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師入行論講義152課
下面看第八品《靜慮品》最後三個頌詞的內容。
第三個科判是講「共同之事宜」。前面的科判「謹持對治」中「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修法講完之後,再講一個共同的事宜。
庚三(共同之事宜)分二:一、遣除教誡之障;二、精勤對治。
「遣除教誡之障」,就是我們在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在或者禪修菩提心的過程當中,對於妨害我們接受、修持教誡的一些障礙,必須要進行遣除。如果不遣除這些障礙,那麼就沒辦法修持和生起殊勝的菩提心。「精勤對治」即我們要對治一切的障礙,通過修行善法的方式來進行對治。
辛一、遣除教誡之障:
愚行足堪厭,今當隨聖賢,
憶教不放逸,奮退昏與眠。
字面意思是:無始以來的凡愚之行已經足夠讓我們生起厭離心了。生起厭離心之後「今當隨聖賢」,應該跟隨諸佛菩薩殊勝上師的足跡,修持殊勝的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的時候還要「憶教」,就是憶念經論(尤其是本論中的不放逸品、精進品等教言)來「奮退昏與眠」。通過精進修持擊退昏眠、掉悔等禪定的障礙。
下面我們再看「遣除教誡之障」。主要的教誡就是修持世俗菩提心當中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或者自輕他重菩提心的方法。
對於這些教誡的障礙,「愚行」就是一個。凡愚之行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無始以來流轉輪迴的種種行為。它的根本是無明、我愛執或者我執,在此基礎上,為了滿足「我」的需求,然後開始生起貪嗔痴,造了很多、很多罪業。
還有一些「愚行」是:我們在趨入佛門,修持的過程當中,為了滿足自己一些暫時的需求,還會做一些惡行;即便是在發了菩提心的前提之下,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成就、成佛,還在我愛執、自私自利之心的攝持下,做了很多所謂佛法的修持。
這些深淺不一或多多少少的愚行,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已經非常多了,多了有什麼必要?其實對我們的修行沒有任何幫助。通過佛菩薩的教誨,我們現在徹底看清楚了,因為它的確沒有意義,而且我們流轉了這麼長時間,難道還不夠嗎?
對我們來講,每一世的記憶都是有限的,我們沒有辦法去憶念無始輪迴當中這麼多流轉的事情。假如我們能夠通過上師三寶的加持,通過自己的修行,或者通過一種什麼因緣能夠憶念前世,知道地獄中的痛苦,我們很快就能產生想從輪迴當中獲得解脫的出離心。
就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以前曾經發生過的這些事情,沒有辦法憶念,沒有辦法了知,所以在短暫的一生當中我們覺得還可以承受。如果放長來看,我們流轉輪迴的時間非常長,感受到的痛苦是無量無邊的,各種各樣的痛苦都已經受過了,所以這樣的愚行對我們來講實在沒有意義,應該足夠生起厭煩了。
如果我們現在內心當中對這些愚行還不厭煩,當然也想不到去改變、去對治,也不會想用自己的時間精力去修持殊勝的佛法。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足堪厭」,已經足夠可以讓我們感到厭煩了。從現在開始應該有所轉變,不應該再跟隨凡愚的行為而轉,應該「隨聖賢」,所以第二句講「今當隨聖賢」。
「今當隨聖賢」就是跟隨上師或者諸佛菩薩修持聖道。他們最初怎樣發菩提心,怎樣依止善知識,怎樣開始聞思修,怎樣開始利益一切有情,他們是怎樣轉變的……所有聖賢的足跡我們都要了知、跟隨。因為他們通過修持殊勝行,已經獲得了成就、解脫,我們也要跟隨他們的行為,爭取儘早獲得解脫。不單是他們這樣通過修持獲得了解脫,如果我們跟隨他們去做也可以解脫,他們給我們示現了怎樣獲得解脫的方法。
