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月經病 細目一 概述
第三單元 月經病
細目一 概述
(-)月經病的定義
月經病是以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異常為主症,或伴隨月經周期,或於經斷前後出現明顯癥狀為特徵的疾病。
(二)月經病的範圍
常見的月經病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崩漏、閉經、痛經、月經前後諸證、絕經前後諸證、經斷復來、絕經婦女骨質疏鬆症等。
(三)月經病的治療原則
一是重在治本以調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治病必求於本」,「本」即病因病機。治本即是消除導致月經病的病因和病機。調經是針對病機運用各種治療方法使月經恢復正常,即遵循《內經》「謹守病機」「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的宗旨。臨證中首先要分清先病和後病。如因經不調而後生他病者,當先調經,經調則他病自除若因他病而致經不調者,當先治他病,病去則經自調。具體採用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調治沖任、調養胞宮以及調控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等治法。「經水出諸腎」,月經的產生以腎為主導,調經以補腎為主。補腎在於益先天之陰精或補益腎氣,以填補精血為主,並佐以助陽益氣之品,使陰生陽長,腎氣充盛,精血俱旺則月經自調。用藥注意「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扶脾在於益血之源或統血,以健脾益氣或健脾昇陽除濕為主,脾氣健運,生化有源,統攝有權,血海充盈,月經的期、量可正常。用藥不宜過用辛溫或滋膩之品,以免耗傷脾陰或困阻脾陽。疏肝在於通調氣機,以開郁行氣為主,佐以養肝柔肝,使肝氣得疏,肝血得養,血海蓄溢有常,則經病可愈。用藥不宜過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劫津傷陰,耗損肝血。調理氣血當辨氣病、血病。病在氣者,當以治氣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者,當以治血為主,佐以理氣。調理沖任,在於使任通沖盛,自無經病之患。對於先天腎虛的體質因素導致子宮發育不良發生的閉經或崩漏等,治當調養胞宮。
二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如痛經劇烈,應以止痛為主;若經血暴下,當以止血為先。癥狀緩解後,則審證求因治其本,使經病得以徹底治療。調經諸法,又常以補腎扶脾為要。如《景岳全書·婦人規》說「故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曲之源,養腎氣以安血之事,知斯二者,則盡善矣。」
(四)月經病施治中應注意的問題
治療月經病要順應和掌握規律:一是順應月經周期中陰陽轉化和氣血盈虧的變化規律,經期血室正開,宜和血調氣,或引血歸經,過寒過熱、大辛大散之劑宜慎,以免滯血或動血;經後血海空虛,宜予調補,即經後勿濫攻;經前血海充盈,宜予疏導,即經前勿濫補。二是順應不同年齡階段論治的規律,古代醫家強調青春期重治腎,生育期中年重治肝,絕經後或老年期重治脾,對臨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三是掌握虛實補瀉規律,月經病可分虛實兩類論治,治療虛證月經病多以補腎扶脾養血為主,治療實證月經病多以疏肝理氣活血為主。虛實夾雜者,又當攻補兼施。
總之,月經病多種多樣,病證寒熱虛實錯雜,臨證治療月經病應全面掌握其治療原則和治法,順應和掌握一些規律,靈活運用,對於經期、周期、經量均嚴重失調的崩漏、閉經者,又當調控腎-天癸-沖任-胞宮軸,才能獲得調經最佳療效。
細目二 月經先期
(一)定義
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餘日一行,連續兩個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期」,亦稱「經期超前」「經行先期」「經早」「經水不及期」等。
(二)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是氣虛和血熱。
1.氣虛
可分為脾氣虛和腎氣虛。
(1)脾氣虛:體質素弱,或飲食失節,或勞倦思慮過度,損傷脾氣,脾傷則中氣虛弱,沖任不固,經血失統,以致月經先期來潮。脾為心之子,脾氣既虛,則賴心氣以自救,久則心氣亦傷,致使心脾氣虛,統攝無權,月經提前。
(2)腎氣虛:年少腎氣未充,或絕繹前腎氣漸虛,或多產房勞,或久病傷腎,腎氣虛弱,沖任不固,不能約制經血,遂致月經提前而至。
2.血熱
常分陽盛血熱、陰虛血熱、肝鬱血熱。
(1)陽盛血熱: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燥助陽之品,或感受熱邪,熱擾沖任、胞宮,迫血下行,以致月經提前。
(2)陰虛血熱:素體陰虛,或失血傷陰,或久病陰虧,或多產房勞耗傷精血,以致陰液虧損,虛熱內生,熱伏沖任,血海不寧,則月經先期而下。
(3)肝鬱血熱:素性抑鬱,或情志內傷,肝氣鬱結,郁久化熱,熱猶沖任,迫血下行,遂致月經提前。
月經先期既有血熱或氣虛單一病機,又可見多臟同病或氣血同病之病機,如脾病可及腎,腎病亦可及脾,均可出現脾腎同病。月經提前,常伴經血量多,氣隨血耗,陰隨血傷可變生氣虛、陰虛、氣陰兩虛或氣虛血熱等諸證。經血失約也可出現經水淋瀝至期難盡,周期提前、經量過多、經期延長,三者並見有發展為崩漏之虞。
(三)辨證論治
月經先期的辨證,著重於周期的提前及經量、經色、經質的變化,結合全身證候及舌脈,辨其屬實、屬虛、屬熱。
本病的治療原則,重在調整月經周期,使之恢復正常,故須重視平時的調治,按其證候屬性,具體治法或補或清。若脈證無火,則應補虛,或補中氣,或固命門,或補益心脾,或脾腎雙補。如為血熱證,則應清熱,清熱又當「察其陰氣之虛實」,或清熱涼血,或滋陰清熱,或疏肝清熱。然不論實熱虛熱皆不宜過用寒涼,以免損傷陰血。
1.氣虛證
(1)脾氣虛證
主症:月經周期提前,或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脾益氣,攝血調經。
方葯: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若心脾兩虛,症見月經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補益心脾,固沖調經,方選歸脾湯(《濟生方》)。
(2)腎氣虛證
主症:周期提前,經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質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面色晦暗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潤,脈沉細。
治法:補益腎氣,固沖調經。
方葯:固陰煎(《景岳全書局。
2.血熱證
(1)陽盛血熱證
主症:經來先期,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或伴心煩,面紅口乾,小便短黃,大便燥結,舌質紅,苔黃,脈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涼血調經。
方葯:清經散(《傅青主女科》)。
(2)陰虛血熱證
主症:經來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紅,質稠,或伴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調經。
方葯:兩地湯(《傅青主女科》)。
(3)肝鬱血熱證
