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二階段老班加行組第二次考試複習範圍(2)

第二階段老班加行組第二次考試複習範圍(2)

本複習題參考答案由道友們所作,不是標準答案,為方便大家備考,提供參考,歡迎修改。此參考答案不能帶入考場。

40、什麼是同行等流果?什麼是感受等流果?請舉例說明二者的差別。

答;此處指的是十不善業的同行和感受等流果。

    同行等流果概念:就是指今世與前世所造的業相同,前世你喜歡造什麼業,今世在行為上也是如此。可見,眾生今生的愛好、習慣、行為,完全是源自過去的習氣。習氣堅固難移的就稱為性格。所以一舉一動、一念一行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都是在以往業習的推動之下而作的。一個人前世怎麼樣,從今生中也看得出來。因此,不管是什麼眾生,今生的行為跟前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佛在《百業經》中說:「因為行持不善業的串習力,會延續於後世,也會依不善的業,而轉生作不善者。」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延續著過去世的習氣,

      感受等流果概念:指因惡業墮入惡趣受報窮盡身為人後,仍需按十惡業的性質而感受相應果報。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版,前世所造作的因,才有了今生深信各方面所感受的果。

舉例說明二者間的差別:

    比如網路偷菜遊戲:有人因為沉溺於「偷菜」,工作時間不好好工作而被炒魷魚,還有,因為自己的「偷」讓別人產生煩惱,心被擾亂。這體現了因為「偷」而福報受損。//而由於偷盜的惡習氣的串習,這個習氣就會延續遇緣則禁不住再次造作,由此不可避免的感受同行等流果。

41、請引用《華嚴經》的教證進行分析,邪淫、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貪心、害心、邪見,分別會招致什麼樣的感受等流果?你自己如今正在感受哪些?

答:邪淫《華嚴經》中云:「邪淫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婦不貞潔;二者得不隨意眷屬。」

    妄語《華嚴經》中說:「妄語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人所誑。」

    離間語《華嚴經》云:「兩舌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得弊惡眷屬;二者得不和眷屬。」

    惡語《華嚴經》云:「惡口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音;二者所可言說恆有諍訟。」

    綺語《華嚴經》云:「無義語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所有言語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說不能明了。」

    貪心《華嚴經》云:「貪慾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欲;二者無有厭足。」

    害心《華嚴經》云:「嗔惱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一切求其長短;二者常為眾人之所惱害。」

    邪見《華嚴經》云:「邪見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自己如今正在感受,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回答。

42、我們今生在遭受一些痛苦時,應當以什麼心態來面對?如何將其轉為道用?

答:A:首先要明白這是自己前世所造惡業的感受等流果原因造成了,其次要要懺悔,當然也可以轉為道用。

    B:如大恩上師仁波切講到關於妄語受痛苦時,持明無畏洲(智悲光尊者)曾講過:「怨敵反對亦使修行增,無罪遭到誣陷鞭策善,此乃毀滅貪執之上師,當知無法回報彼恩德。」通過對怨恨的敵人修忍辱,自己修行境界能日益增上,甚至還有開悟的可能。同時,你明明沒有過失,別人卻無中生有地誣陷你、冤枉你,依此也能斷除對世間的貪執,覺得輪迴沒什麼可靠的,自然會鞭策自己勤修善法。所以,各種逆境和違緣,是毀壞我們對世間貪執最好的善知識,與根本上師沒什麼差別,其恩德實在無法回報。作為真正修行好的人,在遇到他人詆毀、非議時,會很珍惜這種難得的機會,並能將其轉為道用。

43、十不善業、十善業的增上果,分別是什麼樣的?請一一說明。

答 : 十不善業的增上果.

殺生   : 造殺業的人,會轉生在環境不優美,或是深谷、懸崖、險地等威脅生命的地方。不與取 :不與取的惡業,則會生於莊稼常遭霜凍冰雹襲擊、樹木不結果實、饑荒時有發生的地方。 邪淫   : 邪淫的人所居之處,是臭氣熏天的糞坑、污穢不堪的淤泥等令人噁心的地方。

妄語   : 口說妄語的話,會轉生到財富動搖不定的環境中。

離間語 :造了離間語的惡業,會轉生於懸崖陡壁、深淵狹谷等難以行走的地方。

惡語   :口出惡語的人,會轉生在亂石堆積、荊棘叢生等使人心神不寧的地方。 

綺語   :以綺語惡業所感,將來轉生的地方,儘管辛勤務農,辛辛苦苦幹了很久,可是到頭來卻顆粒不收,季節反覆無常且動蕩不安。

貪心   :以貪心感得,將來的生處莊稼荒蕪、地時惡劣的痛苦層出不窮。

害心   :以害心所感,會轉生到多災多難的地方。如阿富汗.       

邪見   :邪見特別嚴重的人,會轉生於物資鮮少、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十善業的增上果:成熟在外境上,與前面十不善業的果報恰恰相反,具足圓滿的功德。

44、如今天災人禍頻頻不斷,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應當從何處下手?你對此有哪些看法?

答 : 這是是人們天天殺盜淫妄造不善業,以此惡業所感,自然會影響外在的環境。 只有全世界的人行持善法,各種災難才有辦法避免、挽救。

   當前對人們開展十善教育,制止十不善. 在學校, 社會中推行學習弟子規, 百業經等儒家及大承佛法的教法, 使 人們重拾倫理道德, 因果報應的良好教法. 改變社會不良風氣.

