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9元遇到1010元,2016咖啡價格戰將打向何處
在剛結束的2015年,咖啡市場變得越來越有趣了。
不久前,咖門報道的《精品咖啡只賣9.9元,它是在「攪局」還是「破局」?》,引發了行業內的爭議;
緊接著,咖門獨家爆出的《咖啡賣出香奈兒的價:1010元一杯的咖啡來了!》,又引起業內一片騷動。
二者都打著精品咖啡的旗號,一個把價格做到地下,一個把價格捧到雲端。
他們是怎麼想的?
餐飲老闆內參 路文兵 發於北京
12015咖界另類價格戰
一杯咖啡到底該什麼價?破局者進行了「地下」、「雲端」兩極思考
「地下黨」:Never Coffee 創始人劉左飛
咖啡是個暴利行業。星巴克一杯美式咖啡的成本是4毛錢,至少有10倍利潤;
打破行規回歸理性,讓咖啡像可樂一樣大眾化:擰開蓋,對著嘴,直接灌。
目標客戶:「真正有咖啡依賴,對消費環境沒要求,對30元甚至更貴的咖啡消費有壓力,但又不想喝速溶的群體。」
「雲端派」:質館咖啡董事長鄭松茂精品咖啡是有尊嚴的,臻品咖啡尤為難得;
1010元一杯的咖啡,宣示著質館在咖啡品質上的追求。
目標客戶:「推出這款咖啡,主要是為了服務久聞其名卻無緣品嘗的極少數愛咖人士,因為是職業豆,業餘人士了解下即可,不要驚嚇過度。」
——所以,其實在自由市場環境下,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推出不同價格的產品,屬於市場行為,沒什麼好爭吵的。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究竟在爭吵什麼?
2「定價過高」的行業頑疾
毋庸諱言,這場另類價格戰中,大家爭論的核心是:咖啡在整個行業層面,面臨的「價格過高」的問題。
咖sir覺得,無須在一杯咖啡的成本鏈條上做過多的數據研究,簡單對比一下國內外咖啡價格就能發現問題。
以遍布全球的星巴克為例:人家掙著美元,人均收入把我們甩的沒影沒影的,但人家的咖啡還比我們的便宜,最後連CCTV都看不下去了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咖啡之「浪」拍向何處?
這兩天,在咖sir還沒搞明白第三波咖啡浪潮時,行業內已經開始盛傳「第四波咖啡浪潮來了」。
儘管這時候,第二波咖啡浪潮的「現磨咖啡」在世界範圍內,仍牢牢把持著「市場絕對老大」的地位。
那些不斷在升級的「浪潮」,一浪又一浪拍來,咖啡價格也跟著一浪高過一浪。
看上去,咖啡越來越貴,是那麼的名正言順。
咖啡在中國市場上「起步即起飛」,消費者在地上跑著追呀追。
在大多數人連第一波浪潮「速溶咖啡」還沒喝明白的時候,第三波浪潮的精品咖啡館已經被捧上大位。
我們為什麼要喝一杯咖啡?這是一道哥德巴赫猜想
所以更多時候,高端的市場在倒逼「低端」的消費者:
當他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喝一杯咖啡的時候,他已經走進一家精品咖啡館,點了一個120塊的冰滴。
喝下去,然後心裡覺得,似乎沒有3塊錢的冰鎮可樂順口。
咖sir理解的中國咖啡市場的基本面,就是這樣。而且這種局面,越是往二三線城市,越是普遍。
3致價格破局者們
咖sir曾經一直在感嘆,咖啡這個行業價值觀太多,方法論太少。
好像也不全對。
方法論其實是不缺的。賣現磨咖啡的星巴克,它的很多方法論,被賣精品咖啡的Seesaw搬來用,在市場上突圍出一條路。
據咖sir了解,正在有越來越多的咖啡館,開始嘗試價格破局。
10元左右,是他們不約而同的底價。「越便宜,越多人會去嘗試接受。」
但由於目前的市場階段,以及本身品牌影響力的局限,這種嘗試通常會顯得驕傲又孤單。
咖啡,逼格道具?生活飲品?
儘管大家都願意相信會有這麼一天:咖啡像可樂一樣,成為普通人喜歡的一種飲品。
那時候,市場上可以有比9.9元一杯更低價,也可以有比1010元一杯更貴、更奢侈的咖啡。
但畢竟誰也不知道,市場上的價格拐點究竟在什麼時候到來——誰能保證你把價格降下來,量就一定會上去呢?
從行業意義上來講,那些願意冒險嘗試用市場化的方式,去做價格破局的咖啡經營者,咖sir的內心是激贊的。
因為有了你們,那一天來的或許會早一些。
統籌:劉曉紅|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推薦閱讀: