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圖鑑
雪珊瑚,學名南枝珊瑚,是台灣海域特有的寶石珊瑚。寶石珊瑚,也叫深海珊瑚或貴重珊瑚,不會建造珊瑚礁,是製作成珊瑚珠寶的珊瑚材料。雪珊瑚別稱:深海珊瑚、貴重珊瑚成分:碳酸鈣光澤:亞半透明到不透明發光性:無熒光1什麼是雪珊瑚
所謂「珊瑚」只是一種統稱,其實種類有數千種。除了淺海珊瑚和深海寶石珊瑚以外,我們還會聽到一些相關名稱,如:軟珊瑚、石珊瑚、柳珊瑚、黑珊瑚、金珊瑚、藍珊瑚、千孔珊瑚……等等,這些泛指造礁珊瑚類。一般大眾在普通話發音上,常常把珊瑚礁簡稱為「珊瑚」,與寶石珊瑚業所稱的「珊瑚」不是一種東西,所以兩者容易混淆不清。其實,在閩南語方言里,台灣老一輩人將深海寶石珊瑚成為「珊瑚」,而淺海的珊瑚礁因為形體與經濟價值差異甚多的緣故,稱作為「咕咾石」,所以不會講二者搞混。一般來說,寶石珊瑚生長於200-2000公尺水深的大陸架,其生長極為緩慢,約20-30年長一寸,300年長一公斤。寶石珊瑚有深紅、桃紅、粉紅、粉白、白色,故稱之為五彩珊瑚。其中白珊瑚因其造型美麗如玉樹臨風,潤滑晶瑩,色澤茭白鮮艷,整樹有如冬雪掛枝,光彩奪目,故又稱雪珊瑚。雖然主要成分同淺海珊瑚相似,均為碳酸鈣,但硬度極大,和象牙相似,顏色亦有米白、粉白、象牙白,因此也稱為象牙珊瑚。2雪珊瑚顏色成因及構造
寶石珊瑚顏色的形成是由於其分布的深海水域,其海底都發育這大量的火山活動,這些活動提供了很多火山灰物質中賦含著一定數量的常量元素(如鐵、猛、鎂、鉀、納等)以及微量元素(如鋅、鍶、鉻等)。寶石珊瑚在鈣化過程中,珊瑚吸附了海水中的各種元素,如果吸附的元素以鐵為主,則結果寶石珊瑚的顏色是紅色的;如果吸附的元素以鎂為主,兼少數鐵質,那麼寶石珊瑚的顏色就會是粉紅的或是粉白色的;如果吸附的元素以鎂為主,幾乎沒有其他雜質,那麼寶石珊瑚的顏色可能是白色的。雪珊瑚就是以吸附鎂元素為主,幾乎沒有其他雜質。其構造可從物質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質來看。物質成分:主要為碳酸鈣CaCo3,約佔94%-97%,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存在,其他34%是碳酸鎂、硫酸鈣、氧化鐵、有機物等;物理性能:蠟狀、油脂光澤、透明度(亞半透明)到不透明,發光性為無熒光,平均折射率為1.486-1.658,硬度為摩氏3-4級,比重為(相對密度)2-3g/cm2;化學性質:遇稀鹽酸、碳酸鹽型,會產生化學反應,如氣泡等。3雪珊瑚寶石價值評定
目前寶石珊瑚是以暗紅色的AKA赤色珊瑚最為昂貴,但台灣歷史記錄,在1976年檢,赤色珊瑚與桃色珊瑚是同等價值的;在1961年之前,桃色珊瑚和白色珊瑚比赤色珊瑚還要昂貴。寶石珊瑚的顏色和塊度、成色和質感是評估價格的主要依據。除了和紅珊瑚一樣生長緩慢外,雪珊瑚也非常稀少、昂貴。由於雪珊瑚質地細緻嫩白而如今又非常的稀有罕見,若是成色上等的珊瑚,它的價格也是相當可觀的。珊瑚的顏色、純正均勻、飽滿不暗、鮮艷光亮、對比和諧的為上品。珊瑚瑕疵少、無裂隙、不含雜質的受歡迎。雪珊瑚在寶石製作工藝中,以4-15mm的白圓珠為主,白圓珠大量生產銷售往日本當念珠為多或雕小件飾品,株體直徑2公分以上則雕刻花板、花鳥及人物造型。在歐美,更是將粉色珊瑚、雪珊瑚視為流行時尚的趨勢,珠寶設計的主流元素和珍藏的首選。床板珊瑚
床板珊瑚是屬於珊瑚綱的一個亞綱,主要繁盛在古生代。床板珊瑚最早出現在寒武紀,有的個別種類延續到中生代。床板珊瑚發現:寒武紀體徑:0.5~4毫米分布:古生代外形:呈圓筒形乃至柱狀1床板珊瑚簡介
珊瑚蟲綱中已絕滅的1個亞綱,營底棲固著生活,又稱橫板珊瑚或床板珊瑚形珊瑚。由於具很發育的床板(橫板)而得名。它是由H.米爾恩-愛德華茲和J.埃默於1849~1850年命名的。主要分布於古生代,少數延至新生代的中新世。2床板珊瑚特徵1.復體,個體小(體徑一般0.5~4毫米);2.床板發育;3.多具聯接構造(聯接孔、聯接管、聯接板等);4.板狀隔壁不發育,但常發育刺狀隔壁構造(隔壁刺、隔壁鱗片);5.繁殖方式主要是分芽,如中間分芽,聯接構造分芽等。這些特徵也是它不同於四射珊瑚之處。床板珊瑚最初包括3大類群:床板珊瑚類(狹義的)、日射珊瑚類、刺毛蟲類。後來歐美及蘇聯學者將刺毛蟲類列入水螅綱。最近一些學者發現刺毛蟲類具刺狀隔壁構造和聯接孔,因而贊同刺毛蟲類仍應屬床板珊瑚亞綱。日射珊瑚類也有人提為亞綱一級與床板珊瑚並列。3床板珊瑚位置時期
床板珊瑚生存於奧陶紀到二疊紀的珊瑚蟲綱的一目,由H.Milne-Edwards和J.Haime(1850)命名。群體外形多變化,個體一般呈圓筒形乃至柱狀,床板很發達,除具有退化的隔壁外,缺少其他各種構造,是極其原始的珊瑚類。與其他珊瑚類的關係尚不清楚,分類地位有各種說法。代表種有蜂房珊瑚(Favosi-tes)、鏈珊瑚(Halysites)等。在日本,多發現於北上山地、飛驊山地、西南日本等地的志留利亞紀地層中。床板珊瑚出現的最早層位是早寒武世晚期,以中晚奧陶世、蘭德維利世-文洛克世、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及早二疊世最為繁盛,常形成礁灰岩,並可作為劃分地層的重要化石。床板珊瑚在地質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各大類演化迅速。可大致劃分 4個發展階段: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和石炭二疊紀。雖然各地質時期大類有所不同,但在地理分布上大致可分為 3個動物地理區系:古地中海區(暖水型),岡瓦納區和北極區(冷水型)。其分布主要受緯度的控制,前者代表低緯度生物群,後二者代表高緯度生物群。床板珊瑚全屬海生,並主要分布於正常淺海,具有指相意義。4床板珊瑚的分類床板珊瑚亞綱已知500多屬,3000多種,通常分為:地衣珊瑚目、束珊瑚目、四分珊瑚目、鏈珊瑚目、蜂巢珊瑚目、笛管珊瑚目、喇叭孔珊瑚目、前榍珊瑚目、普拉格尼珊瑚目和刺毛珊瑚目。5床板珊瑚與其他珊瑚的區別
床板珊瑚、日射珊瑚及刺毛類種類繁多,演化迅速,分布廣泛,是劃分古生代地層的重要化石門類。他們曾經一度被認為都是床板珊瑚。後來經過研究證明,他們都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骨骼構造,但也各具獨特的性狀,因此逐一分開各自獨立。床板珊瑚 、日射珊瑚是屬於珊瑚綱的一個亞綱,主要繁盛在古生代。床板珊瑚最早出現在寒武紀,有的個別種類延續的中生代。日射珊瑚最早的種類出現在奧陶紀,到了泥盆紀就相繼絕滅。而刺毛類與他們不同,屬於水螅綱,自從奧陶紀開始一直到新生代的第三紀中新世才絕滅。床板珊瑚特徵床板珊瑚都是群體生活的種類,外骨骼發育。群體珊瑚蟲分泌的骨骼簡稱群體,群體中的單體珊瑚分泌的完整骨骼簡稱單體或個體。珊瑚群體的形狀基本分為塊狀、叢狀及蔓延狀。塊狀群體中內的個體多數呈現角柱狀、半月狀,個體之間銜接緊密。叢狀群體內的個體多呈圓柱狀、橢圓狀等,彼此間分離,留有有定的空隙。蔓延狀的群體呈線狀或網狀,個體間緊密,附著在固體上,特別在喇叭孔珊瑚群體中是常見的。它的個體杯狀部多有光滑的邊緣成漏斗狀,還有個別的個體杯部向外突出象火山口形狀。床板珊瑚的個體常常棲息在骨骼凹陷的杯部,杯部的形狀不同,在塊狀群體中多以圓形或圓錐形為主。他們構造的連接方式是每個個體的體腔連接,組成群體的骨骼組織,具有組織體營養的作用;在連接構造上往往產生新個體的幼芽,所以與無性繁殖有密切的關係,也起到了加固群體的作用。聯接構造的有無和方式也是分類的依據。按照聯接構造分為聯接孔、聯接管和聯接板。聯接孔通常是圓形的、或橢圓形的,貫穿個體的體壁,同時可以使3──4個體壁連通。連接管呈放射狀在體壁上突出來,或者相鄰個體的角棱上,可以溝通個體珊瑚的體腔。連接板是體壁加寬突起形成。這些聯接孔、聯接管和聯接板可以將一個個體珊瑚獲得的營養通過這些聯接方式傳遞給整個的珊瑚群體,這就是群體的優越性。床板珊瑚群體都是無性繁殖,具有多種的分芽方式:壁間分芽或中間分芽、基部分芽、側分芽、聯接管分芽連接板分芽和隔壁分芽。這些眾多的分芽方式才使得珊瑚大面積的生長繁殖,連接成片,聚集成礁。日射珊瑚特徵日射珊瑚類的骨骼構造由個體和共骨組織等兩個部分組成,二者緊密相連,但是有明顯的界限。這是區別與其他珊瑚的不同之處。它的個體呈管狀,橫斷面呈圓形或星射形,體壁發育或消失;群體的形狀很多有球形半球形,有結核形,還有板形和枝形。它的共骨組織分布緊密。可分為羽屑型、管型和泡沫形。刺毛類特徵刺毛類的主要特徵是個體小,群體都是分裂繁殖,體內不發育隔壁構造,從這些構造可以區分它們屬於水螅綱。它的群體形狀如同床板珊瑚和日射珊瑚,個體通常為多邊形,有時呈複雜的如蟲狀。個體珊瑚體壁緻密均勻,無中間縫。它的繁殖方式是基部出芽和分裂式等兩種。造礁珊瑚
造礁珊瑚,又名造礁石珊瑚,是現時礁石所構成的珊瑚品種,一般生長於淺海床的透光區(或透光帶)。造礁珊瑚的種類有七十多屬,雖然僅占所有珊瑚總數的小部分,但卻有著最廣大的地理分布。造礁珊瑚主要分布於溫暖、透明度高、貧營養的熱帶淺水海域,在全球相應地可劃分為兩個動物區系,即大西洋—加勒比海區系(Atlantic-Caribbean fauna)和印度—太平洋區系(Indo-Pacific fauna)。造礁珊瑚形成溫度:20─30度形成深度:不超過100米形成鹽度:3.5%分布:熱帶淺水海域1造礁珊瑚簡介
