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涅槃禪》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1)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本品文意:佛再次提示大眾,若有疑問可及時請教,把握佛住世的最後時機,獅子吼菩薩出頭提問。可從如下六方面來解說本品:

一 廣說佛性。菩薩具足智慧福德二莊嚴,則知佛性。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中道智慧。第一義空是超越空和不空的不二中道空性。「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非常非斷是觀照十二緣智的中道,是眼見佛性的入手處。世尊擴展深化了十二因緣智:見十二緣者——見法——見佛——佛性——第一義空——中道——涅槃,並指出觀十二緣智下、中、上、上上四種境界。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世尊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世尊區分雙重二種畢竟,指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這是從定慧比喻三個角度來說佛性的名稱。一切眾生雖具佛性,但如盲人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夜見色。如來全見,如晝見色。眼見佛性的明了程度,與見常樂我凈的程度,兩者相關。佛性離四句絕百非,是中道般若空性境界。菩薩具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世尊開示眼見和聞見如來的區別點和各自的境界相。

二 菩薩修行。獅子吼問佛,如何觀察心行不一之人?世尊說,具是共住、久處、智慧、觀察四事,然後得知持戒破戒。佛說持戒者有二:一究竟無因緣持戒,二不究竟有因緣持戒。戒復有二類:一為利養、為自身、根淺易動、須他教敕、聲聞戒,二為正法、為眾生、根深難拔、性自能持、菩薩戒。前者不能聞見佛性,後者能眼見或聞見佛性。世尊說,菩薩摩訶薩有十三法則便退轉,復有十三法壞菩提心。世尊又說不退轉心菩薩的心行和誓願,此類菩薩方能具足六波羅蜜,明了佛性。佛還告誡我們:「寧當少聞多解義味,不願多聞於義不了」。菩薩修習如來三十二相業因緣者,得名不退名不動轉的菩薩摩訶薩也。世尊說一切眾生、諸佛境界、業因果報、佛性四個不可思議。「真修習戒定慧」,是指修習大乘菩薩的三學,為度脫一切眾生,為護正法,願一切眾生都得無上菩提,並且三輪體空。世尊說,生死不得名為涅槃,因為生死法悉有因果,涅槃之體無因果故。獅子吼菩薩問:眾生佛性為悉共有為各各有?世尊答:眾生佛性不一不二。一切有情眾生雖有三界六道等萬千差別,但都有佛性。

三 佛入涅槃地點與時間。如來於拘屍那城入般涅槃原因,世尊答道:此城微妙功德之所莊嚴,諸佛菩薩所行處故。佛說了三個本生因緣故事,轉輾六大城降伏攝受外道,最後來到拘屍那城。世尊選擇在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表示常樂我凈的眼見佛性義。世尊開示二月十五日涅槃的原因。世尊與獅子吼菩薩討論何等比丘能莊嚴此娑羅雙樹。

四 大涅槃與禪定。世尊說,無相定者名大涅槃。時時修習定慧舍,是契入無相定的途徑。世尊分別解說了定慧舍三者的區別,說明菩薩什麼情況下修習三昧或智慧或舍,還從定慧均衡與否的角度,來說能否見性與見性是否明了的問題。世尊說,菩薩具足定慧二法能得大利益。世尊說,定、慧、舍三者即是空、無願、無相三種三昧,善知定時慧時舍時及知非時,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菩提道。菩薩摩訶薩成就十法,則能明見涅槃無相至無所有。

五 定業和不定業。世尊對於不信因緣果報者,說「一切作業無不得果」;其實「作業有定得果、不定得果」。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梵行解脫,以不定故則修梵行及解脫果。一切聖人所以修道,為壞定業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若業決定,菩薩就不能隨類現身應機說法了。若言諸業有定不定,定者現報生報後報,不定者緣合則受不合不受。以是義故,應有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屬。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眾生現輕報地獄重受,地獄重報現世輕受,其原因是智愚有別。若能修習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若不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愚痴。佛說,恆河邊有七種人,他們後後勝前前,以此比喻凡夫到如來的各種境界。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須修習無漏聖道然後得見。佛性非五蘊非異五蘊,非我不離我。佛性有諸多名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信心、一子地、第四力、如來、十二因緣、四無礙者、頂三昧者,都是佛性義。

六 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獅子吼問:云何不退菩薩,自知決定有不退心?世尊說,菩薩摩訶薩當以苦行、捨身布施等事自試其心。佛開示了菩薩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諸多不可思議心行。世尊以大海的八不思議,來比喻本經的不可思議之處,由此暗示眾生自性藏海的見性境界。獅子吼問佛,為何不示現化生相?世尊說了不化身出世作佛的七點理由。獅子吼菩薩以贊佛偈作為本品的結尾。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無佛有法無法有僧無僧,有苦無苦有集無集有滅無滅有道無道,有實無實有我無我有樂無樂有凈無凈有常無常,有乘無乘有性無性有眾生無眾生,有有無有有真無真有因無因有果無果,有作無作有業無業有報無報者。今恣汝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我實不見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佛再次提示大眾,若有疑問可及時請教,把握佛住世的最後時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即從座起斂容整服前禮佛足。長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適欲問。如來大慈復垂聽許。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諸善男子。汝等今當於是菩薩深生恭敬尊重讚歎。應以種種香花伎樂瓔珞幡蓋衣服飲食卧具醫藥房舍殿堂而供養之迎來送去。所以者何。是人已於過去諸佛深種善根福德成就。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獅子吼菩薩「即從座起斂容整服前禮佛足長跪叉手」,欲問前希望世尊許可。世尊讚歎獅子吼菩薩久植善根欲作獅子吼。大家可在獅子吼菩薩請法前的諸多作略上參究,若能會得,就明白此菩薩已作獅子吼了也!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鋒鋩四足據地安住岩穴振尾出聲。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則能師子吼。真師子王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為十一事。何等十一。一為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故。二為欲試自身力故。三為欲令住處凈故。四為諸子知處所故。五為群輩無怖心故。六為眠者得覺悟故。七為一切放逸諸獸不放逸故。八為諸獸來依附故。九為欲調諸香象故。十為教告諸子息故。十一為欲莊嚴自眷屬故。一切禽獸聞師子吼。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伏窟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怖走失糞。諸善男子。如彼野干雖逐師子至於百年。終不能作師子吼也。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世尊明說獅子王的威德相貌和獅吼功德,暗示眼見佛性的機鋒。「如師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鋒鋩,四足據地,安住岩穴,振尾出聲。」獅子王顯然處於仰世界的君位,若人識得獅王「身力牙爪鋒鋩振尾出聲」,就明白從上佛祖西來意的妙旨;若人會得獅王所「安住岩穴」,需具備「如觀掌中庵摩羅果」的見性法眼;若人識得獅王「四足據地」,也就明白禪師所說的「四楞著地」的禪機,這是通達牢關句的要件之一。