主症:月經提前,量或多或少,經色深紅或紫紅,質稠,經行不暢,或有塊,或少腹脹痛,或胸悶脅脹,或乳房脹痛,或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清熱,涼血調經。
方葯: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
(四)丹梔逍遙散、清經散和兩地湯的藥物組成
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丹皮、梔子、當歸、白芍、柴胡、白朮、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
清經散(《傅青主女科》):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黃、青蒿、黃柏、茯苓。
兩地湯(《傅青主女科》):生地黃、地骨皮、玄參、麥冬、阿膠、白芍。
細目三 月經後期
(-)定義
月經周期延後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者,稱為「月經後期」。亦稱「經行後期」「月經延後」「月經落後」「經遲」等。一般認為需連續出現兩個周期以上。若每次僅延後三五天,或偶然延後一次,下次仍如期來潮者,均不作月經後期論。
(二)月經後期與早孕的鑒別
早孕者,有早孕反應,婦科檢查宮頸著色,子宮體增大、變軟,妊娠試驗陽性,B超檢查可見子宮腔內有孕囊。月經後期者則無以上表現,且以往多有月經失調病史。
(三)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病機理有虛實之別。虛者多因腎虛、血虛、虛寒導致精血不足,沖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時滿溢而經遲實者多因血寒、氣滯等導致血行不暢,沖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滿盈,致使月經後期而來。
1.腎虛
先天腎氣不足,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腎虛精虧血少,沖任虧虛,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月經後期而至。
2.血虛
體質素弱,營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產育過多,耗傷陰血,或脾氣虛弱,化源不足,均可致營血虧虛,沖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使月經周期延後。
3. 血寒
(1)虛寒:素體陽虛,或久病傷陽,陽虛內寒,臟腑失於溫養,生化失期,氣虛血少,沖任虧虛,血海不能如期滿溢,遂致經行後期。
(2)實寒:經期產後,外感寒邪,或過食寒涼,寒搏於血,血為寒凝,沖任阻滯,血海不能如期滿溢,遂使月經後期而來。
4.氣滯
素多憂鬱,氣機不宣,血為氣滯,運行不暢,沖任阻滯,血海不能如期滿溢,因而月經延後。
(四)辨證論治
本病辯證,應根據月經的量、色、質及全身表現,結合舌脈辨其虛實寒熱。本病治療應重在平時以調整月經周期為主,按「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分別施治。虛證治以補腎養血,或溫經養血;實證治以理氣行滯虛實夾雜者,分別主次而兼治之。本病屬虛屬寒者多,不宜過用辛燥及破血之品,以免劫陰傷津或損傷氣血。
1.腎虛證
主症:周期延後,量少,色黯淡,質清稀,或帶下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面色晦暗,或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腎養血調經。
方葯:當歸地黃飲(《景岳全書》)。
2.血虛證
主症:周期延後,量少,色淡紅,質清稀,或小腹綿綿作痛,或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質淡紅,脈細弱。
治法:補血益氣調經。
方葯:大補元煎(《景岳全書》)。
3.血寒證
(1)虛寒證
主症:月經延後,量少,色淡紅,質清稀,小腹隱痛,喜暖喜按,腰酸無力,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蒼白,脈沉遲或細弱。
治法:扶陽祛寒調經。
方葯:溫經湯(《金匱要略》)。
(2)實寒證
主症:月經周期延後,量少,色黯有塊,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質淡黯,苔白,脈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調經。
方葯: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
4.氣滯證
主症:月經周期延後,量少或正常,色黯紅,或有血塊,小腹脹痛,或精神抑鬱,經前胸脅乳房脹痛,舌質正常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弦或弦數。
治法:理氣行滯調經。
方葯:烏葯湯(《蘭室秘藏》)。
(五)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金匱要略》)的藥物組成
溫經湯(《金匱要略》):當歸、川芎、芍藥、丹皮、人蔘、肉桂、甘草、吳茱萸、法夏、生薑、阿膠、白芍、麥冬。
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當歸、川芎、芍藥、丹皮、人蔘、肉桂、甘草、莪術、牛膝。
細目四 月經先後無定期
(-)定義
月經周期時或提前時或延後7天以上,連續3個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後無定期」。又稱「經水先後無定期」「月經愆期」「經亂」等。
(二)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肝腎功能失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無常。
1.肝鬱
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肝氣條達,疏泄正常,血海按時滿盈,則月經周期正常。
若情志抑鬱,或忿怒傷肝,以致肝氣逆亂,疏泄失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如疏泄
太過,則月經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則月經後期而來,遂致月經先後無定期。
2.腎虛
腎為先天之本,主封藏。從經血而論,腎又主施泄。若素體腎氣不足,或多產房勞、大病久病傷腎,或少年腎氣未充,或絕經之年腎氣漸衰,腎氣虧損,藏泄失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若應藏不藏則經水先期而至,當泄不泄,則月經後期而來,以致月經先後無定期。
月經先後無定期的發生與肝、腎功能失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密切相關。然臨證又要注意兩臟同病或多臟受累的複雜病機,如肝為腎之子,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子病及母,而致腎之封藏失司,故常發展為肝腎同病。肝與脾又為相剋關係,肝病可以克脾土,使脾生化氣血、統血攝血功能失常,發為肝脾同病。亦可見肝、腎、脾同病。若以提前為多見,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者,可向崩漏轉化或以延後為多見,而又經量減少者,可向閉經轉化,臨證應予以注意。
(三)辨證論治
本病辨證應結合月經的量、色、質及脈證綜合分析。治療以疏肝、補腎、調理沖任氣血為法,或疏肝解郁調經,或補腎調經,或疏肝補腎調經,隨證治之。總宜使肝腎開闔正常,氣血調和,則經自如期。
1.肝鬱證
主症:經來先後無定,經量或多或少,色黯紅或紫紅,或有血塊,或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時嘆息,噯氣食少,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調經。
方葯:逍遙散(《和劑局方》)。
2.腎虛證
主症:經行或先或後,量少,色淡黯,質清,或腰骶酸痛,或頭暈耳鳴,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腎調經。
方葯:固陰煎(《景岳全書》)。
若肝鬱腎虛,症見月經先後無定,經量或多或少,色黯紅或黯淡,或有塊,經前或經行乳房脹痛,腰膝酸軟,或精神疲憊,舌淡苔白,脈弦細,治宜補腎疏肝調經,方用定經湯(《傅青主女科》)。
細目五 月經過多
(一)定義
月經量較正常明顯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稱為「月經過多」。亦有稱「經水過多」。一般認為月經量以30~50mL為適宜,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現代醫學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子宮肥大症、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及宮內節育器引起的月經過多,可參考本病治疔。
(二)病因病機
月經過多的主要病機是沖任不固,經血失於制約。常見的病因有氣虛、血熱、血瘀。
1.氣虛
素體虛弱,或飲食失節,或過勞久思,或大病久病,損傷脾氣,致使中氣不足,沖任不固,血失統攝,以致經行量多。久之可使氣血俱虛,又可導致心脾兩虛,或脾損及腎,致脾腎兩虛。
2.血熱
素體陽盛,或肝鬱化火,或過食辛燥動血之品,或外感熱邪,熱擾沖任,迫血妄行,因而經量增多。
3.血瘀
素多抑鬱,氣滯而致血瘀;或經期產後余血未盡,感受外邪或不禁房事,瘀血內停。瘀阻沖任,血不歸經,以致經行量多。
(三)辨證論治
本病辨證重在從經色、經質,結合脈證,辯其寒熱虛實。本病治法應掌握經期與平時採取不同的治疔方法。經期以辨證止血固沖為主,目的在於減少血量,防止失血傷陰。平時應根據辨證,採用益氣、清熱、養陰、化瘀等法以治本。慎用溫燥動血之品,以免增加出血量。
1.氣虛證
主症:經行量多,色淡紅,質清稀,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面色白,舌淡,苔薄,脈細弱。
治法:補氣攝血固沖。
方葯:舉元煎(《景岳全書》)。
2.熱血證
主證:經行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黏稠,或有小血塊,伴口渴心煩,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方葯:保陰煎(《景岳全書》)加地榆、茜草、馬齒莧。
3.血瘀證
主症:經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塊,經行腹痛,或平時小腹脹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葯:失笑散(《和劑局方》)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四)舉元煎及保陰煎的藥物組成
舉元煎(《景岳全書》):人蔘、黃芪、白朮、升麻、炙甘草。
保陰煎(《景岳全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白芍、山藥、續斷、甘草。
細目六 月經過少
(一)定義
月經周期正常,月經量明顯減少,或行經時間不足2天,甚或點滴即凈者,稱為「月經過少」。一般認為月經量少於20mL為月經過少。
(二)病因病機
本病發病機理有虛有實。虛者多因精虧血少,沖任血海虧虛,經血乏源;實者多由瘀血內停,或痰濕內生,痰瘀阻滯沖任血海,血行不暢,發為月經過少。臨床以腎虛、血虛、血瘀、痰濕為多見。
1.腎虛
稟賦素弱或少年腎氣未充,或房勞傷腎,以致腎氣不足,精血不充,沖任血海虧虛,經血化源不足,以致經行量少。
2.血虛
素體血虛,或久病傷血,營血虧虛,或飲食、勞倦、思慮傷脾,脾虛化源不足,沖任血海不充,遂致月經量少。
3.血瘀
感受寒邪,寒客胞官,血為寒凝,或素多憂鬱,氣鬱血滯,均使沖任受阻,血行不暢,經血受阻致經行量少。
4.痰濕
素多痰濕,或脾失健運,濕聚成痰,痰阻沖任,血不暢行而經行量少。
(三)辨證論治
月經過少應從月經的色、質,有無腹痛,結合全身癥狀及舌脈以辨虛實。本病治療,虛者重在補腎滋腎,或濡養精血以調經,不可妄行攻破,以免重傷精血;實者宜活血通利,佐以溫經、行氣、祛痰,中病即止,不可過量久用。虛實錯雜者,宜攻補兼施。
1.腎虛證
主症:經量素少或漸少,色黯淡,質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足跟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
治法:補腎益精,養血調經。
方葯:歸腎丸(《景岳全書》)。
2.血虛證
主症:經來血量漸少,或點滴即凈,色淡,質稀,或伴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舌淡紅,脈細。
治法:養血益氣調經。
方葯:滋血湯(《證治準繩·女科》)。
3.血瘀證
主症:經行澀少,色紫黯,有血塊,小腹脹痛,血塊排出後脹痛減輕,舌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脈沉弦或沉澀。
治法:活血化瘀調經。
方葯: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
4.痰濕證
主症:經行量少,色淡紅,質黏膩如痰,形體肥胖,胸悶嘔惡,或帶多黏膩,舌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化痰燥濕調經。
方葯: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
(四)歸腎九和蒼附導痰丸的藥物組成
歸腎丸(《景岳全書》):菟絲子、杜仲、枸杞子、山茱萸、當歸、熟地黃、山藥、茯苓。
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茯苓、法半夏、陳皮、甘草、蒼朮、香附、膽南星、枳殼、生薑、神曲、當歸、川芎。
細目七 經間期出血
(一)定義
兩次月經中間,即氤氳之時,出現周期性的少量陰道出血者,稱為「經間期出血」。
(二)應與經間期出血鑒別的疾病
1.月經先期
月經先期,經量正常或時多時少,基礎體溫由高溫下降至低溫時開始出血;而經間期出血月經量較少,出血時間規律地發生於基礎體溫低高溫轉變時。
2.月經過少
月經過少周期尚正常,僅量少,甚或點滴而下;經間期出血,常發生在兩次月經的中間時期。
3.赤帶
赤帶排出無周期性,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發作,可有接觸性出血史,婦科檢查常見官頸糜爛、贅生物或子宮、附件區壓痛明顯;經間期出血有明顯的周期性,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
(三)病因病機
經間期是繼經後期由陰轉陽、由虛至盛之時期;排泄月經後,血海空虛,陰精不足,隨著月經周期演變,陰血漸增,精血充盛,陰長至重,此時精化為氣,陰轉為陽,氤氳之狀萌發「的候」(排卵),這是月經周期中一次重要的轉化。若陰陽調節功能正常者,自可適應此種變化,無特殊證候。若腎陰不足,或濕熱內蘊,或瘀阻胞絡,當陽氣內動之時,陰陽轉化不協調,陰絡易傷,損及沖任,血海固藏失職,血溢於外,釀成經間期出血。
1.腎陰虛
稟賦不足,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傷腎,或思慮過度,慾火偏旺,以致腎陰偏虛,虛火耗精,精虧血損,於氤氳之時,陽氣內動,虛火與陽氣相搏,損傷陰絡,沖任不固,因而陰道出血。若陰虛日久耗損陽氣,陽氣不足,統攝無權,血海不固,以致出血反覆發作。
2.濕熱
