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拾荒
Bayonet的名字來自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Bayonne, 文件記載中提到刺刀於1647年時第一次在此使用。 刺刀最早是一種防禦性的武器, 在前膛槍發射之後, 以兩三層人牆和刺刀, 抵擋敵軍的前進。 刺刀是一種軍用品, 沒有任何民用價值, 從未見有人配上刺刀去狩獵的。 但這並不表示民用槍不該有刺刀座, 同樣的, 有史以來, 未曾聽說過有歹徒用上了刺刀的槍枝去行搶的,
最早的刺刀是梭刀式樣的; 因為早期的火槍只能裝填一發, 重新裝填需要一段時間, 因此在火槍發射了彈丸之後, 把刺刀裝上, 當成長槍使用, 而刺刀柄是藉塞入槍管來固定, 因此完全排除了再度發射的可能性。 此種刺刀稱為塞入式刺刀(Plug Bayonet)。 此一時期的刺刀戰術有兩個特性: 一是刀和槍是不相容的, 二是刺刀的地位和槍相等, 如果不是更重要一些。
想像中的第一把塞入式刺刀 |
隨著時代的演進, 當然有人想到槍和刀不需要互相排斥, 法國的要塞專家扶般(Se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在1688年發展出了套在槍管外的套筒型槍刺(Socket Bayonet), 在槍管外有一個突起的卡榫, 在套上刺刀後扭轉入套筒的凹槽固定。 此時, 隨著槍械技術的演進, 一般以為刺刀已經成了輔助的戰鬥工具, 外形大為簡化, 往往只是一條有尖端的金屬棒。 其位置多是偏向一邊, 以便火槍手在裝上刺刀後, 仍能由槍口裝填彈藥, 由於火槍已經很長, 槍刺長度大約在14至18吋之間。
典型的套筒型槍刺 |
到了19世紀, 刺刀的演進隨著歐洲列強的爭霸全球, 和槍械一樣有了長足的發展, 而且再度受到了重視。 一般是製成了長刀(Sword/Saber Bayonet)的形式, 刀刃在20吋以上。 思維趨勢傾向為多功能, 裝上步槍可以當刺刀用, 不裝在槍上時也可以當成軍刀單獨使用。
十九世紀70年代林明敦滾輪式步槍的長劍刺刀, 全長68公分。 |
到了19世紀後期, 以彈簧為助力的固定卡榫被普遍採用, 刺刀的長度大為縮減, 演變成短刀(Knife Bayonet)形狀, 刀刃在20吋以下, 甚至全長不到15吋也有, 這種樣式基本上一直沿用至今日。
刺刀座的設計也是經過許多變革, 林明敦滾輪式步槍在槍管側面的刺刀座, 下圖為裝上刺刀後的槍口近照, 刀面水平, 平行於地面。 |
廿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 刺刀仍是相當重要的軍械, 士兵們人手一把, 製造數量龐大, 至今仍有大量留存。 但是在真正戰鬥中, 兩軍以刺刀對決的例子愈來愈少, 到了二次大戰, 只有中國軍隊和日軍還有大規模使用刺刀拚鬥的例子。 其他軍隊, 多是以刺刀作為嚇阻工具, 或是多功能的戰鬥刀, 其長度也逐漸縮短。
二次大戰時美軍使用的M1步槍及M1刺刀 |
日軍對刺刀的重視程度, 由其九九式輕機槍上都裝有刺刀座可見一般, 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特例。 英軍也曾在Sten衝鋒槍上搭配了刺刀, 但其實用價值是相當可疑的。
等到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普及, 並配上了高容量彈匣之後, 單兵的火力大增, 刺刀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 除了夜襲等敵我不明, 兩方極度接近而且敵我混雜的時候, 根本沒有端槍衝鋒的機會, 大老遠就會給掃倒。 最近一次的事例, 是1982年在福克蘭島龍丹山陣地(Mount Longdon, Falkland Island), 英軍發起了刺刀衝鋒, 以29名英軍、 50名阿根廷部隊死亡的代價, 奪下據點。 可見偶而用之, 倒也還有奇效。
廿世紀末, 以卅米內刺刀見紅著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也放棄了拚刺刀的戰術理念。 現代刺刀的發展, 走上像瑞士刀一樣, 講究多功能, 而且要短小輕便、 易於攜行。
刺刀雖然在今日實戰上的重要性日益減小, 但是仍是訓練部隊的一個重要課目, 對培養體能, 士兵的集體意識和殺氣, 有很大的助益; 就如同齊步走, 踢正步一樣, 永遠不會從部隊完全消失。 但是練兵者也莫要本末倒置, 將其當成主要戰術, 實戰時如同驅民於壑。。