「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則能師子吼。」世尊此話隱含的意思是,若人明白佛有關獅王的禪機密語,才能作獅子吼,為人開示佛知見的祖師西來意之見性大法。

「真師子王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為十一事。」「頻申欠呿」是伸懶腰打哈欠之意,若人會得佛陀祖師「謦欬」的機鋒,就明白獅王頻申欠呿的密意了。若人會得雲門宗「顧鑒」的家風,就明白「四向顧望」的禪機了。若人會得臨濟喝,就明白獅王「發聲震吼」的機鋒,乃至明白本段的大多數玄機密意了。

「臨濟四喝」公案。臨濟義玄祖師。師問僧。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會。僧擬議。師便喝。[《五燈會元》卷11]

禪宗祖師時常以大喝作為機鋒,其中又以臨濟祖的喝最為出名。臨濟問僧人四喝之玄意,僧人正想張口回答,祖師便作大喝,真如獅王吼。臨濟祖先說喝如金剛王寶劍、踞地師子和探竿影草後,又說「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若人僅會得前三喝,尚不得禪門自在分;若人四喝全會,便能一喝作無量喝用,得大自在。若人會得「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就明白「一為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故」。若人會得「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就明白「二為欲試自身力故」。智海普融禪師解釋「一喝如踞地師子」道:「一喝金毛輕踞地,檀林襲襲香風起,雖然爪距不曾施,萬里妖狐皆遠避。」其中「檀林襲襲香風起」,即是本經「三為欲令住處凈故」;「萬里妖狐皆遠避」,或汾陽祖師的「一喝能令喪膽魂」,即是本經「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伏窟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怖走失糞」。「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可視為「殺人刀、活人劍」等無量功用,將本經其他諸事都囊括在內。

本段最為深奧之處是,「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這是祖師禪破牢關句或透法身句的見性境界,若人會得臨濟祖三句中最難的第一句「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方能明白本經句。由上可見,臨濟祖師將一喝開列為四句,佛卻開示了獅王吼十一句乃至更多句,雖說佛陀祖師道門相同,但如來禪顯然比祖師禪深細廣博得多了。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為尾。安住四禪清凈窟宅。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示眾十力。開佛行處為諸邪見作歸依所。安撫生死怖畏之眾。覺悟無明睡眠眾生。行惡法者為作悔心。開示邪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為令二乘生悔心故。為教五住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為令正見四部之眾於彼邪見四部徒眾不生怖畏故,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頻申而出。為欲令彼諸眾生等破憍慢故。欠呿為令諸眾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顧望為令眾生得四無礙故。四足據地為令眾生具足安住屍波羅蜜故。故師子吼。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如來世尊無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師子吼。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諸善男子。是師子吼菩薩摩訶薩。今欲如是大師子吼。是故汝等應當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世尊開示獅王吼的如來禪機鋒後,又將佛比喻作人中獅王,其他九法界眾生相應作了比喻。比如,獅子兒比喻作菩薩,外道六師比喻作野干冒充師子吼,獅王窟宅比喻作四禪聖行梵行天行窟宅,獅王四足踞地比喻作佛四如意足,等等。若人真想契入眼見佛性的大涅槃義,就不能將本段經文作為一般的教下言論世諦流布去,需一一參究明了,其前提是,必須會得上述獅王吼的如來禪公案。

 

一 廣說佛性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若欲問今可隨意。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以何義故名為佛性。何故複名常樂我凈。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見。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獅子吼菩薩代眾問了一系列關鍵的問題,接下來世尊將廣說佛性和見性之義。大家想像一下,若是有人問禪宗祖師上述問題,禪師將如何以宗門本分事來答覆。下面不妨做模擬問答,開闊大家的眼界。

問:云何為佛性?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答:你說什麼?或答:你說的正是。

問:何故複名常樂我凈?

答:默然良久,然後反問:「會嗎?」

問: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佛性?

答:睜眼瞎。

問: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

答:金屑雖貴,落眼成瞖。或說,眼瞖生花。

問: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答:你剛才用什麼眼說話的?然後伸出右手臂,將手掌摩問者的頭頂,問道:這是什麼眼?

如上對機問答,雖然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若作教門宗說,則法堂前將草深三米。正如弘一法師出家前的詩詞所言:「長亭邊,古道旁,芳草碧連天」。又如白居易的詩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雖作此說,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如蟲御木,偶爾成文。非但白樂天如此,筆者亦復如是。會嗎?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為法咨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世尊開示說,只有具足智慧福德二莊嚴者,才能向佛請教佛性義,才能身自內證眼見佛性的境界,並明白上述諸問題。

