽小怕事的人,極端害怕打仗,認為滿族入主中原已經實現,政權到手,日子安定,何必為一小小台灣再去打仗?所以他們在和談、封鎖無效等情況下,仍然反對動武。他們是兵部侍郎溫代、刑部尚書介山、戶部尚書梁清標、水師提督萬正色。這些人提不出自己積極的解決方案,卻在康熙面前鼓噪,不如暫且「擱置」,「拖一日是一日」,認為鄭氏集團不會對國家有多大威脅。

  康熙對問題的思考層次要高一些。他回想這二十多年走過的彎路和教訓,心中甚感憤懣。決心排除雜音,不再猶豫,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適逢鄭經突然中風而死,台灣島內因權力之爭發生內鬥。鄭經的二兒子鄭克塽開始掌權,島內人心不穩。此時康熙果斷將武力解決提上了日程。並選擇大將軍施琅為進攻台灣的總指揮。

  施琅是福建晉江人,自幼生長在海邊。1646年,施琅與其弟施顯投奔盤踞台灣的鄭成功,由於才幹超群,沒過多久施琅就成為鄭成功最為得力的將領。因為施琅青年時個性極強,常常與脾性相同的鄭成功發生衝突。1651年,鄭成功將施琅及其父親施大宣、弟弟施顯三人投入牢中。不久施大宣、施顯二人及施琅其餘家族成員70餘人被殺害。施琅逃脫,回到大陸投靠了清政府。

  投清之後,施琅被清政府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後封靖海將軍。深仇大恨,促使施琅百折不撓,意志堅定,一再建議武力拿下台灣。現在終酬夙願,施琅無比興奮,志在必得。

  太和殿上,康熙起身相送,對施琅語重心長:你到前線後當與文武各官同心協力,以靖海疆,我遠離大海戰場,情況不明,戰爭中就由你相機而動,全權指揮,別辜負了朕的委任之意。

  五

  誓師大會在福建銅山召開。面對洶湧澎湃的台灣海峽,以及身邊的千軍萬馬和整齊的戰船,已經63歲高齡的施琅,寶刀不老,精神抖擻。隨著他的一聲令下,二萬多水師乘大型戰船300餘艘、中小戰船230餘艘,分三路向澎湖挺進。

  1683年6月16日,清軍艦隊向澎湖鄭軍發動第一次進攻,初戰失利。1683年7月16日,施琅總結教訓再次發兵。18日,施琅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22日早7時,經過充分休整和準備的清軍向澎湖鄭軍發起總攻。經過9小時激戰,清軍取得全面勝利。鄭軍死傷各級將領300多名,共斃傷鄭軍12000餘人,俘獲5000餘人,擊毀、繳獲鄭軍戰船200餘艘,大獲全勝。

  施琅獲勝後並未急於繼續進攻,而是在澎湖「撫綏地方」,使「人民樂業,雞犬不驚」。甚至派人撈救跳水未死的鄭軍官兵,使得台灣、澎湖軍民「莫不感泣,願內向」。與此同時,施琅建議朝廷「頒赦招撫」鄭氏,以使台灣百姓免去刀兵之災。鄭克塽和大將劉國軒見施琅「無屠戮意」,已有意歸順。

  1683年7月31日,鄭克塽派人到澎湖施琅軍前請降,並提出希望「仍居台灣,承祀祖先,照管物業」,可以「依朝鮮例,做一個藩屬國,稱臣納貢」,但不統一成一個國家。意思是要清政府承認台灣是一個藩屬國,永遠使台灣與中國分離。

  施琅請示康熙後,拒絕了他們的分裂圖謀。1683年8月13日,施琅率大軍登陸台灣本島。

  施琅登台之際,即有朝中大臣建議誅滅台灣鄭氏九族,以報鄭氏家族舉兵抗清之仇。施琅與鄭氏家族有殺父殺弟殺族之仇,如此深仇大恨,很多人也向施琅進言:你與鄭家有三世之仇,何不趁機而報?