由於百年來各國生產了不計其數的刺刀, 種類式樣繁多, 因此蒐集刺刀也是軍品蒐藏的熱門項目。 刺刀雖也是可以殺人的軍品, 但是沒有槍械敏感, 比起蒐藏軍服、 配件, 卻又多了那 嵋稽c致命的吸引力。
刺刀的各部名稱:
以大部而言, 可分成刀柄、 刀格, 刀身和刀鞘。
Hilt: 刀柄
Cross Guard: 刀格、 鐔、 刀鼻
Blade: 刀身 Scabbard: 刀鞘國造中正式步槍刺刀、 刀鞘及及套 |
刀柄可細分成:
Grip/Handle: 刀把
Pommel: 刀頭 Press Stud: 刺刀座卡榫 Mortise Slot: 刺刀座槽 Spine: 刀把背國造中正式步槍刺刀刀柄 |
Flash Guard: 槍焰護片
Oil Slot: 注油孔德國K98k步槍使用之84/98型刺刀 |
刀把的材質也是五花八門, 有全金屬的、 電木的、 合成材質的。 過去以木質為多, 現代則多為合成材質。 木把上有的又有各式的防滑紋, 橫紋、 斜紋、 菱形紋等。
德國1898式握把的斜紋及注油孔 |
注油孔是供潤滑油進入刀把內的一個洞, 提供內部機件(刺刀座卡榫、 刀鞘卡榫、 彈簧等)潤滑之用。 有人亦稱其為漏水孔, 指的是萬一內部進水時, 能讓水份快速流出。 這也不是常見的配置。
國造中正式步槍及刺刀, 槍口環極短 |
T/O型毛瑟刺刀座槽 |
刺刀座槽是一個鑒別刺刀型式的重要指標。 供毛瑟步槍使用的刺刀, 和其他槍械的刺刀迥然不同; 一般稱毛瑟刺刀座槽T/O型, 而其他的為T型。 以中國字而言, T/O型不如說是十字型更為妥切。 這是毛瑟刺刀的重要特徵, 沒有別種步槍使用此種座槽。 毛瑟在1895年取得一項刺刀不接觸槍管的專利, 但是到了1898年式才完成H型插座的設計, 在此之前的毛瑟步槍, 都是採用槍托下插座型式。 另一個例外是阿根廷的1909型, 為了重覆使用1891型步槍刺刀, 因此阿根廷1909年型也採用了T型。
智利1895年型刺刀, 槍口環長且使用T型刺刀座槽 |
刀格可細分成:
Quillion: 護手鉤
Muzzle Ring: 槍口環日本早期型明治30年式刺刀, 長型槍口環及向前護手鉤 |
槍口環是供刺刀固定在槍管之用, 除了德國之外, 各國刺刀都有槍口環。 毛瑟考慮在槍管上加上外物會影響彈道, 因此德國的刺刀從1898式起, 都沒有槍口環, 是其特色。 不過外銷的毛瑟, 卻都有槍口環, 可能是因為買方堅持, 覺得光是H插座不夠牢靠。
日本I式步槍, 刺刀座在槍托下, 中期型明治30年式刺刀, 水平護手鉤 |
槍口環的長短, 也是一個鑒別刺刀型式的指標。 刺刀座在槍托下的, 槍口環延伸較長; 毛瑟式刺刀的槍口環則緊貼刀背, 因為其刺刀座便在槍管下。 一個例外是Enfield No. 1 Mk III*和1907式刺刀的組合, 在槍口下另外有一個圓柱供槍口環套入。 由一把刺刀上, 槍口環到刺刀座槽的位置, 可以判斷出刺刀座到槍管的位置, 也可判斷出刺刀座到槍口的長度。 因此, 大致可以決定槍枝前端各要件的相對位置, 因而決定其形狀。
與Enfield No. 1 Mk III*同型的印度Ishapore 2A1及1907年式刺刀, 槍口下另有槍口環固定榫 |
護手鉤在19世紀末期很流行, 大多數刺刀都有這樣的設計, 大多數向前彎; 德國的1898系列刺刀護手鉤則向後(也叫Quill Back)。 一次大戰後的刺刀大都去掉這一項配置。
德國1898型刺刀有向後的護手鉤 |
刀身可細分成:
Ricasso: 刃柄
Point: 刀尖Edge: 刀刃
Fuller/Blood Grove: 血槽 Spine: 刀背英國1907年式刺刀 |
刃柄是最常有印記的部份, 通常會印上生產者的廠徽或名字。
205兵工廠國造M1刺刀, 刃柄印記 - 1971年6月高雄出廠 |
其他國家印記例: 美國 德國 日本
刀身的形狀、 長短差距極大, 但是可以粗分成單刃、 雙刃, 半雙刃三種。
單刃最有名的例子是日式的明治三十年式, 其形狀如同武士刀, 只有一面是鋒利的, 另一面為刀背。
配合日本三八步槍使用的中期型明治30年式刺刀, 單刃 |
另外, 單刃、 半雙刃的刺刀, 還可分成上方開鋒和下方開鋒兩種。 當然此處的上方、 下方指的是上刺刀時的方向。 一般以下方開鋒較多, 因為上方開鋒的刺刀, 刺入人體時, 傷口正對槍口; 噴出的血液有可能大量進入槍管之中。