並不是所有的珊瑚都可以形成珊瑚礁,一般來說珊瑚分為造礁珊瑚與非造礁珊瑚兩大類。非造礁珊瑚一般多是單體,少數為小型的塊狀或枝狀復體,根據對現代珊瑚的研究,這類珊瑚適應性強,特別是單體在低溫和各種深度的環境中均能生存。珊瑚蟲的內外胚層之間沒有蟲黃澡共生,不同的種屬都有一定的分布範圍。在古生代的許多單體珊瑚都是非造礁珊瑚,其中就有許多是四射珊瑚,如石炭紀的杯軸珊瑚屬的種類,從它們的結構分析看,個體小,隔壁肥厚,屬於深海低溫環境中的種類。它們在珊瑚的數量中占的數量並不多,更多的是造礁珊瑚。造礁珊瑚生活的範圍窄,需要的環境也比較嚴格,水的溫度在攝氏20─30度,深度不超過100米,鹽度在3.5%,水體要潔凈,不能有污濁的泥沙,透光性強。在20米,攝氏25度,這樣的環境里珊瑚蟲發育最快。造礁珊瑚包括古生代的大量的四射珊瑚和橫板珊瑚以及新生代和現代海洋中的珊瑚許多群體珊瑚。在這類珊瑚之中都有與珊瑚共生的單細胞的蟲黃藻,據研究這種藻類有助於促進珊瑚蟲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對珊瑚分泌鈣質骨骼和促使骨骼架的快速生長。據測算造礁珊瑚每年生長10─26厘米,深海非造礁珊瑚每年生長1厘米。於其它生物在古生代以來的各個地質時期下形成大的礁體。2造礁珊瑚分布
造礁珊瑚主要分布於溫暖、透明度高、貧營養的熱帶淺水海域,在全球相應地可劃分為兩個動物區系,即大西洋—加勒比海區系(Atlantic-Caribbean fauna)和印度—太平洋區系(Indo-Pacific fauna)。雖然這兩大區系的自然環境條件相差不多,但物種多樣性卻有很大差別,前者僅有20屬65個種,而後者卻有80屬500餘種。中國南海屬印度—太平洋區系,約佔區系物種總數的1/3左右,物種資源豐富,可利用潛力巨大。但目前正面臨全球溫度升高,環境污染等自然條件的威脅。八放珊瑚的生活環境比較廣泛,熱帶、亞熱帶,甚至寒帶均可生存,在淺海、深海,以及各種基質的海底,如沙質、岩石底部都可以發現它們。八放珊瑚不形成巨大的骨骼堆積,許多種類是單體式的群體,例如海鰓(Pennatula);一些種類還具有營養體與生殖體的分化形成二態;它們體內不是都有藻類的共生,對生活環境的選擇要求不嚴。造礁珊瑚則不同,由於它們在海洋中大面積的生長繁殖,骨骼的堆積以致形成了海洋中的珊瑚礁、珊瑚島,但珊瑚的生長發育要求很嚴格的生態條件,並不是所有的海域都能形成珊瑚島的。首先,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所以珊瑚礁與珊瑚島都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集中在地球的南北回歸線(23.5°)以內,很少超過2~3°,即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內。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等均為珊瑚所形成的島嶼。海南島的南海岸也分布有大面積的造礁珊瑚;其次造礁珊瑚要求一定的海域深度,主要生活在淺海區,大陸架及海島的四周,其垂直分布限制在60m之內,在30m左右深度處生長最好。因為淺海區是日光的穿透層,有利於珊瑚體內共生藻類的光合作用,淺海區由於潮汐作用及風浪、海水的震動為珊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及充足的氧氣,並易於移走代謝產物;另外,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較清潔的海水中,如果過多的陸源物質污染海水,便會抑制珊瑚取食、呼吸等正常生理作用的進行,就是說它們要求生活在標準鹽度範圍的海水中,即每升海水含35g的鹽,而受污染的海水內的陸源物質也會降低海水的鹽度,所以靠近河口的海域是不會有造礁珊瑚分布的;再者一些具有鈣質骨骼的動植物的存在,也是形成珊瑚礁的重要生態條件。造礁珊瑚為這些動植物,例如軟體動物、棘皮動物、仙掌藻、珊瑚藻等石灰藻類提供了生存的環境,而這些動植物所形成的鈣質骨骼又與珊瑚骨骼礁結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島,其中特別是藻類起著重要的聯結粘合作用。另一個重要的生態因素,就是幾乎所有的造礁珊瑚胃層的細胞內都共生有藻類,例如動物黃藻(Zooxanthellae)、動物綠藻(Zoochlorellae)等。其密度之大使造礁珊瑚體內蛋白氮含量的50%來自這些藻類,以致使珊瑚蟲表現出共生藻類的黃褐色、綠色等。這種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是重要的,珊瑚蟲為共生藻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及安全保護,並由珊瑚體內獲得藻類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碳、氮、硫等物質;而共生藻類對珊瑚也是不可缺少的。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將共生有藻類的珊瑚蟲飼養在光照條件下,即使食物不充足,或甚至不餵食,珊瑚蟲也能生存很長時間,但如殺死體內共生的藻類,不餵食物珊瑚蟲則很快死去。又如將含有共生藻類的珊瑚蟲飼養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同樣餵食,但由於共生的藻類在黑暗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珊瑚蟲雖能生存,但生長緩慢,其組織表現出萎縮狀態。有人還用14C標記共生的藻類,結果發現光合作用的產物進入到珊瑚的組織細胞內,總之這些實驗說明共生藻類為珊瑚蟲提供了營養。藻類在珊瑚體內固定了大量的碳、氮、併合成甘油、葡萄糖及丙氨酸等,再輸送給珊瑚。其次動物黃藻等也移走了珊瑚蟲代謝的產物。實驗證明有共生藻類的珊瑚蟲,比沒有共生藻類的珊瑚蟲,或雖有共生藻類但飼養在黑暗條件下的珊瑚蟲其骨骼的積累要快10倍以上,這是由於藻類的光合作用可以移走珊瑚體內過多的CO,從而加速了碳酸鈣的積累的結果。由此可見共生的藻類是珊瑚造礁所不可缺少的生態條件之一。珊瑚礁或珊瑚島是珊瑚蟲遺骸經過地質年代的作用積累形成的。地球上的珊瑚礁根據它們的形態及形成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裙礁(fringing reef)是離岸最近的礁,直接由海岸向海內延伸,圍繞海濱或島嶼,退潮時可以露出海面,形成一個礁平台,或稱為礁坪。我國海南島南海岸,西沙群島中島嶼的沿岸都有這種裙礁;堡礁(Barrier reef)靠岸較遠,礁坪與大陸海岸或海島已被礁湖(lagoon)所隔離,著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沿其東北海岸延伸出2000多公里、寬約50公里,構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大堡礁;環礁(atoll)孤立於開闊的海洋中,在沉沒于海水中的火山頂周圍,它環繞著中央的礁湖,呈環形或馬蹄形生長延伸,部分礁坪可以露出水面形成一個或幾個小島,稱為補釘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就有300多個這種環礁。以上的三種珊瑚礁在剖面上觀察,表現了相似的分區即向海的一面形成了礁前斜坡。在斜坡上形成了垂直於陸地沿岸的許多溝谷,這些溝谷可以有效地接受與分散海浪與潮汐所釋放出的能量。斜坡的頂端,或剛剛露出水面的部分稱為礁頂,礁頂之後即為礁坪,岸礁的礁坪連接著海岸大陸,堡礁及環礁的礁頂則靠近瀉湖。3造礁珊瑚親緣分析
親緣關係造礁珊瑚是ㄧ支相當古老的花蟲動物,化石的資料顯示現的造礁珊瑚出現的年代約在兩億五千萬年前的三疊紀。過去造礁珊瑚的分類由科到種的界定,主要以石灰質骨骼的特徵為依據。科學家以粒線體DNA序列重建造礁珊瑚的分子親緣關係,發現與骨骼形態所歸類出的親緣關係有衝突。分子的親緣關係顯示「二系群「(Two-clade hypothesis),分別為「「粗狀系群「(robust clade)與「複雜系群「(complex clade),而這樣的分歧可能早發生在三億年之前(Chen et al. 2002)。當檢驗複雜系群中的科與屬間的關係時,更發現在太平洋與加勒比海同屬不同種的造礁珊瑚其實為不同起源,反而與個別海域之內的同科不同屬的親緣關係較近。相似的骨骼形態很可能是多次的趨同演化造成(Fukami et al. 2004)。 這樣的結果挑戰傳統造礁珊瑚的分類方式,顯示全面檢討造礁珊瑚分類的必要性。科學家正和美、日、菲等國家的珊瑚學者合作進行全面修正印度太平洋的造礁珊瑚的系統分類。親緣形成每年的春末到夏初造礁珊瑚在月圓前後的夜晚進行同步產卵,同屬不同種的造礁珊瑚在同ㄧ個夜晚相近的時間將精卵苞排放到水中。同種不同群體的珊瑚所排放出的精卵在水體中授精後發育成浮浪幼生。而不同種珊瑚的精子和卵水體亦有可能混合,被許多珊瑚研究學者認為是提供珊瑚種間雜交的機會。雖然,野外實質雜交過程與雜交體未曾被證實,實驗室的雜交實驗顯示在某些珊瑚間會有不同程度的雜交機會,具有無性生殖能力的珊瑚群體被認為可能保留雜交體的存活。而且分子演化呈現高度變異,親緣分析的結果則呈現珊瑚種間的界限是模糊。因此,網狀演化(reticulate evolution)被認為是造礁珊瑚的主要演化動力。然而,其他演化機制如祖先多型不完全揀選(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 of shared ancestral polymorphism)與深層共祖效應(deep divergence)也可以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珊瑚的分子演化與親緣關係。科學家實驗室利用澎湖的四種軸孔珊瑚,透過野外雜交實驗、染色體、與分子族群遺傳研究的方法探知珊瑚種化的可能機制。花蟲動物粒線體基因組為典型的環型結構(水螅動物為直鏈型),被公認為後生動物的祖先。花蟲動物的粒線體具有與其他後生動物相類似的蛋白質基因與核糖體基因,但只有1或2組的tRNA。最為特別的是在花蟲動物的粒線體基因組中存在著介入子,一則為包裹著許多基因的ND5 intron,另ㄧ則為插入COI基因的intron。這與其他後生動物的粒線體非常不同。科學家利用Long PCR與primer walking的方法,定序造礁珊瑚與擬珊瑚海葵的粒線體基因體序列,除了用以探討基因結構、基因體簡約性與intron的演化之外,DNA序列可進ㄧ步提供親緣分析與種化研究的資訊來源。4造礁珊瑚生長影響因素