常因情懷不暢,肝氣鬱結,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精微以生精血,反聚而生濕,下趨任帶二脈,蘊而生熱。復加經間陽氣內動,引動內蘊之濕熱,熱擾沖任子宮,以致出血。
3. 血瘀
體質素弱,復因經產留瘀,瘀阻胞絡,或因七情內傷,氣滯沖任,久而成瘀,值氤氳之時,陽氣內動,血瘀與之相搏,瘀傷血絡,血不循經,以致出血。
(四)辨證論治
經間期出血的辨證,主要針對出血的量、色、質及全身癥狀進行辨別。臨證還需根據體質、全身情況、舌苔、脈象以及基礎體溫曲線波動進行辨證,確立證型,擬定治療方案。
本病治療重在經後期,以滋腎養血為主,兼熱者清之,兼濕者除之,兼瘀者化之,但必須認識到本病的病理生理特點,以及陰陽互根的關係,補陰不忘陽,選擇適當的補陽藥物。
出血時在辨證論治前提下,適當加一些固沖止血藥,使陰陽平和,氣血和調。
1.腎陰虛證
主症:兩次月經中間,陰道少量出血或稍多,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腰酸,夜寐不寧,五心煩熱,便艱尿黃,舌體偏小,舌質紅,脈細數。
治法:滋腎養陰,固沖止血。
方葯:兩地湯合二至丸。
若陰虛及陽或陰陽兩虛,症見經間期出血量稍多,色淡紅,無血塊,頭昏腰酸,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尿頻,舌質淡紅,苔白,脈細,治宜益腎助陽,固攝止血,方用大補元煎加減。
2.濕熱證
主症:兩次月經中間,陰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紅,質黏膩,無血塊,平時帶下量多色黃,小腹時痛,神疲乏力,骨節酸楚,胸悶煩躁,口苦咽干,納呆腹脹,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細弦或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固沖止血。
方葯:清肝止淋湯(《傅青主女科》)去阿膠、紅棗,加小薊、茯苓。
3.血瘀證
主症:經間期出血量少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有血塊,少腹兩側或一側脹痛或刺痛,情志抑鬱,胸悶煩躁,舌質紫或有紫斑,脈細弦。
治法:化瘀止血。
方葯:逐瘀止血湯(《傅青主女科》)。
細目八 崩 漏
(一)定義
崩漏是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生嚴重失常的病證,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瀝不盡,前者謂之崩中,後者謂之漏下。崩與漏出血情況雖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轉化,交替出現,且其病因病機基本相同,故概稱崩漏。現代醫學中「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屬於「崩漏」範疇,可互參。
(二)病因病機
崩漏的發病是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嚴重失調。其主要病機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使子宮藏泄失常。常見病因病機概括為虛、熱、瘀。
1.脾虛
素體脾虛,或勞倦思慮、飲食不節損傷脾氣,脾虛血失統攝,甚則虛而下陷,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發為崩漏。
2.腎虛
先天腎氣不足,或少女腎氣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或久病大病窮必及腎,或七七之年腎氣漸衰,天癸漸竭,腎氣虛則封藏失司,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子宮藏泄失常,發為崩漏。亦有素體陽虛,命門火衰,或久崩久漏,陰損及陽,陽不攝陰,封藏失職,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而成崩漏。或素體腎陰虧虛,或多產房勞耗傷真陰,陰虛失守,虛火動血,迫血妄行,子宮藏泄無度,遂致崩漏。
3.血熱
素體陽盛血熱或陰虛內熱,或七情內傷,肝鬱化熱,或內蘊濕熱之邪,熱傷沖任,迫血妄行,發為崩漏。
4.血瘀
七情內傷,氣滯血瘀,或熱灼、寒凝、虛滯致瘀,或經期、產後余血未凈而合陰陽,內生瘀血,或崩漏日久,離經之血為瘀,瘀阻沖任、子宮,血不歸經而妄行,遂成崩漏。
綜上所述,崩漏為病,雖與所有血證一樣,可概括為虛、熱、瘀的機理,但由於臟腑相生相剋,臟腑、氣血、經絡密切相關,又病程日久,易於反覆,故崩漏的發生和發展常氣血同病、多臟受累、因果相干。無論病起何臟,「四臟相移,必歸脾腎」,「五臟之傷,窮必及腎」,以致腎臟受病。又無論何因導致崩漏日久,由於失血耗氣傷陰,離經之血為瘀,均可不同程度地存在氣陰虛夾瘀的病機。此外,久崩久漏,陰損及陽,或崩漏日久,易感邪毒,均可影響病情的變化。崩漏病因病機,雖有在臟在經、在氣在血之不同,然其病本在腎,病位在沖任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子宮藏泄無度,可歸結為腎-天癸-沖-任-胞官軸的嚴重失調。
(三)治崩大法
崩漏的治療,多根據發病的緩急和出血的新久,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靈活掌握和運用塞流、澄源、復舊的治崩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用於暴崩之際,急當塞流止血防脫。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療崩漏的重要階段。一般用於出血減緩後的辨證論治。切忌不問緣由,概投寒涼或溫補之劑,或專事炭澀,致犯虛虛實實之戒。
復舊:即固本善後,是鞏固崩漏治療的重要階段,用於止血後恢復健康,根據不同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治法,調整月經周期,或促排卵。補腎、扶脾、疏肝三經同調,各有偏重,目的是使身體恢復正常。
治崩三法,各不相同,但又不可截然分開,臨證中必須靈活運用。塞流須澄源,澄源當固本,復舊要求因。三法互為前提,相互為用,各有側重,但均貫穿辨證求因精神。具體論治崩漏,應當分清出血期和止血後的不同進行辨證論治。
(四)辨證論治
崩漏辨證,有虛實之異。虛者多因脾虛、腎虛;實者多因血熱、血瘀。由於崩漏的主證是血證,病程日久,反覆發作,故臨證時首辨出血期還是止血後。一般而言,出血期多見標證或虛實夾雜證,血止後常顯本證或虛證。出血期,當根據血證呈現的量、色、質特點,辨其證之寒熱虛實。經血非時暴下,量多勢急,繼而淋瀝不止,色鮮紅或深紅,質稠者,多屬熱證;經血非時暴下或淋瀝難盡,色淡質稀,多屬虛證;經血非時而至,時崩時閉,時出時止,時多時少,色紫黯有塊者,多屬血瘀證;經血暴崩不止,或久崩久漏,血色淡黯,質稀,多屬寒證。臨證時須結合全身脈證和必要的檢查綜合分析。
1.出血期
出血期以塞流、澄源為主。
(1)脾虛證
主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瀝日久不盡,血色淡,質清稀,面色白,神疲氣短,或面浮肢腫,小腹空墜,四肢不溫,納呆便溏,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白,脈沉弱。
治法:補氣攝血,固沖止崩。
方葯:固本止崩湯(《傅青主女科》)。
氣虛運血無力易於停留成瘀,常加三七、益母草或失笑散化瘀止血。若暴崩如注,肢冷汗出,昏厥不省人事,脈微欲絕者,為氣隨血脫之危急證候,按急症方法補氣回陽固脫。必要時輸液、輸血迅速補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2)腎虛證
1)腎氣虛證
主症:多見於青春期少女或經斷前後婦女,經亂無期,出血量多勢急如崩,或淋瀝日久不凈,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覆發作,色淡紅或淡黯,質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墜,腰脊酸軟,舌淡黯,苔白潤,脈沉弱。
治法:補腎益氣,固沖止血。
方葯:加減蓯蓉菟絲子丸(《中醫婦科治療學》)加党參、黃芪、阿膠。
2)腎陽虛證
主症:經亂無期,出血量多或淋瀝不盡,或停經數月後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紅或淡黯質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夜尿多,眼眶黯,舌淡然,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益氣,固沖止血。
方葯:右歸丸(《景岳全書》)加党參、黃芪、三七。
3)腎陰虛證
主症:經亂無期,出血量少淋瀝累月不止,或停閉數月後又突然暴崩下血,經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夜寐不寧,舌紅,少苔或有裂紋,脈細數。
治法:滋腎益陰,固沖止血。
方葯:左歸丸(《景岳全書》合二至丸或滋陰固氣湯(《羅元愷論醫集》)。
如腎陰虛不能上濟心火,或陰虛火旺,煩躁失眠,心悸怔忡,加生脈散,加強益氣養陰,寧心止血之功。
(3)血熱證
1)虛熱證
主症:經來無期,量少淋瀝不盡或量多勢急,血色鮮紅,面頰潮紅,煩熱少寐,咽干口燥,便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固沖止血。
方葯:上下相資湯(《石室秘錄》)。
出血淋瀝不止,久漏必有瘀,選加失笑散、三七、益母草之類化瘀止血;若陰虛陽亢,烘熱汗出,加白芍柔肝,龜甲、珍珠母、三七育陰潛陽,化瘀止血。
2)實熱證
主症:經來無期,經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瀝日久難止,血色深紅,質稠,口渴煩熱,便秘溺黃,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方葯:清熱固經湯(《簡明中醫婦科學》)。
若兼見心煩易怒,胸脅脹痛,口乾苦,脈弦數,為肝鬱化熱或肝經火熾之證,治宜清肝泄熱止血,上方加柴胡疏肝,夏枯草、龍膽草清瀉肝熱;若兼見少腹或小腹疼痛,或灼熱不適,苔黃膩者,為濕熱阻滯沖任,上方加黃柏、銀花藤、連翹、茵陳清熱利濕,去阿膠之滋膩。
(4)血瘀證
主症:經血非時而下,量時多時少,時出時止,或淋瀝不斷,或停閉數月又突然崩中,繼之漏下,經色暗有血塊,舌質紫暗或邊尖有瘀點,脈弦細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固沖止血。
方葯:逐瘀止血湯(《傅青主女科》)或將軍斬關湯(《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朱南孫
卷》)。
2.止血後
止血後以復舊為主,結合澄源。
崩漏止血後治療,是以「復舊」為主,結合澄源求因,是治癒崩漏的關鍵。但臨證中應根據不同年齡的要求給以個體化治療。對青春期患者,有兩個治療目標:一是調整月經周期,建立排卵功能以防複發;二是調整月經周期,不強調有排卵。因青春期非生殖最佳年齡,可讓機體在自然狀態下腎氣逐漸充盛,生機勃勃,多可自然恢復,一般不提倡使用西藥促排卵藥物;對生育期患者,多因崩漏而導致不孕,故治療要肝、脾、腎同調以治其本,恢復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功能,解決調經種子的問題;至於更年期患者,主要是解決因崩漏導致的體虛貧血和防止複發及預防惡性病變。止血後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如下幾種
(1)辨證論治:寒熱虛實均可導致崩漏,針對病因病機進行辨證論治澄源以復舊。可參照出血期各證型辨證論治,但應去除各方中的止血藥,並配合補血以糾正貧血。
(2)按年齡階段論治:由於「經本於腎」,「經水出諸腎」,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治本以調經。故對青春期尤其是生育期患者的復舊目標,主要是調整腎-天癸-沖任-胞宮軸,以達到調整月經周期或同時建立排卵功能。常可採用以補腎為主的中藥人工周期療法,即經後期滋腎養血,促進卵泡生長發育,經間期補腎活血促排卵,經前期調補腎陰陽和補腎疏肝以維持黃體功能,行經期活血化瘀通經,進行序貫治療,一般連用3個月經周期,可望恢復或建立正常的月經周期,有的可建立或恢復排卵功能,有生育要求者達到經調子嗣而病癒。對圍絕經期崩漏患者排除器質性和惡性病變後,以健脾養血善其後為主。
(3)按盈虛消長規律論治:根據月經產生是腎陰陽轉化、氣血盈虛蠻化的結果,經後沖任血海空虛,多從止血後開始以滋腎填精,養血調經為主,常選左歸丸或歸腎丸或定經湯等先補3周左右,第4周在子宮蓄經商盈的基礎上改用活血化瘀通經,多選桃紅四物湯加香附、枳殼、益母草、川牛膝。這是傳統的調經法。同樣可達到調整月經周期或促進排卵的治療目的。
(4)中西醫結合論治:根據病情可採用中藥結合激素治療。對於更年期崩漏患者,儘快消除因崩漏造成的貧血和虛弱癥狀。可選大補元煎或人蔘養榮湯健脾益氣養血善其後。
(5)手術治療:對於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頑固性崩漏,或已經診刮子宮內膜病理檢查提示有惡變傾向者,宜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分別為宮內膜切除術或全子宮切除術等,以免後患。
(五)清熱固經湯的藥物組成
清熱固經湯(《簡明中醫婦科學》)黃芩、焦梔子、生地黃、地骨皮、地物、生藕節、阿膠、陳棕炭、龜甲、牡蠣、生甘草。
細目九 閉 經
(一)定義
女子年逾16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後又中斷6個月以上或月經停閉超過了3個月經周期者,稱為「閉經。」前者稱原發性閉經,後者稱繼發性閉經。中醫學將閉經稱之「經閉」「不月」「月事不來」「經水不通」等。現代醫學認為閉經是婦科疾病中的常見癥狀,並非一種獨立疾病。
(二)閉經與妊娠的鑒別
妊娠伴有厭食、擇食、噁心嘔吐等早孕反應,乳頭著色、乳房增大等妊娠體征,婦科檢查宮頸著色、軟,子宮增大,質軟,B超檢查提示子宮增大,官腔內見胚芽,甚至胚胎或胎兒。閉經者停經前大部分有月經紊亂,繼而閉經,無妊娠反應和其他妊娠變化。
(三)病因病機
其原因歸納起來不外虛實兩端。虛者,多因腎氣不足,沖任虧虛,或肝腎虧損,精血
不足,或脾胃虛弱,氣血乏源,或陰影向燥精虧血少,導致沖任血海空虛,源斷其流,無
血可下而致閉經;實者,多為氣血阻滯,或痰濕流注下焦,使血流不暢,沖任阻滯,血海
阻隔,經血不得下行,而成閉經。
1.氣血虛弱
素體氣血不足,或思慮、飲食損傷脾胃,生化不足,營血虧虛,或產後大出血、久病
大病,或蟲積噬血,耗傷氣血,以致肝腎失養,沖任不充,血海空虛,無血可下,而致
閉經。
2.腎氣虧虛
月經的產生是以腎為主導。若先天稟賦不足,精氣未充,天癸虧乏不能應時泌至,則
沖脈不盛、任脈不通而閉經;或房事不節,日久傷及腎氣,使沖任虧損;或體質虛弱,產
育過多,腎氣虧損,精血匱乏,源斷其流,沖任失養,血海不足而致閉經。
3.陰虛血燥
素體陰血不足,或失血傷陰,或久病大病,致營陰虧耗,虛火上炎,火逼水涸,津液不生。月經乃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血海枯竭而閉經。
4.氣滯血瘀
七情所傷,肝失疏泄,氣行則血行,氣結則血滯,瘀血阻於脈道,或經行之際,感受寒邪,血受寒則凝,瘀阻沖任,血不得下,血海不能滿溢,而致閉經。
5.痰濕阻滯
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傷脾,脾虛運化失司,腎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停,聚濕生痰,或痰濕之體,痰濕阻滯沖任二脈,或結塊,使血不得下行,而致閉經。
(四)治療原則
閉經是婦科疾病中治療難度較大之疾,而且閉經病因複雜,其治療效果又與病因有關,故治療前必先求因明確閉經原因,對因治療。對閉經辨證應以全身癥狀為依據,結合病史及舌脈,分清虛實。