  但是出乎人們意料,施琅以國家利益為重,對人們說:我此行上為國,下為民,何私之有?對已成階下囚的鄭氏集團成員鄭重宣布:「斷不報仇!當日殺吾父者已死,與他人不相干。不特台灣人不殺,即鄭家肯降,吾亦不殺。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報私怨乎?」並折箭為誓。

  施琅到台灣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仇人鄭成功。1863年8月22日,施琅特地備辦祭品,還親自寫了《祭鄭成功文》在廟前宣讀。祭文短小精悍,情深意摯,肯定了鄭成功三代開基、光復和建設台灣。說明自己專征台灣,是要效忠朝廷,並非雪父弟之仇而來。文中還回憶了當年他們的魚水交情。最後表示,他絕不會殺降報仇。祭文表現了施琅坦蕩的胸懷,產生了極大的政治影響。

  施琅不修舊怨,不僅不殺鄭氏一人,見到投降的鄭克塽等人時,還與之「握手開誠」。這些做法大大感動了鄭氏集團高層,特別是鄭軍總兵劉國軒最為感動。他極力動員鄭克塽歸順,並派兵監視鄭氏子孫的一舉一動。各鄉社百姓更是沿途「壺漿迎師」。施琅的做法對爭取和安撫台灣軍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9月17日,鄭克塽送來了正式降書,施琅接受了鄭氏的歸降。

  六

  台灣回到了國家懷抱,在清政府內部卻出現了「台灣棄留之爭」。

  清朝統治者為北方人,對台灣的歷史、地理、物產全然不了解,更不知台灣在國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憚於海上艱險,對此島非常淡漠。他們當初所以要攻取台灣,其根本目的在於要消滅鄭氏集團,以杜絕後患,國土意識不強。所以台灣拿下來後,棄留之爭遂起。

  廷議大多傾向「棄台」,這些人都是清政府重量級的人物。比如部臣蘇拜、撫臣金鋐,甚至極力支持施琅進攻台灣的內閣大學士李光地也認為「應棄」。理由是:台灣是荒壤無用之地,「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本朝何惜海外一彈丸之地」?還有人提出「遷人棄地」的主張,說:「海外泥丸,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遷其人而空其地。」意思是可以把住台灣的中國居民遷回大陸,然後把台灣扔掉,誰願要誰要。

  施琅聞訊,氣憤之極,給康熙寫了一封長信,即《恭陳台灣棄留疏》。信中說:一些大臣,根本沒有到那裡去過,不了解情況,所以不知道那塊地方的重要。我是去過的人,親眼看到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是國家的天然屏障,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那裡生聚開發,鄭芝龍祖孫四代又經營達50年。如此寶島怎麼能就輕易丟掉呢?丟掉就要釀成大禍,留之則好處無窮,請聖上一定三思。但是,畢竟施琅一人勢單力薄,影響力不足以撼動廟堂多數派。那些眾多的清廷高官們,不停地在康熙面前宣傳鼓動,弄得康熙左右為難。後來康熙竟然猶豫起來,說:我沒有到過那裡,不過我想,台灣隔在大洋之外,聲息皆不相通。這樣一塊彈丸之地,看來得之無所加,不得也無所損。康熙的猶豫,使形勢一下危急起來。

  七

  就在清廷內部爭論一邊倒之時,大學士李霨站了出來。

  李霨,順治三年進士,後拜秘書院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後任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此人眷遇甚厚,深得康熙皇帝信任,經常參與重大決策,起草機密詔旨。一應軍機、方略、諭旨,皆由他起草,是康熙的重要智囊。遇重大決策時,康熙最終都要聽聽李霨的意見。

  常常是,輔政大臣們討論重大問題時,李霨一般不先發表意見,也不與別人爭論,話也不多。但到最後時只要他一表態,大家常不約而同贊成他的意見。尤其康熙,多數時間以李蔚的意見為準。所以史書上說他是清政府內「片言定是非」的人物。

  李霨從始至終是看到了這場爭論,他也權衡了這件事的利害。就在康熙徵求他的意見的當口,他表態:台灣雖然孤懸海外,但它地理位置重要,可以起到屏蔽閩疆的作用。如果將它丟棄,必定會被外國人所據;如果把住在台灣的人都遷走,台灣就成了不良之人的根據地,長期騷擾大陸。那時候,我大清國將永無寧日。遷人棄地之議,絕對是短見的,施琅大將軍的意見是完全正確的,我贊成不丟棄台灣,請聖上採納。

  李霨表態後,康熙當場表示:台灣棄取,所關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不久作出決定:立即收回台灣,劃入版圖,並設台灣、鳳山、諸羅三縣,成立台灣府,隸屬福建省,與廈門合設一道,派官管轄。設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駐防颱灣;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駐守。

  從此,清朝首次完成了統一台灣大業。自此之後,從根本上明確向世界宣示並奠定了台灣屬於中國的國際法理地位。

 


推薦閱讀:

美國宣布台灣加入免簽證計劃 民眾赴美免簽入境
2018那些準備選縣市長的立委們
4.1 人間芳菲四月天——苗栗火炎山/西湖度假村
數據顯示每逢台灣政局不安 到港旅客就上升
要去台灣地區,需要哪些證件呢?

TAG:台灣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