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平常心
(2013-04-19 22:15:01)
轉載▼
標籤:
人生
知足
快樂
智慧
雜談
|
分類: 原創精選 |
知足常樂平常心 夏一文
有詩曰:「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曹操詩也說;「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按理說,人人都嚮往幸福,追求幸福,那為何人生還有如此多的憂愁呢?如今現實生活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到處充滿著機會,基本上是人人豐衣足食,不愁吃,不愁穿,甚至許多人都住進了別墅,開著豪華轎車,家裡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一應俱全,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但是我們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壓力越來越大,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顆知足的心。因為貪戀,就永遠不知滿足,就會永遠感到欠缺。因此,一顆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寧靜,真正的幸福。
《佛遺教經》云:「知足之法,即是福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所以,知足很重要,如果能做到事事知足,我們就能控制自己無限膨脹的慾望,做到平淡自足。人生的起起落落,慾望是其根源。人就是慾望太多,才會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輪迴。我們如果能時刻自我關照、自我控制,長養智慧與知足,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沒有攀緣,離開種種執著,就能擁有統一和諧的心靈,幸福也就掌握在自己的的手中了。但人往往是知多知少難知足,就像小學課本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裡的老太婆,要了木梳要木盆,要了木盆要木屋,要了木屋要皇宮,要來要去一場空。
老子云:「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就是說,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那麼如何能知足常樂,控制自己的慾望呢?那麼我們就應修一顆平常心,因為萬物唯心造,境由心生,一切皆因心起。只有擁有一顆平常心,才能讓我們學會放下一切貪念、嗔恚和痴迷,才能讓我們看到光明的自性,才能不去計較得失,擁有一種悠然自在的人生。
我們應當知道,苦樂、美醜、好壞、善惡等都是心的創造,而不是外境固有的屬性。所以,要想獲得快樂和美好,擁有平常心,我們必須向自心求,要時刻讓心在外境上創作快樂和美好,不去痛苦和悲傷。佛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苦樂命運完全決定於自己過去的心和現在的心,過去的心決定了現在的外境,現在的心決定現在的苦樂和未來的外境。面對過去的善噁心所創造的現在的外境,我們雖然無法再去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把握現在的心,使得現在和未來都快樂,並積極地改變未來的外境,使之趨於善妙。要想獲得暫時的安樂,比如家庭的和諧、事業的成功,我們必須善知取捨,在心裡培養起種種美德,諸如樂觀、豁達、勤奮、勇敢、寬容、善良,利他等等,並用這些美德對待外境的人和事。
當我們把一切外境往好處看,就會利益自心,使之快樂美好。不僅如此,外境也會漸趨美好,當我們把一切外境往壞處想,就會損害自心,使之痛苦悲傷,外境也會漸趨惡劣。所以,任何時候,要讓心在外境上創造美好、善良和慈悲,杜絕一切痛苦之因——五毒煩惱,當我們這樣去做就是真正地利益了自心。
禪宗有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同樣是春花秋月,同樣是夏風冬雪,同樣是天地間氣候變化的自然產物,然而境隨心轉,不同的人感受也就有了天壤之別。春花令人心花怒放,秋月令人心若止水,夏風令人心曠神怡,冬雪令人心清氣爽……所以,當我們面對人生浮沉,世情冷暖,皆能泰然處之,以一顆平常心待之,如此,日日皆是好日。
人生之路,曲折坎坷,成功與失敗、幸運與挫折時常會不期而遇。如果我們擁有了一顆平常心,就會在幸運面前不驕不躁,在失意中尋找解脫之法,順其自然,坦然應付。平常心,是處變不驚的泰然自若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的恆常之心,是不苛求、不執取的平和之心,是寬厚待人、不生嗔怒的大度之心,是隨遇而安、不貪不痴的淡然之心,是不畏艱辛、直面人生的自信之心,是不急不躁、順其自然的從容之心。正如金剛經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知足歌和知足歌
※都知道知足常樂,你知道知足也能長壽嗎?
※平凡之命,懂得知足才能幸福的八字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八:論幸福
TAG:知足 | 平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