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死後多爾袞離君臨天下僅一步之遙,卻為何沒能稱帝?

在第二代領導人皇太極的帶領下,剛剛建國的大清,就像飛速前行的列車,以勢不可擋之勢朝著目標努力奮進著。然而,52歲的皇太極的突然駕崩,使得大清這列「列車」不得不來個「急剎車」,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們,又一次騷動不安起來。

多爾袞不會忘記,父汗駕崩母親殉葬之時,內心痛苦猶如刀彎,他與幼弟多鐸抱頭痛哭的情景。那時多爾袞只有15歲,他只是一個少年,他沒有能量去阻止長兄們的行為,更無法改變父汗的遺願。

如今,多爾袞已經32歲了,已經從一位憑靠著父汗和母妃關照著的少年,成長為獨當一面,為後金和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頭號功臣,他已經具備了改變自己、整個家族乃至整個中國命運的巨大能量了。

其實,多爾袞這些年能夠迅速成長,不得不感謝皇太極對他的關照和栽培。

從哲哲(皇太極的皇后)的關愛有加地撫養,到16歲被賜予「墨爾跟戴青」的美譽,再到天聰五年(1631年),不足20歲就掌管吏部,最後到崇德元年(1636年),24歲被賜封為「和碩睿親王」,位列八大王之第三,僅次於和碩禮親王代善和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這一系列的榮譽,見證了多爾袞的功績,也說明了皇兄皇太極對於自己的肯定。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

而今皇太極的突然駕崩,並且皇兄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之人,根據「大貝勒共同議政」的祖制,皇位必定是由各位親王推選而出,多爾袞盤算著自己的勝算,他不想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眾所周知,多爾袞最終沒能夠如願以償的成為皇帝,而是讓當時年僅六歲的皇太極第九子福臨「撿了個大便宜」,承襲帝位,年號順治。

關於這次皇位推選的歷史事件,在歷史大學堂很多的優秀文篇中都有敘述,相信很多讀者都有所了解,所以我們換個方式,通過探討問題的方式和讀者朋友們共同回顧一下那段歷史,我總結了四個問題,如下:

多爾袞的優勢究竟有多大,是否足夠支撐其稱帝?

豪格沒有稱帝的主要原因在哪裡,是其優勢不足還是什麼原因?

福臨是否真的與皇位「不相干」,僅是靠「撿便宜」或好運氣當上的皇帝嗎?

多爾袞為什麼提名濟爾哈朗與自己一起攝政?

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來回顧一下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

在分析上述問題之前,我要向介紹一下參加選舉大會的人員名單,他們是:

禮親王代善,太祖努爾哈赤次子,論資歷無出其右,但年事已高,無心掙位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努爾哈赤之侄,舒爾哈齊第六子,太宗皇太極之嫡系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大清政治新星,皇位有力爭奪者

肅親王豪格,太宗皇太極長子,並功勛卓著,皇位主要爭奪者

豫親王多鐸,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爾袞同母弟,多爾袞之嫡系

武英郡王阿濟格,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同母兄,多爾袞支持者

從這份名單來看,多爾袞很有優勢,六個人中,算上自己有半數人支持,似乎前景比較樂觀,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八旗蒙古是清朝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我們先來看看多爾袞到底有多大能量。

我們都知道,滿清發展到這個階段,主要的政體制度是「八旗制度」,雖然皇太極已經建立了蒙八旗和漢八旗,但是主要還是以滿八旗為主,那麼這些滿八旗的高級首領們是有兵有權,對於當時的滿清政權之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當時,多爾袞同母所出的兩兄弟是他的忠實支持者,他們三兄弟主要領導的是兩白旗(正白旗和鑲白旗),所以這兩旗的兄弟們都力挺多爾袞,那他們力挺多爾袞會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一旦多爾袞當上皇帝,兩白旗很可能變成「上旗」(被皇帝直接領導的「旗」稱為「上旗」),其待遇和地位將有很大提高。

有地位提高的就會有地位下落的,如果現在的兩白旗成為「上旗」,那麼直接影響的就是現在的兩黃旗,那麼可想而知,現在兩黃旗是極力反對多爾袞。那麼兩黃旗的選擇是什麼呢?那就是力挺皇太極兒子,因為皇子是隸屬於兩黃旗,這樣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所以他們極力支持豪格上位。

