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調基本知識及五類對位法寫作。 – 【人人分享

    復調音樂學習資料

     

    1、復調一詞在拉丁文中即多聲部的意思。復調音樂可稱為對位法音樂,有人也稱之為編織物音樂,其實它就是不同旋律交織在一起的多聲音樂。摘自:孫雲鷹《復調音樂基礎教程》91年6月第一版P1

    2、復調音樂: Polyphony一種作曲風格,作曲家特別注重每一聲部的旋律性,不同於用和弦伴奏旋律的主調音樂。摘自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汪啟璋、顧連理、吳佩華編譯、錢仁康校訂《外國音樂辭典》,88年第一版,P596

    3、Polyphony:(音樂)復調音樂;對位法。

     摘自A.S.HORNBY  E.V.GATENBY   H.WAKEFIELD:《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82年第14版P812

    4、幾個具有獨立意義的旋律性聲部,在運動中同時結合在一起,構成豐富多樣的織體形式,這樣各自具有獨立旋律意義的多聲部音樂,稱為復調音樂。摘自陳銘志:《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86年第一版P1

    5、對位:(counterpoint)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聲部在和諧的織體中的結合。各聲部在旋律和節奏上都有獨立性,節奏上的獨立性尤為重要;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沒有旋律性格的節奏上的獨立性也不足構成對位。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旋律線的結合形成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和弦。每個和弦中的個音之間的關係以及和弦與和弦之間的關係構成和聲。因此對位與和聲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既然可以寫出一系列和弦,其中每個聲部在旋律上和節奏上都沒有獨立性,那麼和聲還是可以脫離對位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和聲的傳統規律從歷史上來說是對位的產物,亦即對位寫作的某些規律造成習見的和聲關係,使它們定型而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因此和聲是對位的結晶。對位是一種組織音樂素材的方式,可以隨作曲家的意願而用作整首樂曲的基礎或間隔地應用。

          對位教學早在16世紀就已經系統化。扎科尼在他的《音樂實踐》(兩卷,1592和1619)一書中舉出一系列兩聲部對位的曲例,其中一個指定的全音符旋律(定旋律)用種種不同的方式來處理:

       (1)一個音對一個音,增加的聲部也用全音符。

       (2)(一個音對兩個音,)增加的聲部用二分音符。

       (3)(一個音對四個音,)增加的聲部用四分音符。

       (4)切分對位,作為對位聲部而增加的聲部是全音符,但出現在定旋律之後,與定旋律相距一個二分音符,造成切分節奏。

    (摘自上海音樂出版社錢仁康譯《外國音樂辭典》88年8月第1版P176—177)

    6、 定旋律:來自拉丁文(cantus firmus)標記為C.F、或C.D的聲部即指定旋律聲部。

    7、對位法:是「結合曲調的藝術」,就是用一種方法在指定的曲調上面或下面加一個或更多的曲調,使整個聽起來會產生滿意效果的藝術。Counterpoint(對位法)這個字,是從拉丁文 punctum contra puntum推來的,在古代(指中世紀—譯者)音樂里,音符從它的形狀看起來,都可以叫做「點」,因此一個音符對著一個音符就是punctum contra puntum(點對點)了。

        以上兩點均摘自[英]柏頓紹《和聲與對位》P161 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8、單對位: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都有各自的旋律進行,相互之間形成對比、統一的結合,而聲部結合的關係上不作任何其他變動的寫法,即稱單對位。由於這種聲部結合的方法屬於對比性質的寫作方式,故又稱對比復調。

    摘自:陳銘志《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86年9月第1版,P18

    9、 復對位:兩個旋律按照一種方式結合之外,還可以相互在音高位置和音程關係上加以變換,產生新的結合方式。

    摘自:陳銘志《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86年9月第1版,P45

     

     

    如何分析復調音樂的主題旋律

      即復調音樂主題旋律的特性,分為四個方面:

    (一)主題元素的分析  元素是復調音樂主題的動力源所在。主題只有具有無窮的動力性,作曲者才能更好的對主題進行展開,使樂曲得到淋漓盡致的發展。而主題的動力則來自元素。一首復調作品。一般來講至少具有兩個元素,很少有利用單一元素進行發展的。

    (二)主題節奏的分析  對復調音樂的主題進行節奏分析時,不是從正拍子上開始分析,而是從第一個音出現的節奏位置開始分析,再尋找重音。級進、跳進等聲部進行方向的分析在此也歸類到節奏的分析中。伴隨著一定節奏的級進、跳進也對樂曲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動力。