因而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追隨聖賢,跟隨他們的行為、他們所說的教言、竅訣、修行方式,還有他們所講的一些理論,所舉的一些教證、比喻、例子等等,總而言之,能夠讓我們的心徹底轉變的,能夠拋棄我愛執的、所有殊勝的教言和行為都應該跟隨,不再跟隨凡愚的腳步。
「憶教不放逸」:我們跟隨聖賢的足跡,還要憶念殊勝的教法,所有的教法都要憶念。在這個地方主要講到了不放逸,不放逸就是我們要小心謹慎地去做取捨,了知一切的過患,看到暇滿難得而不放逸,看到煩惱的過患,調伏煩惱而不放逸等等。
在第四品《不放逸品》當中講了很多讓我們不放逸的竅訣,心理和行為上面不能放逸、散亂,在不如法的事情上面應該不放逸——約束自己的身語意,小心謹慎地去實踐正法。
第七品當中講精進,其實不放逸和精進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共的地方。不放逸的體相主要是一種小心謹慎的狀態,做取捨的時候非常謹慎,身語意不放逸、很謹慎。精進是對善法的一種歡喜。不放逸和精進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它們的本體和法相不相同,所以我們也要憶念《精進品》。
《精進品》當中講到,旁生如果發起了精進的心都可以解脫,何況我們生而為人。人的身體所依、心和業,是一種苦樂相雜的狀態。地獄、惡鬼道的眾生過於痛苦,沒辦法憶念正法,連一念憶念正法的心思都生不起來,因為實在是太痛苦了,這種痛苦的心接近於昏厥的狀態,怎麼可能去憶念正法呢?天人那樣的生活又太好了,也不容易憶念正法。就是人道有苦有樂,既有一定的痛苦也有一定的安樂。有痛苦的緣故,我們可以生起出離心,在不痛苦和痛苦不劇烈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憶念正法。不是特別痛苦也不是過於安樂,(過於安樂也是一種過失,有可能進入歧途)在這種狀態當中比較適合修持正法。我們生而為人,有很多佛菩薩化身為善知識的形象在我們身邊度化我們,(雖然佛菩薩也有化現到其他道的,但在人道當中很多)還有法寶、寺廟等修法的助緣,在人間都是圓滿具足的。如果我們精進修行一定可以對治一切障礙,修持好殊勝的菩提心,所以應該要「憶教不放逸」。
「奮退昏與眠」主要是講,我們要通過精進來遣除禪定的五種障礙。禪定的五種障礙也叫「五蓋」,能夠障蔽我們成就正法,讓我們的心不清明,沒辦法一緣專註修持禪定,所以我們要通過對治去「奮退昏與眠」。
《親友書》等經論中講五種障礙,第一個是掉悔,有的把掉舉和後悔放在一起講,叫掉悔蓋;第二個叫做害心蓋;第三個叫做昏睡蓋,將昏沉和睡眠放在一起;第四個貪慾蓋;第五是懷疑蓋。這五種障礙讓我們沒辦法修持禪定,是搶奪我們修持禪定善財的盜匪。
為什麼把掉舉和後悔放在一起呢?因為掉舉和後悔都是外散的心。掉舉就是我們的心不安住,想來想去:想外面的事情、外面的景色、外面的人,想自己要做的事情、想飲食等等。掉舉就是我們的心胡思亂想,往外馳求的這種狀態。
「舉」就是高舉的意思,它不是低沉而是高舉。「掉」是掉來掉去,就好像我們手上拿著東西,把東西拿來拿去一樣。掉舉就是我們的心識不安分,沒辦法安住,而且是高舉、外散的一種狀態。
「後悔」是自己的心馳於外境,想到以前做的事情怎麼不該做等等,生起一種後悔心。如果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後悔的狀態,就沒辦法安住當前的實相,或者安住當下來修持正法。後悔和掉舉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都有共同的特性,都是外散的心。
第二講害心,經常想傷害別人,直接想打、想罵;想到我的怨敵某人對我不好,願他遇到災害等等。這種願別人不好的心態,就叫做害心。有時是針對某個人、某個不喜歡的民族;有時是針對某類人,比如恐怖分子;有些時候針對某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好像經常和我們作對,所以我們對他們不喜歡,就願他們國家、這類人、民族或個人遇到不好的事情,這樣的心就叫做害心。如果經常處在傷害別人的心態當中,那麼我們的心就不寂靜,經常這樣產生罪業,那我們怎麼可以把心清凈下來、安定下來修持禪定呢?經常生起害心會讓我們沒辦法安住禪定。