實際上兩黃旗勢力確實在兩白旗之上,兩黃旗自從太宗皇太極時代就得到了迅速發展,皇太極將很多大功臣都編入了兩黃旗陣營,為己所用,這其中就包括索尼、遏必隆和鰲拜等人。這些人現在成了兩黃旗的代表人物,這位人立場很堅定——必須由皇子繼承。他們甚至敢於以身試法,如果不是皇子繼位,他們就要血洗會場。

一場內部政變的危機正在暗流涌動,這一點每一位參加選舉的王爺都清楚,所以豪格看似勢單,其實他背後的能力極大。而代善正是出於維穩之考慮,已經傾向豪格,而老謀深算的濟爾哈朗也已經悄悄地站到了豪格這一邊了。

所以,其實多爾袞真的沒有絕對優勢,最多只能算是略勝一籌。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豪格為什麼沒能夠稱帝?

豪格這個人其實能力很一般,當然能征善戰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文化水平以及處世能力就有所欠缺了,這也是皇太極總覺得自己的長子不是當大哥的料之主要原因。並且豪格幹了一件一直被人詬病的事兒,那就是親手斬殺了自己的妻子。被他斬殺的妻子乃是他的姑姑莽古濟之女,也就是他的表妹,原因就是因為莽古濟支持莽古爾泰(此二人乃一母所出)造反,豪格為了與此事撇清關係,便親手斬殺了妻子,其實他的妻子根本沒有參與造反之事,至少沒有證據。

而皇太極對豪格的這一行為,沒有太大的反映,沒有公開表彰,也沒有當年指責,僅是將從莽古爾泰抄來的財物多分給了豪格一些。這件事還是對豪格影響很大的,不但被族人詬病,而且皇太極的態度讓豪格有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逐漸失去自信。

這也正是當代善頂著壓力首先公開舉薦豪格的時候,豪格卻說了句:「薄德少福,不堪此任。」這話一出,多鐸率先「蹦出來」說:「你還就是薄德少福,你自己都承認了不堪此任,那你正好就別幹了,我看你也不行!」這一下子等於給了豪格當頭一棒,這讓其他想要舉薦豪格的人沒辦法再為豪格說話了。

事後多鐸跟豪格說:「鄭親王濟爾哈朗本來想推舉你繼位,但是你的退讓和不自信,使你失去了這次機會。」這句話雖有諷刺、挖苦之意,但是事實也確是如此。

所以豪格的失敗主要是自己性格上的軟弱與個人的能力的欠缺,關鍵時刻的那一句「薄德少福」正是他不自信自己有能力擔此重任的表現,或者說他想學其父皇太極「謙虛退讓」一番,只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人氣較其皇阿瑪相差十萬八千里,結果是弄巧成拙。其實話說回來,豪格確實不是擔當創業之君的料,他沒能夠上位恰恰是大清王朝的福氣。

▲愛新覺羅·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極之長子

豪格雖然希望渺茫,並不意味著多爾袞就一定能繼位,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多爾袞率先提出推舉皇太極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繼位,即順治皇帝。看似局外之人的小娃娃,怎麼就選擇了他呢?

由於兩黃旗元老們的誓死堅持,加之禮親王代善和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政治傾向,倘若多爾袞強行繼位,這勢必完成大清內部的分裂,這樣無異於自取滅亡,作為政治家的多爾袞心裡是明鏡一般。當年太宗皇太極承襲汗位之時,是眾貝勒一致同意,女真貴胄一致推舉的,儘管皇太極再三推辭,還是被眾人「抬」上高位的,顯然多爾袞自知自己沒有這樣的「群眾基礎」(豪格就沒有這樣的自知之明)。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立皇子但不立成年之原則,所以福臨就已經成為了候選人之一了。

所以在皇位推選局勢僵持的情況下,多爾袞提出:

「既然我當皇帝你們不同意,豪格又說他自己德薄少福不堪此任,如此我推舉福臨繼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我攝政。」

多爾袞的這個提議被一致通過。

應該說,多爾袞的這一做法是十分英明和難得的。英明的是他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內部危機,即滿足了兩黃旗元老們的願望,也達到了自己和兩白旗掌管大權的目的,所以各方勢力都得息事寧人,尊重和執行這個提議。難得的是多爾袞能夠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皇位,要知道這是多爾袞第二次錯過「一把手」的機會,這對於一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而言,確實難為他了。

▲紫禁城

濟爾哈朗為什麼會被多爾袞提名攝政呢?

這裡還有一個人物是必要提一下的,那就是同多爾袞一同攝政的濟爾哈朗,依照當時的地位以及多爾袞提名,濟爾哈朗位置是在多爾袞之前為第一攝政王,濟爾哈朗為什麼會被多爾袞提名攝政呢?

