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伊斯蘭政治暴力剖析

杜紅
西亞非洲,1997.4
[關鍵詞] 極端主義
      伊斯蘭的本意是「順從」,意即順從真主的意願(主命)就可獲得和平和安寧、今生與來世的幸福。因此,伊斯蘭教常被描繪為愛好和平的宗教。然而,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伊斯蘭復興達到高潮,一部分伊斯蘭政治反對派的暴力趨向愈益明顯。及至80年代末,伊斯蘭復興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活躍時期。其中,在伊斯蘭口號下的暴力恐怖浪潮再次席捲埃及、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伊斯蘭國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當代伊斯蘭政治暴力緣何如此劇烈,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如何,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筆者不揣淺陋,談一些自己的認識,錯誤和不當之處,希望能夠得到有關專家的批評和指正。

      一

      自從人類開始有了政治活動以來,以政治為目的的暴力活動就逐漸演化為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政治暴力在伊斯蘭教歷史上並不鮮見。四大哈里發中有三位,即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都死於穆斯林的暗殺。所以有人認為,「從八世紀開始,暗殺者就對《古蘭經》進行比喻式的解釋,並殺死反對他們的人」1。正像伊斯蘭文明一樣,伊斯蘭的政治暴力很早就達到了異常激烈的程度。從歷史影響的角度看,伊斯蘭阿薩辛運動(1090~1275年)意義重大。

      阿薩辛派是什葉派伊斯瑪儀派的支派,是一個由哈桑·本·沙巴創立的宗教恐怖組織,其名稱源於阿拉伯語「哈希什」(大麻葉)一詞,服用大麻葉的人稱為「哈沙希」。因該派敢死隊員在進行暗殺活動前服用大麻葉而得名,歐洲人傳訛為Assassin。阿薩辛派試圖「完善或純潔伊斯蘭教」,創建一個「真正的伊斯蘭國家」。其獨特之處就在於把暗殺作為實現其政治目的的手段。「阿薩辛派對伊斯瑪儀派的教義做了一些修改,從外界的觀點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暗殺』作為了一種神聖的宗教義務」2。阿薩辛派的暗殺活動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活動範圍和打擊目標的廣泛性。阿薩辛派決心把所有穆斯林重新融合為一個單一的共同體,因此其活動不可能局限在一個國家內。他們的勢力擴展到波斯北部、伊拉克和敘利亞等戰略要地,從波斯東部到地中海沿岸的遜尼派哈里發、總督和將軍都成為阿薩辛派的攻擊目標。1092年塞爾柱帝國的宰相尼扎姆·穆爾克成為阿薩辛派的第一個犧牲品。接著,哈里發穆斯塔西德等著名人物遭到暗殺。入侵伊斯蘭世界的十字軍也成為阿薩辛派的打擊對象,特里波利的雷蒙二世和耶路撒冷拉丁王國的統治者先後遇難。二是暗殺活動的隱秘性。阿薩辛派極善於偽裝和保守秘密。他們執行任務時常裝扮成商人、旅客、甚至基督徒的模樣。為了謀殺某個著名人物,他們可以在其手下隱藏幾十年以爭取信任。當時的主要王宮和城市中都安插有他們的姦細,這使非什葉派統治者防不勝防。據記

      * * 注釋 * * *

      ①昂里·巴賽:《伊斯蘭教簡史》,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160頁。

      ②《不列顛百科全書》第2卷,1964年版,第621頁。

      * * * * * *

      載,阿薩辛派曾兩次企圖暗殺抗擊十字軍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阿尤布,因為他主張以遜尼派教義代替什葉派教義。薩拉丁及一些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君主如法國國王聖路易九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都曾被迫向阿薩辛派行賄以免受其攻擊。1