禪門有言:明心見性開悟者,前世具有「三世天子福,七世狀元才」。這句話一度曾嚇得末學不敢參禪,只想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若人想參禪開悟明心見性,一定得具備相當的福慧資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必須具有超過三世天子福、七世狀元才的福慧資糧,這就不必拘泥執著了。重要的是,若人能夠透過三世天子福和七世狀元才的禪機,此人必定已經具備相當的參禪開悟的資糧了。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智慧莊嚴。云何名為福德莊嚴。善男子。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是名慧莊嚴。福德莊嚴者。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複次善男子。慧莊嚴者。所謂諸佛菩薩。福德莊嚴者。謂聲聞緣覺九住菩薩。複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有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是故能問甚深妙義。我亦具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世尊開示道,慧莊嚴者,一地乃至十地菩薩。福德莊嚴者,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波羅蜜和般若,非般若波羅蜜,是聲聞緣覺九住菩薩的境界。「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有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對於此句大家難免有疑:

第一,有為無為說。聲聞緣覺因有無餘涅槃可入,可說其有為,一地乃至十地菩薩若純粹住於無為境界,又如何弘法利生呢?此處的慧莊嚴之「無為」,是指如來藏本來清凈涅槃的真如性,或指「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佛說慧莊嚴是初地乃至十地菩薩身自內證的悟境。可是,在《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中說,初住菩薩就已經見性開悟,「能知現在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彼諸佛所有功德,此菩薩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證,能成就。能與諸佛平等一性」。在本經<如來性品>中,世尊說:「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也就是說,按照《華嚴經》和本經<如來性品>所言,初住菩薩或十住菩薩已經具足般若波羅蜜,並且眼見佛性開悟,可說是具備慧莊嚴了。可是本處卻說,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德莊嚴者,謂聲聞緣覺九住菩薩,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請讀者參究一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有漏無漏說。聲聞緣覺已斷盡見思煩惱的現行種子,可說其無漏;但其尚未斷見思煩惱的習氣和塵沙煩惱的爾焰,可說其有漏。不過一地至十地菩薩同樣未斷盡見思煩惱的習氣和塵沙煩惱的爾焰,甚至一地至七地菩薩連見思煩惱的現行種子都未斷盡,如此怎可說他們「無漏」呢?此「無漏」顯然不是就其事修上的煩惱斷證功夫而言的,而是就其慧莊嚴的理上頓悟而言的,其義同於「無為」說。其餘的有無之疑問,同理可解。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不應問一種二種。云何世尊。說言能答一種二種。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一二種。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師子吼的意思是,既然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應處無為無漏的境界,怎會落入「問一種二種」的有為有漏的凡夫法呢?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無二種莊嚴。則不能知一種二種。若有菩薩具二莊嚴。則能解知一種二種。若言諸法無一二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無一二,云何得說一切諸法無一無二。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為十住菩薩非凡夫也。何以故。一者名為涅槃。二者名為生死。何故一者名為涅槃。以其常故。何故二者名為生死。愛無明故。常涅槃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以是義故。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世尊答覆說,若有菩薩具二莊嚴,則能解知一種二種,否則就不能解知其中的奧妙。

「常涅槃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前半句好理解,後半句可就費解了。「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我們平常都說自己是「生死凡夫」,怎麼佛在此作如是說呢?為何佛說若言一二乃十住菩薩的境界呢?我們首先須搞清楚,此段中「一二」和「生死」的真實義趣,否則就會越讀越糊塗。

此處的「一者名為涅槃」,就是曹洞宗的「正位」,「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此處的「二者名為生死」,就是曹洞宗的「偏位」,「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能明白正法眼藏內仰復君臣正偏此諸一二見性境界者,方能懂得本段的真實究竟義。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世尊進一步指出,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中道智慧。第一義空,是超越空和不空的不二中道空性。「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聲聞緣覺只見一橛,「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由此可見,若人執著於空和無我一邊,就不能證到眼見佛性的第一義空大涅槃境界。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凡有三種。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者苦樂行。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憐愍一切諸眾生故。雖復處在阿鼻地獄如三禪樂。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聲聞緣覺行於苦樂作中道想。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如汝所問。以何義故名佛性者。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複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下上中。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上者生死無常謬見是常。三寶是常橫計無常。何故名上。能得最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世尊說,不見中道者凡有三種: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者苦樂行。道有三種:下者梵天,上者凡夫,中者菩薩。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非苦非樂,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佛性者,即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若人會得此句中的「種子」,就具備參禪的「正眼」;若人會得此句中的「中道」,就契入向上菩提莊嚴道;若人會得此句中的「中道種子」,就具備參如來禪祖師禪的大法眼,並明白教下所言的「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的見性境界了。

複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是故佛性常樂我凈以諸眾生不能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凈。佛性實非無常無樂無我無凈。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是人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凈。有善知識而語之言。汝舍宅中有金寶藏。何故如是貧窮困苦無常無樂無我無凈。即以方便令彼得見。以得見故是人即得常樂我凈。佛性亦爾。眾生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凈。有善知識諸佛菩薩。以方便力種種教告令彼得見。以得見故眾生即得常樂我凈。

「生死本際凡有二: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大家也許感到納悶,我們都明白無明與有愛引發的生老病死之苦的道理,若說此道即是中道能破生死,為何我們還沉淪於生死輪迴中不能自拔呢?

大家須明白一點,世尊在本經中所說的話,凡是不能用一般教理解釋的,多半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大家需參究,何為無明?何為「有愛」?何為「生老病死之苦」?何為「中道」?有人問:「如何是至極之談?」永安朗禪師曰:「愛別離苦」。若人會得此祖師禪公案,就明白此處無明與愛引發的生老病死之苦相續流的中道,這正是正法眼藏的契入處,此即煩惱即菩提的見性境界。

本段中有「譬如貧人家有寶藏是人不見」之如來禪公案,其實就是<如來性品>中「貧女舍內金藏喻」的翻版,因此不再贅述了。

複次善男子。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又未能渡十二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世尊說,非常非斷是觀照十二緣智的中道,是眼見佛性的入手處。我們都以為十二因緣是小乘法,殊不知,十二因緣也是大乘法,而且是眼見佛性的見性境界。

在本經<四依品>,對於「若有眾生於恆河沙(或二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己作了禪解,舉過「乾峯一路」和「無門二馳」二個公案,若人會得上述祖師禪案,便會「觀照十二緣智」的見性境界。觀照十二緣智中道的無常無斷,有二種方法:

一是唯識明心的見處,觀照十二因緣的每一環節中,如來藏與蘊處界的互動關係,因如來藏非常非斷,蘊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蘊處界隨之也似乎顯得無常無斷如同瀑流水。

二是禪宗見性的見地,觀照十二緣智中道的無常無斷時,中道表向上菩提道,「十二」(或12)之「十」表「常」之「一」道或「一」乘法;「十二」之「二」表「斷」之二橛或大小「二」乘法。「一」如卦象中的陽爻,「二」如卦象中的陰爻,不過陰爻「——」兩杠之間的斷開點或連接點實際上是很小的,甚至是似斷似連的狀態。我們將此爻縱向放置,陰爻呈現向上一路,中間微小的斷開點,就是聲聞緣覺人進無餘涅槃中止化城的入口處,也是小乘解脫道的終點,向上還有大乘的菩提道(含大乘的究竟解脫道)。筆者入泥入水的繞道說禪,也許顯得很複雜,若以宗門本分事的作略,筆者只是「先伸直右臂,然後屈攏臂膀,再伸直而已」。若人會得佛經中常用的「屈伸臂傾」的如來禪機鋒,就明白本人此機鋒的密意,也觀照十二緣智中道的無常無斷的密意,亦明白十二因緣名為佛性的大涅槃義了。

善男子。譬如胡苽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恆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不見知故無有終始。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本段大意:一說因果可以互相轉換。二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乃是諸佛菩薩境界。三從十二因緣的了知程度來區分凡夫賢聖。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十二因緣之始,有二種解釋:

一是「無明」。無明又分兩種:其一是一念無明的見思煩惱,其二是無始無明的塵沙煩惱。只有佛具備一切種智,方能究竟了知這二種無明。從這種意義上說,「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

二是徹法底源的破「牢關句」。在正法眼藏內,十二因緣無明的起始處是復穢世界,禪門將其稱為「黑山鬼窟」、「三家村」和「金沙灘」等,這是祖師禪破牢關的深細微妙的見性境界,不是初步見性的十住菩薩的境界。「十住菩薩唯見其終」,是指十住菩薩唯見眼見佛性的最初句等粗略的境界。若人會得「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之禪機,就明白佛菩薩見始見終之如來密意了。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鞠。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世尊擴展深化了十二因緣智:見十二緣者—→見法—→見佛—→佛性—→第一義空—→中道—→涅槃,並指出觀十二緣智下、中、上、上上四種境界。

「如蠶作繭自生自死」,若人會得此句的禪機密義,就眼見佛性開悟,也明白觀照十二因緣智的十住菩薩境界了。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噁心害母害已生悔。二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師子吼質疑道: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其邏輯也許是,因為一切眾生都是佛性,有佛性就是佛,那麼眾生就是佛了,何須無量劫地修道成就佛道呢?

世尊說「佛者即是佛性」,此話有多重含義:其一,若人在正法眼藏或自佛世界內見到自性佛,就是眼見佛性了;反之,若人眼見佛性了,必然能夠觀照到自身本具的法報化三身佛。其二,世尊就因道果、就未來論現在,而說「佛與佛性雖無差別」。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就是說,從理體上說,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在其自佛世界內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因此說「佛者即是佛性」;從事相上說,眾生因無明煩惱的遮障,雖有佛性而不能證見,也不具備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智慧德相,因此眾生只是理即佛,而不是事即佛。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世尊區別了三種有,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在此處,世尊明確地宣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

眾生悉皆有心悉有佛性。從唯識明心的角度,此心可理解成如來藏心或第八識心,如來藏中具有眾生未來成佛所需要的一切種子或功能,故說「如來藏中藏如來」。從禪宗見性的角度,此心可理解成正法眼藏內的「心目」,由此心可見向上一路之佛性,故有「心性」之說,即是自心本性之義。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畢竟。莊嚴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善男子。如郁單曰三十三天果報覆故,此間眾生不能得見。佛性亦爾。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世尊區分了雙重二種畢竟:其一,莊嚴畢竟,世間畢竟,六波羅蜜;其二,究竟畢竟,出世畢竟,一乘佛性。前者主要暗示從復世界全提向上朝仰世界的見性境界,後者主要暗示已經居於仰世界歸家穩坐如來法空座的境界。

世尊指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大家需明白一點,一乘、中道和佛性不僅是佛法的術語和概念,這些也是我們每人自佛世界內眼見佛性的如幻法境界。

複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凈。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種種名。如禪名四禪。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覺名定覺。正名正定。八大人覺名為定覺。首楞嚴定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有因緣時則能修習。若無因緣則不能修。因緣二種。一謂火災。二謂破欲界結。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下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了。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世尊轉換角度來開示佛性義,指出「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這是從定、慧、比喻三個角度來說佛性的名稱,其實佛性有無量名稱,是故佛說「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由這些佛性的名稱,我們可以體會到:一是《楞嚴經》和《首楞嚴三昧經》其實也是論述佛性的經典,二是《大般若經》《金剛經》中也有佛性義,只不過那些佛經沒有《大涅槃經》說得明顯、說得透徹罷了。

「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了。」此句較為難解,十住菩薩是明心見性開悟者,儘管不如佛悟得那麼透徹,他們已親自觸證身內如來藏心的本來清凈涅槃的真如自性,已知自身內有不生不滅常住的自性法身佛;他們並已眼見佛性開悟,親見正法眼藏內法報化三身佛,已見到千聖不傳的向上一乘莊嚴大道,照此道理說,十住菩薩已經身自內證如來是常住法了。世尊如此說的原因也許有兩點:其一,在<如來性品>和<梵行品>中,世尊開示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的「九譬喻」和「八相貌見」時,僅說到妙有的如幻法境界,沒有提到真空的空平等地見性境界,然而空平等地恰恰是顯現如來常住法之關鍵所在。其二,也許因為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如黑夜睹物不太清晰明了,故而世尊說他們「不知如來是常住法」。在開示十住菩薩的八相貌見後,世尊在論述了了見時說:「如人眼根清凈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菩薩摩訶薩了了見道菩提涅槃亦復如是。雖如是見,初無見相」。也就是說,了了見道和見猶非見是高於十住菩薩的菩薩摩訶薩之見性境界。