我認為多爾袞提名濟爾哈朗主要是利用濟爾哈朗的特殊身份,濟爾哈朗身份的特殊之處有兩點∶

1.濟爾哈朗是皇太極的嫡系,讓他攝政可以堵住政敵們的嘴;

2.濟爾哈朗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努爾哈赤之侄,血統關係濟爾哈朗無緣皇位,加之濟爾哈朗雖然深居高位,但是根基比起其他親王還是要淺薄,便於多爾袞將來將其踢開。

事實也就是沒過多久,多爾袞便將濟爾哈朗排擠掉,甚至一度嫁禍於濟爾哈朗,並罷黜親王爵位而降為郡王,可以說濟爾哈朗根本不是多爾袞的對手。

不管怎麼說,這場事關大清危機的皇位推選事件,最終以多爾袞的主動讓賢而得以和平解決,這就為將來與大明之爭並最終問鼎中原而打下了良好基礎。

作為大清實際意義上的第三代領導人,多爾袞確實充分展現出過人的領導才能,他智慧過人善於揣摩對手的心態,並且善於把握時機,總是以最小的代價征服對手。

▲山海關舊照

山海關——號稱為「天下第一關」,一直以來都是大清軍隊無法逾越的關口,大明王朝的五萬關寧鐵騎一直鎮守在此,甚至於李自成攻破京都,崇禎皇帝都沒肯將其召回保衛畿輔,可見山海關之重要,關寧鐵騎之重要。

吳三桂——關寧鐵騎的首席指揮官,在其人生重大「十字路口」,選擇了對抗李自成,為其父、為崇禎皇帝,更為愛妾陳圓圓「報仇雪恥」。闖王李自成親率23萬大軍討伐吳三桂,顯然關寧鐵騎無論如何勇猛也難敵23萬農民軍,無奈之下吳三桂企降於多爾袞。

多爾袞充分利用吳三桂急於為父報仇,一雪奪妻之恥的心態,以關寧鐵騎為前鋒衝殺農民軍,自己則指揮大清軍隊坐收漁利。就在吳三桂和李自成火拚而僵持之時,多爾袞揮軍進關,一舉大敗李自成。多爾袞于軍前責令吳三桂及其鐵騎兵削髮,並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可以說,大清基本上是在不費兵卒突破山海關,這對大清王朝問鼎中原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戰,這是大清王朝的又一個里程碑。

兵敗如山倒的李自成,倉惶逃到北京,在北京做了簡短的稱帝登基儀式後,便匆忙地逃離北京城,臨走時還不忘給紫禁城放把火,導致紫禁城部分建築受損。最終在吳三桂以及滿清軍隊的追擊下兵敗身亡(據說被湖北農民誤殺)。

佔領北京城的多爾袞,開始著手穩定北京城的混亂局面,主要是籠絡漢人,主要是明朝官員們的人心,他主要推行了三項政策:

1. 以大行皇帝規格為崇禎帝發喪,給予死去崇禎皇帝表面上最大的尊重

2. 暫停漢人剃髮,「承諾」大明朝官員繼續在新朝留任且職務不變

3. 昭告天下,優待朱氏後人,只要朱氏後人能夠主動「投誠」,封爵賜錢絕對優待。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

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以上三條承諾,多爾袞實際上只完全履行了第一條;第二條充其量算是履行了一半,因為不剃髮別說當官了,腦袋都保不住;至於第三條,那就是赤裸裸的欺騙,多爾袞對付朱氏後人就是趕盡殺絕,他所承諾的封爵賜錢不過是為了引誘朱氏後人而已,多爾袞真正的目的就是將朱氏後人趕盡殺絕。

穩定住北京局勢的多爾袞,便著手準備迎接順治皇帝進京,大清朝定都北京事宜。公元1644年,順治皇帝從盛京移駕北京,多爾袞統領諸王、貝勒到通州接駕,恭迎順治皇帝入住紫禁城,大清王朝正式入住中原,定都北京。

從太祖努爾哈赤到太宗皇太極,再到少年順治皇帝,這隻關外白山黑水之間成長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經過三代人的努力,終於得以如願入主中原。應該說,作為大清王朝的實際意義上的第三代領導人,多爾袞確實是居功至偉。

《大清崛起錄》系列 第四回 ,每周五更新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王金百

推薦閱讀:

TAG:皇太極 | 多爾袞 | 太極 | 君臨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