閉經的治療原則應根據病證,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瀉而通之,虛實夾雜者當補中有通,攻中有養。切不可不分虛實概以活血理氣通之。特別是虛者因血海空虛、源斷無血可瀉,若一概瀉而通之必會傷及臟腑、氣血、經絡,適得其反。只有通過補益之法,使氣血恢復,臟腑平衡,血海充盛,則經自行。若因病而致經閉,又當先治原發疾病,待病癒則經可復行;經仍未復潮者,再辨證治之。同時需注意用藥時不可過用辛溫香燥之劑,因為辛溫香燥有劫津傷陰之弊,即使應用也須配以養血和陰之品,使氣順血和,則病自愈。用補藥應使其補而不膩,應補中有行,以利氣血化生。特別需指出閉經治療目的不是單純月經來潮,見經行即停葯,而是恢復或建立規律性月經周期,或正常連續自主有排卵月經。一般應以三個正常月經周期為準。
(五)辨證論治
1.氣血虛弱
主症:月經周期延遲,月經量少,色淡紅,質薄,漸至經閉不行,神疲肢倦,頭暈眼花,心悸氣短,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沉緩或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方葯:人蔘養榮湯(《和劑局方》)。
若見營陰暗耗,心火偏亢,兼見心悸失眠,多夢,宜養心陰和血脈,方用柏子仁丸(《婦人大全良方》)。
2.腎氣虧損
主症:年逾16歲尚未行經,或月經初潮偏遲,時有月經停閉,或月經周期建立後,由月經周期延後、經量減少漸至月經停閉,或體質虛弱,全身發育欠佳,第二性徵發育不良,或腰腿酸軟,頭暈耳鳴,倦怠乏力,夜尿頻多,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氣,調理沖任。
方葯:加減蓯蓉菟絲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車。
若見面色萎黃,帶下量少,頭暈目眩,或陰道乾澀,毛髮脫落,或手足心熱,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或細澀,為肝腎不足,治宜補腎養肝調經。方用歸腎丸加何首烏、川牛膝、雞血藤。
3.陰虛血燥
主症:月經周期延後,經量少,色紅質稠,漸至月經停閉不行,五心煩熱,顴紅唇乾,盜汗甚至骨蒸勞熱,乾咳或咳嗽唾血,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調經。
方葯:加減一陰煎(《景岳全書》)加丹參、黃精、女貞子、制香附。
4.氣滯血瘀
主症:月經停閉不行,胸脅、乳房脹痛,精神抑鬱,少腹脹痛拒按,煩躁易怒,舌紫黯,有瘀點,脈沉弦而澀。
治法:理氣活血,祛瘀通經。
方葯: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5.痰濕阻滯
主症:月經延後,經量少,色淡質黏膩,漸至月經停閉,伴形體肥胖,胸悶泛惡,神疲倦怠,納少痰多,或帶下量多色白,苔膩,脈滑。
治法:健脾燥濕化痰,活血調經。
方葯:四君子湯(《和劑局方》)合蒼附導痰丸加當歸、川芎。
此外,對現代醫學不同病因引起的閉經,有時還要針對病因治療,如宮腔粘連多在宮腔鏡下行手術分離,隨即放置宮內節育環,以防再粘連。同時給以抗感染治療,並以活血化瘀、補腎養血中藥善後。一般觀察3個月可取環。
細目十 痛 經
(一)定義
婦女正值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暈厥者,稱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西醫婦產科學將痛經劃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又稱功能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者。由於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炎或宮頸狹窄等所引起的屬繼發性痛經。
(二)病因病機
痛經病位在子宮、沖任,以「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為主要病機。實者可由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瘀阻導致子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虛者主要由於氣血虛弱、腎氣虧損致子宮失於濡養,「不榮而痛」。其之所以伴隨月經周期而發,又與經期及經期前後特殊生理狀態有關。未行經期間,由於沖任氣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沖任、子宮氣血瘀滯或不足,故平時不發生疼痛。經期前後,血海由滿盈而泄溢,氣血由盛實而驟虛,子宮、沖任氣血變化較平時急劇,易受致病因素干擾,加之體質因素的影響,導致子宮、沖任氣血運行不暢或失於濡養,不通或不榮而痛。經凈後子宮、沖任血氣漸復則疼痛自止。但若病因未除,素體狀況未獲改善,則下次月經來潮,疼痛又複發矣。
1.氣滯血瘀
素性抑鬱或恚怒傷肝,氣鬱不舒,血行失暢,瘀阻子宮、沖任。經前、經期氣血下注沖任,或復為情志所傷,壅滯更甚,「不通則痛」,發為痛經。
2.寒凝血瘀
經期產後,感受寒邪,或過食寒涼生冷,寒客沖任,與血相搏,以致子宮、沖任氣血失暢。經前、經期氣血下注沖任,子宮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若經前、經期冒雨、涉水、游泳,或久居陰濕之地,則發為寒濕凝滯證痛經。
3.濕熱瘀阻
素體濕熱內蘊,或經期、產後攝生不慎感受濕熱之邪,與血相搏,流注沖任,蘊結胞中,氣血失暢。經前、經期氣血下注,子宮、沖任氣血壅滯更甚,「不通則痛」,致使經行腹痛。
4.氣血虛弱
脾胃素虛,化源匱乏,或大病久病,或失血過多,氣血不足,沖任氣血虛少,行經後血海氣血愈虛,不能濡養沖任、子宮;兼之氣虛無力流通血氣,因而發為痛經。
5.腎氣虧損
稟賦素弱,或多產房勞傷損,精血不足,經後血海空虛,沖任、子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發為痛經。
(三)辨證論治
首當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以及疼痛的程度辨虛實寒熱。一般而言,痛發於經前或經行之初,多屬實;月經將凈或經後始作痛者,多屬虛。辨疼痛之部位以察病位在肝在腎,在氣在血。如痛在少腹一側或雙側多屬氣滯,病在肝;小腹是子宮所居之地,其痛在小腹正中常與子官瘀滯有關;若痛及腰脊多屬病在腎。詳查疼痛的性質工程度是本病辨證的重要內容。隱痛、酸痛、墜痛、喜揉喜按屬虛;掣痛、絞痛、灼痛、刺痛、拒按屬實。灼痛得熱反劇屬熱,絞痛、冷痛得熱減輕屬寒。痛甚於脹,持續作痛屬血瘀;脹甚於痛,時痛時止屬氣滯等。此為辨證之大要,臨證須結合月經期、量、色、質,伴隨癥狀,舌、脈及素體和病史綜合分析。痛經以實證居多,而虛證較少,亦有證情複雜,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兼夾者,需知常達變。因本病病位在子宮、沖任,變化在氣血,故治療以調理子宮、沖任氣血為主。治法分兩步:經期重在調血止痛以治標,及時控制、緩減疼痛;平時辨證求因而治本。標本急緩,主次有序地分階段調治。
1.氣滯血瘀證
主症: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行而不暢,血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暫減,乳房脹痛,胸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
治法:理氣行滯,化瘀止痛。
方葯: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
2.寒凝血瘀證