溫度造礁珊瑚最適生長溫度為年平均水溫25℃左右。水溫過低或過高都會引起生長緩慢,甚至死亡。如石珊瑚在16—17℃時就停止攝食,13℃時則將全部死亡;濱珊瑚能適應16—36℃的水溫,最適溫度為26—31℃。造礁珊瑚的密度、生長率和鈣化率與主要環境指標間的對比顯示,珊瑚生長、骨骼密度的變化和海溫的年變化曲線很相似,而且隨年代變化珊瑚骨骼密度具有增加趨勢,這種變化趨勢與全球升溫變化特徵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表層海溫對造礁珊瑚生長具有決定性意義。據聶寶符等人的研究,造礁珊瑚生長率與SST相關係數在0.77-0.89之間。同時低溫還能影響珊瑚的繁殖能力。光照光照是決定造礁珊瑚生長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照至少可通過兩種機制影響造礁珊瑚的生長,一是光照有利於造礁珊瑚共生蟲黃藻的光合作用,促進造礁珊瑚排出的CO2被共生藻吸收形成碳酸鈣,從而加速造礁珊瑚的鈣化與生長。二是光照可增加造礁珊瑚周圍溶液的過飽和度,從而加速了碳酸鈣晶體的生長。白天珊瑚骨骼和晶體生長得比夜裡快,可以說明光照的作用。光照強度是垂直分布限制因子,造礁珊瑚適合的生存深度為25m以內,超過25m則生長率隨水深的增加而降低。造礁珊瑚的分布下限為70m。超過下限雖有珊瑚生長,卻無造礁能力。氣象因素(雲、降雨等)也會引起濱珊瑚所需光照量的變化,對濱珊瑚生長造成影響。也有學者認為,日光輻射也是引起珊瑚白化的原因之一。CO2濃度適宜的CO2濃度是造礁珊瑚生長所必須的。CO2形成珊瑚礁的化學成分之一,蟲黃藻通過光合作用消耗CO2使鈣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生成碳酸鈣的反應向正向移動,從而促進了珊瑚礁的形成。蟲黃藻通過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與有機物,是珊瑚蟲正常生長的保證。但近年來由於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氣CO2中的過量的溶入海水中,使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鹽濃度降低,從而影響造礁珊瑚的成礁作用。基底條件與波浪作用造礁珊瑚是營固著生活的動物,對基底條件有較嚴格的要求,一般只能在岩石上生長,這也限制了珊瑚的分布。水流可以給珊瑚蟲帶來有機營養,但過分強烈的沖刷則不利珊瑚的生長。波浪作用是影響地區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在印度—太平洋區系,造礁珊瑚按抵抗波浪衝擊的能力大小的順序分布。如波浪作用過高的地段無分布;波浪作用較大的地段大型塊狀的種類(如濱珊瑚Porites等)在佔優勢;波浪作用小的地段則以分枝纖細(如鹿角珊瑚Acropora)或薄葉狀的不耐衝擊的種類為主。金屬與海水污染對造礁珊瑚而言,體內所含的銅(Cu)、鐵(Fe)、錳(Mn)和鋅(Zn)等微量金屬為其生長所必需的,但過量金屬亦會對造礁珊瑚造成傷害,是影響造礁珊瑚生存及生殖的很重要的因素。實驗已經證明不同金屬會在某些珊瑚體內進行積累。蘇瑞俠等人則發現,生長在近海岸帶的濱珊瑚,由於人類活動和海水污染,已導致珊瑚骨骼生長層規則度明顯降低。其他生物的影響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生物數量大,種類繁多,種間關係複雜。如蟲黃藻與造礁珊瑚共生的關係是珊瑚生長的關鍵因素;當棘冠海星(Acanthaster planci)密度過大時,由於對造礁珊瑚的捕食作用,在礁石表面形成裸露的珊瑚骨骼,造成種群的演替;而與珊瑚共生的一些甲殼動物如槍蝦(Alpheus lottini)、小蟹(Trapezia ferruginea)則有驅逐海星的作用。不同種的造礁珊瑚也存在複雜的種間競爭。但是,生態系統越是複雜就越顯示其穩定性,這是有利於造礁珊瑚種群繁衍的。5造礁珊瑚生態保護
目前,造礁珊瑚在世界範圍內面臨著一種生態危機,全球氣候變化,海水污染,人類的過度採伐等因素都將影響造礁珊瑚的生存。珊瑚礁生態系統不僅有較高的生產力,而且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從現在珊瑚礁的發育以及珊瑚礁的保護看,對研究防止珊瑚礁的死亡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對海水中鹽的含量十分敏感。做一個實驗,將珊瑚放在淡水中,經過幾個小時後,原來鮮艷的珊瑚變成了黑色,珊瑚蟲死亡,從水中散發出臭味,是珊瑚蟲腐敗產生的味道。如果將珊瑚在清水中沖洗,可以衝掉所有的珊瑚蟲。另外珊瑚對光線的和氧氣的需要。同樣將一塊活的的珊瑚用珊瑚沙將這個珊瑚覆蓋起來,經過24小時,珊瑚也會死亡。如果將珊瑚放在污染的水中,珊瑚也會死亡,因此要保護珊瑚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護環境,保護海洋的環境。鹿角珊瑚
「鹿角珊瑚」這名字的由來,是由於這個屬的珊瑚都有如鹿角般的分支狀生長形態。它是印度洋——太平洋一帶水域生長的珊瑚礁,鹿角珊瑚是數量多的珊瑚品種,主要包含柵列鹿角珊瑚、松枝鹿角珊瑚、粗野鹿角珊瑚等。它們的珊瑚杯都很細小而且結構簡單。鹿角珊瑚界:動物界綱:珊瑚蟲綱分布:太平洋和印度洋1鹿角珊瑚簡介
鹿角珊瑚隨著顏色深淺、形狀的不同,會給珊瑚缸增色不少。它有許多不同的品種,生長形成的樣式也不同。大部分在水族市場上見到的都是短、密實的枝狀結構。這種珊瑚短的枝條會隨著生長長出第二個枝條。偶爾,也會長出像平面等其他形狀。鹿角珊瑚為大型個體、珊瑚骼灌木狀,分枝距離大,群體長達200-500 毫米;直徑5-20毫米。頂端小枝細長而漸尖。分枝中部和基部的輻射珊瑚體稀,向上逐漸變為鼻形和半管唇形,小枝上的是針口管形。軸珊瑚體圓柱形,直徑 2毫米,杯孔小。輻射珊瑚體第 一輪隔片不等,一般為六個,外側直接隔片最大,內側略小,第二輪僅有一點小刺痕迹,體呈黃褐色。它是重要的造礁石珊瑚,其石灰質的骨骼是構成珊瑚礁的主要成分。還可用於建築材料或做工藝美術品。應注意對其保護。形態特徵鹿角珊瑚多呈樹枝狀,往往高度融合主要分支。主要分支往往相差的曲線彼此通常錐度。支行眾多,不規則的大小和錐度。軸向珊瑚石厚壁,但有小開口。徑向珊瑚石有時排列成行,是不規則的大小,較大的具有寬的方形開口向外伸出。顏色:多種顏色,最常見的藍色(可拍攝粉紅色)或奶油。軸向珊瑚石常常是黃色的。分類特徵主要依靠群體的生長型,軸珊瑚體的大小、顏色及輻射珊瑚體形狀以及共骨的結構、群體的生長形和輻射珊瑚體的形狀所示。生活習性生存環境水流湍急,水深0.5-20米。和其他珊瑚一樣,該物種與蟲黃藻是共生關係,通過光合作用補充自身70%的營養,在夜間珊瑚蟲會捕食浮游生物。生長繁殖鹿角珊瑚的繁殖高峰發生在南太平洋,每年的11月份。保護級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2鹿角珊瑚分布範圍
鹿角珊瑚,分布於太平洋和印度洋,包括紅海、波斯灣、印度洋、日本海、中國東海和南海、太平洋中部。鹿角珊瑚一般棲息於熱帶海洋的珊瑚硝、內及淺海潮下帶的礁石內,營固著生活,喜群集。在中國 ,鹿角珊瑚分布於南沙、西沙、海南:國外分布在斯里蘭卡、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新愛爾蘭、大堡礁、日本等。3鹿角珊瑚種屬特徵