      阿薩辛運動是一場帶有較多宗教性的政治暴力鬥爭。自從什葉派與遜尼派分道揚鑣後,什葉派就成為倭馬亞遜尼派政權殘酷打擊的對象。阿里的長子哈桑被擊傷。卡爾巴拉之役阿里的次子海珊被殺死。什葉派信徒受到各種迫害。據記載,哈里發基亞德·蘇曼葉進入庫法時,「到處擊殺什葉派人,或埋於土中,刖其足,斷其手,挖其目,將他們弔死在椰棗樹上示眾,並將其餘的人統統驅逐出伊拉克,不使一人留下」2。什葉派多次發動反對遜尼派政權的起義,均遭到殘酷鎮壓。11世紀末,哈桑·本·沙巴決心利用阿巴斯王朝陷於分裂之際,建立什葉派的至高無上地位。阿薩辛運動在伊斯蘭教歷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們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成為鼓舞后來者的精神源泉之一。穆斯林作家寫下了許多關於阿薩辛運動的小說和戲劇,把哈桑·本·沙巴譽為異教徒的「真主的復仇者」。

      在伊斯蘭的文化背景下,宗教矛盾、民族、部族和家族矛盾導致了阿薩辛運動及其他政治暴力現象。這些矛盾此後趨於尖銳和擴大,成為現代政治暴力的導火索。例如,阿猶矛盾引起的暴力衝突,黎巴嫩教派紛爭和內戰導致的政治暴力,使暗殺、襲擊、綁架事件層出不窮。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興起後,這種政治暴力愈演愈烈。

      在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內部一直明顯地存在兩種不同的潮流和派別。人數眾多的主流派,如埃及等國的「穆斯林兄弟會」、巴基斯坦的「伊斯蘭促進會」等,被外界稱為「溫和派」。他們屬於公開的、合法的宗教政黨或群眾團體,主張以合法的、漸進的方式、實現國家政權、社會制度、社會生活方式的「伊斯蘭化」,號召建立一個以「真主之法度」(伊斯蘭教法)為基礎的、名副其實的伊斯蘭國家、伊斯蘭社會、伊斯蘭秩序。另一派是所謂的「激進派」,即崇尚暴力的極端主義派別組織。「極端派」主要是在西亞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據說有數以百計的大小組織。他們屬於被當局取締的「非法組織」,人數雖較少,但以「行動主義」著稱,能量和影響較大。他們認為以暴力手段推翻不義的統治者,才是改變伊斯蘭國家困境的唯一出路。但他們也不放棄各種形式的合法鬥爭,一旦合法渠道被堵塞,便訴諸暴力。阿爾及利亞、埃及、突尼西亞等國的政府一直在與極端的伊斯蘭分子作鬥爭,但政府的鎮壓往往導致極端分子們更猛烈的報復和反抗。

      二

      在伊斯蘭教歷史上頻繁出現謀殺和暗殺等政治暴力現象,有些西方學者因而認為伊斯蘭教富有戰鬥性,如奧利弗指出:「伊斯蘭教以劍開始,以劍維持,也將以劍終結。」3其實,就伊斯蘭教經典來說,它並不比其他宗教更好戰。《古蘭經》提醒人們應當「以德報怨」,並明確講:「誰願信道就讓他信吧,誰不願信道,就讓他不信吧。」4伊斯蘭教允許「有經典的」民族在繳納人頭稅的前提下保持信仰自由,對信仰多神教者先勸其皈依,不皈依者才處刑,但禁殺婦女、兒童和僧侶。那麼,究竟應該怎樣解釋當代的伊斯蘭政治暴力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基本事實,即伊斯蘭極端派的政治暴力只

      * * 注釋 * * *

      ①富蘭克林·福特:《政治謀殺:從誅殺暴君到恐怖主義》,哈佛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頁。

      ②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92頁。

      ③諾曼·丹尼爾:《伊斯蘭教和西方:一種印象的形成》,愛丁堡大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頁。