前面的掉舉和後悔,是經常胡思亂想,和制心一處的思想有所矛盾。害心是一種很強的煩惱心,讓我們心不寂靜,也讓我們的心沒辦法安住,這是第二類。
第三類就是講到了昏睡。「昏」就是昏沉,似睡非睡,自己的所緣很不清楚。昏沉和睡眠不一樣,昏沉是腦袋不清醒的狀態,比如夏天吃完午飯之後想打瞌睡,想看書也集中不了精神,這就叫昏沉。「睡」就是睡眠,睡過去五根關閉了,也沒辦法安住。昏沉和睡眠放在一起,主要二者都是內收的。
掉舉是外散的,昏睡是內收的,讓自己的所緣不清楚。掉舉後悔對所緣雖然清楚,自己知道想什麼,想的東西很清楚,但它是外散的、高舉的,是一種不安住的狀態。昏沉睡眠對所緣很不清楚,睡過去也沒辦法安住所緣。在這種狀態當中修禪定,可想而知根本修不成,我們沒辦法把自己的心控制在一個地方不要去胡思亂想。所以說昏沉和睡眠也是修禪定的一種障礙,我們要想辦法去對治。
然後就是貪慾。貪慾是對我們喜歡的人、事物或某種狀態,想要得到的心比較強烈。如果經常產生這樣的貪慾心,自己的心就不寂靜、定不了、很煩亂,這是惱熱的一種狀態。經常產生很大的貪心,要修持禪定是很困難的。
第五種就是懷疑。懷疑自己的這種修法到底能不能成功。雖然懷疑可以指一切懷疑,但這個地方主要是指懷疑修行的方式。「我這種禪修的方法到底能不能得到禪定?」有懷疑肯定不願意下工夫去修,稍微修一下他就開始懷疑這到底行不行。在這種狀態下,就沒有辦法把心完全投入到禪修當中,懷疑的心讓他沒辦法寂靜。
在一些上師們的教言當中說:掉舉、後悔的時候,我們就想一些輪迴的過患,把心降下來。因為掉舉、後悔是一種高舉的狀態,一想輪迴的過患,眾生的痛苦,地獄的痛苦等等,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慢慢地沉下來了,把這個心往回收;如果昏沉睡眠就想一些修行的功德,讓我們的心興奮起來。本來昏睡是低沉的狀態,讓它稍微興奮一點,比如想一些功德法,還有些傳記中佛菩薩的功德,就可以讓自己的心興奮。
我們要對治掉舉、後悔,需要知道掉舉的過患。掉舉、後悔很不好,是成就的障礙,所以要制止它。有些時候可用一些方法來調心,比如昏沉的時候眼睛往上看,掉舉、後悔的時候眼睛往下看。
產生害心對自己是非常不好的,有些時候害心是害不了別人的。雖然自己坐在這個地方胡思亂想,希望別人遭殃、遇到不好的事情,但是別人有他的福報因緣,我們這樣想不一定能傷害別人,這個害心反而肯定是傷害自己的,毫無疑問。所以說害心不寂靜,能夠傷害自己,對自他都沒有利益。
當我們生起害心的時候要想一想:「我們現在修法是為什麼?是為了利益自他一切眾生。」所以要收起害心,不要去傷害別人。每個人其實都是眾生,因為某種因緣,他就變成了我們的怨敵、仇人或親人。但他本來的身份是什麼?就是眾生而已,他和我一樣,我是眾生,他也是眾生。從這個方面講,我們就不要去想他是怨敵,我們越想他是怨敵,就越加深他是怨敵的概念,對他就越不舒服;如果弱化他是怨敵的概念,我們對他不好的看法就會慢慢消失。所以我們要想怨敵是一個單純的眾生而已,和我一樣是個眾生,害心就可以慢慢平息下來。
對治昏沉、睡眠,也要了知它的過患。昏沉的時候,稍微走動一下,或者用涼水洗洗臉、把自己的頭往上抬,這些方式都可以暫時對治昏沉和睡眠。隨著我們修行的逐漸深入,昏沉和睡眠也會越來越少。
我們要知道貪慾心的過患非常大,比如第八品,還有前面都講了貪慾的很多過患,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對治,不要讓自己的心放在貪慾上。真正我們要貪的話,可以貪佛果、貪禪修的境界等等,雖然貪著這些究竟來講也是不好的,但暫時來講,我們應該把心緣於清凈的法上,遠離對不清凈貪慾的欲求。
在對治懷疑方面,我們可以看一些禪修成功的事例,然後再進一步去學習禪修的竅訣和過程,只有把整個過程了解清楚之後,心中的懷疑才可以逐漸打消。
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斷除修持靜慮的五種障礙(斷除五蓋)。我們再歸攝一下要教誡的障礙:
第一個是我們必須要遠離愚行和跟隨凡夫。「今當隨聖賢」有兩個意思,一方面要隨聖賢而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還再跟隨凡愚的教言、行為去做的話,那麼永遠沒辦法從輪迴當中獲得解脫,這是一種教誡之障;
