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若虛以及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為何以「孤篇蓋全唐」?

「孤篇蓋全唐」「孤」在何處?

——簡析《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特色

武漢一中 高尊平

初唐詩人張若虛的古體詩《春江花月夜》有「孤篇蓋全唐」的美譽,晚清文學家王闓運品評其人其詩,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那麼,《春江花月夜》「孤」在何處呢?

一是意境超遠。《春江花月夜》開篇十句,緊扣題旨,選取「春江」 「潮水」「海上」「明月」「芳甸」「花林」「流霜」(下瀉的月光)「汀上」「白沙」等意象,大筆如椽,巨細無遺,動靜結合,描繪出萬里明月千里春江的美妙圖景,營造出闊大、澄明、雅緻、靜謐的意境,非常有感染力。接下來寫江月悠遠的歷史,表現自然恆常,人類永久的哲理。空間和時間疊加,描繪出超迥的四維圖畫,以此為背景來表現離愁,凸顯人性人情的長久,使離愁的典型性得到強化,使詩歌具有哀而不傷的美感。表現離愁,卻呈現雄奇之象,這正是本詩橫絕歷史、傲視全唐的關鍵;它似乎孕育了盛唐氣象並且預示盛唐氣象的必然來臨。於是,至今讀來,仍覺豪氣填胸,感人肺腑。

二是視角獨特。以全知視角寫思親懷遠,既寫遊子——「誰家今夜扁舟子」,又寫思婦——「何處相思明月樓」,以歷時態的畫面融入思婦遊子的情感,將思鄉懷遠的情感渲染得濃烈而充分。相形之下,王昌齡的《閨怨》寫思婦懷遠,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寫遊子思家,都是名篇,卻要單薄得多。

三是情景交融。「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寫見月引愁,「玉戶簾中卷不去」寫卷月驅愁,「搗衣砧上拂還來」寫拂月去愁,「願逐月華流照君」(「流」是周遍之意,網上翻譯均錯)寫逐月化愁,「落月搖情滿江樹」寫落月加愁,將離愁和月色有機融合,如鹽著水,渾然無跡,幾臻化境;又以「落花」「江水流春」輕筆點染,更覺文題照應,渾然一體。相較於《閨怨》的觸景生情,《春夜洛城聞笛》的聞聲起情,實在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四是借象明理。《閨怨》《春夜洛城聞笛》寫景抒情,敘事成分較少;同為古體的《採薇》有較多的敘事成分,也表現了思家懷遠之情,但沒有涉及哲理;宋詩中有較多的哲理詩,但抒情色彩較淡。能夠將敘事、寫景、抒情、議理有機整合為一體的詩歌非常罕見,這也是本詩的獨特之處。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詩歌的議理和形象有機交融,屬於典型的形象化議論。

總之,本詩描述春江花月夜壯麗、清雅的景象,抒發思鄉懷遠的離愁,傳達自然恆常、人類永久的哲理,意境宏闊,情感纏綿,哲理深刻,手法獨特,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確實當之無愧。


推薦閱讀:

『針艾作品』雙面毛呢做披肩
【油畫】美國藝術家James.Bama繪畫作品(4)
文社詩家風采‖【秋】作品專輯‖文社社刊總第27期
2塊錢的圓珠筆,也能畫出逼真生動的作品
有哪些表現「母親」的經典藝術作品?

TAG: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