      ④馬堅譯:《古蘭經》,18:2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 * * * * *

      是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的一小部分。儘管因富於「行動性」,產生的影響很大,但絕不能將伊斯蘭極端派的政治暴力、恐怖行動等同於伊斯蘭主義(原教旨主義),繼而等同於伊斯蘭復興和伊斯蘭教。另一方面,認為伊斯蘭世界只存在「聖戰」,否認伊斯蘭的政治暴力和恐怖行動,也是不合實際的。尤其不應忽視的是,既然伊斯蘭的政治暴力是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出現就一定同當代伊斯蘭復興有著某些共同的原因。而關於伊斯蘭復興的原因,國內外學者有著多種不同的解釋。1概括地說,是困頓的生靈對不斷惡化的生存環境的抗議,是穆斯林對自己文化傳統的重新認同和對國家發展道路的探索。其中特別應該關注的是,在伊斯蘭世界,真主和伊斯蘭教的權威是難以超越的。各國的民族主義者無論多麼強大,他們都從未能建起一個完全獨立於宗教文化傳統的思想體系,而只是確立了政治統治,對宗教文化採取了融合和利用的態度。當出現社會危機、政治危機時,伊斯蘭教仍然是穆斯林大眾習慣的思維方式和政治語言,也許這可以說明緣何社會、政治的抗議註定要採取宗教的形式,因為宗教,特別是具有政教合一、族教混同、兩世兼重特色的伊斯蘭教至今仍有廣泛影響。而宗教作為人類深層的精神現象的一個特點,就在於當信奉它的民族或個人產生危機感時,傳統的宗教信念特別容易外化為人的行為,成為價值取向的源泉,甚至會導致常人難以理解的非理智的狂熱行動。除此以外,筆者還想提請注意四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政治環境。伊斯蘭政治暴力的熱點是在中東地區。中東的政治暴力源遠流長,古代世界著名的兩大暴力運動——猶太西卡里運動(1世紀中期~70年)和伊斯蘭阿薩辛運動都誕生在中東,它們集中東暴力文化之大成,對中東政治史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二戰以來,中東是美蘇兩極爭奪的戰略要地。四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以及黎巴嫩長達15年的內戰,使這一地區難有寧日。飽受戰亂之苦的一般民眾長期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生活,心理承受力畢竟有限。有著強烈自尊心、自信心的穆斯林,於困境、逆境中產生「信仰危機」,於是開始「易幟」,拋棄世俗的民族主義、社會主義,選擇「伊斯蘭的復興」。同時,國內民主政治的缺乏,西方大國的強權以及與以色列的對抗成為伊斯蘭政治暴力的催化劑。

      其次是民族特點。伊斯蘭的政治暴力是同歷史上某些阿拉伯民族特點聯繫在一起的。穆斯林的主體是阿拉伯人。據阿拉伯學者艾哈邁德·愛敏說,伊斯蘭教誕生之前,阿拉伯人好戰成癖,「阿拉伯民族是神經質的民族,常常為了一點細小的事故而暴跳如雷,不可遏止。遇到個人的人格或部落的榮譽被損害時,立刻拔劍而起,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戰爭甚至已成為他們平常的習慣和日常的生活。」2以阿拉伯民族為主體,還包括其他一些民族的穆斯林,長期的部落械鬥和民族衝突在他們中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伊斯蘭教試圖以忠於更廣泛的兄弟情誼和一部廣泛的法典,來打破狹隘的民族意識。在建立對它的忠誠方面,伊斯蘭教確實逐漸獲得了成功,但忠於舊有部落的潛流仍然存在,它一次又一次地表面化,以致破壞和諧,造成分裂」3。當伊斯蘭熱情漸漸冷卻後,原有的矛盾凸現出來,衝突的各方都從伊斯蘭教中尋找理論根據。

      再次是宗教特性。伊斯蘭教是一個有著多面性的宗教,「它在宗教信仰和政治忠誠之間,或像西方思想限定的那樣在『教會、國家和社會』之間,沒有做出明確區分,沒有這種

      * * 注釋 * * *

      ①關於這些不同的解釋,請參閱:達蘇開:《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復興》,第35~36頁;阿尤比主編:《伊斯蘭復興的政治意義》,第271~290頁;劉競主編:《伊斯蘭復興運動論文集》,1989年。