善男子。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告阿難言。我今欲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我既入水。一切飛鳥水陸之屬悉來觀我。爾時復有五百梵志來在河邊。因到我所各相謂言。云何而得金剛之身。若使瞿曇不說斷見。我當從其啟受齋法。善男子。我於爾時以他心智。知是梵志心之所念。告梵志言。云何謂我說於斷見。彼梵志言。瞿曇。先於處處經中說諸眾生悉有無我。既言無我。云何而言非斷見耶。若無我者。持戒者誰,破戒者誰。佛言。我亦不說一切眾生悉有無我。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豈非我耶。以是義故我不說斷。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故。無常無我無樂無凈。如是則名說斷見也。時諸梵志聞說佛性即是我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尋時出家修菩提道。一切飛鳥水陸之屬。亦發無上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尋得捨身。善男子。是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故說名為我。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說無我為我。真實無我。雖作是說無有虛妄。善男子。有因緣故說我為無我。而實有我。為世界故。雖說無我而無虛妄。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以是常故。如來是我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本段大意,世尊善說我與無我,我即佛性,五百梵志及一切飛鳥水陸之屬,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本段的禪機重點是:「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告阿難言,我今欲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我既入水,一切飛鳥水陸之屬悉來觀我,爾時復有五百梵志來在河邊」。

若人具有「推窗睹河」和「隨波逐流」的手眼,識得「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的如來秘密之教,就明白祖師禪最初句的開悟境界。

若人會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即侍者阿難取佛衣和澡豆,就對於祖師禪法眼句粘上邊了。有人問「如何是正法眼?」雪竇嗣宗禪師答「烏豆」。香嚴禪師說:「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洞山祖說:「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若人會得雪竇的「烏豆」,及香嚴的「瞬目」,就明白此處「澡豆」的密意。若人會得香嚴的「沙彌」,就明白世尊喚阿難取物的機鋒。若人會得洞山祖的「衣線」,就明白佛令侍者「取衣」的玄機。

「我既入水,一切飛鳥水陸之屬悉來觀我,爾時復有五百梵志來在河邊」。此句既包含祖師關的「鳥道玄路」和「向異類中行」的深細見性境界,又包含破牢關句的境地,若人明白「五百梵志來在河邊」的玄機,祖師禪破牢關就有個入處了。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金剛力士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不能得見。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盲者不見。雖復不見。亦不得言無青黃赤白長短質像。何以故盲雖不見。有目見故。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見色。如來所見如晝見色。善男子。譬如瞎者見色不了。有善良醫而為治目以藥力故得了了見。十住菩薩亦復如是。雖見佛性不能明了。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能得明了。

一切眾生雖具佛性,但如盲人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夜見色。如來全見,如晝見色。十住菩薩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能得明了。

「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盲者不見」。此句中大有玄機。在<序品>中,「爾時世尊,於晨朝時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頗梨馬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若人會得<序品>中世尊面門所放的「青黃赤白頗梨馬瑙光」顯發的見性義,就明白本段中「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隱復的玄機了。眾生如盲人瞎子,雖具佛性而不能見,此句也是如來密語。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含珠山彬禪師答:「瞎」。禪師此答的意思,不是呵責學僧有眼無珠不見佛性,而是大有老婆心切的為人之處。若人會得臨濟祖臨圓寂前的最後語「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三聖禪師)邊滅卻」,就明白佛陀祖師的老婆為人處了。

善男子。若有人見一切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凈。見非一切法亦無常無我無樂無凈。如是之人不見佛性。一切者名為生死。非一切者名為三寶。聲聞緣覺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凈。非一切法亦見無常無我無樂無凈。以是義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凈。非一切法分見常樂我凈。以是義故。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凈。非一切法見常樂我凈。以是義故。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果。以是義故。首楞嚴定名為畢竟。善男子。譬如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佛性亦爾。一切凡夫雖不得見亦不得言無佛性也。

世尊說,眼見佛性的明了程度,與見常樂我凈的程度相關。聲聞緣覺、十住菩薩和佛都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不凈,但是聲聞緣覺認為自性三寶也是無常無我無樂不凈,所以不見佛性;十住菩薩少分地見自性三寶的常樂我凈,所以眼見佛性如黑夜見色;諸佛全然明白自性三寶常樂我凈,所以眼見佛性如白晝見色。

善男子。佛性者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一切眾生悉有三種,破煩惱故然後得見。一闡提等破一闡提。然後能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此段的「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不僅是佛法的術語概念,而且也是眼見佛性的不同境界。若人會得雲門一杖,就明白十力;若人會得「四衢街道」,就明白四無所畏;若人會得「三家村」,就明白大悲三念處。也就是說,若人會得前面所舉的「浮山四衢」公案,就能看出本段隱含的如來禪玄機密意。

善男子。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則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未別苦樂是名為觸。染習一愛是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善男子。一切眾生雖有如是十二因緣或有未具。如歌羅邏時死則無十二。從生乃至老死得具十二。色界眾生無三種受三種觸三種愛無有老病。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無色眾生無色乃至無有老死。亦得名為具足十二。以定得故。故名眾生平等具有十二因緣。

本段大意,解釋十二因緣的三世名相,指出欲色無色三界眾生平等具有十二因緣。

善男子。佛性亦爾。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咨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十二部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

本段內含如來禪公案一則,「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世尊明白地指示我們:「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就是沒有明示牛表示何物,這是祖師關「向異類中行」參究的題目。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讓我們來共同對照參究。

「南泉牧牛」公案。南泉普願祖師。上堂曰:「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食他國王水草。擬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不如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五燈會元》卷3]