還有放逸和懶散也是教誡之障。如果我們過於放逸,身口意三門不收攝,不謹慎去取捨,那麼會經常落入耽著劣事懶惰、同惡懶惰、自輕凌懶惰這三種懶惰當中,這樣就沒辦法安住在殊勝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修法當中,所以我們也要遣除放逸和散亂的障礙。
還有前面講的五蓋——掉悔、害心、昏睡、貪慾和懷疑。這五種都屬於教誡之障,歸攝起來要遠離這一切的障礙,開始修持殊勝菩提心對治自心。
辛二、精勤對治:
了知這樣一種障礙之後,要精勤對治障礙,修持佛法的同品,遠離違品。
如佛大悲子,安忍所當行,
若不恆勤修,何日得出苦?
字面意思:猶如佛陀具有大悲的心子菩薩一樣,我們也應該安忍所應當行持的善法。如果我們不恆時勤修善法,那麼自己和他人什麼時候才能夠脫離一切痛苦呢?是沒辦法的。只有通過精進對治才能夠出離痛苦,如果沒有經過精進對治是無法出離痛苦的。
「如佛大悲子」:我們要經常學習佛菩薩的修行傳記和教言,因為他們在修行中也是受了很多苦,安忍了很多的修行,最後終於獲得了成功,所以我們也應跟隨他們的行為而行持。
「所當行」是什麼?就是應該行持的一切行為。這個地方講到,能夠幫助我們生起菩提心的修法,暫時來講,有四厭世心、清凈的戒律、禪修、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的修法。在這個學處當中,比如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和智慧的行為等等;在四攝利益眾生方面,有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像這樣所有行為都應該行持。
在行持的過程當中應該安忍,安忍什麼呢?在修持「所當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內心的習氣和自己的分別念會出來做障礙,有時候障礙是來自於眾生的邪行。比如有時去幫助某人,對方不但不聽反而辱罵我,我是好心去勸導他,他反而這樣,於是想乾脆放棄了,對對方產生嗔恨心或者不高興的心態,這些都是需要安忍的。眾生的福報、根基是這樣,一次兩次教化不一定馬上能夠成功。
在《白蓮花傳·精進品》當中講:佛陀為了度化一個人,讓他生起一念善心,用了數萬年的時間(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很長)。佛菩薩們為了眾生生起善心,不是試一次兩次就放棄的。當然我們和修行有素的菩薩沒法比,但是這種精神我們要了知,也應去隨學。這種時候我們要安忍,千萬不要碰到一點點事情就放棄。
在修道過程當中,障礙、違緣、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肯定會出現,有的來自我們自己,有的是來自於其他外面的因素。不管怎樣,為了所行持的善法能夠迅速圓滿,我們必須有所安忍,只有不斷地安忍,我們的修行才能夠逐漸成熟。
如果我們沒有恆時勤修,「何日得出苦」?除苦需要通過對治,才可以逐漸消滅它的違品,產生殊勝的功德。如果不恆時精勤是不行的,所以這裡有「恆」和「勤」。一個方面要精進,精進不能夠三兩天的熱情,這樣是完全不夠的。乃至於沒有達到目的之前,一定要恆時精進。如果不精進去對治,無始以來養成的惡習不可能無因無緣自動消失,必須要通過對治讓它逐漸消亡。這些習氣是我們自己養成的,我們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用這些習氣再去修道,或者說通過殊勝的佛法去對治,慢慢養成另外一種新的習氣去對治以前不好的習氣,這樣我們才可以有出苦的時候。
因為不好的習氣改掉了,新的境界產生了,我們才可以從某種狀態的痛苦當中脫離,從根本上脫離之後才可以幫助一切眾生從痛苦中脫離。所以說,如果我們不精進,決定沒辦法無因無緣地獲得解脫之果。佛教當中講因緣法,具足什麼樣的因就會具足什麼樣的果,有了正因就會有正果;如果因缺少,那麼果也會遲遲不顯現;如果因不正確,果絕對永遠不顯現。而這種恆、勤修的對治,就是出苦的正因,這方面我們必須要了知。
己三、修勝義菩提心:
真正來講,廣說勝義菩提心是在第九品,應該是下堂課開始學習勝義菩提心的內容,但此處修勝義菩提心可以做一個過渡,講得很略,沒有廣說,所以沒有過失。是作為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間的過渡頌詞。前面廣解了世俗菩提心,現在用一個頌詞來簡單介紹勝義菩提心,然後在第九品的時候再進一步廣大地直接介紹勝義菩提心。這個頌詞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頌詞。
首先我們要知道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的差別。世俗菩提心主要是一種善心所,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發起求佛果的一種心。這種心是跟隨意識的心王和善心所產生的,它有兩種所緣:一個是利益眾生,一個是自求佛果。勝義菩提心是一種智慧,是遠離一切世間八戲的一種了知,或者證悟實相的一種無分別智。這種無分別智就是勝義菩提心。不是說這個勝義菩提心安住在勝義諦當中,它的菩提心更清凈更圓滿,不是這樣的。它是沒有所緣的,不緣眾生,也沒有緣眾生的心,也不緣佛果,也沒有緣佛果的心。而是了知一切的眾生也好,佛果也好,我們的心也好,其實在究竟的本性當中都是無所緣的,都是本來空性,安住在這樣的狀態當中,現前證悟這種狀態就是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可以發、可以生(通過儀軌來生起),但勝義菩提心只有通過證悟才能生起。世俗菩提心可以通過儀軌來受菩薩戒或者菩提心,但是勝義菩提心只有通過修證,當你證悟了無分別智慧就有了勝義菩提心。當然勝義菩提心的因——空性見,我們是可以修的,通過大略的、總相的方式去修持,這個空性不是勝義菩提心,卻是能夠得到勝義菩提心的一個直接的因和助緣。
為除諸障故,回心避邪途,
並於正所緣,恆常修三昧。
頌詞的意思是:為了遣除一切障礙的緣故,我們應該迴轉輪迴的心,避開一切的邪途,而且對於真正的「正所緣」,恆常修持殊勝的三昧(修禪定、修靜慮的意思)。
這個頌詞有很多不一樣的解釋,尤其是對於「並於正所緣,恆常修三昧」。有些解釋的科判不是按照勝義菩提心來講的,那麼這個「正所緣」是指佛法,尤其指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佛法。而「恆常修三昧」是作為一種靜慮的修法進行安立的。當然此處按《善說海》的觀點是勝義菩提心,「正所緣」應該是指空性,是對空性的修法恆常進行觀修、修持。
「為除諸障故」:我們修行佛法的障礙是很多的,佛菩薩在很多經論當中講到了我們應該知道並斷除的障礙。因為我們首先要知道障礙才能斷除障礙,不知道障礙就沒有辦法針對這個障礙去修持斷除的方便,所以說要知道障礙。
彌勒菩薩在彌勒五論之一的《辨中邊論》中,把一切障礙全部作了一個歸攝。第二品《辨障品》把所有的障礙都歸攝到一品,裡面講了很多的障礙。現在不是講《辨障品》,簡單介紹一下裡面的主要障礙:針對大乘行者的障礙叫周遍障,小乘行者的障礙叫一分障。
看起來大乘行者的障礙要多,是周遍的障礙,小乘行者只是一分障礙,為什麼呢?因為大乘求佛果,所有的障礙都要遣除,所以要遣除的障礙多,它是求佛果、求遍智的緣故,叫周遍障。小乘是求部分解脫,對它來講障礙只是一分障礙,它了知這一分障礙,遣除這一分障礙就可以獲得暫時的阿羅漢果,但是它得的果小,是暫時的,不是究竟的。如果想要獲得佛果,還是要遣除周遍障。
針對現在的凡夫人來講,有增勝障和平等障,是針對生起障礙、生起煩惱的不同情況而言。增勝障是什麼呢?一個人內心當中的習氣、煩惱的種子很強盛,看到應該生貪對境的時候生貪,看到一般不應該生貪的對境也生貪,這就叫做增勝障。
有時不一定是貪慾,生嗔也是如此,很小的一件事情就可以發一個大脾氣,內心生煩惱的因緣很強盛。有一類人內心當中貪慾心很強,貪心的障礙比嗔心和愚痴心都要強烈,貪慾對他們來講就是增勝障。有些人貪慾心不是很強烈,也不貪錢,也不貪財,也不貪色,就是嗔心大。像有些古代的英雄,什麼都可以放得下,就是嗔心大,想殺人、想報仇。有些人貪心、嗔心都不強烈、不明顯,但是愚痴心大,比如喜歡睡覺,這些障礙叫增勝障。