      ②艾哈邁德·愛敏:前引書,第41頁。

      ③賽義德·菲亞茲·馬茂德:《伊斯蘭教簡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頁。

      * * * * * *

      區分給先知的子孫帶來了麻煩。結果,社會不滿很方便地用政治辭彙來確定,而宗教分歧幾乎自動地轉化為政治行動」1。民族分歧、部落矛盾導致了宗教派別的產生,各派在《古蘭經》中各取所需,皆以正統自居,而把對手貶為異端。在伊斯蘭教法中,叛教、瀆神、不信奉真主和先知是「最大的犯罪」,而在聖戰中殺人是正當行為。聖戰的犧牲者可進入樂園。阿薩辛派所以能視死如歸地從事暗殺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穆斯林崇拜烈士的心理。「襲擊者被稱為『費達伊』(獻身者),表明他們是宗教獻身者,他們擺脫了一切罪惡,得以進入天園」2。政治矛盾,宗教分歧,民族、部族和家族間的隔閡,甚至僅僅出於對統治者的厭惡都可能引發暗殺等政治暴力現象。伊斯蘭復興運動興起後,在宗教名義下的政治暴力變本加厲,對待宗教的態度、與外國的關係等問題都可能引起伊斯蘭極端分子的不滿,從而被貼上「偽君子」的標籤,而「殺掉一個偽君子勝過祈禱一千遍」。

      第四是聖戰觀念。伊斯蘭教主張為弘揚主道而舉行「聖戰」,視此為穆斯林應盡的義務。「聖戰」,通常是指當穆斯林的信仰和生存受到外敵嚴重威脅時,可在宗教領袖率領下,進行自衛戰。近代以來,「聖戰」觀念逐漸淡化。然而,伊斯蘭復興運動興起後,現代伊斯蘭反對派思想家針對穆斯林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發展了「聖戰」的理論,使之成為反對派訴諸暴力手段的合法依據。他們主張:1.提高「聖戰」在伊斯蘭教中的地位。認為要脫離當代的「賈希利亞」(蒙昧狀態),僅僅改革是不夠的,只有通過聖戰,堅決摧毀現存的非伊斯蘭秩序。2.強調「聖戰」是穆斯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哈桑·班納規定聖戰是「五功」之外的第六功,認為「聖戰的手段超過了獨立判斷的智力活動」,要求每一位穆斯林兄弟會成員隨時準備為聖戰而獻身。33.「言論的聖戰」與「行動的聖戰」是並行不悖的兩種方式,聖戰的含義主要是指與現存社會政治制度的對立狀態。庫特布聲稱兄弟會「是生活在賈希利亞社會之中的信士共同體……與國家和社會沒有任何關係,並始終處在戰爭狀態」4。總之,在極端的伊斯蘭主義者看來,弘揚主道的神聖使命是高於一切的,而採取的手段則是無關緊要的,只要是為了復興伊斯蘭,什麼手段都可以採取,並心安理得,沒有絲毫內疚、負罪之感。並且,極端的伊斯蘭分子有自身的邏輯、思維方式、甘願自我犧牲的精神和「為主殉道」的思想,往往視死如歸。這樣,暴力、恐怖活動的頻繁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

      從思想傾向上看,伊斯蘭極端派深受當代伊斯蘭主義(原教旨主義)的影響。這一思想基礎決定了他們的一個重要特點:他們採用的形式和象徵雖是傳統和宗教的,但表達的內容和意義卻是現代的和政治的。他們在伊斯蘭的名義下,希望以伊斯蘭原旨教義凈化世俗社會、反對不義的統治者、反抗西方的強權和霸權。為達到這一目的,其活動往往偏離宗教而具有極強的政治性和行動性,常常表現出如下特點:

      首先,伊斯蘭的政治暴力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行動。1928年成立的群眾性的宗教-政治組織——穆斯林兄弟會,開始時,它是一個非暴力的群眾團體。但在伊斯蘭世界政治現實的刺激下,其中一部分人逐步走上了暴力反抗的道路。40~60年代,該組織因遭到埃及當局的鎮壓而聞名。70年代以來,該組織發生分化,老一代成員大多經受了長期的監禁或處於非法地位,他們不主張采

      * * 注釋 * * *

      ①富蘭克林·福特:前引書,第99頁

      ②戴維·拉普波特:《恐懼與顫抖:三個宗教傳統中的恐怖主義》,載《美國政治科學評論》1984年9月號,第669頁。

      ③德克明傑·R·海瑞爾:《革命的伊斯蘭》,塞瑞科斯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頁。

      ④埃莫紐勒·西瓦恩:《激進的伊斯蘭:中世紀的神學與當代政治》,耶魯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85~86頁。

      * * * * * *

      取暴力、恐怖活動。而另一部分成員,尤其是年輕一代出於報復心理,組建起主張用全面暴力建立真正的伊斯蘭國家、伊斯蘭秩序、伊斯蘭社會的極端派組織,如伊斯蘭解放組織、伊斯蘭聖戰者組織、贖罪與遷徙組織等。這些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製造了大量暴力、恐怖事件。在埃及,穆斯林兄弟會雖已宣布放棄暴力,但它與極端派仍不能完全脫離聯繫。

      其次,伊斯蘭的政治暴力將矛頭主要指向以色列和一些世俗政府的背後支持者西方國家。1993年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爆炸案和1995年法國巴黎市中心地鐵爆炸案等,令世界為之震驚。另一方面,一些伊斯蘭組織內部的矛盾也十分激烈,有時相互間也使用政治暴力。如哈馬斯攻擊巴解出賣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是背叛伊斯蘭教的「異教徒」。據報道,哈馬斯以「與以色列合作者」的罪名秘密處死了一些巴解組織的支持者。

      第三,伊斯蘭政治暴力不但採用武裝襲擊和暗殺等傳統手段,還採用了爆炸、劫持和綁架人質、襲擊西方國家使館和外交人員、製造跨國暴力和恐怖活動等現代手段。伊斯蘭極端分子通常要經過專門營地的訓練,掌握種種射擊、駕駛、爆破、綁架、縱火等技術後,根據組織的命令,去從事各種暴力、恐怖活動。對中東和平進程及國際社會的各種衝突來說,這些恐怖活動無異於火上澆油。

      近年來,伊斯蘭教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當代的伊斯蘭政治暴力更是對國際政治產生了強烈的衝擊。這主要表現在:

      (一)《撒旦詩篇》事件引起軒然大波。1989年2月,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布了一道被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法特瓦(宗教命令),提出不僅要查禁《撒旦詩篇》一書,還要懲罰作者拉什迪和出版者。雖然伊斯蘭各國對此反應不一,與伊朗的關係也有好有壞,但誰也沒有明確表示反對。而一些國家的伊斯蘭反對派組織都對死刑令表示贊同,如黎巴嫩的「真主黨」、巴勒斯坦的「聖戰者組織」。此外,幾乎世界各國的穆斯林也都表示會執行對拉什迪的死刑。面對如此景況,西方各國一片嘩然,紛紛指責「這純屬無恥的恐怖暴徒行為」,聲稱「文明世界決不能容忍這種號召國際恐怖主義的行為」。《撒旦詩篇》事件導致了英國、伊朗兩國一度斷絕了外交關係。並且隨之於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伊斯蘭復興進入了一個新的活躍時期,伊斯蘭的政治暴力也逐漸愈演愈烈。

      (二)伊斯蘭極端勢力威脅一大片親西方的世俗政權,使西方國家憂心忡忡。阿爾及利亞伊斯蘭拯救陣線雖已遭鎮壓並被取締,但它對阿政權的威脅仍然是實實在在的。埃及伊斯蘭極端組織不斷以暴力手段襲擊政府要員及外國遊客,不但影響社會治安,而且嚴重危及政權穩固。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的宗教極端勢力反對政府的親西方政策,迫使王室在宗教對國家的控制上作出妥協。