45、一切為業之自性,是否就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請談談你對它的理解。

答:並不完全是這樣,即我們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生活中所發生的許許多多事,都跟前世或今生的業力有關。,這並不是宿命論,認為一切皆為命中注定,根本無法改變絲毫,而是說我們今生所感受的苦樂,是以前世業力為主因,今生的行為、發心為助緣。這一點,在《俱舍論》中也講得很清楚。

佛陀在《百業經》中云:「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漂泊於輪迴,業網極廣大。」我們所遭受的苦和樂,大慈大悲的佛陀以無二智慧揭示,此皆由前世的業力所生。由於業力有各種各樣,有些是貪心、嗔心、痴心、嫉妒、驕傲等煩惱;有些是信心、悲心、智慧、出離心等善念;有些是善念與噁心交替出現,從而使以業所生的眾生各不相同,眾生的苦樂也迥然有異。

我的理解:了之一切為業之自性的道理後,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謹小慎微,即使是微乎其微的罪業也要盡心儘力予以杜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畢力加以成辦。謹慎取捨因果,斷惡行善,這樣才會今生來世都感受快樂,避免痛苦。

對往昔所造的罪業,如同已服惡毒藥,深生追悔發露懺,通過金剛薩埵等殊勝修法,精進懺悔,在業果未成熟前將它懺悔清凈。並發願今後縱遇命難時,亦絕不造諸惡業

對於命里無時莫強求,前行引導文里也說了,如果你實在想財富源源不斷滾滾而來,就必須勤奮努力上供下施。本來在這個業力之地的南贍部洲,前半生造業,大多數後半生就會成熟果報,倘若遇到一個殊勝的福田,那麼轉眼之間也會得到好報。

46、為什麼要重視業因果之理?假如你周圍的人對此根本不相信,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們?

A、為何要重視因果之理?

    因為一切為業之自性:

    即我們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生活中所發生的許許多多事,都跟前世或今生的業力有關。

上至有頂、下到無間地獄的一切有情,乃至人類中一家的兄弟姐妹,有些特別快樂,有些非常痛苦,有些過得平平淡淡,他們所感受的千差萬別、不可思議的苦樂,都與往昔所積累的惡業與善業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佛陀在《百業經》中云:「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漂泊於輪迴,業網極廣大。」我們所遭受的苦和樂,大慈大悲的佛陀以無二智慧揭示,此皆由前世的業力所生。由於業力有各種各樣,有些是貪心、嗔心、痴心、嫉妒、驕傲等煩惱;有些是信心、悲心、智慧、出離心等善念;有些是善念與噁心交替出現,從而使以業所生的眾生各不相同,眾生的苦樂也迥然有異。

現在有些人儘管大權在握、地位顯赫,有車、有房子、有錢財,擁有不計其數的受用,可人生幾十年過了以後,一旦死期到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跟著自己,只有此生的善惡業會緊緊跟隨,將自己分別引入善趣或惡趣。佛陀在《教王經》中也說:「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

  B、如何說服根本不信的人?

    現在所造的善業、惡業,不像用刀割身體馬上就出血一樣,當下便現前果報,而是如農民種莊稼,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成熟;或者像學生讀書,畢業後所學的知識才會慢慢呈現它的作用。因果儘管不是同一時間存在,有些業在即生會成熟,有些在下世可以成熟,有些是幾千萬年後才會現前,但它在任何時候都毫釐不爽,一旦因緣聚合,必將自食其果,感受報應。如《百業經》云:「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 。」《毗奈耶雜事》中也有個類似的教證:「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些甚深道理,我們一定要學習。不然,現在的世間太複雜、太惡劣,以此因緣,我們正見的日光,很可能被環境的惡雲遮蔽,以至於不能見到真相。我在小的時候,與生俱來就對因果有種正見,正因為如此,現今在這方面也沒有任何懷疑。而我接觸的很多人,包括新一代的藏族人,對因果不爽的道理多半信半疑。其實這種懷疑是非理的,就像一個不懂稼穡的人,懷疑種子播下去會不會生果,而作為一個農民,深知種子若沒有被火燒壞、被水淹沒等,只要因緣具足,果實定然成熟,這是不會有任何懷疑的。

  「因果通三世」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7、有些人認為,佛菩薩感受果報只是顯現,並不是真實的,故無法證明因果不虛。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為什麼?

答:不對。課本中引用了眾多公案,在提醒我們:連偉大的阿羅漢、菩薩、佛陀,顯現上也會感受果報,何況我們凡夫。儘管一切法是空的,但對我們而言,根本沒目犍連那樣境界,既然目犍連都難脫因果,那麼我們也應當受因果支配。凡夫畏果,菩薩畏因。這是由於世間眾生愚昧,不知造惡業會招致普通痛苦,或者說對於因果認識不深,表面知道但明知故犯,這是相當可怕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因果正見。

    個人認為:可以加入從世俗諦和勝義諦進行分析。

48、明白一切都是業的自性後,對你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有什麼助益?請具體舉例說明。

答:我們日常遇到的一所有情況,包括身上發生的怪事、人與人的苦樂,肯定都與業力有關。曾經有高僧說過:「這世界是業的世界,既然我們今生很短暫、來世界很漫長,就一定要為來世造些善業。」對此,大家應該多加思維觀察。

    自己舉例分析。

49、我們平時所造的業中,哪些是善、哪些是惡,這取決於什麼?請舉教證、公案說明。若是如此,那麼能否單憑表面的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為什麼?

答:在一切善業惡業之中,是黑是白、是輕是重,關鍵要看人的起心動念。心是惡的,行為再善也是惡業;心是善的,行為再惡也是善法。因此,我們造善業還是噁心業,完全在於自己的起心動念。就像龍猛菩薩《寶鬘論》云:「貪嗔痴及彼,所生業不善;無有貪嗔痴,及彼生業善。」《功德藏》說:「樹根為葯芽亦葯,根為毒芽何用說?唯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所以說,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

50、為什麼說就算行善、造惡很微小,最終成熟的果報也不可思議?請引用教證、公案進行分析。

答:因為不管是善業或者是惡業,成熟率都相當高。在此世間,因果規則誰也抹不掉,因此,應當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它,這樣才能對自己的今生來世有極大的利益。

    公案:我乳輪王往昔變為窮人時,有一天,他看到別人辦喜事,按照當地風俗,他拿一把豌豆準備向新娘投拋。正巧遇見德護如來前往城中,他生起極大信心,將這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缽中,兩粒觸到佛的胸口。以此異熟果,他轉生南贍部洲的轉輪王; 以四粒豆落入佛缽中的果報,統治四大部洲八萬年; 兩粒豆接觸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報成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萬年,另一粒的果報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釋王朝中,與帝釋天平起平坐,執掌國政。