針對某一個人的內心當中,某種障礙是特彆強烈的,其他兩個不怎麼強烈,這叫增勝障。或者他對於很小因緣都能夠輕易生起貪心、嗔心、愚痴心,像這樣也叫增勝障。
平等障一般指煩惱相合於對境,這個東西很好他才生貪,這個東西不是很好就不生貪。他生嗔心和對境有某種平等的關係,這個叫做平等障。
增勝障的對境和自己生的貪心不是平等的,它是更加增勝的,比如生貪心的因緣很少,但是生起的貪心很大。還有一種平等障,它是相續當中貪心、嗔心和愚痴心沒有哪個更加超勝,差不多一樣,這個也叫平等障。
有些時候看我們內心當中的狀態也是這樣的,有的時候貪慾心很容易產生,嗔心不是很強烈;有些時候嗔心強,貪慾心不強;有的時候一個很小的因緣就可以生起很強烈的貪心;有時候很強因緣產生很強的嗔心,這個就叫增勝障,有不同的情況。
論中還講到有九結的障礙,還有針對比如說三十七道品、四念處的障礙,四正斷是什麼障礙,四神足是什麼障礙,還有對七菩提分的障礙、八聖道分的障礙,這些障礙都一個一個地講,還有六度的障礙、十地的障礙等很多,最後彌勒菩薩將無量無邊的障礙全部歸攝起來,就只有兩種:煩惱障和所知障。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只講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主要是指對解脫起直接障礙的作用;所知障主要指對成佛起直接障礙的作用。「主要」並不是說,所知障不障礙解脫,煩惱障不障礙成佛,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煩惱障主要障礙解脫,所知障主要障礙成佛。如果想要解脫,你必須要斷煩惱障;想要成佛,必須要斷所知障。這些障礙使我們沒辦法獲得自己想要的功德,所以說我們一定要除障。
為了遣除一切障礙的緣故,「回心避邪途」,首先我們要「回心」,什麼叫「回心」呢?就是迴轉我們的私利、分別念。以前我們是隨波逐流,隨著自己輪迴的習性而走的,跟隨外境生貪、生嗔、生痴,然後就產生輪迴的心。現在要回心求解脫,不應該再按照以前老的套路走下去,應該要回心(迴轉我們的心態求解脫;或者心外散,現在要反觀自己的心)。
「避邪途」就是對於我們即將遇到的、碰到的、在未來修法當中可能會遇上的、不是自己應該走的邪途,應該避免、避開,「並於正所緣」,而對於正所緣「恆常修三昧」。
如果按照其他的講義,沒有按照勝義菩提心來講,「正所緣」主要是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通過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正所緣,讓自己生起殊勝的利他心、菩提心,以打破很多粗大的分別念。「恆常修三昧「:恆常修持殊勝的三摩地,恆常修持殊勝的靜慮、禪定。這也需要恆常修,有的時候我們修三昧、修禪定、修寂止,只修了幾座、幾天、幾個月,還沒有生起禪定,就說不行了就放棄了。但這個地方說要恆常修持,時間要長。如果長時間修,慢慢習慣了之後比較容易生起殊勝禪修的境界。
我們回到本論《善說海》的講法。按照《善說海》的觀點,怎麼樣消除煩惱障?怎麼樣消除所知障呢?「並於正所緣」:「正所緣」就是空性、實相、空正見。我們對於空性正見要把它作為所緣,恆常修持,恆常觀修。怛常觀修這個殊勝的空性就是「修三昧」,「修三昧」並不是什麼都不想,它可以把殊勝的空性作為所緣境,在這個上面安住就可以了。
其他斷除障礙的修法,更多是一種壓制。比如說我們的貪慾心很強烈,佛菩薩就說你要修它的反方面——不凈觀,因為之前再再提到,我們認為它好才生貪心,所以這個時候要修不凈,把它的缺陷找出來修,才可以從反面來對治。如果嗔心大,你可以修慈悲觀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暫時的壓制,或者通過修轉心、修自他平等等等,這些斷除障礙的方法,都是轉變障礙或讓障礙變小、力量變弱的方式來修持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很多方法都是壓制障礙,讓它不現行、不粗猛、不起障礙,但是我們修持佛法,單單靠壓制是不行的,壓制只能暫時的壓制。那壓制它幹什麼?是為了爭取時間,爭取更清凈的心態,來做更重要、更徹底的修行。有些人想:我不壓制它,不通過前面的加行修持,直接修空性。雖然也可以,但我們的內心當中煩惱還很粗猛,沒有通過其他的修法來壓制住的緣故,在這種狀態當中修持很細微的空性,是很難相應的。所以我們要通過其他前面的修法,不凈觀也好,出離心也好、菩提心也好,把煩惱壓制住之後,爭取到了相對清凈、平靜的心態,再去修空性就比較容易相應。