絕大多數的刺刀為半雙刃, 差別僅在於刀背開鋒部份的長短。 槍口火焰產生的高熱, 對刺刀金屬會有一定影響, 槍口下的部位, 仿如不斷的經歷焠火程序, 應當補強。 多數刺刀的刀背為刀刃中最厚的部位, 雙刃刀則無法達到此一目的。 德國在一次大戰中, 還曾使用過一些1898型刺刀, 背面具有鋸齒(Sawback), 當時曾引起交戰國的交相譴責, 與毒氣、 美軍的散彈槍, 同列為不人道的武器。
以製造的難度而言, 刺刀並不須要很精密的技術, 普通鐵匠都可以打造。 但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是, 刺刀在中國的生產, 和槍械一樣, 發展的非常緩慢; 漢陽兵工廠在成廠十年中, 生產了130,726各式槍枝, 卻只生產了2,310把刺刀。 在軍閥時代至抗戰之前, 更是大量的向歐洲列強購入了各式刺刀。
中國以往自製的刺刀, 主要是供漢陽造和各式土洋毛瑟步槍使用。 漢陽造的刺刀為單刃, 長度及造型類似日本的明治三十年式。 中正式和其他毛瑟步槍的刺刀, 刀刃形狀則有英式1907年式和比利時1924年式兩大類。
比利時1924年式長刺刀專為出口製造 |
由於產量有限, 造槍和造刺刀分開, 因此到了抗戰時, 地方部隊中有許多士兵沒有刺刀。 例如開赴前線的川軍, 記載中說有的槍栓要用繩子綁住才不會掉出, 士兵一律沒有刺刀。 有的部隊乾脆發給士兵大刀, 以近供戰使用, 至少大刀片的供應可以自給自足。
刀鞘可細分成:
Throat/Mouthpiece: 鞘口
Frog Stud: 皮套榫 Chape: 鞘標英國皮製1907年式刀鞘及帆布套 |
刀鞘在廿世紀初多為皮製, 以厚實的皮革製成, 兩端配上金屬套。 一次大戰之後, 各國多以全金屬製造刀鞘。 美軍則以合成材質、 纖維板或金屬片作材料, 德軍在二次大戰中曾以電木製作, 但還是以金屬為主。 中國在抗戰時, 因物資艱難, 曾以豬皮製造皮套, 連著腰帶環, 類似今日的民間獵刀皮套。 日軍在戰爭末期, 油盡燈枯, 曾以竹片、 木片製造刀鞘。
國造元年式刺刀及金屬刀鞘 |
皮套榫也是一個鑒別刺刀年代的指標, 一次大戰及之前的皮套榫, 大致為圓型, 狀如香菇, 一戰之後, 開始有L型出現, 有如反置的衣鉤。 近代美式刺刀則不用皮套榫, 以雙鉤掛在彈帶上。
各種形式刺刀分類:
Plug Bayonet: 塞入式槍刺
Socket Bayonet: 套筒型槍刺 Sword (Saber) Bayonet: 長刺刀 Knife Bayonet: 短刺刀 Triangular Bayonet: 三梭形刺刀 Integrated Bayonet: 折疊式刺刀從刺刀出現之後, 便有人想到, 為何不將刺刀固定在槍上, 使用時伸出, 不用時收起, 一來不會有遺失之虞, 需要時, 也可以很快的備便。 最早的折疊式刺刀裝在荷蘭的1826/30年式火槍上, 以螺栓固定在槍側。 之後陸續有零星的例子, 但是從未成為主流。 近代較有名的是中國的五六 - 一式衝鋒槍, 在槍管下有回疊的槍刺, 仿自俄式的SKS折疊槍刺。 在越戰記錄片和電影中常有北越軍使有此型槍刺的鏡頭。 但是五六 - 一式採用折疊槍刺的理由, 經濟上的考慮可能大於戰術思想的辯證。
中國外銷型五六式半自動步槍(SKS)折疊式槍刺 |
折疊式刺刀不能成為主流的原因, 有如上述, 士兵們使用刺刀的時機, 千奇百怪, 戰陣上使用反而是末節。 (服役時曾見人以刺刀砍鳳梨、 切西瓜、 開牛肉罐等), 裝在槍上的固定槍刺, 當然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軍隊有關刺刀的口令:
Fix Bayonet: 上刺刀
Bayonet – Charge: 拚刺刀 Un-Fix Bayonet: 下刺刀隨堂小考兩則:
考題1:這個網頁上的刺刀是供什 岵 槍使用的?考題2:
這個網頁上的刺刀是供什 岵 槍使用的?答不出的到牆角罰站!
以上兩頁鏈接自抗戰博物館, 介紹樊建川先生有關抗戰時期大量文物收藏, 精彩好站, 特此推薦。
參考資料:
Bayonets: From Janzen"s Notebook, Jerry L. Janzen, 6th Printing, Cedar Ridge Publications, 73 Cedar Ridge Road, Broken Arrow, Oklahorma 74011
推薦閱讀:
※不以拼刺為主?毛瑟步槍專配的德國S84/98II刺刀
※說說解放軍的新式刺刀:能直接剪斷敵鐵絲網
※現代軍用刺刀,中、美、俄三國到底哪家強?
※被帶血槽的刺刀刺中後如何處理傷口?
※兩岸刺刀術大比拼,戰場上要是拼刺刀誰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