在<如來性品>中,在論述牛的五味是自生還是他生時,世尊開示道:「是牛食啖水草因緣,血脈轉變而得成乳。若食甘草其乳則甜,若食苦草乳則苦味。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我們已曾拈提過「南泉牧牛」公案,在此結合本段經文再擇要舉唱之。

南泉祖師出家前的俗姓為王,王老師是其自我稱謂。南泉祖自小養一頭水牯牛,無論往溪東溪西放牧,牛都會食他國王的水草,於是他就睜一眼閉一眼,讓那牛隨緣吃水草吧。若人會得此案的「國王」,就明白本經的「雪山」和「如來」。若人會得此案的「溪」和「水草」,就明白本經的「忍辱草」、「醍醐」、「大涅槃」經和「十二部經」。若人會得牛食水草,就明白觸目菩提的向上一路。若人還是不會,且看王小兒郎騎牛弄笛奏還鄉曲吧!

善男子。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斷非非常非非斷。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亦盡非盡非盡非非盡。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亦義非義非義非非義。亦字非字非字非非字。云何為色。金剛身故。云何非色。十八不共非色法故。云何非色非非色。色非色無定相故。云何為相。三十二相故。云何非相。一切眾生相不現故。云何非相非非相。相非相不決定故。云何為一。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說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無數法故。云何非常。從緣見故。云何非斷。離斷見故。云何非非常非非斷。無終始故。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云何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云何非有非無。虛空性故。云何名盡。得首楞嚴三昧故。云何非盡。以其常故。云何非盡非非盡。一切盡相斷故。云何為因。以了因故。云何為果以決定故。云何非因非果。以其常故。云何為義。悉能攝取義無礙故。云何非義。不可說故。云何非義非非義。畢竟空故。云何為字。有名稱故。云何非字。名無名故。云何非字非非字。斷一切字故。云何非苦非樂。斷一切受故。云何非我。未能具得八自在故。云何非非我。以其常故。云何非我非非我。不作不受故。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為善法作種子故。

本段大意:佛性離四句絕百非,是中道般若空性境界,是唯證方知的身自內證的自心現量。佛性即有即無,非有非無。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佛性故。云何為無?為什麼眾生雖有佛性不能見到呢?因為他們的善根福德定慧因緣尚未具足,若具足之,從善方便而得見佛性。云何非有非無?佛性如虛空性故,這是從末後句「虛空等地」而言的。佛性即空非空,非空非非空。云何為空?佛性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性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佛性能為善法作種子故。前面佛性「非有非無,虛空性故」,是從正法眼藏真空性而言的。最後「非空非非空,能為善法作種子故」,是從正法眼藏妙有性而言的。

善男子。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槃經如是之義。當知是人則見佛性。佛性者不可思議。乃是諸佛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佛性者非陰界入。非本無今有。非已有還無。從善因緣眾生得見。譬如黑鐵入火則赤出冷還黑。而是黑色非內非外。因緣故有。佛性亦爾。一切眾生煩惱火滅則得聞見。善男子。如種滅已芽則得生。而是芽性非內非外。乃至花果亦復如是。從緣故有。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佛性亦爾。悉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所成就。

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三處:

第一,「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槃經》如是之義,當知是人則見佛性。」若人真正領會本經的義趣,必定是眼見佛性的開悟者,但似懂非懂者不在此例。

第二,「佛性者不可思議,乃是諸佛如來境界。」此句的「諸佛如來」,包括已見性開悟的菩薩,即是見性成佛道者,眼見佛性者就是「本來佛」、「見性佛」和「知見佛」。

第三,本段的「黑鐵入火」和「種滅芽生」二喻,都是如來禪公案,讀者可自行體究。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菩薩具足成就幾法得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世尊成就幾法得了了見。善男子。菩薩具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云何為十。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以大涅槃教化眾生。……(約略去2210字)

世尊說,「若有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讀者可自行閱讀此十法。

   善男子。如汝所問。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故得了了。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一切覺者名為佛性。十住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了。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佛菩薩見性到底是用什麼眼見的?這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機密。佛菩薩見性境界有所區別的原因概括如下:

十住菩薩以慧眼見故,為菩提行故,智慧因故,非一切覺故,聞見佛性故,故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佛眼見故,無行故,不住不去,斷因果故,一切覺者故,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故能了了。

熟悉禪宗的大德也許會提出以下問題:

其一,佛說十住菩薩以慧眼見性,可是禪宗卻大多認為見性的是法眼,是故禪門五家中有「法眼宗」一說,這如何解釋呢?大家要留意,世尊時常用不同的名詞術語表達同一事物,只不過側重點有所區別罷了。比如,在《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佛說以「父母所生的清凈肉眼」見性。又如,在《楞嚴經》七處征心中,佛說以「心目」見性。在本經<四依品>中,世尊甚至說:「學大乘者雖有肉眼,乃名佛眼」。鑒於唯識宗有證悟如來藏的明心,而禪宗有證悟正法眼藏的見性,這兩者很容易混淆;筆者的建議是,將唯識宗的明如來藏心稱為別教的慧眼開悟,將禪宗的見正法眼藏性稱為圓教的法眼開悟,這樣似乎更適合現代人的根性。

其二,佛在前面說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但不明了,此處卻說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這又如何解釋呢?眾所周知,見性開悟者的六根互通互用,所以眼見與聞見不一定是二回事,也許只是表述的側重點不同。聞見有二種意義:一說未開悟者用耳識聽聞到眼見佛性這一回事,二是已見性開悟者用自佛世界內的法耳聞見佛性,這是十住菩薩的境界之一,我們不能將這二種情況混淆不清。