   所以,不管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人,如果身上有一點點錢財、一點點資具,在遇見僧眾、寺院及真正的大成就者、修行人時,不要吝嗇,應以歡喜心、恭敬心進行供養。即便是一次微薄的供養,其果報也是相當大的。同時對於別人的微小善根,我們也應由衷隨喜。

   教證:《大集經》:「若有真實生信心,是則能破三惡道; 供養如來一香華,無量世受無上樂。」

         《賢愚經》:「莫想諸善微,無益而輕視,水滴若積聚,漸次滿大器。」

         《出曜經》:「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渧雖微,漸盈大器。」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說:「無憂樹種如芥子,每年果實成熟時,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惡果增不可喻。」

    造惡行善剛開始只有一點點,但果報的增長無法形容,就像我乳輪王前世供佛六粒豌豆,來世的人天福報無量無邊;或者像有些人生一剎那的嗔心或殺一條生命,無數劫中都要在惡趣受苦。因此,懂得因果的人會如履薄冰,對造惡業有一種恐怖感。否則,倘若不小心造了惡,甚至只是違犯了細微學處,也會導致無窮的後患。

51、十種不善業中,哪些可以開許,哪些不可以?為什麼?請詳細說明。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答:殺生、邪淫,不與取、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可以開許,菩薩因為利他心很重,沒有自私自利,遠離貪嗔痴煩惱,可以開許的七種身語業,它唯一的前提就是要對眾生有利。假如對眾生沒有利,是在煩惱驅使下行持的,那永遠也不會開許。貪、嗔、邪見不開許,由於貪、嗔、邪見不可能轉變成善妙的動機,只要一生起,就必然是不善業,誠如《寶鬘論》所言:「貪嗔痴及彼,所生業不善;無有貪嗔痴,及彼生業善。」故而,三種意罪業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也沒有開許。

    通過以上學習,讓我們明白了斷惡行善非常重要。故《正法念處經》云:「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所有善和惡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這顆心。倘若心善,就會帶來快樂;心惡,則會帶來痛苦,《寶鬘論》也說:「不善生諸苦,投轉諸惡趣;善業生善趣,世世享安樂。」

52、現在許多人請客時,常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你對這種現象如何看待?

答: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

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比如,沈員外派家僕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僕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僕人不承認,於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於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 ,勸誡後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

53、有些人沒學佛還挺好,學了佛倒百病叢生、萬般不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你周圍有這種人,你會怎麼安慰他?

答: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大海水干竭,須彌山地盡,先世因緣業,不燒亦不盡。」即使大海的水乾涸了、須彌山倒塌了,可往昔所造的業也不會被摧毀,終將成熟於自己的相續。

現在唯一行善,修習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這種強大的對治力,本來自己後世將墮入惡趣的罪業,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並感受痛苦。《能斷金剛經》云:「行持波羅蜜多之菩薩,受到損惱或受極大損惱,此乃未來所受之苦業,於此世成熟。」《父子合集經》也說過:「若造眾惡行,當墮於惡趣,或外遇良緣,轉重令輕受。」就像有人學了般若之後,要麼生病、要麼遇到怨敵、要麼家庭不和,各種各樣的違緣特別大,痛苦甚至比一般人還強烈。是不是不應該修般若,或者修般若時魔王波旬來干擾,般若的力量無法阻擋呢?絕非如此。而是因為般若的加持非常大,能令自己重罪輕受,本要在地獄、餓鬼、旁生里感受的劇苦,現在僅以疾病或違緣的方式即可化解了。

我現在的狀態正是這樣,以前根本沒有頭暈的癥狀,自從近兩年來跟隨上師和各位師兄聞思修,從去年開始我就經常犯頭暈的毛病,去檢查是血壓低、貧血等造成的,可是吃藥治療根本不好使,現在倒好,不僅經常頭暈而且伴隨頭痛,連帶著眼睛也疼,渾身乏力經常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基本上天天都有相應的狀態出現,有時還非常厲害。弄得自己非常煩惱,單位同事也經常笑我身體太差,以前雖然身體也不好,但是根本不是現在這樣的狀況,有時起嗔心自己使勁打自己的頭,有時也能想起來利用這個機會轉為道用。所以這樣的事情應該是生歡喜心的,而不是生煩惱,通過上師的講解,現在開心多了。遇到這樣的人應該用自己的體會告訴他。

54、因果中雖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有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樂的顛倒現象?請詳細談談你的理解。

答: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樂,其實皆是由往昔業力所致。我們現在無論行善、作惡,果報雖不一定馬上成熟,但在來世、來世的來世也必會現前。《親友書》云:「有者所造諸罪業,縱未即時如刀砍,然死降臨頭上時,罪業之果必現前。」《佛說立世阿毗曇論》也說:「初造惡業時,不如火即燒,如灰覆火上,隨逐燒罪人。」又云:「惡業未熟時,痴人謂甜美,其業既熟已,方知是苦難。」世間上有些愚痴的人,認為自己不受因果約束,殺生造業沒有果報,卻不知這只是時間早晚而已。造業雖不一定馬上受報,但只要因緣成熟了,勢必會感受痛苦。

所以造作惡業與得快樂是沒有因果關係的。有人認為因果顛倒,這是不明因果。因果確實不一定如刀砍在身上馬上感到疼痛一樣,但沒有得到真正的對治,將來必定會成熟果報。

55、什麼叫解脫?若想獲得解脫,必須具備哪些因?最終能得到什麼樣的果?

