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七夕】
七夕
舊稱陰曆七月七日之夜為」七夕」,傳說牛郎織女於此夜相會.人家婦女則陳瓜果結縷穿針以乞巧.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為符應。」《紅樓夢》第四十回「薛姨媽道: `織女牛郎會七夕』」 ;第四十二回,鳳姐說她女兒的生日不好,「可巧是七月七日」;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兒誅》:「樓空鳷鵲,徒懸七月之針。」用的都是七夕的故事。
織女牛郎會七夕
牛郎,即牽牛星,與織女星分居天河岸上。《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其北為河,
河鼓大星。……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孫也.」據《星經》雲:牛六星在天河東,主犧牲之事.織女三星在河西北,又名東橋,天帝之女,主果蓏絲綿珍寶。古人傳說牽牛織女結成夫婦,為天帝所迫,分居天河兩岸,長年隔河遙望,只在每年七夕,始得渡河一會。梁蕭統《文選》卷二十七載曹丕《燕歌行》:「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李善往引曹植《九詠》(「臨迴風兮浮漢渚,目牽牛兮眺織女」)注:「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六《借聘錢》雲:「《荊楚歲時記》嘗見道書雲: `牽牛娶織女,
取天帝二萬錢下禮,久而不還,被驅在營室』。」又,《出河西》引張天覺《七夕》雲:「河東美人天帝子,機抒年年勞玉指。織成雲霧紫絹衣,辛苦無歡容不理。帝憐獨歡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橋邊渡.」《紅樓夢》第四十回:「鴛鴦道: `當中二五成雜七』。薛姨媽道: `織女牛郎會七夕.」』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乞巧
舊時陰曆七月七日夜,人家進行多種活動,希求借織女渡河之吉祥而得巧,稱為乞。《星經》雲:「織女三星在天河西北,……三星俱明,天下平,女善工。」北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百官志·織染署》:「七月七日,祭杼。」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六《祭機杼》引《考工記》注云:「以織女星祥,因祭機之杼,以求工巧。」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探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
女郎呈巧,女郎列拜,謂之乞巧。」但舊時心懷迷信的人,既要在七月七日乞巧,卻又怕這個「巧」的日子不好。《紅樓夢》第四十二回:當劉姥姥問大姐的生日時,
「鳳姐說: `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劉姥姥佗笑道: `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個`巧』字上來。」正是這種矛盾心理的反映。
七夕之針
舊時七夕乞巧的活動有多種,而婦女以針乞巧則是較為普遍的一種。所用的針有雙眼的、五孔的、七孔的、九孔的等等,也稱乞巧針。明劉若愚《酌中志》第二十《飲食尚好紀略·七月》: `初七日七夕節,宮眷內臣穿鵲橋補子。宮中設乞巧山子,
兵仗局伺候乞巧針。」以針乞巧的活動多在夜間,但也有白天進行的.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民風一七月浮巧針》:「七月七日,民間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令女子自投小針泛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糙,因以卜女之巧」。《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兒諫》:「樓空鳷鵲,徒懸七夕之針」 .的就是七月七日以針乞巧的活動.
鳷鵲樓
本為西漢上林苑樓觀名,漢武帝建元中建。因「鵲」與七夕牛郎織女相會故事有關(
唐韓鄂《歲華紀麗》卷三《七夕》:「鵲橋已成」注引漢應劭《風俗通》雲:「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後便有以鳷鵲樓代七夕穿針乞巧之樓者(如金人劉迎《和人七夕韻》雲:「鳷鵲樓空紋扇月,鴛鴦機冷茶羅風」),《紅樓夢》作者就是其中之一。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兒誅》雲: `樓空鳷鵲,徒懸七夕之針」 .
推薦閱讀:
※七夕有腔調 | 品茶知心,玩器怡情
※七夕是在什麼時候被大家普遍認為是情人節的?
※《紅樓夢》中的七夕節
※七夕:愛她,就請給她最好的生活
※科普 | 七夕為何定於農曆七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