其三,佛說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如黑夜見色。可是,永明延壽祖師所著的《宗鏡錄》「十問以定紀綱」的第一條就是:「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不」。也許有人解釋道,永明大師據說是阿彌陀佛的化現,其見性境界當然如同佛了。可是這不僅是永明祖師身自內證的境界,而是對於一切開山度人的禪師的要求呀!永明祖師且不論,南堂禪師的祖師關十門之四云:「須見性如觀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穩密」。這也是對於一切開山度人禪師提出的標準,此標準竟然與諸佛眼見佛性的境界相同?又該如此解釋呢?其實上,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不能了了,如黑夜見色;諸佛眼見佛性能了了,如白晝見色,如於掌中觀阿摩勒;這些話不僅是對佛與菩薩見性境界的對照描述,而且也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暗示處於復世界臣者與處於仰世界君者的不同見性境界。本段說:諸佛世尊以佛眼見故、無行故、不住不去、斷因果故、一切覺者故,這些都是指自佛世界內仰世界君位的「三世諸佛不知有」的空平等地見性境界,也是祖師禪的末後句之境界。若具如此見地,上述十住菩薩和諸佛如來見性差別諸多原因的密意,就不難看出來了。

「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此句也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其義是,十住菩薩雖明了向上菩提道和諸佛涅槃門的見性境界,但未能達到徹法底源的大悟成片的境地。按祖師禪的說法是,十住菩薩未必能過牢關通透末後句,因為在自佛世界內尚有未見到的「眾生」,所以說其「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灌頂疏云:先明了與不了,次明眼見聞見。初了不了中有五番,最後釋一切覺者。一心三智照一諦三諦,名一切覺十住亦得此覺,比佛猶昧故不了了。地前十住全不見性,是故不論了與不了。次眼見聞見中有兩番:初以十住為聞見,佛地為眼見。次番以九地已還為聞見,第十住為眼見。此中應作四句:第十住亦聞見亦眼見,九地已下但有聞見,佛地但有眼見。文中自出此之三句。若眾生聞不信者,非聞見非眼見。若十住與十地異者,非唯初住不見,十住亦不見,即是別位。若十住與十地同者,豈第十住見,初住亦見。今文雲住,又復雲地,故知此中住地不異,即是圓位。而簡九地是聞者,以其見不了了,抑之為聞。第十住勝加之以眼,蓋是圓位得作此釋,餘位不得。

前面佛說「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此段又說「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可見十住菩薩既可聞見佛性,又可眼見佛性。

「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大家一定會納悶:十住菩薩眼見佛性,遠遠高於十住的九地菩薩卻聞見佛性?照理說,九地菩薩高出十住菩薩二十九個階位,其佛法證量也應當遠高於十住,為何其佛法證量反而不如十住呢?這問題很複雜,其原因是,本經中有時以十住表十地,或用十地表十住,「住」與「地」是交替使用的,細心的讀者可能早發現這一點了。

例如,本品起首處說,「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德莊嚴者,謂聲聞緣覺九住菩薩」。照此說來,九地菩薩理應具足福慧二莊嚴,應該能夠眼見佛性了,莫非此處的九地是指九住?

在禪宗祖師看來,十地菩薩眼見佛性尚未了了,如雲門祖師說:「祇如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猶被呵責,見性如隔羅縠」。依此觀之,佛說的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似乎又是祖師所說的十地菩薩。還有《央掘魔羅經》和《首楞嚴三昧經》明確地說,眼見佛性就是十地菩薩的境界。可是,在《入楞伽經》中,佛明確地說,西天十四祖龍樹是初地菩薩,這又如何解釋呢?

也許有人會在別教與圓教的階位上做文章,以此融通佛前後所說及佛祖所說的差異,這也不失為一種觀點。在筆者看來,見性開悟判位,還是寧就低不攀高,這樣更穩妥一些,對已對人更好一些。從本經全文來看,本人更傾向認為:眼見佛性開悟的階位定在十住菩薩,似乎更容易為人接受。理由是,本經後文說,「聞見者一切眾生九住菩薩聞有佛性」。但是,若是將諸多大乘了義佛典(比如《華嚴經》、《楞嚴經》、《首楞嚴三昧經》、《法華經》和《大涅槃經》等)融會貫通起來,眼見佛性判位的問題真的是很難一概而論之事,不僅見性者對於自佛世界觀照的功夫有深淺廣狹之別,而且還要結合見性者的煩惱斷證能力和履行六(十)波羅蜜狀況,如此來綜合判斷此見性菩薩的階位。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慾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一切眾生不能得知如來心相。當云何觀而得知耶。善男子。一切眾生實不能知如來心相。若欲觀察而得知者。有二因緣。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若見如來所有身業。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所有口業。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若見色貌一切眾生無與等者。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聞音聲微妙最勝。不同眾生所有音聲。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若見如來所作神通。為眾生為利養。若為眾生不為利養。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以他心智觀眾生時。為利養說為眾生說。若為眾生不為利養。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云何如來而受是身。何故受身為誰受身。是名眼見。若觀如來云何說法。何故說法為誰說法。是名聞見。以身惡業加之不嗔。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以口惡業加之不嗔。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

世尊開示眼見如來和聞見如來的區別:若見如來所有身業、色貌無等、所作神通、所受是身、以身惡業加之不嗔,則為眼見如來;若觀如來所有口業、聞音聲微妙最勝、以他心智觀眾生、觀如來云何何故為誰說法、以口惡業加之如來而不嗔,是名聞見如來。佛如此解說,對於未見性者而言,還是很難搞明白是怎麼回事,因此接下來世尊開示如來禪公案,進一步予以說明。

若見菩薩初生之時,於十方面各行七步。摩尼跋陀富那跋陀鬼神大將執持幡蓋,震動無量無邊世界,金光晃曜彌滿虛空。難陀龍王及跋難陀,以神通力浴菩薩身。諸天形像承迎禮拜,阿私陀仙合掌恭敬。盛年舍欲如棄涕唾,不為世樂之所迷惑。出家修道樂於閑寂,為破邪見六年苦行,於諸眾生平等無二。心常在定,初無散亂。相好嚴麗庄飾其身,所游之處丘墟皆平。衣服離身,四寸不墮。行時直視,不顧左右。所食之物,物無完過。坐起之處,草不動亂。為調眾生,故往說法心無憍慢。是名眼見。