答:解脫是指脫離輪迴這個大苦海,依靠《三主要道論》所講的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斷除自相續的一切煩惱,遠離三界的一切痛苦,最終獲得聲聞、緣覺、圓滿菩提其中任意一種果位。

從「人身難得」開始,以四種厭世心的修法先調順相續;然後,再修持「皈依」、「發心」、「修金剛薩埵」、「供曼茶羅」等,直到聖道正行完全圓滿之間,每個修法都有各自的功德,這就是解脫之因。 

無論獲得聲聞、緣覺、圓滿菩提三者中任何一種果位,都是寂靜清涼的,因為已脫離了輪迴痛苦的狹道。尤其是如今我們遇到了大乘佛法和善知識,理所應當唯一希求圓滿菩提,精進奉行十善,修四無量、六度、四靜慮、四無色、二止觀等一切法門。並且在實修的時候,先要發起菩提心,然後一心專註、不被違緣所轉,最後為利益一切眾生作迴向來攝持。佛陀說:「有四殊勝法,若能受持讀誦、深解其意,則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的功德無異。四殊勝法是什麼呢?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寂滅為樂」就是解脫之果,這也是三界眾生的究竟目標。

  56、為什麼需要長期依止善知識?在依止上師之前,應當如何觀察上師?尤其是密乘上師,必須具足哪些法相?假如你認識的人,不觀察上師就隨便依止,你會怎麼做?

答:我們依止上師前務必要觀察上師是否具足以下6種法相——

一是相續清凈,從來沒違犯過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如果他是出家人,至少要具備出家人的別解脫戒;若是在家人,法王如意寶講過,也要具有圓滿的居士戒。二是廣聞博學,一定要通曉顯宗各大經典、密宗各大續部,以及後來諸位大德的教言論典。三是具大悲心,對無邊眾生要像母親對獨子般慈愛。不能光是對親朋好友非常愛護,要什麼就給什麼;對關係不好的人,一提起名字就恨之入骨。四是通達顯密,精通顯宗三藏、密宗四續部的儀軌。此處的「精通」還包括實修,否則,只是口頭上會講理論,自己卻從來沒有實地修持過,這樣也沒辦法引導弟子。五是現前斷證,依靠上師教言、經續內容而修持實義,最終自相續斷除了煩惱和障礙,現前了無我的殊勝證悟。就算沒有證悟空性,最起碼也要能摧毀或壓服煩惱,現證前所未有的一些功德。六是圓滿四攝,以布施、愛語、同行、共事四攝法,攝受具善緣的弟子。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說:「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凈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凈慧碩果豐,四攝鮮花齊爭艷,善緣弟子如蜂聚。」

密乘上師要具足以下12法相——

一是成熟相續,要得過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光是得過還不夠,灌頂還要如理如法,各方面因緣全部具足。二是凈持律儀,得到灌頂之後,不同續部有不同的誓言,比如最基本的十四條根本戒、《大幻化網》的五條根本戒,從始至終沒違犯過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三是相續調柔,煩惱和分別念微弱。四是精通密宗,精通密宗基、道、果一切續部的意義。五是依修圓滿,最好是親自見過本尊;即使沒有親自見,夢境、驗相中也要見過本尊。而且,所修本尊心咒為主的咒語和驗相,都已盡善盡美。六是解脫相續,現量證悟了萬法皆空的實相,對無我之義有所體會,心中有解脫的境界。七是唯求利他,心相續周遍大悲心,除了利他以外,從來不考慮個人利益。八是瑣事鮮少,斷除了對今生世間的貪執。九是精進修持,因為已修了四種厭世心,故對今世的考慮不是很多,唯一是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十是厭世勸他,自己現見了輪迴痛苦,生起強烈的厭離心;有了這樣的境界後,經常也給別人宣說,勸別人看破世間。十一是攝伏弟子,以種種善巧方便,不管是語言也好、行為也好,攝受調伏弟子令其得利,示現各種各樣的形象來度化眾生。十二是具有加持,依照自己上師的言教行持,上師說什麼都全部照做,從來也不敢違背,以此緣起,自相續中具有傳承的加持。有了這樣不可思議的加持,那對弟子講法的力量會完全不同。如《功德藏》中說:「尤其宣講竅訣師,得灌凈戒極寂靜,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無量唯利他,精進念法瑣事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加持,依如是師速成就。」

如果有人不經觀察就隨便依止上師,那將來必定出問題的。所以要告訴他務必要觀察所依止的上師,最起碼要具足岡波巴大師所說的三點:一、斷除對此生的貪著;二、以大智慧引導弟子入道;三、以大悲心不舍弟子。即要看破今世,有大智慧、大悲心。

 

57、哪些上師是不能依止的?請一一說明其法相。你是否曾遇到過這樣的上師?通過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這樣的上師一共有四種,其法相分別如下——

一是如木磨之上師。木磨指形象跟磨子沒什麼差別,發出的聲音甚至比磨子還嘈雜,但實際上根本磨不碎什麼糧食,最後只能磨損自己。有些人本來沒有聞思修的少許功德,卻自以為我是某某上師的兒子或貴族子弟等,種姓方面已勝過他人;或者住在聖者所在的地方;還有人說他是某某上師的兒子、侄子、孫子,這樣那樣的親戚朋友;還有些人,像婆羅門世襲相傳的門第觀念一樣,到處宣揚自己的傳承如何如何;或者,雖具有少分聞思修的功德,卻並不是以希求來世的清凈心修持,而是擔心失去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今生。

二是如井蛙之上師。有些上師沒有能力調伏弟子,自己也與凡夫人沒有差別,根本不具備絲毫特殊功德——不要說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廣度有情的善巧方便,甚至連基本人格也沒有,連一般的人都不如。

三是如瘋狂嚮導之上師。自己從未依止過智者,也沒有精進修學顯宗經典、密宗續部,對經續教理一竅不通,一無所知;內心煩惱比凡夫人還粗重,亂髮脾氣;不具足正知正念,以至於顯宗的戒律也違犯了,密宗的誓言也毀壞了;自相續比凡夫人還低劣,但卻像大成就者一樣,言談舉止高如虛空;嗔恨和嫉妒心十分強烈,斷掉了慈悲心的吊索。

