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民族理論研究領域若干問題的哲學分析之一:開展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前提基礎
開展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前提基礎——當前民族理論研究領域若干問題的哲學分析之一 |
時間:2011-04-07 08:31:32 來源:安徽民宗 作者:□ 什木遜·馬守途 |
隨著西方「族群」概念和相關理論的引入,以「民族」和「族群」的概念之爭為濫觴,圍繞中國民族理論的未來架構和民族問題的解決途徑,國內民族理論界產生了一系列爭論。筆者以為,出現這種現狀的表面原因是,我們往往不自覺地以「他者」的理論範式來規範中國民族問題的實際,其深層原因在於我們往往以「觀念」的認定和判斷,來規定現實民族世界的「實然」,並忽視了中國民族問題的實際。解決民族問題的實踐,應以現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民族問題研究,應以現實為基本依據,把握我國的時代特徵,緊扣民族問題的主題,與時代發展同步。 當前,中國正處在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開闢的偉大變革時代。與這個時代相對應的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實踐,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形成了開展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兩個前提基礎。 其一為理論基礎,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飽含艱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立彌足珍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表明,我國各族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因為這條道路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因為這條道路把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華各民族的發展有機統一了起來。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 因此,一方面,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實踐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有效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另一方面,在民族問題研究中,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為黨和國家包括民族工作在內的全部工作的全局謀略和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在內的科學體系。事實證明,黨正是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原理同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實際相結合的不懈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十二條」為標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彰顯出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獨特模式,是當前和今後進行民族問題研究和開展民族工作的理論基礎。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無論是作為理論概括,還是作為經驗總結,都是以解決一定條件下中國民族問題的實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研究中國民族問題現狀、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實際中,應該秉持的作風。 其二為現實基礎,即當前社會主義中國所具有的基本問題。 這些基本問題是當前和今後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題,把握其中所包含的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的內容和主題,是開展民族理論研究的前提。在中國,民族問題是社會總問題的一部分,民族問題的解決有賴於社會總問題的解決;民族現狀和民族問題是國情的有機組成部分,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和制度與國情緊密相聯;民族問題的主題、內容和民族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相聯繫,民族問題的主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個時代都有對應的民族問題;解決民族問題的途徑和模式,受民族發展規律的制約。因此,不能落後或超越民族發展的歷史階段,忽視解決民族問題的客觀條件,脫離民族問題存在的現實環境提出「問題」,進而推導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中國民族問題的解決,有賴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發展是當代中國的主題,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因此,應當把民族問題放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總問題中去考察,放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中去考察。當前,在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民族發展有3個基本趨勢,即在社會主義時期,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斷增多,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還將長期存在。因此,一方面要通過大力發展生產力和政策引導,促使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順應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斷增多的趨勢;另一方面必須尊重民族特點、民族差異還將長期存在這 |
推薦閱讀:
※【2016年度回顧】劉梅林:盤點老年心血管病領域進展(上)
※政策鼓勵的社會資本辦醫領域簡析
※自媒體偏門領域可以做嗎?怎麼做?
※互聯網+都應用到了哪些領域?
TAG:中國 | 民族 | 哲學 | 理論 | 領域 | 國民 | 當代中國 | 學分 | 當代 | 研究 | 問題 | 基礎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