      (三)伊斯蘭的暴力恐怖活動向歐美腹地蔓延,直接威脅西方國家的穩定與安全。近年來,一些伊斯蘭極端分子以移民身份進入歐洲,並在那裡積蓄力量,發展伊斯蘭組織,建立活動網路。巴黎、日內瓦、波恩、羅馬、布魯塞爾等大城市都曾發生伊斯蘭組織策劃的暗殺和爆炸事件。西方輿論認為這種防不勝防的暴力襲擊比冷戰時期蘇聯的威脅更令人憂慮。

      (四)反對西方或反對親西方政權已逐漸成為一些伊斯蘭組織加強合作的基礎。伊斯蘭組織內部派系林立,長期陷於對立和鬥爭之中,但它們卻可以在反西方的旗幟下協調行動。近年來,西方大力推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進一步刺激了伊斯蘭組織的反西方意識。如蘇丹伊斯蘭陣線總書記哈桑·圖拉比倡導召開的「阿拉伯伊斯蘭人民會議」,有55個國家的代表參加,旨在團結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共同對付以美國為首的敵人。各種不同背景和派系的伊斯蘭極端組織幾乎都可以在反對西方強權政治和文化滲透等問題上找到共同點。伊斯蘭極端派組織的政治聯合與暴力行動對美國構築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無疑提出了挑戰。

      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及其從事的政治暴力和恐怖活動極為惱火。1992年,美國國務院成立五人小組,專門研究伊斯蘭問題。1995年3月,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一項機密政令,要求「中央情報局和其他情報機構必須向白宮提供重要情報」,其中包括「穆斯林原教旨主義者和恐怖主義活動」。這是冷戰結束後白宮首次頒發的諜報政令。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同樣重視「中東和穆斯林原教旨主義問題」,希望同西方大國共同遏制「伊斯蘭原教旨主義」1。當代伊斯蘭政治暴力的衝擊力和震動力由此可見一斑。

      從本質上講,當代伊斯蘭極端組織採取的政治暴力和恐怖活動並不是伊斯蘭信仰的組成部分,也不是什麼宗教職責,而只能是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由於其攻擊和行動的目標常常波及無辜,違背了國際公法,所以,他們的政治暴力和恐怖活動越來越為世人所譴責,逐漸陷入孤立的境地。

      * * 注釋 * * *

      ①金宜久:《伊斯蘭與國際政治》,《世界知識》1996年第22期,第20頁。

      * * * * * *

      (本文作者杜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哲學博士;責任編輯:王 建)

共有 247 位讀者閱讀過此文

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書籍
·黃鴻劍.中東簡史.香港開明書店,1993
·車效梅.中東中世紀城市的產生、發展與嬗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彭樹智.中東國家通史:塞普勒斯卷.商務印書館,2005
·王鐵錚.中東國家通史-約旦卷.商務印書館,2005
·劉阿鋼.世界少數民族部落風情-中東的貝都因人.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楊光 溫伯友.中東非洲發展報告(2001~200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同類文獻
[1] 許利平.東南亞伊斯蘭極端主義勢力及其影響.當代亞太,2004

[2] 張玉蘭.伊斯蘭極端勢力:困擾巴基斯坦的夢魘.南亞研究(總第78期),2005

[3] 趙達明.為自由而戰——「車臣戰爭」的前世淵源 .銳思評論,2004

[4] 黃昆章.印尼的激進伊斯蘭教派.東南亞縱橫,2002

[5] 溫北炎.印尼伊斯蘭教主流派與極端派初探.東南亞研究,2002

[6] 溫立峰.淺論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根源.青海社會科學,2002

推薦閱讀:

新威權主義可以為改革爭取時間嗎?
組織部、黨辦、政研室,各廳局,選哪個?
和領導翻臉的後果會怎樣?
梁振英:曾蔭權案不涉政治
過去十年,黨費上漲了多少?

TAG:政治 | 暴力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