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會】透過佛法看世界:給尋找答案的人

很久沒有推薦心靈類的書籍了。前兩天遇到一位會員,告訴我她把《正念的奇蹟》錄音聽了35遍,現在走到哪裡都氣定神閑。還有一位說失眠焦慮的時候聽了整夜的《正念的奇蹟》,終於度過了最難的那段日子。這些案例讓我感受到了心靈類著作對人們的重要性。所以就選擇了這本《透過佛法看世界》。

本書的作者希阿榮博堪布是我特別敬仰的大師,他能夠用幽默、生活化的語言把佛法闡述的特別清晰生動。我當年第一次看《次第花開》的時候那種衝擊力到現在還記得。每看一次,就安靜善良很久。這本書是問答體,我刪掉了關於如何實修的部分,那些對於非佛教徒的受眾來講太過艱深。只保留了和每個人都有關係的問題。無論您的宗教信仰為何,關注心靈建設的人,都可以看看這本書。

問題1:

如果請您用幾句話向人們介紹佛教,您會如何介紹?


在我看來,佛教的一大特點是有教無類,有求必應。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便教以八萬四千法門。佛法的要義可以歸結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諸惡莫作」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礎,其精髓在於不傷害;「眾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關鍵是饒益眾生;「自凈其意」指擁有三輪體空的見解和證悟。三輪體空就是無論作惡、行善,都是依緣而起,是各種條件具足後顯現的相,這其中沒有獨立恆一的施者、受者和行為。一切都是因緣的聚合與消散。

自凈其意,不著有無。以此清凈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我理解的佛教最為根本的教義和修行方法。

問題2:

我們究竟是從佛那裡找尋到內心的力量,還是在尋求庇佑,訴求各自的慾望?


關鍵是你想從佛法中得到什麼?人們的出發點大致有三類:希望生活安穩快樂、事業發達、家庭幸福;希望從根本上擺脫人生的煩惱痛苦,實現心靈的自由解脫;希望獲得圓滿的智慧,以更好地幫助眾生。

要做到第一類,你需要誠心正意、斷惡行善。佛教的人天乘便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會中立己的。

對於第二種人,佛教的聲緣乘中有很多指導和幫助,讓你放棄世俗社會的財富和享受,專註於對治自身的煩惱,尋求個人解脫。

第三種人需要努力斷除自身的煩惱和執著,並具備深廣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夠真正如願的幫助其他眾生。這種智慧和善巧在佛教的菩薩乘中有廣泛的指導。

從佛法中能得到什麼,首先取決於你自己的發心,然後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實到自己身上了。

問題3:

佛祖擁有過很多所以才能放下,我什麼都沒有得到,如何放下?


放下,是對已有的不貪戀,對沒有的不希求。擁有不是放下的前提,同樣是擁有不多,有人能安貧樂道,有人連一根針也放不下;放下也不是擁有的必然結果,一些人有了能放下,一些人有了更放不下。佛陀的事迹告訴我們,即使擁有世人追求的一切,也並不能解決生命的根本問題。

「得到」主要靠的是福報,「放下」需要的是智慧。

問題4:

我已經生活無憂了,為什麼常常有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主要是源於對無常的抗拒和對自我的執著。如果沒有對無常和無我的認識,生活越富足,擁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就越沒有安全感。

問題5:

自稱能夠看空一切的人,難道沒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嗎?


真正證悟的人不會自稱看空一切,看空一切並不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時,智慧和慈悲是同時升起的。見到空性時,必然也升起無偽的慈悲。在聖者心中,每一個眾生的苦樂他都關切在意。然而這種在意不是我們凡夫的在意,我們只在意跟自己相關的人和事,在意「我」和「我的」。如果沒有「我」和「我的」的觀念,「失去」的概念也會淡化,人與事的遠去,不再那樣難以接受、無法釋懷。

問題6:

我尊重學佛的人,但我不信佛。我確信自己是十足的好人,甚至比很多學佛的人還好,這樣結果應該是一樣的,對嗎?


你說你努力做個好人,我很隨喜你。信佛的人依據不同的發心,入不同的乘。分為人天乘、小乘、大乘。如果沒有這些發心,就不會得到這些結果。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斷惡行善,斷十惡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遠離貪心、遠離害心、遠離邪見。在此基礎上再行持相應的十善業。不用說解脫道,即使只求人天福報,也是要努力做到這些的。我不清楚你所說的「十足的好人」是否包括這些。

問題7:

當一個虔誠的信徒許下心愿沒有達成,怎樣說服他堅定對佛法的信心呢?


