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反覆不見好?看看怎麼治療!

「你是不是有腳氣啊?」

「...」

對方不想跟你說話

並向你扔了一個摳腳大漢 ▼

腳氣,總讓人十分尷尬。其實它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發病人群廣。據不完全統計,70-80%的成年人都患有腳氣,或輕或重。

對付腳氣這個強敵,還需分清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規範用藥,腳氣可根據癥狀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

治療方法

  • 糜爛型腳氣

    癥狀:局部皮膚表皮角質層變軟發白,異常瘙癢,常見於多汗者。

    方法:治療以消炎、乾燥、止癢為主。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待變干後再外用腳氣靈或是癬敵藥膏。

  • 水皰型腳氣

    癥狀:趾間、足緣、足底出現如米粒大小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不易破裂。

    方法:治療以收斂、祛濕為主。可以外用明礬等收斂的藥物泡腳,再將抗真菌藥膏塗抹在皮損處;出現水皰時,一般不建議將水皰弄破,易引發感染。

  • 角化型腳氣

    癥狀:足底、足緣、足跟等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片狀或小點狀鱗屑,反覆脫落,並伴有痛感。

    方法:治療以藥物為主,外用抗真菌藥膏或口服抗真菌藥物。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使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在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註:糜爛型和水皰型腳氣皮膚組織已經被真菌破壞,不能再使用強刺激性藥物,以免損傷皮膚。而角質型腳氣較為頑固,則需要加強型藥物及較長的治療周期。

在這樣針對性治療後,腳氣仍然反反覆復,或許是因為這些誤區。

治療誤區

病情稍有好轉 立停用藥

很多患者在外用殺菌類藥膏後,病情稍有所好轉,便停止用藥。沒多久後又反反覆複發作,有統計顯示超過60%的腳氣患者一年內可複發四次以上。

真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也是腳氣產生的罪魁禍首。它能潛伏在皮膚最深處,僅是表層的真菌在藥物作用下被消滅,帶來短期好轉,並未真消除。當患者放鬆警惕,誤認為腳氣已治癒放置不管時,一旦讓真菌找到可乘之機便再次發作。

腳氣真菌需要長期堅持用藥,皮膚代謝周期約為28天,故用藥時間一定要在四周以上,切不可「見好就好」,讓真菌有再複發機會。

隨意用藥(激素類軟膏)

很多患者發現自己患上腳氣後,認為是小問題,自行跑去藥店買軟膏塗抹,輕率隨意地對付腳氣。殊不知這種盲目用藥治療腳氣的做法並不可行,特別是濫用激素類軟膏。

含有糖皮質激素類軟膏如派瑞松、皮炎平、皮康王等,這類軟膏只是暫時緩解腳部瘙癢、紅腫等皮膚炎症,一旦停葯,病情很可能加快變重,甚至是形成越用越壞、越壞越用的惡性循環。這是因為激素部分成分可降低局部皮膚免疫力,滋養真菌生長繁殖,使皮損處面積逐漸擴大,反而加重瘙癢,甚至誘發新的皮膚病,加大治療難度。

確認患上腳氣後,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正確外用軟膏,切勿到藥店自行隨意購買使用。

只在病發處用藥

患者通常僅將有明顯癥狀的皮損處塗抹藥物,而忽略一些潛在無癥狀的部位,以至長期用藥效果仍不盡人意。

其實腳氣的發病並不是所有部位皮膚同時表現出明顯癥狀,未發作部位很可能有真菌感染,一旦時機成熟,這些真菌病灶便會發作。腳氣非常「狡猾」,善於潛伏,很難準確判斷發病位置。

在塗抹藥物時除了明顯皮損處之外,腳趾、足趾間、腳掌、腳側面都需要塗抹。

頻繁換藥

患者往往在患有腳氣後急切想要治癒,想著總有一款適合自己,誤認為用藥越多好得越快。在使用一種藥物後無明顯療效,對其產生懷疑,便再次換藥使用,如此循環。

其實不同的治腳氣藥物功效各不相同,首先要清楚了解自身癥狀,若中途私自換藥使用容易產生混亂,易引發交叉感染,而影響到治療效果,延長治療時間可能加重病情。

在腳氣治療期間,需長期堅持用藥,不可頻繁換藥。

健客網專稿,轉載請註明健客網。更多好看好玩的健康資訊,請關注官方微信訂閱號:健客皮膚(jk-pifu)


推薦閱讀:

小病365:冬季是趕走腳氣的好時機 -搜狐健康
「腳不露趾」催生腳氣灰指甲
指(趾)甲慢慢變空是怎麼回事?
【逆襲篇】以前癢現在不癢的腳氣....怎麼破
夏天腳臭怎麼辦 交你幾招?

TAG:治療 | 腳氣 | 怎麼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