群體一般分枝形群體一般分枝形,樹木狀、灌木狀或平板形,極少皮殼或亞塊狀,有軸珊瑚體和輻射珊瑚體,隔片二輪,無軸柱.珊瑚體壁和共骨多孔。本屬是造礁石珊瑚中數量最大,種類最多,也是分類最困難,變異最大,變幻莫測的屬,現知有382個指名種,34個化石種。從始新世至今一直分布在歐洲、西印度群島、北美洲和印度--太平洋區.過去記載我國水域的鹿角珊瑚的新種有Verrill(1866)采於香港的Madrepora tumida , Bassett-Smith (1890)采自鄭和群島的Madrepora compressa ,Madrepora dendrum ,Madrepora rambleui ,Madrpo-ra fragilis 和Brook (1892) 報道鄭主群島的Madrepora nigra, Madrepora tizardi, Madrepora smithi 和中沙群島的Madrepora tenella 及休自台灣的Madrepora sinensis 的新種。1985年,自Wallace (1978),Veron &Wallace (1984)和 Wallace (1994) 對本屬進行系統的研究後,依靠珊瑚的群體生長型和輻射珊瑚體的形狀進行分類,並專門對照比較研究各作者存放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保存的模式標本後,歸併成若干的效種,由於本屬的變異大,特別是隨不同生境的變異無法統一,依然是各持己見。4鹿角珊瑚物種代表
柵列鹿角珊瑚特徵:珊瑚骼為厚、皮殼板狀群體,或板狀分枝融合表面有脊或柱棒狀突起。在分布頂端有圓形的軸珊瑚體,不明顯,經常是1個以上。輻射珊瑚體大小相等,斜口管形,或緊粘貼,或蝸牛殼狀到有圓和狹裂隙狀開口。共骨上有密的融合刺組成。 生活時為淡黃色。 地理分布:馬達加斯加,查戈斯,馬爾地夫,米尼可伊,尼科巴斯,可可斯群島,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普島,澳大利亞,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波納佩島,馬紹爾群島,羅圖馬,薩摩亞; 中國的台灣蘭嶼、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松枝鹿角珊瑚特徵:堅實的樹枝狀分枝,在頂端及其附近可有幾個軸珊瑚體,分枝上的輻射珊瑚體緊密粘貼排列,杯口圓滑和管形輻射珊瑚體,第Ⅰ輪隔片發育好,6個約1/2半徑寬,第Ⅱ輪發育不全。軸珊瑚體0.8—2mm;突出1mm左右,第Ⅰ輪隔片發育好,第Ⅱ輪隔片比第Ⅰ輪隔片稍狹。共骨上布滿小刺。生活時為淡黃色、淡綠色和淡黃色夾帶亮綠色或深褐色、咖啡色。地理分布: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 中國的海南島、西沙群島。粗野鹿角珊瑚特徵:珊瑚骼的粗短單枝呈指形狀或亞指形,基部共骨擴展彼此相連或遊離不連。軸珊瑚體圓柱形,或橢圓柱形,突出2mm左右,直徑3.5-4mm,杯孔小(1mm),二輪隔片狹,第Ⅱ輪隔片比第Ⅰ輪隔片更狹,珊瑚壁刺漕狀。輻射珊瑚體圓鼻形,隔片僅見1-2個直接隔片。只在基部的輻射珊瑚體內除2個直接隔片大外,還見狹的其餘4個第Ⅰ輪隔片,第Ⅱ輪隔片發育不全,刺狀。要共骨上浸埋珊瑚體的珊瑚杯徑大小不一,突出的輻射珊瑚體突出的高度也參差不一,杯開口大小也不一,杯孔有圓形,也有斜橢圓形。該種的識別特徵是粗短圓錐形分枝及特別大的軸珊瑚體,其顏色與分枝色不一,顯著玫瑰紅色或白色。生活時軸珊瑚體玫瑰色或白色,分枝呈褐棕色。地理分布:該種是印度--太平洋區的廣布種;中國的台灣、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海南島及廣東沿岸亦有分布。壯實鹿角珊瑚特徵:珊瑚骼基部皮殼,分枝強壯嗜浪水平生長,呈錐形,頂端鈍,分枝大小,長短、粗細相差甚大。軸珊瑚體突出,珊瑚杯深1.5-2.5mm,第Ⅰ輪6個狹隔片,第Ⅱ輪隔片更狹,或發育不全。輻射珊瑚體在分枝上部擁擠,向上突出,上粗下細的圓管形,直徑2-2.5mm,突出2-4.5mm,珊瑚杯孔斜而橢圓,外側第Ⅰ輪3-4個隔片清楚,內側不清楚,第Ⅱ輪隔片小而不清楚,或不發育。珊瑚壁溝漕狀,共骨刺海綿狀或刺狀。生活時淺黃色、淡褐色或咖啡色,基部深綠色或翠綠色。地理分布:澳大利亞,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薩摩亞;中國南沙群島、海南島。丘突鹿角珊瑚特徵:珊瑚骼基部皮殼,中央分枝水平蔓生,長短、粗細不一,非常不規則,基部有丘狀突起。輻射珊瑚體的形狀、大小浸埋或突起(3mm)都不一樣,管狀輻射珊瑚體的杯孔有圓形或鼻形開孔,浸埋的輻射珊瑚體是圓開孔,而且數量多。在管形輻射珊瑚體中第Ⅰ輪隔片達1/2半徑寬,直接隔片明顯,第Ⅱ輪發育不全或無。軸珊瑚體管形,杯孔圓,杯徑0。8-1.0mm,第Ⅰ輪隔片寬(1/2半徑寬),板狀,隔片上有齒。珊瑚杯上的珊瑚肋顯著,有鈍刺在珊瑚肋。共骨上有不規則鈍或少量裝飾小刺組成。生活時為深褐色或綠色。地理分布:新加坡,澳大利亞,馬紹爾群島,塔布堤;中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5鹿角珊瑚飼養條件
水流:強光照:強水溫:24~27 PH值:8.1~8.4比重:1.023~1.025難養度:難鹿角珊瑚理想的生活環境是金屬鹵素燈提供強光照。在強光照下會茁壯生長。在好的條件下,鹿角珊瑚的生長通常會比其他珊瑚生長的快。 為了使其充分生長,勢必要保持高的PH、鹽度和鈣的含量,降低磷酸鹽和硝酸鹽的含量儘可能接近零。如果條件適宜,會在掉下來的活的碎片上生長出新的個體。除了提供足夠的光照和良好的水質給鹿角珊瑚外,它們還喜歡強的、間歇的水流。缸中最好安置造浪器和多個水泵。它們大部分的營養來自光合作用,但最好補充一些浮游生物及綠藻。白珊瑚
白珊瑚泛指各種白色珊瑚。與紅珊瑚一樣,也主要由碳酸鈣組成。通常用作整體觀賞,故要求具各種樹枝狀形態的良好造型及純白的顏色。一些塊度大的白珊瑚礁石,也常被用作盆景石,如中國海南等地所產。白珊瑚顏色:白色成分:碳酸鈣價值:高作用:觀賞分布:中國海南1什麼是白珊瑚
珊瑚俗稱海石花,是海底珊瑚蟲分泌出來的石灰質,日積月累,聚集而成。主要成分為碳和鈣,不透明,色彩分紅、白兩種,偶爾亦有黑色,硬度摩氏3.5級,性脆。珊瑚產於熱帶、亞熱帶的海洋深處,近100年才長出3厘米左右。珊瑚的質地緊密、細膩,光澤亮麗而柔潤。珊瑚中,紅色的稀而貴:紅色佳者如龍鳳花燭之紅,通體一色,尤其晶瑩可愛,其價貴於金玉,珊瑚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堆積物,其枝幹上往往會有蛀洞。用骨仿製珊瑚是因為獸畜骨由與珊瑚蛀孔相彷彿的棕眼、黑點,用顏料染成紅色即可,但骨體輕,色枯,光澤暗淡。鑒別染色珊瑚主要是看它的染色程度。凡染色者,光澤不柔和自然,過分的妖艷,紅色沒有層次,而真的紅珊瑚呈蠟燭紅,紅色有層次,有的還紅白相間,中間隱約顯露出「指紋」(含鈣珊瑚的紋理和人的指紋相似)與染色仿品相比差異較大。還有化學仿製、料仿製、陶瓷仿製等。所以說白色的如果是假的很有可能是用骨仿製。2白珊瑚的作用
預防經痛等婦女生理病。據說小朋友佩戴的話,有保護骨骼成長的效果,紅色或粉紅色珊瑚尤其對血液方面的疾病有探測的功能,如果越戴顏色越淡的話,很可能有貧血,血液循環不良等問題,心臟病及神經系統疾病離患者也很適合佩帶。基本上珊瑚對皮膚,指甲,頭髮等生長都有幫助。對愛情而言,像珊瑚的紅色一般,代表著熱情與激情。可加強佩帶者的性感魅力,有助打開心胸,接受感情。使人提高心靈層次, 有著高度敏感性,對渾屯不清的局勢有調和的作用。近代醫學的發展,證實珊瑚石不但是真正的寶石,而且它還具有很多藥用和醫用價值。有養顏保健,活血、明目、驅熱、鎮驚癇,排汗利尿等諸多醫療功效。400多年前,醫藥大師李時珍先生在經典名著《本草綱目》中就記載珊瑚有:「去翳明目,安神鎮驚。用於目生翳障,驚癇,鼻巾丑。」等功效。據有關資料介紹,珊瑚石有止嘔吐、止瀉、止血、治腰痛、小兒驚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排汗利尿等作用。國外最新研究認為珊瑚可用來接骨,入葯可治潰瘍、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以及性病。多年來,國人喜歡喜慶紅色依然執著故我,因而我們對珊瑚總有個誤解,認為越紅的越值錢,其實並非如此。這種淺栗色,有著瓷性質感的,原產地為南中國海的寶石級白珊瑚也是極為珍貴的。質地細膩,雕工精美的白珊瑚雕件,底座是銀鎏金嵌藍松石,屬於收藏級別的毫無疑義,工也極好。這樣的雕工和品質在國際上都可以賣出去,中國人不喜歡白珊瑚是很多人對它還不了解。3白珊瑚價值
雖然現在國內白珊瑚沒多少市場,也不受大部分藏家的認可,但不管白還是紅的,不拘於顏色、材質雕工才是精髓之所在。這樣的白珊瑚(不屬於孩兒面那種粉白結合)擺件恐怕比AKA珊瑚擺件還要稀少。現代的白珊瑚多是由深海珊瑚深度打磨取其白芯而形成的。其實,真正珍貴的白珊瑚產於南中國海,已經瀕臨絕跡。此藏品從色上看應為南中國海所產真正寶石級別白珊瑚!4白珊瑚佩戴和養護常識
一、避免重擊、碰撞,以免寶石脫落損壞。二、避免接觸化學物品,如酸、鹼性液體及香水等。三、每次使用後請用軟布擦拭,妥善保管。四、經常泡清水、抹清油,使珊瑚永保"光亮生輝"。五、經常佩戴珊瑚首飾,使之靈性與身體通融。六、請備多件珊瑚首飾,根據季節調換之用,以保"亮麗如新"之效。七、無鑲嵌的紅珊瑚項鏈、手鏈、墜牌常年佩戴是活血保健最佳聖品。藍珊瑚