四是如盲人嚮導之上師。有些上師不具備勝過弟子的點滴功德,不懂得打開取捨的雙眼,遠離慈悲心、菩提心,最終將弟子引入邪道。

我還沒遇到以上四種上師。上師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開示取捨道理的導師。若沒有經過慎重觀察,不幸遇到了邪知識、惡知識,那自己一生的善資都將葬送在他手中,一生積累的財富也會毀壞在他手中,使已得的暇滿人身白白虛度。如同一隻毒蛇盤繞在樹下,某人誤認為是樹影而前去乘涼,結果就會被毒蛇咬死。《功德藏》也說:「若未詳細觀察師,毀壞信士善資糧,亦毀閑暇如毒蛇,誤認樹影將受欺。」所以最大的收穫是解脫大事比什麼事都重要,在這樣的大事面前不可不慎,這是並不是做生意,賠了再賺,是失敗不起的,要搭上生生世世的代價。

58、為什麼說上師是真正的佛,只為了利益眾生才示現為人的形象?顯宗對此是否承認?你對此能否生起定解?

答:第一問,從不了義的角度來講,上師因為要隨順眾生,行為跟眾生幾乎一樣;從了義的角度來講,上師的智慧跟佛陀並無二致,與眾生的所作所為又完全相違。如《大圓滿心性休息》所云:「若問上師之法相,為引世間與眾同;超世間故與眾殊,三門諸行較眾勝。」上師因為要隨順眾生,行為會跟大家相同;但因為要度化眾生,其究竟密意和行為又截然不同,不會隨心所欲,或以貪嗔痴而行。

第二問,顯宗當然也如是承認。如《涅槃經》云:「憐愍一切諸眾生故,而復示現種種色像。」《地藏經》也說:「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由此可見,上師是佛陀的化現完全可以成立。另外,有些經典中說,上師是真正的佛,要像對佛陀那樣對待上師。如《般舟三昧經》云:「當敬於師,承事供養,視當如佛。」還有《華嚴經》中講過:「譬如明凈日,出現於世間,生盲雖不見,而能作饒益。」《寶雲經》里,佛陀親口講過:「於善知識生世尊想,依善知識住。因善知識故得勤精進,因善知識故能除一切惡法。」《華嚴經》亦云:「於善知識起如來想。」《增一阿含經》也說,所有梵行全部依靠善知識而得,佛陀自己也是依善知識證悟的。所以上師是佛確實是有教證的。

我對此能生起定解,有人說上師沒有佛的32相,有的連漢語也不懂不具足佛的60語音,所以上師不是佛,這是不合理的說法。《金剛經》中也說過: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轉輪聖王也應為如來。所以隨著聞思修的深入,就會明白這種說法確實不合理。

59、什麼叫依止上師?哪些是錯誤的依止方法?該以怎樣的方式依止上師?

答:所謂依止,主要是指以佛法依止,即弟子在上師面前聽法,上師要給弟子傳法。真正的依止上師,應該是以佛法結緣,上師傳授佛法,弟子接受之後,才算是建立了依止關係。

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傳法師不依止,反而跑去沒有傳法面前依止。對於普通人來講,沒有佛法經論的傳授,不可能算是依止上師。《正法念處經》中講:「若為他人說,一句之善法,則為善導師,為眾生所尊。」

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依止止師?《華嚴經》講:「善男子,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我們要將自己當成身患重病的病人,善知識是治療我們的醫生,善知識所說的法是靈丹妙藥,依教奉行能除一切病苦。

其實,若能將上師相續中的智慧、悲心融入自心,逐漸獲得上師的戒定慧三學的功德,這樣的方式才叫依止。

60、作為合格弟子,應當具備哪些條件?並請以比喻進行說明。對照自己,你能做到哪幾條?

答:一、精進大鎧:縱然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違背上師的意願。

二、智慧極堅:心情一定要穩定,不會因暫時的一點違緣,比如上師不高興,或跟道友之間關係不太好,就認為師徒緣分已盡。

三、承事上師:要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精神,為了給上師辦事,付出生命也心甘情願,如是依靠法性力,自會獲得上師的意傳加持。否則,稍微累一點、苦一點,或者遇到一點點違緣,就立刻捨棄上師,這樣的弟子肯定無法與上師相應。其實每個人在承事上師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暫時的違緣,但若能克服一切障礙,長期承事上師,自己的信心、境界、弘法利生的事業就會越來越廣大。

《華嚴經》云:「彼菩薩摩訶薩恭敬供養親近善知識,起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於善知識,起給侍心、不違心、隨順心、歡喜心、不求利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滿行心。」

四、依教奉行:上師所說的任何教授,都言聽計從,將自己置之度外,不能夾雜很多私人的要求和事情。

擁有以上法相的弟子,單單依靠對上師的虔誠敬信,也必將獲得解脫。如《功德藏》云:「精進大鎧慧極堅,不惜身命作承侍,謹遵師命不護己,唯以敬信得解脫。」

61、如果上師的行為變化莫測,沒有一定之規,弟子應當如何理解?

答:上師的行為變化莫測,沒有固定性,因為要攝受不同根基的眾生,故不能只是一種行為、一種心態或一種威儀。否則,若單單示現小乘的寂靜行為,那隻能度化小乘眾生,其他根基的眾生則沒辦法引導。所以,我們觀察完上師、依止他以後,無論上師顯現什麼樣的形象,都要認識到那是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唯一要觀清凈心,明白上師的本意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絕不會有任何過錯。《大智度論》:「於師一心不起增減者,汝於師所盡得妙法。」只要一心一意依止上師,不起增益和損減之心,上師的密意、智慧、翡心、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等功德,自己能全部獲得。因而,不管上師如何示現,弟子都不能妄生邪見。

依止上師之後,我們對上師的任何行為,都不能視為顛倒,唯一要觀清凈心。如《功德藏》云:「諸行不應生邪見,聖地數多自在者,顯現劣種惡形象,惡劣之中極惡劣。」

62、有些上師的行為特別低劣,作為弟子應當如何看待?這能否一概而論?請從兩方面進行分析。假如你遇到這種上師,你會怎麼做?

