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的擔當:匹夫當廉恥仁愛 修身齊家志懷天下
騰訊儒學 2017-05-06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這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詩作《精衛詩》,表達的是作者立志學習精衛填海的精神,以不屈不撓的毅力來實現自己救亡圖存、為同胞尋求福祉的理想。
他一生輾轉,以天下為己任,以學術興天下,被後人視為中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之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最能代表顧炎武愛國思想的名言,其中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核心價值之一。
「拯斯民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他立下的終身誓言。然而,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他胸中那顆許付天下蒼生的赤子之心和偉大抱負,又將託付何處呢?
1657年,顧炎武已經45歲。他變賣了祖產,離開江南去北方遊學,尋找新的報國之路。他的第一站是一座著名的書院——不其山(今山東青島嶗山西北部)康成書院。
康成書院由漢代經學大師鄭康成始建。鄭康成也處在一個經過漢代輝煌後、華夏大地戰亂四起的時代,他放棄高官職位,全心建立書院傳授經學,促進儒家經學與佛道合流,厚植中華文明之根脈。
「深山書院有人耕,不問山名與縣名。為問黃巾滿天下,可能容得鄭康成?」這首《游不其山》表明,顧炎武當時正在考慮一個問題:在這樣的亂世中,自己能否像鄭康成一樣,以學術報效天下,傳承儒家傳統文化呢?
在此後漫長的遊歷生涯中,顧炎武常常騎著一匹騾子,手不釋卷。他到處搜尋各地史志圖書,勘察民生風俗,足跡遍及二十餘省。顧炎武認為「士當求實學」「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這種注重考據實證、經世致用的治學風格影響深遠,被後世尊為清代樸學的開山鼻祖。
有一天,顧炎武終於找到了自己苦苦追尋的答案。「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謂之亡天下。」在這裡,他對亡國與亡天下作了一個分辨,易姓改號謂之亡國,那麼什麼叫亡天下呢?那個天下就是指人文天下,忠於自己的民族,忠於自己的文化根脈。
由此,顧炎武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最終使命。在他看來,文化傳統和道德價值,不僅是士大夫安身立命的基礎,更是關係國家興衰的決定性因素。他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在《日知錄》中,顧炎武專辟一章論述廉恥,呼籲世人「貴廉潔、賤貪污」。
以為後世鑒,顧炎武詳細考證了歷代懲治貪腐的辦法,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社會治亂之關鍵在於「轉移人心、整頓風俗」。只有採取「以禮治心」的「禮教」方式,讓人人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規矩,懷有廉恥之心,勤政清廉之風才能盛行。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顧炎武對廉恥的考量並未止於清廉為官、遵守禮義等一般的道德自律,而是延伸到勤政事功的層面。他提出,社會精英階層特別是治國者,應「恥匹夫不被其澤」。就是說,作為一個士人或為官者,可恥的是碌碌無為,天下百姓沒有受到你的任何恩澤。
這樣,顧炎武把士大夫的廉恥觀,與是否愛護百姓、是否對百姓有恩惠聯繫起來,把廉恥引向了「仁」的層面,把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和闡釋。由此,廉恥就與仁愛這個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相通了。
顧炎武一生未曾出仕為官,但他始終保持氣節,終生踐行自己的廉恥觀。「行己有恥、博學於文」,是他終身恪守的準則。同時,也把這種準則傳之後人。
他曾給外甥徐元文寫過一封著名家書《答徐甥公肅書》,那時他已近七十歲高齡,客居他鄉。家書中,他不談自己的生活瑣事、表達親情,而是痛陳自己所目睹的百姓疾苦,告訴外甥「關輔荒涼」、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叮囑道:「不忘百姓,敢自托於魯儒;維此哲人,庶興哀於周雅。當事君子,倘亦有聞而嘆息者乎!」
這是一個老人的真情教誨,其心皎皎,照亮世人。
節選自|《中國家規》,中國方正出版社授權發布,版權歸出版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世就是力量這句話。?
※修身(杜維明著 胡治洪譯)
※傾國傾城 儀靜休閑有底蘊才會芳香四溢(女子修身養性系列)
※收腰顯瘦的牛仔褲,穿上之後讓你更加的修身顯瘦顯高
※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請問, 他有在他的著作或言論中提到他的養浩然之氣的方法嗎?或者你認為該如何養浩然之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