藍珊瑚即蒼珊瑚。蒼珊瑚(學名:Heliopora coerulea)俗名藍珊瑚,是蒼珊瑚目下的唯一一種珊瑚,也是八放珊瑚亞綱中唯一會長出大型骨骼的珊瑚。它們的骨骼是由霰石所組成,與石珊瑚目相似。珊瑚蟲在骨骼內的筒子中生活,由一層骨骼外的薄組織連結。群體骨骼呈巨大塊狀,是八放珊瑚中唯一的造礁種。個體直徑1mm,具寬闊的胃腔,缺乏隔板。共肉在表皮下形成許多盲管以增加表面積及分泌鈣質。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組成淺水的珊瑚礁。藍珊瑚別稱:蒼珊瑚個體直徑:1mm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界:動物界1藍珊瑚外形特徵
藍珊瑚是蒼珊瑚目下的唯一一種珊瑚,珊瑚骨骼的形成大多數珊瑚蟲的外胚層細胞能分泌骨骼。觸手和隔膜各8個,由外胚層的細胞移入中膠層中分泌角質或石灰質的骨針或骨片。這些骨針存在於中膠層中或突出於體表面,每個蟲體與海葵相似,其基盤部分與體壁的外胚層細胞能分泌石灰質物質,積存在蟲體的底面、側面及隔膜間等處,好像每個蟲體都坐在一個石灰座上,稱為珊瑚座(corallite)。群體珊瑚蟲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層也分泌石灰質,由於群體的形狀不同,其骨骼的形狀也不一樣。有的為樹枝狀,有的為圓塊狀。營群體生活。個體直徑1mm,每個個體具8個羽狀觸手。隔膜8個不成對,隔膜肌向腹生長,隔膜絲單葉狀。僅有一個口道溝,位於腹面。骨骼多在體內,或由體內發生後伸向體表。蒼珊瑚的骨骼是由霰石所組成,珊瑚蟲在骨骼內的筒子中生活,由一層骨骼外的薄組織連結。群體骨骼呈巨大塊狀,是八放珊瑚中唯一的造礁種。具寬闊的胃腔,缺乏隔板。共肉在表皮下形成許多盲管以增加表面積及分泌鈣質。組成淺水的珊瑚礁。因為其硬的藍色骨骼帶有細長的水螅體,屬於軟珊瑚。形狀有枝形、盤子形、柱形和表覆形。骨骼由碳酸鈣和金屬鹽類構成,這使它的顏色呈現奇特的藍色。但是,珊瑚蟲是褐色或淺藍色。生活環境比較廣泛,熱帶、亞熱帶,甚至寒帶均可生存,在淺海、深海,以及各種基質的海底,如沙質、岩石底部都可以生存。2藍珊瑚生活習性
藍珊瑚可以形成巨大的骨骼堆積,種類是單體式的群體,它們體內不是都有藻類的共生,對生活環境的選擇要求不嚴。是造礁珊瑚,由於它們在海洋中大面積的生長繁殖,骨骼的堆積以致形成了海洋中的珊瑚礁,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所以珊瑚礁與珊瑚島都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集中在地球的南北回歸線(23.5°)以內,很少超過2~3°,即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內。其次造礁珊瑚要求一定的海域深度,主要生活在淺海區,大陸架及海島的四周,其垂直分布限制在60m之內,在30m左右深度處生長最好。因為淺海區是日光的穿透層,有利於珊瑚體內共生藻類的光合作用,淺海區由於潮汐作用及風浪、海水的震動為珊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及充足的氧氣,並易於移走代謝產物。另外,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較清潔的海水中,如果過多的陸源物質污染海水,便會抑制珊瑚取食、呼吸等正常生理作用的進行,它們要求生活在標準鹽度範圍的海水中,即每升海水含35g的鹽,而受污染的海水內的陸源物質也會降低海水的鹽度,所以靠近河口的海域是不會有造礁珊瑚分布的。一些具有鈣質骨骼的動植物的存在,也是形成珊瑚礁的重要生態條件。造礁珊瑚為這些動植物,例如軟體動物、棘皮動物、仙掌藻、珊瑚藻等石灰藻類提供了生存的環境,而這些動植物所形成的鈣質骨骼又與珊瑚骨骼礁結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島,其中特別是藻類起著重要的聯結粘合作用。另一個重要的生態因素,就是幾乎所有的造礁珊瑚胃層的細胞內都共生有藻類,例如動物黃藻(Zooxanthellae)、動物綠藻(Zoochlorellae)等。其密度之大使造礁珊瑚體內蛋白氮含量的50%來自這些藻類,以致使珊瑚蟲表現出共生藻類的黃褐色、綠色等。這種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是重要的,珊瑚蟲為共生藻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及安全保護,並由珊瑚體內獲得藻類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碳、氮、硫等物質;而共生藻類對珊瑚也是不可缺少的。3藍珊瑚分布範圍
藍珊瑚分布於美屬薩摩亞群島,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英屬印度洋領地,柬埔寨,聖誕島,科科斯群島,葛摩,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約旦,肯亞,吉里巴斯,科威特,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三比克,緬甸,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埃,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留尼旺島,薩摩亞,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利亞,南非,斯里蘭卡,蘇丹,中國台灣,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托克勞群島,湯加,吐瓦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本土外小群島,萬那杜,越南,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葉門。4藍珊瑚種群現狀
這個物種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區,在分布範圍內很常見。然而,分布深度極淺的藍珊瑚特別容易採集,這使它們成為水族館的極寵和古玩貿易的收藏品;豐富的珊瑚棲息地由於人類的開採威脅,其數量正在遭到破壞而減少。可以推斷,在棲息地質量下降的基礎上,面臨珊瑚礁和珊瑚礁的破壞退化,它們面臨的威脅是在未來的一代完全喪丟失的可能性增加了。估計棲息地退化和喪失以三代長度(30歲)的37%的數量減少推理,並符合閾值的弱勢在標準A4cde下。這將預測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的威脅,重新評估該物種在10年的時間。5藍珊瑚寶石成份藍珊瑚骨骼是一種有機寶石,其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形態多呈樹枝狀,橫斷面有同心圓層的花紋結構和心點。玻璃光澤至暗淡光澤。硬度3.5~4;密度2.62~2.7克/立方厘米。質地細膩,柔韌均一,斷口平坦,不透明,藍色珊瑚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珊瑚。黑珊瑚
黑珊瑚又叫海柳,俗稱海鐵樹,是柳珊瑚的特殊品種。褐黑色,由殼角蛋白組成,異常堅韌,硬度小,Hm=3,蠟狀光澤。橫切面有收縮的樹輪狀構造。海柳質地堅韌,耐腐,有「鐵木」之稱,是雕刻珍貴工藝品的寶貴原料。它渾身是寶,用途廣泛。沿海藝人善於利用海柳的奇形怪狀、雅觀色澤和堅硬耐腐、木質細膩等特點,通過剪枝、刨、磨、銼、鑽,雕鏤出各種精美玲瓏的煙斗、手鐲、茶杯、項珠、戒指等藝術珍品。黑珊瑚別稱:海柳顏色:褐黑色科:黑角珊瑚科分布:西太平洋暖水水域功效:止血;止痛;定驚1黑珊瑚基本介紹
【藥名】海柳【漢語拼音】hai liu【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tipathes japonica Brook【功效】止血;止痛;定驚【科屬分類】黑角珊瑚科【主治】痔瘡;出血;腹痛;小兒驚風【生態環境】棲息於水深15-20m的硬底上,或更深的珊瑚石和岩石上。【採收和儲藏】垂網採取,洗凈,晾乾。【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大鵬灣和海南的琊琅灣、三亞、西瑁等海域。【性味】味甘;性平【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出處】《中華本草》黑珊瑚中有一種,顏色鮮艷悅目,初出水面時,枝頭上的小葉閃閃發光,樹枝富有彈性,離水一段時間後,枝幹就變得十分堅硬。由於黑角珊瑚出水時身上附有紅、白、黃色的水鬼體、干後能變為黑鐵色,所以又被稱為海鐵樹,更有趣的是,每當天快要下雨時,其表面顏色會變得暗淡無光,並分泌出微量的粘液,故有「小氣象台」之稱。黑珊瑚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暖水水域,台灣本島南、北部海域。2黑珊瑚特徵