答:有些上師的行為特別低劣,就象帝洛巴尊者吃魚公案,以及虛雲長老的弟子體光老和尚講過的聖僧求太后的故事一樣。說明種種外境的任何顯現都是心的妙用,執著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畢竟聖者的境界不可思議,利益眾生的有些禁行不能統統否定。當然,境界不到的人,千萬不可隨意效仿。實際上,有些大成就者的境界瘋瘋癲癲,大家不一定看得清清楚楚。表面上,大成就者是人,業力深重者也是人,或者後者更像聖者,很多人都不辨真偽,但其實兩者境界有天壤之別。所以,我們不能僅憑外表去判斷別人的境界,不要以為除了自己之外,其它都是凡夫、壞人。

63、對待金剛道友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請用比喻加以說明。你能做到多少?

答:除了恭敬上師以外,作為合格的弟子,對金剛道友、甚至上師的眷屬,也要同樣恭敬。以比喻來說:

(一)無論相處多長時間,都要毫無厭煩之心,始終如一地友好,就像腰帶一樣。

(二)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事,自己都要放下架子,與他人來往和諧融洽,就像食鹽一樣。

(三)即便對方惡語中傷、無理取鬧,或施加難以承受的壓力,自己也應儘力忍耐,就像柱子一樣。柱子上面有再重的屋頂,它也會一直撐著。

總之,對於道友,要和睦相處、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云:「和睦相處如腰帶,融洽交往如食鹽,極具忍耐如柱子,親近師眷與道友。」因此,為了上師弘法利生的事業,弟子們要同心同願,倘若沒有自私自利,完全是想利益眾生、護持上師,那麼做的事情一定會圓滿。

作為弟子,要像腰帶、食鹽、柱子,這三樣都要具足。而不要像辣椒一樣,跟誰都合不攏,誰都不敢接觸你;或像荊棘樹一樣,用尖銳的語言到處傷人,大家一見你就特別害怕。在上師身邊做事,還要有種忍耐心,不要稍微遇到一點違緣、別人說你幾句,馬上就拍桌子走人。一般來講,拍桌子走人是素質比較低的表現,處理任何事情都要用智慧,而不是一拍桌子,就能降伏魔眾、萬事大吉了。

64、平時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我們有什麼需要值得注意?請一一說明。你以前沒有做到哪些?

答:平日里,我們在上師身邊時,必須恭恭敬敬、如理如法。

1、起身:當上師從座上起身時,自己要毫不遲疑地站起來,絕不能視若無睹,依然坐著、甚至躺著。當然,假如上師開許了,自己則不用站起來。否則,故意輕慢上師的話,不要說來世,就算是即生中,也會感受各種果報。

2、安坐:上師安坐之時,要向上師請安問候,看上師身體怎麼樣、心情怎麼樣、吃得怎麼樣……然後再觀察時機,供養相合上師心意的用品等。

3、行走:上師走路時,自己倘若隨行的話,也有一些要求:如果走在前面,後背就對著上師,很不恭敬,所以絕不能走在上師的前面;倘若走在後面,會有踩上師腳印、影子的可能,《事師五十頌》云:「若足踏師影,獲罪如破塔。」因此也不能走在上師的後面;假設走在右邊,又會處在首席之位,為此更不該走在上師右側。

4、坐墊和乘騎:身為弟子,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說,除非先經上師開許,否則,絕不能任意踩踏上師的坐墊,乘坐上師的車輛等。

《事師五十頌釋》還說,對上師的鞋子、坐墊,不要說踩踏,連跨越也不允許。如果實在不得已要跨越,功德光在戒律中講過「為三寶而清掃塗墁,可邊誦經堂偈子[1],邊跨越佛殿、佛像、佛塔、中柱之影」,依此理可以類推,一邊誦咒一邊跨越上師身影、資具、衣服、乘騎等,這樣應該也不會有過失。

5、敲門:敲上師的門不能特別用力,開關門也不要很粗魯,動作一定要輕緩。

6、舉止:在上師面前時,必須斷除身體的弄姿作態,表情的嬉皮笑臉、愁眉苦臉,口中的欺人之談、戲耍玩笑、未經觀察的胡言亂語、沒有意義的無稽之談。有些人跟上師比較熟了,就非常放肆、言行隨便,這些都應該要禁止。當然,每個上師的心態和性格不同,假如上師不太介意,你這樣做也沒有大礙。

所以,我們應當把上師看成是有功德者,以此對上師生起恭敬心和畏懼心,身口意自然可以寂靜調柔。綜上所述,弟子依止上師時,行為應如《功德藏》中所說:「上師起時莫安坐,坐時問安供受用,若行莫隨前後右,踏墊坐乘等折福,切莫猛厲敲師門,捨棄弄姿笑怒容,妄亂玩笑無關語,三門寂靜而依師。」

65、請解釋《功德藏》:「多數愚者繪像修,上師在世不承事,不知師意修實相,能所修違誠可悲,無信中陰難見師」。

66、如果自己不修,只把解脫的希望寄托在上師身上,這樣做對嗎?在中陰時,怎樣才能得到上師的救度?你準備以後如何串習?

答:不對。

上師是無上智慧和無偏悲心的總集,作為接受者的弟子,應經常以恭敬心來祈禱,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上師相續中的功德。在我們成佛的路途中,若能經常祈禱上師,就會獲得一種無形的力量,修什麼法都很容易,內心也不會有煩惱。我們死後在中陰時,若想蒙受上師指引、救度,也需要無限的信心、恭敬心,如此才會與上師的悲心愿力聚合,顯現這樣的境界。假如你不具備虔誠的信心、不恭敬上師,那無論上師再有多好,也不可能出現在中陰界,為你指引道路。《功德藏》也說:「多數愚者繪像修,上師在世不承事,不知師意修實相,能所修違誠可悲,無信中陰難見師。」每個人在中陰時,若能觀想上師、祈禱上師,中陰顯現立即會變成清凈的現相。講文武百尊時也說過,如果你真正認識自心,文武百尊就會全部變成本尊;倘若你的心不能轉為道用,這些便會變成閻羅獄卒。所以這個很關鍵,大家要好好想一想,裡面還是有很甚深的道理。

總而言之,我們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經常祈禱上師。為什麼每個修法前面都要加一個上師瑜伽,晚上睡覺前也要念一遍上師瑜伽?就是要將一切現象全部融入上師的身口意,這樣一來,很多境界就會顯現為清凈!