主症: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月經或見推後,量少,經色黯而有瘀塊,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脈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方葯: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或溫經散寒湯(蔡小蓀經驗方)。
3.濕熱瘀阻證
主症: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不適,有灼熱感,或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疼痛,經前加劇,經血量多或經期長,色彩紅,質稠或夾較多黏液,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熱起伏,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葯:清熱調血湯(《古今醫鑒》)加車前子、薏苡仁、敗醬草。
4.氣血虛弱證
主症: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陰部空墜不適,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面色無華,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止痛。
方葯:聖愈湯(《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
5.腎氣虧損證
主症:經期或經後1~2天內小腹綿綿作痛,伴腰骶酸痛,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質淡紅,苔薄,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精,養血止痛。
方葯:益腎調經湯(《中醫婦科治療學》)或調肝湯(《傅青主女科》)。
痛經在辨證論治中,應選加相應的止痛藥以加強止痛之功。氣滯者,選加香附、金鈴子散、枳殼;血瘀者,選加三七、沒藥、三棱、莪術、血竭、桃仁、紅花、失笑散、益母草;寒者,選加艾葉、小茴香、肉桂、桂枝、吳茱萸;熱者,選加葛根、黃芩、丹皮、赤芍、生地黃;腎虛者,選加川斷、石楠藤、杜仲、烏葯、巴戟天。
細目十一 經行泄瀉
(一)定義
每值行經前後或經期,大便溏薄,甚或水瀉,日解數次,經凈自止者,稱為「經行泄瀉」。
(二)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生主要責之於脾腎虛弱。脾主運化,腎主溫煦,為胃之關,主司二便。若二臟功能失於協調,脾氣虛弱或腎陽不足,則運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水濕內停。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脾腎益虛,而致經行泄瀉。
1.脾虛
素體脾虛,經行時氣血下注血海,脾氣益虛,脾虛失運,化濕無權,濕濁下滲於大腸而為泄瀉;或肝木乘脾,而致腹痛即泄。
2.腎虛
素體腎虛,命門火衰,經行時經水下泄,腎氣益虛,不能卜晶脾陽,脾失溫煦,運化失司,致成經行泄瀉。
(三)辨證論治
經行泄瀉,有脾虛、腎虛之分,辨證時應著重觀察大便的性狀及泄瀉時間,參見兼症辨之。本病的治療以健脾、溫腎為主,調經為輔。脾健濕除,腎氣得固,則泄瀉自止。
1.脾虛證
主症:月經前後,或正值經期,大便溏泄,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脘腹脹滿,神疲肢軟,或面浮肢腫,舌淡紅,苔白,脈濡緩。
治法:健脾滲濕,理氣調經。
方葯: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
若脾虛肝木乘之,則經行腹痛即瀉,瀉後痛止,兼胸脅痞悶,噯氣不舒,治宜補土瀉木,用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2.腎虛證
主症:經行或經後,大便泄瀉,或五更泄瀉,經色淡,質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陽補腎,健脾止瀉。
方葯:健固湯(《傅青主女科》)。
細目十二 經行浮腫
(一)定義
每逢經行前後,或正值經期,頭面四肢浮腫者、稱為「經行浮腫」。《葉氏女科證治》稱「經來遍身浮腫」。
(二)病因病機
1.脾腎陽虛
平素思慮勞倦過度,損及脾腎、經水將行,精血流注於胞,脾腎益虛,陽氣不運,氣化不利,水濕停滯,溢於肌膚,遂發浮腫。
2.氣滯血瘀
情志內傷,肝失條達,疏泄無權,氣滯血瘀,經前、經時沖任氣血壅滯、氣滯益其、血行不暢,氣機升降失常,水濕運化不利,泛溢肌膚,則滯而為腫。
(三)辨證論治
本病重在辨其虛實。證有虛實,論治有異。虛者,治以溫腎健脾化濕,化氣行水消腫;實者,治以行氣活血,利水消腫。臨床往往以虛證多見,治療多以溫補取效。
1.脾腎陽虛證
主症:經行面浮肢腫,按之沒指,晨起頭面腫甚,月經推遲,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腹脹納減,腰膝酸軟,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
治法:溫腎化氣,健脾利水。
方葯:腎氣丸(《金匱要略》)合苓桂術甘湯(《傷寒論》)。
臨證時適當加活血調經之品如當歸、丹參、益母草,以達氣、血、水同治,使經調腫消。
2.氣滯血瘀證
主症:經行肢體腫脹,按之隨手而起,色黯有塊,脘悶脅脹,善嘆息,舌紫黯,苔薄白,脈弦澀。
治法:理氣行滯,養拍1調經。
方葯:八物湯(《醫壘元戎〉)加澤瀉、益母草。
細目十三 經行吐衄
(一)定義
每逢經行前後,或正值經期,出現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稱為「經行吐血」。常伴經量減少,好像是月經倒行逆上,亦有「倒經」「逆經」之稱。
(二)病因病機
本病之因,由血熱而沖氣上述,迫血妄行所致。
1.肝經鬱火
肝司血海,素性抑鬱,或恚怒傷肝,肝鬱化火、沖脈隸於陽明而附於肝,經行時沖氣旺盛,沖氣爽肝火上逆,血熱氣逆,灼傷血絡,迫血上溢,故上逆而為吐血、衄血。
2.肺腎陰虛
素體陰虛,經行時陰血下溢,陰血虧虛,虛火上炎、灼肺傷絡,絡損血溢,以致吐衄。
(三)辨證論治
本病因血熱氣逆而發,與經前、經期沖氣偏盛有關。治療上應本著"熱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則,以清熱降逆平沖,引血下行為主,或滋陰降火,或清泄肝胃之火,不可過用苦寒克伐之劑、以免死傷氣血。
1.肝經鬱火證
主症:經前或經期吐血、衄血,量較多,色鮮紅,月經可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煩易怒,或兩脅脹痛,口苦咽千,頭暈耳鳴,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調經。
方葯:清肝引經湯(《中醫婦科學》四版教材)。
若兼小腹疼痛,經行不暢有血塊者,為瘀阻胞中,於上方加桃仁、紅花以活血祛瘀止痛。
2.肺腎陰虛證
主症:經前或經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黯紅,月經每先期、量少,平素可有頭暈耳鳴,手足心熱,兩顴潮紅,潮熱咳嗽,咽干口渴,舌紅或絳,苔花剝或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養肺。
方葯:順經湯(《傅青主女科》)加牛膝。
(四)順經湯的藥物組成
順經湯(《傅青主女科》):當歸、熟地黃、沙參、白芍、茯苓、黑荊芥、丹皮。
細目十四 絕經前後諸證
(一)定義
婦女在絕經期前後,圍繞月經紊亂或絕經出現明顯不適證候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潮熱面紅、眩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腫,情志不寧等,稱為"絕經前後諸證」,亦稱「經斷前後諸證」。這些證候往往三三兩兩,輕重不一,參差出現,持續時間或長或短,短者僅數月,長者遷延數年,甚者可影響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質量,危害婦女身心健康。
