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中國傳統醫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通過精神調養、葯膳食療、養生功法等整體、自然、綜合地達到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即為養生。
其中藥膳食療養生是古代養生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葯膳是一種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由藥物、食物、調料三部分組成,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養生;既不同於一般的中藥方劑,又有別於普通飲食,而是通過葯食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保養身體,調整人體陰陽,補養氣血,疏通經絡。
何為食補
所謂食補,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飲食來達到補益身體的目的。一方面要根據食物的營養功效來定;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身體的情況來定,如體質陰陽、熱寒、虛實等。
「葯食同源」理論
在中國,「葯食同源」理論源遠流長。智慧的祖先在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許多食物不僅可以充饑、補養身體,而且能夠治療一些簡單的疾病。在此基礎上無數的中醫學家(尤其是古代食醫)、養生學家及道家、佛家等賢哲們又通過不懈的積累、總結,歸納形成了獨特的中醫食療養生體系。
認為「食之偏性為藥性」,藥物和食物不可分,其分類是相對而言的,藥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藥物,只是食物的作用緩和、不良反應小;藥物的作用相對顯著、不良反應大。何況,食物同藥物一樣,也具有四氣五味歸經的特性。
為什麼說食補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體所需的營養主要是通過日常飲食中獲取的。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安身之本必之於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合理的膳食安排不只是填飽肚子,更重要的是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治療疾病等作用。另外,人們日常飲食以食物為主,逐漸地,人體功能對其極為適應,食補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再者,食補的和日常飲食不衝突,完全可以結合日常飲食來安排,不用擔心是否有服藥禁忌等,實行起來極為便利。
如何食補
食補和日常飲食不衝突,但食補並不等於日常飲食,二者不要混淆。如何食補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根據個人情況食補。看個人體質,熱性體質多食寒涼性食物;寒性體質,就要多食溫熱性食物。二是根據季節食補。這一點在下面詳細介紹。
三是根據病情食補。日常有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如感冒了喝薑湯,咳嗽煮雪梨。當然大夫問診時還要望聞問切,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開方,採取不同的飲食策略。
四是注意飲食禁忌。食補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如果弄錯了,反而損害身體健康,所以,食補時一定要注意一些禁忌,如一些容易過敏的食物,不宜搭配在一起吃的食物等。尤其是孕婦、小兒、老人、體虛多病者更要注意。
季節性食補
季節性食補是食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響也是最為廣泛。季節性食補就是隨著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來調整飲食,從而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氣血充盛、經絡通達、情志舒暢的效果。
關注微信公眾號「神農養之道(shennongyang)」,獲取更多專業養生知識、中醫食療方、偏方;每天學習一點點,為健康身體做儲備。
推薦閱讀: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記憶力?- 食物篇
※燕窩發頭是不是越大,品質就越高?
※為啥中醫說葯補不如食補?
※病從口入,病從口除-食療
※拒做黃臉婆,6款食療可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