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有一天我們要與世界和解,無論它美麗或醜陋
我們終其一生
忙忙碌碌、尋尋覓覓
擺脫、依戀
無非是希望找到一種方式
與父母、與自己、與命運
達成和解
熊爺今天想要講的是一個貧民區孩子,與父母、世界抗爭並和解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你很難給他下定義——
他是搞笑藝人也是嚴肅作家。
他大學沒畢業但他是大學教授。
他曾是計程車司機卻成了全球知名的大導演。
「北野,你幹得很不錯,如果沒有你,日本的電影未來將混沌一片。希望你能謹記我的託付,繼續發揚日本電影的傳統。黑澤明敬上。」
被譽為「電影界莎士比亞」的大神黑澤明,臨死前特別修書一封給他,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這或許是對他最高的讚譽。
他就是鬼才「北野武」。
他是日本當代最有才華的導演,以電影《壞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被世人所熟知。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來自貧民區的孩子。
北野武
他是一個油漆工的兒子,用他的話來說是「一個在日本被社會藐視的階層」。
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學,為了不向家裡伸手拿錢,輟學到酒吧當服務生,後來做了計程車司機,或乾脆四下打短工。
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打工仔變成了相聲演員,再到綜藝節目主持人,非科班出身,最後卻誤打誤撞當起了電影導演,沒料到創造了人生的奇蹟,屢次斬獲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被視為日本電影的「唯一希望」。
北野武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搶眼的裝束李安評價北野武:「只要他在旁邊一站,就能被編成一個故事。」
而對於北野武來說,編故事拍電影是他與這個世界和解的方式。
因為,在他的內心,這個世界是瞧不上他的。
「基本上,要是我沒經歷過這麼苦澀的人生,也許我會變成另一個人……不過人生無法重來。我們沒辦法逃避自己的童年。我忘不了年輕歲月中某些非常艱苦的片段。我沒辦法忘記有錢人看我們這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時,那種居高臨下的眼光。」
這一切,造就了性格複雜的北野武。但說到底,他最想和解的其實是自己的父母。
因為在一個貧民區孩子的故事裡,除了外面冷酷的世界,往往都有一個粗暴的父親和一個貪婪的母親。
-1-
一無是處的父親
都說父親是山,沉默而堅實,一直都在的依靠。
但對北野武來說,父親這座山,是一道冰冷的阻隔,他推不開,也無法推開。
1947年1月18日,北野武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
東京下町足立區,一個窮人的聚集地,住的都是工人、工匠和木匠。街道狹窄閉塞,溢著廉價的酒精味和流浪漢的尿臭味,放久的熏魚味,夾著夫妻的吵鬧打架聲,飄了出來,混雜一片,又臭又吵。
而可能打架的夫妻中,就有他的父親和母親。
北野武的父親北野菊次郎,是個油漆工。每天,父親穿著寒酸破舊的衣服,帶上又臟又粘的油漆罐,離開家,開始疲憊又無聊至極的一天。
不知是疲憊使父親沉默寡言,還是無聊使他了無生趣,在北野武眼裡,父親沉默寡言,內向冷漠,隱含著一種冷冷的粗暴,讓他不敢靠近。
這樣的父親還好,只是個冷漠的悶葫蘆。
年輕時的北野武然而,當父親一旦喝酒或賭博輸錢回來,那就是一出悲劇的開始。
酒精彷彿賦予了父親某種力量,讓他的語言能力瞬間爆發,傾瀉而出,他沒完沒了地自言自語,怒吼、暴跳,揮拳毆打母親,不管母親如何叫喊、抵抗、哭泣,失控的父親就是停不下來。
因此,北野武怕父親,也沒怎麼和父親說過話,一種有意無意的疏離,一直橫在他們父子之間。他覺得有這樣的父親是件羞恥而麻煩的事。
但殘酷的是,你越想擺脫的,越在你身上滋長,而且悄無聲息地,你自己都不會發覺。
1983年,36歲的北野武,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相聲演員,是活躍於電視熒屏里的電視明星。在大家眼裡,他就是一個機智幽默的大紅人。但日本國寶級導演大島渚卻說,他看到了北野武身體里藏著「一個鐵石心腸的男人」。
於是,邀請他出演《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中,一個作風粗魯、性情不定,喝了點酒就會很憂鬱的上士。
這部嚴肅的電影、粗暴的角色,就像一個開關,開啟了北野武傳奇的電影生涯,也開啟了北野武自己都意外的另一面——冷酷粗暴、陰沉暴戾。
北野武出演電影《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接下來,自導自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獲獎作品《花火》、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座頭市》……一部部充滿暴力的電影,一個個沉默粗暴的角色,成為北野武式的「暴力美學」。
沉默的人,往往深情如大海。可惜,他無從表達。
父親去世後,北野武在整理遺物時,居然找出兩三張父親練字的紙,上面歪七扭八地寫著他的名字——北野菊次郎。父親到死都寫不好自己的名字,但他一直在偷偷練習。
可是,生前,父親明明常吼北野武:「會寫字有屁用,刷牆又不用寫字!」
就是這幾張紙,讓北野武哭了。哭得比父親去世時還傷心。
北野武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劇照這時,北野武才理解「我們錯過了什麼」。為了不讓錯過繼續錯過,北野武開始用電影與父親隔空對話。
「我記得自己只跟他玩過一次,就是他帶我去看海的江之島海灘上。那是我僅有的記憶,是我跟他在一起,應該說是……快樂地、真正共享的片刻吧。」因此,北野武的電影里,經常出現大海。