67、依止上師時,顯宗與密宗的上師法相和要求各不相同,簡而言之,我們應當依止什麼樣的上師?為什麼?具有這樣的條件容易嗎?請說明理由。

答:1、我們在依止上師時,要用智慧詳加觀察,在沒有結上灌頂、傳法的緣分之前,首先看他是否具足法相。如果真是具相上師,我們就應以三喜恭敬、如法地依止;假設他不具足任何法相,最好不要去依止。一旦依止了,則不能觀上師的過失,不管上師的行為怎樣,都必須視為善妙,全部看作功德,對此生起信心並觀清凈心。倘若因為心不清凈,對上師具有密意的行為、語言,以及調化眾生的各種形象,不但不生信心,反而生起惡分別念加以毀謗,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可以說是後患無窮。

2、為了防患於未然,大家在依止上師前,首先務必要仔細觀察,看上師是否具足《經莊嚴論》、《入行論》、《事師五十頌》、《大圓滿心性休息》中所講的功德。當然,大乘的顯宗上師、密宗上師,有各自不同的法相和要求,就如同小學教師與大學教授,條件肯定不一樣。但不管是什麼上師,只要屬於大乘,具有菩提心都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觀察上師概括而言,可以包含在「觀察他是否具備菩提心」這一條件中。

3、倘若上師具有菩提心,他不可能不成辦弟子今生來世的一切利益,所傳的法也會與大乘道息息相關,無論如何都能令弟子踏入解脫正道。如《大寶積經》云:「菩提心者應可親近,為諸智者所稱讚故。」這樣的上師,周圍自會集聚眾多弟子,誠如《水木格言》所言:「慈愛饒益士前,自然集聚眾人。」對於他,弟子可以放心大膽地去依止。

反過來說,倘若上師不具備菩提心,就必然有自私自利的牽扯,整天被世間八法纏縛著,不可能很好地調伏弟子。即使他給你灌了最高的頂、傳了最深的竅訣,口頭上講得天花亂墜,說自己有這個功德、那個功德,但到頭來,也只是落在了為現世利益的圈子裡,成天維護自己、宣揚自己、誇耀自己,除此之外,不說令弟子解決生死大事,連弟子暫時需要他幫助,他也不聞不問、無動於衷。這樣的上師就像毒蛇一般,弟子得不到真實的利益,有智慧的人理應遠離。《大寶積經》也說:「不親下劣人,見不正直者,見已當遠離,猶如避毒蛇。」

4、上師所有的法相,統統可攝為具足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話,就可以依止;倘若不具菩提心,就算他講的顯密佛法再高深,也只是給人種下善根而已,自己都沒有利他心、菩提心、慈悲心,又怎能讓弟子的相續中得到這些功德呢?具有菩提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菩提心的根本是四無量心,光是一個悲無量心,我們也很難生起,看見一個眾生想想他很可憐,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無量」。倘若無量心都不具足,基礎都沒有,菩提心就更別提了。

5、一旦真正具有菩提心,那麼上師的所作所為,都會是利益眾生。因此,觀察上師的一切要點,皆可攝於觀察具不具有菩提心這一條件中。

68、我們沒有神通的話,如何判斷上師是否具足菩提心?觀察上師比較保險的方法是什麼?

答:1、隨學上師不是只學他的身體姿態,而是要得到他內心的證悟和菩提心。因此,依止上師不能光看表面,而要觀察他的境界。

2、既然上師很難辨別真偽,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華智仁波切認為:「依止自己生生世世有緣的上師非常重要。那麼,怎樣判斷具有緣分的上師呢?如果你面見某某上師,或聽到他的語言,甚至只是聽到他的尊名,也會周身汗毛豎立、萬分激動,生起無比信心,心情驟然改變,這說明他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師,不需要進行觀察。」

3、「既然對上師不能光看表面,那到底怎麼觀察他具不具足菩提心呢?」正如《十地經》所說,看到煙可以推測有火,看到水鷗可以推測有河,同樣,看到菩薩弘法利生的行為等,大概可以了知他是否具足菩提心。話雖如此,但大家在依止上師時,最好還是尋找比較公認、對眾生有利的上師。

4、一旦真正具有菩提心,那麼上師的所作所為,都會是利益眾生。因此,觀察上師的一切要點,皆可攝於觀察具不具有菩提心這一條件中。

69、常啼菩薩是怎樣尋求智慧波羅蜜多並依止法勝菩薩的?從這個公案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穫?今後有何打算?

答: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應當體會怎麼樣依止上師。《華嚴經》云:「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諸善知識。」若能如此,便可獲得一切智慧境界,誠如《父子合集經》所言:「若能親近諸善知識,是人即得慧眼清凈。」

作為弟子,依止具一切功德的殊勝上師後,求法過程中再怎樣苦行,也要不顧惜生命,就像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那若巴依止聖者帝洛巴、米拉日巴依止瑪爾巴尊者那樣。

在這個問題上,各位一定要深深地思維。倘若自己有能力,就應該不顧生命去尋找上師、依止上師,最終獲得上師的意趣。如是具有信心的弟子,在上師面前即使沒有呆很久,短短的時間中,也能得到上師的一切意趣。

不過,假如你沒有機會親自依止上師,那通過光碟、法本來接受上師的教言,也會從中獲得真正的法益。就像法王如意寶,從來也沒見過麥彭仁波切,但因為從小就對他有信心、歡喜心,依靠麥彭仁波切的法本和自己虔誠祈禱,最終無欺得到了一切加持。後來,法王在每本著作前面,都會先頂禮麥彭仁波切。還有智悲光尊者,也沒有親見過無垢光尊者,但他看到尊者的法寶之後,對他生起了如佛陀般的信心,通過精勤祈禱、修持,感得無垢光尊者現身加持,最終自己也獲得了開悟。所以,從古大德的傳記中看,有些人儘管沒有親自在上師座下聽法,但是依靠信心,也能得到不共的成就。

70、我們求法的目的是什麼?在此過程中,假如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該如何面對?在此過程中,假如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該如何面對?