本段內含十三個如來禪眼見佛性的公案:

1.「若見菩薩初生之時,於十方面各行七步。」天童覺祖師說:「祇如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指天指地,……又作麼生?乃畫此「⊕」相,若人會得此祖師禪案,就大體明白本如來禪案,這是縱橫通透法身句或牢關句的境地。

2.「摩尼跋陀富那跋陀鬼神大將,執持幡蓋,震動無量無邊世界,金光晃曜彌滿虛空。」若人會得<嬰兒行品>中「楊樹黃葉止小兒啼」公案,就明白此處的玄機密意了。

3.「難陀龍王及跋難陀,以神通力浴菩薩身。」天童覺祖師又說:「祇如以清淨水,浴金色身時又作麼生?復畫此「○@水」相,若人會此禪字玄相,就明白本處的如來禪案。

4.「諸天形像承迎禮拜,阿私陀仙合掌恭敬。」若人會得禮拜合掌中的佛法道理,就明白本處的機鋒密意了。請讀者回頭複習<序品>中所舉的「報恩禮拜」和「僧人合十」二個祖師禪公案。

5.「盛年舍欲如棄涕唾,不為世樂之所迷惑。」僧問:「如何是佛?」福嚴文演禪師當面便唾。若人會得後者,就不難明白前者。

剩餘的八個如來禪公案,就留待讀者自行體究了。

若聞菩薩行七步已唱如是言。我今此身最是後邊。阿私陀仙合掌而言。大王當知。悉達太子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在家作轉輪王。何以故。相明了故。轉輪聖王相不明了。悉達太子身相炳著。是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老病死復作是言。一切眾生甚可憐愍。常與如是生老病死共相隨逐而不能觀。常行於苦我當斷之。從阿羅邏五通仙人受無想定。既成就已後說其非。從郁陀仙受非有想非無想定。既成就已。說非涅槃是生死法。六年苦行無所克獲。即作是言。修是苦行空無所得。若是實者我應得之。以虛妄故我無所得。是名邪術非正道也。既成道已。梵天勸請。惟願如來當為眾生廣開甘露說無上法。佛言。梵王。一切眾生常為煩惱之所障覆。不能受我正法之言。梵王復言。世尊。一切眾生凡有三種。所謂利根中根鈍根。利根能受惟願為說。佛言。梵王。諦聽諦聽。我今當為一切眾生開甘露門。即于波羅奈國轉正法輪宣說中道。一切眾生不破諸結非不能破。非破非不破故名中道。不度眾生非不能度。是名中道。非一切成亦非不成。是名中道。凡有所說,不自言師,不言弟子。是名中道。說不為利非不得果。是名中道。正語實語時語真語。言不虛發微妙第一。如是等法是名聞見。善男子。如來心相實不可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慾見如來。應當依是二種因緣。

本段簡述世尊誕生學道轉法輪等經歷,進一步說聞見佛性的中道義。下面再舉祖師禪一則,作為對眼見佛性或聞見佛性的小結。

「天童開眼」公案。天童宏智正覺禪師,一日,聞僧誦蓮經,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瞥然有省」。上堂:「今日是釋迦老子降誕之辰,長蘆不解說禪,與諸人畫箇樣子。祇如在摩耶胎時作麼生?以拂子畫此⊙相,曰:「祇如以清淨水,浴金色身時又作麼生?」復畫此○@水相,曰:「祇如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指天指地,成道說法,神通變化,智慧辯才,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說青道黃,指東畫西,入般涅槃時,又作麼生?」乃畫此○@+十相,復曰:「若是具眼衲僧,必也相許。其或未然,一一歷過始得。」[《五燈會元》卷14]

天童正覺是曹洞宗禪師,乃丹霞子淳禪師的法嗣。天童祖師見性開悟的時節因緣是,某僧讀誦《法華經·法師功德品》,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句,忽然心有靈犀一點通。法華此品開示清凈六根的百千不可思議功德,表面上說是受持法華者的功德受用,其實是暗示見性開悟者在自佛世界內所證的境界。見性者在自佛世界內六根互通互用,天童祖用父母所生清凈肉眼見到大千世界內外的境界後,必定能用其清凈肉耳聞見諸佛說法之聲。後來天童上堂開示說:今天是釋迦佛的誕生日,老僧不會用口頭表意語言說禪,就給諸位用肢體表形語言比劃個模樣。釋迦佛在佛母摩耶胎時是什麼模樣呢?祖師以拂子畫此⊙相,顯然此圓相表佛母的胎藏,此圓內一點表釋迦佛,此一點其實也是世尊大徹大悟之前所見到的「明星」。那麼以清凈水沐浴悉達多王子的金色身,又是什麼光景呢?祖師又划了一個圓,然後在空圓內寫個「水」字。若人會得聖行品中舉過的「馬祖看水」和「馬祖吸水」二公案,就明白此玄機了。然後天童祖畫此「○@+」相,表示世尊八相成道之境界。他說道:若是具眼衲僧,必然明白老僧的上述作略;如果莫明其妙的話,那得一一過關領會才行呀!大家留意,此圓內是一個「十」字,就是前面解析過的十字街頭或四衢街道,這十字內蘊含著祖師禪透牢關句雙明雙暗的玄機,若破譯得,不僅祖師禪通透得差不多,而且如來禪也明白得七七八八了。如此這般,對於世尊八相成道的玄機,一大藏教的奧秘,都逐漸無師自通了。

若人會得此祖師禪案,聞見佛性乃至眼見佛性,最初句乃至牢關句,祖師禪乃至如來禪,都在里許。重要的是,參禪者須在自佛世界內一一親見親聞,方可說為心安理得,歸家穩坐,無智無得。


推薦閱讀:

純觀行者是否可以證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11—20卷)
追求涅槃的南傳佛教信徒是什麼心態?
佛教修證方法論述 之二 證何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