    (三)主題調性及音級關係的分析  此處所指的調性及音級關係,除了以往我們所必做的調性分析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對主題結束音做調性分析。如果主題的結束音在屬音上停止,則樂曲的主題為開放性主題,易於樂曲的發展。如果主題的結束音在主音上停止,則樂曲的主題為閉塞性主題,不易於樂曲的發展。

    (四)主題音域的分析  即對主題音樂的音域度數進行分析。復調音樂的主題旋律不超過八度,七度是極限。目的是避免出現聲部交叉,減弱各旋律聲部的獨立性。

    除了以上對主題做四條基本分析之外,最後要進行綜合分析。包括對作品主題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形象的分析。

     

     

    復調音樂旋律的寫作

    旋律是多聲部音樂中的主要表現因素。在復調音樂中主題旋律的寫作尤其重要,它是整個樂曲的核心所在。同單聲部旋律的寫作有著不同的處理原則。歸納如下:

    一、(主題)旋律要有「波浪形」的特點,即旋律的進行要有起伏、有層次和前進的動力。在寫作中需注意一下的處理方法:

    (一)旋律進行的方向 

    (1)旋律的進行,要有明確的方向,線條的起伏要自然清楚,而不是無目的的徘徊。

    (2)旋律向同一個方向作向上或向下的連續進行時,不宜過長,應適時地反向折回,以取得平衡的效果。

    (3)如果需要繼續向同一個方向發展,則前面連續進行的一組音的最後一個音,在時值上就要長一些,形成一個句逗,然後再作同向進行就自然一些。

    (二)級進與跳進

        在旋律的發展中,級進與跳進相間進行是基本的方法。級進是平穩的進行,跳進是為了在級進中求得變化。跳進是吸取新因素的方法,旋律可以通過跳進引進新的音。由於跳進留出的音程空隙,可以使人對後引入的音產生新鮮的感覺。但跳進不宜過多使用,特別是連續跳進,容易破壞旋律線條的連貫性。總的來說,旋律線條應以平穩音階級進和小跳起伏為主,輔以大跳。五度以上的大跳後要反向折回。

    (三)高點與低點 

        高點和低點是旋律結構中的極限音,也是線條發展過程中的集中點。高點比低點更為重要。因為音區高,音響強,地位比較突出。高點與低點音通常均不宜重複,特別是高點音,如果重複距離應遠一些,或在節奏、時值上有所區別。

    (四)線條起伏的平衡點 

     在最高與最低音之間,在上下進行的比例上較為適中的那些音,稱為線條起伏的平衡點。作為寬廣的旋律線在音域兩端來回擺盪的樞紐。一般地說,在旋律的進行中,很少在同一高度上作長時間的逗留,而總是在音高關係方面有所變化與發展,在線條的起伏進行中有所對比,形成自然而流暢的進行。

    二、旋律的節奏

    在復調音樂寫作中,節奏是對位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幾個聲部同時結合在一起時,如果各個聲部的節奏不一致,就更能顯現出復調音樂的特點。

    (一)時值的安排 

     時值長,地位就重要,也就是重音位置。旋律音在時值的安排上常採取以下的處理方法:

      (1) 旋律向上進行時,通常短時值的音在長時值的音之前。短時值的音(一個或幾個)從弱拍或弱位上進入長音,更富有動力和節奏感。

      (2)旋律向下進行時,常採取相反的處理,即長音在短音的前面,以取得平衡的效果。

         以上兩種處理方法,主要是使節奏富於動力性,並取得平衡。當然在寫作中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原則。

    (二)、切分音的應用

        在復調寫作中,切分音具有特殊的意義。由於切分節奏所產生的暫時的停頓,給另一個聲部留出填補的地位。形成切分節奏的兩個音,在時值上最好是前長後短,或兩個音的時值相等。切分音具有向前推進的作用。連續的切分音,更能加強旋律進行的緊張度。但也不能過多的連續使用。否則將減弱旋律的獨立性。

    (三)、休止的運用

        從對位的角度 來看,休止與切分節奏有類似的效果。不過,切分音的節奏是將音延留下去,而休止則是無聲的。旋律明顯地停頓下來。

        旋律進行中出現休止,大多在一個句式結束處暫時停頓一下,然後再繼續發展;或者當旋律形成較小的單位時,用休止把它隔開。句式停頓的音在時值上不宜太短,而且總是停在強拍或弱拍的強位上,休止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切斷旋律的連貫性。因此,應使節奏充滿動力,相同的節奏型最好不要連續重複。休止不宜多用,以免造成停滯不前的效果。