答:從長遠來看求法目的 有二:一 能獲得具足圓滿功德的佛果。

二 能將此妙法如意寶分享給一切眾生。

當然,暫時想身體健康、生活快樂也可以,但這並不是究竟目的。

在求法的過程中,法越深,魔王波旬越不高興,不順心的事情就越多。有些人閉關修行時病倒;去上師那裡求正法時,路上遇到違緣,只好無功而返;就算已得到了法,也常身體不好、心情不好、被人干擾,各種各樣的違緣此起彼伏,這都是魔王波旬在搗亂。此時一定要堅強,要不屈不撓,讓魔王感到羞恥。所以,每修一個甚深的法,肯定會出現諸多不順,這是必然現象,也是自然規律。

歷史上記載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過沙漠途中,不慎打翻水囊,在完全沒有賴以生存的水後依然履行自己的誓言:寧願向西而死,絕不往東而生!正因為法師有著大無畏求法的勇猛精神,在菩薩的加持下,找到水源順利走出了沙漠.

同樣我們若在求法中遇到磨難,不管是魔的干擾還是菩薩的考驗,都應該堅持不懈,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一如繼往地走下去。

71、通過學習那若巴依止聖者帝洛巴的公案,你有哪些收穫?你認為這是神話故事嗎?為什麼?

答:1、對於每個人來說,在一生的求學中,依止善知識非常重要。倘若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力,想通達萬法的實相相當困難,也可以說絕無僅有。所以,恭敬和承事善知識,是獲得開悟的最關鍵因緣。我們為什麼常說:在學佛的過程中,依止善知識最為重要。

2、通過這個故事可以了知,在有緣依止善知識時,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一方面要依教奉行,同時也不能生厭煩心。

3、通過那若巴經歷的二十四次苦行,實際上都是上師的吩咐,結果全部成了清凈業障的方便。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是無義的徒勞,沒有一個是正法。而且在十幾年的依止過程中,上師從來沒有宣說一句正法,弟子也未曾實修過一次諸如頂禮之類的善法。但是因為遇到了成就者的上師,弟子全然不顧艱難困苦,百分之百依教奉行,從而使障礙得以清凈,最終在相續中生起了證悟。

4、倘若依止的上師具有法相,那在所有的修法中,再也沒有超過遵照上師言教行持的修法了。依教奉行的功德極為廣大,《十住毗婆沙論》亦云:「從他求智慧,應不惜身命。」其實不要說殊勝的大乘佛法,就算是世間的學問、婆羅門的學問,要想真正獲得,也需要經歷一番苦行。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時,理應不顧一切磨難,有了這樣的毅力和決心,依靠上師的加持,自己得到的境界也會完全不同。

5、大家要明白,智慧不可能無緣無故獲得。在古印度,若想從上師那裡求到殊勝教言,要麼用財物來換,要麼用生命或身體承事來換,除此之外別無他選。而現在,學佛的因緣輕而易舉,但若對上師沒有恭敬心、歡喜心、清凈心,是不可能得到佛法加持的。因此,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沒有一個不恭敬自己上師的。也許外人不理解他的行為,但實際上,若是有了上師的加持,不但自己會修有所成,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也易如反掌。

72、作為弟子,對上師的教言應當如何對待?請從依教奉行、置之不理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答:1、倘若你依止的上師具有法相,那在所有的修法中,再也沒有超過遵照上師言教行持的修法了。依教奉行的功德極為廣大,《十住毗婆沙論》亦云:「從他求智慧,應不惜身命。」其實不要說殊勝的大乘佛法,就算是世間的學問、婆羅門的學問,要想真正獲得,也需要經歷一番苦行。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時,理應不顧一切磨難,有了這樣的毅力和決心,依靠上師的加持,自己得到的境界也會完全不同。

2、我們若能如理如法地親近善知識,面見諸佛菩薩、得到一切功德就不會很難。如《華嚴經》云:「親近善知識,速見彼諸佛。」反之,假如你的行為不如法,信心也很低劣,經常產生一些邪知邪見、惡分別念,那自相續已被染污了,真實的功德絕不會呈現出來。

之相反,假如對上師的教言置之不理,過失也特別嚴重。有一次,帝洛巴尊者說:「那若巴,你不要擔任布札馬希拉寺護門班智達的職務。」後來,那若巴去印度中部地區時,正巧遇到布札馬希拉寺的護門班智達圓寂了,沒有其他人能與外道辯論。該寺住持便請求他:「無論如何,請您做北門的護門班智達。」經過再三懇求,他只好答應下來。一次他與外道辯論,接連幾天也不能取勝,於是祈禱上師。有一天,他定睛一看:帝洛巴尊者出現在自己面前。他傷心地說:「上師,您的悲心實在微弱,弟子遇到這麼大困難,您怎麼不早些降臨?」上師說:「我不是說過不讓你做護門班智達嗎?現在你將我觀在頭頂上,以契克印指著外道進行辯論。」那若巴依照上師所說而行,結果大獲全勝,一舉擊敗了外道所有的唇槍舌劍。

推薦閱讀:

校考不能拼數量 考生該如何正確的對待校考
高級執法資格考試試卷 答案.txt
四六級口語考試實用備考技巧
解夢丨常夢見考試,原來它背後隱藏著重要的訊息
英國成為醫生職業的各階段

TAG:考試 | 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