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皇帝的心病
秦國消滅韓、趙、魏、楚、燕、齊等六國後,「一把手」嬴政躊躇滿志,春風得意,自以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詔令宣布:「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至無窮。」在秦始皇嬴政看來,天下只能是他嬴家壟斷的天下,皇帝寶位只能由他及其子孫後代世襲,其他任何人不得、不能也不配擁有。
皇權如此之好,他秦始皇都想傳至二世三世至於萬世,不可能沒人艷羨、覬覦,這就讓始皇帝嬴政先生有了心病:對天下英雄不放心,對黎民百姓不放心,對兵革利器也不放心。所以,他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想讓天下百姓與文明、文化隔絕,都成為既痴又呆且傻的愚民;遍殺天下英雄豪傑,盡收天下兵刀弓箭,想讓天下沒有一呼百應的人材和賴以反抗大秦專政機器的兵器。即使風聞「亡秦者胡也」的謠言,他也絲毫不敢馬虎大意,專門安排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人北擊胡人,使其不敢南下放牧、侵襲。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妄想成就子孫帝王萬世之業的江山帝國,終了二世而亡,竟毀在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胡亥手上。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與秦始皇在馬放南山時猜疑天下、肆行暴政相比,漢高祖劉邦在馬上打天下的進程中就時刻提防自己的左膀右臂,一俟敵滅漢立,更是對功臣良將無端猜忌、誅殺。
漢三年,劉邦在京縣、索城之間與強敵項羽對峙期間,三番五次從前線派人回後方「根據地」慰勞丞相蕭何。一心一意操勞前線供給和後方百姓的蕭何不明就裡,也無暇思量,門客鮑生卻一語道破天機,認為劉邦之舉顯現蕭何是其極不放心的「後顧之憂」。蕭何於是聽從鮑生的建議,迅速派能打仗的子孫兄弟參軍效力。結果印證鮑生說的和蕭何做的都對了——劉邦大悅。
漢十一年,劉邦率軍到邯鄲平叛陳豨,戰事尚未結束,被漢朝深度猜忌的淮陰侯韓信也被迫在關中謀反,皇后呂雉採用蕭何之計殺了韓信。劉邦聽說後,迅速從前線派人賞賜蕭何,並安排衛隊守護蕭府。蕭何的門客召平指出,劉邦名為關心蕭何安全,實則監視居住,提防蕭何哪天謀反。蕭何遂辭讓封賞不受,並向軍隊捐出全部家產。劉邦吃了定心丸,很高興。
及至劉邦再次率軍征討另一個反叛的功臣黥布,又隔三差五派人打探蕭何在做什麼、忙什麼。門客們認為這都是蕭何勤政廉政、深得民心惹的禍。蕭何無所適從,只好採取低價強買百姓田地等「自污」手段敗壞自己的名聲和威望。劉邦平叛黥布凱旋後,見了蕭何不僅沒責怪蕭何胡作非為,還高興地把群眾的上訪信、告狀信都交給蕭何自我處理。哪知蕭何不識好歹,順口向劉邦提出「把皇家上林苑荒蕪的空地向缺地少糧的老百姓開放耕種」。劉邦一聽大怒,斥責蕭何必是接受了商人賄賂而遊說,是有惡歸主、有善歸己的媚民行徑,立即讓廷尉拘禁了蕭何……
劉邦早年在秦都咸陽旁觀威武巡遊的秦始皇感嘆道:「大丈夫當如此也!」正是深感是個男人都難免有當皇帝的念頭和可能,才讓他對叛臣不放心,逐一誅殺;對功臣不放心,個個提防,結果逼得陳豨、韓信、黥布等功臣變成了叛臣;對忠臣如蕭何者更不放心,生怕忠臣們贏得民心被擁戴。在位末年,劉邦更是對未來身後之事不放心,特地與群臣歃血為盟,詔令曰:「非劉氏不得稱王,非有功不得封候。如有人不守約,天下人共擊之。」
然而,劉邦死後,第一個站出來竊國篡權不是別人,而是與他同床共枕的呂后。呂后第一時間慘殺了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及其子趙王如意,就連她自己與劉邦親生的兒子孝惠帝劉盈也被整得抑鬱而終。
相比於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殘暴和劉邦忘恩負義的猜忍,同樣憂懼能臣良將功高危主的宋太祖趙匡胤,就顯得分外善良與仁慈。
大宋王朝建立後,新登大位的趙匡胤非但沒有黃袍加身、刀槍入庫的輕鬆愜意,反而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對五代十國以降君弱臣強、皇帝蜂起的局面非常焦慮,深陷「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的疑慮之中。
有一天,趙匡胤宴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建國將領,酒酣之際,他突然長吁短嘆,聲稱做皇帝不如當初做節度使快樂,整晚都不敢安枕而卧!眾將領驚問其故,他說諸位日後說不準也想當皇帝,即便大家壓根不想做皇帝,可萬一誰的部下照葫蘆畫瓢,象當初「陳橋兵變」一樣擁戴其當皇帝,准沒人能推辭。一幹將領聽了驚駭失色,紛紛跪請趙匡胤指明生路。 趙匡胤緩緩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匆促,短暫,千方百計追求富貴,無非是多聚錢財,及時行樂,並讓子孫後代過上富足生活。既然如此,大家不妨讓出兵權,擇良田,建美宅,置產業,酒色自娛,安享天年。」眾將領別無他法,紛紛俯首從命,千恩萬謝,並迅速在第二天上表稱病,堅辭兵權,趙匡胤一一欣然應允。
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時消除了內憂,卻間接發酵了外患。若干年後,當能征善戰的武將軍們次第靠邊站,貪財好色、胡作非為的將士大行其道,作繭自縛的大宋王朝竟鮮有人能率軍抵禦周邊敵人遼、夏、金、蒙的侵襲,以至飽受外族欺凌與蹂躪,一步步走向衰敗覆亡。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自古以來,嬴政、劉邦、趙匡胤等一個又一個皇帝都不懂這個道理,或許他們懂得但不屑於跟臣子、庶民講道理。他們不願與人公平競爭皇權,平等分享皇權,民主讓渡皇權,非要「家天下」世襲皇權,可又不確信自己及後代能否讓人永遠敬仰、臣服和擁戴。結果,「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皇帝一個個患上了「心病」,任何臣子和庶民都隨時可能成為他們的「眼中釘」……
推薦閱讀:
※揭秘秦二世胡亥繼位的真相
※史上背景最強大皇帝:爹媽弟子侄都是皇帝,五千年僅此一位
※[轉載]崇禎皇帝為何要殺害一心為國忠心耿耿的袁崇煥?
※可汗的子孫
TAG: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