    旋律的結構

       在寫旋律時主要採用樂句式的結構。復調音樂的旋律在結構上應具有連貫發展的特點,常是一氣呵成。方整性的上、下句的句式結構需要打破。如果兩個句式的長度差不多,兩句之間,最好作連貫進行。旋律的結構還可分成一些短小的分句,每個分句可採用休止的方法隔開,各個小分句的長度與節奏型不宜完全相同。

     

    對位法

    第一類寫作:

    要求對位聲部(Cpt)必須以一個全音符與C·F的一個全音符相對。

    (一)和聲基礎

    協和音程:  完全協和音程(同度、純五度、純八度)

                充實的協和音程(大、小三度;大、小六度)

                不穩定的協和音程(純四度)

    不協和音程:柔和的不協和音程(大二度、小七度)

                尖銳的不協和音程(大七度、小二度)

                  曖昧的不協和音程(增四度、減五度)

    (二)二聲部對比復調第一類寫作規則(一對一)

    1、聲部進行:兩個聲部最好形成反向進行,斜向也可以但只能出現一次。平行、同向進行暫不能使用。特別是結束時要反向進入主音。

    2、和聲關係:兩聲部旋律音點的結合,除了大小二度、大小七度,純四度,其他音程都可以使用。

    3、禁忌規則:

    A 純八度、同度只能用在開始的第一小節(音)或結束的最後一個小節(音)。

    B 嚴禁平行五、八度、隱伏五、八度音程的出現。

    第二類寫作:

    要求對位聲部(Cpt)必須以兩個二分音符與C·F的一個全音符相對。

    二聲部對比復調的第二類寫作(即一對二)規則相對於第一類來說,相對的稍加鬆弛。總的來說可以歸結為三點:

    (1)聲部進行:旋律可以做適當的流動,加強了獨立性,二聲部仍然保持反向進行。

    (2)和聲關係:可以採用和弦外音,但此時只限於經過音(倚音、換音等暫不能使用)。由於使用經過音所形成的純四度,大、小二度、大、小七度關係允許出現。

    (3)禁忌規則:除由於使用經過音所形成的純四度,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其他地方都不可以出現。還要注意平行五、八度。

    除了上述三點基本規則外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在開始小節空二拍,這樣可以使兩聲部錯開,聲部對比性強。結束時,終止前一小節的兩個二分音符必須都是協和音。其功能意義:

    (1)用兩個和弦音級進或跳進到主音。

    (2)同和弦轉換,絕不能用不協和音進入結束的主音。

    2、跳進的協和音轉換,在第二類對位中處在小節強拍上的協和音用跳進的方式進入另一協和音,如同同和弦轉換。這種進行的功能意義是改進聲部進行,改變旋律的音域,以取得旋律變化。

    3、由二度進入同度的經過音,必須禁止使用。用作輔助音由二度離開是可以的。用作經過音時,由二度同向進入三度效果不好,但並非不可。(禁用同向)。

    和弦外音:分為旋律性質的不協和音(經過音、助音、換音)和和聲性質的不協和音(倚音、留音)兩種。

    (1)經過音:

     不協和音位於弱拍或弱位,插在兩個協和音之間,形成直線上行或下行級進進行。其節奏感覺不強。

    (2)輔助音:

      不協和音位於弱拍或弱位,插在兩個同音之間,形成上、下級進進行。主要作用是對一個單音加以裝飾。

    (3)換音:

      也有稱為鄰音。跳進到弱拍或弱位的不協和音後,再級進到下一強拍的協和音上;或級進到弱拍或弱位的不協和音後,跳進到下一強拍或強位的協和音上。上行或下行均可。

    第三類寫作:

    外音公式:

    一、駢枝音(Cambiata),文藝復興時期作品中常見的音調,5個音為一組:

    1、           第一和第五個音是協和音,而且構成上行或下行的級進關係;

    2、           第二音隨著第一音之後或上行或下行均可,與C·F聲部的全音符構成不協和音程。

    3、           第三音沿既定方向(前兩個音的進行方向)作三度跳進

...

    
推薦閱讀:

相面術中的克夫相 – 【人人分享
靴子人人有,學會這7招就比別人時髦!
酒不醉人人自醉
??闊腿褲的大時代,人人都是超模腿!
挺震驚的個性語錄! – 【人人分享

TAG:知識 | 寫作 | 分享 | 復調 | 對位法 | 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