「並於正所緣」:要究竟地斷除障礙,通過壓制是不行的,你只能暫時壓制不能永遠壓制,所以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比如說你去割草,只是把上面的草割掉了,或者你拿塊石頭把這個草壓住了,覺得看不到了。其實根還在,它還會長;如果你用石頭壓住,它在石頭下面還在慢慢地長,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所以說根本的對治方法就是斬草除根,把它連根拔起,它沒有根就不再生長了。我們要一勞永逸地獲得解脫,就一定要斷除煩惱障,或者要成佛就要斷除所知障。這個「正所緣」,其實就是真正從根本上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一種修法,這就是空性。
觀修人無我空性和法無我空性就可以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一般來講,人我執引發煩惱障,人無我空性(空性分兩種,人無我空性,法無我空性)就是觀修沒有人我,因為這個煩惱障的因是什麼?是人我執(認為有我存在的執著),所以把它的根本去掉,通過人無我空性來修人我不存在,如果能證悟人無我,煩惱障就沒有根本了,自然就垮掉了。
我們通過修人無我空性來斷除煩惱障的根本,就可以從輪迴當中解脫,獲得阿羅漢的果位。然後通過修法無我空性斷除所知障的根本,一切的所知障沒有了,遍智的果就現前了。因為所知障就是障礙我們了知一切所知的,讓我們對一切所知的體性不了解,對它的法性、顯現的有法不理解,所以我們對一切所知沒有辦法達到像佛陀一樣的遍智。當我們通過修空性把所知障去掉了,障礙我們了知一切所知的障礙沒有了,一切所知的本性現前,這種智慧就叫做佛智。
我們真正要究竟地解脫,就必須從根本上斷除煩惱,根本上斷除的修法就是人無我空性、法無我空性,所以說我們應該對於這樣的正所緣恆常去修持三昧,經常修持人無我空性、法無我空性,這就是修持勝義菩提心。
前面講了對這個頌詞的兩種不同解釋。我們按照《善說海》把它當成一個承上啟下的頌詞,因為勝義菩提心下面要廣說。這個頌詞也是在修菩提心(菩提心分兩種: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它作為第八品的結束,作為承上啟下的頌詞,大概地事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勝義菩提心,為斷除障礙修持勝義菩提心,恆常修三昧的法義也稍微地了解一下,對我們學習第九品是有幫助的。
以上我們就學習完了第八品,下堂課我們要開始講第九品《智慧品》。《智慧品》從它的字面上、意義上來講要稍微深一點,因為它觸及到的是無分別智慧,是佛菩薩內心當中證悟空性的境界,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稍微有點困難。當然如果自己對空性有因緣的話,那麼聽到空性教法會特別高興,非常歡喜。如果聽不懂,我們也要知道,聽空性的功德、利益非常大,即便是聽不懂,只要聽了它的詞句,也能夠在相續當中累積非常深厚的殊勝福德。單單是學習聽聞空性,也可以讓我們獲取很多的資糧。
第八品我們就學完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個地方。
推薦閱讀:
※065 繪像普門品頌(印光法師)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
※印光法師文鈔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六集)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慧律法師(二)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