(三)病因病機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是女性生長發育、生殖與衰老的自然規律,多數婦女可以順利度過,但部分婦女由於體質因素、產育、疾病、營養、勞逸、社會環境、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調節這一生理變化,使得腎陰陽平衡失調而導致本病。另外,腎陰陽失調,常涉及其他臟腑,尤以心、肝、脾為主。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偏亢;乙癸同源,腎陰不足,精虧不能化血,導致肝腎陰虛,肝失柔養,肝陽上亢;腎與脾先後天互相充養,脾陽賴腎陽以溫煦,腎虛陽衰,火不暖土,又導致脾腎陽虛。
1.腎陰虛
「七七」之年,腎陰不足,天癸漸竭,若素體陰虛,或多產房勞傷腎耗精,或數脫於血致精血不足,復加憂思失眠,營陰暗耗,腎陰益虧,臟腑失養,「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遂發經斷前後諸證。肝腎同居於下焦,乙癸同源。若腎水不足以涵養肝木,易致肝腎陰虛或肝陽上亢。若腎水不足,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熱擾心神,神明不安,出現心腎不交腎陰虛,精虧血少,不能上榮腦,出現腦髓失養等。
2.腎陽虛
絕經之年,腎氣浙虛,若素體腎陽虧虛,或過用寒涼及過度貪涼,可致腎陽虛憊。若命門火衰而不能溫煦脾陽,出現脾腎陽虛;若脾腎陽虛,水濕內停,濕聚成痰,易釀成痰濕;或陽氣虛弱,無力行血而為瘀,又出現腎虛曲瘀。
3.腎陰陽俱虛
腎藏元陰而寓元陽,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真陰真陽不足,不能濡養、溫煦臟腑,或激發、推動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而致諸症叢生。
本病以腎虛為本,腎的陰陽平衡失調,影響到心、肝、脾臟,從而發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出現諸多證候。因婦女一生經、孕、產、乳,數傷於血,易處於「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狀態,而且經斷前後,腎氣虛衰,天癸先竭,所以臨床以腎陰虛居多。由於體質或陰陽轉化等因素,亦可表現為偏腎陽虛,或陰陽兩虛,並由於諸種因素,常可兼夾氣鬱、瘀血、痰濕等複雜病機。
(三)辨證論治
絕經前後諸證以腎虛為本,治療上應注重滋腎益陰,佐以扶陽,調養沖任,充養天癸,平調腎中陰陽。清熱不宜過於苦寒,祛寒不宜過於溫燥,更不可妄用攻伐,以免犯虛虛之戒。並注意有無心肝鬱火、脾虛、痰濕、瘀血之兼夾證而綜合施治。
1.腎陰虛證
主症:絕經前後,月經紊亂,月經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經色鮮紅,頭暈目眩,耳鳴,頭部面頰陣發性烘熱汗出,五心煩熱,腰膝酸痛,足跟疼痛,或皮膚乾燥、瘙癢,口乾便結,尿少色黃,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腎陰,佐以潛陽。
方葯:左歸丸合二至丸加制首烏、龜甲。
若出現雙目乾澀等肝腎陰虛證時,宜滋腎養肝,平肝潛陽,加枸杞子、杭菊花、沙苑子;若頭痛、眩暈較甚者,加天麻、鉤藤、珍珠母以增平肝息風鎮潛之效;若心腎不交,並見心煩不寧,失眠多夢,甚至情誌異常,舌紅少苔或薄苔,脈細數,治宜滋腎寧心安神,方用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合黃連阿膠湯(《傷寒論》)加減。
2.腎陽虛證
主證:斷經前後,經行量多,經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數,或面浮肢腫,舌淡,或胖嫩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弱。
治法:溫腎扶陽。
方葯:右歸丸加減。
3.腎陰陽俱虛證
主症:經斷前後,月經紊亂,量少或多,乍寒乍熱,烘熱汗出,頭暈耳鳴,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脈沉弱。
治法:陰陽雙補。
方葯:二仙湯(《中醫方劑臨床手冊》)合二至丸加菟絲子、何首烏、龍骨、牡蠣。
細目十五 經斷復來
(一)定義
絕經期婦女月經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再次出現子宮出血,稱為"經斷復來」。亦稱為「年老經水復行」,或稱為「婦人經斷復來」。
(二)病因病機
經斷復來見於老年婦女,其一生經歷了經、孕、產、乳等數傷陰血的階段,年屆七七,腎氣虛,天癸竭,太沖脈衰少,地道不通,經水斷絕。當進入老年期後,腎水陰虛逐漸影響他臟,或脾虛肝鬱,沖任失固,或濕熱下注、濕毒瘀結,損傷沖任,以致經斷復行。
1.脾虛肝鬱
脾統血,肝藏血。本因脾氣不足,加之思慮勞倦,或憂鬱過度,使脾氣愈傷。中氣不足,脾失所統,肝失所藏,沖任失固,而致經斷復來。
2.腎陰虛
老年婦人腎陰本虛,加之房勞損傷,復傷腎精。腎精不足,肝失潤養,相火妄動,熱擾沖任,而致經斷復行。
3.濕熱下注
脾主運化,脾虛運化失職,郁久化熱,則濕熱內生,或恣食膏粱厚味,或感受濕熱之邪,濕濁下注,損傷帶脈,迫血妄行,故致經斷復行。
4.濕毒瘀結
素體虛弱,或房事所傷,或經期、產後不潔,濕毒穢濁之邪乘虛侵及沖任、胞宮,日久瘀結,血不歸經,故致經斷復來。
(三)辨證論治
本病主要表現為經斷後出血,但因其出血是發生在"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後,故出血量一般不多,因此,辨出血的色質及伴隨癥狀是辨本病屬虛屬實的關鍵。注意參考各種檢查結果,辨明屬良性或惡性。一般年齡愈大,出血時間愈長,或出血離絕經時間愈遠,反覆發作,下腹部腫塊增長速度快,伴腹水、惡病質或紅細胞沉降率異常增快者,惡性病變的可能性極大。治療首分良性惡性,良性者當以固攝沖任為大法,或補虛或攻邪,或扶正祛邪惡性病變者應採用多種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的綜合治療,不屬於本節討論範圍。
1. 脾虛肝鬱證
主症:經斷後陰道出血,量少,色淡,質稀,氣短懶言,神疲肢倦,食少腹脹,脅肋脹滿,舌苔薄白,脈弦無力。
治法:健脾調肝,安沖止血。
方葯:安老湯(《傅青主女科》)。
2.腎陰虛證
主症:經斷後陰道出血,量少,色鮮紅,質稍稠,腰膝酸軟,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咽乾燥,舌質偏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安沖止血。
方葯:知柏地黃丸加阿膠、龜甲。
3.濕熱下注證
主症:絕經後陰道出血,色紅或紫紅,量較多,平時帶下色黃有臭氣,外陰及陰道瘙癢,口苦咽干,疲憊無力,納谷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質偏紅,苔黃膩,脈弦細數。
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方葯:易黃湯(《傅青主女科》)加黃芩、茯苓、澤瀉、側柏葉、大小薊。
4.濕毒瘀結證
主症:絕經後復見陰道出血,量少,淋瀝不斷,夾有雜色帶下,惡臭,小腹疼痛,低熱起伏,神疲,形體消瘦,舌質黯,或有瘀斑,苔白膩,脈細弱。
治法:利濕解毒,化瘀散結。
方葯:萆蘚滲濕湯(《瘍科心得集》)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黃芪、三七。
推薦閱讀:
※最近,鄰家便利店特別火啊,有沒有人知道這家店背後有什麼背景?
※兩漢經學概述:漢代經學為什麼衰落?
※風水學:三元水法概述
※小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