群體具有黑色的中軸骨骼,分枝密集但分布不規則,外形像樹木。因此又被稱為海樹或海松,珊瑚蟲呈黃綠色或乳白色,密布在分枝上。 黑珊瑚質地堅韌,經久不腐,富有光澤,故能加工成各種工藝口,可用來做工藝品的少說也要2~3百年。如手鐲、盆景,花鳥蟲魚等。1958年,福建省東山島,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從棺樞里找到一些用黑角珊瑚加工的手鐲、戒指及酒杯等物,這些東西均完整無損,足見黑角珊瑚質之堅韌耐腐。日本黑角珊瑚,群體似馬尾松中柳樹枝狀。軸呈角質,分枝復羽狀,呈黑褐色黃褐色。多回分枝,小分枝的前側邊緣交替排列的羽枝硬而密集。羽枝上又分出1-5級更細、更短的剛毛狀次級羽枝,從羽枝的前面或前側面伸出,形成一信扁平面。這樣在分枝上形成多層羽枝平面。羽枝上的刺尖細,圓錐形,有8縱裂,群體出水後呈金黃色。3黑珊瑚用途
用途一:可製作成各種工藝品。黑珊瑚質地堅韌,經久不腐,富有光澤,故能加工成各種工藝品,如手鐲、盆景、花鳥蟲魚、茶杯、戒指、佛珠等藝術珍品,古時曾是帝王將相的高貴玩物。用途二:有重要的藥用價值。海柳含有鞣酸、水柳酸、碘等,能起到收斂殺菌的作用,是治療單純性甲狀腺的妙藥。鮮黑珊瑚葉可治療高血壓。用黑珊瑚煲雞頭內服可止血,煮湯吃還可治腰痛。用途三: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因為黑珊瑚稀有珍貴,特別是活的黑珊瑚,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因而用黑珊瑚(尤其是活的黑珊瑚)製成的煙斗,價格往往較高。由於黑珊瑚連年來被過度採集,以致黑珊瑚越來越少,目前已頻臨絕跡,因而價值越來越高。無論製作成何種工藝品或者海柳煙斗,都可作為工藝品擺設,故有收藏價值。用途四:可製作成形態各異的海柳煙斗、煙嘴。沿海地區的人們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態和漂亮的色澤、細膩的木質等特點,通過剪枝、刨、磨、挫、鑽等工序,雕塑出各種精美玲瓏的煙斗或煙嘴,用起來涼喉爽口,並有天然的過濾作用。使用海柳煙斗或煙嘴抽煙,能起到潤肺、清除肺部積熱的作用,最大限度減少危害。4黑珊瑚藥用價值
海柳渾身是寶,用途廣泛。黑珊瑚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用黑珊瑚煲雞頭內服可止血,煮湯吃還可以治腰痛。海柳——柳珊瑚,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對其進行結構測定及藥理和藥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佩戴海柳飾品還具有較好的降血壓、減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迴腸的痙攣和耐缺氧作用。歷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和《海葯本草》等均有記載,某種種類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醫臨床上,特別在海南、福建、廣東沿海民間仍在廣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黑珊瑚含有鞣酸、水柳酸、碘等多種成份,能起到收斂殺菌、涼血、抗癌等作用,是治療單純性甲狀腺、痔瘡、高血壓的妙藥。經臨床驗證,有痔瘡患者經使用海柳製品(手鐲、手鏈),半年後發現有明顯的療效,特別是佩戴手鐲一年以後痔瘡痊癒了。長期使用可防治多種疾病,同時健康者裝扮自己也更加美麗大方。海柳煙嘴的功效:過濾焦油,起到潤喉、止咳、涼腸、潤肺的作用。5黑珊瑚習性
通常生長在較陰暗隱蔽的礁石或崖壁底部,水深20公尺以下較為常見。黑珊瑚通常生長在水深10多米以下的海底珊瑚或岩石上,高者達5—6米。形如陸地上絲柳,故有海柳之稱。它以吸盤與海衣石頭相粘,採集很困難,加之其用途廣,因而視為海洋的珍寶。因它形似樹木,不少人以為黑珊瑚是海洋植物。其實,它是地道的海洋動物,屬於腔腸動物的鐵樹科,是黑角珊瑚的一種,與我們常食用的海蜇還是近親呢!民間還稱之為海骨、海鐵樹。日本黑角珊瑚,群體似馬尾松中柳樹枝狀。軸呈角質,分枝復羽狀,呈黑褐色黃褐色。多回分枝,小分枝的前側邊緣交替排列的羽枝硬而密集。羽枝上又分出1-5級更細、更短的剛毛狀次級羽枝,從羽枝的前面或前側面伸出,形成一信扁平面。這樣在分枝上形成多層羽枝平面。羽枝上的刺尖細,圓錐形,有8縱裂,群體出水後呈金黃色。光線:500 Lux的微光帶食性:捕食浮游生物繁殖:不明。水族箱環境:適合於水溫22-26度,海水比重1.022。6黑珊瑚藝術品介紹
利用黑珊瑚的奇特形態,漂亮的色澤,細膩的木質等特點,通過剪枝、刨、磨、挫、鑽等工序,雕塑出各種精美玲瓏的煙斗、盆景、手鐲、茶杯、戒指、佛珠等藝術珍品,古時曾是帝王將相的高貴玩物。閩南沿海用黑珊瑚雕製成藝術品的歷史悠久。1958年,在東山島官路尾村古代金石巡簡司遺址附近,發掘到一座宋代古墓。從陪葬品中發現有一些完好無損的,用黑珊瑚雕刻的手鐲、茶具等陪葬品。可見,黑珊瑚有多麼驚人的耐腐力!從另一方面看,可知海柳雕工藝源遠流長。在著名的福州鼓山湧泉寺,有一張古色古香的「海底木」供桌,相傳是寺內的三件傳世寶貝之一。這張放在大雄寶殿後堂神龕前的舊供桌,就是用閩南沿海盛產的海柳為材料製成的,桌面油烏鋥亮,光亮鑒人,堅硬如鋼,桌面一側寫著「康熙丙年元旦」字樣,算來已有300多年之久。其神奇之處是「水滲不腐,火焚不損」。「文革」期間破「四舊」,這張海柳供桌在劫難逃,遭到焚燒,但因其質地如鐵而無損皮毛。來到與台灣隔海相望的閩南沿海採風,彷彿進入一個「海柳大觀園」。浸步街市,不時可見當地藝人根據形形色色的海柳枝椏姿態,雕刻的魚蝦禽鳥或果蔬花卉等浮雕煙斗。這種具有濃鬱南國海島特色的珍貴煙斗,具有涼喉潤肺,過濾尼古丁的作用,比香煙的過濾嘴略勝一籌,被譽為工藝一絕。海柳煙斗烏黑滑亮,著實令人喜愛,對「煙民」來說,如果把這樣一桿精美的海柳煙斗丟失掉,會猶如丟失金玉般心疼。奇異的是,用活海柳雕的煙斗,每當氣候變化時也會變得潮濕黯淡無光。天氣晴好時,又還原如初。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廁時倘用活海柳雕制的煙斗吸煙,竟會使煙斗開裂小隙。是何緣故,至今仍是一個謎團。福建東山島與台灣一衣帶水,海柳資源相當豐富,這裡的能工巧匠用海柳精雕細琢的茶具、手鐲、煙斗等工藝品,通常雕刻著「蛟龍吐珠」「松鶴延年」「彌猴摘桃」「松鼠拖葡萄」等形象生動有趣,委婉喜人的浮雕,其藝術性之高,用巧奪天工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因而多次被選送全國工藝美展和「廣交會」展銷,令中外客商嘆為觀止,讚賞不已。一些僑胞回鄉探親時,指名要海柳工藝品。他們說,「金玉易買,海柳難求」,更不要說經過精雕細刻的精美工藝品了。2001年,東山島一位漁民在台灣海峽捕魚作業時打撈到一株高近1米的虎斑海柳,這是海柳中的極品,如此巨大的海柳實屬罕見。據行家和老漁民鑒定,這叢海柳在海底的生長期至少有數百年之久。當地專司海柳雕刻的藝人林涌春歷時1個多月,將其製作成煙斗,呈巨龍騰空狀,依次雕刻有「雙龍戲珠」圖,「福、祿、壽」童子祝壽圖等。東山島造船廠工人陳佛順也工于海柳雕,他業餘從事海柳雕已有20年,其家裡有長1米多的「九龍煙槍」、「海馬魔杖」,還有小巧玲瓏,造型奇特的「山羊」、「小猴」等數十款象形海柳雕工藝品,著實令人大開眼界!金珊瑚
金珊瑚系極為稀有的珊瑚品種,名來色起,金色晃耀,異為精美。珊瑚屬於佛教七寶之一。金珊瑚是屬於海樹的一種,和琥珀同屬於植物性有機礦物,屬於角質型的珊瑚,跟一般紅珊瑚(鈣質型)的稍微不同。有機類品種的物質成分主要由有機、無機兩部分組成,有機部分主要為角質層、珍珠層、膽狀物、蛋白質。金珊瑚是一種海柳,表面有魚子紋和貓眼的效果。金珊瑚別稱:金海柳界:原生生物界科:海底灌木屬:一種海柳種:角質型珊瑚1什麼是金珊瑚
學科:其他實用礦物與岩石詞目:金珊瑚英文:golden coral釋文:罕見的、黃色調的角質珊瑚品種。由角質(殼基質C30H48O11N9)層組成。折射率:淺金黃色的為l 55,深黃褐色的為l 57。密度約2.12(±0 10)克/厘米3。2金珊瑚形態特徵
金珊瑚——又名金海柳,是一種壽命可延續數萬年的海底灌木,因其長成樹枝狀,枝條纖美,質地柔韌,外形類似於陸地上的柳樹,故獲名海柳。雖形似樹木,但經海洋科學研究海柳實屬海洋動物,屬於腔腸動物類,系珊瑚科的一種。金海柳質地堅韌,水浸不腐,火焚難損,富有光澤。金海柳形似樹木,故有海柳之稱。海柳是一種壽命可長達數萬年的海底灌木,屬海生植物鐵樹科,皆因它形似樹木,不少人以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實,它是地道的海洋動物,屬於腔腸動物的鐵樹科,是珊瑚的一種,與常食用的海蜇還是近親呢!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達3-4米。金海柳渾身是寶,用途廣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態,漂亮的色澤,細膩的木質等特點,通過剪枝、刨、磨、挫、鑽等工序,雕塑出各種精美玲瓏的煙斗、盆景、手鐲、茶杯、戒指、佛珠等藝術珍品,古時曾是帝王將相的高貴玩物。1985年,福建省東山島,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從棺樞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鐲、戒指及酒杯等物,這些東西均完整無損,足見海柳質之堅韌耐腐。海柳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用海柳煲雞頭內服可止血,煮湯吃還治腰痛。金海柳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對其進行結構測定及藥理和藥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還具有較好的降血壓、減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迴腸的痙攣和耐缺氧作用。歷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和《海葯本草》等均有記載,某種種類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醫臨床上,特別在福建、廣東沿海民間仍在廣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3金珊瑚歷史源緣
