滸墅關的歷史與傳說
05-30
滸墅關鎮位於蘇州古城的西北,江南運河和滬寧鐵路平行貫穿境內,312國道和滬寧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附近又有碩放機場(今稱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光福機場,地處水陸交通要衝,自古就是蘇州城西北的軍事要塞,向來以江南歷史名鎮著稱。清華大學一位資深規劃專家認為「如此優越的交通條件,在華東地區無與倫比,在中國也屬罕見。 」 滸墅關鎮非但交通戰略地位重要,而且經濟文化底蘊也相當深厚,是明代全國七大鈔關之一。滸墅關鎮歷史文脈的延續,得益於歷代先賢的修志意識,從明代嘉靖年間以來,編修出版的舊關志就有五種,分別是陳大咸修、張裕纂,明嘉靖《滸墅關志》18卷;王之都纂修,明萬曆《滸墅關志》4卷;陳常復修、孫珮纂、孫鼐續纂,清康熙《滸墅關志》20卷;凌壽祺纂,道光《滸墅關志》18卷;還有一部成稿於民國7年的《滸墅關採訪稿》,約17600餘字。加上2005年5月出版的新編《滸墅關志》18卷150多萬字。意味著一個鎮區擁有6部傳世鎮志,這在全國是為數不多的。這些志書為我們後人稽古鑒今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文獻資料,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文化軟實力。 史志上有關滸墅關的歷史可上溯到秦代。據說,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巡狩會籍,聽說吳王闔閭墓陪葬了三千吳國名劍,以武力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當然知道名劍的寶貴,於是專程來到虎丘,想發墓求劍。正欲動手,看見墓上有一頭白虎,怒目而視。秦始皇拔劍斬虎,虎掉頭就跑,由於用力過猛,沒砍中白虎,卻在石頭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劍痕,這就是虎丘試劍石由來的傳說之一。再說,秦始皇一擊不中,便在部下的簇擁下奮力追虎,到了陽山附近,看見白虎已到山上,距離較遠,憑著神力,拉起弓箭激射,結果使得陽山兩峰中斷,形成了劍闕,秦始皇射箭的地方當地人稱為射瀆。由於追虎,秦始皇沒能如願獲得吳王闔閭墓中陪葬的寶劍,最後老虎也跑得沒了蹤影,虎失蹤的地方據說「地裂為池」,因而得了個虎疁的名稱。到了唐代,由於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五代時期吳越王叫錢鏐,這「虎」和「鏐」均被作為避諱字,於是就改稱「滸墅」。
推薦閱讀:
關於此事,道光《滸墅關志》的《建置沿革》是這樣記載的:「滸墅,在江蘇蘇州府治西北三十里,一名許,古舊名虎疁。秦始皇求吳王劍,發闔閭墓,白虎蹲於丘上,逐之,西走二十五里失,劍不能得,地裂為池,因名其地曰虎疁。至唐,諱虎;吳越,諱鏐,改今名。秦置吳縣,屬吳縣。自漢至隋,俱因之。唐萬歲通天元年,析置長洲縣,屬長洲縣。歷五代、宋、元、明不改。 」
道光《滸墅關志》卷一引顧元慶《陽山新錄序》云:「陽山為吳之鎮,以其背陰面陽,故曰陽山。山高八百五十餘丈,逶迤二十餘里。或雲東為陽,西萬安,南秦餘杭,北四飛,又名蒸丘、蒸山,大峰十有五,而箭闕最高,相傳秦始皇射於此,闕為箭鏃所穿,故下有射瀆。 」 說到滸墅關,除了秦始皇,還有一位皇帝不能不說,那就是乾隆皇帝。民間傳說稱,「滸墅關」被讀作「許墅關」是因為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龍船在運河中行駛,望著遠處的一個繁華集鎮,城樓上的旗幡飄揚,正當乾隆皇帝觀看運河兩岸美景之際,寫著「滸墅關」三個大字的旗幡,「滸」字邊上的三點水正好被遮住了,乾隆皇帝隨口念道「許墅關」。由於在封建時代,皇帝是「金口」,說錯了也是對的,於是將錯就錯,流傳下來了。其實,早在宋代的志書中,已經將「滸墅」記作「許市」,這一點在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范成大《吳郡志》中可以得到證實。因此,根本不是什麼乾隆皇帝讀別字所致。那麼,為啥會有這樣的讀別呢?其實,在蘇州的地名中,類似的情形不在少數,如「葑門」念作「富門」,「震澤」念作「進閘」等,都是古今音變所致。作為聲母的音變,其實就是將漢語拼音中聲母g k h,分別對應念作j q x,這兩組聲母,在古代是一回事,因此沒有人認為不可思議。只要知道了這一點音韻知識,那麼,「滸墅關」被讀作「許墅關」就一點也不奇怪了,更不必要用皇帝的金口說事了。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特別是在設立鈔關之前,滸墅關一地只稱滸墅(或許市),儘管可能已經成「市」,也就是一般的集市。從道光《滸墅關志》的記載中,我們可以斷定,從元代開始這裡有了「抽分竹木場」,即對過往商賈往來貨物實行收稅,多寡無定額。明代洪武年間「設滸墅巡簡司」,宣德四年(1429)才正式設立鈔關,之後歷經裁撤和恢復,一直稱為滸墅關。至遲到道光年間,這裡已經稱為「滸墅鎮」了。道光《滸墅關志》的原文是這樣記述的:「滸墅鈔關,在長洲縣二都六啚滸墅鎮,元至正間,始置抽分竹木場於此。明洪武初,設官置場於閶門、葑門、平望等處,尋以不便罷,第設滸墅巡簡司盤詰。宣德四年,令南京至北京沿河客商輳集處,設立鈔關。正統六年罷。景泰元年,戶部尚書金濂建言,仍於滸墅添設鈔關。成化元年罷。三年,仍令蘇、杭二府收船料鈔錢。四年罷。七年,復設九江、蘇、杭三府鈔關。萬曆二十九年,復置稅務於滸墅關北,一地兩關。泰昌元年,停革,仍只一關。本朝因之。 」據新編《滸墅關志》記載,到了民國元年,改稱滸關市,民國18年8月成為滸關區,「民國20年元月,原蘇州市7個市政區劃並為3個城廂區。滸墅關鎮為第一區區署所在地。 」這時的滸墅關,鎮區合一。以後曾改為第四區、滸關區,滸關鎮都是區署所在地。解放後,滸墅關鎮是滸關區(吳縣人民政府八個區之一)下轄鎮,1952年升為縣直屬鎮……
說滸墅關鎮的歷史,不能忘記兩個人:一個是鄭辟疆,在滸墅關畢生從事蠶絲教育事業,為中國的蠶絲技術革新,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另一個是鄭辟疆的妻子費達生——費孝通的姐姐,我國著名的女蠶絲專家,一生從事蠶桑絲綢科學技術的推廣,被媒體譽為「當代黃道婆」……來源:蘇州日報推薦閱讀:
※國寶迷蹤:揭秘傳說中的和氏璧,走進神秘莫測的月光石
※地藏菩薩的前世今生 ,他的故事不是傳說
※希臘神話傳說插圖普及版(一)
※驚!南瓜降糖只是個傳說!只有會吃,才能防癌、和胃、和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