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感應 | 寬以濟世——亂世中的仁民愛物之道

東漢名臣劉寬的仁民愛物之道 來自今現在說法 12:20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


歷史感應 不昧因果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俗話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當一個時代出現道德淪喪、人民惶惶不安的時候,個人如何生活以成就家道?如何做事才能利益天下?這就要談談傳統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後漢書》裡所講到的名臣劉寬的故事吧。

 

寬以濟世——亂世中的仁民愛物之道

東漢名臣劉寬是弘農華陰人,也就是今天的陝西潼關人。他是漢朝宗室,漢高祖長子劉肥的後代,高祖第十五代孫。為人非常有雅量,涵養深厚。

劉寬的父親劉崎曾經是東漢的宰相,但是,由於東漢末年時期的政局很不穩定,他受到一些人的指責而被免職。史書沒有為他作傳,這些舊事的來龍去脈,也沒有清楚的記錄。

劉寬的母親是弘農楊氏。楊氏以儒家的忠孝禮讓教育子孫,培育出了名臣楊震。楊震拒不收受賄賂,勸行賄的人不要做這樣昧著良心的事情,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行賄受賄沒有人知道呢?」後來,劉寬長大為朝廷服務的時候,又與楊震的曾孫楊賜同朝為官。

劉寬因為有母親的良好家教,又目睹父親的經歷,養成了「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的寬大胸襟,真是名如其人。這種寬和的胸襟和態度,在社會環境越來越混亂的東漢末年產生了很大的正面影響,感化了許許多多的鄉黨鄰居。

有一次,劉寬乘牛車外出,遇見有人遺失了牛,就找上劉寬的車來辨認,硬說拉車的牛是他的。劉寬默默不言,也不爭辯,隨即下車,徒步回家。後來,牛主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便親自將牛送還,登門謝罪說:「我愧對長者,願您處罰罪過。」劉寬和顏悅色地說:「世間相類似的東西,很容易認錯。勞煩您送回來,還有什麼好謝罪的呢?」鄰里都佩服稱讚他這種不與人計較的雅量。從此,人們就把劉寬下車的地方改名為「還牛堡」。這是劉寬教化當地鄉民禮讓、寬容的寫照,兩千多年傳頌至今。

▲誤會劉寬的路人前來道歉,劉寬和顏悅色不與其計較。

▲陝西省潼關市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劉寬讓牛的還牛堡就在這座城市的附近,現為牛堡村。

漢桓帝時,朝廷任命劉寬為南陽太守,管理三個郡的事務。屬下官吏有了過錯,劉寬只以薄鞭輕罰,希望他們能夠知恥近乎勇,好好改過。中國傳統政治,制定法律的時候非常嚴格,意在防止人民犯法;但是對那些真正犯了錯誤的人們,國家又在執法的時候盡量從輕,甚至對那些真正知道悔過的犯人,還要加以特赦,希望能夠勸化更多的浪子回頭。在傳統社會,人們相信,人是教得好的,重要的是教化,而且領導人特別重視自己的言傳身教。這一點,在社會環境日益混亂的時候,對於維繫地方社會穩定,顯得特別重要。

在漢桓帝時期,許多地方社會開始出現治安問題,所以,當時做地方太守很不容易。面對這種情況,劉寬辦理政事重視仁厚寬恕,如如不動。雖然緊急情況在所難免,但是劉寬從來沒有言辭慌張、臉色不耐煩過,總是安定從容地處理政務,穩定民心。他認為孔子所說的沒有錯:一個社會,如果只是靠刑罰來實現管制,那麼人們就會想辦法躲避刑罰、不知廉恥。因此,劉寬執政,一方面幫助下屬生出廉恥的心;另一方面還要幫助人民學習禮教,四處派有學問的官員到地方上講學,扭轉社會風氣。

可貴的是,漢朝從開國起,上起朝廷官員,下至市井小民,都對善惡報應有所認識,都相信我們身處的自然環境是人心的感召。劉寬也是如此。京師地震的時候,皇帝就會請教劉寬原因;南陽地方發生災害,作為太守的劉寬也會反省、改過。如此一來,他的德行越來越厚,當地人民也越來越受教。隨著年輕人懂得孝悌、力行禮讓,南陽一代的地方環境也就變好了。

漢靈帝時期,皇帝特別禮請劉寬和楊賜到宮裡為他講授儒家經典。皇帝之所以禮請他們二位講經,原因還是他們能夠將儒家經典的道理做出來。楊賜上書勸諫靈帝,這是臣子諫言盡忠;劉寬則將儒家的仁、恕做出來,這是用行動來化解朝廷與社會普遍存在的對立與爭執。

有一次,劉寬因招待客人就派僕人去買酒。誰知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他是「畜生。」劉寬見狀,害怕僕人因而自尋短見,就派人去探視。在社會道德、民風漸漸變壞的時候,要想安定社會、安定人心,只有對過錯既往不咎,對社會加強教化。此時,楊賜等人又在這個時候,啟請朝廷將儒家經典的正確版本,刻在石頭上,樹立在洛陽城的學宮門口,幫助當時的學子能學習標準版,以正視聽,後世尊稱為「熹平石經」。

晚年的劉寬,作為太尉的聲望越來越高,連他的夫人都想試試他的「底線」,看看他到底會不會發怒。有一天,夫人見他穿戴整齊,準備上朝,就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弄髒了他的官服。只見此時,劉寬依然神情不變,關懷地對侍女說:「燙著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溫和慈愛,感化了全國,大家都尊稱他為寬厚的長者。

▲劉寬性情氣度溫和慈愛。

兩個多世紀之後,中國又處於南北分裂、胡漢紛爭的亂世。歷史學家范曄便撰寫《後漢書》、抒發史論,「以正一代得失」。范曄對劉寬等人的記敘,就比東漢時期所寫的《東觀漢記》更加詳細,他將一些能夠力行儒家溫和、寬厚的名臣寫在一起,以便讀者能夠感受到,忠恕、禮讓之道,的確能夠安定時局、繼往開來。

劉寬去世之後三十五年,漢朝也滅亡了,但是他的子孫,在卻在兩千多年間,出了許多人才。十八世紀中期,潼關的劉氏家族又將三百多祖先的畫像繪製成為一個巨幅捲軸,放在祠堂供子孫祭祀。在《劉氏家訓》中,除了重視孝悌、和睦以外,還特別教誨子孫要「明禮讓」。家訓說:「禮讓為處世之道,非拜跪下坐揖之文,必使亢戾不萌、驕泰不作,庶成謙遜之風。」意思是,處世之道在禮讓,禮讓不是形式上的禮節,而是讓自己的內心不能萌生對抗、不滿的心念,沒有傲慢、自是的想法,才能有謙謙君子之風。這大概就是劉寬能夠做到一生仁恕的原因所在吧?

學歷史 說感應 知善惡 明因果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我們就學到這裡,感謝您的聆聽!下次再見!

 

出處:

【漢】劉珍,《東觀漢記·傳八》

【宋】范曄,《後漢書·卓魯魏劉列傳》(《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

金石:《劉寬碑》、《後劉寬碑》

王尚文、張壽峰等編撰,《潼關縣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華劉氏統宗世譜·上冊》

推薦閱讀:

清朝皇室繼位之謎 —— 道光帝因何繼位?
真實的謊言?抗戰空軍真有1對32架日機的戰例嗎?
怎麼看待袁騰飛?
『煮酒論史』 [歷史隨筆]岳飛幕僚小評
歷史上真有殺盡胡人的殺胡令嗎?誰頒布的?為什麼要下這個法令?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