我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珊瑚的國家之一。據傳大禹治水時就開始利用珊瑚了。先秦時代《山海經·海中經》記載:「珊瑚出海中,歲高二三尺,有枝無葉,形如小樹。」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腰下寶珠青珊瑚」的詩句。珊瑚在能工巧匠手中可以製成各種精緻的工藝品。如粉紅珊瑚、黑珊瑚、金珊瑚和竹珊瑚等,能製造價值高昂的藝術品,人們常稱它們是珠寶珊瑚。金珊瑚通常生長在水深10多米以下的海底珊瑚或岩石上,高者達5—6米。形如陸地上絲柳,故有海柳之稱。它以吸盤與海衣石頭相粘,採集很困難,加之其用途廣,因而視為海洋的珍寶。因它形似樹木,不少人以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實,它是地道的海洋動物,屬於腔腸動物的鐵樹科,是金角珊瑚的一種,與我們常食用的海蜇還是近親呢!民間還稱之為海骨、海鐵樹。金珊瑚是一類數量稀少的珊瑚,它的分布範圍在海南的西部的海底,緊密固著在岩石上,生長速度慢,周期長,群體的形態大致有樹形和鞭型兩種。它們具有黑色的骨骼,而珊瑚蟲則是白色透明的,分布在骨骼表面,樹形的角珊瑚形態像松樹,因此又被稱為海松;長成鞭狀的鞭角珊瑚(Cirripathes)長度可達五公尺以上,常在頂端形成螺旋,這種構造就像彈簧般,使它們在強勁的海流中,保持相當的彈性,以抗拒海流的衝擊。海柳是一種壽命長數千年的海底灌木,屬海生植物鐵樹科,干粗枝密,樹葉細長,很像陸地上的柳樹,故有「海柳」之稱。海柳按其形態、質地、色澤,分有金黃柳、虎斑柳、石柳、烏柳等,其中以金黃柳、虎斑柳為上品。故有人稱海柳為「金珊瑚」。海柳枝條木質堅韌,水浸不腐、火焚不損,且暗藏於深海,採摘極難,故有「千年海底神樹」之稱。海柳渾身是寶,用途廣泛。首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含有鞣酸、水楊酸,能起收斂殺菌作用,同時也是治療單純性甲狀腺的妙藥,鮮海柳葉還可治療高血壓;其次,海柳更是一種上乘的佛珠、項鏈、手鐲、煙斗等精美的工藝品材料,因其木質特別堅韌,不易磨製雕刻,故製成的工藝品更具藝術和收藏價值。金珊瑚並不是真正的珊瑚而是屬於海樹的一種,和琥珀同屬於植物性有機礦物,屬於角質型的珊瑚,跟一般紅珊瑚(鈣質型)的稍微不同。有機類品種的物質成分主要由有機、無機兩部分組成,有機部分主要為角質層、珍珠層、膽狀物、蛋白質。在東方珊瑚是佛家七寶之一,自古在中國即被視為祥瑞之物,古代的王侯巨賈多將其作裝飾用,它代表權勢的象徵.西藏的佛教喇嘛高僧亦多持珊瑚念珠。日本紅珊瑚
日本紅珊瑚俗稱紅珊瑚、珊瑚,主要分於台灣省北部、東部沿海,澎湖列島,台灣淺灘南部,南海諸島。在國外主要分布於中途島,夏威夷群島(毛伊島),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日本紅珊瑚分布區域:地中海、日本沿海俗稱:紅珊瑚、珊瑚資源量:極少瀕危等級:名貴珍稀1日本紅珊瑚簡介
俗稱:紅珊瑚、珊瑚拉文種名 :Corallium japonium Kishinouye英文種名: Red coral分布區域:35-40°N之間,以地中海的紅珊瑚數量最大,日本沿海,中國福建、台灣、廣 東西沙群島近海和外海均有分布。資源量:世界上對紅珊瑚開發較早,由於濫采,現世界產量極度少,價格極度為昂貴。義大利在20世紀初期產量就明顯減少,需由日本進口。日本已提出對產珊瑚 地區實行分批輪流採集,使各個產區都有一定的生長時間,以獲得夠商品規格的珊瑚。瀕危等級:名貴珍稀2日本紅珊瑚生活習性
日本紅珊瑚主要生長在太平洋100~400米深處.日本紅珊瑚營無性及有性生殖,以營有性生殖為主,雌雄同體,夏季產卵。卵與精子在消化腔中受精,並在腔中發育成浮游幼蟲,幼蟲色白、半透明、體被纖毛,在水中漂浮,遇附著物後營附著生活。以後其體逐漸縮短,其頂為口,逐漸長出觸手,成為完整的個體,再以出芽的方法產生出許多個體,便形成群體。其骨骼由蟲體分泌而成。生長速度甚慢,年生長率為1厘米左右,死亡率甚低。平均壽命(紅珊瑚屬)為75年。從幼蟲附著後12年始性成熟。骨骼的橫斷面可見到清晰的生長環紋。以觸手捕食微生物或有機碎屑。3日本紅珊瑚保護措施資源增殖,方法是先把石頭鑿成小孔,把紅珊瑚移入小孔讓其自然生長。我國紅珊瑚數量極少,僅台灣省有專捕珊瑚的珊瑚網,作業於澎佳嶼、棉花嶼和台灣堆南端。4日本紅珊瑚形態
日本紅珊瑚的群體為樹枝狀,呈扇形,表面有很多白色的水螅體,即珊瑚蟲。珊瑚蟲分為生殖體和營養體兩種,生殖體缺觸手而食道管溝特別發達,司生殖作用;營養體呈半球狀,上有羽狀觸手8條,觸手中有口,口道直下有胃腔,司攝食、消化及排泄機能。其骨骼(骨軸)的主要成份為含高鎂的碳酸鈣,堅硬可供雕刻,顏色艷麗,永不退色,群體一般高與寬各約30厘米,軸基部直徑30厘米,軸基部直徑3厘米,重2.6公斤以上。5日本紅珊瑚產地日本紅珊瑚在我國主要分於台灣省北部、東部沿海,澎湖列島,台灣淺灘南部,南海諸島。在國外主要分布於中途島,夏威夷群島(毛伊島),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紅珊瑚
我國民間習慣把珊瑚、珍珠、瑪瑙和翡翠視為四大傳世珠寶。更有甚者,在清朝,凡二品文武官吏的頂戴,均為紅珊瑚製作,成為官階地位的象徵。紅珊瑚顏色:深紅、火紅為主產地:台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地海峽功效:收藏,觀賞,保健價值:極其珍貴1紅珊瑚介紹
紅珊瑚色澤喜人,質地瑩潤。紅珊瑚屬有機寶石,生長於遠離人類的100至2000米的深海中。與珍珠、琥珀並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亦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緩慢,不可再生,而紅珊瑚只生長在三大海峽(台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地海峽),受到海域的限制,所以紅珊瑚極為珍貴。紅珊瑚製成的飾品,極受收藏者的喜愛,並且精品紅珊瑚增值十分迅速,被收藏界人士所看重。珊瑚的英文名稱為Coral,來自拉丁語。古羅馬人認為珊瑚具有防止災禍、給人智慧、止血和驅熱的功能。在中國古代,紅珊瑚就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權勢,所以又稱為「瑞寶」,是幸福與永恆的象徵。著名珊瑚鑒賞家周末說:「珊瑚,大海的精靈。」印第安人認為:「貴重珊瑚為大地之母。」日本天皇也視紅珊瑚為其國粹。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來看,紅珊瑚具有崇高的地位。清朝二品官上朝穿戴的帽頂及朝珠系由貴重紅珊瑚製成;西藏的喇嘛高僧多持紅珊瑚製成的念珠。現在珍貴的紅珊瑚數量稀少,得之不易,特別是高達二尺以上得珊瑚樹更為罕見。在當前,珊瑚的重要性也被人們漸漸的認識。由於珊瑚的稀有及不可再生性,使它極具收藏價值。天然紅珊瑚飾品更受到人們的喜愛。2紅珊瑚價格趨勢