1999年,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直接用了父親的名字,這就像一封寫給父親的情書。男主角菊次郎的閑散無聊,無神呆坐,像極了父親。
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影片,被譽為北野武最富溫情最晴朗的電影,並提名了當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最佳影片。
就這樣,北野武將父親留在了一個個悲涼又溫情的鏡頭殘影中。
北野武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劇照這是一個無能的父親,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幾乎一無是處,不會賺錢,不會顧家,沒喝酒時就是個懦夫,喝了酒是個暴徒。
北野武對父親,不是簡單的諒解,因為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感情比這更加複雜,是和解,是憐愛。在一次次的重複再現中,北野武釋放出一個兒子對父親的不忍。「他甚至是想創造出一個世界,希望父親能有另一種人生。」
-2-
貪婪毒舌的母親
成長,看似是一段遠離父母的過程。實際上,他們的影響早已深入骨血,越遠越清晰,越大越明顯,未曾遠離。
如果說,電影中的北野武,沉默與冷酷,來自於父親,那麼,脫離電影的他,在電視屏幕上的滔滔不絕,面對媒體時的毒舌辛辣,在文字里的坦誠直接,則來自於母親的影響。
1994年,北野武經歷了一次「失敗的自殺」。那一夜,北野武喝了酒,沒帶安全帽便騎上一輛操作不熟的摩托車,瘋狂地飈行在東京街頭。
在不清醒的狂妄中,他撞上了護欄。幸運的是,死神並無意帶走他,不幸的是,這場車禍造成他半邊臉面癱。
當大家都對這場車禍感到後怕與慶幸時,母親佐紀以她的非常人邏輯發話了:「你有保時捷吧,幹嘛騎那種自行車似的小玩意!」
這就是母親佐紀。北野武從小就熟悉的,嘮叨、毒舌、直接的母親。
北野武年輕時與母親的合影隨著北野武的日益走紅,母親佐紀公然向北野武索取每個月20萬日元的零花錢,北野武因此痛罵母親為「吸血鬼」。他對貪婪的母親、對家,埋怨、憤怒乃至失望了。
但就像北野武的電影結局,結局來得有點突然。
母親去世後,留給北野武兩份遺物:一封信和一本存摺。信中寫道:「我兒,你從小生性放蕩,我擔心你日後一無所有……存摺里有一千萬圓。」而存摺里便是高達一千萬圓的存款。
原來母親向他要的每一筆錢,她一分沒花,全都存起來。因為,她比誰都愛北野武,擔心他一日人氣全無會變得一無所有。
沒有人比貧窮的女人和媽媽,更知道生活的苦,貪婪和毒舌的背後是悲傷的愛。
母親葬禮那天,北野武說他想講笑話。
悲傷時講笑話,正式場合戴頭套,這是北野武渴望澎湃的內心與沉默羞怯的性格之間的矛盾產物,就像他那張面癱的臉,「一半讓人膽寒,一半笑得天真」。
可是,真到了葬禮,還沒開始講笑話,他便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若干年後,他說:「什麼時候我們覺得父母原來那麼不容易,我們才算真正的成熟。」
-3-
「才華是面對這個世界
唯一能讓我抬頭挺胸的東西」
對於這個世界,北野武的內心是憤怒的。
很多人不理解他為什麼會討厭宮崎駿?
2014年,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北野武炮轟宮崎駿,「我最討厭動畫什麼了的,也非常討厭宮崎駿這個人,不過他的動畫很賺錢。」
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的北野武除了大家猜度的政治立場不同,在熊爺自己看來,北野武討厭的並不是宮崎駿,而是宮崎駿代表的那種美好。
宮崎駿是標準的富二代,小時候父親送他的是飛機模型,是天空,在他的作品裡看到都是世界的美好。而北野武,他的小時候只有窮,他從來沒有看到這些美好,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和這個醜惡的世界,美麗地和解。
兩人對於美麗世界的理解,是無法達成共識的。
他說,人在經歷過一堆失敗或痛苦的考驗後,是沒辦法在人生中正常地成功的。這是多麼現實和痛苦的說法。
但北野武真正可貴的是,他沒有放棄這種成功,對他來說,美麗和解的關鍵是在於自己的不斷奮鬥和努力。
「也許童年的陰霾是讓人痛苦的,揮之不去的,但這並不能成為一個人無法成功的理由。只是這種成功要比正常人來得曲折些。」
北野武與自己的蠟像在熊爺看來,生活中的我們,或許不像北野武那樣,擁有如此貧寒慘痛的童年,可絕大多數人的出身都很一般,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去獲取幸福和人生理想的借口。
正如北野武所說,「擁有才華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能讓自己真正挺胸站立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東西。」
但最後,熊爺真正想說的是。
其實你成功與否,那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那不是故事必然的結局。
人生最重要的結局是:
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達成和解。
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
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或醜陋。
如果你是北野武的深度粉絲,熊爺淘到一本特別的北野武作品《小北野武》。這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小書」。北野武以淳樸稚嫩的語言,記錄了他的童年。書中還附有北野武親自手繪的25幅小插畫。
推薦閱讀:
※《那些年 我們一起跳舞》上
※小戶型和沙發不能共存?我們對它Say No!
※美國又拍了一部我們求之不得的「禁片」
※「到處都是我們的人!」【轉載】
※我們住在石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