許了願就要實現,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生活中求而不得是常態,學佛,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佛法為什麼可貴?不僅是因為它能幫助你實現願望,更是因為當你願望落空時,它能引導你放下失望、恐懼和執著,教你透過不圓滿、不穩定的流轉現象,感受到喜悅清凈。

問題8:

修行聽起來極其艱深,我們應該如何修行?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遠離痛苦,獲得安樂。生活中許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適得其反。人們以為這樣可以更快樂、更有安全感、滿足感,實際上卻只是增加了痛苦和傷害。佛法的修行,就是學習以正確的方法、創造正確的條件去實現自由安樂。這是每個人在平凡生活中都可以去做的一件事。

佛法修行的基礎是一顆善良的心,不會存心去傷害,面對困境不會輕易失掉心中的善意。常常提醒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懷善意,這就是修行的開始。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對每一個人,這樣提醒自己,都是修行的方法。

問題9:

如果大家都去修行了,誰來負責生產?社會怎麼進步?


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兩種。出家是需要因緣的,佛教不會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也沒有出現過全民出家的局面,所以你不必擔心。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時兼顧自己的社會、家庭角色。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成員都相信因果、去惡行善、有精神信仰,那麼社會會更加和諧。

那些追拍龍捲風的人也為社會作出了貢獻,不是嗎?

問題10:

人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


如果想心裡平靜一些,應該盡量讓生活簡單一點。生活富裕後,人們應該學會平衡,否則物質豐富帶來的快樂會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發達帶來的方便會讓人更加疲憊不堪。各種各樣的新聞、消息真的就那麼有必要知道嗎?

內心的平靜靠練練瑜伽、讀讀勵志文章是得不到的。你需要改變價值觀念和生活的諸多定式。要肯放棄,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過程的緩慢、瑣碎和艱難。你心中越焦躁,說明你執著的越多。回歸內心的平靜須從淡化內心的執著入手。少吃一點,少睡一點,精神、身體會更健康。

問題11: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痛苦?


根據佛陀的開示,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具體到人間的痛苦分為八種: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不欲臨。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觀消極,實則不然。缺乏對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們脆弱不堪。如果我們認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如此,我們則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是無謂的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中。不必急於化解痛苦,因為它是必然。雖然該面對的還得面對,我們卻不再那樣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額外的焦慮和恐懼。

問題12:

若他人回報你的慈悲以冷漠甚至厭惡,我們如何才能安樂?


我們不可能除盡地上的荊棘瓦礫,但是當我們給自己穿上了鞋子,腳下便變得柔軟。如果你把自己的快樂系縛在別人對你的態度上,恐怕你永遠都得不到安寧。

安樂是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慈悲對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住內心的善良,並且不期待對方立刻回饋同樣的善心時,我們的內心會越來越開闊、堅強,這便是安樂的源泉。

問題13:

貪嗔痴升起時,明明知道是不對的,可內心卻無法一下子平靜下來,該怎麼辦?


出現這種情況時,不要期望自己能一下把貪嗔痴全部放下,否則你會被挫敗感深深困擾。修行需要耐心,要允許自己失敗和重來,只要不放棄就好。能夠意識到貪嗔痴升起已經是進步,接下來要做的是努力不採取行動。你會發現,當貪嗔痴生起時,如果不隨即採取行動,心裡的那股貪嗔痴慢慢也就自行消退了。經過這樣反覆的控制和觀察,貪嗔痴對我們的干擾就會減少。

問題14:

如何供養能夠積累更多資糧?


佛教所說的「積累」,落到實處其實做的是放棄。修行者通過六度修行,哪一個不是在教你放棄?

布施,讓我們放棄財物、冷漠和怯懦;持戒,放棄逃避之心和種種不良習慣;忍辱,放棄傲慢、焦躁和敵意;精進,放棄惰性;禪定,放棄散亂、攀緣帶來的快感和安慰;智慧是前五度的結果,最終我們將學會放棄對自我和實有的各種執著。

因此,供養時發心清凈最為關鍵。清凈,就是內心遠離偏頗、極端的想法。遠離貪嗔痴慢疑五毒煩惱。


推薦閱讀:

新增亮點——主題閱讀的解法
今日推薦|她便成了遠處的燈塔,成了我那夢中嚮往的橄欖樹。
這本書都放在各行業精英書架上
發微讀書會第五期——老北京小吃及其文化
拆書|《華彬講透孫子兵法》第十二章 火攻第十二

TAG:世界 | 佛法 | 讀書會 | 尋找 | 答案 | 讀書 | 樊登 | 透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