紅珊瑚由珊瑚蟲堆積而成,類似珍珠,卻比珍珠生長周期長得多,生長在200米至2000米的大海深處,且不可再生。它只生長在我國台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的海,極為珍貴,羅馬人稱其為「紅色黃金」,被列為佛教七寶之一,更有「寶石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的美譽。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家紅珊瑚價格的趨勢和影響因素。由於產量有限,紅珊瑚的價格這幾年一直都在漲,近年來,更是以其獨有的神秘氣質,在各大拍賣會上拍出高價,受到越來越多收藏愛好者的追捧。從去年年底至今,紅珊瑚簡直漲瘋了,40%—60%的漲幅相當於之前整整兩年的漲幅。紅珊瑚主要分頂級AKA級、普通AKA級和普通MOMO級,在不到一年時間,最頂級AKA級紅珊瑚價格每克從6000至8000元,漲到了18000至20000元;普通A級從去年的2000元至3000元,漲到了現在的6000元至8000元;普通MOMO級也從去年的800元,漲到了現在的1000元以上。從外觀上看,紅珊瑚的紅也分很多層次,有深紅、桃紅、粉紅等色,顏色越深的越名貴。珊瑚越紅,密度越高,越大越好。深海中偶爾還有黑色的珊瑚,它在寶石界也被歸在紅珊瑚類別里,稱作黑紅珊瑚。黑紅珊瑚比紅珊瑚更少、更珍貴,但也有人不太喜歡,因為它看上去不太漂亮。外行的人認為紅珊瑚越紅越值錢,其實影響紅珊瑚價值的除了顏色以外還有很多因素,體積大小是顏色之外決定珊瑚價格的最重要依據。隨著珊瑚體積的增長,其價格呈現出幾何級數的遞增趨勢。一株十幾厘米高,重量在500多克的紅珊瑚樹價格約為數萬元,而一株高30厘米、重量達1000克以上紅珊瑚樹,可以賣到10萬元。紅珊瑚的生長速度遠遠跟不上開採的速度,隨著紅珊瑚數量越來越少,紅珊瑚收藏未來升值空間還是很大的。如果期待未來升值,最好還是選擇完整的珊瑚樹或雕刻擺件。整棵的紅珊瑚樹前幾年還時有所見,現在已可遇而不可求。顏色好、雕刻精、有些年份的擺件,更是只會在藝術品拍賣會上露面,一些優質紅珊瑚戒面儘管顆粒不大,但也價值不菲。3紅珊瑚鑒別方法
一、看紋理。紅珊瑚都有著平行與珊瑚生長方向的縱紋,且排布較為緊密。之外紅珊瑚的橫截面上有像樹的年輪一樣的環紋,在肉眼鑒別時要注意看這兩種紋理二、看顏色。紅珊瑚的顏色是一種鮮活生動的紅色,不管是淺是深,它都活,不死,不鬱結!且紅珊瑚帶有明亮的蠟質光澤,而染色的紅珊瑚沒有光澤,顏色也鬱結死沉。三、聽聲音。真的珊瑚看似嬌嫩但在相互碰撞時有清脆硬朗的聲音。一般塑膠或其它仿造的珊瑚不會出現這種堅硬清脆的聲音。這種聲音在枝狀的珊瑚上體現尤為明顯!四、掂重量。珊瑚有著不錯的分量感,一般放在手心會給人與其嬌嫩感不符的沉重感,這種分量也是鑒別紅珊瑚與一些低劣仿冒品的依據之一!五、天然珊瑚和染色珊瑚的鑒別:染色珊瑚通常是用有機染料將白珊瑚染成紅色和其他顏色,鑒別特徵是染料在裂縫中富集,並且外部色深內部色淺,表裡不一,用蘸丙酮的棉花棒搽,棉花會被染色。六、天然珊瑚和仿品的鑒別:珊瑚仿品常見的有染色的大理岩、紅色玻璃、紅色塑料、用方解石粉末加染料做的「吉爾森珊瑚」。這些仿品都不具備天然紅珊瑚的內部構造,仔細看紋路就可辨別;染色大理岩顆粒狀結構,染料在礦物顆粒里富集,用丙酮測試可得出答案;紅色玻璃型可做的很相似,偶爾會見到氣泡,從硬度上來看,玻璃大於珊瑚,而且與鹽酸不起反應;紅色塑料的密度小 一般在1.55以下,加熱有味,與鹽酸不起反應;而吉爾森珊瑚的密度是2.45。4紅珊瑚的鑒別誤區
一、真品紅珊瑚是沒有白芯的錯:阿卡紅珊瑚都是有白芯,所以阿卡紅珊瑚只會做成蛋面,和球面,用來鑲戒指和做吊墜,要不就是鑲原枝,一般不會做成珠子。二、有生長紋的珊瑚都是紅珊瑚,沒有紋的珊瑚都不是紅珊瑚。錯:海竹染色的紅珊瑚也有生長紋,和紅珊瑚不同的是,海竹的紋很粗,很疏,很容易看見,是放射紋,這一點會被奸商利用,說「紅珊瑚都是有紋的,你看多明顯啊」而相反的,沙丁的紅珊瑚紋理是肉眼觀察不到的。三、紅珊瑚都是紅色的錯:紅珊瑚是一種品種,紅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鐵才是紅的,如果正好什麼都沒有吸收,是白色的,白色紅珊瑚是非常稀少的,市面上絕少見。四、用酒精搽染色珊瑚的表面會掉色錯:這個不知道要誤導多少人,我用酒精泡了染色的紅珊瑚一天一夜也沒有掉色,而且我用84,也泡了,也不掉色。把假的砸開看裡面,也是紅的,可見現在的染色技術有多好。五、另外,紅珊瑚因為細長條枝狀,只會做成:1.珠子;2.蛋面,球面;3.掛件,吊墜,胸花;4.雕刻的擺件,原枝擺件。另外,紅珊瑚的掛件都手工雕刻,精雕細琢,而假的紅珊瑚,請雕刻師傅工錢都不划算,所以染色的假紅珊瑚掛件是比較少的,一般假的都是珠子。六、紅珊瑚的價格其實比較透明,越重越貴,沙丁在200-300/克,一般莫莫在250-500/克。阿卡在500-4000之間,東西越大越貴,如果價格比我說的要低很多,那麼,你不是撿到漏了,是買到假的了。5紅珊瑚的作用
珊瑚是人們心目中的寶物。 《聊齋》中有一篇《羅剎海市》,講到一個姓馬的商人,有幸至龍宮並與龍女聯姻,婚床竟是珊瑚制的。後馬商人與龍女分開,三年後,龍女將一雙兒女送至人間與父親相會。兒子長成後,還能同母親人間海底,常來常往。女兒卻失去了這種神力,時常獨自垂淚。做母親的知道後,心中不忍,就親臨人間探望,送給了女兒很多寶物中,其中竟有一棵八尺珊瑚樹。 珊瑚現在常被人們珍藏、觀賞,當然,這些都是很小的珊瑚,絕對不可能有八尺高。珊瑚除了供人觀賞之外,還是一種藥材。 珊瑚常生於海底的岩礁上,為桃色珊瑚等珊瑚蟲所分泌的石灰質骨骼,現在作為藥材的多取自製作工藝品的殘餘碎塊。 珊瑚的成分主要為碳酸鈣,將藥材洗凈晾乾,研成細末即可入葯。它的功用為去翳明目,安神鎮驚。主治目生翳障、驚癇、吐衄。如治小兒眼有翳障,視物不清,將珊瑚細研如粉,取如黍米大塗於患處,每日一次。 治心肺鬱熱、吐衄不止,大紅珊瑚,研極細如粉,每服二分,以百合煮成糊,調服。 治心神怔忡,驚癇卒倒,大紅珊瑚、琥珀、珍珠各3克,人蔘、白朮、當歸、膽星各9克,共研極細末,每服3克,燈心湯調下。珊瑚主產於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顏色有紅、鉛丹色等,亦有黑色珊瑚。但我們臨床上,則僅以紅色珊瑚為藥材,其他顏色的珊瑚只能作觀賞之用。6紅珊瑚手鏈怎麼挑選
紅珊瑚自古以來就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在古時候由於開採困難,紅珊是非常珍貴的寶石,只供王侯將相擁有,如今技術發展,紅珊瑚已經能進入尋常百姓家了紅珊瑚以其濃艷而不浮躁的紅色,那紅珊瑚手鏈要如何的挑選呢?首先我們要從顏色要區分,紅珊瑚顏色越純,價格肯定也就越高。其次看大小,顏色越純的,直徑越到的,價格肯定也是越高的,這個很多朋友都會說5mm的紅珊瑚價格就2千左右,但是到了7mm以上的價格要好幾萬,這個區別是不是太大了,確實是這樣的,紅珊瑚直徑越大的,越稀少,價格也就上漲了很多。再次要看品相的,手鏈的表面月乾淨,沒有蟲洞,價格也肯定要高的!在選購紅珊瑚除了大小,品相和成色外,對紅珊瑚設計款式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7紅珊瑚保養與凈化方法
七步走,教你紅珊瑚保養與凈化的方法。紅珊瑚的保養:1、請防止重擊、磕碰、防止寶石掉落損壞;2、請防止觸摸化學物品、酸、鹼性液體及香水等;3、請每次運用後用軟布擦洗妥善保管;4、請常常泡清水、抹清油,永保「亮光生輝」;5、請常常佩戴珊瑚首飾,使之與人靈性相和諧;6、請備多件珊瑚首飾依據時節互換,用以保「亮麗如新」之成效;7、無鑲嵌的紅珊瑚項圈、手鏈、墜鏈終年貼身佩戴是活血保健最佳聖品。紅珊瑚凈化辦法:1、取出需求凈化的手鏈;2、每條手鏈或許項墜用10克御守鹽;3、若是用專門凈化碗不需求核算水的用量,若是是用家裡通常的玻璃碗、瓷碗,需求依照每條手鏈500克水的份額增加。水不必是礦泉水、純凈水,通常的自來水就能夠。這是由於御守鹽的凈化能力強,遠遠高於晶洞等,所以不必對消磁耗材有嚴格要求;4、若是需求祈福,如求財、求姻緣美好等,在完結上一步後,取出「御守宣」也叫做御守紙,御守宣有印章的一面寫上自個陰曆生日、希望。把紙放在容器里。紙能夠摺疊。若是不需求祈福,直接依照第5步操作就能夠;5、把手鏈放在準備好的碗里,若是容器里有許願用的御守紙,就把手鏈放在紙上,倒入清水。若是有過濾東西的最好把御守鹽放在過濾東西里,之後把過濾東西放入水中。運用過濾東西是為了免除雜質和塵土顆粒劃傷虎水晶;6、等候24小時就能夠消磁結束。等候時間能夠超越24小時,可是不能短與24小時;7、將凈化時用過的鹽水倒掉,將御守紙取出晒乾,之後燃燒;注意:紅珊瑚消磁一次能夠接連帶1到3個月。頻頻消磁沒有壞處。御守鹽不是海鹽、粗鹽、大鹽,僅僅從海里獲取加工而成的。所以對天然紅珊瑚沒有腐蝕效果。8紅珊瑚產地分布及品種
紅珊瑚是一種美麗的有機類寶石,和大多數普通珊瑚一樣來自於深海,主要產自200至2000米的海底。由於珊瑚在全球的數量都因為污染等問題而大幅減少,所以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珊瑚列為了保護動物,禁止對珊瑚的破壞和開採。那麼市場上紅珊瑚到底產自何處呢?世界上最重要的深海紅珊瑚產地主要分布在三個地區,第一個是中國台灣海域、日本南部島,包括琉球群島;一個是夏威夷群島周邊海域及中途島海域;還有一個就是地中海沿岸,以義大利半島南部海域為主。這些地方的海底都分布著海底火山,火山活動位海底帶來了大量的養分,有利於深海紅珊瑚的生長。紅珊瑚的顏色多種多樣,有深紅、赭紅、桃紅、肉紅、粉紅、桔黃、乳黃、乳白等。業內認可的紅珊瑚色彩範圍:一:AKA,暗紅,深紅色,價值最高,多產自日本和台灣。二:沙丁,鮮紅色,市場上常見的正紅色,多產自義大利。二:MOMO,桃紅/橙紅色。三:ANGEL SKIN粉紅色(常說的孩兒面,也稱天使之膚)。四:粉白,白色。
推薦閱讀:
※石珊瑚的生長過程是怎麼樣的?
※水族界的誤解與謊言(一)
※寶石界的千年靈物——紅珊瑚,你了解它么?
※為什麼有些珊瑚在晚上看是熒光色的?
※珊瑚入水族箱如何過溫過水,與海水魚有何區別?
TAG:珊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